從學禪的資質和稟賦來看

 

 

  有些人天生就很敦厚,吃了虧反而高興,幫別人跑腿,還沾沾自喜,好像佔了便宜,做了一點實際貢獻。有些人一天到晚算計別人,佔了便宜才高興,吃了虧就煩惱。有些人天生好像就有用不完的精力和熱誠,一天到晚精力充沛,興趣盎然,沒事看螞蟻搬家,能瞧上兩小時,摸摸盆景,能修理幾十分鐘,像這樣的人稟賦很厚。有些人則是情感冷漠,意志消沈,百無聊賴,好像活得很不耐煩。

 

 

  學禪,須要極大的精力,須要鍥而不舍的精神,須要百折不為所屈的毅力,須要很高的智慧,絕不是情感冷漠、意志消沈、百無聊賴、毫無生趣的人所能勝任的。必須是稟賦敦厚、熱情洋溢、忠厚踏實、擇善固執的人,絕非一般世智辯聰之流,一如達摩大師所說:無上大法,絕非小德、小智、輕心、慢心者所堪承當的。

 

 

  摩訶般若就是大智慧。大智慧和小聰明毫無關聯,聰明人不一定有智慧,而大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小聰明,所謂大智若愚。聰明是分別心的產物,大智慧是生命的本態,是根本智、自然智、無師智,是永恆的真正自我。分別心生的小聰明只顧到私利,大智慧就是把全生命、全心力投入,這種投入不是有為法,而是自然的反應。所以,大智慧是遠離分別心的;分別心只是小聰明,小聰明和大智慧絕緣。分別心只會給你帶來煩惱和增加記錄慣性,根、塵相對產生的虛妄執著,只能覆蓋真如。所謂真如,就是如真的本性。

 

 

  學佛法最根本的課題,即是自我突破,自我突破以後,就突破了一切。如何突破?有個基本的方向,要確認真理是原本如此的。因此,真理只能發現,不能創造,人可以發現法則,創造機器,卻不能創造真理。

 

 

  真理既然是原本如此的,那就不要從語言、文字堆裏去找,因為原本沒有億萬計的銀河系、太陽系和這個地球,沒有生物,沒有人,連人都沒有,哪裏有語言和文字?禪宗不立文字,因為文字是語言的符號,思想是沒有聲音的語言,如果執著這些東西是實有,便被其纏縛、障礙,而發掘不出真理來。所以,要往前看,往遠看,最初的即是最後的,最後的即是最初的,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把全生命融入真實裏,然後再浮現出來,那時候,你就知道,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物我一如,自他不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