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許多人把「過好當下」理解為只管當下一刻,這個理解不能算錯,但必須要有前提。
前提就是,人要知道走在什麼路上,朝什麼方向走,然後安住於當下一刻才有意義。
如果沒有目標,渾渾噩噩,只看到現在,只追求眼前一點快樂,那不叫「活在當下」,也很容易後悔。
對己,如果對自己成長的希求足夠強烈,就能「聞過則喜」;難以接受批評的人,往往也是志得意滿、沒有目標的人。
對人,如果對別人有信心,看得到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就容易接受批評,如果總是覺得別人都不如自己,那肯定聽不進去。
人對自己要有向上仰望、不斷進步的心,對人要有看其長處、欣賞學習的心,這樣面對別人的批評意見內心才能平靜,也才有理智去抉擇,「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如果一聽到批評就立即反彈,心裡像開鍋的水一般躁動不安,那是很難理智抉擇別人的意見的。
修行,要渡過苦海,到達自在的彼岸。
修行者認為,不修行才是大苦,修行是以小苦換大樂。
佛陀制戒的用意,對於個人是防非止惡,增進善業;對於團體是為了維護秩序,使其得以健康持續。
戒律是幫助人達到智慧的階梯,持戒的內涵是調伏煩惱,以心為本。
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 願你被生活溫柔相待 願你在這裡獲得力量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