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阿榮博堪布︰修行從貼近日常生活入手】
佛法原本就不是籠統僵化的說教,也不該是僅限於學者、專業人士在小範圍內研究、實踐的高深學問和專門技術。佛法中最幽深的理論,也是與我們當下的身心活動緊密聯結的,也是為了解決現實人生中遇到的問題的。
記得早期我有一篇文章,講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安樂。文章的開頭講到,有人問我:「怎樣才能安樂?」我說:「放下執著就安樂了。」這若是標準化考試,毫無疑問,「放下執著」,我答對了;可是這種標準化的答案對一般人來說,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他的問題呢?我有點含糊。
什麼是「執著」?怎樣算「放下」?這都須要解釋,而且不只是概念上、理論上的解釋;更確切地說,是要指認——現實生活裡的經驗、外在的情境、內在的情緒,要一一用指頭點在上面說「這是執著」、「這是執著」。只有這樣才能讓人真正開始有點明白佛法究竟講的是什麼,這於我是一個新的體驗。我從小所受的佛法教育和我的生活經歷,使得佛教中很多的概念、思想對我來說已然內化,它們是不須要解釋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沒有意識到,當我向別人,尤其是那些有著與我迥然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人,講述這些概念時,我是須要從頭細說的。否則,他們可能只是得到了一個標準化答案,卻無從解除現實的苦惱。
可是,止息煩惱不正是我們學修佛法的原因嗎?
什麼是「煩惱」呢?它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但如果我們肯誠實地檢視自己的生活,就不難知道什麼是煩惱;它無處不在,生活簡直就是完全由點點滴滴的煩惱構成。而煩惱的止息,也只能從現實人生中每一個當下入手。
佛陀成道後,並沒有馬上把他所悟到的究竟真理向世人宣講。他說:「止,止,我法妙難思。」真理幽微難思議,說出來恐怕也沒有人能領會,不如沉默。後來,是在梵天、帝釋天的再三啓請下,佛陀才開始宣講法要。他講的是什麼呢?苦、集、滅、道四諦法門。「苦諦」是認清生活中苦惱普遍存在的事實;「集諦」是分析苦惱的成因;「滅諦」、「道諦」是講苦惱的止息及止息的方法。
我們現在知道佛陀之後又二轉法輪、三轉法輪,進一步宣講了更為深奧的空性、如來藏等法教;但他並沒有一開始就講這些,而是引導人們去觀察自己的日常生活,慢慢體會生活的內容雖然五花八門,缺憾憂苦卻是一以貫之的。
看到人生中苦惱此伏彼起、相續不斷的事實,是學習佛法的第一步。這不是很有啓發性嗎?
有一位居士某段時間因為工作、生活的壓力,變得焦慮、易怒,整個人狀態很不好,煩惱重重。他跟我訴苦,我就問他:「你學佛是為了什麼?」「為了解脫。」「什麼是解脫?」他默然。我說:「解脫,就是沒有煩惱。你帶著滿心的煩惱,又想在何時在何地獲得解脫呢?煩惱不在別處,在你心裡;解脫也在你心裡。」
我們無法去外面找一顆現成的沒有煩惱的心來移植到自己身上,也別想某天早上醒來突然就發現自己改頭換面成了個「解脫的人」,沒那麼神奇,也沒那麼容易。
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面對當下,回歸內心,與煩惱開戰。
佛陀宣講的眾多法要,都是在教我們如何貼近自身經驗,以自身為中心去修行。我不是說大家應該自私,我的意思是︰要從檢視自己的身、語、意入手,把重點放在對治自己的貪、瞋、痴上面,而不是去挑別人的錯,或者急於「度化」別人。
如果不貼近自身經驗,誠實地看待發生在自己身上和心裡的一切,並將佛法運用其中,我們很容易會在修學的過程中偏離解脫煩惱的初衷。
比如,你會成為越來越嫻熟的「佛教徒」,跟所有人都客氣,「隨喜」、「讚嘆」不離口,可是你心裡沒有多少善意。事不關己時,你能做到「八風吹不動」,而真正的問題出現時,你的反應跟不學佛的人是一樣的;既沒有對自身的覺察,也沒有對正法的憶念,只是任由情緒肆虐、言行失當。這說明長期以來我們都荒於貼近自身而修行,無法隨時提起對內心感受、欲望、情緒的覺察,更沒有當下出離的心力。
「出離」,是常常被誤解的一個詞,關鍵是我們要弄清楚出離什麼。佛法中講的「出離」,是指「出離煩惱」。凡事有因才有果,煩惱也是這樣,有其産生的原因。要遠離煩惱,必須遠離煩惱的因。根據《瑜伽師地論》,煩惱産生有六因:潛伏在識田裡的煩惱種子、對境、隨學惡友、聽聞不正確的法教、串習、顛倒作意。徹底斷除煩惱的種子,須要達到證悟的聖者的境界,這不是普通人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但我們可以做到遠離其它五因。就像沒有陽光、雨露等等催生條件,種子不能發芽一樣,普通人也能通過遠離這五因而阻止煩惱現前。這樣壓伏煩惱,也可以說是一種出離。
所以不必再糾纏於「出離」是須要出家還是遠離出家,是須要厭世還是遠離厭世。要知道,這些都是形式,而煩惱在內心。
有的人出家後,因為生活環境、生活方式變了,接觸的人和事、所見所聞都不同了,以前的很多煩惱沒有了對境、惡友、串習等産生條件,煩惱自然就減少了。也有人出家後,煩惱依舊甚至更重,因為他還在串習,還在顛倒作意,或者發現了新的對境。
厭世也是同樣的。有些人的厭世本身就是貪心、瞋心、執念深重的表現,而有些人的厭世則是源於對真相的洞見,看到世間種種追逐的無結果無意義,正如以前的大成就者所說:世間的事就像兒童的遊戲,可以一直玩下去,可是隨時停下來,也就結束了。
你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因為沒有什麼是你真正想要的;你內心無法填滿的缺憾、不滿足感,不是因為你還沒有得到,而是因為你還在輪迴中。
我們應該警惕一種矯枉過正的做法,就是刻意追求所謂「出離的出離」。什麼意思呢?比方說,你本來通過持守戒律遠離煩惱惡業,可是有人說持戒也是一種執著,須要遠離,於是你不持戒,並認為這是更高明的出離。你本來想出家修行,可是你被告知出家也有煩惱,也是執著,只要內心清淨,出不出家都一樣,於是你打消了出家的念頭。以此類推,因為關鍵在內心,所以外在的形式,比如皈依、聞思、供養、布施、禪定、精進等等,都不必要,甚至都應該去打破,應該反過來做。
其實外在形式到底有沒有必要,有多大的必要,取決於你的修為。你的修行境界若確實到了那個程度,外在的東西不對你形成干擾,你可以不在乎形式。但這也只是對你個人而言,可以不必在意;至於會不會給其他人帶來負面影響,使他們對佛法産生誤解,這是另一件須要考慮的事。
以前印度有八十位大成就者,看看他們的傳記,你真的要被他們出格的舉動嚇到,藏地也有這樣的大成就者,可是我們要明白:首先,他們的修證境界非常人所能揣測;其次,他們沒有炫耀。他們當中很多人終生以平凡者形象示人,處於社會底層,為人輕賤;沒有人知道他們是佛法修行者、大成就者,也就沒有人會因為他們的「瘋狂」行為而對佛法産生邪見,或者隨學他們。有的大成就者長期在尸林禁地修行,那裡人跡罕至,非信心具足、真心求道者不會去,因此不相干的人是不大有機會看見他們如何行事的。
現在則不同,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一言一行,影響的都很可能不只是身邊那幾個人。過早地讓初學者接觸佛法中高深的見解和行為,不會對他們有什麼幫助,就像嬰兒還只能吃奶的時候,你拿大塊牛肉餵他,他能好麼?
對初學者而言,很多所謂的「形式」都是必要的。它們好比是船,載我們渡越煩惱生死之河。登上解脫彼岸後自然不再需要船,而尚在河中央的人,急著離船豈不危險?
我們實在該好好思考一下有關「出離」的問題。
不過,這個事情其實也不是那麼複雜。藏傳佛教許多宗派都有外前行的修法,通過反覆思維串習「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迴過患」來培養出離心。無數的前輩修行者以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肯老老實實照此去修,出離心就一定能生起來。這樣的出離,保證沒錯。有時我不禁奇怪:捷徑就在面前,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喜歡走彎路?
暇滿難得、壽命無常、因果不虛、輪迴過患,細想想,這不就是對我們生活的描述嗎?還有什麼能更準確地概括出生活的基本特徵?當我們觀修這些前行時,也就是從不同側面檢視、反省我們的現實生活呀!貼近生活而修行,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恭錄自 《次第花開》(2017年新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