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的念頭,就是飄蕩輪回之因!】

修行的目的,就是為了要瓦解我們根本上的執著:“無明”、或稱“誤認”。談到“無明”時,大家好像覺得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遺傳”之類的東西。

關於無明,有個故事。岡波巴大師有四大繼承衣缽的弟子,其中帕莫竹巴大師在還未見到岡波巴大師之前,見過許多大師。他都問他們一個問題:「請問生死輪回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我們一直遊蕩在生死輪回中?」許多大師給予不同的回答,普遍的答案都是說,是無明導致輪回。

但他一直沒有受到啟發或感觸,直到他見到岡波巴大師。他第一次見到岡波巴大師時,聽說大師當時正在吃糝粑,就是那種青稞粉和成的糝粑。因為故事的後面提到一句話說,岡波巴大師當時正在吃糝粑,他就把糝粑堆成一個團說,現在你的證悟不值錢,我的糝粑團,可能比你現在的證悟還值錢。

相傳帕莫竹巴遇到岡波巴大師,還是問了那個老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流蕩在輪回?」

岡波巴大師回答說:「你的念頭,就是飄蕩在輪回之因。」當下讓他受到很大啟發,之前其他大師說的無明、執著什麼。好像和自己的念頭、和自己的這顆心或現狀,連結不上,因此帕莫竹巴就沒有什麼感觸。


淨界法師:你開始有妄想的時候,你就產生六道輪回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我考考大家對因緣觀的功力到什麼程度。

你們覺得善念比較重要還是善業比較重要?對你來生的影響,善業比較重要還是善念?

哎,對了,不錯!教理基礎不錯!善念是主要因素,善業是一個助緣。

就像你今天種蘋果,你一定拿蘋果的種子嘛,你拿葡萄種得出蘋果嗎?

不可能,因為你這個親因緣是種子;善業是助緣,是陽光、水分,是讓這個水果長得更漂亮、更大而已嘛。

你來生往生到哪一道,跟你的善業沒有直接關係啦。

所以,在戒律裡面講一個觀念說,一個人如果不斷做慈善事業,他看到眾生苦惱,花錢布施,做很多慈善事業,但他經常起惡念,他老是想的都是殺盜淫妄的惡念,諸位知道這個人來生會去哪裡,諸位知道嗎?

戒律上說,他會往生到畜生道,然後他在畜生道享用他安樂的果報。

這個狗啊,別人對他特別寵愛,他有他專人的人照顧他,他有他專人的醫生,他吃東西有人照顧他的。

因為他的善念是關鍵。所以你不要以為你造善業來生就到人天道,不是!到人天是要有善念的。

天台宗講種姓,你要有這種善的種姓,你才可以往生到人天。

所以,一個人經常起惡念,雖做善法,他是墮落到畜生道去享安樂的果報。

所以你的思想、你的善念是整個三界的一個主導者,而善業是一個助緣。

我們應該是這樣講,布施能夠成就安樂的果報,但這個安樂的果報不一定表現在人天當中,不一定,也可能表現在畜生道。

你看有些畜生道福報比我們福報還大。你看美國那些人對寵物的照顧,福報大過我們,但是它是一個畜生,它不能修學佛法,障礙。

所以這個地方講:使汝流轉,心目為咎。

六道輪回的關鍵在於你心中的想象。你開始有妄想的時候,你就產生六道輪回。

生死從什麼時候開始?當你開始打妄想的時候,你就有生死。

所以這個地方先找出問題點。


淨空老法師:你不怕折磨,不怕考驗,你才能成就

世出世間法,只要是善法,古人講得一點都不錯,好事多磨!「磨」就是折磨,你想做好人、你想做好事,那你得禁得起折磨,禁得起考驗,你才能成就。

真正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誰知道?自己的良心知道,諸佛菩薩知道,天地善神知道,不必要人知道,你憑著良心,憑著聖賢教誨,依教奉行,決定不退墮。

世出世間法,論境界不外乎四種,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你要曉得,這些環境都是幫助你、成就你的,問題是看你用甚麼心去看它、去對它,如果你用的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每一個境界都是好境界,都是來幫助你消業障、增福慧。

順境、善緣你生感恩之心,這個境界成就你,逆境、惡緣,同樣還是生感恩的心,它替你消業障,也增長你的福德,業障消了,福德就現前,福至心靈,智慧也現前,所以,要曉得每一種境界都是好境界,你不怕折磨、不怕考驗,你才能成就。


淨界法師:凡夫有個大問題:太重視外緣!

佛法在解讀人生,佛陀主要是講到一種觀念,就是諸法因緣生,佛陀是用因緣的角度來解讀這錯綜複雜的人生。那麼因緣,我們看經典裡面佛陀講因緣的時候,他是分成兩部分來說明的:第一個從空間上來說,因緣有內外的差別。

什麼叫外因緣呢?就是我們多生多劫的業力所變現的果報,比方說你會長得什麼樣子,比方說你會從事什麼工作,比方說你的家庭有什麼樣的成員,那麼這個果報,它是很多生、很多生的業力的成熟表現出來的,這個外在的因緣是無解的。所以你看佛陀只有講一句話就講完了,我們對於外在的因緣,佛陀是怎麼說: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個地方只有一個方法有解,就是放下、認命,其它都無解,因為它不是一生,它錯綜複雜,但是我們眾生最大的盲點就是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在於沒有答案的地方,然後糾纏不清,結果把今生都浪費掉了。

我們凡夫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太重視外在因緣,其實這是樹的水果,你要吃就吃,不吃走就好了,你可以不受,你可以輕輕地走過去,你要吃下去,問題就複雜了。所以佛陀對於外在的因緣,佛陀勸我們的,你看佛陀的態度,是叫你看破、放下,認命了。

那麼另外一塊是內在的因緣,它不是水果,它是無量無邊的種子,這個要小心了。就是我們內心的心念,我們的思想,這一塊是我們該經營的。其實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必須把精神體力放在經營內因緣,而不是經營外因緣。因為外因緣我剛剛講過,是無解的,無解;那麼內因緣,我們看我們一念的思想,佛陀在解釋內因緣,祂解釋得很詳細,大方向它分成三塊:第一個,過去的因緣;第二個現在的因緣;第三個未來的因緣。

所謂的現在,當然跟過去有關,它也就跟未來有關,所以佛陀他講這個內因緣,他用水流思想,說什麼是我們內心的世界呢?人生就是一個無止境的水流,他從水流的思想,我們得到了兩個觀察:第一個我們把這個水流切開來,我們往過去看,你要知道一件事,你從什麼地方來?第二個往未來看,你將往哪裡而去?


淨界法師:別去管對錯,不是你不知道對錯。

我們一再強調六根,蕅益大師說:那我們為什麼不強調六塵呢?因為六塵也是依他起啊!你在六塵當中你就很難修學,你試試看,我們遇到事情,我們把所觀境鎖定六塵,那你就完了!欸!這件事情是他錯,這件事情是你對。我們分別六塵的好壞,那你就很難修學。

我們在修《楞嚴經》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對錯,把心收攝回來在六根當中。所以你修學,你的心經常在六塵活動的人,你就完了!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不要去管對錯。不是你不知道對錯,你知道就好,但不要再往那個方向想下去,要煞車!知道這是業力顯現的,就這樣知道就可以了。因為你要守住六根,因為你再往下那又是六塵、又是六識了,那就完了!

所以你要知道,什麼叫做「安住六根」,什麼叫「捨識用根」,你要把這個道理體會出來,就是少打妄想。少打妄想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般容易打妄想,修行人一般的顛倒妄想可能還不容易打,就是連正確的妄想都不能打。說:誒!我明明對,我明明對你說我錯,這個妄想不能打,就是善的妄想也不能打,不思善,不思惡,才真正的安住六根。所以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人,你少給自己講道理,「正念真如」就是安住在無念。這地方是講到六根的修學,什麼叫做安住六根。


淨界法師:一個有智慧的修行者,會慢慢地把心收回來

我們現在最大的盲點在哪裡?身為一個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去注意結果,這個錯了!因為結果是不能改變的。

我們花很少的時間經營心地法門,這是錯誤的,錯用了心!以至人生就一世一世地錯下去。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結果要放棄。我們只重視過程,因為過程是操之在我的,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人生,是你可以。

決定的。今生的成敗得失,是前生就決定了。當業力成熟,形成果實時,你不能改變它。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修行者,會慢慢地把心收回來。他知道這個水果已經成熟了,不能改變了。

他開始創造來生,開始在心地上下功夫,培養自己心靈的力量。當開始發心修行時,他必須在心中建立三種功德力來面對來生。

第一個,引導力。修行是先有目標的,叫以願導行。所以我們第一堂課,第一章發心篇,就是引導大家對來生先要有一個願景,才有資格修行。每一個行為,都要有一個東西來引導,所謂的「心真則事實,願廣則行深」,這樣所造的業才能夠很強大,而且是特別地廣泛、堅定而廣大。

我們常常看到經典裡讚歎佛菩薩的功德,「贊佛甚深功德海」。

諸位有沒有想過,佛菩薩是怎麼把這個功德創造出來的?為什麼我們凡夫創造一個善業,不能講功德深廣如大海?其實我們看經典,佛陀在因地時,並沒有比我們多做很多。他在凡夫位,做的事情跟我們差不多。但是他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呢?因為他的願廣大。我們在因地時,做的事情並沒有比佛陀少多少,但是我們發心太小。所以,你不管以後做得到做不到,先把心發出來。你必須把格局放大,才有資格以後叫作贊佛甚深功德海,才有資格叫作大海,否則永遠就是一個小水桶,頂多一個小湖泊,成不了大海。

所以引導力,就是要我們在剛開始時,當你是一個充滿煩惱業障的凡夫時,就必須設定目標,用這個目標來引導你。這就是當我們要去創造來生時,第一個,先把來生的建築圖畫出來。雖然還沒有蓋,但是先把願景創造出來——往生西方圓成佛道。

第二個,就是討論到安住力跟調伏力。怎樣慢慢地隨順我們的願景(現在還沒有談行動,行動是修行篇),就是內心先隨順它,隨順我們的本願,安住跟調伏。諸位!我們在講的時候是講兩件事,安住力跟調伏力,但是實際操作時是一件事情。

你會慢慢覺得佛教的修學跟外道不一樣。外道都是強壓的——你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

佛法都是先講道理,為什麼不能這樣做,是有道法來攝受的,完全透過覺悟的智慧來疏導你的行為。

所以安住在不同的道法,會產生不同層次的調伏。我們修行第一件事情,安住的道法就是深信業果,業果之道或者叫安樂之道。我們不能去攀緣外境,內心要安住道法。遇到事情,先從道法上去思考,站在道法的角度來面臨人生,站在因果的道理來面對人生,就容易做到調伏身口意的過失。


淨界法師:離開分別心,好壞、得失都不存在。

當我們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心靈錯誤的聯想,這樣是不夠的,你要不間斷的去對治它,不間斷的。因為在我們心中,它是非常熟練的一個境界,是一個熟境界,因為我們長時間都是往這個方向思考,它在心中已經走出一條很深很深的鴻溝了,你要把它填平不容易。所以我們讀古代的聖賢書,《論語》第一篇告訴所有的君子立身處世之道,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們讀聖賢書,一定要不斷的復習、不斷的溫習,古人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因為你三天都沒有修學聖賢的教誨,那結果只有一個:你跟妄想打成一片。

常聽到一些人說:誒,其實法師講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其實對這種人是滿擔心的,因為你怎麼能夠把修學佛法永遠停留在知道?如果你修學佛法永遠停留在知道,你的生命在這個層次不斷的空轉,你就很難突破,你根本沒有勤修加行。沒有勤修加行,你心中錯誤的聯想就沒有辦法對治,就不可能提升你的生命現象!一個人的成敗關鍵,我們在學佛的過程當中,是不是會不斷的突破,或者永遠停在原地,甚至於退步?就是你要不斷的聽聞聖賢的教誨、思惟聖賢的教誨,這是一個關鍵。

我們如何根據大乘佛菩薩的教誨來修習「遍計本空」呢?大乘止觀是消滅心中的執取,這個時候你要依止似文、似義的意言,就是依止對大乘佛法的聽聞,產生一種相似的理解、相似的觀照,依止大乘的文義生起了觀照。怎麼觀照呢?我們推求心中有很多很多的名言,我們心中跟人事接觸時,誒,我看這個人,這個人是好人,是我的親屬,是我的朋友,你產生這樣的聯想;這個人是一個壞人,他對我很多的傷害,我們也產生這樣的聯想。

我們剛開始還沒修止觀之前,我們總是認為這樣的外境是真實的,它跟我的想法沒有關係,它永遠都是有獨立體性的。就是所謂的好人、壞人,這件事情是得是失,它是離開我們的心,有獨立體性的,它是有自主性的,不能改變的。但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因為所有外境的安立,唯是意言,其實都是我們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心,或者說虛妄的聯想所引生的。

「推求此文名之義,亦唯意言」,當我們安立很多名言:好人、壞人的時候,我們就產生不同的見解,這個叫義相,其實這個義相也是我們第六意識再一次的分別產生。由這個名、義所帶動的一切法的自性,跟一切法的差別,都是我們內心的分別心所假立的。因為你有不同的分別心,所以這些人事就扮演不同的角色。他扮演什麼角色,不是他有體性,是你自己安立他扮演這個角色,這些都是一個假立,內心的分別所假立的。離開你的分別心,這一切的好壞得失都不存在。

...我們現在應該很冷靜的回顧過去的生命,到底我們做錯了什麼?才會讓自己痛苦。我們產生很多的聯想,當然不能說聯想錯,因為佛菩薩也有很多的觀想,若佛菩薩要沒有任何的想法,佛菩薩是沒有辦法度化眾生的。我們凡夫聯想的錯誤點到底在哪裡?這個值得我們反省。

我們的錯誤點,就是我們的聯想是一個單向的思考。當我們看到一個好人,就認為這個人絕對是好人;這個人是一個壞人。人有好壞,事有得失,這件事情對我有利,這件事情對我有傷害,就是我們心中的聯想是不平等,內心不平等,就是有所執取。


淨界法師: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趕快去修行,不是!

生滅心有二個很大的過失──

第一個、你不得自在:因為你沒辦法操之在我。

你的感受、想法是從什麼地方來?那是過去的業力顯現的;你順境的時候,你內心是安定的;你逆境現前的時候,你心是躁動的。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學佛很久,他的心還是一樣起起伏伏,他就是永遠找不到一個家,雖修善業,心不安住啊!為什麼呢?因為他住在自己的感受、住在自己的想法。所以為什麼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弄到自己很多的掛礙跟恐怖?臨命終的時候:一切諸根悉皆敗壞。我們內心當中的感受、今生所累積的想法,全部破壞的時候,我們受不了;因為我們平常跟它緊緊的咬在一起,突然間,我們今生所依止的受想行識要被破壞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就感到很大的恐怖、很大的痛苦,這就是一個人臨終起顛倒的主要原因,因為我們平常就已經把自己弄到心有千千結,打不開了。

感受跟想法沒有錯,因為我們是繼承過去生的業力、繼承過去生的想法,所以佛陀告訴我們,你不是去滅除感受跟想法,因為你也做不到。你說:我從現在開始,我不要有任何感受,也不要有任何想法,這個是強人所難!我們會繼續的…有感想、感受,會繼續的打妄想,但是我們可以做到無住,你可以把心帶回家!你觀察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只就是一個過去生的因緣、一個碰撞產生的假相。

大乘佛法面對過去,它沒有叫你肯定,也沒叫你否定,它告訴你無住,你必須要把心帶回家,你才能夠得到自在。如果你想得到臨命終的自在,其實這個跟念佛多少沒有太大的關系,跟你心中的智慧是有關係的。你平常的時候就要注意,你面對你的感受想法的時候,你要慢慢慢慢跟它保持距離─不隨妄轉,你才能夠得到自在。所以這個生滅心第一個過失,就是臨終不得自在,當然你平常就不自在,所以臨終也不自在。

第二個、你修學不得圓滿:正如阿難尊者在本經的感歎:身雖出家,心不入道。我也是很努力的拜佛、誦經、持咒,但是我總是對出世的聖道進不去。為什麼呢?要知道:聖道的功德是不生不滅的,我們用一種生滅的心,沒辦法去契合不生滅的功德。所以如果你堅持一定要注重你的感受、注意你的想法,即便你今生努力的修學佛法,你還是不得自在,您的功德不得圓滿。

改變我們的心態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趕快去修行,不是!你問你自己安住了沒有?你的心態沒有調整好,你怎麼修都不對!正如本經說的,你因地的時候就是拿沙,你煮出來的叫熱沙,你不可能變成飯。所以找到一個解脫的因地,你的第一個因地沒有找到,你後面全部都錯了,你第一步走錯,後面全部都錯,你一定是要把米找到了,你才能煮出飯來。

有人問我說:這十卷《楞嚴經》到底講什麼?它講的就是:找到你修學真實的因地,就是安住在不生滅心,這個最為重要!你依止不生滅心,你才能夠從自利的功德成就修正了義,從利他的功德成就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所以佛陀講了七處破妄,十番顯見,就是在告訴我們自己云何應住?,慢慢的告訴我們─遠離妄想,安住在不生不滅的真如,這樣子才是一個真實的因地,才是一個真實修學佛法的心態。


淨界法師:為什麼人越到晚年越要收心安住

我們平常當然理觀不礙事修,理事圓融,你該拜懺還拜懺,該調伏粗重煩惱還調伏,但是你永遠要知道,你心是住在一個無相的真如,是無所得的。你不是想要得到什麼東西,你不是透過拜懺去得人天福報,去得到什麼東西,你只是透過這個拜懺來開顯自性的功德,人生只是自我完善。

可能你平常事修的成分會多一點,但是到臨終的時候,其實臨終的開示,嚴格來說臨終不是到了躺在床上才叫臨終,不是這個意思。你應該在死亡前一兩個月,你就叫臨終了。你自己也知道,差不多了,這個時候你就要收心了,慢慢慢慢調整心態,把心慢慢慢慢地調到真如的因緣裡面來,就是要慢慢回家了。

因為你一旦落入第六意識,修行當然靠第六意識,因為你要有第六意識才有辦法借相,第六意識它能夠創造一個相狀,你才有辦法去拜懺。你為什麼起慚愧心呢?當然你要捏造一個相狀——因為我業障深重,我不拜懺可能會墮三惡道。你要用這個相狀來激發你的慚愧心,所以我們剛開始是要借相。

但是,越到晚年的時候,安住力越重要了。因為你該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看你怎麼安住。在你身體旺盛的時候,事修很重要。到了臨終的時候理觀,因為你不可能從床上爬起來再去拜懺了,就靠理觀了。怎麼樣讓你自己不受業力的干擾,不受妄想的干擾,這個時候你的心理素質就很重要。

嚴格來說,越到晚年,你要慢慢慢慢把心帶回家了,就是回到真如,要收心。所以,如果晚年的時候,你的心還是一直在向外攀緣,你大概不會往生了。不管你怎麼用功,因為講實在話,就像蕅益大師說的,你一個人不修理觀,你就是一天拜個十幾萬拜,給你拜一百年,你消的業障如爪中土,未懺悔的業障如大地土。真正懺悔的意義,只是培養慚愧心,斷相續心而已,讓粗重的業力沉澱下來。但是很多業力都還在的,這個時候你必須靠真如來吸收這一些剩餘的勢力了。所以,越到晚年你必須收心,回到你內心最深的地方,不生不滅的清淨本性,在那個地方住下來。你觀察這些相狀都不是你本來有的,後來才有的,跟你沒關係。

所以,除了事修以外,越到了臨終的時候,如果說你要臨終開示,如果他有學過大乘法的,你要直趨真如,直接跟他講真如的道理,先幫他破妄顯真,然後再講淨土的功德。應該是兩塊,應該是心態的調整,嚴格來說,是內順真如,然後再外順彌陀。因為內順真如會讓他跟所有的業力產生隔絕;然後再講淨土的殊勝,讓他一心皈依淨土。

因為畢竟你要往生,所以要做兩件事:第一個,要厭離娑婆;第二個,欣求極樂。但是你要離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它不放過你啊,關鍵在這兒。所以,你必須要跟娑婆世界的業力保持距離,就是內觀真如。當然,如果他本身沒有這方面的條件跟理觀的智慧,那就算了,那你就直接講淨土,那就靠運氣了。反正叫他把心住到來生。

凡是臨終的人絕對有一個關鍵——往事不堪迴首!一個人他只要回憶年輕時候的事情,這個就很難往生了。所以,往生的人他只有活在未來,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來生,用事修的這種狠勁拼過去,也可能會成功。所以沒有理觀的人,事修的力量要加強,要用比別人多好幾倍的力量。就是說他沒有理觀的真如保護他,但是他對來生淨土的渴望非常強烈,也可能會成功,也可能,但是你會比別人辛苦。


淨界法師:行解相應

問:請法師慈悲開示,法師上課提到大乘菩薩的修法,是先修戒、再修慧、修禅定。請問想修大乘的行者是否應先修戒、後修解門、再修行門?

答:這個解門跟行門,你不可以這樣分開來。因為你都不行門、不拜佛,你心靜不下來,你解門也讀不下去。所以我不同意把解門跟行門切開。這段時間完全解門、這段時間完全行門,其實這樣的分法是不對的。你可以不成就禪定,但是你要成就寂靜的力量。如果你沒有行門,完全看書,我看你身體也受不了,沒多久就高血壓。(哈──)因為看書都是分別。因為行門它是安定,你拜佛、持咒都是無分別,安定,而且這當中有佛力的加被,你念佛,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念〈大悲咒〉,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這些都可以滅罪。一個人如果不從行門上作忏除罪障、積集資糧,你修習解門,你身體的病痛障礙特別多。你光是自己的障礙就衝不過去,不要說度化眾生!所以我覺得解行不能分開,解行是不能切割的。

禪定跟智慧是可以有次第,我們剛開始偏重智慧,這是對的。因為你沒有智慧,遇到禅定你就迷惑,它的誘惑力太大。但是你雖然修智慧,你這個智慧也要有一點寂靜的力量,就是行門的定課。我再強調行門的定課不是寂靜而已,如果只是寂靜,那跟外道差不多,這當中有不可思議的三寶加持力,你在拜佛、念佛的時候,有三寶滅除罪障、增加福報的力量,那是我們所有佛弟子的根本,就是歸依。如果你對念佛、持咒產生不可思議的加持力,你都不相信,那你連三歸依都不如、你連佛弟子都不是。

佛法是重智慧,但是它這個智慧剛開始是帶一點宗教情操,就是對三寶的歸依,你相信三寶有不可思議的加持力。所以我認為行門跟解門是不能分開的,而且初學者行門的時間要多於解門的時間。你妄想那麼重,你聽佛法也聽不懂。其實佛法是這樣,我自己讀佛學院讀了三年半,佛法跟讀世間的學問不同。讀世間的學問,你讀科學,你一本書要讀到通。佛法你讀一句算一句。你說我這一堂課都昏沉,突然醒過來聽到一句,誒,不錯。明天要是打瞌睡,醒來又聽到一句,也不錯。诶,這個點點滴滴的累積,聽十年下來你也開悟了。為什麼開悟呢?因為我打妄想、昏沉、掉舉的時候,我總有空檔,我不可能一天到晚打妄想,總有空檔。這個佛法就在空檔的時候滲進去。但是你要知道,這個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議,你只要讓它滲進去,它就永遠不會出來,這個三寶的力量不可思議,叫金剛種子。只要你在妄想的空隙有佛法的力量進去,就不可思議,它就慢慢增長,你就會慢慢覺得:誒,我這樣做是不對的。所以我剛剛講:一個人要改變,一定要自己覺悟──誒,我昨天這樣做是不對,我應該要調整一下自己。誒,你就慢慢進步。為什麼進步呢?就是那個觀照力慢慢現前。為什麼觀照力現前呢?你就是打瞌睡醒過來的時候,聽到這幾句話。所以修學佛法不要太急躁,好象一定要每一堂課都聽得懂。我今天聽二句、明天聽三句,點點滴滴,不思議心,不思議變,佛法的善根不可思議,它永遠不會退失。所以說剛開始,先拜佛、修忏、修習福報,但是行門可以比解門稍微多一點,這二個都需要。

摘自《淨界法師-攝大乘論講記》(九四年四月講於義德寺)


淨界法師:你的煩惱痛苦一定來自你的錯誤聯想

當我們想要從痛苦當中得到解脫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知道為什麼會有痛苦。諸位,我們可以試試看。你如果情緒不好很痛苦的時候,有一種很熱惱的力量在干擾你,你去查你的心中--仁者心中必有一物。

就是你產生錯誤的聯想,而且這個聯想一定是單向的聯想:這個人真是壞,我對他這麼好,他竟然忘恩負義。

其實你應該怎麼辦呢?

你應該想:這個人他不是好、也不是壞,他是一個因緣法。雙向否定,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經常用雙向否定,你的內心會慢慢慢慢從不平等而變成平等。

我們內心當中,經常生起一種不平等的單向思考,落入有所得的好壞得失當中,所以我們產生了很多的痛苦。這個時候,用這種雙向的否定思考,使令我們安住在一種平等的、無分別的內心狀態,這個地方就是我們講的破遍計執。

我們一個修行人,你要經常去觀照你的念頭:一天當中,你的心都在想什麼事情?如果你發覺你一天當中,睡覺不算,你都在這些人事上分別:這個人對我很好,那個人對我怎麼樣,這個事情對我有什麼得失……你都在這個人事因緣上打轉,你的生命很難增上。一個修行人,遇到人事的時候,要往道理上去會。

這個人對我很好,你要思惟它的道理:哦!我前生跟他結善緣。這個人對我很不好,我前生跟他結惡緣。

就是說,一個修行人心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觀察道理。這個人事只是借事來顯理。當然我們從人事當中哦!你看這個人長得很莊嚴,他前生有持戒的功德。你不要在那個人事上的莊嚴去打轉。就是說,看到什麼因緣,你就想到什麼道理。


淨界法師:不思善不思惡,才真正的安住六根

​所以你要知道,什麼叫做安住六根,什麼叫做舍識用根,你要把這個道理體會出來。就是少打妄想!

少打妄想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般容易打妄想,一般的顛倒的妄想可能還不容易打,就是連那個正確的妄想都不能打。你說,誒,我明明對,我明明對你卻說我錯!這個妄想也不能打,就是善的妄想也不能打。不思善不思惡,才真正地安住六根。

所以,修學首楞嚴王三昧的人,你少給自己講道理,正念真如就是安住在無念。這個地方就是講到六根的修學,什麼叫做安住六根。

「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我們應該詳細去觀察這個「交中性」,這個交蘆中間的體性。它體性是怎麼樣呢?是「空有二俱非」,它是非空非有的,因為它的相狀。六根六塵的確有它的相狀,所以你不能說它空啊;但是六根六塵的體性是畢竟空的,這個是非有的。

所以這個「交中性」,交蘆,它相狀是有,體性是空的,就比喻六根的相狀,還有見聞嗅嘗覺知的相狀是有的,但是它會歸到一心真如的時候是空的。

「迷晦即無明」,當六根接觸六塵的時候,我們生起一念的迷情,那麼就產生了愛取煩惱。「發明便解脫」,當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產生智慧的觀照而不迷不取不動,就產生諸佛的解脫。關鍵在於迷跟觀照的差別。


淨界法師:你有自我概念後,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以後,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為你被自我的情感蒙蔽了。蒙蔽的後果就產生很多的障礙了: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它有四種根本煩惱,跟隨自我相狀而生起,第一個我癡。因為你就產生愚癡了,由這個我癡就創造出三種:我見,一種自我的知見就很重了。你看我們照相的時候,我們看相片第一個會看誰?會看自己,對不對,因為有第七意識嘛,是吧,第七意識是我見嘛,你認為這個地球是繞你轉的,全世界都以你為中心了。所以就讓我們的心胸很狹隘。

那麼我見以後產生我愛,你會莫名其妙的要保護自己,你會愛著自己超過愛別人;然後我慢,你本來也沒什麼本事,但是你會認為你自己不得了,高慢。所以就變成了這四種根本煩惱:我癡、我見、我愛、我慢,然後再開展出八大煩惱,就是: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昏沉、掉舉、散亂、跟不正知。

那麼這種煩惱的活動呢,就使令六轉呼為染淨依,就使令前六識呢,受它的染淨的影響。當第七意識的我執沒有破壞之前,它是染污位,前六識全部是染污,當第七意識清淨了,轉成空性的時候,前六識全部是清淨。也就是說,它會很牢牢的控制第六意識的一個方向。當它是染污的時候,第六意識必須跟它染污,當它是清淨的時候,第六意識才可能跟它清淨。

諸位,本來造業是誰負責的?是第六意識負責,對不對?第六意識才有思考能力嘛,但是第六意識負責造業,但這個業的方向往哪裡跑,第六意識沒辦法作主,因為第六意識它是以第七意識為根的。所以它決定了第六意識的業,是往哪一個方向走。


淨界法師: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

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

成男作女經千變,戴角披毛歷萬端,

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我們應該要冷靜下來,觀察生命的真相,我們再從內心當中做出一個堅定的抉擇。首先我們看看過去的生命,我們把生命分成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的生命,是委骸回視積如山。委就是回顧,回顧我們過去死亡的屍體累積起來就像須彌山一樣,我們因為離別所流的眼淚像四大海這麼多。就是說,事實上我們在三界當中已經經歷過無量的生死,當然也包括去地獄油鍋,也包括人天的安樂,這種無量無邊的生死都經過了。

那麼現在呢: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有何歡。我們從因緣觀察我們今天也要面臨死亡,今生的果報體也是世界到頭終有壞,然後千番快樂無常終是到來,這是你要面臨的一個事實。那麼我們未來的果報是怎麼樣呢?成男作女經千遍,帶角披毛歷萬端。你也可能會面臨好的果報,但是你也可能會面臨痛苦的果報。

我經常講難陀尊者,難陀尊者出家以後,他一方面也持戒,一方面也打一些妄想,後來佛陀帶著他看了果報,他未來的果報是生到忉利天做天主,忉利天功德天的天主,享受五欲樂;但是他也曾經造了罪業,從天上下來以後,直接去了地獄的油鍋。如果你是難陀尊者,你願意這樣做嗎?就是說讓你得到一個可樂的果報,但是下一個果報是刀山油鍋等著你,你願意這樣做嗎?

就像佛陀說的,有一個人他向天乞求,功德天出現了。功德天來到他家裡頭,功德天可以給他種種的身心的安樂。但是沒多久功德天的妹妹出現了,出現了黑暗。他說,你來幹什麼?

她說:我要給你種種的災難,讓你的身心得到極大的痛苦。“我不要你!”“不可以!”你選擇了我姐姐,你就一定要選擇我,為什麼?因為我們兩個是在一起的。那這個有智慧的人,說這樣子我兩個都不要。把姐姐趕了出去,把她妹妹也趕了出去。

佛陀就讚歎,這個人是真實的有智慧的,放棄了世間的的流轉,一心的追求聖道。換句話說,基本上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在三界會流轉,我們求的是什麼,不就是求的那個五欲的安樂嗎?但是我們往往看到的是五欲的安樂,而沒有看到五欲背後的過患,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捨之患。我們只看到刀上的蜂蜜,誰也沒有看到蜂蜜下面那把刀。

我們為了要追求那麼短暫的五欲樂,結果我們付出很多很多痛苦的代價,但是我們不在乎,因為什麼?我們心裡所想的就是希望那個五欲再出現,為了那個五欲樂,受再大的痛苦都值得,這個就是顛倒。

所以祖師大德勸我們: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所以說,我們看到這樣流轉的生死,完全在一種不自主的情況之下,我們應該在內心的深處許下一個堅定的心願: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


定弘法師:一個人有沒有修行,就看他是不是安靜

「靜坐常思己過」,這個靜很重要,一個人有沒有修行,就看他是不是安靜,因為安靜才跟三昧相應。從來沒見過三昧的人一天到晚愛說話的,不會的,他都是很靜、很少言。連世間儒家講君子,是慎於言而敏於行。代人之勞這個時候敏於行,你很快的去做,但是平常就少言寡語,守默,六根收攝住,這樣你的淨念才能夠相繼,所以平常要安靜。靜坐當然也包括靜立,站立的時候也是一樣,走的時候也是這樣。都要怎麼樣?常思己過。當我們常常觀照自己的過失,你的六根就會收攝;如果常常看到人家的過錯,你的六根都是放逸在外面,這個跟你念佛三昧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常思己過就是幫你收心。世間的聖賢都是講收心的學問。你看孟子講,「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你放出去的心,放在五欲六塵上放逸的那個心,你把它收回來,你把它收回來這就是實學。不在乎你讀的經典多少,而在乎你真正能不能有收心的功夫,所以常思己過就是收心。

君子慎獨,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都很密切的留意自己的起心動念,看看我這個念頭是與善相應,還是與惡相應。什麼是惡?自私自利就是惡,貪瞋癡慢就是惡。那善反之,大公無私是善,能夠寂靜調柔這就是善。常常都審察自己的念頭,用這樣切實的功夫來觀照自己起心動念,哪有什麼工夫去談論人家的過錯?『閒談不論人非』,他自然就不會搞這些講是是非非的事情。凡是講是非的人,都是那個心很放逸,他本身那個心就是惡心。所以古德講,「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這個人都不是善人。因為什麼?他心是往外跑,攀緣五欲六塵,深度的分別執著。所以遇到這種人,就不要跟他談,你就守默,他跟你講半天是是非非,你就是阿彌陀佛,講完之後他問你,你聽見沒有?你還是阿彌陀佛,下次他就一氣之下不找你講,不找你講就正好。「閒談不論人非」,這真是切實的功夫,當我們能夠這樣做的話,你的心才會得定。

所以從不論人非,到最後不見人非,連見都不見。不是說我真的不知道,沒有感覺人家有過錯,不是的。你感覺到了,但是你不放在心上,問起,你自己知道清清楚楚,他是對是錯你很清楚,但是你絕不放在心上。正如你走在馬路上,你看到一個人隨地吐痰,你知道這個人是錯的,但走過你就忘掉了,你根本都沒有放在心上,你絕對不會挽起袖子跟他罵,說「你怎麼能隨地吐痰?我拉你去那裡學一學《弟子規》,你好好學學傳統文化,怎麼可以這樣!」你不會這樣,對不對?你就看到之後知道是錯的,我們不要學他,走過就忘了。人家再問起你,那個人長什麼樣,那個人是什麼時候見到的?你也可能不記得了。但是當下你很清楚,知道那是對還是錯,可是你不放在心上,這叫不見人非。

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真正是修道的人,你不去看人家的過失,你只是把眼睛收回來看你自己的過失,自己的過失懺悔都懺不完,你還管別人,哪有這個閒工夫?所以不論人非到不見人非,這樣你的心就愈來愈清淨。

 

修行一定要用行為、用智慧來引導,用強迫都不會持久的

 

回向非常重要!如何迴向才能讓功德享用不盡?

 

回向護法神很重要

 

印光大師呵斥「念佛沒念好」--須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嗎?

 

學習「唯識觀」,人生得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