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行答問:佛菩薩有沒有七情六慾的?
『 網 友 提 問 』
「佛菩薩有沒有七情六慾的?」
我從小到大都沒有主動說打罵過別人,是個講原則的人,但是被別人評價就是有點"木",喜歡看球但是進球也沒什麼表情,看喜劇片也是一樣。不哭不鬧不笑,我自己有時候也感覺有些不對,就是絕大部分時間都沒有什麼表情,板著個臉,我覺得我是屬於情商有些低的人,但是我個人覺得我不笑不代表不開心呀,也非抑鬱症,就是想體現得自然,不做作。
我為什麼引出佛教的這個提問呢?是因為我想證明自己沒問題。我喜歡參研佛學,相信因果輪迴,平時也喜歡靜坐。 我絕不敢說我有什麼修為或者境界,只是突然想到自己為什麼情商低人際關係差,覺得自己有問題,又突然想到佛教說的,斷絕七情六慾,我特意查了下資料。「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懼、愛、憎、欲。六欲,佛教真正有修行的肯定沒有了,唯獨對七情裡面的喜和怒有疑問。
沒有喜怒是不是代表木訥,沒有表情?不盡然啊,那麼我們看有些法師,或者一些佛像,都是經常帶著笑容的啊,那不就代表你有喜怒哀樂了嗎?那佛教不是反對有七情有喜怒哀樂嗎?怎麼回事?有些法師也會生氣啊,譬如宣化上人的金剛棒喝,也有生氣的情緒在裡頭啊? 我只是不明白就來問,沒有誹謗佛法僧啊,阿彌陀佛,也是想拿一個擋箭牌,佛菩薩都沒有喜怒哀樂,何況我呢,我心裡也好過一點啊!
——————————————
【 智 行 講 堂 】
《金剛經》里說,
「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菩薩連起七情六慾的那個對象都空掉了,
又怎麼可能有情慾呢?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另外,有句特通俗的話,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
宣化上人的金剛棒喝帶著生氣的情緒?
真要有半點嗔心,人家也不能是溈仰宗的禪門祖師。
--------------------
就像我們特忿怒的時候會罵粗口,我X你X。
難道說話的人真的是想X對方的X?
其實壓根就沒有那個意思,不是麼?
--------------------
菩薩攝受眾生,一定是根據眾生的根器和機緣,
你需要什麼樣子就化現成什麼樣,
這樣才最能讓眾生得利益,與此同時,這才是真正的無我。
沒有自己本來的樣子,而眾生需要什麼,我就什麼樣
——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二應化身。
--------------------
別用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當作真相。
佛說:「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啊!」
佛陀會有個人情緒嗎?
慧湸法師:嚴格的來講佛陀不存在個人情緒的事。因為情緒,是一種依賴外部環境表現出的主觀反應,是意識分別。
一個解脫的人,他解脫了內在的執著,解脫了對外在的一切依戀。怎麼還會有情緒,或高興或悲傷的事情呢?
另一個方面,我們在讀誦一些佛經時,會看到有記錄佛陀,破顏微笑等案例,這是存在的,但是這是特定的原因,這種情況只會發生在佛陀對人或事一些特別的因緣才這樣。
比如佛陀要講一部能利益後世的經時,可能會放光,以表示這部經的不同。或突然微笑,以顯示因果業的不空,因為他一微笑,弟子就會問,弟子一問,他就會說,因為過去某時某地與某人。。。以顯示這時的因緣關係。意思其實是指,我雖然已經成佛,但過去的因緣業力還會出現的,只是一個解脫的人面對它時,只是不再執著了。而不是說,一個成佛的人或解脫的人眼裡沒有因果的見解,這樣理解的話就不對了。因為成就的人,他弘法利生時,他只是不執著生起的各類感受,而不是說沒有感受。如果他沒有感受的話,他又怎麼會去做弘法利生的善事呢。
顯現,石頭是沒有感受的。成就的人,解脫的人,佛菩薩們可不是變成石頭的。這一點一定要搞清楚。
宗性法師:修行成佛,就是實現你內心的情緒正常化
不管是管理不良情緒,還是強化良善的情緒,這裡面透露出一個信息,就是讓我們實現內心情緒的正常化。所以很多人有誤解,特別是我們剃光頭的出去更麻煩,所以我都不敢出門。我老講,我們過去上佛學院,同學們騎自行車上街,大街上的人說:「和尚還騎自行車!」我就跟他開玩笑,我說:「和尚還吃不吃飯呢?」他說:「恐怕你們也不吃飯哦!」我說:「為什麼呢?」「不是說你們不食人間煙火嘛!」這就麻煩了。所以從他們眼裡看來,佛教徒就是不近人情的,佛教徒就是內心沒有想法的,這樣子不就等於石頭和木頭了。我說:「不對,佛教徒他不僅僅有想法,更有好的想法。」所以我剛才講,我們佛教教你管理情緒,同時要強化良善的情緒,要讓每一種情緒實現正常化。因為不良的情緒,就是內心的情緒不正常,是顛倒的,是起伏的,是波動的。所以,我們要實現內心情緒的正常化,就是讓內心的情緒平和,讓內心的情緒良善,這才是我們內心真正的情緒。所以要知道,佛教徒有沒有感情?有感情,不圓滿。有什麼樣的感情?正常化的情緒,無私的奉獻,無私的愛,這才是佛教徒的情緒。所以,正因為有了無私的愛,有了無私的心態,他的內心大不大?能不能夠裝下一切眾生?所以他才一天到晚念:「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一切的眾生,我都要幫助他們,度化他們。所以菩薩精神才說:捨棄一個眾生,都不是菩薩。所以你說沒有情緒搞得好嗎?搞不好。並且菩薩的情緒還多,還豐富得很。他要是沒有情緒,情緒不豐富,他怎麼知道你內心裡想什麼?他怎麼教化你?他比你高明得多。只是,他沒有像我們凡夫眾生這樣有染污的情緒,沒有像凡夫眾生那種波動的情緒,沒有像凡夫眾生那種不正常的情緒。
所以修行,做菩薩,成佛,就是實現你內心的情緒正常化。怎麼正常呢?「喜而不狂、怒而無瞋、哀而無傷、樂而不縱。」這是我自己概括的。這是有一個啟發,有一天晚上很晚,有人給我打電話,說:「大和尚嗎?」「是的,有什麼事請講。」他說:「我問你一個問題。」我說:「你問嘛,有什麼問題?」他說:「你還有情緒嗎?」我說:「有啊!」他說:「怎麼可以有呢?」我就回答他這四句話,我說不僅我有,所有的修行人、諸佛菩薩都有,他們也有喜怒哀樂。可是他們的喜怒哀樂,是從慈悲心裡面流露出來的,它喜而不狂。我們今天這些人歡喜吧?歡喜地過狂人節去了,狂人廣場、狂人啤酒、狂人麻將、狂人咖啡館,最後連自己姓什麼都忘了。佛教的喜,它不狂,是種平和的,是真正的喜悅,是真正的快樂。
「怒而無瞋」,他也發火,但是沒有瞋恨心。這就是我們過去講的,恨鐵不成鋼的心理狀態。有些時候,有些眾生不聽話,要吼他,但是不是從內心的恨而來,他是慈悲流露。所以,文殊菩薩有一句話,他說:「我不恨一切眾生,因為他們都有煩惱。」所以諸位聽到沒有?你對你的子女的教化,有些時候也有瞋恨的,不要有瞋恨。雖然要發火,不帶瞋恨。過去我老給他們講,有時候發點火,生點起也沒關係,不記隔夜仇,不欠來生帳。哪怕有點摩擦,今天發了火,不要過夜,到了下午、晚上,真是對不起,我不該發火。馬上解決掉,不要過夜。這是怒而無瞋。不是恨他,而是要幫助他,只是有些時候發點火是為了激勵他。所以,佛教裡面有兩句話:慈眉善目,是慈悲;怒目圓睜,有時候也是慈悲。是慈悲的另外一種方式。所以,我們要記住怒而無瞋。
「哀而無傷」,別人有痛苦的時候,你也要跟著痛苦一下。我舉個簡單的例子,別人痛苦得不得了,你在那兒說:「別哭了,別痛苦了,痛苦不好。」你越說,他越哭;你越叫他別哭,他越哭得厲害。他覺得你站著說話不嫌腰痛。所以,有些時候你要分清楚,「你這麼難受,我心裡也難受。」他心裡一想:「我難受也讓他難受,算了,我不難受了。」這就有效果了。所以要哀而無傷,這是慈悲。
「樂而不縱」,快樂但不放縱。但是,我們今天人追求的快樂是以放縱為前提,犧牲人生很多寶貴的東西為前提。不可取。所以,佛法講的快樂,這種樂是喜樂,不是放縱之樂,是發自內心無私無染的快樂。所以我講菩薩的情懷也有,像我們大家一樣的情緒,但是他很潔凈跟我們是不同的,他內心的情緒是正常的喜怒哀樂,不是像我們凡夫眾生的喜怒哀樂,總是帶著染污的色彩,總是偏離正常的軌道。所以我個人覺得,喜而不狂、樂而不縱,這是智慧的表現;怒而不瞋、哀而不傷,是慈悲的表現。
這四句話裡面,實際上體現了佛法的慈悲和智慧。因為佛法在任何時候都是兩條腿,所以佛教裡面講:修福,修慧。慈悲心,就在修福報,幫助眾生;智慧,就要培養自己的智慧力。佛叫兩足尊。什麼叫兩足尊?你說我們也有兩個足,佛的兩足不是你的兩個足,佛的兩足是指的什麼?慈悲和智慧。成佛,是慈悲心圓滿、智慧圓滿,才是真正地成佛。我們凡夫眾生智慧力不夠,慈悲心缺乏,因此你只能是凡夫。所以我覺得,我們通過對內心情緒地管理,都可以達到又修福,又修慧這個根本的修學方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