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等見到才知道
達真堪布
佛陀有個堂弟叫難陀。難陀貪慾很重,特別喜歡自己的妻子,每次出遠門時都帶著妻子的畫像。難陀本來沒有出家的想法,但是佛陀逼著他出了家。有一次,佛通過神通把難陀帶到了天界,難陀看到每個無量宮殿里都有天子在享受著快樂,而其中有一個無量宮殿只有眾多天女,沒有天子,他就向天女詢問。天女回答:「人間釋迦摩尼佛有個弟弟叫難陀,他現在出家了,死以後要投生到這裡,享受安樂。」難陀返回後,佛問他看到了什麼,他如實地告訴了佛。佛就問他:「是你妻子漂亮還是天女漂亮?」他回答:「跟天女相比,我的妻子就像個母猴子。」佛說:「那你就好好地受持戒律,將來就可以到天界享受安樂了。」於是,為了享受天界的安樂,難陀出家了。
佛告訴眾弟子,難陀是為了享受天界的安樂而出家的,你們是為了解脫而出家的,目的不一樣,所以不要和難陀同住。沒有人與自己在一起,難陀也挺懊惱的。這時佛通過神通把他帶到了地獄,讓他自己親眼看看地獄眾生所感受的痛苦。地獄中有很多熾熱的鐵鍋,閻羅獄卒們拿著各種兵器打、割、煮著眾生。其中有一個鍋是空的,難陀問:「這裡為什麼沒有眾生呢?」獄卒們告訴他:「人間釋迦摩尼佛有個弟弟叫難陀,現在出家了,將來在天界享受安樂。待果報窮盡以後,就要墮落地獄,這是為他準備的。」難陀一聽嚇壞了,將看到的景象如實地告訴了佛陀。佛陀說,你看,投生天界也沒有意義,最後還要下地獄。從此難陀精進學修,對世間法沒有任何興趣和貪著,成就了阿羅漢的果位,而且是精進第一。
我們現在一點功夫都沒有,還說:「我感覺不到有地獄啊!」無論是地獄還是極樂世界,都是心的顯現,即使用再先進的儀器也找不到地獄和極樂世界,只可以用心看、用心感受。但是切身感受,要等業力現前。業力現前的時候,心自然會顯現這樣的景象,就會看到六道輪迴的存在。等你看得到了、感覺到了,那就已經晚了。
現在我們還沒有墮落地獄,所以無法能夠感受地獄的痛苦。業力沒有現前之前,若是通過禪定力或者神通也能看到,但是我們也沒有這個能力和緣分,只能靠教證和理證,讓自己的相續生起定解,生起對因果、輪迴的正見。若是不修行,還想親身感受、體會,恐怕真要等到下地獄的時候了。
修行要適當捨棄安逸和幸福
福安古觀音閣
修行很苦,尤其要適當捨棄安逸。有的人修出福報,蓋了廟,就開始比較安逸,一安逸,就墮落了。
所以佛行頭陀行時,不在一個樹下呆超過三天。會形成一種安逸,有安逸就容易墮落。同時虛雲老和尚建廟,建了差不多就走了。找更破的廟去建設,就是防止安逸。
現在為什麼很多廟越有錢,有的廟越破。你跑到北方去,很多廟很破的,沒人去。有的人有錢的,住宿做得很好。因為他一直待在一個地方,形成了安逸。
所以適當的放棄安逸,放棄幸福,不然修著修著,修行就變成了修廟了。修廟也罷,就怕越修越精了。
人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就會安逸,就會缺鬥志。所以南方人多跑北方,北方多跑南方。城裡人多跑鄉下,鄉下人多進城。這樣子可以防止安逸。在鄉下待久了容易安逸,其實在城裡待久了,也一樣容易安逸。因為一個事情,做成了慣性,你就熟悉了,人就惰性了。所以適當捨棄一些安逸和幸福的生活,要適當的改變。
修行最怕的,就是忘記了世上苦人多。所以以後要在門口寫:勿忘世上苦人多。這句話可以增加我們修行的福報和智慧。可以增加我們觀音的慈悲、地藏的願力。
芸芸眾生哪個不是為了軀殼而忙
元音老人:我們凡夫都有身見,執著這個色身是我,執著得要死,身體要保養得好,吃得好,穿得好,樣樣好,都是為了這個軀殼。你看芸芸眾生哪個不是為了這個軀殼忙?一天到晚都是為了軀殼的享受忙,這個世界的大小事都是為了軀殼忙,他們總想養尊處優地保養這個軀殼。因為要享受,不怕做盡傷天害理的事。自己沒有,就搶人家的。這個世界上戰爭就是為了搶東西,你不給我,我就打你,把你國家亡了,你的全歸我了。這種強盜行為,全為了軀殼的享受。這個社會上犯罪的行為無一不是為了軀殼,他想吃得好,玩得好,沒有鈔票怎麼辦?於是就殺人放火搶劫。
其實,你造了壞因必定受惡果!因果定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絲毫不爽!你因地做壞事,果上必定受惡報。但是,可憐這些凡夫痴迷不悟呀,只為了眼前的快樂,不顧將來的惡果。你想殺人呀,要受法律制裁,殺你的頭;你搶人家的東西,就要吃官司,坐監牢。你不想想看,做了壞事能逃得了嗎?!唉,都是迷惑呀!眼前受報還不算,將來還要受地獄的慘報,不得了哇。有些人就不明白這個道理,你說要受慘報,我們怎麼看到一些壞人現在很享福?反過來有些好人反而受苦,這個因果不相應嘛。他不知道這個因果要看三世的。佛經上有兩句話:「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他今生受的福報是過去作善事而得到的,他現在作壞事,將來受惡報,非但將來受惡報,現在的福也就減少了,壽命也縮短了。你現在看到好人受苦,那是他過去做了壞事,現在才受苦果,他現在做好事,無形中就把他的惡報減少了,本來要受很多很多苦,現在已是減輕了。這些果報在冥冥中轉換了,而大家都不知道。
佛眼看得清爽,所以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佛眼看東西不像我們凡夫的眼睛,我們看不見的,他都看得見。幾千年前,佛在世時,既沒有望遠鏡,也沒有顯微鏡,他就告訴我們:「人視一杯水,佛視千萬蟲。」他看一杯水里有成千上萬的蟲,看得很清爽,而人就看不見。現在我們用肉眼看這世界上只有一個太陽,用天文望遠鏡才能看見有幾億光年外的星宿,虛空中既有別的行星、太陽和恆星,其他星球上也有生物。但佛老早就知道了,看得很清楚。他告訴我們:虛空中世界很多,有仰世界、覆世界、斜世界等等,同時太陽也很多,和現在科學家說的一樣,沒有區別。所以說佛是先知者,看得很清楚,而人卻很糊塗。我們要遵照佛的教導去做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