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要去命令你的心!

阿姜查尊者(阿姜查·波提央是近代最有影響力的南傳佛教大師,泰國公認的阿羅漢成就者。)

我們都喜歡把禪坐複雜化。例如:我們坐禪時,曾下定決心:「好,這次我真的要做到。」不過,這並不是正確的態度,那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這種執取起初是很自然的。有時,夜晚,我要開始坐禪時,我會想:「好,今夜,至少一定要坐到一點鐘,不然我絕不起坐。」但過了不久以後,我的心就已經開始踢我、反叛我,直到我覺得幾乎快死掉為止。那有什麼意思呢?

當你坐得正確時,就不需去衡量或強迫。禪坐是沒有目標、沒有可達到的境地的。不論你坐到晚上七點、八點或九點,都不要緊,只要無罣礙地坐就好。不要去強迫你自己,不要去強制,不要去命令你的心一定要去做某些事,因為這個命令反會造成事情更不一定。讓你的心放輕鬆,讓你的呼吸均勻、正常、不短也不長、也不特別。讓你的身體輕鬆自在。穩定而持續地修行。

慾望會問你:「我們要坐多晚?我們要修行多久?」只要對它喊:「嘿,別干擾我!」不斷地對治它,因為來干擾你的只是煩惱罷了。只要說:「如果我早或晚停止修行,都沒有錯。如果我要坐整夜,我又傷害到誰?你們為何要來干擾我呢?」斬斷慾望吧!然後繼續保持你的方向,讓你的心處於安定中,那麼,你就會平靜下來了,解脫了執取的力量。

有些人坐在一柱香前面,發誓要坐到香燒盡為止,於是他們便不斷地窺視香燒到哪裡,不斷地在注意時間。他們問:「結束了沒有?」或者他們發誓要突破或死,到頭來,反而為自己只坐了一個小時而感到非常罪惡。這些人都被慾望所控制。

不要去在意時間,只要讓你的修行保持穩定的速度,讓它逐漸地成長。不需要去發誓,只要不斷努力地去訓練你自己,修你的行,讓心自己平靜下來。最後,你會發現,你可以輕輕鬆松地坐上很長的一段時間,也可以正確地修行。當腿疼痛時,你會發現它會自己消失。只要安住在你的思惟(觀)當中。

如果你如此地修行,你就會有所改變。你去睡覺的時候,你會有能力將你的心放入平靜中而入睡。從前,你可能會打呼,說夢話、磨牙齒、翻來覆去。一旦你的心受過了訓練,這一切都會消失。雖然你會睡得很熟,但是,你不但不會昏沈,反而會非常清醒。身體會休息,可是心將晝夜都保持覺醒。這就是「補-哆」(佛陀的英文音譯)--覺知者、覺醒者、歡喜者、光明者。這位覺知者是不會睡覺、不會昏沈的。

如果你使你的心在修行中如此的穩固,你大概可以兩三天不睡覺,而當你疲憊時,你可以進入三摩地五或十分鐘,然後就恢復體力了,就好像你已睡了整晚一樣。在這時候,你不需在意你的身體,因為有慈悲與領悟,所以你還是會照料身體的所需的。


淨界法師:處處不滿意又很苦惱,如何改變刻薄的分別心

《唯識學》特別強調“分別變”的重要,因為我們的“第六意識”活動勢力很強大,一天當中,幾乎都在分別變,讓這些境界產生變化,已經不完全是個人的業力,而是有你個人的思想、名言在裡面了。老實厚道一點的人,會把這些境界,往好的方向去想;比較刻薄的人,看到境界,處處不滿意。

事實上,這世間的確有這種人,明明他的情況已經很不錯了,還是老是覺得不滿意、老是覺得很苦惱。如果把他個人的名言、分別心去掉之後,從客觀的角度來看,他受用的境界已經很好,過去的業力善業很強大,但是他覺得很苦惱,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分別心”有問題,因為你老是往刻薄、缺點的角度去觀察思惟。有些人懂得去觀察別人的優點、贊嘆別人,即使過去的業力稍微差一點,善的分別,也能彌補過去的惡業,他厚道。

我們說“萬法唯識”,第八識所變現的是原原本本的業力─本質相分,但是第六意識會再變化一次;第六意識的重點,就是你心中的“名言”,看你是厚道、還是刻薄,感受到的境界就會不同。當然,以佛法的角度來說,剛開始最好什麼名言都沒有——“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完全放下名言;內心是無分別的,就像一面鏡子,一切法都是“如”——他贊嘆我,一切法是如;他毀謗我,也是如,因為“我”不可得。所以佛法講生命的增上,不是要我們去改變環境;由於過去的業力創造了各種環境,只能隨緣盡份,要改變的是我們心中的名言。

想要改變名言,以佛法的意思,剛開始應該“從假入空”──先把名言完全去掉,統統不要,慢慢的內心跟空性的無我、無我所相應之後,再生起另外一種名言,才會是好的名言。

在《四十二章經》中也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剛開始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名言──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都是你的分別名言、過去的習氣。如果我們對人能夠厚道包容,雖然有人我的對立、善惡的名言,已經很不錯了;但是以佛法來說,應該要有更深的體會:“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將名言全都放下,大死之後再大活,那就是一種大悲心的活動,都是好的名言。

簡單說,佛法對於“分別變”的態度一開始是:“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一開始把所有的名言去掉,修空觀一段世間以後你再來建立名言,那就不是站在自我的角度來發動名言,是站在空性、大悲心的角度來發動名言,這個時候看一切事情,心境就會完全不一樣。


淨界法師:什麼時候才能隨心所欲?

大智慧的佛陀告訴我們,修行的重點有兩個:一、慎勿信汝意:這是對內心的調伏。信是隨順,一個修行人對第六意識的起心動念,剛開始不能採取隨順的心態。一般的世間人,他的內心跟著感覺走,他的心起一個念頭想要做什麼,他就去做什麼,這也就是一個人在三界中,不停流轉生死的主要因素,因為他無法產生克制力。修行人若想真實修行,對自己的念頭要有調伏力,不能放縱。

我們的第六意識這念心,在無量劫的流轉中,不斷的造作業力,這業力有善業也有罪業,於是這念心累積了眾多善、惡的功能。但不幸的,我們內心貪瞋痴煩惱功能的勢力,它比善良功能的勢力還要強大,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很容易與煩惱相應。若放縱心念,只是讓煩惱勢力不斷的增長廣大,因此修行者起初對自己的心念,要以否定的方式加以調伏。這個是對內心的調伏,第二個是從外境的遠離。

二、慎勿與色會:這是對外境的遠離。一個初學者不要與男女美色相接觸,因為接觸久了,色會即禍生。古人說:日久生情,情久生欲。慾望增長時,即生顛倒,顛倒後即造罪業,於是墮三惡道受苦。所以我們應該避開引生災禍的因緣--男女的美色。

什麼時候才能隨心所欲呢?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因為阿羅漢已成就無生。不要說是凡夫,初果、二果、三果仍要調伏其心,到了四果阿羅漢,內心的見思煩惱已完全清淨,這時的起心動念完全善良,阿羅漢已不必做定課,因為他已不必調伏其心,隨心所欲,皆不踰矩。這段經文講到修出離心,也說明瞭修學的次第。


淨界法師:慎勿信汝意,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直覺!

問:請示法師,上一堂課講到否定門入,肯定門出,如何解釋?

淨界法師: 我們講到生命的安住,安住當然第一個安住空性,那麼空性就是你要多用否定的。

你剛開始學佛,不要太相信自己,不要太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你這個直覺是從感受而來,這個感受是從外境而來,這個外境是受你的業力而來。所以你今天相信你的直覺,你等於是把那個插頭插上了生死業力。我們要往生不能去觸動生死業力,讓業力沉澱下來。

所以你經常相信你的直覺,你就跟過去的業力相通啊。你福報大一點,你猜得都對,那是因為你的善業,但是你善業用完的時候你就猜錯了,你的直覺就錯誤了。所以我們剛開始先否定自己,我們必須讓身上這隻牛先沉澱下來,先遊於甚深法性三昧,要用空性的法水把心中的妄想先洗乾淨,你要必須讓人生很淡薄了,你才有資格重新肯定,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

所以諸位我們在讀經典的時候,我們會發覺佛陀的經典是大分兩類,有一種是否定式的,比方說《般若心經》,比方說《金剛經》,我們般若心經看下來,肯定的幾乎很少,都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佛陀什麼都跟你否定,到最後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開始肯定,先否定再肯定。

但是你讀《法華經》,到了法華會上,《華嚴經》那就肯定了,相信你自己做得到,相信你可以成佛,但是這個肯定,是先從否定以後,你才有資格。如果你學佛就直接肯定,你把妄想執著都肯定下去了,那你這個正念就帶有雜染了,臨終就糟糕了。所以你要破妄的過程,一定要先否定,剛開始先不要相信自己,先相信佛法的道理,先從道理上去思考,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覺,是這個意思。

遇見佛法-1.jpg


淨界法師: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大智慧的佛陀告訴我們,修行的重點有二:

(一) 慎勿信汝意:這是對內心的調伏。信是隨順,一個修行人對第六意識的起心動念,剛開始不能採取隨順的心態。一般的世間人,他的內心跟著感覺走,他的心起一個念頭想要做什麼,他就去做什麼,這也就是一個人在三界中,不停流轉生死的主要因素,因為他無法產生克制力。

修行人若想真實修行,對自己的念頭要有調伏力,不能放縱。我們的第六意識這念心,在無量劫的流轉中,不斷的造作業力,這業力有善業也有罪業,於是這念心累積了眾多善、惡的功能。但不幸的,我們內心貪瞋癡煩惱功能的勢力,它比善良功能的勢力還要強大,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很容易與煩惱相應。若放縱心念,只是讓煩惱勢力不斷的增長廣大,因此修行者起初對自己的心念,要以否定的方式加以調伏。以上是對內心的調伏。

(二) 慎勿與色會:這是對外境的遠離。一個初學者不要與男女美色相接觸,因為接觸久了,「色會即禍生」。古人說:「日久生情,情久生欲。」欲望增長時,即生顛倒,顛倒後即造罪業,於是墮三惡道受苦。所以我們應該避開引生災禍的因緣—男女的美色。什麼時候才能隨心所欲呢?「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因為阿羅漢已成就無生。莫說是凡夫,初果、二果、三果仍要調伏其心,到了四果阿羅漢,內心的見思煩惱已完全清淨,這時的起心動念完全善良,阿羅漢已不必做定課,因為他已不必調伏其心,隨心所欲,皆不踰矩。

【出家的三個次第】

釋義:這段經文講到修出離心,也說明了修學的次第。我受大戒時的得戒和尚,他在戒場開示我們一個修學的觀念,後來我讀藕益大師的《靈峯宗論》,他也開示類似的觀念。我的得戒和尚說,出家有三個次第:

(一) 淨罪集資期:剛出家時要找一個清淨的環境安住,忏悔業障,積集資糧。

剛開始時不要開張店鋪,而應先整修內部。自己先懺悔過去的業障,調伏煩惱,一方面為大眾師服務修福報,積集福德資糧;一方面聽聞佛法,培養正見,積集智慧資糧。在淨罪集資期時,自己的心情就是這段經文所說:「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這時要謝絕外緣,對自己的起心動念,對自己過去的思想要徹底的改造,這是內心的大清掃。這段時間,少者十年,多者二十年,這是整修內部,暫停營業時期,自己要在心地上,下一番死功夫。

(二) 弘法利生期:這時的修行不是修出離,重點是在修大悲心,這時重新打開大門,正式營業。

你可以帶領大眾念佛共修,或者講經,把這幾年的修學心得,貢獻給眾生。在弘法利生期中,可以歷事練心,一方面也是在積功累德。因為以前有淨罪集資修行的戒定慧基礎,在弘法利生中,雖偶爾有一些差錯,但你也能隨時起觀照而調整,所以前面的修行基礎,在整個歷練的過程中,會形成強大有力的保護系統,使自己能不隨妄轉,而在人事的雜染因緣中,成就積功累德,成就大悲心。依藕益大師的標準,這弘法利生期不超過七十歲。

(三) 贍養專修期:在晚年時,你又要謝絕人事,專修出離,專心為臨終的正念做准備。

藕益大師在五十七歲往生,他在往生的前一年上靈峯山,以後就不再下山。在上山之前,他開示說:當今的善知識,只有紫柏大師是法身菩薩,具金剛眼,他不用贍養專修。等而下之的如幽溪大師及其它大師,自己都知道仍有不足,至晚年時謝絕外緣,臨終時都能正念分明,這是第二種人。

第三種人不自量力,至晚年時,開叢林立規矩,廣泛攝受眾生,這些人在臨命終時,牽腸掛肚,不得自在。藕益大師說,他不敢自比紫柏大師,生死自在,而願意遵循幽溪大師的腳步,在晚年時息諸緣務,專心念佛,所以他在往生前一年上靈峯山後,不再下山。

臨終時,他結跏趺坐,安然往生。所以在第三個階段很重要,這時又開始攝用歸體,贍養專修,為臨命終時的正念,做最後的衝刺。因此在菩提道上,自己應該有明確的生命規劃。這段經文是提醒每一位煩惱粗重的初學者,起初不要隨順自己的心情做事,也盡量不要接觸雜染因緣,而應在心地上多下功夫。這段經文是總說,一是對內心的出離,一是對外境的出離。以下的經文廣泛解釋外境與內心的出離。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摘自宣化上人佛說四十二章經淺釋

《在本經後邊說:「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特別要小心,不要相信自己的意念,你自己的意念不可以相信的。證四果阿羅漢乃可信汝意,你什麼時候證得四果了,那時候才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

證得四果阿羅漢的聖人,他沒有欲愛,欲愛都斷了。四什麼證明他證得四果?因為四果的聖人,他走路的時候腳不沾地,離開地總有三分那麼高,因為這樣子他才不會把蟲蟻踩死。他不像我們人走路,會踩死蟲子、螞蟻,他不會踩蟲蟻的,由這就證明他是證果了。不單是證四果能這樣,證初果就能這樣子,所以說「能飛行變化」:證四果阿羅漢的人,他願意到什麼地方去,就可以到什麼地方去,能變化無窮。所以我在臺灣時,那位廣欽老修行,我請他到美國來,他就指指他的心,說他隨時都可以來的。來是可以來,他自己知道他來了,旁人還沒有知道他來,除非開眼的人,可以看見他來了。》

(宣化上人此處給廣欽老和尚的修行作了印證)

  

《「七死七生」:證初果的聖人,還有七番生死,這七番生死了了,「便證阿羅漢」。》

(天啊!連證初果的人都還有七次生死,何況我們凡夫?要修行離生死真的得花很多時間,別輕易相信有些宗派高喊即身成佛的謊言!)

 

佛言。人有二十難。貧窮布施難。豪貴學道難。棄命必死難。得睹佛經難。生值佛世難。忍色忍欲難。見好不求難。被辱不瞋難。有勢不臨難。觸事無心難。廣學博究難。除滅我慢難。不輕未學難。心行平等難。不說是非難。會善知識難。見性學道難。隨化度人難。睹境不動難。善解方便難

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佛言。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譬如磨鏡」:就好像磨鏡子一樣。「垢去明存」:塵垢去了,沒有了,那明就現出來了。現出來的明,就是宿命通。「斷欲無求」:你把欲念斷了,無所求了,到無所求處,什麼也不求了。「當得宿命」:能這樣子,你就會得到宿命通。所以我們人修道,一定要沒有一切雜念,沒有妄想。你要是能沒有妄想,沒有雜念,你修什麼法門,都很快會成功的。你若盡有一些妄想、雜念、貪瞋癡,在肚子裏頭裝滿了,那當然你修什麼法門也不相應了。所以我們學佛法的人,修行的人,一定要先斷欲去愛,把這欲念先斷了它。再無求,什麼也不求了。你有所求就是苦,無論求什麼,求不到,就有個求不得苦。所以這一點是我們各位要注意的。

 修行修什麼?修行就是把我們的妄想修沒有了,欲念修沒有了,這就是有功夫了。你把你這些嫉妒、障礙、貪瞋癡,都打掃乾淨了,就會得到宿命通。》

(這就是磨鏡除垢的道理, 重點在斷欲無求, 尤其是斷男女情欲)  

 

佛言。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第二十四章講的是淫欲心,淫欲心若是斷了,一定會證果,證得阿羅漢果。可惜這是不容易斷的,所有的眾生都有這種毛病。所以在《楞嚴經》上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欲心若是不除去,你就不能證得阿羅漢果。 

「佛言」:佛說,「愛欲莫甚於色」:所謂愛欲,這個情愛和色欲也就是淫欲心,莫甚於女色。「色之為欲」:色這種的情欲,你說怎麼樣啊?「其大無外」:它這種大法,再沒有比這更大的了,沒有可以超出這情欲再大的範圍了。「賴有一矣」:幸虧色欲只有一個,「若使二同」:假若再有一個這麼厲害的東西,再有一個和它一樣的,「普天之人」:普天下所有的眾生。「無能為道者矣」:誰也不能修道了。就是說只有一個都這麼厲害了;要是有兩個,一時間就會把人都給吃了,沒有人再可以修道了。還可以這麼講,這個色也可以說是女的被女色所迷,男的被男色所迷。男、女都有同性戀,男的和男的同性戀,女的和女的同性戀、這都叫被愛欲所迷。》 

 

佛言。夫為道者。猶木在水。尋流而行。不觸兩岸。不為人取。不為鬼神所遮。不為洄流所住。亦不腐敗。吾保此木。決定入海,學道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為眾邪所嬈。精進無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第二十七章是說一個譬喻,就是學道的人要遠離一切的障礙。什麼叫兩岸呢?兩岸就是情和欲,有見思的情欲,又有無明的情欲。見思的情欲就是執著生死,像此岸一樣;無明的情欲就是執著涅槃,也就好像觸到彼岸一樣的。經文上說,人拿這木頭和鬼神取這木頭,這是譬喻所有一切邪見的網纏著人,就好像木被人取似的;見思這個網把人蓋住了,就好像木被鬼神遮了一樣。 

至於洄流所住,這洄流所住就是懶惰,和精進正相反。腐敗和無為法正相反,因為他不能直心正念真如,所以他常常想精進卻又退了。就像那洄流雖流得很急,但是它一轉彎又流回來了;流回來了,所以他就不能達到這無為法;不能達無為法,他就著相了;那麼所修的福慧就修不成功,像木頭爛了似的;他就必須要墮落,不會到涅槃的彼岸,不會了生死,這就是被這情欲所迷,和愛見的眾邪所嬈了。若正念真如和精進,明白法的本性本來就是無為,能這樣子,不為情愛所轉,你一定會得道的,這是這一段文大概的意思。 

「佛言」:佛說了,「夫為道者」:說這修道的人。「猶木在水」:就像一個木頭在水裏一樣。「尋流而行」:順流向下走。「不觸兩岸」:不被兩岸的石頭所觸、所障礙。觸兩岸就是把這木頭留下來。沒有觸兩岸就是這木頭不會被這兩岸所留,不被情愛所留,這木頭就好像一個修道人似的。「不為人取」:也不會被人拿去。「不為鬼神所遮」:也沒有被鬼神遮擋住。「不為洄流所住」:也不會被流過去又流回來的這種洄流所停止了。「亦不腐敗」:也不會腐爛、敗壞。「吾保此木」:我保證這一個木頭,「決定入海」:一定會到大海裏頭去。「學道之人」:學道的這個人,「不為情欲所惑」:不被愛情、物欲圻迷惑。「不為眾邪所嬈」:不被一切的無明,一切的懶惰所障礙。「精進無為」:精進修這個無為法。「吾保此人」:我保證這個人,「必得道矣」:一定會得道的。》

  (離幻: 說得太好了!)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這是第二十八章,佛知道我們人這個「意」,就好像一匹馬似的,難調難伏。還有這個「色」,無論男色、女色都應該離它遠一點。你不離它遠一點,就會有禍生。可是我們眾生從無量劫以來,就是恣情縱欲,在六道輪迴裏打轉轉,不能證得阿羅漢果,就因為常常和無明、愛見,還有慢在一起。因為這樣子,我們人就不可以信自己的意念,你不可不小心、不謹慎。你一定要小心、謹慎,不和色會,不要信自己的意。》

(所以不要隨便認為自己很厲害, 很有"定力")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華。不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

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由此可檢視出家人是否持戒精嚴; "火"是指情欲)

 

佛言。夫為道者。譬如一人與萬人戰。挂鎧出門。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鬥而死。或得勝而還。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

佛言。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牢獄有散釋之期。妻子無遠離之念。情愛於色。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門。出塵羅漢。 

《第二十三章這說明了人的妻、子和房子,把人都埋葬在裏邊了。這種的埋葬比牢獄還厲害,所以人應該遠離這種東西,應該知道它的厲害。 

「佛言」:所以佛說,「人繫於妻子」:人被妻、子綁住了。繫於妻、子,就是被他們綁住。「舍宅」:這房子也都把人綁住了。所以說,在家人有這三大件在身上,天天都披枷戴鎖的。 

這個「枷」是家庭的「家」,有家庭就像戴枷似的。枷是木頭做的,把它戴到頭上這麼鎖上,你沒有法子拿得下來,這就叫枷。戴枷,是犯罪了就戴這個枷。那麼有了這個家,就被枷住了。好像我們有一些居士有家,行動就不自由,想到天上去,也去不了;想到地下去,也去不了,就在家裏枷住了,這就是繫於妻子,做什麼都不方便。有小孩子,這叫「手捧子」,手上戴著那個刑具,行動也不方便,這叫手捧子。有父母,就像鐐上戴那個腳鐐子,這是三大件,有家庭的人都有這些,所以這叫繫於妻子。這繫就是被它綁上了,被妻子綁上了,被舍宅綁上了,就是有個房子也放不下,這也是被綁上了。「甚於牢獄」:這種妻、子和房子也就是人生的一個牢獄。 

「牢獄有散釋之期」:坐牢還有坐完了的時候。「妻子無遠離之念」:對妻子呢,無遠離之念,就不想遠離,你就算想離開,也不是真的。好像人說:「要出家!要出家!」要出家就出了嘛!講它幹什麼?這就是因為沒有遠離之念,所以就這麼唱唱歌而已。 

「情愛於色」:對這個情、愛和女色,「豈憚驅馳」:不怕被它所驅馳,不怕被情愛和色來支配,所以說豈憚驅馳。「雖有虎口之患」:雖然就好像在老虎的口裏一樣,但是「心存甘伏」:心裏寧可被老虎吃了,也願意的。 

「投泥自溺」:就好像投到泥裏頭,自己把自己淹住了,淹上了,「故曰凡夫」:所以才叫做凡夫。「透得此門」:你若過得去這個門,什麼門呢?就是情欲、情愛和色這個門,與妻、子、房舍這個門。你若能透過去,那就是過關了。「出塵羅漢」:這就是一個出塵的阿羅漢,或者可以說是一個要證果的聖人。》

 (佛已經講得再明白不過了, 但凡夫有幾人能真正覺醒?修道不勇猛精進些, 大概很容易死在半路)


未證阿羅漢,不可信汝心

佛陀為什麼說尚未修證到阿羅漢果,不可信汝心,原因何在?

阿羅漢(梵語arhat,巴利語arahant),意譯作應供、無生、殺賊。

諸佛菩薩,乃至阿羅漢皆已證得涅槃妙心,得不生不滅,共登無生法忍(梵語anutpattika—dharma—ksanti),得此法者,其心已斷三毒,六通圓成,自性能隨願自在,不被諸惑所動故。

尚未證成阿羅漢之人,三毒(貪嗔痴)熾盛,六根觸六塵,生心染境,一切時一切處皆被外境所迷惑:因而自性漂浮不定,無常萬變,把持不住本性之動向,任業風牽流六道,致使浪跡生死,窮劫不休。

凡夫未證成阿羅漢果(梵語arhat),絕對不可任意相信自己的心,原因在此,假使願力不足,道心不堅,隨便就信賴自心,往往易於闖禍,自招其果。

所以,唯證之際,得涅槃法身,方得深信自心,畢竟,不被外境所動,自性自在故。

雜阿含經云:「所謂阿羅漢者,貪慾(梵語lobha)永盡,嗔恚(梵語pratigha)永盡,愚痴(梵語moha)永盡無餘,是名阿羅漢。」

(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


聖嚴法師: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讀經修行

一、讀經自利利人

說到讀經,就是在齊聲誦經。所謂「經」,即是佛所說的法要;在佛教的三藏典籍中,「律」是佛所制的戒律,屬於身口的行為規則;「論」則是佛弟子們對於佛法義理的思辨。讀經可以令人生定、發慧;因之,在漢地,不論任何宗派都主張要誦經。即使是我個人所修學的禪宗,也不例外。

諸位知道禪宗是教外別傳,一向不立文字。對於經典,禪門祖師常有驚人之語。如有一位禪師就曾表示:「佛經不過就是擦瘡瘤的廢紙!」藥山惟儼禪師則把看佛經當作遮眼。有一次門下弟子問他:「既然不立文字,不需通過經典,請問師父看經作什麼?」惟儼禪師答道:「我把它當遮眼的看!」這些妙語另有寓意,然而由此二例觀來,禪門似乎慣於漠視經典。事實不然,禪宗非但重視經典,尤其特別偏重《楞伽經》和《金剛經》。剛才大家一起讀誦的《心經》,也是禪門的日課之一。《金剛經》與禪宗頗有淵源。六祖惠能大師就是聽到人家誦《金剛經》而開悟的。所以,自己讀了雖然不能當下開悟,還是有用;何況也有可能由你讀了佛經而給別人開悟哩!

讀經大約有四種方法:一是眼讀,即默看而不出聲音;二是朗誦;三是唱誦;四是持誦。一般講「讀經」,是指讀完一本經書後,再去另閱其它經書。「持經」則不同,那是經年累月,持之以恆地反復讀誦同一部經書。

二、讀經的依據

然而讀經、持經的依據何在呢?也許諸位不免有如此的疑惑。現在讓我們就學術的觀點來分析介紹。

在小乘經、律及原始佛典中不難看出,或讀、或持、或誦佛經是一種共修的方法。如《中阿含經》卷五二的《周那經》兩次提及:「於中若有比丘,持經、持律、持母者。」《十誦律》卷四:「若阿蘭兒者與阿蘭兒共,持律者與持律共,說法者與說法共,讀修妒羅者與修妒羅共。」又《五分律》卷三雲:「少欲知足少欲知足共、樂靜樂靜共、誦修多羅誦修多羅共、持律持律共、法師法師共……坐禪坐禪共。」這就說明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都需要會誦經或誦律。而且,讀經是重要的三種修行方法之一。文中的修妒羅及修多羅,都是梵文的經典之意。

大乘的經律更進一步闡揚讀經的功德與功能。如《法華經》裡面所載的修行方法不勝枚舉。但是這部共計二十八品的經書,卻有十八品都在贊歎讀經的功德。如卷六的〈法師功德品〉第十九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以是功德,莊嚴六根,皆令清淨。」讀經可以使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淨,是《法華經》上提到的。還有《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七的〈大辯才天品〉也記載說:「若有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受持、讀誦、書寫、流布、如說修行是妙經王者,……皆令速度生死大海,不退菩提。」菩提心不退,也就菩提果不退。

弘揚彌陀淨土的有兩部經典也曾提及持經的功德。如《阿彌陀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量壽經》卷下亦雲:「設有大火,充滿三千大千世界,要當遇此,聞是經法,歡喜信樂,受持讀誦,如說修行。……於無上道永不退轉,是故應當專心信受,持誦說行。」

另外,大乘的戒經也明白指出為亡者追薦,可以讀大乘經律,如《梵網菩薩戒經》卷下:「父母兄弟和上阿闍梨滅亡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講說大乘經律,齋會求福。」

在印度當時,讀誦佛經,旨在解義及禪修。傳到中國後,誦經逐漸演變為祈願、回向之用。甚至有作為祈雨、禳災、福國、佑民乃至除病解厄的。導致元朝以降,漢地有以誦經為職業的僧尼及俗眾,這豈是佛陀的本意!

三、中日兩國的讀經修行方法

(一)讀經的作用

讀經的作用是什麼呢?善導大師曾將經書譬喻作明鏡,用來反觀自心。他在《觀無量壽經疏·序分義》里就說過:「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所以,我們讀經的時候,要觀照自己的言行乃至心念,是否有違佛陀的教化?若有違失之處,應當趕緊改過,依經書所說,如法修行。

(二)中國佛教的讀經記錄

中國佛教的僧俗四眾,不論禪宗、淨土宗、天台宗或華嚴宗等,無一不以讀經為入門的必須方法。《法華經》卷四的〈法師品〉,即以受持、讀誦、解說、書寫、供養為「五品法師」,以此五項修行者,可為法師。大乘經典裡面常見贊歎讀經功德的文字,意在鼓勵四眾弟子讀經。因此,《阿彌陀經》、《法華經》、《華嚴經》、《金剛經》、《心經》、《維摩經》等,廣為持誦(見《阿彌陀經不思議神力傳》、《弘贊法華傳》、《華嚴經傳記》、《金剛般若集驗記》等書)。其中又以讀誦《法華經》及《阿彌陀經》的人最多。

方才大家在念《心經》之時,我注意到有好幾位同修不需要看經本。記得我還是小沙彌的時候,我師父就曾經要求我把《心經》先背起來。然後依次背《阿彌陀經》、《金剛經》和《法華經》。《法華經》有八萬多字,我並沒有全部背下來,但是那個背了的部分很管用。其實真正的持經,不能光用看的,最好能夠熟記於心,把它背出來。不但經書需要會背,咒語也應該能倒背如流;這樣子才可以隨時隨地持誦。中國的顯教雖然有別於密宗,但是也誦各種咒語。長的如〈楞嚴咒〉、〈大悲咒〉,短的有十小咒、〈六字大明咒〉……這些都是近數百年來中國禪僧每日必誦的。誦咒語時並不一定要瞭解它的意思,但卻一定要用「持」,而不僅是能讀就好。

中國歷代高僧中,頗不乏專門持經的修行人。他們的事跡散見於梁、唐、宋、明四代所編之《高僧傳》。如《高僧傳》卷一二,載有誦經者二十八人。《續高僧傳》卷二八,計有讀經者二十一人。《法苑珠林》卷一八也有四十一個例子。而《宋高僧傳》卷二四、卷二五則收錄了五十個專門誦經的出家人。《高僧傳》中有一篇敘述華嚴宗的第四祖,說他在五台山修行之初,某天夜裡聽到隔壁僧人在誦《華嚴經》,他於是凝神靜聽,似乎只有一盞茶的工夫,八十卷的《華嚴經》已然誦畢。這是異乎尋常的事,因為《華嚴經》每卷有一萬字左右,普通人即使能夠日誦十卷,也需要足足八天才能誦滿一部。

(三)日本佛教的讀經方法

日本自從派遣入唐僧求經以來,一直到本世紀初,沒有將佛經日語化,仍是完整的保留漢文經典,而且僧團誦經也是直接採用漢語發音。所以,日本人誦經十分辛苦。首先得要學會中國的吳音及漢音,然後才能讀誦。因此,他們讀漢文經典有兩種方式:一是音讀,即直接讀吳音或漢音。二是訓讀,以漢語發音,照日文的意思來解讀。一般說來,個人自習用訓讀,團體共修則用音讀。諸位可以想見,日本人誦經,如同我們讀陀羅尼咒一般,若不解義則茫然無緒。(有人問我,陀羅尼是什麼?陀羅尼是總持的意思。某尊佛、菩薩所說的陀羅尼,即代表著那一尊佛或菩薩所有的功德和願力。)然而,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所讀誦的都是十分浩瀚、繁長的大經。如《大般若經》、《涅槃經》、《華嚴經》、《法華經》等。諸位要不要試試看,不讀英文的佛經,而改以中文代之?這個不容易!所以,日本人這種讀經的精神,令人敬佩。

不過,日本人音讀佛經,又可分作四種。一是「真讀」── 即全經逐字、逐音從頭到尾讀遍。二是「轉讀」──單只讀經題,而不讀經文,然後在念經題的時候,便一邊快速地將經典一卷卷翻過去。此法又稱為「略讀」。這個讀法很有趣,我在日本也見識過。有一次我到某個寺里去,聽說當天要誦經,便問道:「今天要誦什麼經啊?」他們說:「《華嚴經》!」我很詫異地說:「《華嚴經》這麼長,一天誦得完嗎?」想不到他們一致答說:「沒問題!沒問題!」原來,他們一面唱念「《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一面不停的一冊接一冊地翻書,所以,八十卷很快就翻完了。照這種特殊方式,即使是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也難不倒他們。據我所知,這種讀經法在西藏及漢地,尚未出現,只不知道韓國有沒有類似的方法?第三種方法是「心讀」。顧名思義,就是在心裡默念。這種方法在中國十分普遍,便是不出聲的默讀。許多人在上洗手間的時候,不便出聲誦經或稱名;因為出聲不恭敬,所以就在心裡默默稱誦。最後一種是配合身體動作的「色讀」,亦稱「體讀」,有跪讀和拜讀。跪又分坐跪及長跪。日本人習慣坐跪,中國人則多長跪。集體念經的時候,則不分中、日,慣常配以各種法器,如大磬、引磬、鈴、鼓、木魚及鐘等。而在巴利文或梵文、藏文流通之處,贊頌時也有樂器,讀誦時就沒有用到這些法器伴奏。

(四)佛教徒讀經的方式

一人讀經,多半專持同一部經。有人專持《華嚴經》,有人單誦《法華經》。這兩部經的感應十分殊勝。曾經有人專門持誦《華嚴經》,結果感召天神來送供,餐餐都不需要去外面乞化。也有某位修行人誦了幾千部的《法華經》,死後口中生出蓮花來。這莫非是一種舌菌?蓮花不是長自水中嗎?怎會出現在死人的嘴裡呢?不過,傳記上確是如此記載的。

中國人習慣在誦經前先念「淨口業真言」及「開經偈」。經文念完後,則念「補闕真言」和「回向偈」。有人念經的時候,妄念不斷,最後就多誦幾回補闕真言。西藏也有一套類似的咒語,用來懺悔補救念經時候,心念不能集中的過失。

在準備讀經之前,先要洗手、漱口、整潔衣服,具備威儀。然後設經桌、供佛像,並奉上香花燈燭和飲食等供品。這樣子就能夠生出恭敬心。至於讀經的姿勢,則可因時間的長短而各有不同。短時間誦經通常是用站的或用跪的。在中國,佛教徒的早、晚課都是用站的。可以連續站兩個小時。長時間讀經則多半採坐姿;或用趺坐或用椅坐。南傳及藏傳以及日本讀經,多用盤坐或跪坐。

有一種修行方法,是用拜讀的。在中國,除了拜《法華經》,也有拜《華嚴經》或《金剛經》等的。在選定拜某一部經典之時,要先讀誦流利,然後再從經首至經末,逐字、逐句、逐段、逐頁地拜讀。每念一個字,就做一個禮拜,同時須稱念經中與會的佛菩薩名號。如「如是我聞」四字,讀到「如」字就拜下去,然後邊拜邊唱:「南無《妙法蓮華經》,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若是拜《華嚴經》的話,就改唱:「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南無華嚴會上佛菩薩。」這種方法我曾經修過。

日本有一個獨尊《法華經》的〈方便品〉及〈壽量品〉的日蓮宗,但他們光是唱念經題,而沒有逐字禮拜。當你拜的時候,不可一味求快,而要恭敬從容。《法華經》拜完就是八萬多拜。藏密的四加行裡邊,有一種加行要拜十萬大禮拜。所以,拜完《法華經》也就是相當於一種的加行了。

近水樓台先得月,佛弟子的這些「小福利」不可錯過!

四、讀經的功能

讀經的功能約略可分為六種。當然!法無定法,如果在座有人知道第七種,甚或更多,歡迎提出來討論參考。

(一)讀經是為明心

時時讀經就象是時時用明鏡來照心一樣,煩惱無明就會減少。

(二)讀經是為解義

每讀一次經,就會對經典的玄文奧義多一分認識。依據中國的傳統,師父在授經時,通常不解釋意思,而只是要求你不斷地去念。我做小和尚的時候,曾經請教過師父:「經裡面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師父卻說:「多讀呀!多讀幾次就會懂的。別人告訴你的有限,自己熟讀了,自然懂得更多。」當初我頗覺懷疑,現在卻不由得不相信了。如今我把相同的答案告訴弟子,他們也同我當年一樣,無法接受。甚且還會高聲抗議:「為什麼不先解釋一下呢?還不懂得就讀,有什麼用。」

(三)讀經是為修定

我教導學生,讀經時要都攝六根,口裡專意念誦,耳朵仔細傾聽念出來的聲音,不必去理會經文的意思。獨自自修的時候,因為別無選擇,只好自念自聽。但是人多的時候,最好是聽別人念出來的聲音;不論是聽群體合念的聲音,或是某一個特定對象比較穩定順暢的聲音都好。聽自己的聲音很不容易得定。可惜凡夫往往執著於自己的聲音。因此,讀經還是跟多數人一起讀比較好。請問諸位:剛才讀《心經》的時候,是聽自己的聲音呢?還是聽別人的?兩者大概都有吧!

(四)讀經是為弘法

我剛才開頭的時候提到,六祖惠能大師因為聽到人家讀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於言下豁然開悟。所以,讀經的人自己不開悟沒有關係,能夠讓別人開悟也很好。因此,你在誦經時,說不定真的有人聽了你念經,引發善根。曾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原本是不信佛的,有一次在旅途中,枯坐船艙百般無聊,心裡異常煩躁;後來,因為一位女士不斷在旁誦經,他聽了覺得受到安撫,一顆躁郁的心便逐漸安定下來。他自忖:「聽到別人念經都這麼好,自己來讀豈不更佳?」後來就因為這個因緣,他也開始讀經,終於變成了正信的三寶弟子。

(五)讀經是為了護法

在大乘經典裡面,多方提及,佛滅度之後,凡是有人受持讀誦佛經,就等於佛住於世,此人居處即得十方諸佛及護法龍天護持。護持佛法僅是將佛經擺著是不夠的,應當進一步受持讀誦。

(六)讀經是為超度及祈福

不論大、小乘的佛教徒都相信臨命終時,親友為亡者以做佛事來超度的功德。我們通常以誦經來超度亡者。我們的禪中心有一位西方人,一向只知參禪打坐,結果,他的一位摯友於去年過世了,他就來問我:「師父呀!我的朋友過世了,怎麼辦呢?可以用打坐來幫助他嗎?」我告訴他:「你還是誦經吧!」因為這個關頭,打坐不如誦經來得直接有利。

為亡者誦經的作用是什麼?簡單地說,是運用佛力,將已逝的人召回,讓他來聽經聞法,進而得以解脫。如若亡者已往生他界或已轉生,也無妨。因為在我們誦經時,自己便在修行,即有功德;並且常有許多肉眼不見的無形眾生在旁聽聞,獲得法益。因為這些眾生得到法益,使得亡者有了功德;畢竟「經」是為他誦的。所以《梵網經》提到,如果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梨滅亡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解說大乘經律。能夠使得死者及無形的眾生同沾法益,發菩提心,將來共成佛道。

誦經可以超度新死亡靈,同樣也可以追薦亡故已久的死者,只是力量小得多。因為死者可能早已轉世了,不能來聽經,但是替他誦經做佛事,幫他結其它眾生的善緣,仍是不無助益。附帶的,這裡有兩個觀念請大家留意:第一,我們自己平常就要常常聽經聞法,自求多福。不要等到死後才由別人來代勞。第二,經上說「三七日或七七日」,指的是從臨終之日算起至二十一天或四十九天內,要盡快替死者做佈施、設供、誦經、念佛號等的佛事,而不是叫你等到那時才做。

總之,誦經既能嘉惠生者,又可資益亡人,可說是冥陽兩利的事。一切眾生,不論天、人、鬼神,乃至有靈的畜牲,凡是未出離三界的,都需要讀經修行;這也正是我今天在此叼叼絮言的本意。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學習「唯識觀」,人生得自在!

我們遇境逢緣,第一件事情是先修空觀!

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99%的人臨命終都是在一種躁動的環境

關注靈性!每天念經,是保持靈性不失!

佛陀的教誨--醒過來

學佛後,非做定課不可嗎?在家學佛者如何定早晚課

何謂修行?

這一切,只是為了你安心而已

我們遇境逢緣,第一件事情是先修空觀!

與人相處,有些事情不要處理為好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