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福德是承載世間富貴的根基

導讀
福德是因,世間富貴是果,日常起居之享用要與自己的福德相適應。德不配位,便容易會招致不順、疾病甚至是災禍。

再進一步,念佛往生更是需要福德資糧做基礎。

本性法師

國慶長假,待客之余,讀書、寫字、坐禪、念佛。

品讀《周易‧系辭》,有段文字,震動吾心靈:“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該段文字,接續說到:“《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勝其任也”。

從這段文字,可以了知,一個人,其名利、權位等,我統稱之為“世間富貴”,其之大小、高低、多少,是有定數的。這定數不是命運之定,而是福德之定。也就是,這些世間富貴,要與自己的福德相適應相匹配。福德是因,世間富貴是果,而不能反向認為。一旦這種相匹配相適應,出現嚴重的矛盾或者說不平衡,那麼,就出現世間富貴的頭太重,福德之腳太輕,樓高而地基不穩,便有危險。

吾有一些信徒與朋友,他們經常向我索字,並指定要寫:“厚德載物”。這“厚德載物”也說明了同樣一個道理,也就是,世間富貴,是要有承載之體的,這承載者,便是福德。當年,恩師明暘禪師常題寫墨寶,曰:“福德俱足”,“福慧俱足”,吾相信,要開示的亦是此理。

記得,圓瑛大師有對聯曰:“求福求慧求生淨土,念佛念法念僧侶伽。”可見,求福在圓瑛大師的佛教人生中占有重要位置。

那麼,何為福?何為德?德之一字,不說大家已知,這里,就說下福。

中國人常說:五福臨門。這五福是指: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福中包括了“好德”。可見福德一體。

如何求得福德?佛教給出的答案是“福德雙修”。具體方法如:孝父母、尊師長、敬伴侶、友同事、禮聖賢、濟群生;能忍辱、知懺悔、尚勤勞、好節儉、懂知足、常感恩,乃至更具體的放生、印經、供僧、誦戒、坐禪、念佛等。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為善之家,必有余慶,為惡之家,必有余殃。作為社會一份子,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廣結善緣。修福、修德,總是對的。不要因為,以我們的肉眼,福德一時看不見,就輕視忽略之。

現在社會,有些人,逢名利必爭,逢權位必爭,不問自己付出了多少,只求自己收獲了多少。他們不省思自己積累了多少福德,只無度追逐自己所謂的“缺少”,這些人,人生堪憂呀。

現在,以一位老鄉的故事作為此文結尾。

上午,一位在省外就職的老鄉來訪,他說,他正在爭取某個平台,問我在該省有無認識的領導,盼介紹一下,請領導幫忙。因是認識許多年的老鄉,對之有所了解,我便開門見山,潑之冷水,我說:平台要靠自己福德自然而來,而非靠不當爭取。不當爭取而來,那樣,負面作用很大,無法長久維護,這種平台,即便長袖也無法善舞,何必去勉強。他解釋說,如有那平台,便可統合很多很廣的資源,有利職業發展,為此,他才很在意!

我又潑他冷水,我說:資源的掌控未必就能發揮,假如福德不俱足,資源掌控的越多就越留有隱患,再說,沒有俱足的福德,這龐大的豐富資源,真能掌控的了嗎?他聽了,沉默不語。我勸他,不如沉下心來,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做自己本職該做的諸事,隨順因緣,得之不喜,未得不悲。我相信,福德到處,事業開花。他不情願的說:“那好吧!”

我想說:名利權位雖好,但福德更好。有了福德俱足,不怕沒有名利權位。沒有福德俱足,雖有名利權位,亦將不保。因為,世間富貴,是要有福德支撐的。也就是,當我們求得很多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想下,我們能承載得住嗎?為此,當我們自知福德不足時,我們應適可而止,知足常樂。當我們已經獲得許多世間富貴時,我們一定要加強對自己福德的雙修,趕快彌補缺陷,消除隱患,以保平安,以利進步。


佛說:不能自安,要功德何益?學佛先弄清楚這11條!

佛說:學佛人不清楚這11條法規,不能自安樂!
許多人常說:很不幸,我們生活在末法時代!雖是如此,但我們應該說:很慶幸,我們生活在理性時代!
盲目、迷信之人越來越少,更多人清醒地認識到,學佛不是求佛菩薩庇佑,不求來生後世福報,求的是智慧與心安!
佛曾言:「不能自安,亦不安他,何談功德!」

《雜阿含經》中記載了如是一則故事:
如是聞,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傳法時,有一群耆老長者前來禮佛。長者們聽說有功德就有福報,心知自己時日無多,於是想求佛指點:有沒有一條獲取功德的捷徑呢?
佛明白他們其實是為來世福報所求,也很想幫助他們。可佛的解脫之道並不是這麼回事啊。一個個愁眉不展,憂心這憂心那,這輩子還沒過完就愁著下輩子怎麼過。功德福報對他們而言,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而且在這個社會中,像這群耆老的「憂愁派」不在少數。佛為利眾生故,乃為眾生說「自安」法門。

在佛看來,學佛積功德,不求來世,不求富貴,是為求大解脫,不再受五濁惡世荼毒。而解脫的第一步,就是自求安樂,尤其是內心的安寧。
這種自安,不是無知,不是無欲,而是充分認知世界,感受外界,而有的一種內心從容。外在世界紛繁複雜,到底該哪些是本,哪些是末呢?
佛說,自求安樂,得從十一法門入手。
哪十一法門呢?謂「色、相、去蟲、覆瘡、不起煙、正路、止處、渡處、食處、盡乳、不稱功德」。
具體說的是啥?

1.所謂「色」,不是指「女色」,而說一切物質的本質就是地、水、火、風四大組成,要學會看事物的本質。
2.所謂「相」,不是指看錶象,而是學會認清過相(愚)、慧相(賢),分清好壞。
3.「去蟲」者,就是要去掉自己心中不凈的蟲害,比如「貪念」、「嗔恚」、「痴怨」等等。
4.「覆瘡」,好比眼看到一塊瘡,會覺得噁心;同樣人看到了太多的惡,善念就會損減,所以學佛人要多言善不說惡。
5.「不起煙」,學佛人示法,不能因人而異,有分別心。

6.「正道」,世道條條,最終能通往彼岸的只有「八聖道」,即正見、正念、正定、正命、正業、正語、正精進、正思維,這是我們做人做事的批判標準。
7.「止處」,如果一個人聽聞佛法,內心仍得不到喜悅,只能說佛緣不到,堅持無有意義,另處求安樂吧。
8.「渡處」,佛度眾生,不是佛親自幫你消災弭業,「渡船」就是經律論三藏。
9.「食處」,賢聖所傳佛法是你的精神食糧,「四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則是你消化賢聖法的地方。
10.「盡乳」,乳為血化,不能無限度得攝取信眾的供養,學會知足。
11.「不稱功德」,真正的大德,不稱許他人的功德,而讓人誤認為「學佛是一種投資,布施是為求更大福報」。

在佛看來,功德與福報亦只是佛度眾生的一種方便法。學佛從來不是一場投資,不是為求佛菩薩庇佑,而是在尋找一種求得內心安寧與解脫的大智慧。


淨界法師:是思想決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產生和形成,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必有其因果,所以: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每個人的生命經歷都不一樣,各有各的酸甜苦辣。

生命的出現,一般凡夫認為只是一個偶然,你會活得很快樂,或是活得很痛苦,表示你的運氣好,或運氣不好,所以凡夫的思想----生命就像風吹掉落的樹葉,這片落葉可能往東飄,也可能往西飄,沒有任何理由,人的生命只有今生,沒有來世的思想,也沒有過去世的思想,死後一切都沒有,造成一種及時行樂的心態,這個我們叫作斷滅見。

外道,解釋生命現像是一種常見,認為生命有一個大力的主宰者,比方說上帝,比方說神我,無所不在的控制著我們;也就是說,我們沒有辦法決定自己的命運,是上帝決定的,這叫作常見。

但是佛教的生命觀認為生命是有因緣的;你會遇到什麼人?跟什麼人結婚?他為什麼作你的兒子?你為什麼作這份工作?

事出必有因,一定有過去的因緣,沒有一件事情是偶然出現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它背後的條件跟理由。

既然是諸法因緣生,那麼可以再進一步的探討,什麼是因緣呢?

佛教的因緣觀,從大乘的思想來看,生命的主因就是我們心中的思想;它的助緣,也就是我們所造的業力。

這個地方大小乘,解釋因緣是有所不同的;小乘的生命觀是偏重業力,叫業感緣起;大乘是偏重思想,是由你的思想來決定你的生命。

比方說:你今生的富貴,小乘的解釋是認為因為你過去有布施的善業,所以得富貴的果報;今生的你,是由過去的你創造出來的,所以你今生的快樂、痛苦,基本上跟你今生沒有絕對的關係。你今生快樂跟痛苦,不能怪今生的你,因為今生只是在承受果報,要怪怪誰呢?怪前生的你,這只能認命。現在的快樂、痛苦,是你過去的業力來決定的。

大乘佛法認為:你的果報是你前生的思想創造出來的,你今生會富貴,因為你前生經常產生布施的思想;行為不是重點,而是你面對這件事情:你的想法才是重點。在大小乘經典當中,強調業力、強調思想都有,但是你看天台宗的判教,你會發覺,所有的經典,只要層次越高的,被判作圓教、頓教法門的,都是強調心念-- --萬法唯心。

當然,兩種說法都對,都是佛說的,但是以天台宗的判教是認為:業力,只是方便說。
天台宗認為最圓滿的教義應該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是思想決定你的生命。

如果我們一直相信業力,這會有什麼問題呢?你的生命就很難產生大轉變跟突破,很難改變生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