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語和妄語的區別
寬見法師

問:弟弟每次釣魚給我,我如果說放生就不送給我,如果說吃的話就給我,於是我就回答說吃。這算是打妄語嗎?

寬見法師:這不算是妄語,這叫方便語。五戒是有「開遮持犯」。為了利益眾生的發心而講妄語,不算欺騙。打個比方,佛經裡講:有有個獵人要殺一隻兔子,兔子就跑到你的身後躲起來了。這時候,獵人問你有沒有看見兔子?你說兔子往其他方向跑了,這算不算妄語?當然不是!這是菩薩行啊!非常好,方便善巧。學佛人不要那麼死板、不要那麼傻。關鍵是發心,能不能利益眾生。戒律要好好學,阿彌陀佛。


方便語和妄語如何界別?

索達吉堪布

一般而言,修行人應該說正直的語言,但這方面也要掌握分寸,觀待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眾生,有時候我們也要說一些靈活的語言,否則語言太直了也會傷人。有些道友可能是智慧有限,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結果得罪了很多人,最終自己的事情也無法成辦。所以大家要有控制語言的能力,這樣度化眾生會很方便,自己的修行也不會遇到麻煩,而且與各方面的因緣也會越來越好。

《舊雜譬喻經》中有一則公案。以前有一個國家,當地的人民喜歡造惡業,性情也極為剛強難化。有一次,佛陀攜帶眷屬游化到那個國家。隨行的五百阿羅漢覺得度化當地人沒有什麼問題,於是紛紛請求去度化他們。首先是目犍連尊者出馬,他的語言非常直,他對當地人說:「你們應該行善,如果繼續造惡業,死後會墮入地獄。」當地人不但沒有被度化,反而群起毆打痛罵他。結果目犍連無功而返。舍利子對目犍連說:「你的方法不對,應該以智慧度化他們。」舍利子去了以後,對當地人說應該守持清凈的戒律,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根本。可是效果也不好,當地人又開始唾罵舍利子。最後五百阿羅漢都去過了,可是當地人都不接受他們說的道理,而且還誹謗他們。阿難對佛說:「這些人誹謗了這麼多聖者,他們造的罪業太嚴重了,肯定不會有解脫的機會了。」佛陀說:「他們的罪業雖然深重,但在菩薩看來算不了什麼,應該有辦法度化。」

大乘佛法的精神就是這樣:一兩個眾生剛強難化,個別地方的人造惡業特別嚴重,在大乘行者眼裡看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眾生的根機、業力不盡相同,五濁惡世中肯定有很多人造各種惡業。正因為他們沉溺在業惑的苦海中,所以我們更應發起普度眾生的誓願。如果這個世界就像清凈剎土一樣,眾生一點煩惱和痛苦都沒有,那我們也沒必要發誓度化他們了。

最後佛陀派文殊菩薩度化當地人。文殊菩薩首先隨順這些人,根據每個人的根機和意樂宣講讚嘆之語。比如有的人喜歡殺生,文殊菩薩就讚嘆他殺生如何厲害,非常了不起。這樣一來,當地人逐漸對文殊菩薩產生好感,覺得他和自己很有緣,都願意聽他的教言。最後,文殊菩薩以委婉的語言把他們度入佛門。他們對文殊菩薩大興供養,文殊菩薩說:「我不算什麼,我的老師佛陀才是最有功德的人。你們供養我不如供養佛陀,這才會獲得無量的福德。」在文殊菩薩的勸導下,人們紛紛前去拜見世尊。佛陀講經說法後,很多人當下獲得了不退轉果位。這時三千大千世界震動,一切山林樹木發出讚嘆之聲:「文殊菩薩,善度如是。」

所以說話應該善巧。有些道友覺得修行人應該說直語,不能拐彎抹角,所以只要看見一個人有過失,就當著眾人的面公開指責。甚至對方已經特別生氣了,他們還認為:我直言不諱地說過失沒什麼不對的,是怎麼樣就該怎麼說。這樣說話效果不一定好。當然,我並不是要大家說狡詐的語言,但是在和眾生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必須隨順對方的根機和意樂,要宣說相應對方心態的語言。有關經典中也提到,在對眾生有利的情況下,佛陀也說過不了義的語言。所以適當的方便語是開許的。

當然,方便語也不能過頭。有些人喜歡說妄語,卻美其名曰為說方便語,經常說:「沒事,沒事,我就愛說方便語。」其實他們沒有分清方便語跟妄語的界限。什麼是方便語?如果你的語言對自己沒有染污,對眾生也有利無害,這樣的語言才是方便語。如果你不是從眾生的利益出發,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種情況下信口開河不是方便語,完全是妄語。在這個問題上,大家應該有辨別的智慧。


問: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說方便語和惡語?

作者:達真堪布

答:什麼叫方便語?看似妄語,實際不是妄語,這主要是看說話人的發心——不是為自己,而是為眾生;不是為了暫時的利益,而是為了究竟的利益。這樣說的非真實語就是方便語。比如說今天我們為了學佛修行,為了解脫成佛,需要說一些假話、打一些妄語,這是可以的,是允許的。因為我們不是為了世間的利益,而是為了究竟的利益,也就是解脫成佛。主要看發心、動機,如果我們沒有想欺騙對方的心,也沒有想傷害對方的心,而是為了究竟的利益,為了眾生的利益,這樣的情況可以打方便語。 

惡語也是,為了調伏眾生可以說。比如父母打罵兒女,完全是為了兒女好。但是現在父母也不敢說兒女了,其實兒女是要從小嚴格管教的。現在的兒女,在家裡都不是兒女了,都是皇帝、公主了,其實這樣對孩子是沒有好處的。父母訓斥兒女不叫惡語,因為他沒有惡意,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對方。總之是不是惡語,還是要看發心動機。


劉素雲:什麼是妄語?什麼是方便語?

這裡,我想重點說說“戒”和“精進”兩個問題。

先來說說“戒”。

什麼是戒?簡單通俗點說,戒就是規矩,守戒就是守規矩。

我們佛門的根本戒是五戒。很多同修受五戒多年了,有的到現在還不知道五戒的具體內容。大家想一想,連五戒的具體內容都不知道,何談守五戒?

還有一種受五戒的人,五戒的內容他知道,而且是背得滾瓜爛熟,就是做不到。就拿不打妄語來說吧,我們有多少同修做到了不打妄語?嚴重者,妄語是隨口便來,還美其名曰這是方便語。

針對這個問題,我曾經和有的同修探討過,什麼是妄語?什麼是方便語?二者有何區別?打妄語有什麼害處?我就把我們探討的結果跟同修們說一說,供大家參考。

妄語是什麼呢?

妄語就是用不淨之心、染污之心來說不實之語,欺诳眾生,這是妄語。

若是用清淨心、慈悲心、智慧心來幫助救度眾生,暫時用不實語來勸導眾生,則是方便語,沒有妄語罪。

 

給同修們講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

佛的兒子羅睺羅年齡很小,還很幼稚,不知道要謹慎口業。

當有人來問他:“世尊在嗎?”

他就騙人說:“不在。”

若世尊不在時,有人問羅睺羅說:“世尊在嗎?”

他就騙人說:“在。”

有人把這個情況告訴了佛。

佛就對羅睺羅說:“你去拿澡盆來給我洗一下腳。”這個羅睺羅給佛洗完了腳。

佛對羅睺羅說:“你把這個盆顛倒,倒過來。”羅睺羅就按照佛的說法,就把這個盆倒過來,那就是扣著呗。

佛說:“你給這個澡盆往裡注水。”羅睺羅就給這個澡盆注水。大家想想是個什麼結果?

注完以後,佛問他:“水注到澡盆裡了嗎?”

羅睺羅回答說:“沒有注入。”

佛就告訴羅睺羅:“那些無慚愧之人打妄語,就是把自己的心顛倒了,佛的道法也無法進入此人的心田,這個道理就如同水無法注入這個顛倒的澡盆裡一樣。”

這是第一個故事。沒聽懂,仔細再琢磨。

 

第二個故事

國中有一個大長者,資財無數,眷屬很多。他年齡大了,住的房子也有點朽壞了。他的兒子們是智愚不一,有的很聰明,有的很愚癡。這些孩子們就在房間裡嬉戲玩鬧,他們不知道這個房子壞了,已經很危險了。

有一天這房子忽然失火了,延及到四周。可長者的兒子們還在房間裡玩,不知道往外跑。長者知道只有一個門可以逃離火宅,他就招呼兒子們趕快逃離。可是兒子們不理睬他,繼續玩耍。

這個長者知道兒子們的弱點,於是就哄他們說,你們最喜歡的玩具,羊車、鹿車、牛車都在門外,你們趕緊去拿。兒子們聽說門外有玩具,就紛紛地奪門而出,去拿這個玩具。出去以後一看,也沒有羊車,也沒有鹿車,也沒有牛車。父親告訴他們說,那種車不好,大白牛車最好,於是這個長者就給每個兒子一乘大白牛車。兒子們從來沒有見到這麼好的車,喜出望外。

佛問捨利弗,長者先說有三寶,就指那羊車、鹿車和牛車,後又說這三寶不好,而給孩子們大白牛車,這是不是犯妄語?捨利弗回答說,不也,世尊。長者的方便語,哄兒子們逃出了火宅,使他們得免於難。就是什麼都不給他們,這都不是妄語,況且還給了他們比羊車、鹿車、牛車更好的大白牛車呢。

 

第三個故事

有一個嬰兒啼哭不止,他的父母就拿了一片楊樹的葉,黃的楊樹葉,對這個嬰兒說,不要哭不要哭,我給你黃金。嬰兒見到黃金就不哭了。這楊樹葉不是黃金啊。

上面三個故事講完了,大家琢磨琢磨,上面的第二個故事、第三個故事,我們能說長者和父母在打妄語嗎?當然不是。這就是基於清淨、慈悲和智慧的方便語。我們判定一種不實語是妄語還是方便語,就看這種不實語是基於貪、瞋、癡這種不淨心、染污心,還是基於用清淨心、慈悲心、智慧心來善巧方便地幫助、救度眾生。這是兩個分水嶺,截然不同。

什麼叫妄語?什麼叫方便語?我們可以從這裡看,這種不實語是否是短暫的方便語,短暫的方便善巧最終會揭示真相,這個就不能叫妄語。

打妄語真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如果哪個人特別能撒謊,隨口就撒謊,時間長了,他說真話,可能也沒人相信了。這是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

《大智度論》裡記錄了佛所說的“妄語十罪”。

如果你經常打妄語,你就造作了十種罪業。哪十種呢?我給大家說說,你對照對照。

一者:“口氣臭”。

可能我們有同修有這種經歷,就是周圍的人有的人一說話,嘴裡冒出來的那個氣是臭的。

第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

善神離你遠遠的,不會靠近你。誰得便呢?非人得便。妖魔鬼怪,他們就得便了。

第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

就是我剛才說的經常撒謊打妄語,你偶爾地說真話了,別人也不信了。

第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

就是人家不願意和你接觸,人家說什麼也不願意讓你摻和。

第五:“常被誹謗,丑惡之聲周聞天下”。

好打妄語的人經常被人誹謗,就是你這個聲名很臭。

第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

就是不被人尊敬的意思。

第七:“常多憂愁”。第八:“種誹謗業因緣”。第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第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好幾條,都沾這個誹謗的邊。特別是第九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這個打妄語真的不是一件小事情啊,你最後要墮地獄的。

如果過去不知道,今天聽我講了,明白了這個道理,以後千萬不要打妄語。說話一定要說真話,實事求是,不能騙人。

無量壽經 第十四集

 

妄語的果報

 

講大妄語的目的與後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