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帶到來生的有多少
淨界法師
關於出離心,我們要知道到底出離什麼,很多人修出離心,工作也不做,什麼事也不幹了,出離心是出離我們心中的顛倒妄想,不是出離外境。
外境哪有錯呢?它如實地把我們過去的業力顯現出來,讓我們去受用,外在的果報是業力的顯現,如此罷了。出離心針對我們心中對著某一個人,某一個事,產生一種想像和執著,我們一生經歷的酸甜苦辣,痛苦的經驗對我們障礙不大,最可怕的是快樂的經驗,在心中留下影像,不斷地引導我們貪戀娑婆,成為生死的根本。
我們臨命終會在三界投胎,是我們自己要來,因為我們希望來生繼續出現這個影像,像飛蛾撲火,它只想到火溫暖的一面,對火產生顛倒妄想,活在心中的妄想,結果它撲上去把自己燒死了,但是它不會汲取教訓,來生變成飛蛾照樣撲上去。
顛倒妄想對我們人生產生嚴重誤導。死歿無常主要對死亡而言,我們要告訴自己:
第一、我們今生一定要面臨死亡,沒有人可以避免;
第二、死亡隨時可以到來,不能規劃,有人說我年紀大再學佛,你不一定有機會啦,年輕人夭折的多了去了;
第三、死亡到來的時候,除了佛法的資糧,其餘都沒有意義。
死亡說明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人生沒有結果,我們追求太多,其實我們真正需要的不多,我們為什麼花那麼多精神體力追求世間快樂,做百年萬年的規劃呢?因為我們一直產生常見,認為我們永遠活在世界上,認為人生會有結果,其實非常錯誤,我們一定要視身世無常,幻緣虛假,是一種無常敗壞。
佛陀說做夢有結果嗎?你一個晚上做五個夢,第一個夢做到轉輪聖王,七寶千子,結果你第二個夢變成一隻螞蟻就喊冤,說第一個夢的七寶跑到哪裡去了呢?沒啦!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今生的果報不是生命的全部,是你過去生剛好有一個善業,能量釋放完就沒了,覓之了不可得。你幾十年後再找你的身心世界找不到了,人生不可能重迭。
我們經歷過無量的生命,沒有一生是重迭的,每一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像大海撞出的水泡沒有重迭。不可能有相同的相貌,相同的思考模式。每一個夢都是獨立的,結果都是一個:就是沒有結果。你今生叱吒風雲,結果只有一個:沒有結果,你今生非常不堪,也沒有結果,你的業力釋放完了。然後你再打開另外一個抽屜,再受用另外一個果報。
人生只有過程,死歿無常就是告訴你自己,你要知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沒意義的。得到人身不容易,你要做一些帶得走的事情,來生繼續受用。不要老做一些帶不走的事情浪費時間,說實在的,死亡到來的時候你非常失望,所有都帶不走,你情何以堪呀?我們每一個人都活一輩子,有些人臨終的時候滿載而歸,歡歡喜喜地帶著他的資糧,面對他的來生,今生沒有空過;有些人把今生完全花在世間的生滅因緣,死亡到來的時候,全部破壞了,他充滿悔恨離開了今生。
佛陀不想讓我們臨終悔恨,事先告訴我們一定會面臨死亡,死亡到來的時候有些東西會破壞,有些東西是不會破壞的,你最好趁早知道,在死亡到來之前,你還有機會。你經常思維死亡,就是不斷過濾,知道什麼東西帶的走,什麼帶不走。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不要等到臨終再後悔。
死歿無常就是讓我們不要被心中一廂情願的妄想誤導,看清楚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一年一年的過去,我們得到人身,其實可以利用的時間不多。你要檢討一下,過去幾十年的人生,哪些事情你可以帶走,可以通過死亡的考驗,貫穿到來生繼續受用,哪些東西到死亡停住,過不去了,你檢討一下真正能夠帶到來生的有多少,死亡遲早要到,來得快來得慢而已。
淨界法師:我是來歷練人生,而不是享受。
真正的佛陀的智慧,叫做安住心性、歷事煉心。就是說,人生,你追求它,當然是傷痕累累;你逃避它,也非常可惜,因為它是一個很好的增上的資糧。它是污泥,如果你善加利用,它可是一個養分哪。所以人生,只要你把「我是要來享受人生」的那個享受轉成歷練,你整個人生就是一盤活棋了。就是我人生不是來受用的。
為什麼要都攝六根?《楞嚴經》為什麼要把那個感受收起來?因為你感受收起來,你的智慧觀照就現前了。你經常用感受對你是非常不吉祥,那你就一直被那個因緣法牽著走。你的快樂痛苦的感受,其實這個是一時的,你如果很重視的話,那你就被業力牽著走了。
淨界法師:只有「無住」,才跳得出三界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這個小跟大這兩個都不簡單,他們的思想水平,都已經超越了世俗的五欲的思想,他們都相對清淨了,這種人雖然煩惱沒有斷,但是他的覺悟的程度,已經看到三界的過失,他也看到了涅槃的功德,所以說這兩種人都是相當清淨的,但是這個小是什麼?這小乘人是怎麼回事?
小乘人他在觀真理的時候,佛法的真理有四個:苦集滅道。他對苦諦有很深刻的體驗,這有兩種可能:第一個他的生命經驗給他很多痛苦,這第一種可能,他從小到大受盡了折磨,他對苦諦有深刻的體驗,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他所親近的善知識給他苦諦很深刻的教化,他整天熏習苦諦的思想,養成一種相對悲觀的思想,不管他是從生命經驗中得來也好,他從教理學來也好,總之他對人生是比較悲觀的。所以聲聞人是認為人生是沒有價值的。
大乘佛法是認為人生是不決定的,諸法無自性,如果你操作錯誤,人生充滿了障礙,如果你操作成功,人生充滿了寶藏。所以大乘佛法對人生,是認為不決定的,但是聲聞人認為人生是完全沒有價值的,理由是他深深地被苦諦所影響。
我們來看看他是什麼心態?他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他認為三界啊,只要你待在三界,即便你生到天上你都不得自在,只要有生死輪迴,就像怨家一樣的可惡、可怕!
所以他只有一種心情,想辦法早一天離開三界,但是他呢也就顧不得別人了,他不是不發心,他實在是被苦諦、對痛苦有太深刻的認知,所以他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此發心,名之為小。這種人有極度的厭離心,在他的生命當中他認為人生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價值可言的。
大乘人,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大乘人他是有理想抱負的,他不像凡夫那麼樂觀。凡夫的樂觀是盲目的樂觀,凡夫認為娑婆世界有很多可愛的地方,就跳進去追求弄得傷痕累累;小乘人是完全的排斥;大乘人對人生是相對中道,他心中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大小乘,我們先不談出離心或大悲心這一塊,我們來談空正見這一塊,就是見地這一塊,先不談發心先談見地。
你看小乘人,在《法華經》上說,他觀一切法空,大乘人他也觀一切法空,這沒有什麼兩樣,每一個人要解脫,三乘共坐解脫床,你要從三界跳出去你只有觀一切法空,你只有無住才跳得出去,人生你要執取你就被抓住了。那麼觀一切法空,為什麼兩個都觀一切法空,怎麼結果不一樣呢?
小乘人的空他不帶相,他真是空了,偏空了;大乘佛法的空是帶相觀空,這個地方不一樣,他不否定相。
不否定相有兩種情況:第一個智增上的菩薩,帶佛陀的相狀來觀空,他對佛陀的功德深深好樂,這種人大部份時間會做很多的定課,他觀一切法空但是它不障礙對佛道的追求,他帶著佛道的功德相來觀空,所以他有好樂,他會拜八十八佛,放蒙山,持戒莊嚴,他會把很多相做得很好,他得果報的時候特別莊嚴。
淨界法師:人很容易犯錯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我們的本來面目有兩個相貌:第一個是不變性,第二個是隨緣性。我們凡夫失掉了不變,二乘人失掉了隨緣。我們簡單地講一下。
凡夫的心是變來變去的,到處亂變。你看我們的心,跟如意的環境接觸,產生一個樂受,就有貪愛的想法——我一定要越多越好;我們接觸的環境是我們不如意的、不喜歡的,產生苦受,就跟著這個感覺走了——我們產生瞋心,這個東西對我越少越好;我們產生一個不苦不樂的感受,就產生情執,產生愚痴的想法。所以我們的心是變來變去的,一下子起貪、一下子起瞋、一下子起痴。
怎麼會這樣呢?我們就是被感覺——這個「受」牽動,心隨妄轉,被它帶著走。所以我們凡夫變到最後,連自己是什麼相貌都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是誰,完全被感覺(感受)、被外境來牽動。所以我們凡夫失掉了不變的理體。
你要在身心世界當中找到一個不變的理體,然後在不變當中再從七大而顯現出種種的清淨法界、種種的莊嚴。
二乘人失其隨緣之用。二乘人是完全不變,完全不動,因此失去了積功累德的機會。所以《楞嚴經》講「隨緣」,講得很清楚。你看《楞嚴經》它講空性,發明不變的「體」,講得很清楚;它講因緣觀、假觀,講得更清楚。講到因緣法是怎麼樣?循業發現。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因緣當中,你有你的小因緣——它講到共業跟別業,我們又有一個大因緣。我們的小因緣,又在大因緣中繞轉。那這怎麼辦呢?從《楞嚴經》的觀念,主要就是修六個字:明相位,立德業。
首先我們要在因緣當中找到這個相狀,這是什麼樣的因緣,然後找到自己的定位。
一個人很容易犯錯,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站錯位置。在整個僧團、在整個佛教界,都有自己的定位,因為我們深受過去業力的影響。在佛法修學,不能否定過去的業力。
《楞嚴經》說你要怎麼樣?就路還家!要從因緣當中回家。所以你要找到你的定位。第二個更重要,立德業,在你的因緣當中去修學。整個《楞嚴經》的觀念,就是在發明怎麼樣地隨緣不變,第一個工作先成就自利的功德,然後告訴你怎麼樣從不變當中來隨緣積功累德。
整個十卷的經文就講這兩個觀念:一個從假入空,一個從空出假。當然它的經文講得非常的詳細,佛陀舉了很多很多的例子,他一定會有辦法讓你懂。
——節錄自《楞嚴經講記》——
淨界法師:你沒有找到不變的體性,就沒有資格談隨緣
這當中有「正修止觀」,這個止觀在修學中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發菩薩願。《楞嚴經》在修學之前先發願,就是你找到本心以後,開始要修行之前,要發菩薩願——你為什麼而修習。你用這個願來引導你的修學。當然這個願是從內心發起來的,我們思惟道理、了解本性以後再發動出來的。
第二個,正念真如。正念真如是整個正修。
正念真如在本經當中,它是先觀察內心的真如,然後再觀察外境的真如。先觀察你這一念心是有不變的體性,從你的心中找到不變的體性,然後再從外境——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整個身心世界變化當中找到外境的不變。
《楞嚴經》的正念真如——其實真如是包括不變跟隨緣兩個功能,但是它主要先找到不變。就是說,生命是變化的,你看那個波斯匿王說,我三歲的時候身心世界是這樣子,二十歲的時候是很年輕,現在六十歲又衰老了。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世界,身心世界是剎那剎那變化。你看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不一樣,前一個小時的你跟現在的你也不一樣。
那我怎麼辦呢?云何應住呢?所以,你在這個變化當中,要找到一個不變的體性。《楞嚴經》是先找到不變,然後再去求隨緣,以不變應萬變。先求不變,再求隨緣。它的觀念就是以不變應萬變。《楞嚴經》的觀念,你沒有找到不變的體性,你沒有資格談隨緣。你連不變都沒找到,你怎麼隨緣呢?你隨緣的時候就跟著妄想走了,你沒辦法隨緣!你先找到不變以後,安住在不變,然後才能夠隨順因緣,積功累德。
這個時候你再隨緣,不隨妄轉,而你能夠轉它,不是它轉你,是你轉它,你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用你的心來轉外境,而不是外境來轉你。為什麼呢?因為你找到不變的理體。這非常重要,先找到不變的理體。整個《楞嚴經》的關鍵在扭轉我們的命運,在返妄歸真。你要讓你的生命產生很大的變化,先找到那個不變的東西。
我們的生命像水流一樣,不斷地流動,但是你要把那個不變的東西先找到,然後在那個地方安住下來,每一天安住個三分鐘,再五分鐘,慢慢地加強,十分鐘,叫正念真如。就是不斷地去思惟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然後慢慢地觀察久了,你的實踐慢慢地加強。不變的力量越大,你產生扭轉生命的力量越大。
《楞嚴經》它不對治毛病,它認為你身體健康了,你毛病自然消除掉,妄想根本不是你的對手。你為什麼會有黑暗?因為你沒有光明嘛。你找到了那個不變的清淨本體,妄想自然消失掉,你都不要去對治妄想。這個正念真如,在本經當中有很多內涵。
總而言之,就是要我們以不變應萬變,先求不變,再求隨緣,這是整個《楞嚴經》的修學宗旨,包括它的基礎,包括你要發願,包括應該怎麼來修學。
淨界法師:收攝身心有哪兩個方法?
就是說,身心的收攝,經文裡面有兩個方法:
一個叫做走禪定的路線,這個叫做心一境性。內心安住在一個單一的所緣境,叫心一境性。它必須要息諸緣務,閒居空處,然後專一、相續而創造寂靜。這是第一個,從禪定的方式來收攝身心。
第二個是從智慧的方式。觀一切法空的時候,把內心的相狀遠離了、清淨了,然後再修智慧。
一般來說,一個菩薩修這個收攝身心,這兩個都是交互作用,都很重要,一方面要通過專注,一方面通過空觀。
比方說念佛。你念佛當然必須通過專注。你如果佛號有時候念得很順,心中沒有什麼太多妄想,就過去了,就只管念佛。但是有時候,你念佛時就是有一個固定的妄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干擾你,這個妄想過不去。這個時候,你就要有一些空觀來做一些輔助了,來觀察你本來就沒有這個妄想。就是你必須跟妄想先鬆脫,觀察空性的智慧,把你的心跟妄想鬆脫。你不修空觀,你跟妄想就糾纏不清。糾纏不清,你用佛號壓它,沒有用的。所以一般來說,專注的禪定跟空性的智慧是交互作用。
——《妙法蓮華經》第十四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