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語的果報

益西彭措堪佈著

妄語

依照佛經的開示,我們放遠目光來觀察妄語業對今生後世所造成的後果。

即生之中,如果常以妄語欺騙、誹謗他人,必然會遭受到受害者的回報。因在凡夫世界,一般人生來就有保護自己的本能,除了已降伏自心的聖者,人都有「以牙還牙」的報復心理。如果我們騙人,受害者出於自尊,不甘被人欺騙,會在人群中揭露我們的惡行。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惡名迅速傳播開來,我們將會因此威信掃地、信譽一落千丈。從此之後即便我們說說的是真話,也會被視為謊言,人們都提防著以免上當受騙,誰都不會信任我們。這樣,在無人信任的困境下,總會感受到孤立無援的痛苦,生命將會因此萎縮,事業也會因此衰敗。

而在後世,隨著妄語黑業的牽引,必將墮入三惡道中。等到惡業消減,脫生人中,這時由於妄語余業的影響,反映在身心上則有種種語言方面的俱生報障,比如舌根不具,說話結結巴巴、口齒不清。在等流果方面,仍然有著愛說妄語的習氣,有時即使想說真話,也會不由自主地說成妄語;與人接觸時,會經常遭受他人的誹謗和欺騙,而且所說雖是實話,別人也不信受,即便是說正法,他人也不願聽聞。

《智度論》云:「如佛說,妄語有十罪。何等為十:一、口氣臭;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四、智人謀議,常不參報;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周聞天下;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憂愁;八、種誹謗業因緣;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

對比較嚴厲的對境如上師、正法、僧眾、父母等進行無理誹謗或是欺騙誑惑,將會遭致極其嚴重的慘報。以下兩例便是無因誹謗僧人而受慘報的公案。

一天,目犍連以神通去地獄,見一眾生身長數由旬在無間地獄裡受苦,以其業力顯現,有很多獄卒拖出它的舌頭鋪在燃燒得通紅的鋼板大地上釘住,許多農夫在其舌上驅牛耕犁,有時火焰熾燃,整個舌頭與身體都被焚燒燼盡,一會兒又復活過來;又有許多農夫在舌上驅牛耕地,耕牛與農夫的腳踏下去抬起來,每步都有一個兵器現出,把舌頭割成一塊塊的碎肉,它痛苦難忍,輾轉翻滾,大聲哀號。目犍連目睹此景,就用聲聞智慧入定觀察它前生究竟造了何等惡業,以致今生感受如是之苦,結果在其智慧所能觀察的生生世世中,只見此眾生一直都在無間地獄受苦,而且此獄壞時即轉生他獄,無有出期。目犍連思忖,只有遍知佛陀才能徹見究竟,於是剎那間返回捨衛城,將所見之事稟白世尊,並問上述業報的宿世因緣。

世尊告曰:「此眾生曾造極大惡業。往昔無失心如來出世之時,王宮中裡一位三藏法師,為王宮上下及內外城民恭敬供養承侍,衣食藥物非常富足。後一位是羅漢比丘的三藏法師率五百眷屬先在王宮小住後安住於宮外。此羅漢法師相貌莊嚴,具聖者之德行,很多人對他漸生敬信,恭敬供養承侍。宮內的三藏法師失去了往日的名聞利養,心生苦惱,欲作損害。於是他在很多人面前對羅漢法師作無因誹謗:『那位三藏法師已破根本戒,他行持的不是佛法,是外道,邪知邪見,你們切莫依止,恭敬供養也沒有什麼實際利益……』聽了這些誹謗,很多人信以為真,之後不再恭敬供養羅漢法師。羅漢法師因此決定離開當地,以免他繼續無因誹謗造更多惡業。宮內的三藏法師自然很高興,名聞利養也恢復如前,但他死後卻墮入無間地獄。諸比丘,當時的三藏法師即今正在地獄中受無間痛苦的眾生。因他無因誹謗羅漢比丘,自無失心如來至現在我的教法下仍未得到解脫。」

目犍連復問:「世尊,這個眾生到何時方得解脫?」世尊告曰:「將來正覺師如來出世時它才能得到人身,在其教法下出家證得阿羅漢果位。得到阿羅漢果位時,也是受很多人誹謗。以他無因謗三藏法師,以後生生世世會受很多人誹謗。」

佛世之時,能喜比丘一日以神通來到大海邊,見一裸體餓鬼長發披散遮覆全身,雙目失明,鼻孔和嘴裡不斷爬出很多小蟲噬食其肉,身體如同燒焦的木炭,渾身散發的臭氣遠達一由旬,身後有花斑惡狗追咬,餓鬼渾身痛苦不堪,在痛苦的逼迫下狂奔亂叫。當時能喜比丘用聲聞禪定智慧已經觀知宿因,但為利益眾生,能喜比丘返回捨衛城時,即將此事稟白於佛,請佛開示這一果報的前世業因。

世尊告曰:「昔日迦葉佛出世之時,一施主家生下一個很莊嚴的女孩,長大後對迦葉佛的教法生起信心,發心出家修學三藏,後成為說法上師,得到了許多供養,她曾勸勉很多施主發心修建經堂佛塔,供佛及僧。因為端莊美麗、年青有為且生於富貴之家,造就了她傲慢的性格。後來她犯了根本戒,仍然繼續享用僧眾財產,終為其他比丘尼發現並擬將她擯除。這時她生起了大嗔恨心,惡口罵人,無理誹謗其他有學、無學的比丘尼,誣其犯戒。此後她被逐出僧團,但仍惡習不改,在白衣面前四處言說僧眾本來沒有的過失,使僧眾之間互相產生邪見,白衣對僧眾也頗有微辭,有些不明事理,盲從邪說之人,對三寶退失信心,不再供養僧眾。當時的那位比丘尼即今之裸體餓鬼。因對有學、無學比丘尼眾噁心誹謗而轉生為餓鬼;因對僧眾無因誹謗、惡口相罵,故從口鼻爬出許多小蟲咬噬其肉;因破戒後繼續直接享用僧眾財物,以及無因誹謗僧眾使白衣退失信心,故為許多花斑惡狗緊追撕咬;因罵人時斜眼瞅人,故雙目瞎盲。」

妄語業中另一嚴重的情況是,已入佛門出家的修行人,如道心不真、名利之心未忘,一有此心,魔即入其心竅,令其發狂,於是處處攀緣、說上人法妄語。可憐這類人此生沒後,必如箭射一般直下地獄。《禪秘要經》云:「若有四眾,於佛法中為利養故,貪求無厭,為好名聞而假偽作惡。實不坐禪,身口放逸,行放逸行,貪利養故,自言坐禪,如此比丘犯偷蘭遮,過時不說,自不改悔,經須臾間即犯十三僧殘。若經一日至於二日,當知此比丘是天人中賊、羅剎魁膾,必墮惡道,犯大重罪。若比丘、比丘尼實不見白骨,自言見白骨乃至阿那般那,是比丘、比丘尼誑惑諸天龍鬼神等,此惡人輩是波旬種,為妄語故自說言我得不淨觀乃至頂法。此妄語人命終之後,疾於電雨,必定當墮阿鼻地獄,壽命一劫。從地獄出,墮餓鬼中,八千歲時,啖熱鐵丸。從餓鬼出,墮畜生中,生常負重,死復剝皮。經五百身,還生人中,聾盲瘖啞,癃殘百病,以為衣服。如是經苦不可具說。」

妄語亡失一切諸善本。如律藏中說:「如水器中之水傾倒後所剩甚微一般,其功德僅有少分而已;猶如剩餘微量之水亦漏到地上一般,其梵淨行之功德皆漏盡無遺;猶如空空的容器倒放一般,梵淨行及所有的功德均一敗塗地;如同狂象無所不作一樣,愚痴說妄語之人無所不說。」

妄語感受他人誹謗果報的公案:往昔罽賓國有阿羅漢離越,在山中坐禪時,有人失牛,循著足跡來到他的住處,當時他正在煮草染衣,以宿業力,只見法衣自然變作牛皮,染汁自然變作牛血,所煮染草變作牛肉,所持缽盂變作牛頭。見此情景,此人就將離越捉縛交付於王,王即付獄。獄中一晃就是十二年,其間,離越常為獄監飼馬除糞。離越有五百位得阿羅漢果的弟子,他們觀覓師父,但不知所在。在業緣將盡時,有一弟子觀見師父原來在罽賓獄中,就來告王:「我師在獄中,願王裁決處理。」王即派人去獄中核查,使者到了獄中,只看見一人容顏憔悴,鬚髮極長,在為獄監飼馬除糞。使者返回後向王稟報,未曾見有沙門離越。弟子又對王說:「願王下令:凡是比丘都允許出獄。」王即如是宣佈。離越聽到此話,頓時鬚髮自落,袈裟披身,踴出虛空顯現十種神變。王見此情景,五體投地,對離越說:「尊者,願您接受我的懺悔。」且問:「尊者以何業緣,感得獄中受苦?」離越答道:「往昔,我也曾失牛,跟蹤尋牛,當時誣謗他人偷牛,經一日夜。後來墮於三塗,受苦無量,餘殃未盡,今日得羅漢果,仍受報應被人誣謗。」因為離越前世所謗的是辟支佛,以此因緣而感得此報。

人生不可能總是風平浪靜的,在一生中我們可能會「無端」受到他人的誣陷誹謗,甚至因此而鋃鐺下獄。那時我們應該堅信三世因果,知道這是自己往昔妄語誹謗他人的果報,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有了這種達觀的心態,就能逆來順受、隨緣消舊業而不造新殃。像離越阿羅漢是知命的聖人,所以能夠默默地順受宿業的果報,無怨無尤地隨緣度過十二年飼馬除糞的獄中生涯。

相比起一般的語言,誓言、諾言猶不可虛妄。因為輕諾者必遭人怨,輕誓者必受天誅。

宋欽宗北狩時,已經立成和議,顯仁皇后即將回國。當時欽宗皇帝挽著皇后的手,哭著說:「我如能南歸,即使作太乙宮使,也於心足矣。其他我也不存奢望。」皇后則對欽宗皇帝發誓:「我南歸後,如不來迎陛下,當瞎我眼!」等到宋高宗時,根本不見有迎復先皇之意。皇后憮然,卻不敢力言,不久即雙目失明。當時雖然廣募醫療,卻無人能治皇后的眼病。後有道士入宮,用金針一撥,左眼頓時復明,皇后心喜,請求再治右眼。道士說:「皇后,您用一眼看視,另一眼該履行您的誓言。」皇后聞言悚然起謝,道士竟自離去。

佛世有位微妙比丘尼,往昔曾作長者妻,家境巨富,但無子息,因妒忌妾生男兒,私自將兒殺死。見妾怨罵,長者妻詛咒發誓:「我如殺你子,讓我夫被蛇咬,所生子被水漂狼吃,讓我自食子肉,身被活埋,父母居家失火而死。」長者妻死後,墮於地獄,受苦無量。地獄罪畢,投生為梵志女,懷孕滿月之時,和丈夫回娘家,途中臨產,宿於樹下。不料丈夫被毒蛇咬死,婦人悲痛迷悶,待天已初曉,婦人手牽大兒、懷抱小兒哭著繼續前行。途中被大河所阻,沒有渡船,於是留下大兒,先送小兒到對岸,然後入水來接大兒。兒見母來赴水抱母,不幸被水沖走。婦人又回來抱小兒,卻見兒被狼叼去,血肉淋漓。婦人悲痛,肝腸寸斷。後於途中又遇一人,是父母的相識,婦人向他訴說自己的苦難,並問父母平安與否。對方說:「近日你父母家失火,全家都死於火災。」後婦人又嫁人,不久懷孕。一日將產,丈夫飲酒歸來,婦正分娩,無人開門,丈夫破門而入,喪心病狂,將婦毒打,又將產兒放入鍋中煮,強逼婦人吞食,婦人被逼無奈,強吞一口,當即痛入心肝,因此棄夫遠逃。到波羅奈國時,在一樹下歇息,遇一喪妻不久之人,遂與他結為夫妻。才過數日,夫又命喪黃泉。依當地的國法,如果丈夫生時,夫妻相愛,夫死之後妻要為夫殉葬,婦難免此難,又被活埋。恰逢群賊前來盜墓,因而得以生還。婦人自想:宿世造何罪業,竟如是連遭奇禍。聽說釋迦如來正在祗桓中,即往佛所,求哀出家。由於過去曾供養辟支佛飲食,發願修行,所以值遇佛陀,得證羅漢果位。


索達吉堪布:關於妄語的開示

妄語離間綺惡語,發露懺悔語四罪。

無始以來,我們曾說過無數的妄語、離間語、綺語、惡語,因此在阿彌陀佛及其眷屬前發露懺悔這四種語罪業。

我們首先講懺悔妄語罪業。妄語分為四種:上人法妄語、大妄語、中妄語和小妄語。

上人法妄語是指本來沒有見到本尊、鬼神等卻說已經見到了,本來未曾獲得證相、神通、授記等卻說已經獲得了。現在有些人特別喜歡說大話:有的人在拜見上師時,本來沒有見到什麼,卻說見到上師的身體顯現為普賢王如來、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蓮花生大士、壇城等,而且還繪聲繪色地描述自己「見到」的景象;還有的人本來沒有任何功德,為了騙取別人的供養,卻常說自己有種種功德;諸如此類都是上人法妄語。

一般來講,真正的佛教徒不應該說上人法妄語,但有些人可能是不相信因果,經常大膽地說這種妄語。其實,說上人法妄語的過失非常大。戒律中講得很清楚:出家人說此妄語破根本戒,居士說此妄語破五戒中的不妄語戒。有些人即便有一定的境界,也見到了一些景象,但也不能隨便說,否則,如果是比丘也會犯下一個墮罪。

大妄語是指對上師三寶惡語中傷、無理誹謗,或者欺騙上師、父母等嚴厲對境。如聲稱佛教的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是虛構的,或者說某位大德是假上師,或者說某寺院的僧眾是騙子,等等,這些都屬於大妄語。

上師、三寶、父母是極為嚴厲的對境,我們千萬不能誹謗、欺騙他們,如果緣這些嚴厲的對境造惡業,必定會感受極為痛苦的果報。《百業經》中有許多這方面的公案。其中一則公案說:往昔無失心如來出世時,一位三藏法師見到一位阿羅漢受到信眾的大量供養,他產生了嫉妒心,便譭謗那位阿羅漢破了根本戒,結果他死後墮入無間地獄。還有一則公案說:迦葉佛出世時,一位比丘尼破了根本戒,其他比丘尼將她從僧團中開除,於是她到處譭謗比丘尼眾,結果死後轉生為餓鬼。

現在有些人經常譭謗別人破戒了、人格不好,有些愚者聽了他們的語言,也不加分析地跟著譭謗,最終很多人造下了深墮惡趣的罪業。口業非常容易造,尤其很多人聚在一起最容易造。為了避免造口業,學院的有些道友一直止語,有些人雖然沒有止語,但談話時一涉及到他人的過失,要麼不說話,要麼把話題岔開,我覺得這樣很好。希望大家都能注意自己的語言,不要輕易造下口業。

中妄語是指為了誘惑別人而說欺人之談。不管是否達到目的,只要說了這樣的語言就屬於中妄語。

小妄語是指見到了說沒見到,本來知道卻說不知道,以添枝加葉而說謊,甚至開玩笑時說妄語。有些人天生就有這些毛病。這雖然不是嚴重的妄語,也應該斷除。佛經中曾說,甚至連戲笑都不應說妄語。

現在人們說妄語非常厲害,不要說不信佛的人,甚至佛教徒也是如此。很多人受戒時承諾不說妄語,一受完戒就忘了自己的承諾,經常說大大小小的妄語。這些人一定要注意了,如果要做一個真正的修行人,就一定要改掉說妄語的毛病。

有些人覺得:現在是經濟社會,不說假話根本活不下去。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正法念處經》中說:「實為第一善,妄語第一惡,捨過取功德,是人人中勝。」說實語是第一善,說妄語是第一惡,捨棄具過失的妄語而攝取具功德的實語,這種人是人中的勝士。所以,說實語是世間難得的高尚行為,說實語的正士絕不會活不下去。

通過這次的學習,希望大家能通達十不善業並且斷除這些惡業。現在我們暫且不談高深的修法和境界,畢竟大多數道友還是凡夫,有些人連基本的十不善業都不懂,有些人雖然表面上懂一點,但在生活中卻經常造這些惡業,如果沒有打好因果的基礎,口頭上講起來高不可攀,實際行為卻低劣無比,這樣學佛到底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們要從基礎法門學起,並且經常反省——以前自己走的是什麼樣的人生之路?以後還要繼續走從前的老路嗎?

在說妄語方面,不管是自己親口說妄語,還是慫恿別人說妄語,兩者的罪過都一樣。有些不懂佛法的人說:我不能說妄語,你去幫我騙人吧。他們以為這樣就沒有過失了。其實,從因果的角度看,這和自己親自說妄語沒有區別。所以我們既不能自己說妄語,也不能教唆別人說妄語。

說妄語的等起是貪嗔痴三毒。為了獲得利養是以貪心說妄語,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比如商人做虛假廣告。為了害他人是以嗔心說妄語,現在這種情況也比較多,甚至有些媒體也以嗔心發表不公正的新聞報導。自己雖無有功德卻聲稱有功德是以痴心說妄語,有些人本來非常低劣,連世間的高尚人格都沒有,卻自以為有諸佛菩薩的境界,而且還到處自吹自擂,此類增上慢[1]者就是以痴心說妄語。

妄語有何果報呢?妄語的異熟果是墮入三惡趣。以上品煩惱說妄語將墮入地獄,以中品煩惱說妄語將墮入餓鬼,以下品煩惱說妄語將墮入旁生。如《正法念處經》中說:「妄語言說者,是地獄因緣,因緣前已作,唱喚何所益?」(說妄語是墮入地獄之因,既然已經造了墮地獄的業,感受果報時哭叫又有什麼用呢?)同樣是墮入地獄,根據造業的輕重不同,有些妄語會墮入復活地獄,有些會墮入號叫地獄,最嚴重的會墮入無間地獄。妄語的異熟果報如此可怕,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說妄語,否則,若習慣了說妄語,以後感受果報時可就苦了。

妄語的感受等流果是:即便轉生為人,連父母都不相信他的話,本想說實話卻成了說妄語,口齒不清、結結巴巴,口中發出難聞的氣味,不管到哪裡總會遇到妄言欺騙者,自己的所作所為全是徒勞無益。尤其是見到了卻故意說沒見到的人將轉生為盲人。《大智度論》中提到:說妄語之人口氣惡臭,善神遠之,雖有實語人不信受,常被誹謗,常多憂愁。因此,從某個角度而言,就像《涅槃經》所說的「一切惡事,虛妄為本」那樣,可以說一切過患的來源就是妄語。

說妄語和說實語的果報有很大差別:有些人說什麼話別人都不相信,這就是前世說妄語所致;而有些人的語言可信度非常高,隨便說一句話都能得到別人的信賴,這就是前世說實語所致。釋迦佛在因地成為月亮王子時說:「從出生到現在,我從未說過妄語。凡自己所發之誓願,我根本就不會捨棄。」正是因為生生世世不說妄語,最後佛陀成了究竟的量士夫,他的語言成了究竟的諦實語,任何人都無法反駁。如《法華經》云:「佛之所說,言不虛妄」。因此,要想使自己的語言可信,就一定要從現在開始斷絕妄語。

妄語的同行等流果是生生世世喜歡說妄語。有些人也知道說妄語不好,可就是改不了這種惡習,這就是前世常說妄語所致。剛才有個人給另一個人打電話,他撒謊說:「我現在在很遠的地方,沒辦法到你那裡去。」後來我半開玩笑地說他:「你明明就在這裡,卻說在別的地方,這樣撒謊沒有必要吧?」他向我講了一大堆說謊的理由。但我覺得這些理由並不成立。實際上,如果他如實向對方解釋,我想對方也不至於強迫他,可能是他習慣了說妄語,所以在沒必要時也要撒謊。

《律藏》中說:如同水器中之水傾倒後,所剩之水甚為微少一樣,說妄語者的功德僅剩少分(這是最初說妄語的過患);猶如剩餘微量之水亦漏到地上一樣,其梵行諸功德皆會漏失無遺(這是繼續說妄語的過患);猶如空空的容器倒放一樣,其梵淨行等功德均一敗塗地(這是說妄語的最終下場);如同狂象無所不作一樣,愚痴說妄語之人無所不說(這是形容沒有正知正見的人什麼話都能說出口,就像狂像一樣可怕)。

妄語有這麼嚴重的過患,人們本應斷除一切妄語,可是在當今時代,由於人心過於虛偽,妄語卻氾濫成災:有些食品本來非常普通,可是廠商卻通過媒體大做廣告,宣稱有開發智慧、包治百病、延年益壽等效用,引誘無數人上當受騙;客觀公正本來是新聞媒體的生命,可是很多新聞媒體根本不講職業道德,只要給錢就可以做宣傳,為假冒偽劣商品的流通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些醫院大肆吹噓醫療條件先進、技術高超,病人被騙進去後,醫院就想方設法讓病人多花錢,等到搾幹他們的油水後,再一腳將其踢出門外;在文藝界,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有些人不在乎歷史真相、民族風俗、宗教情結,胡編亂造很多影視文學作品;在學術界,很多人喪失了做學問的基本素質——誠實、嚴謹,很多學術論文是互相抄襲、胡編亂湊而成的,甚至花錢能雇到「槍手」替自己寫論文;還有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士」,他們的「成功」也有很大的虛假成分,是花錢炒作出來的;按理來講,佛教是講究真實、不妄語的,可是有些出家人也喜歡弄虛作假,最終自己的把戲被曝光、揭穿。總之,末法時代的妄語無量無邊,這些大多是為了名聞利養而說的。其實,人生非常短暫,本應以如法的方式度過,如果以欺詐邪命來養活,即便得到一些錢財、名聲,但這些虛幻不實的受用對今生來世又有何意義呢?

與現在人相比,古人非常注重誠信。宋代的司馬光曾讓手下的人賣一匹馬,他特意叮囑說:「這是一匹有病的馬,一到夏天就犯病,你要事先告訴買馬的人。」最終,那匹馬以低價賣掉了。後人對司馬光此舉非常推崇。司馬光曾說:做人最要緊的是誠,而誠要從不說假話做起。他的話非常有道理,不妄語確實很重要,一個人如果欺騙了別人幾次,從此以後就很難再得到別人的信任,別人和他打交道會特別防備。

很多佛經都宣說了妄語的過患,大家要多看這些教言。如佛經中曾說:「說妄語之人,一法亦遠離,摧毀後世者,無有不造罪。」說妄語者將遠離善法功德,他的相續中連一個功德都不會剩下,如此摧毀後世之人無惡不作。《正法念處經》中說:「口中毒是毒,蛇上毒非毒,口毒壞眾生,命終墮地獄。」妄語是真正的毒,而毒蛇的毒並不算真正的毒,說妄語會毀壞眾生,命終後會墮入地獄。此經又說:「甘露及毒藥,皆在人舌中,實語成甘露,妄言則為毒。」甘露和毒藥都在人的舌中,說實語是甘露,說妄語是毒藥。[2]

說妄語者不僅自己造業,還會毀壞他人,現在有些新聞媒體為了吸引大眾的注意力,隨便胡言亂語,發佈很多虛妄不實的消息,讓無數的人上當受騙。這些人造的業非常可怕,將來一定會墮入惡趣。學佛的人尤其要注意這個問題。現在很多居士說妄語很厲害,特別喜歡騙人,不知道是前世的習氣太重還是他的人格有問題。我想,如果一個人連做人的基本素質——不妄語都做不到,修行要獲得成就恐怕非常困難。總之,人的嘴巴確實是深墮地獄之因,每一個人都應該管好自己的嘴巴,除了唸經、誦咒之外,平時儘量少說廢話,最好能像噶當派的格西所說的那樣,用一把「鎖」牢牢「鎖住」自己的嘴。

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無論如何要斷除妄語。特別是對出家人而言,如果說妄語就不算出家人了。《因緣品》中說:「無戒說妄語,剃髮非沙門,愚昧入貪慾,彼豈為沙門?」出家人言行要誠實如法,如果只是剃個光頭,相續中沒有清淨的戒律,一開口就是虛妄之辭,言行舉止給佛教抹黑,讓很多的眾生產生邪見,這種人根本就不算真正的出家人。現在很多二流子都剃光頭,甚至有些地方女人也剃光頭,所以只是剃個光頭不一定是沙門。(要提醒在家人的是,這裡說的是個別出家人的過失,並不是佛法的過失,你們不能因此而對佛法退失信心,也不能對所有的出家人退失信心。客觀地說,大多數出家人還是很如法的。現在有很多出家人看破世間,一心追求解脫,還有很多出家人沒有任何自利心,日日夜夜為眾生和佛法做事情,這是不可否認的。)

在家人也是同樣,如果一個人在世間不守盟誓、自食其言,人們都會覺得此人是不可信賴的低劣之徒。說得難聽一點,這種人就像無有環扣的口袋一樣不值得信賴,就像不淨物一樣令人厭惡,就像烏鴉一樣不被當成好人,就像水泡、芭蕉樹一樣無有實義。沒有環扣的袋子搬動、馱運很不方便,而且袋中的貨物很容易掉出來,這樣的口袋沒有實用價值。反覆無常之人也是如此,一會兒說東,一會兒說西,甚至剛發誓要改邪歸正,話音才落就又開始造惡業,這種人一點都不可信賴。不淨物骯髒臭穢,誰見了都會感覺發嘔。說話不算數的人也是如此,人們見到此種人都會深感厭惡。烏鴉經常給人們帶來惡兆,聽到它的叫聲都感覺不吉祥。說妄語之人也像烏鴉一樣,不管到哪裡都討人嫌。水泡看起來很美麗,但輕輕一碰就破裂,芭蕉樹外形高大挺拔,內在卻無有實質。與之相同,說妄語之人也虛偽不實,與他們打交道不會有任何收穫。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不同的兩種人:有的人說話真實可靠,人人對他印象都很好,也都非常尊重他;而有的人說話不算數,甚至剛承諾的事,一轉眼就不承認了,這種人根本不會得到人們的尊重。前一段時間,我和某地方政府簽訂了慈善方面的協議書,可是那些領導剛簽完協議就變卦了,我們的一個發心人員感慨道:「唉!這些人太壞了,這樣說話不算話還當什麼人啊!」作為一個人非常需要誠信,不能出爾反爾,如果一個人言而有信,不捨棄諾言,即生會得到他人的信任,來世也會擁有幸福安樂。

說妄語者最終不會有好下場。某些淺見之徒出於某種目的而說妄語,雖然一時能矇蔽一些人,但最終會一敗塗地、自取滅亡。我們看這方面的例子。

武則天在位時,一個女人自稱「聖菩薩」,據說她能知道別人心中所想之事。一時,這個女人轟動京城,後來武則天也把她召入宮中供養承事。一次,武則天召見大安和尚問:「您想見聖菩薩嗎?」和尚說:「想見。」武則天便令聖菩薩與大安和尚相見。大安和尚說:「聽說你善觀人心,你看我的心在哪裡?」女人說:「在塔頭相輪邊鈴中。」大安和尚第二次問時,女人說:「在兜率天彌勒宮中聽法。」大安和尚第三次問時,她說:「在非想非非想天。」前三次都答對了。大安和尚第四次問時,女人就答不出了。大安和尚呵斥道:「你不是聖菩薩嗎?我才置心於阿羅漢之地,為什麼你就不知道我的心呢?」女人詞屈,就變成一隻狐狸逃走了。

現在有的人有些小神通,可能也是被狐仙、鬼神附體了。華智仁波切說,有些人因為鬼神入心,偶爾也能獲得一些有漏的神通,但那只是暫時的,有時靈驗有時不靈驗,只有真正的聖者才有無漏神通,要得到無漏神通是相當困難的。

此外,以前在印度瑪嘎達地方有一個叫古熱瑪的印染工,她住在城邊的一間樹葉茅棚中。一次,她用樹葉蓋著裝有赤黃色染料的容器,之後便出去採花了。一隻母狐狸來到此處,它踩塌了樹葉而掉到桶裡,結果身體被染成了黃色。它來到一處屍陀林,碰到一隻狼。狼羨慕不已地問:「您是誰呀?」狐狸洋洋自得地說:「我是天上的夏繞那野獸。」因被妄言所欺,那隻狼向別的野獸吹捧狐狸。由於愚者都喜歡隨聲附和,所有的野獸都信以為真,最後它們都成了狐狸的眷屬。

狐狸的母親知道此事後對它說:「唉,女兒呀!於淨水中沐浴後,置身卑位則安樂,劣性以皮生慢者,長此以往定遭殃!」雖然母親如此勸告,但它卻執意不聽。後來,那隻狐狸受到獅子的恭敬承事,騎在獅子背上大聲叫喊,結果獅子聽出了它的聲音。獅子心想:這個卑劣之輩竟然讓我來馱。於是發出巨吼聲,狐狸頓時昏倒墜地。猛獸們氣憤地說:「這隻狐狸欺騙了我們。」便拔光了它的毛,使它備受痛苦。一個天人見後說:「心力未達到,以皮生我慢,安樂不長久,脫毛妄狐敗。」

這個故事有許多啟發意義:狼看見狐狸的毛色美麗便心生羨慕,有些人也是如此,見到別人穿一件漂亮衣服就羨慕。狐狸因為狼對自己恭敬,便心生傲慢進而說妄語,有些人也是如此,當別人對他稍微有點恭敬時,便心生傲慢進而自吹自擂。其他野獸聽到狼吹捧狐狸,不加觀察便隨聲附和,很多愚人也是如此,聽到對某人的讚歎後,不加觀察便群起附和。狐狸母親的勸誡很有道理,可是狐狸不聽勸告,最後落到可憐的下場,同樣,老年人閱歷豐富,他們的勸誡很有道理,麥彭仁波切也曾說年輕人應該接受老人的教誡,可是做子女的往往不聽老人言,最後吃了大苦頭。

既然說妄語有許多過患,那什麼人容易說妄語呢?那些不護根門、貪嗔強烈、喜求利養、多嘴如鸚鵡一樣、無有慚愧、草率行事的人常說妄語。

與說妄語相反,說實語者將遠離妄語的諸多過患,獲得暫時與究竟的諸多功德。暫時而言,不妄語者猶如鮮花和蜂蜜一般令眾人舒心悅意,此人將成為眾人信任之處,宛如純金一般可貴。佛經中說:「一切如意寶中真正的如意寶最稀有,一切燈盞中真正的明燈最殊勝,一切親友中真實的親友最可貴。」人們買東西都要捨假取真,交朋友就更願意交真實可靠的人了。究竟而言,說實語者將順利地轉生善趣或者獲得解脫。如佛經中說:「為他利不欺,為己或因懼,不說妄語者,彼士轉善趣。」不因為他人的利益說妄語,不因為自己的利益說妄語,也不因為恐懼而說妄語,這樣的人將轉生於善趣。《正法念處經》中說:「實語得安樂,實語得涅槃。」此外,斷除妄語還能獲得佛的諦實語相。我們知道,佛的廣長舌相就是諦實語相,這個相的因就是不說妄語。因此,欲求佛果的人現在就要創造這個因,如果現在天天說妄語,也許成佛時會少了佛的諦實語相,開玩笑。一個人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語言,如果一個人經常說實語,別人都會對他有信任感,如果一個人經常說妄語,即便他是一位上師或者領導,人們也會越來越不信任他。我記得有個人曾對自己的上師說:「上師!您是在說方便語吧?哪裡有上師說妄語的!」因此,學習不妄語的道理後,希望道友們今後斷除一切妄語,甚至平時開玩笑也要特別注意,否則也可能成了說妄語。我們每學一個佛法的道理,都要落實在自己的身心上,要以這個道理調整自己的身口意,這才會成為一個好修行人。因此,希望道友們各自努力!

[1] 什麼是增上慢?學過戒律的人知道,有些人沒有得到神通,卻認為得到了神通,沒有得到聖者的果位,卻認為得到了聖者的果位,此類盲目自大的心態就叫增上慢。

[2] 《正法念處經》中廣泛宣說了妄語的過失,大家可以翻閱。

《藏傳淨土法》第52課(節錄)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白色謊言該不該說?

在一些特殊情況下,人們往往不得不選擇說謊,例如,親人得了絕症,但是為了怕他驚恐、失去生存的意志,所以安慰他,身體的狀況不過是些小毛病,只要醫治就能痊癒。類似這種「白色謊言」,到底是不是妄語呢?

佛教所說的妄語,可以分為三類:「大妄語」、「小妄語」和「方便妄語」。「大妄語」是自己尚未證悟卻宣稱已經證悟,尚未成佛就自稱是佛;沒有看到佛菩薩卻說親眼看到;自己不是已經解脫的阿羅漢,但是為了欺騙信徒,得到信徒的供養和恭敬,妄稱自己是古佛再來、大菩薩化身,或是阿羅漢轉世等,這些都是大妄語,是很嚴重的罪過。

除了大妄語以外,其他的妄語都屬於「小妄語」。小妄語是指自己所說的話不是真正經歷過、聽到或見到的事;而且這些話說了以後,不但自己得不到利益,還可能損及他人,或是對自己有利,卻造成他人的損失,這種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妄語,也不應該說。

至於「方便妄語」也就是所謂的白色謊言,本身無傷大雅,也不會傷害別人,甚至對聽話的人來說,反而是一種幫助、一種誘導,讓對方不至於感到難堪,還會覺得很愉快。像是前面提到的,為了安慰病人所說的謊話,雖然是妄語,只要不過度誇大其辭,還是可以接受的。

方便妄語有時候是有需要說的,例如,有人被歹徒追殺,正好逃到你家裡來,如果歹徒問你有沒有看到這個人,為了救人,你應該說:「沒有看到。」如果歹徒不相信地說:「我明明看到他逃進你家裡,你怎麼說謊?」這時你就得謹慎回答,一定要想個好方法來幫助受害者,否則他就會有生命危險;在這種緊迫情況下,方便妄語便不得不說。

照道理說,做人應該實話實說,但有時候實話很容易傷人。尤其是家人之間,因為關係很親密,常常忽略了彼此的基本尊重與禮節,於是見面時便隨口批評:「你怎麼這麼不修邊幅,衣服穿得邋邋遢遢,真是糟蹋衣服!」或許說的是實話,但聽起來很傷人,所以這種話不要脫口而出,必須視狀況而定。

也有一些人,即使面對素不相識的人也心直口快,已經傷害別人還不自覺,所以說任何話之前,都要謹慎思考。

說話前要先拿捏說話的時機,什麼時機說出來力量最強?是否能幫助對方,或只是徒增對方的煩惱?另外也要考慮,如果現在不說,將來會不會就沒有機會說?以至於對方永遠都不知道要改進。當然,說話也要看對象,要看對方當時的心情如何,如果說了實話以後,會讓他覺得沒面子,以至於怨你一輩子,那麼最好還是不要說。

言語本身並沒有好壞,端看個人的智慧,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幫助溝通;反之,則會讓人產生煩惱。

 

講大妄語的目的與後果

愚人節不騙人,妄語需謹慎!

方便語和妄語的區別

什麼叫隨喜?隨喜就能獲得他們的功德!

隨喜惡行,惡報更大!

福報功德漏了!善護口業

口業四惡:惡口、妄語、綺語、兩舌

為什麼不能綺語? 綺語的範圍和綺語有哪些過患?

什麼是綺語?學佛不可以說笑話開玩笑嗎?

在家佛教徒可以經商嗎

勿近愚痴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喜歡開玩笑、放逸的果報

少說話,多念佛--寧可坐著聊天,為什麼不念佛菩薩聖號?

念佛要像談戀愛一樣,把阿彌陀佛變成心上人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