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釋宗恆法師:一切業都是不決定的

《華雨集第二冊》:「比丘眾犯了戒,如覆藏而沒有懺悔(說罪),內心會憂悔不 安,罪過更深,如臭穢物而密藏在瓮中,得不到太陽空氣,那會越來越臭的。所以犯戒的發露懺悔,出罪清淨,就不致障礙聖道的進修,但不是說罪業已消失了。 出家弟子在修學過程中,對於惡業,除了謹慎不犯外,犯了就要懺悔,努力於聖道的進修就是。

如頌說:「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 這是初期「佛法」對於惡業的態度。在惡業中,有極重的惡業,被稱為業障。『大毘婆沙論』引經說:「若諸有情成就六法,雖聞如來所證所說法毘奈耶,而不堪任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何等為六?

一、煩惱障,二、業障,三、異熟(報)障,四、不信,五、不樂(欲),六、惡慧」。

所引經文,與『增支部』 「六集」相同。

依據這一經文,後來有煩惱障 kleśâvaraṇa、業障 karmâvaraṇa、 異熟障 vipākâvaraṇa──三障的名目。

有了這三障中那一障,雖然聽聞正法、修行,不可能悟入正法,離塵垢(煩惱)而得解脫。

業障的內容,是五種無間 ānantarya 罪業,通俗的稱為「五逆罪」:一、害母,二、害父,三、害阿羅漢,四、破僧, 五、惡心出佛身血。

殺害父、母,是世間法中最重罪。殺害阿羅漢,阿羅漢是究竟解脫的聖者。破僧,如提婆達多 Devadatta 那樣,不但使僧伽分裂破壞,還是叛教。惡心出佛身血,如提婆達多的推石壓佛,傷到了佛的足趾而流血。害阿羅漢,破僧,出佛身血,是出世法中的最重罪。

有了業障的任何一種,等到此生終 了,沒有可以避免的,決定墮入地獄,所以名為無間業。

業力在善惡消長中,來生不一定受報的(不是消失了),但無間罪是決定的。

這裏有一實例,是在家弟子的無間業,如『沙門果經』說:阿闍世王 Ajātaśatru 曾犯殺父奪位的逆罪,內心憂悔不安。晚上來見佛,佛為王說法,王悔過歸依。

佛對阿闍世王說:「汝迷於五欲,乃害父王,今於賢聖法中能悔過者,即自饒益。吾愍汝故,受汝悔過」。

阿闍世王回去後,佛對比丘們說:「若阿闍世王不殺父者,即當於此坐上得法眼淨;而阿闍世王今自悔過,罪咎損減,已拔重咎」。

阿闍世王沒有能悟入正法, 就是受到殺父重業的障礙。業障「障」的本義,如此。然有業障而能悔過,到底是好事,阿闍世王聽佛說法,還是有所得的。

大眾部 Mahāsāṃghika 的《摩訶僧祇律》說:「世尊記王舍城韋提希子阿闍世王,於聲聞優婆塞無根信中,最為第 一」。

與大眾部有關的『增一阿含經』,說一切有部 Sarvāstivādin 的『毘奈耶』, 都說到阿闍世王聞法得無根信 amūlakayā-śraddhā。無根信,可能是有信心而還不怎麼堅固的。

犯極重惡業,聽法、懺悔,還是有利益的。無間業的力量削弱了, 來生是否還要墮地獄?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說:「摩竭國王雖殺父王,彼作惡命終已,當生地獄,如拍毱[球];從彼命終,當生四天王宮」。

這是說:雖已悔過,地獄還是要墮的。不過墮到地獄,很快就脫離地獄,如拍球一樣,著地就跳了起來。

大乘的『阿闍世王經』說:「阿闍世所作罪而得輕微」;「阿闍世雖入泥犁[地獄],還上生天」。

這可見(無間)業障的墮地獄,是決定的,不過懺悔以後,業力輕微了,很快會從地獄中出來。

業障的懺悔,佛法中起初是這樣說的。」

( Y 26p173~176 )

 

《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