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多年,煩惱依舊,說明你學佛學錯了】
我們要放下自我,了知沒有眾生跟佛的差別,沒有自他的差別,眾生和我的差別。放下所有分別,完全以一種平等心,“平等饒益一切眾生”,這樣去隨順眾生。眾生就是佛,利益眾生就是供養佛。當然,每個人的修行境界有差別,但是不要緊,理論上我們大約要知道,然後儘量去做。
《等念冤親,不憎惡人》
下面根據星雲大師的回憶,介紹一個慈航法師的公案。
星雲大師說:“慈老曾經告訴過我一件他親身經歷的事。”慈航法師說,他自己以前在鼓山當衣鉢(叢林中的職事名稱,在方丈室管理衣鉢,跟侍者的身份差不多)的時候,當時年紀還很輕。有一天他上廁所的時候忘記帶衛生紙了,正好看見身邊有一位寺廟裡面的茶房頭也在上廁所,就向他要衛生紙。
想不到這個人心地比較壞,把自己擦了屁股的大便紙遞給慈航法師。慈航法師沒注意,接過來就抓了一手大便。
這個茶房頭人品比較壞,就喜歡捉弄人,一般人如果碰到了肯定很生氣,但是慈航法師一點都沒有生氣。
有一天,慈航法師搬房間,那位茶房頭來了,慈航法師就對他說:“你來的正好,請你幫我看一下東西,我把棉被先搬出去,馬上就回來。”
結果慈航法師把棉被搬完回來之後,發現他自己抽屜裡的一百元銀洋少了六七十個,少了一大半。他當時心裡面很清楚,這不是茶房頭干的,還能有誰呢?當時是叫他看守房子裡面的東西的。
但是慈航法師也不能揭穿他,否則對他的名譽有很大的影響。“錢少了有再來的時候,失去名譽的人怎麼恢復呢?”慈航法師這樣想了之後就裝作不知道。
過了一會,茶房頭來告辭,慈航法師反而拿出十五塊銀元送給他。他不肯接受,慈航法師就告訴他:“人應該互相幫忙,我現在作衣鉢,每個月有二十塊錢,這一點你拿去用,沒有關係。”於是茶房頭就接受了。
不久寺廟裡面有人發現茶房頭有這麼多錢,有點懷疑,茶房頭就說這是慈航法師送給他的,這樣大家才知道。
後來有人就問慈航法師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因為他們懷疑茶房頭有盜竊的行為,但是慈航法師寬宏大量,一句茶房頭的不好也沒有說。
後來,慈航法師告訴星雲大師說:“本來我的身體很瘦弱,但經過這件事情之後就慢慢胖起來了,肚子大起來了,臉也圓圓的,而且耳朵也變長了。”跟彌勒菩薩越來越像了。
這就是慈航菩薩的公案。為什麼稱他為慈航菩薩呢?因為慈航法師去世五年之後開缸,顏貌如生,肉身不壞,所以又稱為肉身菩薩,也是台灣第一尊肉身菩薩。
慈航法師就是因為“等念冤親”這一件事,因此獲得了大福報,甚至相貌都改變了。
《生佛平等,自他不二》
眾生跟佛是沒有差別的,眾生的當體,或者我們的一念自心,當下就是實相理體。我們如果起分別念,覺得眾生跟佛完全是有差別的,這就麻煩了。
你把眾生理解成實有的,對佛也有執著,那你就陷在實執當中了,這樣深重的實執心就會產生障礙,讓你不可能跟理體相應,當然也就不可能與華嚴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相應。我們現在隨順眾生就是要對治實執、斷除我執,這樣就能與理體相應。從事相上,我們要儘量隨順眾生,從正、反兩方面好好去做,這樣對理體也會有極大的利益,在理上也更容易相應。
從反面來講,你不要陷在實執當中,不要陷在自他的差別當中。實際上自他是不二的,生佛是平等的。你如果起了分別念、妄念,那就不能唸唸隨順眾生、念念覺悟了,這樣你就念念起障礙。這樣念念以自私自利的心墮入在我執、實執當中,當然就造業了。如果我們起了這樣的心,自己就要懺悔。
從正面來講,我們要放下自我,了知沒有眾生跟佛的差別,沒有自他的差別,眾生和我的差別。放下所有分別,完全以一種平等心,“平等饒益一切眾生”,這樣去隨順眾生。眾生就是佛,利益眾生就是供養佛。當然,每個人的修行境界有差別,但是不要緊,理論上我們大約要知道,然後儘量去做。
《放下自我,打開氣量》
我們要儘量隨順眾生,放下自我、打開氣量,不要在人我是非上斤斤計較。
就像慈航法師的公案一樣,雖然表面上別人在損害你,但對你來說,只要不起自他的分別,能起同體大悲,了知“眾生都是我們宿世的如母有情”,以這樣的大悲心去隨順眾生,我們自然會福報增長、智慧開發、與理相應,這是絶對的。
我們要依這樣的佛法道理去聞思、抉擇,首先內心對這個理要能夠真正信服、接受、認同;接着在事相上,要在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之中,碰到了就儘量去做,就像慈航法師一樣。
不要以為這只有慈航法師才能做到,其實我們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能這樣做,就能改變命運,就像慈航法師一樣,馬上相貌就改變了。
這並沒有什麼特別高深、特別難的,最主要的是我們要放下。首先理上要放下對自他、生佛差別的執著,要有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理念。法界當中沒有這些差別,我為什麼要起分別心呢?理上接受了,接着在事相上,我們要了知正面所獲得的利益,反面生起深重執著的危害、過患,正、反兩方面都了知之後,我們就自然而然,不得不去做了。
一開始你可能主要還是在事相上做,但是這不要緊,儘量從事相上去做,儘量隨順眾生,以眾生為主,這樣與實執相違,慢慢“我”就會被磨掉,就能放下我執,實執就會越來越輕、越來越淡,煩惱也會減輕。
相反,如果你學佛許多年,照樣煩惱一大堆,甚至比初學佛的時候煩惱還要重,那就說明你學佛學錯了。如果學佛學對的話,你的煩惱肯定會減輕。
這也可以從你跟身邊道友的關係上去觀察。如果你經常跟道友因為一兩句話就起矛盾、猜疑,總是在是非上計較、轉來轉去、小心小量,那就說明你還沒有超脫出來,跟法還沒有相應。
本文摘自念西法師《普賢行願品講記》
佛弟子要少看負面新聞
資訊發達,信息太多,其實對修行來講,是大障礙。懂得太多,不會轉知識,而被知識轉。是一種障礙。那每天接觸負面的新聞,比如電視電腦報紙,報道許多負面消息,看到起貪嗔癡的,人接觸多了,也是很不好的。
地藏經講的“不令惡事辄聞其耳” ,不要讓耳朵聽到不好的事情。而報紙新聞報道的許多,都是不好事情。比如社會上發生了一些陰暗的事情。那人接觸多了,腦袋留下一個印象,走路怕被車撞,孩子到幼兒園都不放心,或者貴重東西怕被搶劫,和陌生人講話怕被欺騙。報紙報道的這類陰暗新聞太多了。人看多了,對社會不相信,只相信陰暗,結果越來越不陽光了。弘一大師說,學佛人不要看報紙新聞,因為裡面全是貪嗔癡。看了意根不清淨,智慧都開發不了了。
有人說,我要防止別人受騙,才會報道這些。其實眾生有自己的業力拉。社會陰暗面自然有,但也是人類惡業感召。比如偷盜,我們沒有偷別人東西的業力,你的財產就不會被偷。
有個故事,文殊菩薩就把一大袋的錢放在路口,跟捨利弗說,這個錢三天後還在,你給我做證明。果然三天後,錢還在,路人看不到一個包裹,只看到一堆牛大便。每個人都跑的遠遠的。錢果然沒有被拿走。文殊菩薩說,因為我清淨了偷盜的罪業,所以也沒有被偷的業力。
人要是被偷,被傷害種種,這裡有他的業力。不是靠我們能防止的了的。沒有這個業力,就不會有這個果報。好比發生地震了,有的人就會跑掉,有的人偏偏跑進去,地震來了就死了。這也是業力所感。
人不要聽太多壞消息。喜歡聽新聞,聽是非,聽負面消息,傳播負面消息,這裡其實也是業障。看報紙,哪裡有陰暗新聞就往哪裡看,這就是業障。作家梁實秋寫他的祖父,喜歡看新聞,看到負面新聞,很生氣就把桌子拍的砰砰響。你看,這就是業力。愛看,又愛生氣。
修道人,信息要簡樸,要上網就看佛教的資訊。其他的社會新聞,盡量不要看。看了污染內心。世界很簡單,有陽光,也有陰暗。陰暗存在也是正常的,不需要去宣傳。要看就看感動的新聞。
人的智慧為什麼開發不了,就是意根不清淨。就是接觸太多信息了,這些信息也是對人體的污染。看過去就存進去了,也是一種污染。每天裝這麼多信息,就蒙蔽了內心的純真。你想看,智慧怎麼能開發呢。所以學佛人,要盡量少看,多念經,佛經是聖賢語錄,也是佛自性流露出來的。念經可以回歸自信。
那教育孩子上,盡量少看電視。電視損傷人的精氣神,最為迅速。人的兩個感官最為敏感,第一個眼睛,第二是耳朵。眼根和耳根。佛說人來自光音天,可見人最早就是接觸的是光,和聲音。那電視呢,感覺用光,用聲音來奪走精氣神。小孩子看多電視,以後食欲不振,讀書坐立不安。大人看多了,就是腎虛。宣化上人說,電視是魔,也是真的。盡量少看。
道源法師:佛告訴你為何心靜後智慧就來了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圓覺經》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眾生的心念,本來渾濁不清,要把它靜下來、澄清。眾生這一盆水,本來有泥沙,叫做渾水,你把它靜下來就澄清了,取靜為行,就是為澄清諸念。我們眾生的苦惱在哪裡?苦惱本是一盆渾水,天天用手攪,當然渾濁不清;你天天動新的貪嗔癡,等於用手攪渾水,越攪越渾。這個時候,他用功修行,把一切妄念都停止下來,用這個靜功。
「覺識煩動」,人念念生滅,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都是妄想心,我們坐下來迴光返照,一剎那九百個生滅,觀照不出來;一念九十剎那,也觀照不出來,就是念念生滅的粗念頭還觀照不到。為什麼觀照不到呢?我們的妄想心,攀緣外面的六塵境界習慣了!你坐那兒打坐,閉著眼睛,沒有看到外面的境,耳朵也沒聽到聲音,還是要打妄想,想的不是法塵嗎?你得用功,把聽到的法相都對上,你說沒有對著五塵境界,你的分別妄想卻是法塵,妄想心緣的法塵還是外境,沒有觀照到自己的心。這個時候觀照到了,「由澄諸念」,把妄念降伏下去,「覺識煩動」,覺到自己的妄想心,就是第六識在那兒「煩動」,一覺到它,它就沒有了。
「靜慧發生」,佛法學的是心法,般若智慧不是佛給我們,是本來具有的,這時因為修靜功,所以靜慧就發生出來了,學佛法能學到這裡,才得到真正的法樂,才曉得佛說的法,都是我們的心法,般若智慧本來現成。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前面講過了,四大假合的身體,把它執著是自己的身相;六塵緣影,把它執著是自己的心相,不曉得四大種以及六塵都是客塵,客,不是主人、不是我,是我圓覺自性以外的東西,客是從外面來的。你不「靜慧發生」,滅它不掉,因為它是無始劫來的習氣。所以我們學佛法,不腳踏實地用功,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盡在那裡說,打你一巴掌,你就受不了,還沒有拿刀子刺你一下呢!你說身相是假的,打你一下,就假不了,沒有打你,人家罵你兩句就受不了,心裡面就起了分別,雖然知道心是六塵緣影,心還是我的心。他說你的壞話,你聽見還是起煩惱,因為客塵沒有滅。
你要是用功修行,把身心客塵都滅掉,「便能內發寂靜輕安。」「輕安」,身心得一種自在的法樂,你不用功,不曉得身體之重,不曉得心裡之煩。等到你用功,才知道身體這個臭皮囊一百多斤,你天天背著它走路,是多麼苦惱!心裡面你越叫它安,它越不安;你越不叫它打妄想,它越打妄想;身不輕,則心不安。
到這個時候,心裡不動,身體輕飄飄的,好像騰雲駕霧到天空那樣的境界,叫做「寂靜輕安」。從哪兒來的呢?這是內發的智慧,不是佛給我們的,這是一種定功,定功的前方便,叫做輕安,是內發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