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悲喜無常,為何很多人接受不了

當我們執著一件事物時,會習慣性地誤以為這事物是常。生病時以為病不會好而意志消沈,歡樂時以為是常,而於歡樂消失時感到空虛寂寞,因為不知無常,而使生命充滿痛苦。

佛陀時代,有一位婦女名叫喬達彌,她摯愛的兒子在出生幾天後就離開人世。痛失愛子的她十分悲傷,抱著兒子的屍體,到處找尋讓兒子復活的方法。其中,有人告訴喬達彌,有一位智者佛陀,或許有治療死亡的方法。

於是她來到佛陀的住處,向佛陀訴說她心中的悲痛,佛陀告訴喬達彌:「只要你能用從來沒有死過人的人家的火,點燃香,帶來見我,我便能幫助你。」喬達彌心想:只是點個香,這很容易啊!就喜出望外地趕緊拿著香到城中,挨家挨戶地去尋找從來沒有死過人的人家的火。

然而,每一家都告訴她:「我很願意幫助你,為你點燃香。但很抱歉!我家有死過人。」經過了一番找尋,喬達彌終於瞭解「死亡是人生必經之路,無常是世間的真理」,而停止悲傷,出家修行,終而契入不生不滅的涅槃。

其實,不用等到死亡,無常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意外是無常、生病是無常,觀察生命中來來去去的人、事、物,就會發現,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無非無常。

無常是生命的真相,對無常沒有正確的認識,就不會對生命有正確的瞭解。如此,必然存在許多現實與理想的衝突;而現實與理想的落差,就是生命苦的根源。所以正確地認識無常,是圓滿生命的開始。


嘎瑪仁波切:

當親朋好友面臨死亡,很多人不甘願這種折磨降臨到自己身上,問我:「為什麼偏偏是我們家的人遭難?」其實像你的家人一樣往生的人,全世界一天不知道有多少個。而你的心態也不對,為什麼降臨到別人頭上,沒有降臨在你的頭上,你就會高興呢。如果你說:「我的家人很可憐,希望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要承受這樣的苦難」,這就是更好的想法。無論是親情友情,任何人、事、物都會隨著時間的無常永遠離開我們,不可能永恆。

我們最珍愛的身體,也無法永恆存在。我們說要愛別人、愛社會,其實最愛的還是自己。連最愛的自己都必須要放下,世間上其他東西就都可以放下了。所以,看待死亡需要做充足的準備,因為人會孤零零地走,別人承擔不了我們的病痛折磨,要獨自經歷恐懼,唯一可以幫我們承擔的是心靈的信仰和所做的善事。

我們要知道積德行善對生命有巨大幫助,要像為了明天準備錢財一樣,積攢足夠的福報,這樣就不需要擔心和恐懼死亡了。


嘎瑪仁波切:面對生命的變故,是檢驗能否真正理解無常的好機會

佛法的修行,一定是建立在對佛法的正信、正解之中。佛陀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涅槃之后,佛法留存於世間2500多年左右,從未有一字一句告訴過我們,但凡緣緣聚合的生命體,可以“長生不老”或是“無病、無災、無痛……”,可以繞過生命的終結。

無病、無痛、無災,何以了知因果業力真實不虛?何以了知無常才是真理?何以了知,什麼是輪回之苦?

生、老、病、死,沒有一個在輪回之中的生命,可以幸免。關於存世的時間長短,也是前世因,今生果。凡夫所知所見基本屬於“顛倒妄想”。何以見得?都想長生不老,遠離一切病痛,但凡所求,皆想盼得“趨吉避凶”,“免災免難”、“一帆風順”、“事事如意”……那請問,如此求,何必來輪回?既然在輪回,那又為何視“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不該存在,或是可以“得於幸免的懷揣僥幸”呢?

佛陀所說的佛法,和親身証得的離苦之道,從來沒有在榮華富貴和衣食無憂中讓他陷入深深的思考當中。恰恰是佛陀在當王子時出城巡游,看見有人衰老、有人患病、有人生命終結,有人郁郁寡歡等等,才使得王子想一探生命的實質與真相。

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誕下佛陀七日之后便離開世間。身懷佛陀,是摩耶夫人多生多世的福報所致,也有了佛陀成道之后,於忉利天為母說法的典故,這些皆為摩耶夫人因果福報的顯現。但是,生為六道眾生,沒有人能因為是誰的母親,就幸免於“生老病死”或是暫緩衰老和推遲死亡之期。這更能說明,摩耶夫人受報於人身,其使命是與佛陀續一段母子之緣。此緣已盡,壽命將至。

輪回之中,有些人是來了緣了業,也有些人是使命所在。就像一些高僧大德,他們也並非人人長壽於百年,反而是與更多眾生結緣之后,匆匆在人間“走一遭”,未到年邁時便辭世,這並不是說沒有福報或沒有修行而使得生命未得延續,他們是用自己的福報做了一次華麗的“表演”。無常的真理,不是道聽途說,對於真正佛法的正信正解,來自於對無常的深刻認知,沒有逃避、沒有僥幸的深刻認知。

輪回的一切苦難,都不是可以用時間標的作為參考的,所謂的輪回之苦,一定以無常為基礎。

對於佛法,我們到底在修什麼?其實,就是修正我們凡夫的“顛倒妄想”。所謂的“顛倒妄想”,就是不承認無常,不相信因果,不相信業力。迷信又是什麼?其實,就是不願正視無常、不願正視因果業力不虛。如果什麼都能求來,為何我們還身處輪回,向諸佛菩薩祈禱“萬事如意”呢?

修行,如果連最起碼對佛法的正信、正解都沒有,是很慚愧的一件事情。

無論是誰,只要在輪回,福報使然,讓我們能各負其責的為了自己的解脫之道,為了眾生的離苦得樂,而發心、而奉獻、而精進修行。但是業力因果,對於各自在世間受報的時間,不盡相同。

死亡,對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是考驗,對於還存留於世間的修行人,更是考驗。考驗我們是否能帶著對佛法的正信、正解,面對每一次高僧大德們、師兄姐弟們,親戚朋友們或是新聞報道、身邊人事的突發狀況或是辭世時,將佛陀所講的無常、生老病死等所有的輪回之苦,於我們內心當中,看看到底是理解了“幾分熟”!從而我們還在世的人更應該如何正確的對待我們不知道還有多長久的生命?


嘎瑪仁波切:慈心與悲心成熟的象征,你具足了嗎?

願行合一

若以菩提心的本質來分,可分為“世俗”和“勝義”兩種。世俗菩提心又可分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寂天大師說過,“願”和“行”的差別,有如“想”走與“正在”走的不同。

如果要從這裡到印度菩提迦耶(佛成道的地方)去朝聖,必須先有“我應該計劃去印度朝聖,為了達成願望,我要下定決心,絕對要到達目的地”的想法,這種想法就是“願力”。為了利益眾生,我們會想“我一定要去利益眾生”,發這樣的願,就是“願菩提心”。

“願”只是想,有動作才是“行”。那我們要有什麼動作呢?要去菩提迦耶朝聖,一定要先有錢、買機票、准備行李,搭上飛機往目的地的方向飛去。當這些動作已經確切地實行了,稱為“行”。

同理,“行菩提心”不只是“想”利益眾生,還要實際付出行動。當念經、持咒、守戒、上供諸佛菩薩、下施六道眾生或聞思修佛法等已經在生活上如實地修學,便稱為“行菩薩道”。

“為了利益眾生,我應該去付出”的菩提心,要長時間地在心中產生;而且為了讓發心不會只是單純的思維,要一而再、再而三地付諸行動,久而久之,我們對“願”、“行”菩提心就會很熟悉,會習慣於利他的思想和行為。

通過實修,漸漸地,就會對於我們所要度的眾生、能度眾生的自己、諸佛菩薩的淨土(所要到達的地方)或娑婆世界(所要離開的地方),以及讓眾生成佛的妙法等等,從執著這些為“實有”,慢慢開始淡化、放下,到後來可以如夢如幻地看待。

目前,我們大部分都走在“資糧道”上,只能以如夢如幻的方式行菩薩道。這樣的“願”和“行”,在世俗谛上,無論我們努力付出了多少,所成熟的福報都是“有漏”的;但是,在真正理解空性正見(勝義谛)之前,這就是世俗的空性。

這個過程所累積的福報就是資糧,當這些資糧愈來愈充實時,就進入“加行道”。之後,當能夠理解這些都沒有實體性,也就是對空性有所證悟了解時,稱為“見道”。

“見”是指見一切諸法的本質、一切諸法皆空的道理,這才是“勝義”。一直到空性智慧,赤裸裸地顯現在心性上時,稱為勝義菩提心。

寂天菩薩雲:“世俗與勝義,許之為二谛;勝義非心境,說心是世俗。”真正的勝義菩提心,是靠世俗中的“願”與“行”菩提心而證得。吉美林巴大師說:“要累積無邊資糧,清淨自己業力,並依賴成就的上師們,才能理解真正的勝義,依靠其他方法是愚昧的。”

當我們的業力尚未清淨、資糧不具足時,任何成就都達不到,在佛說《總集經》中提到:“在福慧二資糧未圓滿前,是無法證悟神聖勝義空性。”

就像大乘的六波羅蜜,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等等法門,也是要累積無邊的善根,而這些善根就是因累積廣大資糧而得以增長的。因此,要真實理解勝義,當然需要足夠的資糧和福報。

自己受菩提心戒時,可以觀想皈依境,將傳承上師、賢劫千佛和所有的菩薩、羅漢、佛經和護法,觀想在自己前面的虛空中,成為我們的證人。

接著,思維天下一切的眾生,無始以來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個眾生不曾當過自己的父母親;而每個眾生當自己的父母親時,無論以何種方式疼愛小孩,那種無私的奉獻、慈悲的精神與我們現世的慈父、慈母毫無分別。

他們將一切最美好的受用都給予我們,為了鐘愛的兒女,甚至寧願放棄自己的生命,而現在他們正在輪回中受苦。苦的來源是無明,如同烏雲將陽光遮住,無明將他們本具最純潔的心從頭至尾地完全遮掩。

當心已失去最純潔的一面時,對善惡的捨取毫無主導能力,完全被自己的妄念和雜念牽著走。

我們有長期引導自己走向成佛之路的善知識在周邊陪伴著,但他們卻沒有這樣的福報;我們有煩惱、恐懼,可以向佛菩薩祈禱,向傳承上師們祈禱,但很多眾生正陷於無依無助的處境,沒有這樣的因緣。

不是佛菩薩沒有慈悲心,而是因為他們的祈禱心及虔誠心都不存在。他們猶如行走在茫茫沙漠中的盲人,備受煎熬,卻又不知何去何從。如果我們是他們的親人,怎捨得將他們拋棄在這樣的苦海中沉浮,在茫茫沙漠中受炎日的燃炙而受苦呢?

目前能帶領他們解脫的就只有學佛的人,因此要想:“我一個人解脫有何意義?為了所有的眾生,往昔諸佛菩薩如何面對眾生而發大乘菩薩心,我現在就要學他們如此發心,希望在輪回中沒有任何眾生遭受苦難,而為了讓他們脫離憂愁、煩惱、悲傷、病痛,我要度他們。”要不斷地真心如此去思維。

我們如果說自己發了利益眾生的大願,在行為上是否能做到呢?做個以下的對照就會明了了。

岡波巴大師曾說過:“當慈心湧現的時候,就會自然流淚,渾身汗毛也會直豎,這就是大悲心生起的現象。......修習慈心得到成就的象征是:完全沒有為自己求安樂等心意,時時只為眾生著想,那就是慈心成熟的象征了。

悲心成熟的象征是:那珍愛自己,以自己為本位的欲執之繩已被切斷。而且非唯口說,心中確確實實生起要使一切眾生脫離諸苦的悲心。”


生老病死與成住壞空,促長了眾生的出離心

本性法師

長養六心,守道始終。

學佛求道者,六心當具。這六心指:無主宰的自由心;無分別的平等心;護生命的慈悲心;厭娑婆的出離心;救眾生的菩提心;證聖道的清淨心。其中,出離心與生死病死關係密切。

出離心怎麼來的?就因為人類於生命上難逃生老病死,於自然上難躲成住壞空。諸苦逼迫,眾苦纏隨,即便一時之樂,亦是樂為苦因。

眾生總是避苦趨樂的,因為生命的苦難太多太重以至太累太悲,所以,眾生總是想著出離,有著天生的出離心。

許多高僧大德的最初學佛,就因為出離心的產生。比如近現代的圓瑛大師、慈航禪師、明暘禪師等。

圓瑛大師:福建古田人,五歲左右父母先後去世,椿萱失蔭,由叔父撫養。十八歲時得傷寒,大病一場,生命垂危,稱念觀音聖號,夢得四大天王,遂出一身大汗,竟得痊癒,遂即發願出家為僧,佛教因此多了一位高僧也。歷任中國佛教會與中國佛教協會之會長共七屆。

慈航禪師:福建建寧人,十歲時,母親去世,十一歲時,弟弟夭折,十二歲時,父親去世,從此,便與寺院結緣,十七歲時於泰寧慶雲寺剃度出家。晚年,創辦台灣佛學院,往生後,成就肉身不壞。

明暘禪師:福州人,四歲隨母啟蒙讀書,五歲入私塾,六歲入福州西峰小學,九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十三歲出家。改革開放後,住持北京廣濟寺、上海龍華寺、寧波天童寺、福州西禪寺、莆田梅峰寺、上海圓明講堂等名剎。

慈航禪師與明暘禪師悉為圓瑛大師法脈傳人。1996年,慚愧本性,有幸接續明暘禪師法脈,法緣殊勝,誓願竭盡全力,如法傳承。

慚愧本性,祖籍福建霞浦,1985年剃度出家,少年時慈母往生,青年時嚴父往生。期間,亦經歷爺爺與叔叔之逝去。出家後不久,又遭遇親近的二姐永久離去。這些,令吾實實在在體悟到生命之無常、親情之苦楚、佛法之真理、佛恩之浩蕩。

佛教有言: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因為體悟裟婆世間之苦,所以,對眾生之苦難,便會感同身受。剃度以來,雖學淺修薄,但從不敢懈怠,於自覺覺他,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之方方面面,雖不乏艱辛,亦從不敢言棄,而是本著難忍能忍與難行能行之精神,堅守之,奮力之。慚愧本性,福慧不足,福德不具,但願代受眾生之苦,無怨無悔之。

由斯可見,生老病死與成住壞空,雖是逆緣,但卻促長了眾生的出離心,而出離心又成為修道的助緣。為此,對生老病死,當以平常心等閑視之。


懂得無常,才不為感情所傷

如今二三十歲的人,學習一下無常觀非常好。因為在這個年齡段,很多人最執著的就是感情,假如感情上出現了變故,自己就會痛不欲生。

但若明白了無常之理,即使沒得到或者失去了最心愛的人,心裡也會有所準備,知道一切皆為「無常」,可用這兩個字來控制自己。

在我們藏地,很多年輕人因為有信仰,懂得佛教的無常觀,在面對失戀時,一般不覺得這種痛苦特別大。而漢地的人好像不是如此,他們一直陷於感情的迷網中,無力自拔,非常可憐。

其實,愛一個人,往往是建立在佔有的基礎上。一旦他對你不好,或者他變心了,自己無法再擁有他了,這時候會特別痛苦。

假如你對他的愛無有條件,只要他好,你就幸福,那彼此之間的關係再怎麼樣,你也不可能受到刺激或創傷。所以,愛情到底是愛自己,還是愛對方?這個需要好好觀察一下。

愛情雖說是年輕人很難過的關,但你再過10年、20年回顧人生,可能就會一笑置之。

現在你對感情的執著,相當於孩童時代對玩具的執著一樣,小時候玩具一旦被別人搶了,自己就哭得天崩地裂,可是當你長大之後,回想當年的幼稚無知,就會覺得特別可笑。

尤其是若能懂得無常,知道我們眼前的東西,實際上剎那剎那都在變化,那在你未來的生涯中,一旦感情出現不順了,遇到突如其來的意外了,也用不著想跳樓自殺、吃安眠藥。

這時候你會明白:不僅僅是自己的愛人,所有人的心都是無常的,身體也是無常的,萬事萬物都是無常的,變化也在情理之中。

我就曾遇到過一個人,她聽說老公有外遇,專門從漢地飛到香港,躲在七十多公里以外的地方,準備抓她的老公。她心裡特別特別痛苦,說老公以前很疼她,現在卻變成了這樣,問我應該怎麼辦。

我只能告訴她:「萬法都是無常的,他過去對你好,現在對你不好,這就是無常。

而你,以前可能貪執他,但過一段時間後徹底失望了,不但不再愛他,甚至還想殺了他,這也是一種無常,所以,有了無常的話,什麼不可能的都會成為可能,你也用不著太執著!」

一個人若能了悟萬法無常,對感情的執著就不會過火,不管出任何變化,都不會受到深深的困擾。

 

你想去淨土嗎?先要不怕死!

最愛自己--其實除了自己,誰也不愛

佛法的設計從來就不是讓你這一生變得更美好,是來翻轉生命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