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夢參老和尚:念佛時該如何觀想

1940年,我們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師打佛七開示:「念佛,應該覺照」。我們念佛的人,應該有覺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一個字,「照」字。

大家要是「覺照」,覺是什麼?當你念佛的時候,你覺照:「南無阿彌陀佛!」覺照的意思就是:你的智慧,講念佛,沒講般若智慧。但是,念佛的時候,能念的就是般若智慧。

應起覺照呢?不要糊裡糊塗念。念佛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要作觀想念。就像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不是妄念的「念」,要你用智慧去「照」。

念阿彌陀佛,不要求快,不要求數字。我們好多人,一天拿個念珠記數,念的數字多了,好像就成功了,根本不是這樣子,一句彌陀就好了。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一句彌陀作大舟。」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一條大船。但是,主要是你的覺照,覺照的功夫。

所以,在念佛的時候,應當自己先認識自己的念頭。恐怕很多的道友們,對這個不大注意,「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注意你的念頭!要怎麼樣呢?「念念從心起」,每念一句,從我自己生起來的,「念念不離心」。完了你要知道,知道什麼呢?「誰在念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究竟是誰啊?」

人死了,口還能念嗎?口不能念了,可是心還沒死,心在念。為什麼說念佛到臨命終的時候最關重要?外形已死了,他的心還在念佛。念到這樣的程度,口不念了,心在念。

《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那請問大德啊,你用哪個心念佛啊?過去心念嗎?現在心念嗎?未來心念嗎?

我這個講得比較深入,心對境有,看見阿彌陀佛像,到了佛堂了,或者現在我們打七了,有心,但這是境界相的,心要對境有的。那境界相呢?是由心生的。這種《華嚴經》的念經、念佛方法。

我的老法師,慈舟老法師,他是講《華嚴經》的。這種念佛不但能生,而且生的時候,到那兒就成了。這是上上的念佛。

心對境,有了,那境是心生的。 但是,我們這個心是虛妄心,它不是常住的。它一歇一念、一歇一念……它常跑,這叫生滅心。那你自己要有觀照的,要自性念佛,念的是自性彌陀。

假使外緣境界沒有了,心還生不生?念阿彌陀佛的人,照樣的生,心照樣生。不是虛妄心念。從這一步的功夫啊,真要做起來,很難的。

念佛,用真心念,這是咱們講《華嚴經》,這是真心。我們現在所有的修行,就是要打消了這個虛妄心,要明白了自己的真心。

現在我們這個心,是因為有境才有的。比如說,咱們現在打念佛七,大家打念佛七了,你才精進,要是不打念佛七呢?我們淨土部,雖然不打念佛七,我們也如是念,別的部不是這樣,像戒律部,他學戒律去了。

這是叫你自己念佛要懂得,懂得什麼呢?要心念,不是口念。口是境,口不是心。心對境來說,那是要明瞭自性的心,用心念的佛,那你就念念都是念自己的,阿彌陀佛就是自己。

能把用這個心,念佛念到這個,心能轉境了,用阿彌陀佛轉一切了,那你臨命終的時候,還不了生死嗎?!還不生極樂世界嗎?!不但能生,而且生的時候,還是上品上生。到那兒就見佛,見佛就聞法,聞法就開悟。

像我們現在一般念佛的,生到極樂世界,還是凡夫,你還得修。不過他沒有生死變遷,直至成佛,不再流轉了,苦難都沒有了。也就是說: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了生死了。


念佛時,要不要做觀想?怎麼觀?

念佛的方法,有稱名、觀像、觀想、實相念佛四種。其中,觀想念佛是憶念佛的功德。以阿彌陀佛來說,佛的功德就是由四十八願所成就之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觀無量壽經》中所教導的十六種觀法,從觀日、觀水、觀地、觀樹、觀池,及至觀菩薩與佛的悲智解脫,就是用全身心,念念心向佛國淨土。

一般來說,觀想念佛必須要有禪定的基礎,才能夠一心不亂,念念念佛名號、念念念佛相好、念念念佛的功德。如果身心尚未安定,對於觀境不熟、理路不清,這時刻意觀想,反而會妄念紛飛,導致頭部脹痛或產生幻覺。因此淨土宗大師如蕅益智旭、印光大師等人,多勸人稱念一句阿彌陀佛,因為這四個方法當中,稱名念佛最容易入手,接受度也最廣。

不過,在精進念佛的過程中,為什麼又會提醒我們要觀想自己坐在蓮花上,或是踩著蓮花念佛?

其實這類的提醒,是幫助我們將念頭單純化的一種輔助。由於行住坐臥中,我們的念頭很容易被外境牽引,口中念佛,腦中的妄念卻像瀑布一樣,川流不息,所以,除了不管妄念,回到佛號之外,坐念時,就練習觀想身體輕柔地坐在蓮花上,不去管身體的痠、痛、癢、麻;經行念佛時,觀想腳底走在金沙上,每一步踏出就是一朵蓮花;睡覺時,觀想自己睡在蓮花苞裡,凡此種種,無非是要將妄念從四面八方拉回當下的身心,一心念佛。

◎ 摘錄自第392期《人生雜誌》「念佛有方法 佛七好修行」


我們可以觀想這四字佛號嗎?

淨界法師

問:我們在繞佛的時候要注意聽自己的音聲,憶念佛陀。請問法師,繞佛的時候,我們的眼睛應該放在哪裡?若一直往腳上看,就會覺得頭很暈。我們可以觀想這四字佛號嗎?

答:觀想四字佛號是不好的。

你要觀想,你寧可觀想阿彌陀佛的光明,不要觀想那個佛號,佛號是用來聽的,不是用來觀想的。

佛號是南無阿彌陀佛,是取它的音聲,不是取它的字,取那個字沒有多大意思。

你要觀想,你寧可觀想佛像、觀想光明、觀想蓮花,不要觀想阿彌陀佛那四個字,那四個字沒有太大意義,反而是它的音聲,它所創造的那個聲相,這一部分是比較重要的。

所以你一定要觀想,你觀想光明相、蓮花相、佛像都可以。

那麼你在經行的時候,我的建議是,你的腳掌要微微地用力,你可以把心微微地注意腳掌,讓你的氣血往下沉。但是眼睛應該放在哪裡?眼睛應該閉起來。你要都攝六根啊。所以你在念佛當中,只有耳根打開,其它的五根都關掉的,那個開關都要關掉了。你眼睛到處看的話,你音聲就聽不清楚了。

所以你在念佛當中,整個心,我們本來一個心有六個門嘛,從眼睛出去,從耳朵出去聽聲音,從眼睛去看,但是這個時候你念佛人是把心整個收回來,整個眼睛、鼻子什麼其它的五根都關掉,只有把耳根打開聽聲音,而且只聽佛號的聲音,其它聲音都不能聽。

你念佛的時候眼睛東張西望對你非常不利,分心啊。

我們的能量、心力本來就有限,你這個眼根也打開,耳根也打開,鼻根也打開,那就完了,那個心光外洩,《楞嚴經》講心光外洩。所以我們的建議你眼睛不要隨便看比較好,除非你真地很嚴重的昏沉,看看光明相對治一下。

問:請問法師,弟子在家做早晚課的時候,有習慣性地開著CD,跟著CD一起做,這樣可以嗎?

答:當然可以啊,你有這個音聲來帶動你。但是你不管做什麼功課,你一定是聽你自己的音聲,持咒也是這樣,念佛也是這樣,誦經也是這樣。別人的音聲只是一個帶動,你一定要自己創造一個音聲,自己跟著那個音聲走。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這個觀念不是念佛而已,持咒也是這樣,誦經也是這樣。

問:在念佛的時候,我們的眼睛是不是可以開著?因為弟子關住眼睛就會很昏沉。

答:閉著眼睛會比較好,第一個你容易專心,第二個養神。

但是你如果說是很嚴重的昏沉,偶爾打開眼睛看看光明相,可以。但是那是一時的對治,不是常法。正常的念佛是,所有的五根的門都要關掉,只打開耳根而已,然後專心聽你的音聲,是這個意思。

淨土法門是以音聲來攝心的,以音聲來代表彌陀所有的功德,所以你必須想辦法把你的身心世界投入到這個音聲當中,是這個意思。


定弘法師:什麼叫觀想念佛?什麼叫觀像念佛?

問:第二個問題。什麼叫觀想念佛?什麼叫觀像念佛?

答:這個以前我們講了很多。簡單的來講,觀想念佛就是心裡觀想佛的相好莊嚴,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我們要用我們的意念去想,當然不是亂想,你要依經文。《觀無量壽佛經》裡面就教我們怎麼觀想,你也可以用《無量壽經》的經文,裡頭講到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你可以去想。這種想不叫妄想,屬於正念,當然這相對來講比持名念佛要難一些。我們可以用讀經的方法,邊讀經邊隨文入觀,但是也不要太作意。就是專注的讀經,你的意念就跟著經文上的境界這麼往下走,這就行了,不用太作意。不要把經文停在那想一會再往下讀,這個不行,就這麼一直讀下去,你能觀得出來就觀,觀不出來就算了,隨它去,一定要自然。你讀遍數多了,自然就容易觀,你經文愈熟悉,這個境界愈容易現前。

觀像念佛,就是看著佛像。最好你自己選定一尊佛像灰淖儯阌^的相印象深刻,隨時隨地這個相就都能夠現在你的眼前,到你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一定會現那個相來接引你。所以你一看就認識,因為你平常就觀這個相。我們師父上人不主張人老換那個相,老換那個相,你看了到時候,你看多了就亂了,臨命終的時候是哪尊來接?這就搞亂了。所以就看定一尊,哪一尊都可以。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就不要太執著,當然那個相要莊嚴,要畫的如法就更好了。像我們師父上人選定的那個藍底白像,這是他老人家一生就看這個相,這個很好。因為這個相是古時候人造的,它屬於一個文物,古人造的像都比較如法。因為造像一定要按照經典所說的,三嗳ピ欤@就如法。

實在講觀想念佛和觀像念佛相對來講都不太方便,持名念佛最方便。我還是建議大家盡量用持名念佛,就是不用觀想,也不必觀像,就是念四個字或者六個字,阿彌陀佛或者南無阿彌陀佛,你就老實念著這個佛號,老實聽著自己這個佛號,聽得清清楚楚,不夾雜其他的妄念,這就行了。相對來講比觀想、觀像都容易,而且修成了一樣都是念佛三昧。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裡頭第十八願,臨終十念、一念阿彌陀佛就現前接引,這個十念就是指十句佛號。臨終的時候心力微弱,你想觀像都觀不起來了,持名最方便,所以這個持名很重要。這是特殊法門當中的特殊,殊勝的法門。


南懷瑾:觀想的要領

《習禅錄影》

那什麼叫做觀呢?就是想一個辦法,把自己的心念集中在一點上。《觀無量壽經》第一個觀--日輪觀。出家的朋友要注意哦!不但淨土宗第一個要你修日輪觀,如果,正式出家守戒,不修日輪觀入睡,是犯戒的唷!什麼是日輪觀呢?今天早上起來,看到太陽沒有?我一提太陽,有沒有太陽的影子?有沒有?有。哦!就定住這個境界就是觀嘛!用不著另外再去想辦法。懂了吧!一般人起心動念“另外去想個辦法”,錯了。釋迦牟尼佛叫你作日輪觀,是最妙的方法,因為每一個人都看過太陽。我一提太陽,你心中就有太陽。你意識中的太陽有了沒有?有了,就定在這裡,不增不減,(啪!)就定住了。就是止,就是觀。懂了嗎?你還可以講話,也會點頭,可是,意識中的太陽影像還是有。都懂了沒有?此中有止也有觀,觀中也有止,止中也有觀。但是,妄想有沒有呢?有。妄想盡管飛來飛去,但是,你心中意識中的太陽影像還在,不受影響,對不對?就這樣子定住。

這個道理懂了,你做其他的觀想,也是同樣的道理。你觀“觀世音菩薩”也是一樣。把“觀世音菩薩”的影像,就定在心中,無論你走路,吃飯,都可以一面觀想,一面做其他的事。隨時隨地都在觀想,很自然地觀。懂了沒有?

所謂觀想,並不是用第六意識的妄想去觀哦!而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境,是第七識的根,第八識的功能的影像。念佛修淨土的更要注意喽!你現在光念佛號,到臨命終時--臨死的時候,這口氣不來,你想念佛號念不出來。所謂念佛並不是叫你嘴裡念啊!而是一個念頭、一個影子。現在你觀“阿彌陀佛”也好,觀“觀音菩薩”也好,你只要迷迷糊糊有這個影像就好,先不要求清晰。先把它練習熟,到臨命終時,念頭起不來,妄念起不來,這個阿賴耶有識種子所形成的這個影像依然在。那個時候四大要分散,這個肉體要死亡了,這個影像更清明,等於夢中身體一樣。所以你現在練習慣了,到時候自然往生西方,往生淨土,這就是念佛。所以一般人跟我說:“哎呀!你是禅宗,我是念佛的。”去你的!你懂得淨土?這就是淨土初步的修法,你翻開《觀無量壽經》看看,你看我的話錯了沒有?平常你看不懂,我卻看懂了。就是你不修持嘛!不證得就不懂。

我在四川時候遇到一個學密宗的大居士,不得了,在茶館中都在搖鈴子,是北大地質系畢業的,我問他學密宗學什麼?他說:“大威德金剛,你也曉得?”我說:“我曉得大威德金剛在儀規上第一步就叫你剎那之間變成大威德,你觀不觀得起來?”他說:“啊!觀不起來。”我問他修了幾年了?“九年了。”我說:“那你不是白搞!”他問我觀不觀得起來?我說:“我早就觀起來了,我現在和你講話,就已經觀起來了。”他就:“咦,這是佛法,不能打妄語。”我說:“誰和你兩個打妄語啊。”他問怎麼觀的?我說:“你曾在北大念過書是不是?”他說:“是,當年在北大念書。”我問:“你去故宮玩過沒有?”他說:“當然去玩過。”我說:“我現在告訴你,現在我講故宮,你馬上想到吧?”他說:“當然想到了,玩過的,我一邊談話,一邊就現出來了,在意境上就有這個!”我說:“你剎那之間就把那麼大的故宮觀想起來了,何以剎那之間不能轉成大威德金剛?”嚇!歡喜贊歎,他問要怎樣修?我說:“你先要把禅宗了解才對,如何呢?”他說:“啊,那不行,修密宗的人一天停止了修法,有無間地獄之罪。”我說:“你把鈴子和杵交給我,有罪我替你負擔,行不行?我先在佛前為你頂禮,我為你負責。”結果那個家伙還算膽量很大,將鈴子與杵就放下交給我。我說:“你參話頭,參什麼?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為什麼叫他參這個話頭,因為他是學密學觀想的,萬法不能歸一,所以他不能定,不能觀得起來,所以叫他參這個話頭。“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是呀!這些道理劉女士昨天她都會了,她真會了?是假會。現在我再告訴她,她才懂了,萬法歸一,喏!就歸在這一點上,一切念提起到這一點上,可以忘了外緣。一歸何處?這個一也就在動靜上,一無歸處,提起便用,放下便休。這才真正懂了一點。一個人定在這上面,久而久之,就發天眼通了。

《圓覺經略說》‘廣發大願’,還要發願,發什麼願?譬如修念佛法門,你必須知道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願是捨己為人,是利他,而不是自私的欲望。願不只是心願,還要變成行為,才是真正發願。若不廣發大願,觀想不會成就。

觀想的道理在那裡呢?為什麼要觀想呢?‘自熏成種’。觀想是利用第六意識來觀,例如觀想四臂觀音,先在意識上有個模模糊糊的影像就可以,慢慢地讓他越來越清楚,如同真的菩薩在前面,再進一步,把自己觀想成四臂觀音,四臂觀音就是我,無二無別。利用第六意識觀想來慢慢熏習第八阿賴耶識,這就是觀想自熏成種的道理,利用第六意識的現行,形成第八阿賴耶識的種性,死後生生世世,以前所觀想的佛菩薩仍然現前。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如果以觀想憶念法門修行的人,因為這種修法是有相的修法,如果不通教理,盲目迷信,很容易走上岔路,走上神經之路。不合教理的一切境界,終不可取。要明白什麼道理呢?能觀者是我,所觀者是佛,即使真佛來到前面,與我講話,都不予理會,‘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假如忘了能觀者是我,看到佛菩薩現前,自己忘了我,那就著魔了。

《禅觀研究》

觀想為密宗修持法門之一種,其原理與天台宗三觀略同。所謂觀想,即是將意境上的影像投射在意根上,然後運用各種觀想方法起觀,逐漸配合身心的變化,而進入系心一緣的“止”境,由此而達成生起次第的成就(假觀)。再次,進而捨去系心一緣的止境,由此而達成生起次第的行持(空觀)。最後通達中觀明慧,由此而證成菩提。觀想方法也有八萬四千種,其起用乃因人之根基而異。例如不淨觀、白骨觀以及密宗各法門之觀想,及淨土宗念佛法門之觀想等等。但觀想之法,論其微細程序,應該說是先想後觀。

概分而言,前者為想相,屬於動態,較為粗略;後者為觀用,屬於靜態,較為精細。

例如修持淨土觀想法門,先當想像阿彌陀佛三十二種莊嚴相、八十種隨形好,然後依次按贊佛偈起觀想。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成令登彼岸”

觀想清明,則妄念頓消,剎那淨土即現。如果初學者觀想不起,則可先學習另一種簡要觀想法。先觀看某一明體(如水晶球、荷葉上的露珠、佛像額上明珠,或者太陽等),然後取該明體某一亮光點之映像而作系心一緣之用,依此攝想此亮光的影像常在意識裡,即定住此一亮光點而不變不動,是為止境。但在止境中一樣可以做事,因為止是屬於意根,而做事則是分別心的意識之外用而已。不過,這樣只是方便,並非“奢摩他”的正三昧。

二六時中,心系一緣的清明影像現前,是為得止。例如欠人錢,債主急著催討,不論做何事,時時掛礙在心。又如談戀愛,單相思時,茶裡飯裡都是她。再由得止而循序漸進,漸使身心的本能變化而到達定境。再進達於心風自在,則可由定發起神通。即也是因觀想功能而生起心力的作用,故能化形轉物。如於禅定中的道人,為避免人擾,乃化現老虎以嚇訪客。或於一念之間,呈現自身為光明透體等境界。

須知觀想成就。還屬於生起次第的作用,仍是假有。因此不以相似五通等意識境界為滿足,不貪不著,進而達於圓滿次第之空境。但須知此空如似無念,還是意識所呈現的清淨現量,仍然是虛妄的,所以,空也不應執著。

既不住空,也不住有,繼續參究,進而能體悟真空妙有,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就是真正中觀正見的成就。此時,可以做到提起便用,放下便休的真如境界,念念之間,淨土現前。

《修行人的本分:達摩四觀》

現在再告訴你們,好好的聽清楚。一般人的作意觀想往往用生滅的,分別的,第六意識去觀,硬要把它觀起來,卻觀不起來。不管是有分別或無分別,都是先存有意識的作意影像,這是錯誤的,起觀想作用的作意之“意”,並不是第六意識之意,而是所謂七識的意根。 

我也曾經比方告訴你們,影像如何留住?就像你回憶小時候所住過的老家一樣一提就有那個影像,就這麼容易,你看過最喜愛的佛像甚至白骨架,一提就有影像。這個影像的出現,縱然意識還在思想、講話,仍然依稀存在。必須先止在那個影像中,才能漸漸進入情況。若用心止,是止不住的,應自然任運的止住,不可太過刻意。

准提法由性空作意起觀,自前際性空中,作意起觀生起妙有之用,因此而口密念咒,身密結手印,意識觀想,一心多用,以證百千法門具足於當念。但這都是作意觀想,生起妙有之用,最後還歸到圓滿次第:“虛空即我,我即虛空,虛空與我無二無別,亦無虛空之量可得,如來如來,如是如是”。後二句更要注意,那是大三際托空,不空而空,托空只是名詞,連這句話都要丟開,那才是正止正觀;了解影像留住與否,就是慧觀,真留住了,行、住、坐、臥都在其中,即是真止。

譬如你心中有事,無論父母、朋友、兄弟、夫妻之事,偶然影像現前,真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那種影像怎麼會如此的分明呢?尤其情緒不好,或是女性受到生理周期的影響,總是特別明顯,這就是業力使然,但此業力之來,來不知來處,去不知去處,此乃無明,必須與此參透。 

《普示念誦方法》

你們諸位在家的道友們,在家裡修持這個法門,散修,平常隨時隨地以恭敬心在心裡默默地念,乃至觀想佛母的像。大家說:“我觀不起來”。怎麼觀不起來?那容易的很。這個佛母的像大家都看過,你眼睛閉起來,就是這個影像,就有了;你先留這個影像,就叫做觀想起來了,懂了吧,這很容易的嘛。你真到了哪個境界,就不是這個像,那真的菩薩現身,就不是影像,是菩薩跟你來合一了。所以,你初步觀想就是這個影像留住,就好了。念念之間有這個佛母的影像,你心境就不同,自己每天身心健康也不同了。

《定慧初修》

觀想念佛,先要將小品《彌陀經》所說西方極樂世界的境界,以乃《無量壽經》所說的境界,乃至《法華經》中佛所說的奧秘,作基本的認識。

觀是心觀,想是心想。老實說,修行就是造業。不過不造五濁惡世的惡業或無記業,而是造善業,進而修造成佛的菩提大業。觀想就是轉業的方法,因為觀想也是“見”“思”的境界。在凡夫的“見”“思”上,未曾明道,一切皆在無明雜染中亂起“見~思”,所以叫做“見思惑”。明道以後的“見”則轉為般若智的見地;“思”則轉為“正思惟”的觀照成就。一念之間,轉識成智的關鍵即在此,只要將此一念轉過來就行。可是多少修行人,最難得的便在此無可著力的一轉啊!

觀想念佛有許多方祛,將來如有機緣,再作詳細講述,現在先簡略說~容易做到的方法。

首先,應請一尊莊嚴相好的佛像。或雕、或塑、或畫、或磁造、或銅質都可以。修習者,自身或立、或坐---跏趺坐,須面對佛像。但佛像的頭面,必須略高過於自己的頭額,佛相的雙目與自己雙目平視而略高些許。自己看著佛的眉間,或清淨妙目,這樣長留影像。不管他是真身佛或塑造畫像的佛,初步只須存念觀想清清明明習慣性所見的影像,“系心一緣”,念念不忘。但是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剎那間是不容易觀起來的。因此,初修者,或者只觀佛像眉間的一點亮光,或觀佛的清淨妙目也可。這樣也就是“系心一緣”的念佛法門。但有人看見佛的雙目笑了.自己也笑了,這卻不可以。因為,動了散亂心念。此時仍應一心不亂,系心一緣的觀想下去。觀好以後。有了深刻印象,不須太加著意,漸漸的,隨時隨地,都有“阿彌陀佛”一點亮光的深刻印象現前,而此心念中的“阿彌陀佛”,念念不忘。乃至觀佛全身,以及極樂世界的淨土境界,一一歷歷分明.這樣便是初基的觀想成就。在開始修觀的時候,也可以直接觀佛的全身,或觀佛像胸前的“卍”放光。

在修此觀想念佛的法門中,真的看見“阿彌陀佛”現前時,切莫亂動歡喜心,或種種散亂心,這只表示你觀想對了。所以這時,不要歡喜,也不要恐懼,只是澄心止意,一念不亂,我在佛的心中,佛也在我的心中,了了分明,無有差射。但也不是說好像投胎一樣,投在佛的身中,而是覺得我心與佛合而為一,佛我一如,了無分別。既不我慢貢高,也無歡喜也無悲,一心清淨自在,一念“阿彌陀佛”。所謂“萬年一念,一念萬年。”如此即可。

如果有時候觀到自己身體內外充滿光明,心中不要起分別,不要問此光是真是假,是佛是魔。是真的佛光也很平凡,是魔光也沒有什麼可怕,即使放光動地也不希奇。這些境界,都是自性心光的偶然顯露而已。一切眾生,本來就具備了這些功能,現在只是回復了白性心光,不希奇、不執著就好。如果一生執著之心,就自起魔障了。有時觀想念佛下去,自己頭頂會呈現光明。但要注意,頭頂放光,同樣也不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見的。如果是用眼睛看見的,則兩眼必已上翻,那樣會影響眼神經與腦神經。凡是念佛念得好的人,外面的形貌,更顯得慈祥、可親、活潑、和藹、清淨、莊嚴。心身更健康,頭腦更清楚。是一個活活潑潑的平凡人,慈悲喜捨的平凡人。稍有怪異,即不是佛,而是糊塗的“糊”了。所以說,頭頂放光,身體內外放光,都是自己觀照而知的,不是肉眼所見。肉眼看見的光影,必須小心求證,是否是眼病現象。如在靈明中,見一片光明,常時修習,永不退轉,將來臨命終時,從頂囟門蓦直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就有把握。但年紀大的人,平常日子念佛觀想,如無真正定力功夫,切切不可隨便就觀想頭頂,否則,很容易走掉,或者引起血壓升高。所以密乘傳法時,往往同時傳授藥師佛的長壽法,觀想藥師佛的法門,是從頭頂下降,不致虛脫。強健的人也可以修此法門,因為年青人壽元充沛,未來的日子還長的很,須知一個人求生不易,求死也很難,所以要真能修到來去自在,可不容易。

《觀無量壽佛經大意》

專心系念一處”是修行作工夫的絕對指標。但這“一處”卻不是指某一固定處所,許多傳授觀想的都教人們把明點或其他佛像觀想在身上的某一部位,或者觀想在頭頂上的虛空。這種初步的辦法不能算錯,但卻只適合某一部分人;因為各人生理、心理禀賦的不同,所以觀想處所的部位也因而不同。

普通人的觀想,固然要專心系念於所觀想之處,但這一處卻不要擺在身內,也不要擺在身外。譬如觀想菩薩,只要意境上維系著菩薩的影像就好,不要有意的把菩薩觀想在什麼部位。

現在釋迦牟尼要我們觀想西方極樂世界,對這未謀一面的樂園,我們從何想起呢?讓我們看看釋迦牟尼作何說法。

眾生們差不多個個都有眼睛,也都看過太陽,所以第一步釋迦牟尼要我們端身向西正坐,留心觀想一顆像懸鼓般將要下山的太陽,使心念就定在這影像上 。 在觀想這顆太陽的同時,難免心裡還有其他雜念出現,不要介意,也不要理會,只要盡可能使太陽的影像存留在心念上就好。久而久之,雜想越來越少,太陽影像就越來越清楚。最後不論開眼閉眼,這顆太陽都清清楚楚地呈現在心中。這就叫做“日想”,也就是“初觀”。

意念中的“日輪”生起後,就觀想而言只是“生起次第”,到這一步,還必須再把“日輪”乃至整個身、心都空掉,才算進入“圓滿次第”。初觀成就了以後,下面的觀想就都輕而易舉了。

《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禅、生命和認知的對話》

聖吉同事:一 前,我在美國閉關一月,每天打坐四次,每次二小時。其他時間讀經、經行、念咒、觀想,想念咒一百萬遍,當時很緊張。聽了老師的話,心想自己的注意力是否用得太厲害了?

南師:注意力太厲害了,觀想就起不來;放松了,觀想就起來了。而且第一步觀想,不要觀實際的,你就先觀白度母也好,大日如來也好,先觀那個畫圖的影像,留個印象,初步這樣就可以了。你觀得起來嗎?

聖吉同事:觀不起來。

南師:這樣不對,你太用心了。你是哪裡人?

聖吉同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南師:我現在一提,你對家鄉有沒有印象啊?

聖吉同事:有。

南師:對了,這就是觀想。所以你看了佛像那個圖案,這個印象你一留心就觀想起來了,越放松,越容易。你想把佛像觀成人一樣站在你前面,你太用心了,不行的。心越放開,他越清晰。你們一聽觀想,就拼命在那裡用心,那不對了。你心裡有你女朋友吧?你不想,也有那個影像,這就是觀想。六世DL有首情詩:  “若把此心移學道,即身成佛又何難。"他觀想佛菩薩如你們觀想情人一樣,那個影像隨時留在心裡,就是這個道理,這是他的經驗。你輕松些了吧?

聖吉同事:是的。

《南公懷瑾傳承准提法修持資料》

密宗的修持方法從觀想來,觀想的道理在這次禅七中已說得很清楚了。這次年輕同學們有報告,證明很用功,都有心得,不過程度參差而已。觀與想的理沒有完全搞清楚,所以作功夫不上路,搞不清楚是因教理不通,要特別注意!

觀不是用眼識去觀,是用心念來觀,以唯識道理來講,是妙觀察智(想蘊)呈現的道理來觀。為什麼說呈現?若妙觀察智完全達到了,就是佛境界了。換句話說,觀是觀察的觀,想是思想的想。(注:按梵文正譯,觀想者,殊勝的見地也。)
唯識五遍行:作意、觸、受、想、思。觸與受不同,普通經教上稱覺受。密宗法本上用覺受是感覺的覺,也包括了一小部分的知覺。受,完全是感受,包括了生理的部分。大家講氣脈,氣脈完全在覺受這一部分,並非究竟,氣脈是用功的象征,屬於覺受的范圍。想與思有差別:想是第六意識開發(分別)作用的現象。思是第六意識根本作用的現象,也是第七識意根的現象。所以一切的顯教,修止觀的法門包括了不淨觀、白骨觀和數息觀等等,拿“觀”來作代名詞,實際上包括了“觀”與“想”兩部分的作用,開始入手都是從想入手,所以觀想實際上的次序是想、觀。

現在做一個實驗,什麼叫做想?大家都看過圓山大飯店吧?現在我一提,你們馬上就有印象來了,這就是想。用不著去想它,它就來了,很容易。所以想諸佛菩薩的像,想什麼境界,都非常容易,並不難。你們白骨觀觀不起來,想不起來,那都是用功錯了路,想是很容易的。比如大家想要鈔票,我一提鈔票,你們的印象中就有鈔票的影子,把這個印象定住,心念永遠定在那裡不變去,這就是想的成功,有什麼難呢?你們會問:“這不是妄想嗎?”妄想也非空非有!妄想也不錯。但若因妄想而引起煩惱痛苦就不對了。想發財,發不了財而煩惱就不對;想作官,作不了官而煩惱就不對;想男女之念,而引起生理、心理的苦惱就不對。所以想阿彌陀佛或准提菩薩像,想起來就對了。先利用止的功能。把這個影像定住,因為你知道這是個影像,你沒有著迷,也沒有發神經。換句話,你訓練自己的心理思想的作用,使自己心理思想的作用不亂跳動,就對了。

甚至整個准提佛母的法像想不起來時,只想一只手,或者一只眼睛,或者准提菩薩身上、額上帶的一點寶光、亮光,定在那裡就對了,這就“止”了嘛!但是如果你這樣想起來很用力、頭痛,那就不對,你不是觀想,你錯了,不要用力的。我提一個圓山飯店你就有影像,這個時候不是用力的,要在這個同樣的情況之下,把這個佛像的影像止住,想成功了,這是密法的修持重點。

這個想成功了,其他的妄想還有,沒有關系。等於很多的灰塵殘渣中,你止在其中一顆灰塵上,以這個作為標的,慢慢的,其他的妄想會如灰塵一樣澄清下去。澄清下去了以後,這個想的佛相慢慢定久了,不知經過多少時間,氣脈自然起變化了,感受作用自然來了。生理上有各種境界、各種變化起來,你一概不理,專定這一點,這是想的成功。

那什麼是“觀”呢?由於想的程度變深了,你所見的這個佛像變得很明歷,忘了他是真的,還是假想的,永遠在這裡,乃至你與人講話、做事、走路,這個所觀的佛像在意境上不動了,永遠不動,講話、做事都一樣,乃至打坐時也一樣,這個意境永遠不動,這才叫做“觀”。所以想是粗的,觀是細的。

觀和想的境界,屬五遍行中的“思”,禅宗講“思惟修”正是這個“思”。這個是“正思惟”。你們以為從道理上作研究叫思惟修,錯了!念念不動才叫“正思惟”。因此,真止觀成就,同樣的能夠處理事,外界六根、六塵的應用更明亮、更安詳,身心也更健康。觀想都沒有成就,修密法也沒有用。

比如修淨土,同准提法一樣,也是念佛,念的本尊不同而已。這一念成就,即顯教的“制心一處”,心念住,真止觀。真止觀了,即真思惟修,能通一切法,一切都貫通的。想成功了,定力越來越深,但有一點,拿五蘊來講,五蘊,色、受、想、行、識,一切密法的修持以中間這個想蘊起修,就是拿“意”起修。從意起修很快,因為所有的物質世界是眾生的共業想蘊所形成;我們人的報身也是想蘊所聚集維持的,想蘊構成一切精神、物質的萬有作用,想蘊的本身就聯系了精神、物質兩個功能。但想蘊成就有個毛病,馬上給色身氣脈的感覺牽引走了,脫離不了受蘊的作用。感覺一來,你們就以為有效果了,實際上你們受騙了,感覺是四大肉體存在所發生的,感覺一牽動,產生想蘊的功能,精神的力量給肉體一牽動了以後,產生肉體的功能生生不已,因此會引發你生理上的欲念增盛。

密宗的修法如何來解決呢?於是觀想氣脈、觀想雙身等解決之,不利落、不究竟,而且毛病更大!只有釋迦牟尼佛親傳的白骨觀最好。萬一碰到覺受太厲害時,一轉入白骨觀,白骨一流光,身體化空了,很快進入人空境界,所以《顯密圓通成佛心要》所走的路線完全正確,你們要仔細去研究。這麼好的著作,卻被忽視了一千多年。

華嚴離不開唯識,唯識離不開般若,又同華嚴的境界相通,所以《顯密圓通成佛心要》教你首先修華嚴法界觀,由華嚴法界觀起修來得快,而且華嚴法界觀的修法幾乎要失傳了,作者沒有傳華嚴法界觀的修法,因此後世越弄越不懂,把這樣好的法本也埋沒了。

現在告訴大家,原理上要弄清楚。這次參加禅七,有幾位對白骨觀有相當基礎的,更需要轉到密法的修持,因為白骨觀修到白骨流光,人我空了,身體也化空了,進入小乘的空境界可以,當然目前大家還沒得果。但永遠空住還不行,還要轉識成智。把意觀空的功能到了,而由真如空性變昭朗萬有,報身、化身的成就作不到,還差一步,因此必須要修准提法,由修密法的觀想來達成。

由白骨觀的人空確實證得了以後,然後修到密法意生身的觀想成就,意生身成就了,報身與化身的成就便會很快。法身的圓滿就更容易到達了。所以為了大家的修持需要,再傳准提修法。

不要以為學了准提法,又參禅,又學止觀,又是白骨觀,反而搞不清楚了。學的人要悟道,就要去參究,這許多方法都聯在一起的,就是一個方法。如果真拿菩提來講,這些都是對治法門。換句話,都屬於調心的方法。佛說:“我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真到了一切無心之地,已經成就了,什麼咒語、觀想、白骨、不淨、止觀,都不需要了。但你說真不需要?有時也可以拿出來玩玩,拿出來調身修持。

事實上大家身不能了,心不能安,沒有成佛證得菩提以前,此心不安,就需要八萬四千對治的法門。至於什麼時候用這個方法,什麼時間用那個方法,要自己曉得調整。在《禅秘要法》中也講過,佛再三吩咐,用功到某一種時候要“易觀”,自己要“知時知量”,學佛修持的重點佛已告訴你:“知時知量。”所以學佛始終是智慧之學!要自己知道。白骨觀與准提法的關系與重點,就在這個地方。至於白骨觀與准提法配合,修往生西方的願力,也都在其中,《顯密圓通成佛心要》一書中也指示了,要自己去參悟。准提法的修法,這次已講過與白骨觀配合之法,禅、淨、密、止觀等統統包括在內,要自己去開發。

你們現在體會一下,閉著眼看看有無准提菩薩的影像?不是腦子裡頭想影像,這樣錯誤很大,影響腦神經發脹,會出毛病的。現在閉起眼測驗。在意識境界上,不在身體上,不在腦裡頭,也不在心窩子,不在上下左右,似睡著非睡著,似夢又非夢,有這個意境在,這才是真正的密法觀想。所以我常說,密法是真正的心理科學的修法。(大眾觀想佛相,接受甘露灌頂。)

意境上觀想,把頭腦忘掉,甚至覺得迷迷糊糊的,在這個中間的想,有時佛像變樣成妄念來都不管。乃至准提菩薩的像不能明晰,一只手,一只眼都可以,就是把它定住。有心去定住,是定不住的。有這個印象,不用心去定,不用心去想,就有了。知覺、感覺都照舊,只是把握這個影像的境界,影像起來後,不但把腦袋忘掉,連身體也整個把它忘掉。

什麼叫忘掉?不理就忘掉了。這樣觀想的道理把握住了,曉得了,才可以修一切密法的觀想。密法的觀想要在理上透徹,才能修到這個境界,這個也包括了止觀、思惟修,前面已講過。假定有人在這境界上一直定下去,自然頭頂有光,有清涼灌進來,有這感覺時不要放棄,也不要執著,這時定住是得到佛母灌頂的現象,乃至回去修法時,灌頂現象自然會來的,你要好好把握這一點經驗。

《瑜伽師地論講座》

“殷重作意者。謂不慢緩加行方便。此中由勝解思擇作意故。淨修智見。由寂靜作意故。生長輕安。”(十一卷)。。。《瑜伽師地論》332頁,還是講修定,做功夫,修定的方面。上次講到“具分修”,止觀雙修。止觀是定慧的因,定慧是止觀的果。上次講到“二分雙修,無間作意。

“殷重作意者,謂不慢緩加行方便,此中由勝解思擇作意故,淨修智見,由寂靜作意故,生長(zhang)輕安。(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於諸蓋中。心得解脫。由無間殷重作意故。於諸結中。心得解脫。)”

“殷重作意”就是我們修行要非常鄭重。。第一就是上次給你們解釋的,但還沒有詳細解釋的“有分別影像作意,”與“無分別影像作意,”這是基本的。上次我們講到影像作意,大家修念佛。。比如觀佛像,觀阿彌陀佛佛像,應該怎麼觀起來?你們觀不觀的起來?。。。全體都觀不起來?我不相信,有很多人觀得起來的。觀不起來的舉手,我看有多少,搞清楚一點。(同學舉手)哦,沒有多少嘛,其他是都觀起來了。因為你們對“影像作意” 沒有搞清楚,經典上都告訴你了。比如這個佛像你看了沒有?看了。你不看它的時候,這個影像有沒有?影像有嘛,影像作意。第一步先要把這個影像留著,你不管它是泥塑的、木雕的、畫的,假想的,都可以。

你們為什麼觀不起來佛像呢?一觀佛像的時候,就想到那個阿彌陀佛是活的,如我們肉身一樣,站在那裡,最好是抱著我們,還會講話呢,摸摸你的頭呢,對不對?所以觀不起來。你想你的爸爸媽媽不是活的身體嗎,你現在隔得遠了,媽媽不在你身邊,你想媽媽也是那樣活著抱你、罵你、打你,做不做的到啊?做不到。現在想爸爸媽媽、兄弟姐妹,乃至你們在家的想你的情人,是不是只有一個影像啊?對不對?把這個影像轉過來,世間法的影像擺掉,就是一個佛像,你不管是泥塑、木雕、畫像都可以,把這個影像留住,這是意識境界。當你打起坐來,意識境界這個影像,這不是第六意識的境界,是獨影意識的境界出現了,懂不懂?你們學過唯識嗎?獨影意識境界的影像出現了,出現了就是留住這個影像,也不管它是在外、在內、在上、在下,都不管,影像留的住。

止住這個影像的時候,等於一個畫家構想一幅畫面,根本在幻想中,但是他有這個影像。影像留住了,這個畫家想那個東西,自己都忘了;一個詩人想一首詩,“雲淡風清晴無天。。。”頭在搖啊,人都到了那個“雲淡風清”中了,就進人那個幻想境。把這個影像永遠留住,心念得止,慢慢第六意識止了,止了以後,止止止止——等到意識清明了,自然身心兩個會配合的。白骨觀也是這樣,念阿彌陀佛也是這樣,什麼都是這樣。

懂了沒有?你們試試看,影像作意,行不行?一用心就不行,很自然的。(師問某)哎,你想過女朋友沒有?有啊,那個影像一想就來了,對不對?根本不用力的,對不對?你想過爸爸媽媽沒有?對啊,那個影像就出來了嘛。如果爸爸媽今天不舒服,你曉得了,你那個影像始終留著(一直擔心),對不對?這是影像作意,懂了沒有?都會了沒有?試試看。不要瞪起眼睛看我,我沒得影像。會了,這下到十一樓,修不好要打香板的哦。

所以觀佛像眉間白毫光也可以,觀這個光。哪個曉得我的那個“法寶”在哪裡?大球、小球。**知道嗎?小球放在哪裡了?快,兩個手捧上來。那麼眉間白毫光影像作意,這個一止,妄念有沒有呢?有,不相干。那麼,禅宗的夾山禅師有兩句話:“龍銜海珠,游魚不顧”啊,懂了吧?影像作意,止在這裡。那個妄念,思想有沒有?有,那是游魚,不顧,始終一個(影像作意)。懂了嗎?大家笑的肩膀直抖,是肩膀抖,還是影像作意發抖啊?會不會?會了啊,你不會我也當你會好了,不然我很傷心。

這個影像作意有了,那麼你們跟著就要有問題了,為什麼不問我問題啊,你們想想看,有沒有什麼問題。所以你們問問題都不能問,佛經裡這些佛弟子們問了那麼多問題。所以會問還是不錯的,問都不能問,怎麼學麼?學問學問,要學要問啊。你看,老師我請問:這種神經病的,進入那種精神狀況的境界(與這)有什麼兩樣?那種精神病境界:“哎呀,我看到鬼了。。你看,就在前面。。哎喲,我怕死了,哎喲。。。”同這個有什麼兩樣?是不是一樣?(有答,不一樣。)怎麼不一樣?(答:。。。神經病是潛意識做祟,下意識產生的幻想。)那麼影像作意呢?(答:影像作意完全是心念,不含半點雜念邪念的,而且是由佛像產生的,所以不一樣。)“雲淡風清晴無天”,“淨無天”,差不多,你沒有講清楚。簡單明了:一個是做得了主的,我要造作的;一個是被動的,他不曉得,莫名其妙,自己不曉得這個就是自己搗鬼了,就是這一點。等於是:一個是瞪眼上當;一個是閉起眼睛在做夢,莫名其妙的,被它所動的。懂了嗎?是這個道理。我給你講的下個結論:“雲淡風清淨無天”,差不多。

比如你們現在修光明點,眉間白毫光點,我給你們留個影像作意。如修密宗的方法,密宗黃教,紅教、白教、花教都一樣,黑教叫笨教,四川人叫烏教。所以四川人罵人啊:你這個人烏教,烏教就是很糟糕了,邪門左道。都用這個(師示水晶球),大的水晶球,還有個小的。你們現在注意看,你們都看到反光的亮點吧,看清楚啊,這點反光的亮點閉著眼睛看現在有沒有?對,影像有,這就是影像作意,就定在這一點明點上也可以。等於阿彌陀佛眉間白毫光相。永遠在光明中,乃至比丘在睡眠的時候,依據戒律,這個亮點在心中。

此亮光非真非假,緣起性空,明點。心越細明點越小,心粗明點就大。我現在不用手端著,哎,我就把手當成龍的爪吧,五龍捧珠。心粗的時候,這個明點觀大點,心細的時候,觀明點越來越小,然後忘我忘身,這就是影像作意。現在你們試試看,這點明點有沒有?不管是在頭頂、在額上、在心中、在身外都隨便,有沒有?影像有沒有?影像,就是這個影像,不求實際。容易吧,有了,那就行了。一用力就不行,你第六意識太作意,就不是影像,懂了嗎?太放松了,沒得影像。影像作意,第一步開始修。把這一點止住了,“龍銜海珠,游魚不顧”啊,久久自然心念止,得奢摩他,懂了沒有?都懂了?好了,這叫做“無分別影像作意”,這個明點用不著去分別,亮光,管它是什麼亮光,我曉得是影像,對不對?

怎麼叫“有分別影像作意”呢?比如修淨土宗的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那麼你的分別影像就來了:阿彌陀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西方極樂世界有八葉蓮花,七寶行樹等等等等,都加上了許多的觀想,然後,心裡還參:“念佛是誰啊?”“誰是我啊?”“所念的是什麼?”“能念的是什麼?”然後又有“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念即不念,不念即念。”等等,那些都來了,這就叫做“有分別影像作意”,懂嗎?所以禅宗參話頭,“念佛著是誰?”“誰?”,“我是誰?”,“吃飯的是誰?”“走路的是誰?”都是“有分別影像作意”。懂了吧?我這樣解釋你懂不懂?不是說你們不高明啊,是我明不高啊,講的不清楚啊。

所以“有分別影像作意”和“無分別影像作意”,包括一切修法。比如說念咒子,嗡嘛呢叭咪吽。。南無吧啦爺爺。。爸爸。。都一樣,即你無法注解的就是“無分別影像作意”。有分別影像作意呢?比如心經“揭(jie)谛揭(jie)谛”,這是現在普通念,真的照梵文音念是“揭(ga)谛揭(ga)谛,婆羅揭(ga)谛,婆羅僧揭(ga)谛,菩提(da)娑诃(ha)”.我們現在念“揭谛揭谛,婆羅揭谛,婆羅僧揭谛,菩提娑婆诃”,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有答:。。。)他能解釋的。“揭谛揭谛”就是“自度自度”,“婆羅僧揭谛”就是“度一切眾生”, “菩提娑婆诃”,快快的覺悟,娑诃是快、快、快,就是很快的成就,快快的覺悟,般若成就到彼岸。那麼你懂了這個咒語的解釋,這個咒語就變成了“有分別影像作意”。所以密咒多半不給你解釋,因為人一“有分別影像作意“,你來了:“揭谛揭谛,婆羅揭谛,婆羅僧揭谛。。。”哎喲,快快自度。。我不曉得幾時度得起來啊。。我這樣念不曉得誠不誠懇啊,好象我沒有專一哎。。糟糕,我再念一遍。。“揭谛揭谛,婆羅揭谛”。。哎喲,揭(jie)谛好啊還是揭(ga)谛好啊?(眾笑)然後啊,(jie)谛(ga)谛,(ga)谛(jie)谛,兩個就在那裡打了半天仗。“有分別影像作意”變成散亂心了。所以一切咒語不告訴你解釋的原因(是這個)。咒就是叫你念,念的時候,你沒有辦法解釋了,一念清淨,“無分別影像作意”可以得止。

由此法門即可了解百千萬億法門,一概通透,懂了沒有?那麼有些人說:我上座一念清靜,萬事不管。你不管啊?你兩腿酸了你就要管,兩個腿麻了你就要管,這個時候是什麼?有分別。那麼你說,我假使把這一點亮光明點定住了,光明點定住了,腿麻不麻呢?照麻不誤,那麼照麻的時候,照酸的時候,背上照難過的時候,我這個明點在,這算不算修止呢?算修止。那麻的是什麼呢?那是受陰。我這個明點在的是想陰,意識清淨,這一念不動。受陰跟想陰是兩回事,懂了吧?所以,你身體上的血液還在流動,呼吸還在往來是行陰,明知自己的想陰在作意的就是識陰,五陰俱全。慢慢等到得止以後,做觀,止觀雙運以後,一路下去,得解脫以後,是五陰清淨,那個時候才說“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若厄”,知道了嗎?修持之路是如此。

懂了嗎?只此一回,第二遍我不會再說了。你們也沒有拿供養,也沒有哄我一下:老師好,老師早都沒有叫,我隨便就傳了,劃不來。(大家笑)希望從此一路,好好修去。那麼,“有分別影像作意”“無分別影像作意”,都懂了啊?比如修止觀,數息、止息、隨息,你說這個是“有分別影像作意,”(還是)“無分別影像作意”的法門?(答:有分別。)對了。“有分別影像作意”易學而難成;“無分別影像作意”的修法,難學而易成。都了解了。

“殷重作意”, “殷重”就是很尊重這個事情。

“謂不慢緩加行方便。”這告訴我們用功的時候,你不要著急。不要上來就想得定,就想證果,然後就象證到一個蘋果一樣的大,美國蘋果一樣的好,好大好大的一個果,然後完了——求急。所以佛說,用功像彈琴一樣,你把琴弦上的太緊了,“嘣”斷了;太松了,彈起來沒有聲音。佛拿彈琴來比喻,叫弟子們用功不快不慢,不求急進也不怕遲。你說:哎呀,人家七天開悟!我來個七十年開悟好不好?開悟了都一樣嘛,管他遲早呢,對不對?所以不急,這就是烏龜跟兔子賽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要自己稱量自己的心性,不快不慢,修一切“加行”的方法。加行的東西多了,比如今天身體不舒服,感冒了,吃藥也是加行,運動出汗也是加行,修各種瑜伽術也是做加行。就是說,你專門選一個法門修一種止觀的時候,其他幫助你修定的都是屬於加行,“謂不慢緩加行方便”,方法。那麼,“加行方便”要怎麼樣修,得止怎麼樣修呢?

“此中,”這個裡頭包含的,“由勝解思擇作意故,淨修智見。”比如,你們打坐觀佛像,並不是叫大家都觀這個明點啊,這是拿一個東西給你做樣子。比如密宗的修法,觀佛像,我們這個佛像很有福氣,胖胖的,像個發財的老板一樣,很好,又白又嫩又胖。或者你找一個銅像,藏像,很莊嚴的,有亮光。所以真正的修法,你單獨修的時候,大眾修持的時候,為什麼前面擺個佛像?假定你們自己有佛堂,回家單獨修,座位,打坐在這裡,前面一個桌子,擺的距離,看你佛像有多高,這個佛像剛剛對著眼睛,看清楚了,觀好。開眼也好,閉眼也好,一定,影像留住,就觀這個影子。乃至(全部)觀不起來,觀眉間一點,就是佛這裡的亮光。。我沒得亮光,只好拿他來替代,就這麼一點亮光,眉間的光。或者你觀佛的鼻間,或者觀胸口的萬字,先不要下部觀,先做上部觀,這個道理將來再說。慢慢地你把這個影像作意觀好。然後,在此中,定住了這個境界,“勝解思擇作意”,不是說不可以用思想,三藏十二部經教的道理,在定境界中慢慢開發,有許多不懂的道理,因為定久了,定久靜極就慧生,智慧開發了,懂了。所以有許多人,一得定,一輩子沒有讀過書的,忽然會讀書作文。很多出家人,比如八指頭陀,也沒有讀過書,他的詩是第一,做的那麼好,是他定中的智慧開發了。

“勝解”,因為“思擇”,思維修,作意來的。這個時候,一邊在這個佛像的境界定住了,“淨修智見”,正思維修,加上八正道,四念處,都變成觀明點這一點,觀佛像這一點加行了。乃至禅宗的話頭,禅宗的公案,乃至阿彌陀佛的佛號,這個時候,你修某一個法的時候,其他八萬三千九九九個法門都是它的加行。當你修禅的時候,淨土、密宗一切一切法門都是它的加行。等於我們這一堂人坐在這裡,我在中間一坐,其他人都是附屬的,對不對?你坐在中間,是不是別的人都好象幫忙你的?陪你坐著,是不是?還是你陪他坐著?主觀立場不同。所以一切法,皆是一切加行,這懂了吧?

所以,修這個“淨修智見”故,那麼,“勝解”,有許多平常經典道理理解不通的,理解通了。“思擇作意”,正思維當中,就曉得自己怎麼樣修,這條路怎麼樣走。所以,到這時候,學問越好經典越讀的多,智慧越開發,越快。但是一個字,一本書都不會,一個字也沒有讀過,智慧真開發了以後,什麼都懂,一通百通,定慧之力。(有問:智慧開發是多生累劫以來讀過的,還是沒有讀過的?),包括一切,一切不管你多生,前生、後生,來生都包括進來了,這叫一切,三世因果都包括進來了。來生事若不知,那還叫一切啊,那半切。

“由寂靜作意故,生長(zhang)輕安。”你假使觀想明點或者佛像,靜到了極點,這個時候,慢慢。。當然你們現在沒有輕安,你們現在打坐啊,只有輕安相對的兩個字:粗重,又粗又重。腿酸、腿麻,那個屁股坐在棉花墊上,我的媽呀,好象石頭壓在上面一樣,身體也輕不起來,粗重。那麼,慢慢慢慢忽然有一天,頭頂發生清涼,或者,頭頂好象和尚剃了光頭,夏天,那個刀刮得光光的,像那個西瓜皮一樣,發青,然後拿一點溫水一冼,在風口一吹,那個涼快!那個時候:“南越王不做矣。”讓你當皇帝你都不想,就是那一剎那,那個清涼。得止得定的人,晝夜都在那個境界中。這還是一點點,這是輕安的粗相。頭頂發起輕安,一直到全身。如果你說,我覺得很涼哎,裡頭如薄荷一樣,那是有病。輕安的涼快是形容舒服清涼,你愣是覺得身體內部有股涼氣,傷風了。懂了嗎?此中有差別,這就要智慧。傷風了,趕快要吃藥。那麼清涼一來以後,頭頂先發起清涼的輕安容易退。用功不對,或者上午這一堂坐的很好,得輕安,頭頂發清涼。中午一看,豆腐,青菜,菠菜,好哎,油炸的,多吃了兩口,飯也多吃了兩口,飲食吃壞了,輕安變成了粗重,乃至頭發脹發悶,然後腸胃也鼓起來了。下午打兩堂座,上面“呃——”,下面“噗——”就來了,消化不良,輕安都變成粗重了。所以飲食、衣服。。或者剛剛發輕安,清涼以後,身體也發暧:哎,好,你看人家都感冒,都穿那麼多,你看我不怕。然後再脫一件,或者不脫,坐在風口上吹一吹風,感冒了。下午不但粗重,還加上鼻涕溜溜。那麼鼻涕一溜溜,又完了。這一轉轉過來,不曉得一個月、兩個月、一禮拜、三天,不知道。所以修行用功啊,同發財一樣,同世間事業一樣,同房子一樣,建築起來,難啊,毀壞是一時的,什麼都要調整,這叫修行。

“由寂靜作意故”,靜到了極點,可以得到“輕安”,頭頂發清涼是輕安的前象哦,真正輕安到了,也就是密宗道家所講的氣脈,奇經八脈,三脈七輪了,一下通了,輕安。整個的身體覺得像是一片樹葉子在虛空中飄,一切都是輕靈的,沒有哪個地方不輕靈,不舒服。輕而安,在磅秤上一稱啊,你要多重就多重,算不定變成二十幾斤了。
  “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於諸蓋中。心得解脫。由無間殷重作意故。於諸結中。心得解脫。又由無間作意故。終不徒然而捨身命。由殷重作意故。速證通慧。隨順作意者。謂由此故。厭壞所緣。順斷煩惱。對治作意者。謂由此故。正捨諸惑任持於斷。令諸煩惱遠離相續。順清淨作意者。謂由此故。修六隨念。或復思惟隨一妙事。順觀察作意者。謂由此故。觀諸煩惱斷與未斷。或復觀察自己所證。及先所觀諸法道理。”(十一卷)。。。輕安是慢慢地生長出來的,一得了輕安以後,並不是修成功了,這個時候的氣脈大部分就通了,但是還沒有到脈解心開的程度。

“由一分具分修作意故。”“一分”或者“具分”,“一分”就是只修止,只打坐修定;“具分”還修觀,止觀雙運。懂了沒有?

“於諸蓋中,心得解脫。”因為打坐修定以後,貪嗔癡慢疑這些心理的壞毛病就轉過來了,沒有了。看你們現在的行為,我經常觀察你們:五蓋啊還加上兩層,五蓋重得很,盡管在修行,蓋是越來越蓋得重。棉花蓋了以後,加上石灰蓋,石灰蓋了以後,現在再加上水泥蓋。所以真做功夫到了這個時候,這五蓋都是考驗自己的,你記住了,曉得自己有沒有。。不要走邪見的路,心就真的得解脫了。比如,你看我們同學裡有許多人,非常聰明,萬事都知道,因為太聰明了以後,有個什麼蓋呢?疑蓋就重,“咚”聽到一個聲音:“什麼聲音啊?”一邊要看老師,一邊(四處尋找聲音)太聰明了,疑蓋。換句話,也不夠聰明,真聰明,坐在這裡如如不動,一聽,“咚”,那是答錄機(的磁帶)該換了,什麼聲音就知道了。定能生慧,那是慧聰。普通的聰明就是這樣,眼睛咕噜噜東轉西轉,身體東湊西湊。你看,很聰明的人疑蓋就越重,對不對?世界上的笨人少懷疑人家,聰明人特別愛懷疑別人,一天飯吃飽了,專門狗拿耗子多管閒事。耗子就是老鼠,狗去抓老鼠,多管閒事。這個是疑蓋。
  越聰明人貪蓋也越重。說:我什麼都不看,我只要看書。看書不是一貪啊?告訴你,看書也是一貪,我就恨死了自己的這一貪。一天到黑躲在書蟲中,有時候氣起來想都把它丟掉!但等到有人問:“我借這本書。”“哎,你不要給我弄壞了,看看就拿來啊。”我就是對書捨不得,什麼都可以,書不能動。叫做“無藥難醫書史淫”啊。所以宋朝的辛稼軒有兩句名作:“一生不負溪山債,百藥難治書史淫。”(原文)寫不寫的出來?你們聽過的都會寫,沒聽過的就蓋住了,這是第六蓋。“不負溪山債,”名山勝境都走過了,“百藥難治書史淫。”愛讀書。這個瘾也是很頑固的,太過了,這個毛病去不掉,我經常引用他的這兩句,非常有感慨。看到書就愛,到現在看到有新書出來,就跟同行的同學說:“哎,買一本,買一本。”“老師啊,這本書很貴。”“哎,管它什麼價錢,買買。”就是這個。所以說,貪嗔癡慢疑一切蓋,唯有得定,“心得解脫。”

“由無間殷重作意故。”由於“無間殷重”,行住坐臥都在修這個定,都在這個觀裡。。哎,你們修定有時候越用功啊,越觀不起來,為什麼?第六意識的明了意識把它加重了,影像跑掉了,放輕松,它就來了。所以這個快慢要“不慢緩加行”,要你自己調整。道家把這個東西叫做“火候”。等於師傅教你炒菜,火候的老嫩,炒的鹹,炒的淡,那是你自己的本事,師傅沒有辦法教的。所以,同樣是做菜,同樣的方法,同樣的材料,每個人做出來的口味不同,就在這一點。做功夫也是這樣,這個調整在於你自己。所以,“無間”,行住坐臥都在這個定境界中“由無間殷重作意故”——“於諸結中,心得解脫。”真得了定,你心中的八十八種結使,貪嗔癡慢疑,這前五蓋在唯識中叫什麼?(有答:五鈍使,根本煩惱。)對,根本煩惱。那麼,加上哪五個後就變成結使了?(有答:見。)對,邪見、邊見、身見等等,結使也叫見,見就是觀念,思想觀念。習,習氣就是貪嗔癡慢疑。所以,三界中的(這些見、習)合起來,就是八十八個結使,或論九十九個結使,去了十個根本的,故只算八十八個。那麼,心中要如何解開這些結呢?無始以來我們的習氣就是個結,像一條繩子打的結。所以修行求解脫,這個結永遠解不掉。所以結使也翻譯成結習,習氣的習。你看愛漂亮的人,我經常在街上看到,愛漂亮的小-姐,一邊走路,一邊照櫥窗玻璃,領帶(正一正,師學做動作),愛漂亮愛美的結習。結,碰到鏡子非照一下不可,這是愛美的結,不是愛鏡子的結,這個觀念要搞清楚。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

念佛有四種方法,為何不提倡觀想念佛?

當你無所求時,才會無所不有!

瑩珂法師與自覺法師往生的故事

愛幻想,能修觀想念佛嗎

一位苦行僧的開示:為何念佛幾十年都沒有任何感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