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 :一個人墮落三惡道前,會有一些前相徵兆

那麼假設不幸的是,我們今生的罪業,它在臨命終的時候浮現出來,那麼怎麼知道是罪業起現行呢?

這個不善業在得不可愛果報的時候,有一種前相,就是世間上的事情會有徵兆,我們說「山雨欲來風滿樓」,你住在山上,你看到很強烈又特別寒冷的風,你就知道要下大雨,就是下大雨會有徵兆。那麼一個人他要墮三惡道之前,在今生將死之前,也有一些前相、有些徵兆,什麼徵兆呢?

猶如夢中,見無量種變怪色相。

假設一個臨命終的人,他平常在昏睡當中,他經常夢到一些恐怖顛倒的相狀,他在夢中都是看到一些非常恐怖顛倒的相狀,他從夢境出來的時候都是非常害怕,甚至於嚇得一身冷汗。那麼這種相狀,我們就可以判斷了,依此相故,佛陀說,這個人過去的惡業已經成熟、增長。這個罪業成熟之相,就是這個人如日後分,或山山峰影等,懸覆、偏覆、極覆。就像太陽要下山,現出一種黑暗的相貌。

我們從一個人的夢境,或者他在昏睡當中所看到的影像,可以判斷這個有情眾生從明趣暗,他要從光明的安樂處所,要墮落到三惡道去了。

所以我們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說,當一個臨命終的人他看到的是黑暗相,或者是恐怖相、顛倒相,在臨死的前幾天或者前幾個禮拜,一直夢到這種相貌,那麼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他的罪業要起現行了,他要墮落到三惡道去了。這個就是罪業要起現行的一個徵兆。


行善不修慧,來世可能成為有福報的動物。

貪心又行善,來世成為有福報的大鬼。

瞋心又行善,來世成為阿修羅。

持戒又行善,來世可做人。

持戒又行大善,來世可升天做天人。

持戒、離相修善又念佛,來世可往生極樂。


淨界法師:必須要在墮落三惡道前就趕快跳脫三界

在三界的修習叫做分秒必爭,你必須想辦法在墮落三惡道之前出來。這樣講就簡單了。如果你一墮落三惡道,那就非常麻煩了。因為我們好不容易聽聞佛法,栽培各式各樣的善根,一到三惡道,面目全非,重新整頓要花很多時間。所以針對整個三界的果報,必須快!

我們必須要在墮落三惡道之前就趕快跳脫三界,最好是今生跳脫三界,佛陀的意思是越快越好。所以佛陀必須要「治亂世,用重典」,佛陀舍棄了中道實相,專講我空的智慧,而且強調苦諦,強調苦諦就是讓這個速度加快。厭離!

出來以後,我們說過,到了界外,你不能老是施設方便,你要開始怎麼樣?回歸到正途,回到真如本性。你要面對你本來面目了,你不能老是要糖果吃了。所以,佛陀一開始是安立了一個涅槃寂靜,到最後佛陀給的是一心真如。就是說,涅槃寂靜是不存在的東西,「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我們希望追求一種快樂的感受,快樂感受有過失;佛陀告訴你一種沒有過失的快樂,叫做涅槃寂靜樂,大家就有興趣了。但是佛陀到最後說,涅槃寂靜樂是唯心所現的一個假相,佛陀要給你常、樂、我、淨,更好的東西。所以到了「會權入實」,入這個實法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就要開始面對我們的真實面貌了。真實面貌就是所謂的一心真如。

我們做一個說明。我們剛開始修學是有所住。佛陀先講業果,所以我們一開始以善業為住。你看人天種性的人是歡喜善法,他善法越多越好,他做什麼事都想這件事情是不是個善法。他用善法來當作他修學的最高目標,只要是善法,只要能讓他來生得到快樂,他什麼事都肯做。但是這樣子有什麼缺點呢?自我設限,你把你的生命設定在善惡的業果。雖然是「饒汝千般快樂」,但「無常終是到來」,所以你就以善惡的業果把自己給框住了。人天種性是這樣子,以善法為住。

這種人天種性慢慢進步以後,佛陀講到空性,以空性為住。這好一點了,至少他能了生死了。他看到什麼事,就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你給我一個皇帝做,你給我大富長者做,我用無常的觀來觀察這種東西,「無常故苦,苦即無我」,這個快樂果報是不能掌控的。所以,以善法為住就是生死輪迴;以空性為住,達到出世的解脫,但是缺乏功德妙用。

所以我們一開始是先有所住,以空性為住而離開三界,就是法執嘛。法執好過我執,至少你執著的是一個清淨法。但是,諸位!你離開三界就不能這樣子了,你不能老是要求佛陀給你方便。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麼樣?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我們要好好地冷靜下來,向內看一看:你從什麼地方來?看清生命的本來面目。所以到了三界以外,開始要成就無量的波羅蜜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回到生命的原始點。就是把這些方便的法,善惡的業果、空性的這些法,全部撥開來。

禪宗二祖慧可大師見初祖,慧可大師講一句話:弟子心不安,請和尚安心。初祖說:將心來,吾與汝安!說你那個心不安穩,不安穩的心在哪裡呢?迴光返照,覓心了不可得!三祖遇到二祖,那個時候三祖身體很多病痛,說我乞求向和尚懺罪。二祖說:將罪來,吾與汝懺!你把罪找出來,我就讓你懺。三祖迴光返照,覓罪了不可得。二祖說,我已經幫你懺罪了。四祖遇到三祖也是這個概念,說我要乞求解脫法門。三祖說,誰綁住你了?結果一迴光返照,覓之了不可得。

就是說,我們一開始是需要方便,我們需要佛陀安一個法,讓我住在這個法,把我帶離三界,把我帶離罪業,把我帶離三惡道。但是我們總有一天要開始面對自己,我們的本來面目原來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其實我們向外追求的東西都是一個過程,「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這個就是最好的車子,所有的成佛都是從這邊開始的。

當然,我們剛開始不能接受,那必須要佛陀創造一個涅槃的假相,創造一個我空的法,來帶離三界。但是,離開三界以後,我們開始要面對真實的自己,就是所謂的正因佛性。這個就是《楞嚴經》說的圓滿的因地,成佛的因地。你只要沒有面對自己,嚴格來說,你還沒有在成就佛陀的資糧,還沒有。就是說,你要煮飯,你不是馬上去燒東西,你要找到米。你沒有找米,你用沙去煮飯,你一天到晚修空性,你修它三大阿僧祇劫,你還是空性。空性不能成佛,空性可以讓你解脫。

所以,你一旦要步入成佛之道,第一件事情,找到成佛的正因,就是清淨心,一念的離相清淨心,這是關鍵!所以,為什麼說「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就是這個概念。就是佛陀先創造方便,想辦法先把你從三界拉出來;拉出來以後,我們開始面對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就是大白牛車的問題了。


淨界法師:當你出現這些徵兆,你必須趕快懺悔了

我們先看看罪相的判斷。我們念一遍。

然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

我們怎麼知道身口意已經背負了重罪要懺悔呢?

以下有六種情況,都必須要趕緊地利用時間把這個罪懺掉,否則臨命終的時候就不吉祥了。有六種,越後面越嚴重。

先看第一個,「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你經常覺得心老是昏昏鈍鈍的,就表示你明了性的外面有一層罪業在遮住你了,因為這不正常。正常人的心明了性很強,你覺得精神昏昏鈍鈍的,心識昏昏鈍鈍的,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無事而常起煩惱」。這更嚴重了,不但是昏鈍,你經常莫名其妙躁動不安,這個業力就比之前那個更嚴重了。它不但是遮蔽你,已經有一種活動力開始活動了,因為罪業是躁動性的,善業是寂靜性的。

第三個,「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你見到有德行的君子,應該要隨喜讚嘆,結果你反而心虛,這個就是你罪業的第三種狀態。

到這個時候,問題都還不大,都只是業力的問題。但如果這時你不懺悔,繼續造作下去,那就不是業力問題,就是破壞善根了。前面三個是增長罪業,是罪業的增長相狀,四、五、六就是善根的傷害了。

第四個,「或聞正法而不歡喜」。聽到正法,你應該要歡喜讚嘆,結果你反而排斥,表示你已經是無慚無愧了,你的善根已經失掉了。

第五個,「或施惠而人反怨」。 你幫助別人應該得到讚美,結果人家反而傷害你。這就是《金剛經》說的,你在弘法或者在做義工,本來是在造善事,結果反而產生很多的問題,表示你過去一定有罪業。這種情況就是好現象了,重報輕受了,這第五個。當然這也表示你的罪業要懺悔了,因為善業跟罪業互相地衝擊,它會先把罪業逼出來。

第六個,是最嚴重的,「夜夢顛倒,妄言失志」。這個人已經顛三倒四了,根本談不上善根了,已經沒辦法判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了,內心的觀照善根完全喪失了。

以上六種都是罪孽之相,就是有重大罪業之相。那怎麼辦呢? 「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要把握時機好好懺悔了。

這是說什麼呢?因為造罪要得果報,先有一個種子的過程,但這個種子是沒有形相的,所以我們很難去看到內心的種子。到底我是不是有業種子,你看不到。那怎麼辦呢?佛菩薩的智慧,就是當你有這個罪業種子時,它有些徵兆出來,我們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你看到風吹就知道明天要颳風了,這是一種徵兆。

正常人的內心,在唯識學上說,一個修行的內心有三種功德。修行人,有修戒定慧。

第一個,明了性很強。你的心平常是明了的;

第二個,它是寂靜的。明了,就是不暗鈍,是寂靜,它絕對不能躁動。你平常沒有事在那個地方,你的心是寂靜的,安穩的;

第三個是法喜,帶有一種淡淡的歡喜。但那個法喜不是外境的刺激,是你內心有一個法,念佛持咒,自然會產生一種法的力量的歡喜,由內心生出來,它不是靠外境的刺激。

前面的六種情況,跟這三種功德都不相應,它既不明了,也沒有寂靜,沒有法喜。所以合理地推論,你那個明了的心已經有罪業遮住了,有一片烏雲遮住了,要趕緊處理了。這是判斷懺悔的對象。


淨界法師:三方面檢查自己是否有進步

我們經過理觀跟事修的修學,怎麼知道自己有進步呢?可以從三方面來檢查自己。

【大】:什麼叫大呢?就是絕待圓融,不可思議。

你遇到境緣的時候,告訴你自己:這些都是虛妄相;你開始迴光返照,安住在你本來的清淨本性,你會發覺:你的心,比較沒有對立的心了。我們一個人經常喜歡跟人家比較,就表示你這個人妄想很重,也表示你這個人生死業力很重。你看有些人他修念佛法門,他念佛念一段時間…他很快就往生了,因為他的生死業力比較淡薄;有些人他的生死業力很重的,看他的心態你就知道─對立心越重的人、妄想越重、無明妄想越重,你啟動了十二因緣──十二因緣第一個是無明妄想,無明緣行就造業,然後生老病死,你的十二因緣的力量當然就強了。所以修首楞嚴王三昧,首先你覺得你的對立心減低了。

【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覺也,你那種智慧的光明慢慢的開展出來了,一個人你老是跟著妄想,你的生命當中大概就是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你喜歡做什麼、你就做什麼,誰也管不住你。一個開始修首楞嚴王三昧的人是做我該做的事情。比方說,我的功課時間到了,我現在的心情不想拜佛,你不要管它,那是你的妄想,你衣搭上去,走到佛堂就是拜佛。當你有一天,你發覺你慢慢從我喜歡做什麼,改成我應該做什麼的時候,恭喜你,你開始遠離你這個惡朋友了,你跟妄想慢慢保持距離了,也表示障礙我們無始的生死業力─十二因緣的力量開始淡薄了。你的心態改變,就是你生死業力的改變!如果你還是活得很情緒,我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那你一輩子就是生死凡夫,你來生還是生死凡夫,修再大的福報都沒有用。所以說,修首楞嚴王三昧你智慧理性的力量會開始加強─心常覺照,不隨妄轉,妄想它打它的,我做我的。

倓虛老和尚他是依空假中三觀的方法在修行的,有一天,他生病長了一個瘡,醫生跟他開刀的時候,他痛得唉唉大叫。弟子說:師父啊!你修空假中三觀,正念要提起來啊!倓虛老和尚說:我有啊!我叫歸叫,我內心裡面還是很清楚啊!因為這個叫是直覺,它是一種感受。在佛法中,並不對治感受,因為對一個初學者來說,感受是不能控制的;比如說,你用針刺我,這種痛苦的感受,這個沒辦法對治,那是業報;但是這樣的感受,產生什麼想法?這個想法就可以對治了。色、受、想…到受蘊的時候,都不能對治的,這跟過去的業力有關係。但是到想蘊的時候,這個你就要主導了。所以這個佛字,就表示你心中開始依止智慧的判斷來做事情,而不是依止你的感覺來做事情─你不再跟著感覺走了。

【頂】:妙用無窮,不墮諸數。

你的內心當中,那種無量無邊大悲的妙用開始啟動了,你心中沒有任何的限制跟障礙。這個數就是限制或者障礙。我們一個人,自我意識很重的人、妄想很重的人,他內心是很剛強;一個人真正安住真如,他的內心是調柔的,調柔清淨,他是調柔相;懺公師父常說的:該怎麼做好,就怎麼做。他沒有固定的執著,就是--妙用無窮,不墮諸數這一句話。


紹雲老和尚:如何轉業力?如何懺悔消業?

識得業力,不隨業轉

(因某寺院失火之因由,師父和大家談到業力)

在這個世界上啊,不論在家還是我們出家人,每個人吶都有不同的業力。這個業力在什麼時候顯現出來呢?那說不定。所以講我們這個修行人吶,就怕這個業力現前,做不得主那就可憐了。

那麼按照《楞嚴經》上講呢, 如何來識得業力?如何來轉業力?也講的比較細緻啊,現在我們的業力啊,關鍵就是我們個人的愛好,也就是習氣,能轉變過來,習氣就能減少了,習氣減少了,就不隨業轉了。現在人們普遍地講,他那個人,你不好講,他脾氣犟得很,他要那樣做,他就要那樣做,實際所謂犟,就是業力。那業力一現前的話,你怎麼轉,它都不行。

禮拜懺悔可消業

(師父講到昨天來打普佛的那人,臨走前跟開結師他們幾個人講話,講講就哭起來,「哭什麼呢? 這樣傷心幹什麼?」師父問,他講:「不能講啊。」師父叫他早上不要走,不要出去。他講:「不要緊吶。」結果車開出去出車禍,開車的人還沒受傷,他在副駕駛室裡,撞死了,後面人只是受了傷,沒有傷性命,車裡三個人, 憑什麼他死呢?而且車不是他開的,他也不是在要害部位,為什麼他非要死呢?師父和大家講這就是業力,他過去生造的惡因,遇到股力量,就結這個業果了。)

我有這個感覺,恐怕在座的你們也有這感覺,你自己如果煩得很,坐也不是,睡也不是,走也不是,你就要注意了,注意什麼呢?早晚一早上早點起來,晚上晚點睡——在佛前懺悔。

晚上不方便去大殿的話,你就在你房間裡,把條桌搞乾淨,把經書往條桌上端正放著,把衣袍穿起來,就在地下拜。要真正生慚愧心,有的時候你慚愧心一生的話呢,二十拜以後,馬上心境就漸漸平下來了。才拜不行,才拜幾拜確實還不行。

這個業力現前煩的時候,不論誰人都有啊:遇個什麼事,認為自己被冤枉了,或者這事對我不利,心煩。你要真正能夠坐下來誦經,把這關過掉就好了。如果誦不了經,還是用這個辦法拜。晚上開大靜以後啊,外邊才安靜,你那個心也會比較集中了,你就對一部經拜,你把它當成佛像,哪個經書上沒有佛名字啊。真正業力現前時候,你要「罪從心底將心懺」,光坐在那裡不行。

所以我們要到業力現前時候確實是大麻煩事。尤其是用功辦道的人,你自己要掌握自己的當下這一念,到了能夠平靜的時候,你才能把功夫用上。念佛也好,參禪也好,持咒也好,心不能平靜的時候,你搞什麼都搞不上。光是勉強還不是辦法。

其次各人的根性不同,過去的福德因緣不一樣,打的妄想也不同。如果你要老是打同一個妄想,你就要自己覺察了,覺察什麼呢?就是「我今世沒幹過這個事,也沒有打過這個主意,它為什麼老是打這妄想呢?」你覺察覺察,它又來了,甚至一天要翻了多少次,晚上睡覺它都翻。

到這個時候,你就要注意緣了,所謂緣,就是你過去種了不好的因,現在若遇到不好的緣,它就要結不好的果。


悟公上人:這個咒能夠拔除一切業障的根本

我們能聽到得生到淨土的咒也是不容易的,這個咒大家都叫「往生咒」,全名叫「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這個咒能夠拔除一切業障的根本。

現在我們世界上人愚昧不好教。我有一個寧波的弟子,她在大佛寺拜過師父以後,在我那個老方丈殿住著,她跟我說的:「師父,我那一天在家裡,人靠在桌子上,雙手雙腳都不會動了、麻木了,我擔心死了,心裡害怕,就也不曉得念觀世音菩薩,就念阿彌陀佛,念了十聲左右,手也能動了,腳也能動了。」

她一開始很難過,因為一家人都在工廠上班,回來要叫她吃飯了,這兩手兩腳都麻木了,多少危險啊!念了十多句「阿彌陀佛」就好了,同平常一樣了。那麼我們可知,這念佛的功德是不可思議。

後來她晚上睡覺做夢看到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比自己的娘還要親,對她說:「你要念念‘拔業障咒’。」

她講:「哎呀,這個‘拔業障咒’我不會念。」這個女人,她的的確確就是‘往生咒’不會念,觀世音菩薩就親口傳授她:「南無阿彌跢婆夜。哆他伽哆夜。哆地夜他。阿彌唎都婆毗。阿彌唎哆。悉耽婆毗。阿彌唎哆。毗迦蘭帝。阿彌唎哆。毗迦蘭哆。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隸。娑婆訶。」

觀世音菩薩力量有這樣子大,一遍念過,這個善女人就記牢了。等第二天早上起來,去問念佛的那幫老太:「你們念佛,曉得這‘拔業障咒’不?」

這老太怎麼講?「我們‘拔業障咒’不曉得,‘拔業障咒’我們不會念,你問我們,你曉得不了?」

她說:「我也是不曉得,觀世音菩薩教我了。」

「那你念念看嘛!」就是剛剛念過,「南無阿彌跢婆夜。哆他伽哆夜」乃至「伽彌膩。伽伽那。枳多迦隸。娑婆訶。」「這個叫往生咒呀,怎麼叫拔業障咒?」

觀世音菩薩真正慈悲,我們這世界的眾生愚昧不好教,故所以給你取一個名字叫「拔業障咒」,那麼這個咒的確能夠拔業障,我們要相信。


聖一老和尚:想消除業障,最好拜佛菩薩

在《地藏經》中,世尊對普廣菩薩說,「若未來世有諸下賤等人,或奴或婢,乃至諸不自由之人,覺知宿業,要懺悔者,志心瞻禮地藏菩薩形像,乃至一七日中。念菩薩名可滿萬遍,如是等人,盡此報後,千萬生中,常生尊貴,更不經三惡道苦。」所以懺悔業障,最好拜佛、拜菩薩。

記得當年我在昂平用功時,有些少業障起(常覺為人所追,反思必為業障),於是拜《法華經》,一字一拜,前後三個月,才把這部經拜完,當拜到「藥王菩薩品」時,得到一些感應,夢中見藥王菩薩來摩頂:「善男子,你欠了一年糧!」

醒來後,我回憶在南華寺當司庫時,一不小心,被人偷去了常住的錢,當時我應諾了將來還,但那時的鈔票無定價,我便按谷價來計,失去的錢共值十五擔谷,十五擔谷剛好是常住一年的糧。我即時寫信到南華寺,連本帶利,一共還了貳十擔谷,並請常住白眾,我是來還債,不是佈施。

我這是拜《法華經》,當時修這個法,要是拜《地藏經》或是拜地藏菩薩,也一定會得到同樣的感應,我想地藏菩薩也會夢中摩頂開示的。竺摩和尚就是拜地藏菩薩獲得感應的。

所以想消除業障,最好拜佛或拜菩薩,一個七、兩個七的懺悔,宿世業障就能消除。

如果是拜地藏菩薩,就念地藏菩薩的名,這裡要注意「可滿萬遍」,念至消滅一罪,名為一遍;消滅兩條罪,名為兩遍。例如想消滅殺生的罪,念到殺罪消滅,名為一遍。再念到偷盜的罪消滅,名為兩遍。如是念至萬罪消滅,這就是經上說的「可滿萬遍」。要知道,人的罪,不離萬種。

這樣去拜了,仰仗地藏菩薩的神力,就萬罪消滅,萬福來臨,千萬生中,常生尊貴,而且更不墮落三惡道。

 

人死後六道要去哪一道?你在中陰身會遇到什麼?

什麼是拜懺?拜懺和一般法會有什麼不一樣?

不要陷入懺悔的誤區,懺悔不是追悔,追悔是罪上加罪!

金剛薩埵淨障法門--人生所有煩惱的解藥

為什麼文殊要提劍殺佛?文殊仗劍逼如來,佛開示罪性本空

懺悔法門簡介--業障重者,應修懺悔之法,為治病改命最易之法門

修行是要一直認錯懺悔嗎?懺悔之前要先思惟業果的道理

業障並不是障礙我們的關鍵

你還是認為別人在傷害你,你完蛋了!

你是你自己最大的障礙!

懺悔的種類與方法--佛教的兩種懺悔方法

懺悔十法,懺悔了,還會受報嗎?

懺悔要在活著的時候才有用

為什麼要念懺悔文?

造惡業後如果沒有如法的懺悔會怎樣

懺悔的種類與方法

為什麼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

他就看你不順眼!眾生的業力,你沒法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