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誦經和參加法會有什麼不同?
答:有人說:「寺院所使用的法會課誦本,也可以自行請購,那麼直接在家裡自修不就可以了嗎?」雖然在家獨自修行不是不可以,但是效果與感受力,恐怕無法如參加寺院共修來得好。
這是因為如法的修行儀軌,需要具備許多優良環境條件,才能順利進行,也比較容易取得有所成就。寺院道場正是遵照這樣的規定而建設的。這些條件包括:做好灑淨的結界以區隔外界非人的干擾,塑造種種佛像,陳設種種供具。方便迎請諸佛菩薩降臨,以及設立一定的修行空間等。當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由深入三藏經典、戒行具足的法師主法,以護持修行者。
為便利修行,如法的修行處所是必要的。在家修行因為雜務纏身,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寺院道場本來就是以修行為目的而設立,環境條件自然比自家來得好,再者,具有完整的修行儀軌,更何況參加寺院的法會,還可以聽聞法師講經開示,對於自身修行更有助益。因此,在寺院共修往往比在家自修更容易成就。
學佛要有所成,是必須要福智雙運。不論是坐禪修觀,或是儀軌誦念,因此,學佛人在自己專修法門上用功以外,為了調伏心性與增加福德因緣,還需要配合參加法會活動。
---本文摘自《法會50問》
仁達法師開示:在家誦經和參加共修有何不同
信眾:現在全國各地的正覺精舍每一星期都有共修活動,包括拜禮佛懺悔文,誦讀《經咒合刊》,還有正覺寺每個星期六上午八點半到十一點半也會進行共修。那麼請問師父,如果自己在家誦經禮佛和來參加共修,這種功德和意義有什麼不同呢?
仁達法師開示:是不一樣的!大家一起誦經跟一個人在家裡誦經,雖然都是在誦經,但是效果不一樣的。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現在的科學技術證明:一切物質都是能量,都有能量的,經文也是有能量的。它那個能量滿分按一百的話,經咒的能量都是一百。每個人也有能量,包括這個水也有能量的。前一陣我在觀音殿跟大家說過,我的一個弟子台灣的妙靈,她用光子密碼能量測試儀測我喝的水能量是一百。那時候妙融和妙安也去了,妙融的茶葉水九十八點幾算是比較高的了,但是不到一百,我拿過妙融那個茶念念咒,一兩分鐘的時間再測能量也是一百。佛經咒的力量很大,用科學分析它可以說能夠改變分子結構,使被加持物能量迅速增加。
我們大家在一起誦經的時候,會形成一種場,用現代物理學解釋,最先進的物理就是光子力學,光量子嘛。現在最先進的物理學就是光量子嘛,量子力學,研究場論,這是最先進的。一切場都有能量的,為什麼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呀?一個是道德的感化,跟著好人學好,跟著壞人學壞,這是一方面,表面看得見的;另一方面從肉眼看不見的思想裡頭還有能量,跟著好人在一起正氣大,能量也高,這個人就會旺運,這個運也旺事也旺,跟著壞蛋在一起呀,整天提心吊膽,覺都睡不好,能量會高嗎?會很低的,會影響你的運氣的,所以大家要記住這個。為什麼有人說跟富貴的人常在一塊兒沾沾光?沾沾人家的富氣、福氣,托福托福嘛,跟著那些倒霉透頂的人在一塊兒沾他的黴氣、黴運,會受影響的。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能量的一種傳遞。我們大家在一起誦經的時候,人越多這種能量場能就越高越大,加持力也會很大。有許多信眾反映參加共修誦經很少打妄想,共修之後法喜充滿;有的堅持參加共修,一些病症也不藥而愈。
第十四講 集會共修
解與行,是每個佛教徒一生的功課。有時需要自修、自學,有時候需要配合大眾的時間共修、共學,藉由集會共修可以增長個人內心的力量,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道誼。到了現代,佛教走入社會,為了接引不同層次的人士接觸佛法,佛教的弘化方式趨向多元化,以因應時代所需。現在很多人喜歡到寺院道場聽經聞法、集會共修,對象不局限於佛教徒。佛教也從寺院走出去,到各機關、團體乃至校園舉辦各類型的活動,讓更多人得到佛法的利益。
在這個講次中,就集會共修的定義、內容,自修與共修的不同,以及如何規劃、推廣集會共修等提出說明。
一問:在佛門、道場裡的修行有很多種,所謂「共修」,一定要集合多人共同修行嗎?
答:在僧事裡,出家人不只要領導信徒共修,即使在寺院裡人多,自己也要共修,所以領眾薰修,對出家人而言是很重要的。
修行,有個人的自修,如自己拜佛、誦經,還有與大眾共同修持的法會、課誦、坐禪等。自修與共修的不同,在於一個人修行,力量有限,好比用一根手指頭打人不痛,共修就如五根手指握成一個拳頭,可以產生力量。用火點燃一根木柴,火力有限,好多的木柴就能產生熊熊的火焰,共修可以助長彼此修行的力量。
就如念佛、打佛七,這一邊的大眾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要換氣時,另一邊還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彼此的唱念就如推波助瀾、波濤洶湧,有人高唱之後,還有人唱得更高,隨著大眾的念佛聲浪,精神就昇華了,共修集會是很有意義的。
二問:就自修而言,自修有什麼好處嗎?
答:自修有很多好處,個人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的功課。要參禪,就坐下來觀心;要拜佛,就站起來禮拜;要讀經,就打開經本讀經。總之,自修比較隨心,可以隨自己的時間、體力,也有很多的方便。
三問:目前一般寺院道場有哪些共修項目可提供大眾參加?
答:天主教、基督教都是在禮拜天共修、做禮拜,而佛教過去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大家也會到寺廟裡拜拜。到了現在,只是初一、十五到寺廟拜拜是不夠的,佛教也隨順社會,無論是星期六、星期天,白天、晚上都舉辦很多活動,如法會、拜懺、講座、念佛、參禪、讀書會等等,開放讓信徒來道場共修,所以現在的佛教普及很快速。
四問:共修時,大眾一起唱誦,可是有的人不開口,這樣的共修有功德嗎?
答:集眾的力量很大,有了團隊精神,自然力量會聚合在一起。共修的力量如果有十分,那麼參與的每個人都能得到十分,不會像水果切下來,你拿一角、他拿一角,每個人只分到一小部分;共修不同,每個人的發心都是圓滿的,即使有人不開口,功德也不會減一分的。
佛教的修持,即所謂「願心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五問:大眾共修時,不懂得誦經、持咒的內容,只是聽、看,這樣來參加共修,會有修行的作用嗎?
答:有作用。我會誦經,固然有作用,即使聽人誦,但我不懂得內容,不過我感覺到誦經真好;或者你唱讚子,我不會,不過我覺得你唱得很好聽,那麼我和你的功德是一樣的。
就相當於你布施,我沒有錢布施,不過你布施我很歡喜,可能我一念歡喜心就比你實際的布施更清淨,擁有更多的功德。佛法是不可思議的,你布施給我,我只是接受,不只你布施有功德,我接受也有功德,這就是「施者受者,等無差別」。
佛法就是這麼平等,共修不論是唱、是誦、我會不會,並不重要,只要有心,能夠隨順佛法、隨順善美,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六問:如果隨大眾唱誦經文,經文裡的字念錯,會很嚴重嗎?
答:如果是不認識這個字而念錯,不是有意的,這並不嚴重。在這一點我可以有一個證明,當我們誦念《金剛經》結束之後,有一段〈補闕真言〉,它的用意就是提醒我們在誦念中,萬一有哪個字念錯或缺漏,加誦〈補闕真言〉就可以圓滿如法,說明誦經即使有一點差錯,可是誦的人心意沒有錯,還是有補救的辦法。
過去有一位老太太每天念「唵嘛呢叭咪吽」,他這個「吽」字不認識,就念它的半邊「唵嘛呢叭咪『牛』」,他每念一句,就撥動一顆黃豆,一天要念一斗黃豆,「唵嘛呢叭咪牛」、「唵嘛呢叭咪牛」,就這樣念了一、二十年,黃豆都不需要用手去拿,每念一句「唵嘛呢叭咪牛」,豆子就自動「篤──」的跳一顆過去。
後來有一位法師聽到,告訴他:「老太太你念錯了,不是唵嘛呢叭咪『牛』,是唵嘛呢叭咪『吽』才對!」老太太一聽,「唉唷,錯了,再改過來。」從此他念「唵嘛呢叭咪吽」,豆子卻不跳了。所以這個「念」,心境要一致、統一。
經文的念誦有各種字音,如英文、日文、韓文,音聲多有不同,只要念的人以虔誠恭敬的信心來念,效果是一樣的。因此我們念經,字念錯是無心的錯誤,並不是太嚴重;但不可以有心,認為「錯了不要緊」,那是見解上的錯誤,這就很嚴重了。
七問:隨眾共修時,心裡卻煩惱妄想,這樣的共修有用嗎?
答:還是有用。為什麼呢?共修可以增長個人的福德因緣,不管當下是真心誦念還是妄想紛飛,都是結緣。
雖然心很散亂,但是我的口在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散亂也有散亂的功德,只是功德不是很集中、不是很大,卻不能說沒有功德。
八問:共修唱讚子或誦經時,您認為木魚的快慢速度應該如何與大眾配合?
答:司打法器的人,要知道「大眾慧命,在汝身上」,如果法器司打不如法是有罪過的。所以一場法器敲下來,讓大家念得很愉快,就等於指揮、奏樂,全體大合唱一樣,大家會感到歡喜暢快。如果敲木魚的人速度快慢都不合乎大眾節奏,不是太快就是太慢,就會擾亂全場的和諧。
我一向重視木魚敲打的音聲大小,人多時,聲音當然要大一點,人少,就小聲一點。如果殿堂裡人少,還敲得很大聲,人很多時,卻敲得很小聲,讓人聽不到,這就不行。敲法器的人不是為自己敲,是要因應與會大眾的快、慢,順應大眾的氣息,念到該快的時候要快,該慢的時候就要從容不迫,這種速度快慢、聲音大小的拿捏,還是要隨著經驗、情況而決定。
九問:參加共修的人如果唱誦音聲太大,或者他的快慢節奏與其他人合不上板,這樣對大眾的修行會不會有影響?
答:這樣當然不行,因為大眾共修的唱誦,等於大合唱、齊唱,有一定的韻律,如果突然冒出一個音量超越大家,就不和諧了,所以唱念要和諧。
就法器來說,佛教的引磬是「叮」、「鐺」,配上木魚「篤──」,聲音很和諧。我們在寺院共修習慣的人,根本就沒有動念,什麼時候放掌、什麼時候合掌、什麼時候要禮拜、什麼時候要轉身,這些動作都很自然,法器一響,大家都很習慣隨順著去做。
一個僧團,從法器、唱誦的協調與否,就可以看出內部的人事是否和諧如法。只要有一個人出差錯,大家都會感受到、會很訝異,心想:「這是怎麼一回事?」所以一切法器都是龍天耳目,不能有所差錯。
一○問:共修時,聽到旁邊的人唱誦音聲不佳而心生嫌惡,這樣的修行是否得當?
答:唱誦者自己的音聲好不好,應該自知,所以一般音聲不好的人,在唱誦時都是「你大聲,我小聲」、「你小聲,我就不出聲、自己默念」。為什麼?唯恐自己的聲音出來會打閒岔。
在大眾的共修當中,如果有一個人不顧念大眾,常常走音,別人就會對他感到厭煩、討厭,這都有所不當;而聽的人也沒有修養,缺乏忍耐、體諒他人的心,念誦的人也不自知,在這樣的環境下要隨順大眾,彼此都要注意。
一一問:共修時經常遲到、早退,是否如法?
答:在法會共修裡,當然有一些職事因為職責所在,要先去開門、關燈,需要走動、早退,這種情況下他是服務大眾,不是為了自己的事,所以有時候遲到是讓大家先走,他要留下來收拾,不得已而遲到,這是如法的。如果你今天沒有公務,應該到而你不到,應該離開你卻不離開,這是不當的。
所謂的規矩,只要在寺廟裡住久,會感到所有的規矩已不成規矩,因為他住習慣,都定型了,時間一到,要做什麼自然大家就一起會合。
一二問:寺廟道場舉辦共修,一次共修以多少時間比較恰當?
答:寺院裡的出家眾,由於已經習慣於集會、共修,時間長短並不是很大的問題。過去大陸各家叢林的家風不同,如寶華山,一個早課需要一點三刻,將近兩個小時;金山的叢林,晚上一支大板香,也是兩個小時,因為是出家人,不管坐香兩個小時,或者一個多鐘點的早課,對他們來說都習以為常了。
如果是一般的信徒,一場集會共修兩個鐘點坐著或站著不動,似乎時間太長了,就有必要調整一下,讓他們也能接受,這場共修集會才有功德。
一三問:寺院道場的課誦內容,都已有固定的型態,是不是可以更改呢?
答:談到更改課誦內容,過去已經定型的像〈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等讚偈,是由過去一些有經驗的大德們定下來的,能依照這樣的內容、蕭規曹隨,這也很好。
如果你對這樣的課誦形式有新解、有另外的方法,對修行上、氣氛上有所助益,在時間上掌握得宜,只要合乎佛法,等於誦念《金剛經》、《彌陀經》、《法華經》,一樣是誦經,至於用什麼樣的形式來呈現,並不重要,只要能達到修持靜心的效果就可以了。
一四問:每次的集會共修,是否一定要安排開示佛法?
答:集會共修重要的是,要安排人開示。一場集會共修既然名為「法會」,就是要說法,要能行解並重,不能光是誦經打坐而沒有開示、講說,這會流於形式而不能讓人心開意解。講說開示對信徒的教化是相當重要的。
一五問:共修時,跪著誦經或站著誦、坐著誦,哪一種姿勢比較好修行?
答:我從小都是站著課誦,一站就是一、兩個鐘點,天天如此,站久就習慣了。甚至一站,五、六個小時,六、七個小時,無論是站著或跪著,我都經歷過。剛開始難免不太舒服、不太習慣,不過修行就是要學習忍耐,既然是規矩,就必須照著作,因此都沒有什麼意見。
到了現在,自己要領導信徒共修,慢慢衡量到站著沒有坐的好,因為坐著比較不費力,大家就能用心誦經;如果是跪著,讓大眾很虔誠,只有短短幾分鐘的祈願,這麼跪著誦念也很有意義。
無論是站、是坐、是跪著,或者繞佛、經行、行香,重點是要適當、合宜,那麼行、住、坐、臥一樣都是修行。
一六問:集會共修有時要拜願、拜佛號,佛教裡要拜的佛號很多,如《三千佛名經》等,在集會共修時,您認為應該拜哪些佛菩薩的聖號比較適合?
答:過年的法會,有拜萬佛、拜千佛,裡面的一萬尊佛、一千尊佛可能都不認識;光是知道名字沒有什麼意義,不如選擇自己認識的,如「本師釋迦牟尼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消災延壽藥師佛」,或者拜一些菩薩的聖號。
禮拜這些佛菩薩,不一定在多,只要心裡虔誠,例如拜觀世音菩薩,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拜的人跟他很有緣分,這個功效就不一樣。拜佛不是在多,是在於虔誠、受用。
一七問:集會共修的課程及進行方式,應該如何進行?
答:過去寺廟的早晚課誦、五堂功課都有一定程序。
到了現在,面對社會的信徒,經常有共修集會,當中要誦什麼經、要有什麼程序、需要多少時間,不再拘泥於叢林寺院的早晚課,可以重新修訂適合信徒、適合他們的信仰、適合他們了解的內容。
課誦圓滿後,能為他們作一個簡單的講說,讓大家知道一些佛教的典故、歷史,佛教的資訊,讓他們對佛教生起信心,生起想要了解佛教的嚮往之心。所謂「信、解、行、證」,「行」與「解」的相應是很重要的。
一八問:集會共修的內容,有的要唱、有的要念,信徒需要學習才有辦法跟上,如果經常改變內容或作變更,是否恰當?
答:在內容上,倒不需要經常改變,總要持續一段時期。例如早上誦《普門品》、晚上誦《阿彌陀經》,即「早觀音、晚彌陀」,也很適合。
或者不念經,因為早晚光線不佳,文字不容易讀,或者沒有那麼多經本,就以拜願的方式,一句「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拜,拜半點鐘,或是三十二拜、四十八拜,這也可以,大家會拜得心情愉悅。佛法要契理契機、觀機逗教,要能契合大家的需要。
一九問:在寺院道場的禪堂裡可以念佛嗎?
答:過去的禪堂有所謂「念佛一聲,漱口三日」,念佛是不被准許的。但它不是不相信淨土,而是要你靜下來參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它不要你藉助其他的力量,就是要你專心一志。其實阿彌陀佛與我沒有仇,念「阿彌陀佛」也是要一心;能做到一心也是禪,因此你認為禪堂可不可以念佛呢?
我們現在倡導禪淨共修,參禪、打坐、念佛都不要緊,佛光山的禪堂旁邊有淨業林、念佛堂,我就把它定名為「禪淨法堂」,裡面有禪、有淨,就表示禪淨融和,我一再主張「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意即在此。
二○問:舉行集會共修的場所,除了寺院以外,可以在其他地方嗎?
答:共修的場地並不限於寺院,現在也有借用學校的大禮堂拜大悲懺,借某個公共場所舉辦八關齋戒。因為寺院空間有限,不足以容納這類大型的法會活動,走出去辦法會、活動,對社會也有很大的幫助,很有意義,不少教育機構、機關團體會歡喜贊助,樂於參與的。
二一問:佛教的集會都是修行,一般來說,就是唱讚子、誦經,或者禪坐、念佛,然而在集會共修裡,是不是還可以包括像聯誼之類的活動?
答:有時候有需要。例如週日共修,有一位外地來的大德法師,我們可以邀請他做一場講座,可是我們自己的功課也不能不做,一樣是念佛的照念、參禪的照參,只是請那位大德法師增加一個開示、一個講座,並不影響大眾作息。
或者在什麼節慶,如佛誕節等特別的日子,可以增加園遊會、聯誼會,或者讓大家上來報告心得,那也是一種度眾的方便。集會共修與全世界、社會上的信徒都有關係,那麼將內容辦得活潑、多彩多姿一點,也是很合理的。
二二問:就如我們讀書,從小學升中學、大學,有一個次第,那麼集會共修的層次應該如何再提升呢?
答:在佛法裡,念佛、參禪、講座,各自的程度是深、是淺,要如何來訂定層級呢?或者念經,念《阿彌陀經》是幾年級的程度?念《普門品》、《藥師經》是幾年級?事實上是很難認定的。
再者拜懺,各種懺儀如水懺、大悲懺、金剛懺,深淺有時也很難定位,因此就隨順因緣,經常更換不同的懺法讓信徒多方體驗、學習,也能提供不同根機的信徒一個修持的機會。
二三問:寒暑假或春節期間,我們可以舉辦哪些集會共修?
答:幾十年來,我們開辦暑期的夏令營、大專佛學夏令營、中學夏令營、兒童夏令營、信徒的夏令營,或佛學講座、各種佛學、專科的講座,乃至各種佛七、禪修會,這些都是共修,可以讓所有的信徒隨喜參加。
有一個「短期出家」的活動值得一提,就是利用寒暑假期間,讓信徒可以像八關齋戒一樣遠離家居,到寺廟學習出家人出世的生活。短期出家可從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到一個月,讓在家人於平日習慣「擁有」,有家、有錢、有愛情、有兒女的生活之後,讓他來到佛寺體驗「空無」的美妙生活。
當一個人孑然一身、無牽無掛的時候,就能感受到無窮、無盡、無限的美妙,對他的人生也會得到很大的啟示。
二四問:寺廟裡舉辦在家戒會,或者辦讀書會、抄經會,乃至佛學會考,算不算是共修?
答:有沒有共修之名並不重要,總之都是弘法活動。比方舉辦佛學會考,辦了以後讓大家關心、留意閱讀佛書,增長佛教的知識;或者舉辦傳戒會,信徒到寺廟受五戒、菩薩戒,讓他感覺到做人要以戒律為規範,對他的信仰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
此外,辦讀書會也很好,從儒家的典籍到現代一般知識、應用類的書籍或佛教經典都可以。近年來台灣天下遠見文化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倡導讀書風氣,他提出「把家庭的酒櫃變書櫃」,鼓勵人人每天省一點錢、買一點好書。
因此佛教舉辦的各種共修集會,都是對社會、對大家有益的活動。
二五問:寺院道場應如何運用集會共修,來接引青年的參與?
答:現在佛教界都是用心良苦,一些大寺院施展各種方便,來接引青年接觸佛法。不過將來最好能聯合政府、學校,在校園裡開設佛學課程,可以有正式的學分;青年到佛堂、寺院做了多少好事,功德都要做記錄,將來能給予表揚。
強化青年的倫理道德信念,提高青年務實力行的精神,並且讓佛法淨化人心,帶動社會的和諧。
二六問:除了青年以外,我們要如何安排一些適合於兒童的集會?
答:講到教育,其實兒童時期的道德教育最重要。有人說:「學佛的兒童不會變壞。」確實如此,在佛教裡,最起碼的教育是教導小朋友不要虐待小動物;不要偷竊、拿別人的東西;不要暴力,不與人打架;口要清淨,不要罵人;要勤勞、有禮貌,出門前說:「爸爸媽媽,我去上學了!」回家說:「爸爸媽媽,我回來了!」幫媽媽挑菜、排碗筷、做家事,拿報紙給爸爸看,從小讓兒童培養家庭的倫理、道德觀念,給他們良好的身心發展,這對整個社會來說是很重要的。
如果現在的政府或教育機關的官員、學校,一味的讓兒童脫離宗教,不讓他們接觸佛教,這是社會的一大損失,對兒童更是很大的損失。
二七問:推廣集會共修,對佛教的未來發展有什麼幫助嗎?
答:如果所有寺廟都來辦集會共修,每一個寺廟的出家眾都來參與,出家人的地位將會提升。因為出家人是社會的老師、社會大眾的教員,大家就會尊敬你,你才有資格被人稱呼一聲「師父」。
對社會人士來說,除了他們在世間的應對談吐、教育、道德規範之外,到佛教裡受一點其他的教育,可以補助他做人處事的觀念,讓他們將來在身心發展上更健全。佛教的共修活動,對於佛教、社會,都有很大的貢獻。
二八問:有一些社團、公司行號或一些工廠,乃至監獄、醫院,會邀請道場的法師去領導共修,佛教走出去領導共修是否得當?
答:佛教走出去,對佛教是一件好事。不過最要緊的是佛門需要對師資加強訓練,對教化內容要有更新改正。佛教本身也要舉辦師資訓練的機構,讓我們儲備人才,將來能到學校、監獄、工廠弘講教化、協助舉辦活動。
二九問:對外領導共修的對象,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機關、單位,我們在內容、質量或動員力方面有什麼應該注意的事項?
答:每個出家人,要到各個社團、機關、學校去說法,弘法利生,本身要健全,包括自己的談吐、知見、儀表、威儀、講說的內容及自身的佛法涵養,有佛法才有辦法。
今天的佛教,講究的是人人是否都具備佛法?你有佛法,還怕沒有辦法嗎?
三○問:集會共修要培養師資,如果一個道場出家眾人手不夠,在集會活動時,是不是也可以有一些義工,或比較有修學的居士來幫忙?
答:這是有必要的,居士們來幫忙出家眾,對佛教的發展是有幫助的。他們在社會上都是有經驗、有學歷,佛教能結合在家居士的力量,對於度眾會有更快速的成長。
問:對於初學者參加法會也等同學習佛法嗎?
答:首先要明白法會二字何解。法會二字,從正信的佛教而言,是指演講佛法或供佛施僧的集會,亦有禮懺迴向,布施超度眾生的內容。此等集會,程度有深淺,作用有不同。
講經法會是直接學習學法義的地方,多聽法師講經,自然能增加正知正見開智慧。供佛施僧法會,例如誦經共修,禮懺拜佛,八關齋戒,禪七佛七等。雖沒有直接一部一部經典去解釋,但祖師透過一些儀軌,把生死因緣,滅苦的道理和方法都介紹出來,如果佛弟子能隨文入觀,並隨指導持戒修定修慧,也是學習佛法。但是要小心不要把方便當成根本。法會為了接引大眾,會有布置、唱誦、禮儀等部分。若參加法會,只道梵唄好聽,道場莊嚴,乃至參加法會時有所感應隨之落淚或大笑,而覺得自己對學佛修行已有心得,或從參加的年數或次數來衡量自己的功力,這都是遠離學習佛法了悟真理、離苦得樂的根本。
現在學佛人聽法就好,何必參加法會呢?
或許我們常聽學佛人說:「佛陀時代又沒有法會,只有聽法,所以我們也應該聽法就好,何必參加法會呢?」
其實三世諸佛所宣說之宇宙真理,無論是緣起無生、放下解脫,祂們皆是自古皆然、同說此理,因為這才符合「契理」的原則;然而十方菩薩度眾救苦之法,則絕對觀機逗教、因地制宜,各種巧妙不同,因為這才是「契機」,唯有合乎「契理」、「契機」的本懷,才是佛經的宗旨。
在《雜阿含經》卷第十八•弟子所說誦第四品•第四九八篇中,舍利弗尊者對佛陀說,我明確知道無論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教法都是一致共通的,祂們都要弟子們斷除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蓋,再覺照身、受、心、法四念處,接著修習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等七覺支,而明心現性解脫成佛的。
經云:我知過去諸佛、如來、應、等正覺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彼當來世諸佛世尊亦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今現在諸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亦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佛陀對於舍利弗的看法也大表贊同,經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舍利弗也曾向佛陀表示:「世尊!我不能知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之分齊,然我能知諸佛世尊法之分齊。」
意思說,雖然我不能了透每位諸佛如來的心念及境界,但對於每位諸佛如來教法的總綱及次第,大致上我還是能理解的。所以悟道的唐代高僧永嘉玄覺大師在《證道歌》中說:「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這些都是說明諸佛教法一致的經證說明,所以我說「於理教化,三世諸佛同說此理、自古皆然」。
然而諸佛度眾的法門則是各有巧妙不同,如《普門品》云:「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這就是觀機逗教、因地制宜的方便,如同《維摩詰經》所提到香積如來以「香飯」作佛事,或諸佛如來觀一切因緣,以各各不同的法門廣演佛事一樣
經云:爾時維摩詰問眾香菩薩。香積如來以何說法。彼菩薩曰。我土如來無文字說。但以眾香令諸天人得入律行。菩薩各各坐香樹下聞斯妙香。即獲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薩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阿難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飯能作佛事。佛言。如是如是。阿難。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諸菩薩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樹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臥具而作佛事。有以飯食而作佛事。……有以虛空而作佛事。眾生應以此緣得入律行。……或有清淨佛土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
如是阿難。諸佛威儀進止。諸所施為無非佛事。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
這就是說明「於事度生,十方菩薩觀機逗教、因地制宜」各各不同,其實佛法的宣揚,只要合乎「契理」的原則,「契機」的部份,則因時空的變遷,會因地制宜地改變度眾的法門,這也是時勢所趨、在所難免的,如過去世觀音古佛度眾的方便,在現今賢劫的佛陀時代可能就看似奇特,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佛陀曾說觀音佛祖度眾的妙法有:若有貓兒所著者。取弭哩吒那(死貓兒頭骨也)燒作灰。和淨土泥。捻作貓兒形。於千眼像前。咒鑌鐵刀子一百八遍。段段割之亦一百八段。遍遍一咒一稱彼名。即永差不著。……若患瘧病著者,取虎豹豺狼皮咒三七遍,披著身上即差,師子皮最上。……若有身被枷鎖者。取白鴿糞咒一百八遍。塗於手上用摩枷鎖。枷鎖自脫也。
相對地,佛世時代明定出家僧眾不可持金銀的戒律,對現代的僧眾而言或許真是一種困擾,然而這些度眾法門的更替,對成就佛道的諸佛如來而言,本來就沒有相上的差別,因為祂們隨時把握契理契機的度眾原則。同樣地,佛世時沒有法會模式,也不盡然代表後世就一定要遵循這一成不變的法則,所以須菩提在般若會上曾說: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因為世間所有的一切事相,包括所有的語言文字,都是約定俗成,尤其會因時空的變遷,賦予它不同的時代意義。就如中國最初的洛陽白馬寺,這「寺廟」作用,起初只是東漢明帝為迎接來自印度的迦葉摩騰及竺法蘭兩位高僧,所建造接待外賓的一個場所,如同台灣早期「中泰賓館」的作用,但誰知物換星移的今日,卻成僧侶修道的處所。
而坊間不懂常識的人,一看見男眾出家人,就習慣以輕蔑之語叫「和尚」,殊不知可以稱之為「和尚」者,乃佛門一寺之主或對修行有成、德高望重之高僧的尊稱;再說「想入非非」一詞,它是指禪修者,都想追求有頂之天無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境界,名為「想入非非」,但現今卻誤作胡思亂想之語。
所以從「相」上來看,基於「十方菩薩觀機逗教、因地制宜」方便度眾,可見佛世時沒有法會儀式,並不代表後世就不能有法會的儀式,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從「性」上看,我們只是用凡夫肉眼來看待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必是斷章取義、有待商榷的問題,為什麼呢?
我們以為佛世時,只有佛陀一人在講經說法,而沒有形式上的法會模式,那是因為我們用凡夫肉眼所見,然而事實上,佛陀說法的對象,不乏證得天眼、慧眼及法眼的聖弟子,祂們在聽法的同時,皆可同時觀見無形界域鑼鼓喧天、天樂齊鳴的現象,這不就等同我們現在所認知的法會模式嗎?你看佛陀在講說《法華經》時,不是都有一尊多寶佛在側共襄盛舉、隨喜讚嘆嗎?都有龍天護法在旁護衛壇場、維持秩序嗎?
然而現今的法師與佛陀是不能相題並論的,因為佛世時,釋迦牟尼佛這位「大僧」,祂同時具足了「佛」的功德力以及出家「僧」人的雙重身份,而現今任何一個講經說法的出家人,基本上就是一個「僧人」而已,所以當我們表相上來看佛陀只有講經沒有做法會,其實是錯的,因為這位講法的大僧,同時還是「佛陀」,所以當下即是「三寶具足」的狀況,所以當祂在講經時,這些有證量的弟子,相信都能窺見無形上空諸佛讚嘆、諸天擁護、天樂齊鳴、天花雲馥的盛況,這就是最真實的法會場景。
而現今出家僧眾在講經說法時,美其名只能說是「佈教」,因為沒有「佛」的功德力,三寶之中尚且少了「佛寶」,講經會場及上空自然沒有天女散花等法會的模式。那麼既然佛世時沒有法會儀軌,為何從古至今又有如此多的法會懺儀流傳於世呢?
其實最主要乃是因為歷代祖師大德們,他們藉由自修的功德,藉由自證的神通能力,觀見這所有一切無形的諸佛菩薩在度化蒼生的一切妙法,再加上這些祖師大德,他們自身對佛法的素養以及體證,而結集出來的一切法會儀軌,其功德力正彌補了現今法師只有佈教,沒能感得諸佛蒞臨加持及超度提昇的不足,否則懺文何以常說:「金山修建,不燭自明」,又云「若無靈驗,今古焉傳」呢?
所以我們可以在《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看到歷代祖師以其甚深定力觀見諸佛佛事的莊嚴,經云:凡曰方隅之所。悉同城壘之堅。雖密藉於真言。實冥資於圓觀。將見瓊林風動。玉殿雲披。懸寶蓋於層霄。聳華臺於廣座。千幢旛而交擁。眾伎樂以旁羅。惟茲淨想之所成。是即靈山之未散。……諦觀茲食。不外吾心。繇知諸法常融。故得六塵互遍。是則出醍醐之上味。宣栴檀之清芬。雨七寶以穰穰。散四華而灼灼。聳光明之臺殿。列殊勝之輦輿。仙樂鳴空。笙磬之音間作。天衣擁霧。珠瓔之飾下垂。以念念具足不虧。故彼彼莊嚴無盡。惟此道場之內。紛然事儀之多。是以淨水明燈。懸旛揭蓋。金鐃之聲震幽谷。梵唄之響薄層霄。悉入此宗。元非他物。
看到以上無形法會的莊嚴殊勝,實則令我們驚嘆及汗顏,所以一般人說現今佛教不需要法會,這是以偏概全、斷章取義的講法,並與真相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佛陀的教法,能令聞者入佛知見、明心現性,這是約「理懺」而言;但加上諸佛的加持及運籌,則能達到惡緣遠離、消災化劫,這是約「事懺」而言,只要理懺功德成就,自可解脫生死、成佛作祖,而事懺功德成就,必能左右逢源、心想事成。當然最圓滿的修持,一定是理事圓融、天人合一的,佛陀時代因為「佛」的功德力,具足了這所有一切覺滿度生的功德,這的確是未逢佛世,身處末法的我們所不能及的部份。
其實修行成就,不就是為了度眾嗎?一般寺廟乃至法師說「不作法會」的,坦白說,多數是因為他們不會作法會,再則他們也不會瞭解在一場法會中,藉由諸佛菩薩的開示及接引,竟然可以度化比有形信眾多上百倍乃至千倍的法界眾生;另外我們藉由法會莊嚴的唱誦及儀軌,令信眾心生恭敬及精進乃至見賢思齊的作用,這都是有利於我們修行的方便法門,而且真正得度的冥界眾生,實質上還是藉由法會中,主持法會的諸佛菩薩所宣說對症下藥的妙法而啟悟的,這還是「以法利生」啊!只是末法的我們,沒有藉由這些繁瑣的程序儀禮,又不容易恭請到諸佛菩薩的降臨,這部份在第三章有詳細說明。
然而平心而論,現今的學佛人,又有多少人能安於佛世時樹下一宿、日中一食的輕安修為?我們現在學佛是熱鬧的,不是寂靜的,你看樂於參加佛門莊嚴法會的信眾人數,遠多過於佛教所舉辦的講經會場人數,這個現象顯示了人們已不安於空寂的靜態修為,而樂於熱鬧的動態活動。可見我們已經不容易像佛世時聽法的弟子一樣,可以專注以「理懺」去解脫,所以如果再沒有藉助「事懺」的功德,何以達到理事無礙,甚至事事無礙的境界呢?
就說《藥師經》中提到的:「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淨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花,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清淨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鼓樂歌讚,右遶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求,一切皆遂」。
佛陀慈悲教導末法的我們,如果真有心要供養諸佛如來,修習其妙法,一定要藉由「事相」上的周全,才能達到「理法」上的圓滿。如經典所云,欲供養藥師佛的人,「應先造立彼佛形像(如法開光),敷清淨座而安處之(圓滿安座)」。接著還要「散種種花,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這些都只是事相上的周全罷了,接著還要開始事懺「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淨食,澡浴香潔,著清淨衣」,在事懺的當下,內心要以理懺作觀,所謂「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接著又是事懺及理懺「鼓樂歌讚,右遶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
又《慈悲三昧水懺》的懺主悟達國師亦云,想要真正修行的人:「若欲行此法者。先當外肅形儀,瞻奉尊像。內起敬意,緣於想法」。可見沒有事懺的基礎,如何達到理懺的功德。當然有人會說,現今也有很多法師講經說法,也算是「法會」,何必去參加事相上的「法會」呢?
其實「法會」的深義,即是以「法」聚「會」的意思,如上所述,當佛陀說法時,以其自身功德,大眾聽聞妙法,就代表以「法」聚「會」的作用(因為見法即見佛)。但現今的任何一個人,都不具足佛陀的功德,所以我們在講說佛法時,嚴格說只能說是「佈教」,還稱不上是「法會」。
所以很多人就會想,那我們自己在家修法就好,何必跑去寺廟共修作法會?六祖大師在《壇經》的「無相偈」中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其實只要我們自忖一天當中,可以心念清淨、不起分別,如果有這等功夫,那麼在家修或寺廟共修都不是重點,因為你已經找到了摩尼寶珠,但如果還沒有這樣的境界,在寺廟共修或法會懺悔,還是遠比自己在家修行有功德。
因為想要成就道果,勢必圓滿「自度度人」的福慧資糧,自度成就不難,只要「無我」,只要選定一個法門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日久功深後定能水到渠成。然而度眾就不容易,除了要觀機逗教,如何具足度眾資糧及功德,更是難上加難。就有形眾生的度化,菩薩行者需要廣學五明(內明、因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然而就為數最多的無形化生群靈而言,現今學佛者,想要藉由誦經回向的些微功德,達到度化冥界冤親的作用,實際上也是緩不濟急的,此時由諸佛菩薩所主事啟建的法會,自然可以達到冥陽兩利、消災了業的雙重作用。
尤其只要有諸佛法脈沿革的正法寺廟,多數是佛聖仙神雲集的所在,如此的功德更是千生罕遇、萬劫難逢。當然在寺廟法會前的種種莊嚴如法的佈置,尤其對龍天護法的禮數供養,更是不可或缺。有關龍天護法大駕光臨的景象,在《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有明確的說到:不速而疾。有感則通。威容儼日出之光。神足儗天行之健。駕雲軿而揚羽葆。載馳載驅。窮寶燄而徹風輪。宜上宜下。幸毋癈命。須善為辭。事有勞煩。禮當攀送。……恭惟使者。秉如來教。順檀越心。有請皆臨。無求不應。今則駕臨騎降。薄供當陳。爐焚飄緲之香烟。燈列熒煌之炬燄。茶烹香嫩。花擎上苑之春。果奉芳馨。食獻酥酡之味。具錢貌而化奠。贈祕咒以資培。理等獻芹。事希昭格。今有赦書二函。赦牒一道。恭對使者。覿面披宣。伏乞從容聽覽。
你看祖師大德如此身歷其境、富有生命的描述,後代薄福的我們,真要至誠感謝祖師們的用心良苦,讓遠離佛世的我們,還有因緣感得諸佛降臨及龍天的護佑。這等蒙佛加持的法會作用,絕非俗家弟子自行在家修持就可感得的,可見「事懺」的重要性及在正法寺廟參加法會功德力,絕非一般只求聞法便可解悟的人所能企及的。
一場有效圓滿的法會,應具備的十個條件
關於現今「法會」的重要性,我在前述「現在學佛人聽法就好,何必參加法會?」一文中已詳明其原因,然而在各宗教法會充斥盛行的情況下,如果未能透徹法會的真正目的與實質作用,可能「法會」只會淪為佛教徒的一種「例行活動」,或「度人為主」的聚會模式,如此來說,就無法顯示出法會真正應有的殊勝功德,甚至是功效不彰或力求心安的作用而已。
尤其不知從何時起,多數的修行人,一旦出家後,似乎也不需再報名什麼法會或作何超荐,因為很多人會說「你都已經出家了,還要報名什麼牌位呢?」其實出家只是外相的不同,並不是代表出家就是到了彼岸,更重要的是,縱使我們成就了,並不代表我們的冤親債主也同時成就或離苦得樂了,所以法會超荐不是在家眾的專利,而是現今我們度化群靈最佳的利器啊!
所以就一場有效圓滿的法會,應該具備哪幾個條件呢?在此我提出十點讓大家來參考,這裡我先用一首「法會十圓」的四句偈來說明,所謂「法會端看佛有無,主力僧和齋心足,嚴壇眾與時空住,供齊牌正龍天護」。以下我將法會的十個重點一一闡述:
第一、主事佛祖的存在及能量
佛教的法會沿革至今,產生不同的種類及作用,以超度為主的就有水陸法會、瑜伽焰口施食法會、三時繫念法會等;以消災為主的,有大悲懺法會、八十八佛洪名寶懺法會、藥師寶懺法會等;若專以懺悔為主的,有梁皇寶懺法會、慈悲三昧水懺法會、藥師寶懺法會、地藏寶懺法會等;若以慶賀為主的,包括供佛齋天法會、上燈法會、新春禮千佛法會及各諸佛菩薩聖誕所舉行的獻供法會等,當然多數的法會,是具備消災及超度冥陽兩利的雙重作用的。
一場有效圓滿的法會,不在於法會愈大愈有用,不在於信眾愈多愈有力,更不在於寺院、法師名氣愈大愈有效,重要的是法會的內容及作用,能夠真正的「對症下藥」,達到「冥陽兩利」才是重點!
所謂的「法會」其實就是以「法」聚「會」的意思,不管消災或超度的法會,我們所要度化的眾生,不外乎陽界有形的信眾及冥界(或天界)的無形眾生。在肉眼可見的信眾部份,自然可以藉由法師的誦經及開示,達到以「法」聚「會」的目的及作用;但是在肉眼不可得見的廣大無形眾生(這也是法會最主要度化的眾生),則不是一般法師的證量所能攝受的,這就得靠無形的佛力來度化,少了法會最重要的這個層面,一場法會容易流於「度人」為主的法會形式而呈現,那對於真正想要「冥陽兩利」或以超荐往生者為主的佛事,就顯得事倍功半或成效不彰了!所以我曾就現今佛教弊病,提出「說法不如理、開光不如法、超荐不如實」的三點論述給大家參考。
我想不管什麼因緣下,大家啟建了不同的獨姓或眾姓乃至萬緣的消災或超度法會,大家一定是希望達到某種祈願,或為身心安康、或為事業順利、或為消災了業、或為化解冤業、或為超荐亡者、或為建寺利生等等,總之,我們該如何有效地達成這個目標呢?
這部份,絕對不是單憑法師們誦經及開示時的金玉良言就可達成,如若背後沒有強而有力的諸佛菩薩為依靠及加持與化解,怎麼可能得以圓滿?這層面的問題很複雜,因為一般儒道宗教,尚能依止該宮寺廟神尊所教,而近來佛教多將這無形佛力的部份,冠以「意識形態」或「形而上」的表法呈現,這並不是說法師寺廟不相信諸佛的存在,而是將這個本來可以與眾生直線溝通、與佛對話的橋樑去除了,或認為不需要,因為學佛就是要學放下、不執著及無罣礙,久而久之,佛教徒也慢慢失去了這方面的敏銳度,有時若有信眾感受到法會諸佛的降臨或冥界眾生的混濁,反而還會讓人斥責為「怪力亂神」之流,這真不知從何說起。這也是我說現今佛教「依人」程度勝過「依法」,所謂「四大名山居中國,不知其人只知佛,現今佛教諸山頭,只知其人不知佛」的悲哀。
然而更悲哀的是,法會受荐的冥界有情,不是靠人數眾多的法師或信眾來接引,而是靠無形的佛力來加持及救度,所以《瑜伽燄口施食要集》說:「匪仗如來之慈願,曷解惡趣之倒懸」啊!大家要知道,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每個人的習氣是貫穿生前與死後的,如果一個人生前不信因果、不信佛教,他往生時縱有再多的法師及信眾為他助念誦經,即便他處於中陰身較聰慧的階段,他還是被自我的習氣喜怒所蒙蔽,所以在當下能發起的善根,還是很薄弱及有限的,故經上說中陰眾生「識雖聰利,性只昏蒙」,所以此時,是否能恭請到真正諸佛正靈的降臨加持至關重要。
大家不要以為只要作了「法會」就一定有效,就像世人做生意不一定會賺錢一樣,如果這次生意沒有賺錢,那這筆生意不就等於白作了,相對的,如果作法會,沒能恭請諸佛菩薩降臨主事與化解,那這場法會不也等於白做了,相對的法會的作用自然就會大打折扣,所以法會有效與否?最大的關鍵,還是在於是否能夠真正恭請諸佛菩薩的蒞臨主事。
如果真能祈請到具足證量的諸佛菩薩降臨壇場,那麼對於想要離苦得樂的冥界有情才真是一大福音,因為以諸佛的神威及證量,縱然受荐者今生不信因果、不信佛教,甚至是外道,但難保他們多生累劫曾有學佛修行乃至出家為僧的因緣,問題是這些隱藏八識田裏的深層種子或微薄善根,有誰能具足功德力,來喚醒這些執著眾生八識田裏的種子呢?我想至少絕不是有形的人們可以達到,此時我們多生累劫若曾與諸佛菩薩結過善緣,那即有開花結果的機會與因緣。
因為從相上,一場法會的形成,感覺是藉由人世儀軌及唱誦所組成,但實質上受荐眾生得度與否,還是藉由主持法會的諸佛菩薩所宣說對症下藥的妙法而啟悟的,絕非藉由熱鬧的法會儀禮而得度,只是沒有藉由這些繁瑣的程序儀禮,又不容易恭請到諸佛菩薩的降臨。祖師大德們的好意,希望「以指見月」,藉由圓滿莊嚴的法會,達到諸佛降臨說法的功德,因為「覺王住世,以法利生」。然而一般佛教徒,卻不解其義、執著其相,以為只要參加法會,就具足一切的功德,殊不知我們應當藉由懺本的文詞改往修來、因地下手,這才是真正的「理懺」,而更重要的是,若能真的感得諸佛菩薩的降臨主事與加持化解,才有「事懺」的真功效啊。
另外,除了諸佛如來的說法加持外,還端賴受苦眾生是否能夠聆聽及納受諸佛菩薩的金口妙語,進而興起改往修來、滅惡興善的佛種才能成就的。因為不同層級的諸佛菩薩,能在法會的當下開示並喚起與會受荐者不同程度的善根種子,令其放下執著,激發累世善根,生起渴仰佛法的熱忱,這正如《瑜伽燄口施食要集》中所云:「既召請已,普皆雲集,以愍念心,讚歎慰喻,令歡喜已,渴仰於法,善來諸佛子,曾結勝緣故,今遇此佳會,勿得生憂怖,一心渴仰法,不出於此時,戒品而沾身,速令離苦趣。」又《三時繫念法事全集》云:「勸導亡靈,懺除結業,發願往生。行願既深,功無虛棄,惟願亡靈,聞斯法要,信受奉行,從是托質蓮胎,永離業海,直證阿鞞跋致,圓滿無上菩提。」
而當冥界眾生經由諸佛菩薩這麼一點撥,先天程度高者,可能會有「打破虛空笑滿腮,玲瓏寶藏豁然開」或是「得佛受用,徹法源底」的省悟,而一般眾生,至少也會有始知前非,進而懺悔慚愧,乃至祈求救贖及自性光明顯發的程度,這就是中峰國師所云:「自己本來具有如是性德,今者但是本性光明顯發耳」。然而如此的功德,如無諸佛的救贖,怎麼可能達成呢?
再說我們現今佛教多數的經懺法本,皆由文學造詣極高的歷代祖師所撰寫,佛學文意之深,連一般法師都不易瞭解,怎能渴望這些善根薄弱的冥界眾生,或學佛尚淺的歷代祖先能夠知悉呢?此時若無諸佛菩薩,以無上心法的教授,眾生何能去迷啟悟、離苦得樂呢?
尤其我們只能在有形世界看到由主法和尚在主持一場法會,但在另一度空間裏,我們所看不到的,則是由主事的諸佛菩薩在度化比信眾人數多上百千倍的法界眾生。而且在每一場的法會當中,絕對不是只有一尊佛或一尊菩薩而已,但一定會有所謂的主事諸佛菩薩,或副主事者。然而更實際的是,多數法師鮮少能與法界眾生乃至諸佛如來溝通,對於這些眾生的需要,法師們只是概念性的揣摩或將諸佛及眾生認定為「意識形態」。如果我們連最需要得度的這些法界有情,都無法藉由法會的功德,讓他們得到所需的功德進而離苦得樂,那麼我們啟建法會的目的與祈願,又怎麼可能如願呢?
所以一場法會若無諸佛菩薩的依靠,乃至龍天護法的護持,這些法界眾生又是何等的紛亂無序呢?當然或許有人說,每個寺廟及每場法會,不都是有佛菩薩的雕像嗎?這就是佛菩薩啊!如果你真的這麼認為,那真是太外行、太膚淺的見地了!因為你未必能確定佛菩薩的金身中,是否具足諸佛菩薩的正靈?還是邪靈?乃至空無一物呢?究竟地說,什麼是真正的諸佛菩薩?對一般人而言,還真是一個概念性的認知。
關於這方面,現今的佛教,有些團體及道場根本不在乎這個問題,更有甚者,只是一昧地批評、污衊、喝斥談論這些問題者為怪力亂神;然而可悲的是,真正最需要救度的眾多冥界有情或我們至親的先人,就在這似是而非的輿論裡繼續受苦而輪轉。所以主持一場法會的諸佛菩薩,祂的存在與否?乃至能量層級的高低?對於一個真正有心想辦好一場法會,乃至要消災化劫的人而言,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第二、主法和尚的專注及修持
一場法會,在人世間看到的部份,就屬主法和尚最重要,主法和尚在整個佛事中的修法專注力及個人的唱誦功力等,都直接影響到整場法會的莊嚴度及圓滿性。
如果主法和尚的專注力夠強,在誦經持咒的隨文入觀中,其實在另一度空間裡,真的就像整部的連續劇一樣開演,所謂「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尤其像瑜伽焰口等施食法會,更需藉由主法和尚身、口、意三業清淨,一念精專的功力,冥界眾生方易得食;若主法和尚的唱功深厚,其音律自可與宇宙大地產生共鳴之聲,讓在場信眾振聾啟聵,進而心生歡喜或感動落淚,並發心向佛求道。
另外,主法和尚若修持精嚴或因身繫天命者,自然可以感得龍天護持,甚至諸佛加被,所主持的法會一定會更加圓滿;至於法會主法是否男女僧眾都可以主持呢?這問題牽涉較深較廣,若是有形消災而無牌位的法會,影響較少;若就無形以超荐為主的法會,站在龍天護法的角度、站在著相冥界眾生的立場,相對影響就較大。所以就法會在人事上的圓滿度來說,主法和尚的功力,是人為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環,更要謹慎為之啊!
第三、維那悅眾的用心與和諧
一場法會之所以圓滿,除了無形諸佛的主事、有形和尚的主法外,包括其他主唱的維那及悅眾等,他們的用心專注及每個環節的和諧配合,也都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整場法會的圓滿度。
有時我們帶領信眾前往中國寺廟參訪,遇到名聞遐邇的千年古剎,隨處可見香火鼎盛、法會不斷的盛況,但有些主事的法師及唱誦的悅眾,竟有怠忽輕慢、散心雜話之舉,更有甚者,亦有昏睡恍忽、睡眼惺忪之相。實話說,如此情景,如何令信眾對佛教產生敬意,而受荐眾生只能「不看僧面看佛面」,否則僧眾又該如何自處,故有職事唱誦之僧眾們實在不可不慎啊!
所以在《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中即曾提到:「僧眾不誠,則是鼓橐籥以為經,交杵碓以成禮。于三寶龍天降臨之際,作魯莽滅裂塞責之行。其不至罪山聳峙,福海乾枯,生罹災禍,死受譴謫者。」再則,如果寺廟道場,沒有足夠的法師或會唱誦的法師來主持法會,縱使需要外請法師,儘可能也是要找正統出家受戒的僧眾,而非專職唱誦的白牌法師,否則在法師們「有口無心」的唸誦過程,這樣的法會從意義上,不過只是一場另類的「靡靡之音」罷了!
第四、請法齋主的恭敬與虔誠
齋主們的心態,其實對於消災化劫與否還是有影響的。大家不管舉辦眾姓或獨姓的法會,若齋主只是用一顆應付的心,或有甚者,用一顆爭名奪利的心去參加,那就達不到當事者懺悔及超度的功效,反而更增苦本而已!
尤其若是以「懺悔」或「超度」等目的,來舉辦法會的,其齋主盡可能要親臨法會全程參與,因為在這樣的法會中,縱有諸佛菩薩的加持及從中協調,然而「冤有頭,債有主」、「解鈴還需繫鈴人」,當事人的你若沒法參與,或心有不誠,這冤業又如何得解呢?
《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中說得好:「若齋主不誠,則出錢之功德有限,慢法之罪過無窮。」其實齋主的心態正確與否,與寺廟法師的教導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然如果法師曾以正法教授,信眾不能依教奉行,那麼罪不在法師,如《梁皇寶懺》所云:「菩薩為真善知識,善調伏心為說深法,譬如大海,一切眾毒所不能壞。……譬如皎日,普照眾生,不為無目而隱光明」。
總而言之,能夠藉由諸佛菩薩及主法和尚等有形無形的功德力,來化解我們過去與眾生所結不善的冤業,那一切已是功德無量了,此時的齋主,除了盡弟子之禮外,就是要以最虔誠的心,於法會當下至誠禮拜及求懺,才能圓滿法會的目的。
第五、佛事儀軌的如儀及莊嚴
一場法會,除諸佛菩薩及主法和尚、法師等的因緣具足外,事前的壇場佈置與結界,乃至法會當中的每個細節流程及儀禮是否順暢甚為重要,這部份就是香燈法師或師姐們的重要性了。
它的範圍除了事前的佈置、事後的歸位,最重要就是法會當下的引導及秩序的控制,乃至全場的音量、燈光、空調等鉅細靡遺的部份,這也都是影響一場法會圓滿與否的重要因素。這就是《瑜伽燄口施食要集》所言的:「嚴衛須假於壇儀」之意。
法會的圓滿,一定要有形無形雙管齊下,如果說有形世界的主事佛,算是主法和尚,那麼有形世界的龍天護法,就是這些負責香燈工作的法師、師姐乃至金剛師兄了,其重要性亦非比尋常。
第六、法界衆生的業報及參與
不管在事相上的法會,乃至諸佛的主事如何圓滿等等,最重要的,還是受荐的眾生實際上參與度及認同感有多少;倘若辦了一場法會,要度化的六道群靈沒有來;或生前因沒有學佛,根本不想參加;或執著病痛,難以放下;或不著病痛,但情執深重;或來了,但善根不具;抑或聽不懂諸佛菩薩的教誨等等,這些都是導致冥界眾生沒法投胎善道的重要原因!
諸佛菩薩悲心救苦、不捨眾生之心,絕對是無庸置疑的,但重點還是在於有情眾生,自己願不願意伸手被拯救,所謂「黃金臂晝夜常垂,惟許行人獨委,白玉毫古今不昧,全憑願者承當」。
再則亡者若是台灣人,而做的卻是藏傳的佛事,如這亡者生前聽不懂藏文,或多生累劫沒有藏文的薰習種子,那他只能得到這藏文法會功德回向的部份,而沒有實際的參與感,因為他根本聽不懂藏文啊!就像叫聽不懂藏文的你,乖乖地坐在那裏,聽喇嘛唸了三小時的經,你會願意嗎?其實嚴格來說,多數的法會是以超荐六道群靈為主的,如果無形眾生在法會當下,得不到應有的救贖及功德,那麼法會,可能真的只剩下度化功德主的「度人」法會與性質而已。
另外,由於眾生的業感不同,不可能每個亡者都因一場超度法會,就能得生極樂或淨土,若有如此說法,可能有悖於因果輪迴。一個人能否得生善趣,關乎此人多生累劫的福慧資糧及現世的修行功德,最重要是往生佛事的圓滿與否,然而想要七七往生佛事圓滿,絕不是做滿七七四十九天佛事,或請眾僧誦經做七旬就算圓滿,這還要端賴亡者的福報,是否真正能夠得遇諸佛如來的垂慈與救度。
如《地藏經》中光目女救母的故事,雖然她也在母親命終之時,有為其母「資福救拔」,但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原因就是其母生前所習「唯好食噉,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噉,計其命數,千萬復倍。……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可見一個孝女縱使盡其心力來救拔先人,如若先人沒有善根福德因緣,一樣功效不大,除非她能做對功德,才能真正得蒙諸佛救度啊!所以經云:「羅漢愍之,為作方便,勸光目言:『汝可志誠念清淨蓮華目如來,兼塑畫形像,存亡獲報』。光目聞已,即捨所愛,尋畫佛像而供養之,復恭敬心,悲泣瞻禮。忽於夜後,夢見佛身金色晃耀,如須彌山,放大光明」。
所以有沒有做功德是一回事,能不能得到諸佛救度又是另一回事。有的學佛者為家人作足了功德,家人不一定能夠得生善趣,如光目女的案例。然而縱使一個今生不善或撥無因果之人,只要他有福報因緣,就能得到諸佛菩薩的救度。也就是說,一個冥界有情藉由自心求懺的誠心,或藉由家人的孝心而得到諸佛的救度與加持,這才叫作真正的「福德因緣」,但這還是需要他多生累劫與諸佛菩薩有因緣,才能構成得到諸佛救度的福報。
如此說法,可能會有人說,那不是善惡不分了嗎?大家若讀過《普門品》,應該知道有段經文說:「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其實經文中「若有罪、若無罪」的重點,不在於眾生本身有罪或無罪的問題,而是在於這個受罪的眾生,能否於那受難的當下真正地起心懺悔,才有獲救得度的因緣。
尤其站在諸佛菩薩的角度,基本上是不捨棄任何眾生的。不管我們是善類或不善類,這些都是站在人世間的角度去分別的,諸佛視一切眾生皆是平等無分別的,因為如此祂才能成就佛道,尤其「人非聖賢,熟能無過」,對於這世間的一切眾生,諸佛菩薩明白他們的無知,同時也悲憫他們的無知,更何況如果是眾生自己發心主動,心生一念之善時,此刻他們正具足了求懺的柔軟心,並渴望被諸佛救度時,諸佛菩薩又怎麼會吝於伸出這雙手呢?
所以不管是現世之中的「有罪」或「無罪」,乃至亡者是否被認定「善類」與「惡類」,凡想要得到諸佛救度者,前提必需在過去世當中,根植許多與諸佛菩薩的福德資糧與因緣,否則就要在現世盡力廣植福田、消災了業,如果我們能在受難受苦的當下,一心稱名,再加上過去世與諸佛菩薩所結的福德因緣,那麼才有可能得到諸佛的救度,消弭當下的罪業及得生善趣的!
第七、時間内容的正確及影響
大家要有個正確的概念,不是只要舉辦了法會,亡者或冥界有情就能得度,或一切人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這個先決條件,還需看法會的內容,是否真正的能夠對症下藥。如以個人往生法會而言,少不了藥師寶懺及三時繫念,這是專對亡者有利的法會;若以超度的法會,當然瑜伽焰口法會深廣度是具足的;但若專對懺悔而言,就非屬梁皇寶懺及水懺等懺法;若以廣發大心或利益法界為主,那就非水陸法會莫屬了!
以單一亡者的往生法會而言,「藥師寶懺」是不可或缺的。因為眾生都是由於無知及習氣,導致輪迴三界、迷旋六道。所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人往生後,不是一切歸於空寂,如若臨終那一念心著病痛纏身,如未能得蒙諸佛教導,可能終其百年尚是病苦,何談「往生」呢?因為這就是眾生慣有的「執著」啊!大家試想當我們在重病時,要我們去聽經聞法或念佛持咒,我們可能做得到嗎?而且一般大眾,十人之中,至少有八九人死於病痛,如沒先以藥師佛之神威,消除眾生之病苦,做了再多的三時繫念法會,也只是徒勞無功的,因為圓滿的法會,一定是應病予藥,冥陽兩利才有效的!
誠如釋迦佛所言:「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人往生了,照理說是沒有任何病痛的,之所以亡者有病痛之相,皆因「執著」二字,這如同「望梅止渴」及「畫餅充飢」一樣,因為亡者執著,所導致兩件事情不易改變:一者物質體的「眼神」不變,所以不管你輪迴多少世,有緣人一見面,即有似曾相識或相見恨晚的感覺;二者精神體的「習氣」不變,只要我們尚未證入無生,定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個性。
除了正確的法會內容外,對於剛往生的親人所啟建的超度法會,最好也是在四十九天內,而且時間要算對,因為這是決定亡者投生善道的關鍵及最後修福因緣,過了此時就已塵埃落定,再想修福植善,做種種功德,都需等到另一道的「業盡」後才有辦法如願的,如已墮惡道者,必需等惡道報盡,才有轉生善趣的機會,如《地藏經》中說光目女,因後來供養佛像功德,才令其母離地獄苦,得生婢子,作下賤人,壽僅十三,後再生為梵志,方得解脫,如經所云:
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復短命。壽年十三……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吾觀汝母十三歲畢,捨此報已,生為梵志,壽年百歲。過是報後,當生無憂國土,壽命不可計劫。後成佛果,廣度人天,數如恒河沙。
可見四十九天的救度關鍵若過,想要為亡者提昇,還需「業盡」方成。而且救度時,要算好是新亡人的每個七,做對功德才會得到較好的效果。否則其他時間,如做切七法會等,亡者的情形即如《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中所說,處於「性只昏蒙」的狀態,那真是事倍功半之舉了。而且亡者在中陰身的壽命只有七天,在每個逢七的時辰中,若能正確領受到法會的功德,有可能早日得生,否則只是死而復生的等到四十九天才會決定投胎的處所,誠如《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三・第十供下堂法事》中所說:「生經七日太匆匆,如斯七七日纔終,決定受生隨業轉……善惡極重者。即能感報。果因稍輕者。且復俟時。以未得於受身。故暫歸於中陰。何死生之數取。繇罪福之轉移。倏忽而終。壽量定於七日。變化而有。質狀比於小兒。念念不臧。形形相續。識雖聰利。性只昏蒙。」
這部份,我已在前述〈亡者一定要在正七做佛事嗎?〉一文中有說明,總希望大家能夠從善如流、依教奉行,否則再好的佛法,大家沒辦法實際效法,只有聽聞而未奉行,佛法離苦得樂的本質及功德,我們還是望塵莫及啊。
第八、法會供品的多樣及圓滿
不同超荐法會,因對象的差異,其供品也略有不同,如有超度嬰靈或小孩時,應沖泡牛奶裝入奶瓶,或準備糖果、玩具等較圓滿;如是一般冤親債主,一定要有熟食及乾糧,最好還有財法二施的部份,甚至是引渡的工具,如蓮花、法船或龍船等,或有特殊病亡或戰死者,可特別煎煮中藥、請甘露法水加持等,或對法界有情舉辦煙供法會,以食供來利益他們,如此應病予藥的法會與供品,才能讓不同需要的眾生,都能各取所需的滿載而歸!
然而現今的佛教,對於眾多的冥界眾生,只重在「法」的布施,而忽略「財」的基本需求。其實就算一個學佛者,如果他在現實中的食衣住行等物質有了問題,你還渴望他會無罣礙來學佛嗎?這例如:一個小孩子吵著媽媽要吃糖,但媽媽不給他吃糖,反而給了她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一顆鑽石」!你試想,這鑽石對小孩有用嗎?其實小孩子就類似我們的冤親債主,而「糖」就是這些苦難的冥界眾生最渴望,也是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元寶或食物」。
但生而為人的我們,通常只站在「人的立場」來看待,所以認為「鑽石(就是法)」的功德最大,而忽略了冥界眾生最根本、最基礎,也是最需要財布施的部份,如此一來,冤親債主何能領受?財法二施何能圓滿?除非此人生前即是大修行者或不重物質需求者,但這類眾生畢竟屬於少數!然而若只重財施,而忽略法施,也易令冥界眾生流於物質貪取或無法提昇,而且有關「法」及「法會」的功德,本是最圓滿及肯定的!一場法會若能在供品部份亦無缺漏,如此「財法二施」皆具足的情況下,才算是圓滿!
而就冤親債主層級高低的比例而言,少數有學佛的冤親債主,在法會過程或圓滿時,因聞法的功德可能就可提昇或得度,而多數沒信仰的,則需靠食物,乃至法會後財施的發放,才能滿足。其實會成為冤親債主的,多數是冥界受苦的眾生,這比例佔了大多數(如金字塔的底層一樣),所以他們對財施的渴求及病痛的消除,遠比法施的需求來的急切。可見我們燒化金元寶,是因為要度化眾生的需要,如果我們不能真正的觀機逗教,順應眾生所需,大家所做的功德,其實都是事倍功半,不夠圓滿的,這就是有些人長年以法會超度亡者,但卻不一定見效的原因。
其實有關燒化財施的功德,早在梁武帝時代,寶誌禪師等所編修的水陸儀軌中,早有明文:「良宵圓滿,煉疏化財」(見《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三送聖法儀文》),此「煉疏」,指的是燒煉文疏,以啟天主,「化財」,即是給予「資糧」之義。上機者以「法施」(如法會、抄經)為解脫,下機者則以「財施」(元寶、衣食)等布施為滿足;縱使對護法使者的到來,祖師大德們也不免需要「虔備香燈茶果,紙馬金錢,聊申供養」(見《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一發符懸旛文》),何況是我們要度化的冤親債主,多屬中下機者,怎可缺少財寶的布施呢?
總之,由於眾生需要的不同,我們只是應病予藥的方便而已,至於這些財、法二施的供養,不是我們的執著,全是為了普度眾生而有的善巧方便罷了!
第九、超荐牌位的正確及圓滿
不同超荐法會,因對象的差異,其供品也略有不同,如有超度嬰靈或小孩時,應沖泡牛奶裝入奶瓶,或準備糖果、玩具等較圓滿;如是一般冤親債主,一定要有熟食及乾糧,最好還有財法二施的部份,甚至是引渡的工具,如蓮花、法船或龍船等,或有特殊病亡或戰死者,可特別煎煮中藥、請甘露法水加持等,或對法界有情舉辦煙供法會,以食供來利益他們,如此應病予藥的法會與供品,才能讓不同需要的眾生,都能各取所需的滿載而歸!
然而現今的佛教,對於眾多的冥界眾生,只重在「法」的布施,而忽略「財」的基本需求。其實就算一個學佛者,如果他在現實中的食衣住行等物質有了問題,你還渴望他會無罣礙來學佛嗎?這例如:一個小孩子吵著媽媽要吃糖,但媽媽不給他吃糖,反而給了她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一顆鑽石」!你試想,這鑽石對小孩有用嗎?其實小孩子就類似我們的冤親債主,而「糖」就是這些苦難的冥界眾生最渴望,也是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元寶或食物」。
但生而為人的我們,通常只站在「人的立場」來看待,所以認為「鑽石(就是法)」的功德最大,而忽略了冥界眾生最根本、最基礎,也是最需要財布施的部份,如此一來,冤親債主何能領受?財法二施何能圓滿?除非此人生前即是大修行者或不重物質需求者,但這類眾生畢竟屬於少數!然而若只重財施,而忽略法施,也易令冥界眾生流於物質貪取或無法提昇,而且有關「法」及「法會」的功德,本是最圓滿及肯定的!一場法會若能在供品部份亦無缺漏,如此「財法二施」皆具足的情況下,才算是圓滿!
而就冤親債主層級高低的比例而言,少數有學佛的冤親債主,在法會過程或圓滿時,因聞法的功德可能就可提昇或得度,而多數沒信仰的,則需靠食物,乃至法會後財施的發放,才能滿足。其實會成為冤親債主的,多數是冥界受苦的眾生,這比例佔了大多數(如金字塔的底層一樣),所以他們對財施的渴求及病痛的消除,遠比法施的需求來的急切。可見我們燒化金元寶,是因為要度化眾生的需要,如果我們不能真正的觀機逗教,順應眾生所需,大家所做的功德,其實都是事倍功半,不夠圓滿的,這就是有些人長年以法會超度亡者,但卻不一定見效的原因。
其實有關燒化財施的功德,早在梁武帝時代,寶誌禪師等所編修的水陸儀軌中,早有明文:「良宵圓滿,煉疏化財」(見《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三送聖法儀文》),此「煉疏」,指的是燒煉文疏,以啟天主,「化財」,即是給予「資糧」之義。上機者以「法施」(如法會、抄經)為解脫,下機者則以「財施」(元寶、衣食)等布施為滿足;縱使對護法使者的到來,祖師大德們也不免需要「虔備香燈茶果,紙馬金錢,聊申供養」(見《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一發符懸旛文》),何況是我們要度化的冤親債主,多屬中下機者,怎可缺少財寶的布施呢?
總之,由於眾生需要的不同,我們只是應病予藥的方便而已,至於這些財、法二施的供養,不是我們的執著,全是為了普度眾生而有的善巧方便罷了!
第十、龍天護法之護持及維持
不同超荐法會,因對象的差異,其供品也略有不同,如有超度嬰靈或小孩時,應沖泡牛奶裝入奶瓶,或準備糖果、玩具等較圓滿;如是一般冤親債主,一定要有熟食及乾糧,最好還有財法二施的部份,甚至是引渡的工具,如蓮花、法船或龍船等,或有特殊病亡或戰死者,可特別煎煮中藥、請甘露法水加持等,或對法界有情舉辦煙供法會,以食供來利益他們,如此應病予藥的法會與供品,才能讓不同需要的眾生,都能各取所需的滿載而歸!
然而現今的佛教,對於眾多的冥界眾生,只重在「法」的布施,而忽略「財」的基本需求。其實就算一個學佛者,如果他在現實中的食衣住行等物質有了問題,你還渴望他會無罣礙來學佛嗎?這例如:一個小孩子吵著媽媽要吃糖,但媽媽不給他吃糖,反而給了她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一顆鑽石」!你試想,這鑽石對小孩有用嗎?其實小孩子就類似我們的冤親債主,而「糖」就是這些苦難的冥界眾生最渴望,也是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元寶或食物」。
但生而為人的我們,通常只站在「人的立場」來看待,所以認為「鑽石(就是法)」的功德最大,而忽略了冥界眾生最根本、最基礎,也是最需要財布施的部份,如此一來,冤親債主何能領受?財法二施何能圓滿?除非此人生前即是大修行者或不重物質需求者,但這類眾生畢竟屬於少數!然而若只重財施,而忽略法施,也易令冥界眾生流於物質貪取或無法提昇,而且有關「法」及「法會」的功德,本是最圓滿及肯定的!一場法會若能在供品部份亦無缺漏,如此「財法二施」皆具足的情況下,才算是圓滿!
而就冤親債主層級高低的比例而言,少數有學佛的冤親債主,在法會過程或圓滿時,因聞法的功德可能就可提昇或得度,而多數沒信仰的,則需靠食物,乃至法會後財施的發放,才能滿足。其實會成為冤親債主的,多數是冥界受苦的眾生,這比例佔了大多數(如金字塔的底層一樣),所以他們對財施的渴求及病痛的消除,遠比法施的需求來的急切。可見我們燒化金元寶,是因為要度化眾生的需要,如果我們不能真正的觀機逗教,順應眾生所需,大家所做的功德,其實都是事倍功半,不夠圓滿的,這就是有些人長年以法會超度亡者,但卻不一定見效的原因。
其實有關燒化財施的功德,早在梁武帝時代,寶誌禪師等所編修的水陸儀軌中,早有明文:「良宵圓滿,煉疏化財」(見《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三送聖法儀文》),此「煉疏」,指的是燒煉文疏,以啟天主,「化財」,即是給予「資糧」之義。上機者以「法施」(如法會、抄經)為解脫,下機者則以「財施」(元寶、衣食)等布施為滿足;縱使對護法使者的到來,祖師大德們也不免需要「虔備香燈茶果,紙馬金錢,聊申供養」(見《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一發符懸旛文》),何況是我們要度化的冤親債主,多屬中下機者,怎可缺少財寶的布施呢?
總之,由於眾生需要的不同,我們只是應病予藥的方便而已,至於這些財、法二施的供養,不是我們的執著,全是為了普度眾生而有的善巧方便罷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