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
《無量壽經》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犯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身口意」,佛為什麼第一個說口?有很深的用意。我們最容易造業的就是口,口業最重要的是「不妄語」,我們有沒有做到?處事待人接物用真誠心,決定不欺騙別人。不欺騙別人就是不欺騙自己,欺騙別人就是欺騙自己,所謂是自欺欺人。一個不肯欺騙自己的人,決定不會欺騙別人。做人要老老實實,誠誠懇懇,在社會上,雖然吃一點虧,無所謂,小事!來生得大樂。縱然不能往生佛國,也必定生天,天人真誠。欺誑的念頭,決定是往下墮落的。
所以佛教我們斷惡修善,頭一個要把口惡斷掉,然後再斷身惡,身不造殺盜淫。口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讓別人聽了難過,無意之中就結下冤仇。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得非常好聽,叫人家上當。哪一類是標準的綺語?現在社會上的流行歌曲,電視娛樂節目,那是綺語,一味討好群眾。內容,現在人所講黃色的、灰色的、黑色的,這個罪業造得最大了。多少青少年智慧還沒有成熟,從小看這些電視節目,深深的印在意識之中,他認為這就是正確的,將來他處事待人接物就以這個為標準,天下焉能不亂?社會怎麼能得到安全?今天社會的動亂,娛樂界要負很大的責任。賺錢固然容易,貪圖一時的享受,不知道後果的可畏。
佛最後教我們要善護意業,斷貪瞋痴。斷貪瞋痴,真消業障。業障消除,災難就化解了。我們在經典裡面看到觀世音菩薩,菩薩入猛火不能燒他。入水,水不能夠淹他。颶風當中,他很安穩,風不能動他;大樹,風連根把它拔除,菩薩在大風當中,如如不動,若無其事。什麼道理?貪瞋痴沒有了。我們有貪瞋痴,所以掉到水裡會淹死,在火裡會燒死,在大風中會被吹跑,就這麼個道理。
今天的社會是慾海,佛經、祖師大德常常比喻,五欲六塵之海。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貪圖名聞利養,這是大水,你在這個境界起貪心,就被社會慾海吞沒掉了。如果看破五欲六塵、名聞利養與我毫不相干,這個社會雖然是一個大慾海,吞沒一切眾生,你在這裡如如不動,不起貪心。今天的社會是競爭的社會,沒有一個人不爭。爭的那個念頭是火,是瞋恚、嫉妒。他爭的不過是名利、五欲六塵的享受而已。我們生活非常簡單,吃得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遮蔽風雨,夠了!不跟人競爭,社會眾生的瞋火,與你就不相干。
愚痴是風。什麼叫愚痴?不能辨別真妄、邪正、是非、善惡、利害,這是愚痴。愚痴,他在日常生活當中,接觸外面的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叫妄想心動,這是愚痴,是風。
修行就在這些地方修。你天天讀經、拜佛、唸佛,如果在生活環境裡做不了主宰,還會起貪瞋痴,經都白念了,佛也白念了,頭也白磕了,還是一個生死凡夫,還是迷惑顛倒,依舊脫不了輪迴。佛教我們斷惡修善,是真實的教誨。我們聽懂了,依教奉行;以這個基礎,唸佛求生極樂世界,決定有把握。假如是非人我不能放下,貪瞋痴慢不能捨棄,依舊墮落在名利圈子裡,唸佛也不能往生;參禪不能得定;學密不會相應,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功。
我們一定要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你能夠放下一分,你就得一分利益;你能夠放下十分,就得十分利益。
淨土法門很特殊,唸佛就能往生淨土,不退成佛。所以,這個法門叫橫超三界的法門,我們有緣遇到一定要珍惜,決定不能夠放過。希望諸位以真誠心、平等心、清淨心唸佛,求生淨土。這個世間天災人禍,自自然然就化解,就消除了。
(節錄 九九年早餐開示—修行從不妄語始 檔名:20-14-071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