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疏鈔》云: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任意早晚,終無再住閻浮之法。此策發信心,最為切要也。

 往生淨土,要須有信。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

蓮池大師這幾句的開示非常重要,所以今天還是從這個地方學起。一個人墮落在六道輪迴,時間不知道有多長,出不去。墮落的時候容易,出去的時候非常艱難。這一 樁事實真相只有佛知道,也只有佛把這樁事情講清楚、講明白了。我們與佛有緣,而且這個緣不是偶然的,生生世世就跟佛結了善緣;所以這一生得人身,能遇到佛法、能遇到淨宗。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如果真想脫離六道輪迴,機會到了。如果這一生能把這個機會掌握住,我們就脫離了,六道是苦海,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不能再向這個海深廣處去游,要趕緊回頭。

那麼怎麼回頭?阿彌陀佛慈悲,給我們最大的幫助,幫助我們一生成佛;這是最大的幫助,成佛的利益說不盡。不但我們說不盡,諸佛如來都說不盡,沒人知道。所以 世間人貪戀這個世間五欲六塵,不想出離,只有真正把這個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才知道非出離不可。輪迴不能再住。住在這個裡頭,單說一樣「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一樁事情就叫你苦不堪言,沒有機會,是無可奈何,遇到佛法也不見得有機會,遇到淨宗機會到了,決定可以出去了。

那麼出去,最重要的「要須有信」,你對這個法門要真信。真信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把經教參透了,對這樁事情認識清楚了,他真信;另外一種人沒有文化、沒有唸過 書,鄉下的阿公阿婆,但是他有善根,他聽了之後,他具足的是仰信,他心中對佛菩薩敬仰。佛菩薩叫我這麼做,我就一生、一輩子就做到底,他能成功。他不需要聽經、不需要學教,就是一句「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念一輩子,最後往生,瑞相稀有,他成功了。最難的就是當中這個上不上、下不下,我們這一類,所謂的「知識分子」。你說他不信吧,他也相信;你說他信吧,他還是有很多懷疑,所以也唸佛,念一輩子不能往生。但是唸佛,跟極樂世界就結了緣,雖不能往生,等待下一次再遇到,再遇到的時候,你會提升,慢慢提升。不知道提升多少次,遇到了,真正發信心,不再懷疑了,那就是蓮池大師在世說的:「千信即千生,萬信即萬生」,一個都不漏掉,他真相信,他真願意到極樂世界。

信佛名字,諸佛即救,諸佛即護。

「信佛名字」這一句話說的容易,做到真難!你要不通達教理,怎麼可能相信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啊!「諸佛即救」,不但阿彌陀佛幫助,一切諸佛都幫助你。幫助你什麼?幫助你到西方極樂世界。諸佛護念你。諸佛為什麼會幫助你呢?諸佛對阿彌陀佛無量的敬佩,只要聽說有個人跟阿彌陀佛有緣,諸佛就歡喜,諸佛一定勸導你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案:判為釋迦牟尼佛的口誤) 歡喜,知道我們這個世界有不少人跟阿彌陀佛有緣,所以在世的時候,多次的勸導、介紹,講西方淨土、介紹阿彌陀佛,一生當中講很多次。我們在經論裡面去查, 經論裡頭附帶提到的西方極樂世界,將近兩百部經典,這就是說常講、常常提到、專門介紹的,這淨土三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專門 介紹。而《無量壽經》是佛多次宣講,這個很特別。釋迦牟尼佛講經沒有重複的,只講一遍,沒有重複的;唯獨這部經多次宣講,這個用意很深,說明「諸佛即救, 諸佛即護」是有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

心常憶佛,口常稱佛,身常敬佛,始名深信。

那我們要怎麼做呢?怎麼修法呢?「心常憶佛」,心裡頭把妄想都放下,什麼都不想了,只想阿彌陀佛、只想極樂世界。所以這部經要熟,要常常聽、常常讀。什麼呢?你起心動念,就想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口常稱佛」,稱是念,口唸佛,古大德勸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唸一聲佛」。說話都是廢話,都是造業;唸佛是功德。多唸佛,積累功德,這個功德幫助你往生,幫助你增高品位。「身常敬佛」,用我們身體修敬,就是禮拜阿彌陀佛。在禮拜當中,三業都做到了。你看我禮拜的時候,心裡想佛、口裡唸佛,身體在拜佛。禮拜的時候口唸佛不出聲,出聲傷氣;睡覺的時候,唸佛不出聲。坐著、站著、走著,可以出聲。「始名深信這是信的標準。前面說了「要須有信」。信的標準,是心裡常想佛,口常唸佛,身常拜佛,這叫深信。

任意早晚,終無再住閻浮之法。此策發信心,最為切要也。

真正能夠做到這樣子,「任意早晚」,任意是隨意,或早或晚。「終無再住閻浮之法」,終無,再沒有了。沒有什麼?沒有住六道輪迴的因了。六道輪迴是果報,你把六道輪迴的因跟緣都斷掉了,所以你不會再住六道了,你超越了。「此策發信心」,我們用這個道理、用祖師大德的教誨,策勵我們發起信心。「最為切要」,最重要的一樁大事。

特標「一念淨信」,「至心願生」,亦皆隨願得生之不可思議功德。

黃念老也是這麼說的,我讀這一段經文,就提出這八個字:「一念淨信,至心願生。」念老在這裡也提出來,這一段這八個字比什麼都要緊。「亦皆隨願得生之不可思議功德」, 功夫純熟,極樂世界想去就去,想留在這個世間也行,都不礙事。想去是感恩彌陀,幫助我們這一生,把生死輪迴的問題解決了;還想留在這個世間呢?不是為自 己,自己沒事了,留在這個世間幫助眾生,幫助有緣的眾生,勸導他們「策發信心」,求生淨土。留在這個世間就幹這一樁事情,除這一樁事情之外,什麼事都沒 有,這就是為什麼留下來。這個世間,還有一些跟我有緣的人,什麼叫有緣呢?他相信我,我說話他聽得進去,他相信,這叫有緣。如果我們說話,他聽不進去,完全不相信,那就沒有緣。沒有緣,到極樂世界去,有緣,多帶幾個到極樂世界,我們遲幾年不要緊,多帶一些人去,先人後己,這個是大悲心。

《會疏》曰:明往生正因,唯在信一念,不依念多少故。

一 念就是一心,一心無二心,那這個「一念淨信」的意思我們就體會到了,這個一念就是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當中的一念,一念真心啊!唸唸 真心,我這一念信,底下一念就不信了,這不能成就。唸唸相信,一念即是唸唸,唸唸即是一念,《華嚴經》說的「一多不二」、「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往生真 正的信心就在這一念,這一念的意思深啊!

《教行信證》曰:言一念者,信心無二心,故曰一念,是名一心。一心則清淨報土真因也。

什麼是一心?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一心,這 個就功夫啦!藕益大師在《要解》裡說,「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在功夫之淺深。」,這個一心裡面,有因緣、有功夫,兼而有之,心越清淨功夫 越深,所以把我們記憶裡面的念頭,務必要清除乾淨,意念就是你記得的這些東西,這個東西在阿賴耶識裡頭,阿賴耶像一個資料庫,無量劫來六根所接觸的境界, 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通通都儲藏在這裡頭。這不是真心,真心離念,如果有念那就是妄心,我們把妄心裡面清除乾淨了、全都放下了,那就是真心,真妄是一 不是二,真心裡頭不蒐集虛妄,妄心就沒有了,就這麼回事情。

佛 教我們用真心唸佛,不能用妄心,妄心唸佛沒功夫,真心唸佛有功夫的,我們用真心待人接物,真心裡頭有無量智慧,人有染、有淨、有善、有惡,真心裡頭生智 慧,智慧裡頭會讓你生出善巧方便,就是每一個人你都應付的非常好,能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真實智慧的落實,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待人接物,你會做到大圓滿。

獲得金剛真心者,橫超五趣八難道。必獲現生十種益。

金剛是比喻,比喻什麼?堅固。你獲得真心,有像金剛一樣的堅固,永遠不會變更,不會改變,這叫金剛真心。在順境裡頭不被誘惑,順境、善緣不起貪念,這是金剛真心。有人發心了,發的是真心,名利現前,馬上跟著走了,就改變了,那個心不是金剛真心,金剛真心如如不動。遇到逆境,他就生怨恨,這不是金剛真心,金剛真心在逆境裡頭沒有怨恨,順境裡頭沒有貪念。換一句話說,無論什麼境界現前,他都能如如不動。你看多少信佛的人真信呢?唸佛念的不錯,遇到幾個有神通的人,馬上就改變了,對那個神通非常戀慕、非常嚮往,把佛丟在一邊,聽神通的了;這個心不是真心,假的,經不起考驗。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裡頭,跟我們講金剛信心那個樣子,說的好啊!他說如果我們真對釋迦牟尼佛講的這部《無量壽經》真相信了,決定不改了,我就一門修 到底了,釋迦牟尼佛現在來了,告訴你:我還有一個法門比這個更好的,你要不要?那你一樣你信心動搖了,你告訴釋迦牟尼佛,謝謝佛陀,我就這一門就夠了,再 好我也不必學了;一門深入,真正金剛信心,經得起考驗。遇到神通,不被神通所動搖;遇到福報,不為福報所動搖;遇到阿羅漢,也不被他動搖;遇到菩薩,也不會動搖,遇到佛都不動搖。我就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就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這叫萬修萬人去,這叫金剛信心。「獲得金剛真心者」這個人,你看這底下兩句可不得了。「橫超五趣八難道」,這五趣就六道輪迴,你超越了,橫超了,八難也超越了。八難是八種障礙,前面學過了,都障礙不了你。「必獲現生十種益」(註),說明你一定能夠得到,現生就是現前,十種殊勝的利益。

註:「現生十種益」將於下篇刊載。

(文摘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第326集)

 祈願見聞者   咸發菩提心   唸佛生極樂   還來度有情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