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巴才仁仁波切
我在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講「出家人還會用手機、出家人還會用電腦、出家人還穿什麼便衣啊、出家人還會開車、出家人怎麼也坐飛機等等。」說這些話的並不都是孩子,很多成年人都這麼說,甚至很多人還帶著不屑、不理解、戲虐的口吻和表情。
其實,這些人對佛教的知識非常缺乏和了解。大多數人都認為佛教是落後的、迷信的;認為佛教永遠都應該是過著原始人傳統人的生活,每天都應該面對著青燈古佛,深居深山而不染世塵。
佛教,與其它宗教區別就是:佛教是講科學的,佛教是領先於時代的。佛教浩瀚的經典,歸納起來其實就是一句話:「求得諸法實相。」「諸法」即是對宇宙中萬事萬物的總稱,「實相」即真理、真相。佛教無論是教人學習也好,修行也好,其最終的目的就是讓眾生覺悟宇宙中萬事萬物的真理和真相。試想如果佛教是迷信的,不講科學的,那麼還有必要去追求真理和真相嗎?
釋迦牟尼佛,從出家修行學道,到菩提樹下得到圓滿覺悟,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余會,終其一生都是在追求真理、覺悟真理、宣揚真理。那麼釋迦牟尼佛覺悟的真理是什麼呢?他覺悟到宇宙萬物都是有因緣和合而成,非某種超人的神創造,亦無超人的神主宰。萬物皆有規律,一切皆由因果。他覺悟到物有成、住、壞、空;人有生、老、病、死。一切萬物皆有四大(地、水、火、風)所組成,四大又是無常的,運動的,互換的,非有的又非非有的、非空的又非非空的。故有「色(物質)即是空(物質運動過程),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至理經典。
近代,研究佛法同時研究科學的佛教學者也很多。佛教與科學其實是密不可分的。孫中山說過:「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學乃救世之母。」愛因斯坦說:「沒有宗教的科學是瞎子,沒有科學的宗教是瘸子。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魯迅說:「釋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對人性有許多難以解答的問題,他居然早已明白地啟示了。」
一直以來,佛教就自身存在的世界觀認為「佛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佛教自古以來就是承擔著教育眾生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從而解脫無明和煩惱的束縛。佛是眾生的根本老師,相當於博士生導師,菩薩相當於大學教授,法師相當於老師。師者:傳道、解惑、授業也。試想,作為教育和普度眾生的老師來說,如果落後於時代,甚至是被時代所淘汰,那麼如何去教化眾生呢?這樣就會存在代購。
當今科學昌明,高科技的工具層出不窮,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佛教信徒遍布全球,僧人們能合理利用先進的工具去普度眾生,利益眾生,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方便了廣大信徒。唐玄奘去西天取經的時候騎的是白龍馬,那是當時最先進的交通工具了,而今天的飛機和汽車為什麼就不可以為弘法利生做貢獻呢。比喻當我們得到美國信徒的邀請,去參加一個講經交流活動,假如時間為一個星期,如果我們還去騎白龍馬的話,那麼到美國的時候人家的法會早已結束。現在的QQ、手機、微信等即時信息工具,縮短了世界的距離,也加速了工作的效率。本來我們可以用或QQ、手機、微信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卻不去用,還要去用馬車或郵差去送郵件,我想這樣的事情只有一些磨嘰的人才去做了。
「佛法在時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道家也有「大隱隱於世,小隱隱於野」之說。真正的修行人,是施設計種種善巧方便,引眾生「入門」, 與眾生「打成一片」做到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從而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最高境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41e50d50101lxu0.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