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視點:

 

台灣佛教法師稱玩游戲殺人是罪業

 

佛弟子網絡『偷菜』,該不該?

 

虛擬「殺人游戲」被訴教人說謊引發爭議

 

編者的話:最近網上掀起了一番爭論,吸引了許多人,尤其是學佛人的關注,就是在虛擬的網絡游戲中殺人、偷竊,是否存在罪業和果報?

 

網絡游戲無疑已成了現在人們緩解學習工作壓力的一大工具,不僅僅使許多普通人沉迷其中,還吸引了許多學佛之人,但這些網絡游戲卻時常充斥著暴力殺人偷盜等內容。如果在現實中,大家毫無疑問不會去做,但面對虛擬世界中的虛擬行為,很多人卻不這麼認為。有的人認為網絡游戲讓人在心態上和殺人、偷盜是一樣的,因此造成了罪業,會有果報。有人反駁,無論是殺人還是偷盜,所面對的都只是一些二進制代碼,一、不能造成事實,二、人們在心態上也是出於娛樂心理,起到一個解壓的作用?只要不上癮,就沒有那麼嚴重。

 

這個問題關乎許多學佛人的切身生活,所存在的爭議也很具有普遍性,為此,佛教在線特別邀集法師、學者、網友,對這一問題從各自的角度進行探討,希望給大家以啟示。

 

徐文明教授:虛擬世界罪非虛

 

最近看到一些報道,道是有的人沉迷於網上「種菜」,甚至為此耽擱了正事,讓家人深受其害,對此行為頗為不解。現代科技一方面造福於人類,一方面又使人受害,網絡也是如此。科技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人類是否能夠善用之,善用則善,惡用則惡。對於那些缺乏自我控制力的人來說,網絡和各種游戲只有負面的價值,最好不碰,否則就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在虛擬世界和游戲中殺人偷盜,或許有的人認為這只是一種游戲,並沒有現實的損失,既然沒有造成事實上的惡果,就不存在真實的罪因。其實這種想法是很不全面的,孰不知游戲之中,同樣存在殺心盜心,此心一起,便有無量無邊之罪。雖然世俗的法律對此無法約束,但作為一個有責任心、有道德感的人,決不能允許自己隨意產生惡念。如果習慣了殺人游戲,就有可能真將殺人當成游戲,虛擬的行為就很容易變成真實的行為,到時候鑄成大錯,害人害己,悔之晚矣。

 

說到根本,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在現實世界中都忙不過來,哪裡有時間到所謂的虛擬世界去玩游戲。無論何種游戲都是玩物喪志,都應遠離。同時制造傳播各種游戲的人都應好好反省,停止這種無聊而且有害的游戲,真正做一些對社會和他人有利的事。

 

也許有人會說,游戲會讓人放松,減輕壓力,其實減壓有多種方式,尤其對於學佛的人來說,參禪打坐、念佛誦經都可以減壓,多親近自然,置身山水,也能達到目的。學佛者的任何娛樂都不能與佛法相違背,不能縱欲,修行之中自有無窮樂趣,何必再額外尋求娛樂!另外學佛者當求實相、追求真現實,此婆娑世界本是虛幻,還嫌其不夠虛幻,另外更求更加虛幻的世界,這與修行是南轅北轍。

 

遠離幻境,追求真實,拒絕所有游戲,決不虛度光陰,才是一個負責任的人應有的人生態度;嚴格要求自己,絲毫不得放任,是修行者應有的作風。越是初學者,越應該多加約束,因為他們的自控能力還不夠強,必須有他律,孔子也說七十歲後才能做到從心所欲。約束和戒律是對我們的保護,面對六賊的侵擾,必須有重重防護才行。因此應當從世法和佛法上共同努力,禁止不良游戲,實踐真實人生。

 

李利安教授:虛擬犯罪 真實墮落;內心熏染 後果堪憂

 

最近網上就虛擬世界中的殺人偷竊游戲是否有罪並產生果報掀起了一番爭論,吸引了許多人,尤其是學佛人的關注,我覺得這個問題值得大家關注。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網絡覆蓋面的不斷普及,網絡成為現代人聯系和開展工作、體驗和感受生活、發洩和傳遞感情、釋放和醞釀情緒的無限舞台。不但很多重要工作需要網絡來完成,而且很多快樂、悠閒、積極的生活智慧和生活風格也靠網絡來熏陶,靠網絡來實現。與此同時,很多低級趣味和消極墮落的情緒和很多真實的罪惡也都借助網絡得以實行。可見,在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中,既存在著正義和積極向上,也存在著邪惡和低級墮落。而在邪惡之中,又有真實的邪惡,也有虛擬的邪惡。

 

真實的邪惡就是網絡犯罪,包括黑客攻擊、盜取銀行密碼、騙錢騙色、盜竊和洩露國家機密、毀謗他人等等。虛擬的邪惡就是借助某種游戲或者其他並不直接涉及真實社會環境、真實人物和真實事項的各種「犯罪行為」,如虛擬環境中的殺人、盜竊、奸淫、欺詐、誹謗、辱罵等。真實的網絡犯罪屬於刑法所界定並懲處的范疇,而虛擬的犯罪在性質界定、社會影響、防范途徑等方面均存在爭議。有的人認為,虛擬犯罪沒有觸犯刑律,只是一種游戲而已,不值得大驚小怪。但有很多人對此心懷憂慮。對於虛擬犯罪,我的看法是:

 

第一,虛擬犯罪不是現代網絡技術發展的結果,而是現代社會問題不斷積累、人類精神情趣低級墮落的結果。虛擬中的犯罪往往表達了游戲者本人對社會問題的抱怨、對自身處境的憤懣,對各種壓力的抗爭,對諸多怨恨的發洩,還有對狂放心理的體驗,對肆意妄為行為的模仿,以及對犯罪途徑的熟悉和對犯罪手段的掌握,所以從本質上講,虛擬犯罪是現代社會民主缺失、法制不健全、權力腐敗、貧富分化、學業迷茫、就業困難、工作壓力、人事矛盾、個性孤獨、人性壓抑、欲壑難填、道德松懈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的變態的反映。就像馬克思談宗教時所說的,宗教是顛倒世界中的顛倒的世界觀。虛擬犯罪的根源與宗教一樣,是現實中的社會問題和人心問題。

 

第二,虛擬犯罪的直接原因來自於虛擬犯罪游戲者的精神空虛。這是一個競爭空前激烈的社會,需要每一個人鼓舞斗志、干勁十足地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這是一個瞬息變化的社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事件,每時每刻人類都在前進,需要每個社會人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把握世界的最新發展;這是一個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的世界,不合理的事情隨處可見,貪污腐化隨處蔓延,困難隨處存在,需要我們關注和呼籲;這是一個充滿智慧火花的世界,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新的思想以及那些充滿靈性光輝的智慧流溢在人間大地的各個角落,需要我們去分享去體驗。對於一個有志向有抱負的人來說,哪有時間在這種無聊的游戲中虛度!即使是那些以此為娛樂手段、以此為解壓途徑、以此為解憂之方、以此為發洩之法的人來講,也是找錯了途徑。長期沉溺於網絡犯罪游戲,無論對任何人來講,都是一種墮落的行為。

 

第三,虛擬犯罪體現了虛擬犯罪游戲者的犯罪心理,從世俗法律的角度看雖然沒有違法,但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則屬於「意業」范疇的嚴重犯罪,不但是佛教戒律要嚴格制止的惡業,也是必然產生惡果的惡因,在現實的個體命運發展當中具有真實不虛的負面力量,必將對其未來產生直接的影響。因為佛教認為,人的行為分身、口、意三種,其中身業就是外在的行為,口業就是所說的話,意業就是心中所思所想。在三業之中,意業深藏於內心,具有策源性、根本性、熏染性、長期性和難以對治性,不但對身口二業有重要影響,而且本身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行為,是佛教特別強調要對治的對象。這種看法是十分科學的,是符合事實的,所以不但佛教信仰者要防止虛擬世界中的精神犯罪,而且一般民眾也應該制止這種犯罪心理的滋生和熏染,以保證身心的清淨與和諧。

 

第四,虛擬犯罪實施執行過程中的方法以及實施和完成之後的心態都與真實的犯罪有高度的一致性,很容易形成各種負面的心理積淀,長期陶醉其中,必然在心理深處形成一定程度的認同和習慣,逐漸養成一種犯罪的思維模式,其中比較嚴重的是:認可和趨同於犯罪的理由;熏染和養成犯罪的心理;習慣和熟悉犯罪的行為;了解和把握犯罪的過程與方法。當從身體從虛擬世界走出來以後,心理並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脫離虛擬世界,身心的沖突和環境轉換的模糊可能導致虛擬環境下的心理在真實世界中的繼續延伸,從而使其具有了違法犯罪的潛在可能,稍不注意就可能走向偏失,形成現實的犯罪。所以,虛擬犯罪熏染人心,對一個人的健康成長和健康生活極為不利,沉溺其中,後果堪憂。

 

第五,佛弟子應該更加注重三業中的意業,使自己的內心不斷遠離外境的污染,努力保持精神的清淨。就像我看待素食問題一樣,我認為素食葷作、素食葷吃可能導致素心向葷、淨心趨濁,不利於養成戒殺護生的慈悲之心。在面對虛擬世界的犯罪游戲方面,佛弟子同樣要深惡之,痛絕之。佛弟子的解壓方式在於佛教的戒定慧三學,尤其是佛教的智慧,能使人們在面對社會的壓力等一系列問題時,獲得一種包容,一種放下,一種安詳,一種快樂。在這種精神環境下,佛法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娛樂身心的方法,可以確保現實社會中的人獲得喜樂的生活。

 

門肅法師:果報是否一樣,有待討論

 

首先它是一個游戲,並不是真實要傷害他人。

 

其二、游戲中進行的「偷菜」等,它畢竟是游戲,游戲中「偷菜」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偷東西果報是否一樣,有待討論。

 

其三、從佛教徒這個角度而談,建議最好不要玩這類游戲,理由是佛教提倡「心地法門」,一切唯心,心淨則國土淨,息妄修心,雖然只是個游戲,但這起念也是我們這顆妄心浮動。

 

行願法師:虛擬犯罪不可為 自淨其意利社會

近來,網上流行「殺人、偷菜」的游戲,人們就「虛擬網絡游戲中殺人、偷竊等行為是否存在罪業和果報?」這個問題掀起了一番爭論,吸引大眾的關注,我覺得有必要來討論一下。

 

二十一世紀是網絡的時代,人們充分地享受著網絡帶給大眾在生活、工作、娛樂等諸多方面的便利。俗話說:有利必有弊。便利的網絡既成就人們工作效率的不斷提高,同時,也成就某些人不斷的犯罪,例如:網上盜竊、病毒入侵、毀謗他人等犯罪行為嚴重威脅到人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如今,網上流行的虛擬殺人、偷竊游戲讓不少人沉溺其中,樂此不疲,因而丟掉工作,甚至影響正常家庭生活。

 

在網絡上,虛擬世界中的犯罪行為是不是造業?是否存在罪業和果報?如果存在是否和現實生活中的相同?針對虛擬犯罪與現實世界的差異,我們可以挖掘虛擬犯罪的根源——意識問題,從人們的意根下手,這個問題的解答就顯而易見。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為什麼有的人在內心喜歡偷盜、殺人的游戲?這是源於人內心種種的不淨和惡習。依佛法說:我們的身心是由身、口、意三業組成,互相依存。每一個人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先經過意識——大腦思考後,才說出口,發為行動,這就是人的身心結構。當我們在意識裡不斷熏習,種下殺人、偷盜的壞種子,並且不斷地在虛擬世界中上演這種損害自己身心健康的游戲,那麼,這種惡劣的心靈污染日積月累遲早會形成一種強大的惡習推動力。當某一天,在現實中遇到不順利、不如意時,這種殺人的怨恨心態就馬上現行,造成不必要的自傷和社會傷害。

 

前幾天,一位善信告訴我:她的一位好友玩虛擬「偷菜」游戲上了癮。一天,她們去郊游,看到農民的蔬菜非常好,這位習慣玩虛擬「偷菜」游戲的人就忍不住偷農民的菜。結果,偷得太多,被人發現後抓住差點挨打,最後,賠錢才算了結。這個偷菜的人以前品質不錯,就是因為玩虛擬「偷菜」游戲上癮,分不出虛擬與現實,結果,遇到可以偷的菜就情不自禁下手偷盜,這就是偷盜惡習的表現。至於殺人的游戲,亦是如此。君不見一些少年罪犯因為長期玩虛擬殺人游戲,模仿殺人,結果,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不順時,瞋心大發就持刀殺人,手段之殘忍是人們意想不到的。這種種的犯罪行為哪一個不是從意識——「虛擬殺人、偷盜游戲」潛移默化熏陶而來?

 

第二,虛擬犯罪中的偷盜、殺人或者自殺等游戲都是模擬現實生活情景的犯罪,是人們貪、瞋、痴的表現,也是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心理不健康、充滿污垢、心地邪惡、不清淨的具體呈現。盡管,人們是通過玩網絡虛擬游戲來發洩自己意識中的污垢,沒有在現實中殺人、偷盜,但是,從一個人心靈的健康來說,這已經是一種病態心理,值得關注。而且,網絡虛擬犯罪是不斷對自己的意識進行惡習熏陶,總有一天,藏於心靈中的垃圾會遇到外緣而爆發出來,從而對自己與他人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所謂熏陶,就是「近香者香,近臭者臭。」同樣的人生,為什麼我們不親近心靈芳香之人、做心靈芳香之事,而選擇造惡,讓自己的意業不淨而損傷自己呢?這種虛擬殺人、偷盜的游戲於現實的人生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又何必為之啊?

 

不錯,虛擬犯罪與現實生活是存在著差異,但是,從人們心靈健康清淨方面來說,虛擬殺人是意業不淨,已經造成人們內心的染污。只要人們在內心存著諸多惡習種子,在強大惡習心理的推動下,遲早遇到外緣,種子就會發芽、開花、結果。那時,後悔已經來不及。《大般涅槃經》說:「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如盲龜值浮孔。」珍惜人生的時光,善用人生,自利利他豈不是更好?何必把大好的光陰浪費在虛擬「積惡習、造惡意」持續染污自心的游戲中,毀掉自己的光明前途呢?

 

第三,對於電子游戲一類,本人從來沒有興趣,更沒有時間。我們應該活在當下的現實中,作自己的本份事,既能自利又能利他。當然,俗世中人都有選擇娛樂的自由。不過,從人們身心健康出發,倘若是比較注重心靈健康的人,即使是玩樂,也會作一些道德道義的抉擇,至少不會選擇專門模擬殺人、偷盜的惡游戲。佛教的七佛通偈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就告訴我們,自己內心的清淨至為重要,一切行動源於內心,只有自己的心靈清淨了,才能自利利他,利於社會人群。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心靈需要小心的呵護,常常與善友相聚,與善法相應,並「從善如流」,這樣的人生才是善業善報。正如《維摩詰經》中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

 

那麼,如何才能自淨其意?依佛法說:親近善知識,受持三歸、五戒,以戒、定、慧三增上學次第如法修行,就能趨向善行,離苦得樂。而且,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諸多善知識,因緣際會遇到善知識指點迷津,任何一個法門都極其殊勝,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這些法門帶給我們身心的喜悅殊勝於世間的一切娛樂,也就是說:佛弟子修學以自淨其意為重心,沒有必要沉溺於與生死解脫無關的網絡虛擬游戲中,耽誤自己的修行,畢竟人生有限,光陰珍貴。只有對自己的生命抱持負責的態度,進而才能對社會他人有利。何況,娛樂的方式很多,為什麼一定要選擇殺人、偷盜的網絡虛擬游戲呢?

最後,摘抄印順導師的《淨業頌》供養諸位有緣讀到此文的人:

 

「心淨眾生淨,心淨國土淨,佛門無量義,一以淨為本。

 

戒以淨身口,定以淨塵欲,慧以淨知見,三學次第淨。

 

貪淨三昧火,瞋淨悲願風,痴淨般若火,性地本來淨。

 

無邊染業淨,一切淨行集,即此淨心行,莊嚴極樂國。」

 

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清淨自在!

 

願一切眾生趨向光明,法喜充滿!

 

澳洲法界佛學會 釋行願

 

2009年12月3日於泰國

 

能願法師:玩開心農場中在佛教中不存在偷竊行為

在佛教偷盜的惡業中。成立的方面包括五個方面。1,什麼是偷盜。2,偷盜的動機。3,偷盜的方式。4,偷盜的輕重。5,偷盜的果報。

 

什麼叫偷竊!當然是指公認的一種犯罪行為,也就是別人不予我們不取。偷為什麼是犯戒呢?那就是因為他是罪惡的行為,一切罪惡的行為,都是我們應該戒掉的。那麼罪惡的行為,怎麼劃定呢?一個是國家法律不允許,比如你偷人家錢包,那麼警察就要抓你。再者是道德的約束,有些東西雖然法律上沒法規定清楚,那大多數人認為他是犯罪的,那麼他就是有錯誤的。

 

開心農場中,不成就偷竊行為的逐一證明:

 

一、一個偷東西的人,他是不會去顧及別人的感受,他會用最大的貪心去滿足自己,但是在這裡不可能,你想偷誰的菜,你不可能想要偷走多少就偷多少,他只有很低的概率,你去了頂多拿走一兩顆,但如果是一個偷東西的人,我就一股腦兒全搬走了,我花那麼大勁,一家偷一點干嘛!如果我們在生活的小偷,也是挨家偷一點的話,你說那是什麼情況。我覺得那就更不像是偷了,還有點像挨家挨戶乞討。

 

二、一個偷東西的,他的信息是顯示在對方那裡的。難不成偷東西的人還有留名字的習慣,所以這也不叫偷。

 

三、一個比如偷者與被偷者兩人同時在線。那偷的人發現有小偷來,肯定是要驅趕的。你說生活中還有看著小偷偷東西的人嗎?

 

四、每個人都要有門戶的,沒有門戶的我們只能說他是無主物。比如垃圾場的東西,那裡沒有上鎖的,誰也可以去那撿垃圾啊

 

五、這裡是公平的,此時我去你家拿點這個,彼時你也會來我這裡拿點那個只是看誰時間比較多,但基本是公平的 但生活中的小偷去你家偷完東西,他會說改天請你到我家來偷一點!你覺得這些還是偷嗎?

 

http://news.fjnet.com/bty1/gdnr/200912/t20091203_142696.htm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