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菩薩的眼裡,輪迴沒有絲毫快樂
太橋旦曾堪布
輪迴的過患可以歸納為三苦——苦苦、壞苦、行苦。雖然六道之中都存在三苦,但三惡道主要的痛苦是苦苦,人類主要的痛苦是壞苦,天人主要的痛苦是行苦。
什麼是壞苦呢?比如在上課時,大家舒舒服服地坐著,大自然的微風吹拂著我們,這當然不算是苦苦,但是坐久了就會腿疼、屁股疼,所以壞苦的意思就是變化性很強。
再比如,我們飢餓時吃飯很快樂,但吃多了就會痛苦;睏倦時能睡覺很享受,但如果睡好幾天就會頭暈腦脹;沒錢時很痛苦,於是我們為了掙錢而奮鬥,當我們真有錢時,會發現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快樂,相反還增添了很多煩惱……這都是壞苦,意思是指我們所認為的快樂卻總是會導致痛苦。
行苦是眾生感覺不到的,不用說三惡道和人類,連天人都感覺不到行苦的存在。比如無色界的天人們一直認為他們已經解脫了,已經在成佛的境界中安住,根本發覺不了有行苦的存在。只有佛菩薩才能體會行苦。
比如說我們現在是快樂而舒適的,但拿一根針紮我們一下,我們立刻就會覺得痛苦,這說明行苦一直是存在的。還有個比喻:手上放一根毛髮,凡夫感覺不到毛髮的存在,這根毛就好比行苦,而菩薩對行苦的感覺就像把這根毛髮放在眼睛裡,會感到非常不適。
所以,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凡夫都把行苦當成快樂,意識不到輪迴是充滿過患的。在佛菩薩的眼裡,輪迴沒有絲毫的快樂,無論是六道各自的痛苦,還是三苦,輪迴都是充滿過患的。
我們要常常思維輪迴的過患,切身體會六道眾生的痛苦,這樣我們就不會再追求人天的果報,而是會努力修行,追求涅槃的功德。
大安法師:貽誤今生淨土機緣,未知何世再得人身
我們知道這娑婆世界的劇苦,因因果果的冤家對頭碰面,共業、惡業同分所感的情況,知道這些還不趕快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太愚癡了,太不應該了,辜負己靈太多了,辜負佛恩太重了!
這一世耽誤了不能往生,那生生世世,就不知道什麼時候再能得人身,什麼時候再聞淨土法門,什麼時候再能得到解脫了。三途一報五千劫啊,得人身太難了。所以這裡都能體現印祖那種悲憫、勸導的婆心。
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也要認知到自己對這種苦難的麻木,以及對這種苦難的警覺心不夠,要把這種厭離娑婆的心發起來,在日常行為當中不造惡因,奉行淨業三福,然後懇切地信願持名。
這一兩天很多居士念得淚流滿面,說明你有點善根。等我們悲痛淚流滿面的時候,念佛越好的時候,我們的厭離心越能出來。念佛越好的時候我們越能感覺到自己不慈悲、很殘忍。對這個世間,五濁惡世,我們每一位眾生都負有一份責任的。現在要把五濁變成五清,唯有靠這句南無阿彌陀佛了,靠這句萬德洪名。靠我們在世間做其他什麼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樣的趨勢,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
淨空法師:結法緣別結情緣,找真樂別找假樂
十法界依正莊嚴,雖然它在那裡變化,成住壞空,像人在六道,生老病死,死了以後又去輪迴,又是生老病死,永遠搞這個,搞不完的。死了怎麼?死了又去投胎去了,又生了,又搞生老病死。搞了多久?搞了無量劫,還在搞!所以佛經上講,生死疲勞,還不覺悟嗎?不能再幹了。搞生死疲勞,因為迷惑顛倒,跟一切眾生結了多少怨,那就冤冤相報。造成什麼?佛所說的報恩、報怨、討債、還債,就搞些這個東西。真把這個事情搞明白、搞清楚了,這一生當中遇到很多人傷害給你,你一笑了之。
為什麼?這個人對我很好,報恩的;這個人對我不好,來報怨的;這個人來騙我,是還債的;那個人供養我,他還我,他欺騙我,我還他,不就是這回事情嗎?一笑了之,心裡就很踏實,不落痕跡,這個好!我這一生消業障。結法緣,不再結世間的情緣,結法緣。結法緣,你成佛之後,他遇到苦難的時候,他的信息發出來,你就會收到,你就會幫助他,現應化身。
現什麼身是他的念頭,因為你已經不起心、不動念,你已經沒有分別執著,他的分別執著,隨他的分別執著現身說法,不是隨自己。自己就是現身說法,也是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跟我們凡夫不一樣。現身好像跟我們一樣,其實完全不一樣。釋迦牟尼佛應化在世間,住世八十年,沒起心動念。不但沒有起心動念,他連起心動念的習氣都沒有了,為什麼?他是妙覺如來,他不是等覺菩薩,他早就成佛了,他怎麼會有習氣?沒有習氣。
我們不學大乘,不了解事實真相;學大乘,了解、明白了。這麼多年的學習,逐漸逐漸也有一點覺悟,對這個事情,佛所講的,一點懷疑都沒有了。以前有懷疑,現在愈來愈不懷疑了,信心十足,這得受用。得什麼受用?前面講的,淨定安樂,這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與貴賤貧富毫不相干,這是真樂,這是真的享受。有人問,你為什麼要學佛?,你用這一句答覆也妙絕了!「我為淨定安樂而學佛」,我能得到這個,這世間人得不到。所以這個世間,佛法稱它作紅塵,紅塵裡頭沒有淨定安樂,紅塵裡頭樂是刺激。我常常用吸毒、打嗎啡做比喻,它是那個樂,樂之後它有苦,它有後遺症;淨定安樂沒有,所以它是真樂,世間是假樂。
佛也說得很清楚,什麼樂?苦稍微停了一下,你就覺得很樂,其實哪有樂!三餐飯吃得很飽,樂;如果一餐飯不吃,你就苦了,就餓得苦;餓你三天就更苦了,苦上加苦,苦不會變成樂。不會說餓你半個月,你快樂起來了,沒這個事情。所以,樂會變成苦,樂是假的。樂,吃東西好吃,吃得很快樂,如果限制你,你現在給我吃二十碗,你就要命了,這不行。跳舞很快樂,我叫你跳上七天七夜,你就喊救命了。所以,樂會變成苦,這是假的,苦不會變成樂。所以佛講,這個世間苦是真的,樂是假的。但是淨定安樂那個樂是真的,那不是假的,那不會變。所以,要找真樂,別找假樂。
成為內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日,佛陀告訴比丘們:「世間果實有四種類型,是哪四種呢?有的果實未成熟而外觀似已成熟;有的果實雖已成熟,外觀卻好似還沒有成熟;有的果實成熟了,外觀也已成熟;有的果實尚未熟成,而外觀也還沒成熟。比丘們!當知世間的果實有這四種類型。」
「同樣地,世間也存在四種類型的人,是哪四種人呢?有些人雖已成熟,卻沒有成熟的外表;有人還沒成熟,而有著成熟的外貌;有的人尚未成熟,外貌也不成熟;有些人成熟了,外貌也很成熟。」
「什麼樣的人是還沒成熟,而有成熟的外貌呢?有些比丘往來行走不急不躁,眼目瞻視隨佛所教,著衣持缽時也如法行步,兩目視地不左右顧盼,然而,這些比丘實際上卻是違犯戒律、不順法行,佯裝威儀具足,這並不是真正的沙門,梵行不清淨,卻自稱行清淨行,所有作為盡是敗壞根本、破壞正法,這就是尚未成熟,而有成熟外貌的人。」
「什麼樣的人是已經成熟,而沒有成熟的外表呢?有的比丘行為似無約束,實際上卻精進多聞,修行眾善,心持戒律,具足威儀,若有少許非法惡念,便心生畏懼,這樣的人就是已經成熟,而沒有成熟的外表。」
「什麼樣的人是不成熟,而外貌也未成熟呢?有的比丘不持戒律,不懂行走禮節,也不知出入往來的威儀,著衣持缽時,六根散亂,心常攀緣,貪着色、聲、香、味、細滑之法,這類比丘違犯禁戒,不行正法,沒有沙門的威儀,又酷似沙門,梵行不清淨,卻似修清淨行,所作所為敗壞根本,無法掩飾,這就是未成熟,外貌也不成熟的人。」
「什麼樣的人是已成熟,而外表也很成熟呢?有的比丘持守戒律,出入行進安詳自在,知進知退,眼目瞻視間,安定作主威儀具足,勇猛精進,修行眾善,威儀禮節皆已成就,若有微細的非法惡念,便心生怖畏,何況是大惡、非法造作,這就是已經成熟,而外觀也很成熟的人。」
「比丘們!世間有這四種類型的修行人,大眾應當落實修行,學習成為內在已成熟,外在也成熟之修行人。」比丘們聞佛所說,心生歡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七·四諦品第二十五(七)》
省思:
佛陀以印度的庵摩羅果生熟難知,來教喻修行人,了解何者是外熟內生、內熟外生、內外俱生、內外俱熟之行者。永嘉大師云:「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學人應當自我惕勵與期許,奉行佛陀教誨,透過不斷地反省檢討,慚愧懺悔,在菩提道上一步一腳印,踏實修行,作一名內外俱熟的行者。
盲龜值浮木
每百年才能從海中探出頭來一次。而大海中有一根浮木,上頭有一個孔洞;它浮在海上,隨著風四處漂流。盲龜百年才出水一次,想要遇到浮木,已經是機會渺茫,更何況還要由浮木的孔洞探頭而出,你們覺得可能嗎?’
阿難尊者回答:‘世尊!盲龜不太可能遇到浮木的孔洞,因為它百年才出水一次,如果它在海的東方伸出頭,而浮木可能正隨風漂到海的西方、南方或北方的任何一個地方,所以盲龜要遇到浮木是十分困難的。’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盲龜和浮木雖然不易相遇,但還是有可能會遇到。愚癡凡夫因為不行義、不行法、不行善、不能依真實之理而行,輾轉互相殺害,強者欺陵弱者,造作無量惡業。在人、阿修羅、畜生、地獄、餓鬼五趣漂流,輪迴不息,所以眾生想要暫得人身,更難於盲龜值遇浮木,可見能得人身是多麼珍貴之事。諸位既得人身且值遇佛法出家修行,於四聖諦尚未契悟者,當勤修各種方便法門,起希求增勝上進之心,修學無間道,趣向解脫。’諸比丘聞佛所說,皆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雜阿含經·卷十五》
省思:
凡夫眾生被貪、嗔、癡、慢、疑、邪見蒙蔽了心眼,就像盲龜在愛河慾海之中漂流輪轉。不知能擁有人身已是千載難逢之因緣,更何況還能得遇佛法與大善知識,這比盲龜每百年浮出海面,能嵌入浮木孔中更加稀有難得。因此,若今生能得人身、聽聞佛法,要珍惜此殊勝難得的因緣,精進行道早求解脫,方不負此生勝緣。
跳脫愛慾輪迴苦
佛陀在羅閱祇耆闍崛山弘化之時,國內有一位名尸利躓的豪富貴族長者,家中七寶盈溢。長者妻子產下一位男孩,相貌端正莊嚴,世間少有。長者夫婦非常高興,於是請來相師為其占卜吉凶,相師占卜後告訴長者夫婦:「此子福德殊勝,將會光宗耀族。」長者更加歡喜,於是請相師為嬌兒命名立字。相師問:「尊夫人從懷孕之後,可有何不尋常之處?」長者回答:「兒母本來不善言詞,語意鈍拙,從懷此兒以後,口齒伶俐,言之成理,談話巧妙勝於一般人。」於是便為男孩取名婆世躓。
婆世躓長大後,聰明才智超越一般常人。有一天與朋友出遊,經過那羅伎家,看到一位面貌清秀、丰采卓然的女子,心生愛慕,想娶為妻室。回家後,稟明父母自己的想法,父母告訴他:「我們是豪富高貴種姓,女子的家世貧窮低賤,門不當、戶不對,怎能結為親家?」可是婆世躓陷入情愛深淵,不能自拔,再次稟明父母:「請雙親不要計較門戶之事,而是要看對方人品,並祈求父母垂愍我願,答應所求。若是雙親不同意,兒子的命也不保了。」父母只好答應,派人去提親。女家回報:「君是大姓,我們是市井小民,不適合婚嫁,無緣高攀。」婆世躓仍不放棄,慇勤不息的追求,又再度派人去提親。女家回答:「若是能與我們一樣,學習各種歌舞戲笑,技藝達到能在國王面前表演,再來論婚姻。」婆世躓因為被愛慾惑亂了心智,竟然不以雜耍技藝鄙俗之事為恥,而去女家學習雜技;他很快就學會了各種技藝。
這一天,國王召集各方雜耍藝人表演上高木竿、空中走繩索等種種技藝。長者子婆世躓也在獻藝之列,表演高空走繩索。走索完畢,卻因為國王剛巧離開未見,命令再表演一次。婆世躓奉命只得再上繩索,但此次他的氣力漸差,走在高空繩索中間時,搖搖欲墜,心中惶恐,卻沒有任何可以依靠之處。
目連尊者見此情況,凌空而至婆世躓身邊,問他:「眼前,你選擇保全生命,出家學道?還是寧可墜地,不惜生命也要娶那位女子?」婆世躓立刻回答:「我願保全生命,不娶彼女。」於是目連即時於虛空中變化作平地,婆世躓於平地走索,所以無怖畏之心,順利走完,而得以保全生命。
婆世躓慶幸自己蒙尊者救護而得安隱,於是隨著目連尊者去拜見世尊,禮拜供養。佛於是為長者子廣說微妙法義,所謂佈施、持戒、生天之論,並強調欲愛為不淨法,斷離欲愛煩惱為解脫生死最快之法。婆世躓聞佛說法,當下心開意解,即得初果。因此稟白世尊:「我願出家,奉修正法。」世尊允諾,婆世躓便鬚髮自落,法衣在身,成為沙門。出家後專精禪思,遵修正業,煩惱漏盡,成就阿羅漢果。
慧命阿難稟白佛:「請問世尊!婆世躓沙門,過去與那位女子有何因緣,今生貪染愛著,惑亂心智,為此幾乎喪生失命?與目連尊者又是什麼善因緣,於危急時蒙尊者恩濟?又是何因緣能夠隨佛出家修行,最終證得阿羅漢果?」
佛告訴阿難:「在過去無量劫前,波羅奈國有一位大富長者,初生一子,相貌端正無比。當時,長者家人從海上來,帶回一鳥卵,奉獻給長者。經過一些時間,幼鳥破殼而出,幼鳥毛羽光潤,長者很喜歡這隻鳥,就送給愛子。長者子與鳥都漸漸長大,相互建立了默契。只要長者子騎在鳥背上,鳥即擔長者子遨遊各處,盡興意足之後才返回,日日皆如此。」
「有一日,長者子聽說他國國王召集雜耍藝人表演,就乘騎此鳥去該國。鳥棲息在樹上,長者子在人群中觀看,偶然看見國王女兒,心生情愫,就書寫思慕之意,遣人送交王女,王女答應交往。這件事被國王知道後,立刻派人跟蹤及追捕。長者子被捕後,被繩子縛束其身,國王下令當斬。長者子說:‘不勞煩諸君殺我,讓我爬上高樹,自己投身而下摔死,諸君也省去麻煩。’捉拿的人聽了,讓他自己摔死也罷!長者子便攀枝而上,乘騎其鳥凌空飛去,長者子因此鳥而得延命。」
「那時的長者子就是現在的婆世躓,那位王女是現在的雜藝家女子,那隻鳥是當今的目連。婆世躓在過去世被色愛迷惑,被那隻鳥所救;當今又因貪愛美色,險些喪命,亦由目連而得安隱。婆世躓之所以聰辯,而成就無漏智,是因為過去世,在波羅奈國有一位居士遇見一位辟支佛乞食,居士立刻供養食物,然後請求開示法要。這位辟支佛告知自己不善說法,便擲缽騰踴於虛空而逝。居士思忖:‘斯人神力變化無窮,但卻不能敷演道法,教化度眾;願我未來世能值聖尊出現世間,智慧辯才勝於此人巨億萬倍,能演化法義無窮無盡,願我出家即獲果證。’由此因緣,婆世躓今世聰明,出家能速證阿羅漢果。」
大眾聽聞佛說此宿世因緣,莫不歡喜,當下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者,亦有種下緣覺善根、發菩薩心者,個個深信佛語,頂戴奉行。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第七·婆世躓品第五十九》
省思: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愛與欲是生死的根本,被愛和欲蒙蔽了本心,失去了智慧、失去了理智,就變成最愚癡的人,得不到解脫。如何跳脫愛慾輪迴苦?於日常生活,六根對六塵種種境界,能落實覺察、覺照,不生攀緣染著,時時反省檢討自己,在面對人事物種種因緣,心中的執著、愛慾有沒有減少?能不能看破、放下,以智慧劍斬斷煩惱絲,達到沒有愛慾,心中自然清涼自在,就能真正出離苦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