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波旬為何讓他的魔子魔孫來破壞佛法?
——淨空法師
問:老法師講經中說「佛和魔是一不是二,覺者為佛,迷者為魔」。請問世尊住世時,魔王波旬存在的因緣為何?
答:魔王是代表迷的這一面,佛是代表覺的這一面,迷悟不同。而這個迷悟是在六道裡面,六道之外只有覺,沒有迷。迷,他才有善惡,才有三善道跟三惡道的 出現,那你就曉得,魔王是六道輪回裡面的,他怎麼變成魔?福報大,行善修福福報大。為什麼變成魔?煩惱沒斷,貪瞋痴慢很重,他修福,他斷惡修善,他修福他 不覺。覺他就屬於佛這邊,他不覺就屬於魔那邊,魔是這麼來的,所以魔有大威德、有大福報。
問:第二個問題,魔王波旬對世尊說「末法時期,讓他的魔子魔孫來破壞佛法」,請問這是什麼原因?
答:這個原因,我想你只要冷靜去想一想,你就明白了,總不出嫉妒、障礙。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波旬對佛就看不順眼,為什麼?佛的名氣太大超過他,眾生 對釋迦牟尼佛的恭敬超過對他,供養也超過對他。他的貪瞋痴慢沒有減少,他不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他是什麼?他真的勤修戒定慧沒有斷滅貪瞋痴,所 以他的戒定慧會變成福報,變成福德。佛法的勤修戒定慧的目的是息滅貪瞋痴,所以成就的是功德,成就的是智慧,不一樣。佛對於魔王他的神通、法力、福報沒話 說,佛不嫉妒,佛弟子也不嫉妒,比什麼都清楚。因為佛弟子不要這個東西,他要修苦行,苦行裡面不會增長貪瞋痴。他福報裡面會增長,你沒有相當的定慧,你控 制不住肯定增長。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佛才堅持他自己以身作則,一生修苦行。他要不做個示范,後世的弟子怎麼能相信?他是先把樣子做出來給我們看。所以 這是我們要感恩,我們要能夠體會到佛為什麼這麼做法。(淨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四)
問:末法時期,魔子魔孫披上袈裟混進佛門,以出家人的形象破壞佛法。請問這些出家人知道或承認自己是魔子魔孫嗎?
答:這個事情我不知道,你去問問他們就知道。現在這個現象很多,所以你也應該記住佛陀的教誨。佛教傳到今天為什麼會變質?你要曉得,佛法是師道,師道 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現在這個社會,教育裡頭孝道沒有,孝道沒有哪來的師道?你從這個地方去細心觀察,你就知道佛法為什麼會衰,然後你就曉得佛法應該如 何挽救。挽救之道,從我做起,你不要依靠別人,依靠別人你會大失所望,要依靠自己,自己先回頭,做好樣子給人看,你做出成績來,那就會影響人。開頭影響 一、二個,慢慢就愈來愈多,這就對了。所以不可以責怪別人。(之一0六 2008/12/26)
見道場不如法就說是魔道場,算犯毀謗三寶罪?
問:末後一個問題,弟子在初學佛時,看到別人和道場不如法就說他是魔子魔孫或是魔道場,不是淨土道場,請問這樣是否犯毀謗三寶罪?
答:是的,確實毀犯。修行要記住修自己,不是修別人。我們在講席當中也有不少次的報告,善財童子為什麼一生圓滿成佛?那個秘訣沒有別的,就像惠能大師 所說的,「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他的心純淨純善,縱然接觸三途也沒有過失。真正修行人要向善財童子看齊,善人是菩薩,見到之後回過頭來想想,他那些 善行我有沒有,我要沒有,好好的跟他學習;看到惡人也沒有毀謗,當然不能生歡喜心,生什麼心?悲憫心,憐憫的心,不說他的過失,看到之後自己反省我有沒有 這個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所以他看到善跟惡的時候都提升自己,看到善的沒有貪愛、沒有貪戀,貪心斷掉了;看到惡的不生瞋恚,瞋恚斷掉了。你看人家接 觸境界是斷貪瞋痴,我們接觸境界不行,看到善的歡喜、高興、贊嘆,心不清淨;看到惡的就憤怒,要教訓他、要罵他,你看看,瞋恚心生起來了。所以我們接觸境 界怎麼?長貪瞋痴;善財童子接觸外面善惡境界,他息貪瞋痴,所以人家一生成就。
我們要記住佛陀的教訓,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變善、他變惡,那是習性,那是以後染著的,不是他的本性。染著不是真的,是暫時的,他會恢復,所以我們不 必著急,他會回頭。諸佛菩薩等待機緣,他只要有回頭的念頭,有回頭的意思,佛菩薩就幫助他。所以說「佛氏門中,不舍一人」,道理在此地。所以學佛的人都常 生歡喜心,法喜充滿。中國古聖先賢傳給我們的教誨,夫子記載流傳下來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愈學愈快樂,愈學愈歡喜。還有貪瞋痴慢疑這個現象出 現,我們學錯了,不是外面錯,是我們自己錯了。蕅益大師說得非常好,「境緣無好丑,好丑起於心」,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這個意思說,物質環境裡頭 沒有什麼順境逆境,人事環境裡面也沒有什麼善緣惡緣,平等的。你感覺到有逆有順、有善有惡,是你自己煩惱起現行;你能夠息滅貪瞋痴,勤修戒定慧,這問題解 決了,那叫真修行人,會修。
普賢菩薩教給我們那是真徹底究竟,你看教我們「禮敬諸佛」,諸佛是誰?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對一切眾生,作惡的眾生,造極惡業的眾生,我們對他恭敬 跟恭敬佛沒有兩樣,這要懂。「稱贊如來」,稱贊就不一樣,他行善稱贊,他作惡不稱贊,對他有恭敬沒有稱贊,不說他的。所以我們常常跟同學在一起互相勉勵, 我們學佛接受別人批評,不批評別人,我們自己境界會天天提升。要練,歷事練心, 練什麼?在極不如意的境界裡頭練不動心;在一切順境裡面去練,練什麼?不貪戀。你沒有這個境界現前,你到哪裡去練功夫?這叫真修行,把我們一些錯誤的觀 念、錯誤的煩惱習氣,要在這個境緣當中,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當中,把它磨干淨,這就對了。(淨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七 2008/6 /6)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