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世上沒有惡緣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佛門也有流傳很多話,但不一定是對的。比如說,人的緣分有善緣和惡緣,有討債和還債。有的人夫妻關係不好,就說對方是惡緣。孩子不聽話,還花父母錢不眨眼,就說兒女是來討債。這個講法,是太自私的想法,把責任都推給別人。

要知道,這個世界只有善緣,沒有惡緣。比如說夫妻關係不好,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對方來打你也好,罵你也好,都是幫你消業。佛弟子要有這個觀念。一切都是業力感召。過去自己有惡業,就感召到惡人來懲罰自己。以前經常欺負別人,現在就輪到被其他人欺負。這就是因果法則。

但要感謝那個欺負你的,罵你的,侮辱你的人,沒有他,我們的業障還真的消除不了。大家去觀察,祖師大德來這個世界,還是多災多難,不要說凡夫。不要看到他們有風光時,但他們受苦時,我們都不知道。

像虛雲老和尚,大家看虛雲年譜,老和尚活120歲,他自己說“受盡十磨九難”,其實豈止是十磨九難,這些都是大的,大到命都保不住的,就是這個。

比如拜五台山時,差點被活活凍死,後來文殊菩薩就來救他。有次落水,漂流了一天一夜,被漁民用網撈起來,也差點死掉。在雲門寺,發生雲門事變,被打的七孔出血,這時老和尚都一百多歲了。這些磨難過後,還真的算消業不少。

祖師大德受苦時,是示現,是演戲,他心中對眾生有悲憫心,所以內心不痛苦。但凡夫也受苦,凡夫心執著,他就有痛苦。不是說學佛後,就能跑到極樂世界去,吃好住好,開悟的人也要受苦的。達摩祖師被人下毒,六祖拿到衣缽,被人追殺。還有三祖被人砍頭,一砍頭下去,流出來的是白色的,不是紅血。他已經成就了。所以聖人也是多災難。

這個世界上只有善緣。一切認為的惡緣,都給我們消業障的。兒女要是讓父母頭疼,也是給父母消業障。有次去春節五台山,下雪天,大家一起爬山,其中有個夫妻帶著一個小孩,五六歲的樣子,他走了一點就累了,一定要背,只好大家輪流背,在雪地裡走,他媽媽累的半死,說,這次是我兒子幫我消業障。

你看,能做如是想,就是命好的人。能這麼一轉,業障就沒有了,雖然受苦,但心不苦了。人最大的苦,不是身體的苦,而是心苦。不知足,受不了委屈,一心想要好。要是不好,他就想著解脫,以為跑到極樂世界去,就沒有煩惱了。

那心中一直想要逃,卻不知逃到哪裡,有一點福報的,就到處去閉關,沒有福報的,那就很可憐的。一切惡緣都是自己惡業感召,它提前現前了,要歡喜。終於了結了,隨緣消舊業。這樣對惡緣就不會懷恨。人會糾結自己過去,別人傷害了他,他就一直記得。如果一直記得,那一直就處在地獄中。

學佛的人,心態一定要健全,學佛不是逃避,不要有排斥,對人生要有很積極的,樂觀的心態。但要達到這個心態,不是嘴巴說說,腦袋明白就好。而是生命徹底的轉化。不能只是停留在意識,大腦思維範疇。很多人知識懂了很多,但習氣改不了。這就是大腦思維的結果,而沒有生命的體驗。

那去唸地藏經,人的生命有殘缺時,他色身就有問題,色身會影響思維,也影響思想。思想就會偏激,會排斥,這時不滿就產生,那地獄也現前了。那只好去唸地藏經,把生命的殘缺部分,填充圓滿。

真正修行人,他不是悲觀厭世,而是內心充滿著法喜,充滿的熱愛。那念佛之人,應該像廣心長老一樣,長老每次來弘法,都帶給我們許多歡聲笑語。他是真正擁有極樂的人。修行人,應該把淨土裝在生命裡,不是讓自己死後去哪個淨土。


學佛不是為了逃避世俗,而是具足勇氣笑對生活!

佛教不是神秘主義,而是現實主義。——索達吉堪布

這世間有一種力量超越了時空,歷盡了世代輪迴,仍然能生生不息,這種力量來自於我們內心的信仰。苦是娑婆界眾生普遍感知,或是因果輪迴,世間生、老、病、死在規律中無常變化。

因為苦,我們在煎熬中急切需要光明,而佛法給與了眾生無量的希望。我慶幸此生遇見佛,讓我擁有了應對生活的智慧。佛漸漸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但越來越多人犯下愚痴,把佛法當做生活的逃避。

佛法是讓你放下執念,但不是讓你放棄生活;讓你一切隨緣,但不是讓你頹廢不前;讓你善待眾生,但不是讓你心眼全無。學佛不是為了逃避現實,是把修行融入到生活里,讓複雜的生活簡單化。

學佛是讓你遠離五毒十惡,理解因果輪迴之道,發心善念清淨六根,用佛法的智慧應對生命的一切無常,在無常中得以自我覺悟。願眾生得佛法的加持,獲生生不息的能量,具足勇氣,笑對一切困難。


忍氣吞聲就是修忍辱行嗎?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度」是度過煩惱苦海之意,而「忍辱度」的確也有忍氣吞聲的意思。比如《遺教經》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也說︰「云何忍辱?謂由三種行相應知︰一不忿怒,二不報怨,三不懷惡。」另《大智度論》卷六亦云︰「眾生種種加惡,心不瞋恚;種種恭敬供養,心不歡喜。……是名生忍。」同書卷十五也有:「忍諸恭敬供養眾生,及諸瞋惱淫欲之人,是名生忍。忍其供養恭敬法,及瞋惱、淫欲法,是為法忍。」在《優婆塞戒經》卷七也另示如下︰忍有兩種︰第一是世間忍,就是能忍飢、渴、寒、熱、苦、樂;第二是出世間忍,即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忍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瞋、癡等,能忍難忍、難施、難作。

從以上所引經論內容看來,忍辱二字的涵義甚廣,有拒受諸樂而接受諸苦之意。無理的侮辱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拒絕美女的投懷送抱,也不是普通人能夠做得到的;而信受佛法中的種種法門,更不是一般人所能夠辦得到的。一般而言,若與自己無關的事,大致能夠忍受;若與切身的名利、眷屬、男女等相關諸事,那就不容易忍了。

佛法不僅為個人忍,也要為眾生忍。到達無諍的程度時,就成了八風吹不動,即對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八種現象,無一不能忍的境界。所以解脫的菩薩稱為已得無生法忍。對於內六情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著,於外六塵的色聲香味觸法能不受,即稱為法忍。如能遇迫害而不瞋,受供養而不喜,既無能受的我,也無使我接受的他,能達如此,則稱生忍。此不僅是聖位菩薩的境界,也是修行佛法的目的。能忍就能安己安人、和眾共濟,所以忍辱是建立和樂人間的最佳準則。

根據這樣的標準,好像忍辱就是忍氣吞聲,一切的冤枉、侮辱、毀謗、打擊,都應該全部接受,沒有反抗的餘地似的。然事實並非如此,我們必須注意,如果不是出於智慧的忍辱,很可能造成更大的災難,因此透過智慧的觀照,應當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說,風雨水火的襲擊,是無法控制的;但是仍可以未雨綢繆,設法避免,來減少傷害、損失。業報是要正面接受它,但也可以經過努力,來改變業報的程度和方式。

所以,若對雙方無損並且有益的事物,那是必須接受的;如果對他有益,於己無益,也應考慮接受的;若對雙方都是有害而無益,那就需要設法避免或轉變它了。例如︰明明知道對方是醉象、瘋狗、狂人,見人就咬、逢人就殺,就當然要設法制止,因對方已經不幸,切莫讓他再製造更多的不幸。但也不可存著「以牙還牙」的報復心態,應是基於慈悲的原則,自己時時加以反省和慚愧懺悔。對於喪失理性的人,應該通過制約、教化等方式和方法,使他們得以恢復正常。這對他們自己本身,以及整個社會,乃至所有的眾生,都是有大功德的。

---本文摘自 聖嚴法師《學佛群疑》


明海法師法語集錦(十二)

2019年6月5日 星期三

當你願意去接受,跟你原本所認知不一樣的東西時,你將發現你的天空會多一半出來。

學佛,最重要的是讓你看清楚自己,進而喜歡自己,重視自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貴生命,我們都要認真地看重自己。

學佛不是忍氣吞聲,不是委屈求全,更不是放棄逃避。通過學佛正視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警惕將來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通過學佛更加接納自己、喜歡自己、重視自己。

不要以為你的命運就只能是這樣了,命運是可以改變的。命運改變的前提是,你必須先改變自己。你可以相信命運,但要是完全相信而不作為,就會成為被綁住的宿命論者了,那就真的不可能改變了。

開示内容摘錄自2016年6月11日 敦煌朝聖路上師父開示。

轉貼自明海法師微信平台

工作室 恭敬合十

佛曲 :【明海法師《懺悔歌_慈悲的淚滴_惜緣》】


學佛是不是逃避現實?

學佛出家是不是逃避現實?師父(法師)曾經打了個比喻,說如果煙碰到你的手,你會怎樣?回答肯定是離開。你的手離開了煙,這不就是逃避嗎?逃避火燙。世間一切的逃避跟手離開煙頭沒有什麼兩樣。逃避危險,走向安全;逃避貧窮,走向富裕;逃避愚昧,走向文明;逃避奴役,走向自由。所以,整個人類的文明史就是逃避史。如果變成佛教的四個字,是什麼?就是「離苦得樂」史。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痛苦不安的世界,居然不知道要逃避,所以佛稱我們的世界是娑婆世界,「娑婆」就是「堪忍」的意思。佛說我們很能忍,其實並不是說我們心力有多強,而是說我們垢障覆深,太麻木了。就像一隻正常的蟲子被丟到糞坑,會覺得臭得不行,立刻就要飛出來,可是生活在糞坑裡的蛆蟲,因為它從生到死都在那裡,已經完全習慣了,所以想不到要離開。又如同一個人被煙頭燙了手,卻不知要將手拿開,這說明他的神經系統出了嚴重的問題。可是,像這樣即使被煙頭燙了手也不離開,連動也不動一下的人,真是何其多,實在是太多了。

所以善導大師感慨說:「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厭離生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真正對佛法有欣求之心其實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多數人都出了「神經故障」。佛法真正的精華是出世,出世法才是它最核心的東西,但是一般人很難對其產生欣求之心。

因此,究竟誰在逃避,誰在面對?真實說起來,世間人反而在逃避,學佛人、出家人反而在面對,在面對真實的東西——生死。就像魯迅的文章里所寫的,「在直面慘淡的人生,在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這就是學佛人,除此以外的人們都在逃避。

比如很多大樓里,都沒有4層、14層、24層,為什麼?因為「4」的諧音是「死」,「不要讓我看到這個『死』字」,這不是在逃避嗎?就像鴕鳥一樣,鴕鳥的後邊有人在追,它就把頭往沙子里一插,因為看不到,所以不存在,沒關係。這不是在逃避嗎?然後人們用各種方式,用五欲的刺激,最終目的都是試圖要忘記前面有一個死亡在等待著他,這不是逃避嗎?

所以佛說「遠離顛倒夢想」。世間人真的是顛倒的,最不逃避的人反而被認為是逃避的,最逃避的人反而被認為是積極面對的。「看我每天都活得很現實,看你們天天活在雲彩之上」——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顛倒的。古人說「修行很簡單,只要顛倒顛」,就是當你把世間人的思想、做法完全顛倒過來,你就是個修行人。


學佛不是學逃避,是學敢於面對現實

經常聽到有人說:佛法就是逃避現實。還有人說,學佛法,就是什麼也不能要,不能吃肉,不能結婚,不能當官,不能發財,去過清心寡欲的生活。更有人說,學佛法的人,大都是受了重大挫折,無法承受,所以干脆出家逃避現實而已。

通過學習佛法,發現這些觀念是錯誤的。佛法根本沒有叫你逃避現實,而是讓你面對現實。比如,一個被老公拋棄的女人,如果沒有學習佛法,就會覺得很痛苦,很絕望,很傷心,很煩惱,很怨恨,很憤怒,很孤獨,很無奈,等等,嚴重的會產生報復心理,甚至自殺。

假如這個女人學習了佛法,首先就會認識到,世界上的任何一件東西,都是無常的,在變化中的,沒有一樣是永恆的,當然也是不可靠的,只是因緣和合而成的一個假象,就是一些因素、物質臨時拼湊起來的假象,包括她的老公,也不是永恆不變的,就算陪她過十年、三十年,再長點五十年,最終還是要各走各的。至於一段愛情,也是一些因素造成的,根本沒有真實可言。所以用不著執著。就像一台電腦,天天給你使用,你對它也很有感情,但是總有一天,它老化了,不能用了,或者被人偷走了,你只能放下它,重新去買一台新的。你用不著為它自殺的。

你看,佛法只是叫你不要那麼執著。你見過一樣永恆不變的東西嗎?或者,你真正擁有過一樣永遠也不會失去的東西嗎?我看沒有,你的錢,你的房子,你的車,你的愛情,你的地位,你的名氣,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就是你自己的身體,到最後你也帶不走。那麼,有什麼值得你那麼執著呢?

佛法,並沒有叫你不要去賺錢,或者把自己的錢分給別人。也沒有叫你別去當官,別去出名,別去尋找愛情,別去吃、喝、玩、樂,你想干什麼,照樣可以去干,而且,該承擔的責任,也一定要繼續承擔,並不是說四大皆空了,你什麼都不管了,你的生活、學習、事業、愛情、家庭、婚姻等等,你照樣可以繼續打拼,繼續享受,佛法只是提醒你,這些都是暫時的,不是永恆不變的,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就行了,千萬不要太執著。不要以為目前擁有的東西,是永恆不變的,永遠屬於你的。某一天一定會離你而去的。讓你提前有個心理准備。

你看,你學佛法,什麼也不會失去。佛法只是讓你勇敢地面對現實,知道你所追求的一切,所擁有的一切,其實沒有一樣是永恆不變的,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有所覺悟。這樣,你就可以少一些執著,然後又少一些煩惱,讓你的生活過得自在一些,幸福一些。

當然,你也可以繼續好好地愛你的愛人。珍惜你所擁有的愛,要愛得忠誠,愛得持久,但是,你的愛,不要有太強的目的性,不要有太多的占有欲。愛,只是一種溫暖,一種發自內心的關懷。那麼,你就不會過於執著,即使對方發生變化,你也會理性你處理好一切問題,而不會走極端。而往日的愛,也可以化成一種美好的緣。

佛法很深廣,同時,佛法也很實用。學了就可以拿來用的。最直接的用處,就是幫助你對付心中的煩惱,而且不會讓你失去任何你所喜愛的東西。只是讓你有所覺悟而已。這下放心了吧?

有時候,說錯一句話,可能會對一個人產生重大影響,甚至毀掉這個人的一生。

這是最近在修習佛法時的體會。回想自己在經歷之中,有時因為自己的偏見,有時因為未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在生氣、憤怒、怨恨、煩躁之中,為了圖一時之快,就出口傷人。給對方的心靈造成很深的傷害,可能就會對方的命運,如果對方再遭遇到其它方面的惡緣,說不定一生就被毀了。佛法講:這就是造口業。

所以,用寬容的心態、柔和的眼光對待一切有緣的人,無論這人對我是好是壞,都好好善待人家,愛護人家,決不加以任何傷害,而以慈悲心、平等心面對,應該成為我努力的方向。至於以前造成的口業,和已經對人造成的傷害,既然已經發生過了,比較理性的做法一是誠實地忏悔,記住自己的過錯,是為了今後少犯錯,不犯錯。二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彌補,同時為對方念佛,祈禱對方平安幸福,早日寬恕我的罪過。而真正要做到的是以後不造口業。

眾生畏果不畏因。菩薩畏因不畏果。一個凡人,往往在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是不怕的,無論是在做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只要對自己有利,就可能會去做。但是,對於即將到來的結果,往往非常重視。好的,就強烈期盼,壞的,就怕得要命。而菩薩則剛好相反,做每件事情之前,都會考慮到後果,所以對每一個因,都很慎重,至於即將到來的果報,倒是坦然受之,無論好壞,都不會畏懼。這就是眾生和菩薩的區別。

如果懂得這個道理,那麼我們每說的一句話,其實都是一個因,因的後面是有果的。所以在說出這句話前,一定要先想想會有什麼結果,然後再說。

能夠記住幾條一定會受用:

一、世界上的任何事情,你再怎麼搞,都是不可得。到頭來什麼也得不到。因為你追求的所有東西,都是一個虛假的相,沒有一樣是永恆的。

二、活在當下。不要活在過去,也不要活在未來。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看任何事物,都像是映在鏡子中的影子,來來往往的影子而已,不要執著。

三、隨時放下,不要牽掛任何事物,任何人,因為一切都是虛幻的、無常的,總是在不斷變化著,只有內心的清靜是原本存在的。

四、總是問自己:又如何?他有一千萬,又如何?他是總統,又如何?她是美女,又如何?她不愛你,又如何?不斷地問,遇到什麼都問一聲:又如何?100年後,這些東西在哪裡?

五、世界上沒有一件東西是屬於你的,生沒帶來一件,死了也帶不走一件,連身體也是臨時給你用一下的,很快就老了,病了,死了,爛了。所以任何東西你都沒有擁有過,也沒有放棄過。

六、不起分別心,什麼善呀,惡呀,好呀,壞呀,愛呀,恨呀,美呀,丑呀,統統不分別,讓它們去,都是鏡子中的影子。不執著。

七、柔和地面對一切,處理一切。柔和,就是慈悲。看待一切人,一切眾生,都平等,都柔和,不分別,讓自己的慈悲心不斷升起。

總之,要隨時訓練自己的放下。遇到什麼放下什麼,不執著。當然,到最後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什麼東西需要放下。這是需要時間來驗證。


學佛人要先學會做事,敢於面對,而不是逃避

福安觀音寺

上周六,漳州有位師兄過來觀音寺,找我。他看了我的qq日志,就想來問我一些事情。然後他說他想要去行般舟三昧,想要“拋妻棄子”一心想去修行。我之前沒有見過他,也不知道他名字,但是那次看到我就狠狠地批評了他一下。我說,這不是修行人的心態,因為和別人關系不好,就想離開,然後去修行。如果這樣下去,修啊修,修到最後,什麼都沒有,家也沒有,佛你也成就不了。你看海濤法師出家,不是因為他跟他妻子關系不好才出家的。大家去看看海濤法師的出家因緣,就知道了。而且去看悉達多,悉達多出家後,成佛了,然後回到了家,他的孩子已經12歲,他的妻子也在。當時悉達多和他妻子耶酥耶說,“我是為了一切眾生而去修行的,希望你能了解。”後來耶酥耶也出家了,在法華經上,佛陀也給耶酥耶授記成佛。如果因為關系不好了,想逃避去修行,永遠修不了什麼東西。結果會發現,什麼都沒有。所以我的一些批評後,他心悅誠服的回去了。

為什麼要說這個事情呢。很多人很喜歡逃避某些東西,但是學佛後,更有逃避的理由了。比如說某些人很散漫,沒有學佛前很散漫,學佛後,更有散漫的借口了。隨緣吧,隨緣吧,這個真的是個很好的借口。

如果我們學佛了,一定要學會做事情。我親近定恆師父後,發現師父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做事情。應該說師父的成就也很大了,但是他還在一直做事情,做慈善基金會,建設翔安觀音寺。你說師父要退休,早就該退休了。但是他還是一直在精進中。所以師父福報才這麼大。

我常常感慨自己福報太小,就是前輩子太懶了,沒有好好的修福報,沒有好好的做事情,又喜歡抱怨,這輩子福報才這麼小。你看我們的恩師,真的是有七代天子命的。他的好命是哪裡來的,還不是一輩又一輩的修來的。但是我們為什麼沒有恩師那麼大的福報呢,因為沒有修行啊,沒有好好努力啊。

如果學佛了,一定要去做,每天都要努力,沒有學佛前,我們可以懶一些。既然學佛,就應該努力,不要放松,給自己放松的理由。說我要修行啊,我要念經啊,我要怎麼樣啊,然後天下事情都不管,等到別人來伺候他,這樣子很糟糕,下輩子就算修有一些智慧,但是沒有福報啊。沒有福報,就像羅漢應供,但是沒有供養他,成了羅漢了,還沒有人供養他,為什麼,沒有修福報。

學佛了,就要好好上班,好好珍惜時間。出家人為什麼要早上四點就起來,早課,早課後吃飯,吃飯後,就要去出坡,就是去干活,干活回來吃午飯,午飯後休息,休息一下,又去干活,晚上時,才念念經,看看經書。這就是古代出家人的生活,所以古代的出家人,為什麼皇帝都很敬重他。比如說武則天,看到了神秀大師,都親自下跪,迎請他到宮中供養。因為這個是他的德行和智慧。再比如說玄奘大師,你看他的文采,他的毅力,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他呢。

我們不應該把學佛啊當成了自己偷懶的借口,關起門來念念佛,就覺得自己非常了不得了。這個是不好的。學佛了,念佛是給自己的。但是要培養福報,但是到大眾中去,去服務大眾。上次九月十九,觀音菩薩生日,法華團的一些師兄都過來幫忙,觀音寺的常住都很贊歎。要忙,要去忙。不要說我們學佛了,就不忙了,然後搞得別人團團轉。

學佛了,更應該多多學習。如果大家去看佛陀的傳記,大家看佛陀學了什麼,學了工巧明,懂得射箭啊,騎馬啊,都是一流的。醫方明,有一次有個外道很厲害,懂了很多藥,很傲慢,佛陀為了降服他的傲慢,就帶他去雪山,讓他辨別藥材,結果佛陀知道藥名藥性,但是他不知道,就徹底的佩服了佛陀了。這就是悉達多,什麼都懂,你說他不成佛,誰有資格成佛啊。

那麼我們學佛了,就要多多學習,學幾門技術,好幫助別人。比如說出家人,不要小看他們會梵呗啊,會敲打啊,這個也要練習,這也是本事啊。沒有本事,至少也要到廚房去燒火,就是這樣的。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付出,學佛了就要學會付出,要付出了才有福報,那麼不培養自己的幾門學問,我們拿什麼來付出,都是別人再為我們付出。真的很慚愧啊。

淨土法門是非常殊勝的,但是現在的人把淨土法門當成了往生的法門,我要去極樂啊,我不要管娑婆世界啊。這個更不是修行人的心態了。學佛為什麼是大丈夫的事情呢,就是別人不能做的,我們都能做。但是如果我們學佛了,常常逃避,做的比沒有學佛的人還糟糕,那就是很慚愧很慚愧啊。

親近師父後,發現一點,師父做事情很認真,很仔細,一個文案包括文字都要親自審核很久。同時很有時間觀念,幾點做什麼就做什麼,就是時間觀念。所以,我想,如果師父沒有出家,他在世間上的成就也是非同一般的,出家了那當然更不一樣了。為什麼佛教早期進入中國,他接觸的一定是高層的人物,包括皇帝啊,以及有文化的知識分子,就這兩類人,因為佛教太深了,比道家,比儒家還要深,而且基礎也要很好。沒有儒家的修行基礎,比如說德行,要想修道,是很難的。沒有德行,沒有一定的知識鋪墊,想要進入佛門廣大無邊的大海,也是非常難的。所以唐朝時,佛教得到了頂峰,那是弘揚佛教的,都是大知識分子,比如說弘揚法華經的智者大師,七歲就懂得很多經書。弘揚禅宗的六祖,他的根器是非常厚的,雖然壇經說他不識一字,但是其實他去見五祖前,就有曾經到無盡藏比丘尼哪裡學佛過。所以不是不認識文字的。還有弘揚淨土宗的慧遠大師,還有唯識宗的玄奘大師,這些人都是滿腹經文的。

再比如現在的,如廣東六祖寺的大願法師,真的什麼都是懂得。所以,我們從來不敢說自己學佛啊,學佛不容易啊,要有多少的智慧,多少的福報,才能配得上真正的學佛。如果我們想要在出世間,能有一番成就,首先必須要有非凡的本事。所以,讓我們一起努力,好好努力吧。


別以為和尚就是在深山老林中、青燈古佛前,念佛打坐?抱歉,你想太多了

很多初學佛或者是對佛法不了解的人總是對佛法有很深的成見,總是認為學佛的人都是消極避世的,與社會脫節的,這些人為了自己的解脫會離開自己的家庭,躲進深山老林里獨自修行。

其實這樣的誤解大部分是來自於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中對於出家人和佛教的片面描寫,如果你能深入學習佛法之後你會發現真正的佛教和這些作品中的描寫是差別很大的。

首先我們要知道目前在中國的傳播的佛教是屬於大乘佛教,講究的是修菩薩道,在著名的四大菩薩中,除了地藏王菩薩是出家僧人相,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皆是在家人形象,可見修行要有所成就並不一定要出家,因此大乘佛教並不提倡避世修行。

其實即使是出家人也需要擔負很多的社會責任,首先佛法的最大作用就是教化眾生,和尚的原意就是「親教師」,因此出家人的責任就是教化眾生、住持佛法、修持佛法。

而在家人學習佛法更應該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在家居士由於是入世生活的,因此他們的人際關係更加寬廣,一個修行好的在家居士完全可以用自身的行為去影響、改變、教化更多的人,而且居士還可以協同出家人護持佛法,共事佛行事業。

由此可見,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根本不是消極避世的,那些學佛之後變得消極了、開始不負責任了、與親戚朋友格格不入了,這樣的人根本不能算是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或者說這樣的人根本沒有實修佛法,即使他形式上有個皈依證,參加了皈依儀式也沒有用。這樣的人只能稱為名義上的佛教徒或者說是形式上的佛教徒,但是很可惜,這樣的佛教徒現在有很多,對佛教的消極影響也很大。


濟群法師:出世與入世如何才能兩全其美

積極入世,容易陷入對世俗的執著,結果活得很累。而追求出世,又會遠離和放棄塵世的一切,感覺不近人情。這兩種情況似乎都不理想。

如何才能讓二者並行不悖呢?在大乘佛教中,菩薩行者的修行經驗值得我們藉鑑。作為菩薩行者來說,既要有出世的超然,又要積極入世,廣行利益眾生的事業,所謂「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其中的維摩詰居士就是以商賈富豪的身份,擁有妻子兒女,出入娛樂場所,但卻能出淤泥而不染,在與社會民眾打成一片的過程中,對他們起到教化和引導的作用。同時,闡說不可思議的不二法門,強調“心淨則國土淨”,是在家居士在紅塵修行的榜樣。

如何才能培養出世和超然之心?在大乘佛教中,是通過對“空”的認識和體證來達成。佛法所說的“空”,不同於我們所理解的空無或一無所有。從佛法的角度來看, 「空」和「有」並不對立,而是統一的。比如《心經》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金剛經》講:「所謂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在告訴我們,世間任何一種現象無不是因緣和合而成。換言之,是條件決定一切的存在,離開條件,我們在任何事物中都找不到固定不變的特質。所以,這種存在只是因緣假相而已。但我們因為無明所惑,無法見到世間的真相,於是就會把主觀的想法和需求投射其上,覺得它就是如此,確實如此,由此衍生出許多煩惱。佛教所說的「空」,正是要幫助我們認識真相,去除我們主觀賦予的種種特質。這樣才能從迷亂的狀態中走出,超然物外,心無所著。

了解到生命真相之後,看到很多人因為無明,每天不斷地製造煩惱痛苦,就要發菩提心,生起崇高的利他主義願望,幫助更多的人了解生命真相,解除煩惱。有了這樣的慈悲心,就能積極入世;而有了空的智慧,就能在入世過程中保持無所得、不染著的心態。《金剛經》就是一本可以幫助我們學會放下,同時又積極利他的經典。

 

buddha-113.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