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菩薩云何應住,你安住了沒有

淨界法師

我們一個修學大乘淨土宗的人,我們整個生命的離苦得樂乃至於來世的往生淨土,主要的是靠兩種力量來完成的,第一個是我們內在的心靈的力量,第二個是外在的佛陀的力量。

所謂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佛也不可思議,心力和佛力的結合產生滅惡生善、離苦得樂的功德。

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重要的觀念我們必須要先了解,當心力跟佛力交互作用的時候,它是有一個能所的關系。

能所的關系甚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一種主動跟被動的關系。

從因緣觀來看,我們能念的心是主動,所念的佛是被動。

所以我們今天釋放出一分的心力,佛陀給我們一分的感應;我們釋放出三分的心力,佛陀給我們三分的感應;乃至於我們釋放出十分的心力,佛陀給我們十分的感應。

佛陀的無量光、無量壽這種四十八願的功德力,他的心是平等的而且是被動的。他不能夠主動給我們甚麼東西,不可以,他只能夠在我們眾生準備好的情況之下,才能夠釋放他的加持力。

因此,我們今天身為一個淨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內心準備好,這件事情就非常的重要。那麼怎麼把心準備好呢?

在《楞嚴經》裡面,佛陀開示我們,我們要做兩個工作,第一個、安住的問題,菩薩云何應住。你安住了沒有,這是一個關鍵。

第二個,調伏的問題,你是不是內心真實地調伏了。那麼從《楞嚴經》的開示,佛陀是先處理安住的問題,因為這是根本。我們一個修行人最大的障礙就是不得安住。

我們一般人的相貌是這樣,我們一個明瞭的心跟外面的人事接觸的時候,由於過去的善惡業力的推動,會產生一個感受。

善業力強的人,他出現快樂的感受,他看到人都很高興,他看到每一件事情都順他的心意,善業力強;我們一般人,罪業重的人,看到什麼人、什麼事都不滿意,這個人內心有罪業。

那麼這個感受的下一個階段就產生很多的想像,然後,我們的心就住在自己的想像,安住在妄想,這是我們眾生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學佛學了這麼多年,我們每天都做功課,但是我們的心還是起起伏伏,有時候覺得自己修得不錯,有時候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因為你住在妄想,妄想本身是和外境是互動的,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你完全做不了主。

所以我們現在完全活在一種被動狀態,外境讓我們快樂,我們就得快樂,外境要讓我們痛苦,我們就必須要痛苦,因為我們完全做不了主。所以,我們臨終的正念就充滿了不確定,要看你的福報、看你的因緣。

那麼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事出必有因,這個不安穩性是怎麼來的呢?就是我們住錯了地方,我們不應該住在妄想。

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第一件事情——菩薩不要住在想,應該住在心。把心帶回家,你要安住在一念明瞭的心性,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它是離一切相的,它是不與一切萬法為伴侶的。

所以我們前面講到從假入空,就引導一個菩薩從一個假名假相的因緣當中回到一個清淨的空性,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菩薩在一念心性中如實地安住。安住以後,接著呢,就從空出假,調伏。菩薩遠離妄想以後,開始重新又面對妄想。

所以我們在對治妄想,不是馬上面對妄想,不對。遇到妄想,馬上處理妄想,這個是錯誤的,你不是它的對手。

我要提醒大家,不要住在妄想來調伏妄想。這是不對的。

先遠離妄想,觀想本來沒有妄想,它只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相,你遠離它以後,你安住真實的心性,然後才用法門,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善巧法門來對治妄想。

所以我們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遇到事情不是馬上處理,《楞嚴經》不是馬上處理,先把自己的心安住,要養成習慣。你自己安住了,因為你遇到事情馬上處理,你很容易被你的情緒所轉,所以你看我們一生很多事情做後都後悔——沒有安住。沒有安住就做調伏,次第錯誤了。

所以我們先把自己的心帶回家以後,然後再來看人世間的因緣、如夢如幻的因緣,該怎麼做你還怎麼做,你這個時候沒有個人的愛憎取捨,完全沒有。你再用你的法門,該斷惡、該修善、度眾生的方便,去做調伏。

所以我們要加強我們心靈的力量,就是安住跟調伏兩件事情。


外在的環境,是你內心的磁場所招感

上淨下界法師

「秘密」說:我們每一個人所存在的這個世界,充滿很多的好人,也充滿很多的壞人,充滿很多美好的事情,也充滿很多痛苦的事情。為什麼這個人會去招感好人、好的事情?為什麼這些人招感不好的人、不好的事情?它說:完全是我們內心的因素。

我們這一念心就像強大的磁場,你有什麼樣的心態,你生起一個美好的念頭,你就把好人好事全部吸過來;如果我們生起一個不好的念頭,我們就把不好的人,不好的事情完全吸收過來,整個因緣都是我們的心所招感的。比方我們看過去的歷史,也有這種印證,在春秋戰國,那時候是一個禮崩樂壞,天下無道的亂世,人跟人之間是非常的鬥爭。所以,當時有很多思想家出世,來輓救當時的社會,比較有代表性的我們提出三個,儒家、墨家跟法家。

儒家跟墨家他們對於對治當時社會的亂象,他們提出的方法是很接近的,儒家提出的是仁愛,墨家提出的是兼愛。儒家認為人跟人會鬥爭,因為沒有把仁愛的心表達出來,他說我們應該把仁愛的心落實到日常生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表現在父親就是一種慈愛,表現在兒子就是孝順,表現在兄長就是友愛,表現在弟弟就是恭敬。人跟人之間只要把慈悲心、愛心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很祥和的社會,孔孟之道就是提倡仁愛思想。

墨家的兼愛差在哪裡呢?孔夫子的仁愛他是有因緣親疏遠近的差別,他是先愛自己的家人,再愛家族,再愛自己的國家,最後再愛所有世界的人,孔孟之道的愛,它是由近到遠。但是墨家認為這樣的愛是不對的,既然提倡愛,不能有任何的差別,所以兼愛就是一種平等的愛,沒有所謂家人、國家的差別。

總而言之,孔孟之道跟墨家思想,都是以仁愛來治理天下。所以它散發出來的…你看孔孟之道整個傳法的人散髮出來是那種慈愛的心。但是法家思想完全不同,法家思想代表的是商鞅跟韓非,他認為仁愛是沒有用的,兼愛也沒有用,他舉出一個例子,他說:有一個盜賊到處殺人放火。你看他父親對他很慈悲,有沒有用?沒有用,他不聽他的。他的朋友用仁愛勸諫他,他也不聽,這時候要是有警察拿著刀劍過來,他就開始乖乖的順從。所以法家認為,對治整個社會的亂象只有一個方法,嚴刑峻法。這最有用,仁愛根本是空談,法家的思想他也是有他一定的道理。

我們看看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他們所釋放的仁愛,結果大部分得到長壽,孔夫子活到七十三歲,墨子活到八十三歲,法家的人整個傳承當中,大部分都是死於非命,商鞅活到五十二歲,韓非子活到四十七歲,都是死於非命,都是被君王殺死。特別是商鞅,他當初是為了秦孝公來變法,秦孝公一死,秦孝公的兒子一即位馬上把商鞅抓起來,命令車裂商鞅,車裂是當時很嚴重的酷刑,用五台馬車把這個人的身體,頭部、二隻手、二隻腳,用五台馬車同時往外拉,把他整個身體分裂掉,因為商鞅所強調的就是嚴刑峻法。... ...外在的環境是你內心的磁場所招感的,你要改變外在的環境,你一定要調整你的心態,否則改變不了!


慧廣法師:活在現實中,還是想像中?

這裡所說的「現實」,是「如實」的意思,也就是符合事實。說真的,只要有省察功夫,會發現:一般人大多活在想像中,可能自己也是。

當我們想到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能沒有妄想,才是活在現實中。這樣不容易嗎?不容易,大多會加上想像。想像是虛妄的,想出來的,就不見得符合事實了。

那麼,你會說,想到人、事、物時,就不可以加以規劃、安排或研究嗎?那樣也是想像?

是可以的,只要沒有加上貪瞋癡、七情六慾,沒有自我,就是對事情的規劃、安排或研究。但,這樣容易嗎?需要完全理性的。

為什麼人們喜歡活在想像中,不喜歡現實?因為人們愛作夢,想像可以滿足這種心裡。想像自己可以作主,現實則不可能,會覺得乏味。

但也因為想像不符合事實,當回到現實,就會產生悲劇。例如:男女戀愛時多美好,一旦結婚在一起了,夢想就破滅,發現對方怎麼是這樣!想像自己多有錢,回到現實,自己並沒有有錢。

所以,偶爾作夢一下無妨,人還是要活在現實中的。現實雖然不怎麼樣,但少了自我,以及附加的貪瞋癡、七情六慾,就會發現現實的美好。

原來,一杯白開水也很好喝,一碗粗飯吃來也津津有味,那人生還需要貪愛那麼多不可得的東西嗎?這就會理解禪宗開悟祖師所說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解脫就在其中了。


法愛法執是修行的障礙

慧律法師

法愛,簡單的定義就是:自己認為自己的法很了不起,生貪著心,法愛就是自己認為自己很有修行,或者是自己的法門最殊勝,對法的愛的執著。在座諸位!一定要用佛的心性修行,就是說:我今天修什麼法門,那是我自己的事情,千萬不可以去抨擊任何一個法師,或者道場、一個法門,這個也是法愛的另外一個轉向、變相。攻擊別人,就認為自己對,好朋友談一談,行;邪知邪見不在此限,因為邪知邪見會誤人!八大宗派平起平坐,是站在正知正見的角度說,不是站在惡知見、邪知邪見的角度說。

如果你有一點點智慧(就覺得自己很行,深以為是),這個就叫做法愛,法愛智。對法,你認為你自己開了智慧,很喜歡自己的成就,這個叫做法愛,這個就是智愛,智慧的愛。你務必把這個念頭放下,不要說:我開悟了,別人不開悟,我可以拿一支皮鞭,認為我是般若的皮鞭,我夠當作你們的老師!諸位!這是禪師所忌諱的,你已經落入法愛了。

這個法執的愛一堅持下去的時候,就有門戶之見,就會有攻擊別人、傷害別人,其他的法師講的法,跟我們這個上人講的法不一樣的時候,絕不包容,然後自己奠定自己是正法,然後貼標籤,貼標籤:我就代表正法!好像去釋迦牟尼佛那邊申請了專利,我就是貼上:我是正法的標籤,其他統統不行!沒有寬恕心、沒有包容心,完全站在這種法愛的角度。

法愛是佛門的毒瘤,這個是很可怕的東西!一修行密宗,他就會覺得其他:我們是最上,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一修學淨土宗,他就會法愛,那就是:我們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哪一個八大宗派有這麼偉大的?沒有!禪宗,修禪的人如果有法愛:即心是佛,哪有這麼多的葛藤?對不對?持律的就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戒、定、慧是三學增上,沒有持戒,空談理論,沒有用的!持戒。

有一個出家眾,一個小尼師,去讀了律學院回來,她的師父來跟我訴苦;她的上人沒讀什麼書,書讀得不多,也沒讀過什麼佛學院,她疼愛徒弟,就把這個徒弟送去律學院,專門持律的,去研讀。這個徒弟回來,每一天跟她上人對幹,說:師父!你這個不如法,水果要怎麼排怎麼排。師父!你這個,已經十二點多了還在吃,這個不如法!我們到律學院的時候,十一點半、十一點四十五,筷子就放下!回來一直罵她,說:師父!你這樣不如法、那樣不如法!這個上人很苦惱,來到我這個地方,她說:慧律法師!我怎麼辦?我說:你就當作說徒弟給你增上緣,她講的也不能說沒有道理,叫你持戒是對的,不過方法是錯,因為你是上人,她是下人,下對上怎麼可以對師父這樣說:你這樣犯戒、你這樣不持戒!

她(師)說:她去律學院回來,把我從頭嫌到尾!說我沒持戒,這樣不清淨,過午要幾點……對不對?要怎麼樣怎麼樣做。我們種一個果園,她就說:你這個不如法,出家人種什麼果園,怎麼可以這樣子?那個是殺生!她師父就說:難道要我像你整天坐在那邊,這樣那一堆果園、茶園怎麼辦?這個其實也是無解,這個就是對持戒的一種法愛。持戒不是不對,持戒不是不對,很好;但是方法:如果要糾正人家,要向這個持戒的方向,可以用更慈悲、更柔軟、更彈性的。

自生法愛的意思就是:自己認為自己很有修行,或者對某一個法特別的喜歡、特別的著。《金剛經》裡面講: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還是要捨離的,不是讓你貪著的,法是借著佛陀所講的真理,從生死的此岸,要讓你解脫到彼岸的,法不是讓你執著的,法是讓你還沒有悟以前暫時依靠的,如果悟了,法法皆空。乃自生法愛,不達修證性空。

只有有法愛的修行人,他才會吵架,爭來爭去,搞個能所;本覺的妙性沒有這個。

以超越法愛、法執;諸位!這個法愛跟法執是修行人最難突破的,當他對法有覺受的時候,或者是有一點點功夫的時候,他寫那個文章起來就不可一世。一個人的法愛、法執是很可怕的,而且束縛於修行人沒有覺察,束縛在修行人的沒有覺察。為什麼?因為修行人都會固執自己的,修行到某一種程度,本來法是要解脫的,他卻把法當作是一種內在裡面自己的財富,可以隨時隨地的炫耀,諸位!拿法來炫耀就是法愛、法執。

所以般若之智覺得以生起。般若之智覺生起之後,又再進一步觀照:此能覺之智以及所覺之理,皆是本自空寂,以皆是如來藏心所現故。因此又破除進一步的法執:甚至對能覺之智(般若智),以及所覺之理,皆能不生貪著。

法執是什麼意思?對自己所擁有的修持覺得很殊勝,叫做法執。自己修的法門愛取不捨,同時貶低別人,有法執、有法愛,就會排斥別人,對法上的執著,對法上的愛。法執斷故,我見、我慢、我執亦斷。因為沒有自己的知見,站在尊重、平等的角度,都應該包容。哪怕哪一個人知見、看法跟我們一樣、不一樣,我們都包容、寬恕。

什麼叫自生法愛?諸位,這一句是講給老修行人聽的,老修行修到一陣子以後,懂得很多的佛學的名相,他就拿這個來自負,拿這個來驕傲別人,認為:我可以為眾生開示幾句佛法了,堪受供養了、堪受禮拜了!這個念頭就壞了,這個叫做法愛。法愛就是認為自己很有修行,貪愛自己的法,認為自己很行。認為自己很行的,就是不行!

——選自慧律法師《楞嚴經講座》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盡量保持離二邊的思考模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