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殊菩薩說:“只要你來五台山,我保證會見你”

祈願:正法久住,法輪常轉!

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只要來五台山的人一定會遇見文殊菩薩,這是文殊菩薩發的大願,他說,只要你來五台山,我保證會見你,只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去見你,你不知道。一葉,一花,一石,一僧,,都可能是文殊菩薩幻化而成,只為和你相遇。

有人父親生病了,要準備化療。凡是化療都是兇多吉少。但不化療,又怕落下不孝的罵名。不知要怎麼辦?我說,去五台山。他家離五台山比較近。現在救父親法身慧命要緊,人的生死自有定數,不必擔心。如果法身慧命都死了,活多久也沒有意義。

去年往生的夢參老和尚一百零三歲!他在五台山弘法時說:能來五台山,起碼要修七輩子的福報。

這很不容易啊。佛經說了,縱然你百返生於兜率天的人,也不如一日去想五台山。天上的福報有享受完時,而去五台山,文殊菩薩加持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家知道菩薩有多少尊,你數不過來的。翻開《華嚴經》就知道。但你知道的,認識的又有幾尊。不超過十尊。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地藏。其他的沒有。 《華嚴經》有菩薩住處品,有二十一位菩薩住在中國。其他的跟你都沒有緣分。為什麼,眾生福報不夠。就單單去一個五台山,業障就很多。

去朝拜,消業障,跟去玩不一樣。你要消業障,超度祖先,你的冤親債主通通都趕來了。功德太大了,大到他們會害怕,就不想去。我組織多次朝拜,許多人報名了,但又退心了,每次都有這個情況。業力叫不可思議。夢老說的,要有七輩子的福報。

五台山是神奇的地方。佛經說,文殊菩薩原來叫做龍種上尊王佛。他就在海裡度眾生。法華經中,佛講到了法華經的功德,文殊菩薩就從海裡出來,然後智積菩薩就問文殊菩薩,你在海裡度化多少眾生,有沒有人一聽到法華經就成佛的。文殊菩薩說,有的。這時八歲的龍女就出來做證明。龍女一獻寶珠,就到南方無垢世界成佛。

在五台山,最大的護法是五爺,也是龍王。幾乎許多廟都有供奉他。據說,文殊菩薩從五爺那裡借來了清涼石,五台山才清涼。科學研究,在幾億年前,五台山整個是在海裡,後來慢慢的隆起來。你看,佛經和科學吻合吧。不可思議。

金剛經中講到,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佛不需要去欺騙眾生。華嚴經中說的,文殊菩薩帶領一萬眷屬在五台山。天冠菩薩帶領一千眷屬在支提山那羅延窟。還有許多菩薩,跟你都無緣。他的山,你找不到。歷代祖師才找到這兩位菩薩的住處。你要結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文殊菩薩有個願力,若人誹謗我,我都要度他。你不信我,誹謗我,但來了五台山,你就相信佛法了。文殊菩薩的大威德嘛。歷代以來,三步一拜五台山的,很多。尤其是北方。許多人默默無聞的拜的。上次去五台山,遇到一個從山東拜過來,拜了半年,路上吃野菜。

去五台山吧!那是個不可思議的清涼之山!心清涼,身清涼,世界清涼!


文殊菩薩龍宮借石 五台山上一界清涼

文殊菩薩  

北岳山脈向東南逶迤而下,在山西東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衛連綿,形成一塊方圓五百余裡的地方,這便是國內外聞名的五台山,山區以台懷鎮為中心,分成台懷、台內、台外三個層次,像三個逐漸擴大的同心圓。在這個奇妙的同心圓內,布滿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那披著青松與白楊的岡巒,那映著鮮花與綠草的山泉,那陣陣松濤和悠悠的鐘聲,那綠茸茸的草地映襯著古廟琉璃瓦上的夕陽,那從山谷吹來的習習涼風使這塊小盆地的溝溝窪窪裡,到處都有美的色彩與施律,形成一個游覽與避暑的勝地。

傳說在老早以前,五台山並非現在這般模樣,也不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沙走石,夏天暑熱難當,農民們無法種莊稼。在此傳教的文殊菩薩,決心要改變這裡的氣候,他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裡去借歇龍石。


文殊菩薩來到東海,見龍宮外面果然有一塊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涼氣撲來。文殊菩薩被巡海夜叉領進龍宮見龍王,說明來意。龍王很抱歉地說:“大法師借什麼都行,唯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因為這是我花了幾百年工夫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清涼異常,青龍每天工作回來,汗水淋漓,燥熱難耐,便在上面歇息養神。你若借去,青龍就沒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薩無奈,這才說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來化緣,為了造福人間,他是來求援的。

龍王估量歇龍石重達萬斤,一個老和尚無法運走,才放心地答應他。文殊菩薩謝過龍王,來到歇龍石跟前,口念咒語,立即使巨石變成了彈丸,將彈丸塞進袖筒,便施告別禮,飄然而去了。

文殊菩薩回到五峰山時,正是烈日當空,久旱不雨,寸草難生的炎夏。當文殊菩薩把歇龍石安放在台南邊瓦廠村東北的一條山谷後,五峰山立刻變成一個清涼無比的地方。於是,這條山谷命名為清涼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涼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涼山。

就在文殊菩薩取走歇龍石的當天,那些外出的小龍王回來,發現歇龍石不在了,怨氣沖天,便追到五峰山,四處尋找。氣急敗壞的小龍王,用龍尾把五個峰掃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巖石刨得亂七八糟,至今這些石塊還遍布滿山,人稱“龍翻石”。當然文殊菩薩自有對付他們的辦法。

文殊菩薩告訴他們歇龍石在秘魔巖的兩座巨大的山巖之中。眾龍剛鑽進巖窟之中,文殊菩薩一聲咒語,兩巖合並,僅留得內寬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縫。文殊菩薩命眾龍在此好好修行,並說要派弟子來朝拜和供養他們,因此這個秘魔巖窟又叫朝龍洞。傳說朝拜者境界不一,善良人見佛、菩薩;邪惡人見不到歡樂境界,真可謂萬人萬境。而且有“朝五台山,若不朝拜朝龍洞只算朝拜了半個五台山”的說法。

這個傳說已流傳了千百年。如今清涼寺雖已破落,但那塊清涼石還在。石長五米,寬二米半,厚兩米,圍十五米,石面青色,有雲紋,人坐其上,頓生涼意。

五台山佛教大護法廣濟龍王之靈驗見聞


佛典故事─ 文殊化身為貧女感化記

北宋清涼山大華嚴寺壇長妙濟大師撰寫的《廣清涼傳》中,記載了文殊菩薩化身為貧女說法的應化故事。當年位於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即今顯通寺),每年都會舉行大規模的無遮大法會,不論是男女老幼、尊卑貧賤均可參與,並飽餐一頓。有一天,一位貧女帶著小孩到處行乞,聽說大孚靈鷲寺正舉行法會平等施食,就帶著孩子和一頭癩痢狗趕往該寺。她身無分文,唯有剪下身上的頭髮作布施,以表示對三寶的恭敬心。

這時,提供齋飯給大眾的時間還未到。貧女對寺主表示,因為她有急事需要趕路遠行,希望讓她先行用齋。寺主順應她的請求,命僮給與貧女三份齋飯,認為這樣一來,就能讓貧女和她的兩個幼兒都能飽食一餐。但是,貧女卻說︰「我還有一條狗,應當也給牠一份齋飯。」寺主勉強再給她一份齋飯。沒想到貧女又說︰「我肚子裡還有一個小孩,也需要分一份齋飯來吃。」當下,這位寺主覺得貧女的要求實在無理,憤然怒斥︰「你一而再、再而三地索求齋飯,貪得無厭。你肚子裡的小孩還沒有生出來,哪裡需要進食?」並喝叱貧女趕快離去。

貧女被寺主呵責後,即身離地面,騰空化現為文殊菩薩,她的狗為菩薩的座騎獅子,兩個小兒為菩薩的兩位侍從——善財童子和于闐王。當時,空中遍滿五色雲彩。文殊菩薩留下一首偈語:

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蒂甜。
是我超三界,卻被阿師嫌。

菩薩說完此偈,就隱而不見,在場的僧俗眾人,無不驚歎。寺主悔恨自己有眼不識真正的菩薩聖者,要以刀挖眼,被眾人苦苦勸說才止住。從此,視貴賤、貧富皆平等無二。於是以貧女所布施的頭髮,在菩薩乘雲騰飛之處,建了一座寶塔來供養。

典故摘自:《三寶感應要略錄.卷第三》

省思

佛法講眾生平等,對一切眾生都要有平等心,當我們內心能生起眾生平等的正念,便會考慮別人的處境,設身處地為人著想。以佛法的智慧,來擴大自己的心量,體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有了慈悲心,還要有長遠心、大願心,在生活上平等對待一切眾生,就是菩薩道的實踐。


文殊聖誕:談談文殊菩薩與龍王

興國寺

文殊菩薩是求智慧的,道教裡頭也有文殊廣法天尊。普賢菩薩在道教裡頭也叫普賢天尊。但我們拜文殊菩薩時,其實內心不覺得他是印度的菩薩。相反,我們覺得文殊菩薩是中國的菩薩,是古佛再來,並沒有說只有印度有佛,中國就沒佛了。

很多人看南傳的經典,就否認了漢地的大乘經典,當然,他們也否認了佛經中記載的菩薩的加持力。這個加持力是漢地和藏地特有的,南傳就不講這些神通了。

比如觀音菩薩,設入大火,火不能燒。這句話在南傳就解釋不了了。現在很多佛弟子,學了佛法理論後,也不相信這些了。說佛法是方法論。

其實講到方法論,哲學理論,中國歷史上多得是。佛法的流傳,肯定不是因為它的哲學理論,那是什麼?那就是祖師和佛菩薩的願力。如果沒有這些願力在世間,佛法早就消失了。所以每個菩薩都有詳細的度人的願力,文殊菩薩無盡甚深十大願,還有地藏、觀音、彌勒、普賢。這些菩薩之所以被我們認識,就因為他們有願力啊。

第二個,就是度人的願力下,佛菩薩顯現出來的神通力。為什麼講神通力?因為可以說,從崑崙山脈底下,不僅有鬼、神,還有妖怪、精靈,還有龍族。

我們一般把法界看成四聖六凡。這六道大家應該很熟悉了,可是有沒有漏了的。地獄道佛經講的比較多,鬼道也多。天道呢,佛經講的就不一樣了。比如說,妖怪、精魅,屬於哪一道?還有龍,屬於哪一道?一般人把他們歸於畜生道,但不是那麼簡單的。

比如中國的龍。五台山成為文殊菩薩道場,也是兩千多年的事情。但在最早時,五台山就有拜龍王。也就是五爺龍王的出現,比佛教傳進五台山還早。但是,其實早在佛經傳入中國前,五台山就有神仙住著。那個神仙,就是後來的文殊。

這個問題大家去思考啊。早在佛教進去五台山前,五台山就有了朝拜五爺的習俗,還有拜五台山的神仙的習俗。那時候佛教沒傳進五台山時,沒有菩薩這個詞語,只有神仙。所以說文殊菩薩是古佛再來,或者說,五台山自古就有神仙住著。

其實不僅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支提山、終南山自古都是道教的聖地。自古都有道教的神仙住的。至於這個神仙,你稱呼他是某某菩薩,也可以。因為菩薩是個形容詞,用來形容這個神仙的。

記得,菩薩是個形容詞,不是名詞。大家要清楚。講這個問題,就是要證明菩薩的神通的問題。

因為很多人把菩薩解讀為名詞,所以就不相信神通的部分。神通部分,一直是佛法裡頭爭論的。尤其現在弘揚人間佛教的,更少講神通。但確實,如果你講到神仙、天神,你就不可否認這個神通的部分了。

比如天道,天道在印度,就是普通的福報,包括禪定功夫上去的,二十八天,包括最後的非想非非想天,都是禪定和福報上去的。他有神通,沒有神力。

神通是五眼六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還有漏盡通。但是神力不一樣,神力就是能翻江倒海,入水入火,能改變身體和物質世界的。所以大家要看,這兩個概念你搞不清,你就迷惑了。

中國的天神,是有神力的,有力量的。包括龍族,五爺就是龍族的代表,力量很大,有著改變物理世界的力量。所以這個龍的解讀,不是按照佛教的解讀,說龍是畜生啊,有神通啊。不是那麼簡單。

中國古人的解讀,比較符合龍。龍是龍族,最早時,就有龍族,也有天神族,都是有神力的。這個龍族也是古老的族類,和天神同一級別的。

但印度對龍的解讀,估計佛經的龍族和中國古老的龍族,還是有差別的。有個故事,就是龍宮裡頭有寶貝,這倒是中國古人認可的。包括說華嚴經是龍宮裡頭取出來的。還有孫悟空到龍宮裡頭去取寶,為什麼他不去天上取寶貝,而是到龍宮取?所以龍族不是我們用現在佛學知識解讀的那麼簡單。

就像華嚴經從龍宮裡取出來,是古佛說的,可能是過去佛說的。不是印度的悉達多太子說的。也許是古老、很久很久以前的佛說的。為什麼我要這麼說呢?因為法華經有講到這個故事的,是古佛說的。

所以我說法華經,華嚴經,都是天書。就像中國的黃帝內經,還有八卦圖一樣,是高層次文明的產物。

就像文殊菩薩,他是古佛,古到什麼時間呢?反正用數學是算不出來的。講這麼多,我是想提醒大家,佛經的神聖性。法華經,華嚴經的神聖性。

【中國佛教名山】五台山 - 五爺廟.萬佛閣.廣濟龍王


五台山佛教大護法廣濟龍王之靈驗見聞

五爺廣濟龍王

前兩天在五台山,眾師兄燒龍袍和龍票、紙錢等供養五爺。

妙心師兄說,青海有位居士,兒子四十多歲,一直沒找不到對象,去五爺廟求了三件事。第一件,孩子的婚姻。回去不久就有了對象,現在兩人如膝似膠。第二件事現在也有了眉目。

一位師兄的女兒考大學,本以為只是二本的水平,求了五爺並承諾還願。女兒超常發揮,考上了一本好大學。

昨晚一位青島的師兄在吃飯時說,他們青島那裡,有一個人去五台山五爺廟向五爺求3000萬,但平常並不修行,只是求願。後來他老婆做煤礦生意,一年後,剛好賺了三千萬。

為什麼這麼靈?因為五爺就住在五台山五爺廟裡,眾人可以直接與他面對面祈願。蘭若寺目前也在籌建五爺廟,到時五爺也會分身入住。五爺也多次護持演香師父,上次還特別囑咐師父給參加法會者結緣降龍木,增財保平安。故歡迎大家隨喜蘭若寺,結下善緣。

五爺是誰?——康熙大帝與五爺

以下從一個民間故事說起。

清朝康熙三十七年,念父心切的康熙第五次來到五台山微服私訪,尋找順治。這天,康熙走進一間酒家,一位氣宇不凡的白袍書生邀康熙共飲。康熙內心煩惱,幾杯酒下肚便覺醉意上頭,很快就沉沉睡去。

“陛下醒來!”康熙在睡夢中被人推醒,睜眼一看,見一金甲龍王正對他施禮。

“你是何人?”康熙茫然問道。

“我是南海龍王第五子,因護持觀世音菩薩南海降伏瘟魔有功,請封鎮守南海,總管天下財源。”五爺答道。

“你既鎮守南海,總管天下財源,卻又為何在此?”康熙又問。

“五台山乃佛天淨界,文殊道場,我到此與菩薩研法,和眾僧悟道。

因見陛下愁眉不展,特來解憂。”五爺答道。

康熙歎道:“只因多年尋父皇未果,故此憂愁。”

五爺聽後哈哈大笑:“順治皇帝乃佛祖座前尊者迦葉,因與你前世有緣,特到人間護佑度你。如今塵緣已了,自回極樂西天,陛下怎能找到。”說完便騰雲而去。康熙猛然驚醒,方知是南柯一夢。

後來,康熙在五台山萬佛閣看到龍五爺金身法相,竟與夢中一模一樣。為表五爺解惑救難之功,康熙親賜龍五爺皇帝金冠一頂、紫袍玉帶一套和銮駕一副,封“人間第一財神”,總管人間所有財源,並將萬佛閣更名為“龍五爺財神廟”,以佑天下蒼生財運興旺。

也許正是有了龍五爺的佑護,才出現歷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康熙大帝賜封五爺為人間第一財神,總管人間所有財源。這和很多財神本尊不同,五爺是中國本土的財神,又皈依於佛門之文殊師利菩薩,且常住中國五台山,靈驗異常。

佛教龍天護法的秘密

在法界中,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福德正神有不同的神職,如有的執掌婚姻、財富、壽命。我們讀地藏經,看到有很多鬼王,有的主命、主財、主產……這次我們在五爺廟外面一個專門焚燒供品的地方,燒了龍袍、龍票、緣起圖、紙錢等。妙心師兄一邊以右手帝釋印加持,一邊燒供。在供養的同時,心裡可以不停地向五爺祈求自己的心願。

在寺院外面走動時,妙心師兄想看看五爺怎麼樣,他動念觀察時,顯現一只金色的大龍,橫亘寺院上空。他問:經典中是否有記載五爺是什麼顏色的?經典並未見記載,五爺乃中國本土的龍王,後來皈依了文殊師利菩薩。有師兄說五爺乃黑臉,妙心師兄為了確定,重新進入廟內,看到五爺的臉確定是金色無疑。而據網上的資料,據說,五龍王以前是黑臉,但為什麼我們所見卻是金臉呢?這是因為佛教傳言,說王爺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發脾氣動恐。臉由黑色變為金色,就使五爺的脾氣變溫和了。或雲,五爺皈依文殊菩薩後,通過修持佛法而變為溫和慈悲。當然,我們可以認為這只是游戲般的示現。

我問妙心師兄,五爺現在在寺廟的塑像裡嗎?妙心師兄說,就在裡面。

其背後的秘密是什麼?誓言與承諾。

你承諾發願幫助福德正神做什麼,供養什麼,他們知道後也會幫助你完成什麼。這是一種無形的契約,也是法界平衡運轉之奧秘。妙心師兄說,你向天神求財百萬,憑什麼給你?憑什麼憑空給你?此時需要一種緣起,即你要說明如何還願,或者如何付出和做功德。

在正神常住之地求願,大部分都是靈驗異常,但若是沒有還願,往往結果不好。如有個師兄近年來不順,妙心師兄一看,原來是求願滿願後,不還願所致。行者求願之時,諸天正神以慈悲攝受力故,加持行者滿足所願,但若是不還願,說到的做不到,則這加持力便會消失,福報減損,自然會出現各種問題。

誓願能透入法界,能引發法界極大的改變。我發現以前我每次一發願,過幾天就會出現緣起。由此知道發願絕非泛泛口號。

特別是求願之時,我們可以聯想到寫給佛菩薩的求願疏,求子疏,內容皆詳細提到自己承諾要做的功德。

通過無形的誓言、承諾之契約,瑜伽師地論中,彌勒菩薩將之稱為眾生與佛菩薩建立要契,即要佛菩薩滿願,你要承諾做到什麼,如孝敬父母師長,精進如法修法等。這種契約誓言,在密宗則發展成為三昧耶戒。通過誓言的契約,獲得了本尊或大天的福德加持,甚至了說,通過這種無形的契約和甚深之因緣,發生福德賜予。

誓言的威力

有人在父母重病時佛菩薩前發願折壽給父母,或者替父母代受,真有增減的情況。以前有個人發願折壽給母親續命,母親重病痊愈,但自己夢到有人給她一張紙,叫她簽名,上面有關於折壽的數量。簽名之後,夢中人告訴他,要好好放生修行。夢中人,當為掌管壽命之正神。

也有個人,母親患絕症,他佛前發大誓願代受,母親好了,他卻患上了不治之症。他覺得人生即將結束,還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於是三步一拜朝拜四大明山。最後,他痊愈了,安然活著。

其實真言陀羅尼的功用亦是如此,本尊誓願加持。當打破這個契約時,本來所獲得的福德加持不相續,來自聖尊的加持力突然截斷,福德減損,自然障礙違緣開始出現。

寫到這裡,求願靈驗之奧秘已經揭示。以前有個人念佛念觀音非常靈。他每次求之前,都承諾自己為了滿願,願意守戒,或者要吃素多少天,願意做什麼。如果你善於運用這種無形契約,則靈驗紛呈。

如何求願得到加持?

1.燒香,點燈,燒龍袍(五爺廟附近有獸)、龍票、緣起圖、元寶等。

2.求願。求願的內容,建議是具體而詳細的,如某某身體康復、賺500萬、考上某某大學。

3.還願。

可以在五爺的像前求願之後,說如果實現了,你要如何報答聖恩。一般分抽象的和具體的。

抽象:如對五爺說,如果滿願了,會來還願。

具體:如果滿願了,會為五爺供養龍袍,或者請五爺看戲,或者捐5萬元。或者念誦108遍金剛經回向五爺。或者給五爺大供養。總之對於還願的內容,若具體說出來,則威力很大,能令緣起快速顯現。以後滿願了,切記返回五台山還願。

遵守誓言必得護持,違背誓言法驗不遂

從世間緣起而言,若一個人許願後違背承諾,沒有還願,則是違反了自己的諾言,不守信用,諸神不喜。

不論是大天或者福德正神,如果對佛菩薩發願或者承諾做不到,緣起也很不好。會影響以後的法驗,若經常失信,諸護法神不喜,自然所求不遂。

妙心師兄說在家裡也可以燒供五爺,如燒龍票緣起圖等。平常做功課也可以回向。五爺之名號稱為廣濟龍王或者廣濟龍王菩薩。可以念誦以上回向:願以此功德,回向給五台山五爺廣濟龍王及眷屬聖眾,福德威力悉增明,眾善普臻證菩提。或者念誦平常常做的功課回向,加上經常燒供,靈驗非凡。


能處理好錢財,要有文殊菩薩的大智慧!

有些人忌諱談錢,或者認為修行人不要碰錢才是修行。其實不一定。環境不同。漢地的出家人和南傳的不同。南傳可以托缽,漢地不行,漢地有厚重的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基礎,托缽是行不通的。農禪並重是比較適合,而農禪並重就要有廟,有田地,這就跟經濟有關了。

如果能處理好經濟問題,錢財問題,這個人一定是文殊菩薩。錢財多少人看不透,皇帝都看不透,更何況說要處理。因為錢財看起來是紙,其實是你的福報轉化出來的一種能量。如何正確地用錢,其實是如何正確使用你福報的問題。如果沒有智慧,你怎麼使用?

很多人勞碌一輩子,結果福報又變成享受,吃好,穿好,都轉化為物質了。這就是愚痴。如果要學佛,你一定要先供養。不是佛需要你供養,而是你肯把錢給佛,就代表承認佛法的價值。就像買衣服,你為什麼要去買,因為你承認衣服值得你買。你為什麼要去供養三寶?你要先承認,三寶值得你去供養。一個人要有這個悟性,不容易。

我們見過很多人,生病了,或者求子求不到。跟他說,你去供養三寶,齋僧,建寺,一定有用的。他會說,怎麼可能?如果有用,醫院就倒閉了。所以他寧願花很多錢去醫院,哪怕治療無效,他也無怨無悔。有些小善根的人,也會供養布施一點,結果呢,沒有求到。他就說佛法不靈。很多人求子,去做試管嬰兒,他也不會相信去造一尊佛像來求佛菩薩。

其實不是佛法需要你的錢,而是你有沒有真心承認三寶的價值。嘴巴上說的都不算,關鍵時候才是起用。你想看,祖師大德連生命都可以給三寶,為什麼我們給不了,不要說生命,就是身外之物的財富,都給不了。因為我們沒有完全認識到三寶的價值。

祖師大德談佛法,很少談錢財的問題,談到了也是點到為止,免得好像說出家人貪錢。而是告訴修道的方法而已。眾生都是慳貪嫉妒,布施時如割身肉,我也是一樣啊。所以眾生為什麼愛財,其實愛的是生命的一種能量。但就要看你把這股能量往哪裡去了。

我們的福報,或者說生命能量,你要用在哪裡?這需要有智慧。福報好比豆子,你要做成豆腐,還是豆乾,還是豆漿,就看每個人的喜歡了。有的人喜歡兒孫滿堂,就變成兒孫。喜歡錢,就變成錢。喜歡智慧,你去讀書,就變成智慧了。這裡頭,發現變成錢是最可憐的。有錢很容易享受,一享受,就往往沒了。所以你要問,生命能量在哪裡。

古人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你要讀書,明理,有智慧,才知道福報往哪裡走。很多人幹活干到晚,一到床上就呼呼大睡,第二天重複。他也有福報,但總是缺乏智慧。中國人重智慧,勝過福報。佛法被中國人接受,也是以智慧而被中國人接受的。

剛學佛的,一般建議,先上求佛道。先修供養,供養寺院,供養僧寶,印經。跟佛法僧相關的,先去做。就代表你把生命能量用在和三寶結緣上,尤其是福報本來很小的。一定要從三寶上去找。如果你福報很小,不建議你花大精力去下施,等你有本事了,再來做下施。

上求和下化應該要分得很清楚。先要上求佛道,你才能下化眾生。如果佛道沒有成,我們拿什麼去下化。所以剛學佛時,要上求佛道為開始,多學習,背經,供養親近善知識,等羽翼豐滿了,你就可以去下化了。


為何在佛教聖地許願靈?

我們要正視力量的凝聚,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兩個人的力量,三個人的力量,很多人思想集合起來的力量,可以創造並使世界發生改變。我們身處其中,本身就會被這種力量所加持。這與人們經常說的“氣場”很像,被心力匯聚的能量場所感染。

人們經常說某個地方是聖地,許願特別靈,這其實也是心願力量的集合。所有的人到了這個地方都發最好的願力,想要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擁有這種想法的人越多,這股力量就越大,慢慢地這種善願善力會加持這個地方變成“聖地”。所有到達那裡的人被強大的心力磁場所包圍,就會得到這些善心願的反作用力,獲得“聖地”的加持。

“加持”不僅僅都是正面的,人們還經常會自覺不自覺沉浸在負面力量的加持中,感受到煩惱與痛苦。比如一群愁眉苦臉的人圍在一起訴苦,這時候兩個快樂的人進來了,聊天不到半個小時,很快就會被這群人的負面情緒感染。老公如何啦,孩子如何啦,同事如何啦,一進入這種環境,很快這兩個人也會開始訴苦了,被負面能量所加持,聚會將變成一場徹頭徹尾的“訴苦大會”。如果是一群內心很快樂的人,坐在一起嘻嘻哈哈聊天,這時就算進來兩個愁眉苦臉的人,不到半個小時,他們也會快樂起來。因為他們兩個的負面情緒,鬥不過眾多快樂力量的強大磁場,這也是所謂的加持。

有些人喜歡說:“我相信科學,佛菩薩既然現在還看不到、摸不著,就不能證明他們的真實存在,所以我們就不相信。”不要用我們凡夫俗子的心去猜測,佛菩薩的加持不可思議,雖然我們看不到他們的加持與保佑,但卻可以真真切切用心感受到,他們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當你需要的時候,他就在那兒,當你不需要的時候,他也在那兒。因為當你決定以虔誠的心皈依三寶,智慧和福報在跟隨具德上師聞思修佛法的過程中,一定會不斷增長,當你真正融入佛教的偉大力量,你就能自己找到答案。


去聖地的障礙及五台山的加持力

福安觀音寺

五台山作為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是藏傳,漢傳,南傳佛教信仰文殊菩薩的人心中的聖地。當年虛雲長老從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台山,耗時三年,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後來親自感應的文殊菩薩化身文吉來救他。而且夢見他母親因為他朝拜的功德,往生到了西方。大家去翻開虛雲年譜,就會看到這些故事。

五台山是顯密共榮的道場,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都在五台山平分秋色。而且是個真正有修行人聚集的地方。凡是修行人聚集的地方,都是功德非常大的。佛經記載,一個修行人的功德可以讓百由尋內沒有災難。五台山又是凡聖同居的地方。當年虛雲長老拜到了五台山,就看到了文殊菩薩領著五萬羅漢在講說。之後得辯才無礙。這就是五台山道場的加持力。

五台山又叫做清涼世界,什麼意思呢,就是得到智慧了,可以滅除貪欲,嗔恨,淫欲。就可以得到清涼。什麼叫做業障,沒有智慧,就是業障,沒有智慧,就會被世間的種種法則困死。這就是業障。而文殊菩薩的般若之劍,就是斬斷這些業障的。

文殊菩薩作為七佛之師,加持力不可思議。同時要去五台山,也是有很大的障礙的。因為功德太大了,我們的冤親債主就會障礙我們。比如說把,如果一個人,習慣了陰暗,突然給他陽光,他就覺得不自在,不舒服。就是這個意思。在比如說,我們看狗啊,貓的,這些畜生過得很苦,覺得鬼也過得很苦。但是鬼還覺得自己過得比較舒服,比較自在一樣。叫他投胎做人他還不願意。這就是區別。

所以,去五台山,會有很多障礙。有的人想去了,突然間又覺得不去了,感覺呆在家裡舒服。有的人要去時,突然又有事情,然後一障礙,就不去了。這也是障礙之一啊。還有的人,抱著一種想法,等以後再去。可是誰能保證,以後一定能去嗎?沒有機緣,踏不上五台山這片土地。

《彌陀經》說,極樂世界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五台山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也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道場的加持力,是不可思議的。《吉祥經》說,應與智者交,勿近愚癡者。五台山作為智慧主,文殊菩薩的道場。所以,我們將此行稱之為:“脫胎換骨”,把業障身轉化為福德智慧身。


文殊道場五台山,加持力到底有多大?

五台山作為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是藏傳,漢傳,南傳佛教信仰文殊菩薩的人心中的聖地。

當年虛雲長老從普陀山三步一拜到五台山,耗時三年,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後來親自感應的文殊菩薩化身文吉來救他。而且夢見他母親因為他朝拜的功德,往生到了西方。

五台山是顯密共榮的道場,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都在五台山平分秋色。而且是個真正有修行人聚集的地方。凡是修行人聚集的地方,都是功德非常大的。

佛經記載,一個修行人的功德可以讓百裡之內沒有災難。五台山又是凡聖同居的地方。

當年虛雲長老拜到了五台山,就看到了文殊菩薩領著羅漢在講說。之後得辯才無礙。這就是五台山道場的加持力。

五台山又叫做清涼世界,什麼意思呢,就是得到智慧了,可以滅除貪欲,嗔恨,*YIN*欲。就可以得到清涼。

什麼叫做業障,沒有智慧,就是業障,沒有智慧,就會被世間的種種法則困死。這就是業障。而文殊菩薩的般若之劍,就是斬斷這些業障的。

文殊菩薩作為七佛之師,加持力不可思議。但是要去五台山,也是有很大的障礙的。因為功德太大了,我們的冤親債主就會障礙我們。

比如說吧,如果一個人,習慣了陰暗,突然給他陽光,他就覺得不自在,不舒服。就是這個意思。

再比如說,我們看狗啊,貓的,這些畜生過得很苦,覺得鬼也過得很苦。但是鬼還覺得自己過得比較舒服,比較自在一樣。叫他投胎做人他還不願意。這就是區別。

所以,去五台山,會有很多障礙。

有的人想去了,突然間又覺得不去了,感覺呆在家裡舒服。有的人要去時,突然又有事情,然後一障礙,就不去了。這也是障礙之一啊。還有的人,抱著一種想法,等以後再去。可是誰能保證,以後一定能去嗎?

沒有機緣,踏不上五台山這片土地。  

彌陀經說,極樂世界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五台山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也是上善人聚集的地方。道場的加持力,是不可思議的。

吉祥經說,應與智者交,勿近愚癡者。所以,我們將此行稱之為:“脫胎換骨”,把業障身轉化為福德智慧身。

如瑞法師這樣開示朝拜五台山的功德利益,她講到:

上通下願老法師在世的時候說,她接觸到的老百姓都會說:“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可見,能來到五台山,長住短住,乃至於來一天,這和文殊菩薩都有大因緣。

《文殊大士靈應錄》的序中引《文殊經》說:“若人聞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踏五台山地,得五台山石,可以超四果聖人,接近無上菩提。”

這個話的意思就是,只要你來到五台山,甚至只要聽到五台山的名,來五台山踏踏五台山的路,乃至撿一塊小石頭子,都跟文殊菩薩結上了得度的因緣。

文殊菩薩的十大願裡面也證實,不管以什麼樣的因緣接觸到文殊菩薩,文殊菩薩都會引導我們眾生成佛。

因此有人說到:“縱經天上千億歲,不如一步向清涼。”天上是太快樂了,但是天福享盡還會墮落。但我們邁向於五台山,求文殊菩薩加持開大智慧,是給我們積極創造了稽首文殊的機會,讓我們的心地早日得清涼,去除煩惱,早得解脫,成就佛道。

西藏人朝山感歎說:“極樂淨土死以後才能隨願而往,而五台山,文殊菩薩的住處,文殊菩薩的淨土,活著就能來朝拜。”因此也有人感言:“如果人一輩子沒有來過五台山一次,是多麼遺憾的事啊!”

各種超神異現象,至今科學無法解釋:五台山

你知道具極大加持力的佛教三乘共與不共的五大聖地分別是哪裡嗎?


傳喜法師:施與聖地的加持    

傳喜法師法會開示(11.01.02)

朝聖圓滿降吉祥

今天我們這個法會啊,是我們2011年新年當中的一個法會,所以在座很多還都在放元旦的假期,同時呢,就是我們這次印度朝聖歸來,也是把我們這次印度朝聖的種種的一些功德和加持來迴向眾生,幾乎只要是有條件都是在做這樣的超度,為這個世界祈福。每到一個聖地我們都有在做,每天我們都是要趕路很久,就是在菩提迦耶的三天活動也是很滿的。

這次是我朝聖時間最短的一次,以前都是將近快一個月的時間走八大聖地,這次只用了十五天,來去其實才十四天多一點,真正走在八大聖地的路上,只是十三天多一點。我想正好我們回來也是迎接新年,用朝聖的功德來加持我們大家,對我們所結緣的眾生,也包括印度的結緣眾生。

這次在印度我們回來的那天啊,德里也下了雨,稀奇的事情,因為印度的冬天稱為乾季,幹季是不會下雨的。這次我是第五次去印度,前面四次從沒遇到下雨的,這次就奇特,冬天遇到下雨,我們回來圓滿的那天下雨,一邊下雨一邊還出太陽,從早上一直下到下午,賦予它一種意義吧。

我們朝聖是在印度最靠北方的地方,那在印度來說經濟最落後。但是呢,也能保持著一種原始生態,一眼看過去,跟兩千多年前的印度呢還可以聯想到很多,因為沒有什麼太多的現代的建築,都是比較原始的。但是當我們每到一處佛陀的聖地的時候,你又能通過這些聖地的廢墟可以遙想到當年的印度。我們眼前看到的這些貧窮落後的地方,卻是兩千多年前印度的政治文化中心,物質財富啊、精神財富在世界都很領先的。

我們現在到那邊看到的王舍城,是當時摩伽陀國的首都,王舍城現在是沒有城的,都是樹林,四周是一圈山圍繞,那就是靈鷲山,當中一片盆地就是過去的王舍城。現在只能看到頻毗娑羅王時的王舍城的輪廓。然後在靈鷲山的山口以外又有一個王舍城的遺址,那就誰啊?他的兒子阿阇世。政變之後呢,他不會住到父王住的地方,又在外面建了一個王舍城,舊的遺址保持著。靈鷲山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建築,還保持著當時的那種自然這樣子。

到另外一個佛教聖地,記載著一個政治中心——祗樹給孤獨園。當時和摩伽陀國能夠匹備的憍薩羅國的首都舍衛城。舍衛城它是印度話,中國的意思叫豐德啊。豐德代表什麼呢?它這個地方物質財富充滿,同時這裡的人呢追求哲學,追求更高的思維,追求更高的文化。這個地方的人不是只沉迷在物質享受當中,這裡的人還追求高級的精神的需求,甚至對人生的終極目標的思維。這樣的緣故呢,佛陀也是用一生當中將近二十四年的時間,結夏安居了二十四季,在舍衛城祗樹給孤獨園。當我們再走到這裡的時候,你會想像到當時印度的那種社會狀況,跟現在是不一樣的,所以你每到一處都會看到滄海桑田的那種無常。

鹿野苑初轉**具足三寶

這次十四天的朝聖,我們飛機到了印度新德里,大家大匯合。印度的新德里是他們的首都,第二天再轉機,從新德里國內機場乘飛機,到現在也是印度的宗教文化中心瓦拉那西。瓦拉那西這個城市有著將近四千年的歷史,它在佛陀的時代就已經是印度宗教文化非常大的一個重鎮,佛陀第一次轉**就是到這個地方,瓦拉那西的郊區鹿野苑,所以我們這次的第一站就是到瓦拉那西鹿野苑。

然後從鹿野苑,我們在這邊,作為佛陀轉**的紀念地,也是佛陀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佛教裡面第一次具足了三寶的地方,在那里三轉四諦**,《無我經》、《**經》都是在鹿野苑所講的。對象呢?那五比丘。他們聽了佛陀三轉四諦**,分別證得了阿羅漢果,所以轉凡成聖,這個時候佛寶、法寶、僧寶完全具足了。

也在這裡,收了另外第六位弟子耶舍,他是大富長者家的公子啊,除了學習文化之外,還吃喝嫖賭。因為愛情的一個悲劇,他最愛的這個女孩子竟然愛上其他人,他知道之後心裡面非常難過,跑出人聚集的城市,來到郊外在那痛哭,對著天喊啊,呼天搶地的在那喊。在那裡遇到了佛陀,耶舍遇到佛陀,聽到佛陀給他解釋這些的時候啊,他得到了法的清涼。

他的爸爸聽說自己的兒子跑掉了,離家出走了,他爸爸特別寶貝這個兒子,找親戚朋友出去找,自己也出來找。然後在這邊也遇到佛陀,聽到佛陀講法之後也得大智慧。兒子想出家,爸爸聽到佛法之後也欣然接受,也願意他的兒子出家,就成為第六位出家眾。

這個時候呢,耶舍的爸爸和媽媽也皈依佛陀,成為我們佛教當中的在家優婆塞優婆夷,耶舍的父親也供養佛陀鹿野苑精舍,在鹿野苑給佛陀建設精舍,成為佛教的第一個精舍,第一個寺院,所以鹿野苑在佛教裡有非常重要的一個意義在。也成為佛陀四大聖地,八大聖地當中的其中之一,四大聖地也有瓦拉那西的鹿野苑,八大聖地也有它。佛陀有講過朝四大聖地,朝八大聖地的重要性。

菩提迦耶成正覺

我們第一站就是鹿野苑,第二站從鹿野苑開車到佛陀成道的地方菩提迦耶,我們開車的話,基本上要六個多小時的車程。佛陀曾經成道,在菩提迦耶七個七之後,又從菩提迦耶到現在的鹿野苑去教化追隨他苦行的這五位,用了四十多天的時間。我們車子幾個小時就到了佛陀成道的菩提迦耶這個地方,是下午的時間。我們到了地方住下之後,吃了中飯,這是下午的中飯,朝聖吃飯是沒有時間的。

吃過之後我們大家又全部到菩提迦耶正覺大塔去朝聖,在菩提迦耶這次我們住了將近三個晚上。這次在菩提迦耶呆了幾天還是不錯,能夠深入的去感受,因為這是佛陀成道的地方啊,意義可以說是最殊勝的。

佛陀在這裡苦行六年,最後降服魔怨,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來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都匯聚在這裡朝聖,非常熱鬧,所有的佛教聖地,這些聖地都是三乘教法全部都有,世界各地朝聖的佛教徒都匯聚在這裡。尤其是菩提迦耶,菩提迦耶是八大聖地也好,四大聖地也好,是朝聖人數最多的地方。這次我們同時也朝聖了菩提迦耶附近的,像尼連禪河,佛陀苦行六年的地方。淌過尼連禪河到正覺菩提樹下成正覺,甚至受牧羊女蘇迦塔的供養。我們這次住在菩提迦耶的賓館就叫蘇迦塔賓館,這次意義是非常好的。

國王的心願

接下來的四天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的六部大巴從菩提迦耶駛向佛陀當時出家後和成道後都非常重要的一個地方,是什麼地方呢?摩伽陀國。佛陀在未成道之前,出家之後就曾經路過摩伽陀國,被摩伽陀國的國王盛情款待,甚至在一席交談之後頻毗娑羅王非常感動,要把自己一半的國家分給他。不要說佛陀成道,佛陀沒成道就這麼大的魅力。

當時摩伽陀國是印度最強盛最繁榮的一個國家,居然這個國王遇到了佛陀之後,遇到了悉達多太子,當時他穿著破爛的修行服裝,並不是一個太子的著裝和大隊人馬這樣子的捧場的,他只是一個人走在路上而已,但是卻被王舍城很多人追隨著,很多人都簇擁著他走。當別人施捨食物的時候,他來接受施捨的時候,國王站在他的王宮上一眼就看到了這位年青人,然後就派人把他請到王宮裡來受供養,跟他聊天,就把他感動得願意把國家一半轉給他。條件是什麼呢?只要你常常跟我見面,陪我聊天就行了。

悉達多太子那個時候,他世間學問可以這麼說,天上人間無所不通的,不單單人長的帥,因為悉達多太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體魁梧高大,丈六金身,相貌好,更是有人間第一的智慧。所以當這位頻毗娑羅王遇到他的時候非常的感動:只要您能常常跟我聊天,我可以把國家分一半給你。你看是這樣子的。

悉達多太子這時還沒有覺悟呢,還只是悉達多出家之前的悉達多,那跟悉達多講話要付這麼大的學費。但是悉達多太子不願意接受,這個紅包這麼大,悉達多太子說我現在還沒有覺悟,我不能接受你這樣的條件,放棄我的求道之行陪你聊天。我自己的國家我都放棄了,我要追求最高的,我要為眾生找到生命的出路,怎麼樣解決生老病死問題。

所以這個頻毗娑羅王聽了之後更加感動:但是您一定要滿足我這樣一個要求,如果您以後覺悟了,您找到答案了,請您一定要收我做徒弟呀,要傳播給我。所以悉達多太子還沒有成道之前,有一個徒弟已經預先登記好了。這叫什麼?掛號。這是我們佛教史上,對我們來說也是有啟發意義的。

八大聖地之意義

我們現在聽到的佛經都是佛成道之後所講的,我們世間的人,有些人他還不是很用心,甚至心裡還有疑惑或者是不屑一顧,社會上很多人對佛教不屑一顧的。當然他沒有福報見到佛本人,要見到佛本人,我想他肯定是折服。佛不用講話就可以讓他五體投地,佛就有這麼大的威德力。我們沒有這個福報見到佛了,但是看到佛經,佛所講的語言還留在人間。你從這個角度去看的話,你帶著現代的知識,我們人類幾千年的這些豐富的知識你看佛教,有一句話叫嘆為觀止啊!看到之後,你會發現沒有再超過這種智慧的了。

反過來說人類其它的這些學問如果沒有佛教的話,我們人類文化不完美的。因為什麼?因為生命沒有出路,你什麼文化都顯得不完美。就像我們吃飯、穿衣、睡覺一樣,我們進行著生命的這些基本的動作。但是如果你生命沒有一個究竟的方向,你的生命不是往高處走的,你最後不是達到快樂的解脫的,那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意義。所以說我們個體生命也好,或者我們人類整體生命也好,如果沒有佛教,真的我們人間是黑暗的。所以我們三寶歌裡講:人天長夜,宇宙黮黯,誰啟以光明?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誰濟以安寧?如果有了佛教的話,有安寧、有光明,那這個黑暗可以熬過去啊,那我們生命存在還有意義,因為前面有光明等待著。我們現在的痛苦,最後還能夠痛苦寂滅,可以達到涅磐、清淨、極樂的境界。

佛陀就是為了我們眾生來做這些事情,他把世間的所有榮華富貴,佛陀當時的那種世間沒有的莊嚴,他甚至不需要開口講話都可以很多人追到後面做粉絲的,但是佛陀還是孤獨的一個人走向密林深處,去追尋這個答案,為我們人類找尋答案。我們這個八大聖地的實際意義就是什麼呢?就是看著佛陀一生是怎麼走過來的,再去溫習我們人該怎麼樣。佛陀已經給我們走出一條路了,我們再迷茫,我們生命再沒有方向,這就很冤枉了。

佛教在歷史上已經有二千五百五十多年的歷史,我們漢傳佛教另外一個講法,三千多年的歷史,這麼久的歷史了。而且在歷史上都是輝煌的,都是正面的,從來沒有給人類帶來負面的,都是和平的、吉祥的、光明的。所以歷史、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佛教是經過時間的檢驗,經過各種人群的檢驗的。

所以你到了佛陀的聖地,你看來自於五湖四海的,這不是五湖四海了,世界各地的,不同的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來拜倒在佛陀的足跡前,幾千年來還是這樣延續不斷的,這個是很震驚的。所以經過了這樣子時間的檢驗,人群的檢驗,歷史的證明。

度化千二百常隨眾

我們到摩伽陀國的靈鷲山,這是我們的第三站,佛陀成道之後先到了鹿野苑,度了追隨他六年的陪同他的人。這五位是誰呢?就是過去迦毘羅衛國的大臣。作為他爸爸,我兒子出家了,我派五個大臣去服侍我兒子,我兒子不回來,你們不准回來,一定要陪著,所以這五位大臣陪著悉達多太子。

到了鹿野苑度化了他們,度化了耶舍,然後建立了僧團。這時佛陀獨自一人又回到了佛成道的地方菩提迦耶,度化三迦葉。這個三迦葉當時怎麼樣?當時三迦葉當中的老大已經一百多歲了,在當時的摩伽陀國是非常著名的一個修行者,追隨他的有五百個人,三兄弟總共的追隨者有一千多人,是摩伽陀國很著名的修行者,年齡又大。當時印度主要流行的是婆羅門,婆羅門主要修行的一個對火的崇拜,所以叫嗜火婆羅門,又稱為嗜火外道,佛經裡是這樣記載叫嗜火外道。在印度來說他們是婆羅門,嗜火婆羅門。

佛陀當時成道,有的經典講是三十五歲,有的說是三十歲,在漢傳佛教記載不一樣,我們漢傳佛教說佛陀十九歲出家,五年拜師,六年苦行,然後正好三十歲出家。但也有的其它傳承的佛法,說佛陀是二十九歲出家,六年苦行之後成道,三十五歲成道。但不管是三十歲還是三十五歲,佛陀那個時候還是很年輕的。他要度化的對象卻是那個國家非常有名的修行人,一百多歲的老迦葉。當時人還是很純樸的,這個外道也克服了自己的傲慢心理,最後還是拜在佛陀的腳下。大哥拜師了,領導了五百個人拜師了,那老二、老三聽說了之後,也來聽佛說法,也都拜佛為師,也很快證得了阿羅漢。所以這一千個阿羅漢就成為佛陀的常隨眾,佛陀就帶著這一千個人開始去摩伽陀國,見頻毗娑羅王。

在摩伽陀國,佛陀又度了目犍連和舍利佛,這時候目犍連、舍利佛年紀很輕的,只有十幾歲。但是他們雖然十幾歲,智慧非常高,他們在整個印度都很有名氣了,他們個人都有追隨者一百多個徒弟,所以目健連和舍利佛皈依佛陀之後,他們一百個弟子也都皈依佛陀出家。這時候就形成了我們佛經當中講的千二百五十弟子。那五十是誰的?耶舍的好朋友們,有五十個好朋友。耶舍出家之後,這五十個好朋友也來聽佛說法,也都追隨佛陀出家,這是哪裡的人,他們都是鹿野苑那個地方,當時叫迦屍城。所以就形成了我們佛教裡最基本的數字,千二百五十大阿羅漢。這個是在哪具足的呢?就是在摩伽陀國,王舍城裡面具足的。

我們到了那邊在那住了一夜,基本上是二天的時間,菩提迦耶開車過去只要二個多小時,三個小時就到那邊了。在那邊有佛陀非常主要的一個聖地靈鷲山、竹林精舍,還有佛陀涅槃之後三個月,在那裡第一次結集經典的七葉窟,這都是非常主要的聖地,我們這次全部都去了。

所以這次我們朝聖的特點就是什麼呢?有對比才知道,因為在當時我們朝聖團裡面有很多人都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了,很多次了,像我就是第五次朝聖。很多的有些他們也感受到,這次朝聖在每個景點停留的時間都還是蠻長的,講解都很細,所以大家覺得這次還是很殊勝的,每個地方都講解都打坐體驗體驗。

學佛要聽師父話

這次到竹林精舍的時候,那個時候已經快是黃昏的時候了,竹林精舍裡有個池塘,佛陀在的時候就有這個池塘,所以我叫大家,我說下去每個人沾一下這個水。我是第一個,我當時提倡大家,我第一個去試的,沾那個水,我說讓手碰碰水,自己身上灑一灑。竹林精捨不僅是釋迦佛,過去未來所有佛成道了之後,都會以竹林精舍為祂的道場,這是很奇特的,是靈鷲山當中的風水寶地。竹林精舍在王舍城裡面,它是皇帝的花園。但是所有佛陀成道的時候,皇帝都會把這個花園供養給佛。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到裡面心就會進入安靜,就生出慈悲心的,所以竹林精舍裡面不會有殺生的現象,竹林精舍裡面連小動物都彼此和諧相處的,是這麼一個聖地,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沾沾聖地的光。

但是當我第一個下去摸水的時候,發現最後一級台階很滑,非常滑。那我就告訴大家,拿著話筒就告訴大家:你們不要二個腳都踩到最後一級台階上面,要一個腳在上面。一個腳踩在下面手才能夠到那個水嘛。我提醒了一遍又一遍,因為我覺得那個台階很滑。結果有的人就听不見,聽不到我提醒,就兩個腳踩下去了,兩個腳往下一踩,一滑就“撲通”掉下去了。我說了就幾十秒,一分鐘還不到,就有一個人掉下去了。我一看不對,更加的用力提醒,我說不能二個腳都下去啊,只能一個腳下去啊!一個腳踩到下面的那個階梯,重心放在另外一個腳上,在上面,結果還沒有幾十秒“通”又掉一個下去了。不對,我說趕快撤撤撤,不要再下去了。我說派一個有智慧的人拿瓶子下去灌一點水,上面每個人摸一下就行了,拿瓶子灌。沒智慧講了也不聽的,聽了也不會做得,不會做就洗澡下去了。

我趕快先帶頭上來,很多人也上來了,但是還是有人聽不見,我們都往上走了,有的人還是往下走,結果“撲通”第三個又下去了。我再喊,一直就喊,那段時間就是拿個話筒在喊:不准下去了,往上走!往上走!就這樣,我還指揮著,這一百多個人你看。我們都上來了,還有一個不服氣,他覺得他不會掉下去,大家都上來了,他還下去,他下去“撲通”又下去了,這個可以不聽話嗎!

所以說現在是末法時代,你就知道末法時代師父帶徒弟怎麼帶,也不要說什麼中觀啊、什麼唯識啊、四聖諦啊、苦集滅道啊。“不要下去”總聽得懂吧。你看這帶徒弟真的不好帶,這個帶徒弟把師父氣死為算。我說還好,一百六十六個人,在我拿著喇叭喊的情況下,還好只掉下去四個人,聽話的還是佔大多數,對不對。

提醒我們大家,人要聽話,不管你讀書啊要聽老師話,你看醫生,看病要聽醫生話,學佛要聽師父話,聽話很重要。不要說高級的,低級的你總能聽得懂吧,有些很簡單的。像戒定慧,慧不一定懂,定你也不一定能夠,我能四禪八定入到什麼定,那個戒總會吧,佛叫你不要殺生,你總能做到吧。他就不要,叫我不要殺生,我偏殺生。那佛本事再大,能救得了你嘛,對不對。你說其他的做不到,不要殺生;不要偷盜;不要邪*YIN;不要妄語;不要喝酒;不要抽煙,這總做得到吧,這沒什麼太難的。

如果這最基本的佛陀講的你都不能做到的話,那你什麼入定啊慧啊。三無漏學裡面第一個無漏,戒無漏做不到,你後面的就很難做到。定的無漏和慧的無漏,你得不到這些境界的,這個是生命高境界的,低的都得不到,高的哪裡會得到。我們第二天早上上到靈鷲山頂,靈鷲山——佛陀說法台,朝拜這個聖地,應該說每一個去朝聖的人都很得加持。

壯觀的那爛陀大學遺址

離開了這幾個聖地之後,我們又去了離那裡不遠,車程大概兩小時不到,就到了那爛陀。那爛陀是捨利弗尊者出生的地方,舍利弗的尊者的家,出生地和祂的圓寂地。那裡佛陀也曾經去加持過,後來成為我們佛教非常大的一個學府,興盛了一千多年,那爛陀大學。你想想那爛陀大學,我們看到那爛陀大學的時候這種震撼力。

像我們中國最早的大學是誰啊,在現代歷史上就是清華和北大,這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再往前翰林學院,這規模很小,人數不多的。民間的四大書院,也都規模不大,像我們寧波古代的學府天一閣,這個地方你去看,已經算是很厲害了。但是你想像著兩三千年前那爛陀就有這麼大的規模,佔地面積寬五公里,長十公里,裡面常住學生上萬,教授就好幾千,你想想看在我們人類歷史上哪有這麼大的學院。

祂是佛教的這麼大的一個學院,你想想看祂對佛教的貢獻多大。所以一代一代的大師,包括我們玄奘大師唐僧,後來的這些大師們都到那邊去學習過,然後把那裡的智慧帶向世界各地。今天還有這些人,一代一代的受益者再回到那個地方去朝聖。那爛陀大學雖然只是廢墟,但還是很龐大的遺址。

阿育王石柱顯神奇

朝聖了那爛陀大學之後,我們又到了佛教非常主要的一個聖地叫吠捨離,佛陀在那邊制定戒律,也是在那邊成立了二部僧的,比丘尼出家的地方,同時也是佛陀講《藥師經》和《大悲咒》的地方。

佛陀那個時候很喜歡去吠捨離,從最早期佛陀成道不久,其他一些地方走過了之後,到吠捨離,乃至一直到最後一個結夏安居,佛陀都是在吠捨離。在那邊佛向阿難尊者說我於三月之後在拘尸那羅入涅槃,也是在那裡發布的。阿難陀在那邊,佛陀在那邊,向整個僧團宣布佛陀將入涅槃,也是在那裡。吠捨離也是我們佛教很重要的一個地方,佛陀的這個聖地,阿育王的石柱到現在還屹立在那裡,是整個印度境內,阿育王石柱保存最完整的一個地方,沒有自然的災害,也沒有被人為的破壞,現在還屹立在那裡。

這個地方,我們去朝拜的時候,阿育王石柱還顯靈。怎麼顯靈?我們帶去的小塔居然能夠吸在這個石柱上。是誰想拿那個塔讓石柱加持加持的,放在那個石柱上,因為這個石柱保持最完整。我也告訴大家,為什麼這麼完整,因為佛在這裡說戒律的地方,只要戒律住世佛法就住世。現在佛法還住世嘛,這是佛說戒律的地方,所以這石柱也很完整,保存在這裡。

大家拿這個塔想去碰碰石柱加持加持,沒想到這個塔居然吸上去了,結果好多人都試驗,拿著自己的塔往上吸,當時吸上去好像有七八個塔,很奇特。石柱站在那,居然小塔能吸在那上面,九十度的被吸在那上面,大家都看啊,拍照啊。有的人甚至用手去摸那個塔,也有被吸的感覺,有一股磁場,吸力,往上面吸的感覺。

我說你看到沒有,佛法不單單是精神的力量,佛法還有物理的力量,這就是物理現象嘛,這個塔竟然被吸在上面,就站在那裡,橫著站在那上面。比如說這是石柱,塔是這樣子吸在上面的。我說不僅佛法有精神力量,還有物理力量,這個現象就證明了這個。佛法是有加持力的,是有力量的,是有你不可思議的力量的,你能想得過來嘛。那隻是一個石頭,石頭的柱子,屹立了兩千三百多年,我們就是塑料的一個塔子,居然能夠吸在上面,這也是一個很奇特的現象。那天大家都驚奇不已,更加有信心了,對這個聖地。

佛示涅槃警世人

這個地方我們朝拜了之後,下面一站就是佛陀入涅槃的地方,因為吠捨離是佛陀宣布涅槃的地方,所以那個阿育王石柱上面獅子的方向就是朝著佛陀涅槃的那個地方,經典裡記載的叫拘尸那羅,現在印度的名字叫庫西麻卡。

我還要補充的一點是什麼呢,吠捨離這個地方當時是印度很奇特的一個地方,這是歷史上記載最早的一個共和國,是一個民主的,議會制的一個國家。所以佛陀為什麼這麼喜歡去吠舍黎這個地方,因為這裡是民主的,這裡的皇帝是被選舉的,也就是說像總統制的,幾年一屆,是選舉出來的。有什麼大事情,議會制,大家商量投票決定,你看這世界上第一個,所以佛陀很喜歡這個地方。

拘尸那羅是佛陀涅槃地,同時在佛陀一生弘法當中,拘尸那羅是佛陀弟子最少的地方。也就是佛陀當時選擇了一個祂一生當中,等於是弘法也比較少,弟子也最少的地方,佛陀要用最後的涅槃來度化。最主要是什麼呢,拘尸那羅是所有諸佛涅槃之地,還有最後一個弟子沒有度掉。這個弟子一百多歲了,是一個外道,當聽說佛陀將要在今天晚上涅槃的時候,他想我修行這麼多年了,我還有很多問題沒有答案,趁佛陀涅槃之前我去問一問。

但是他趕到佛陀涅槃地的時候大家擋著他,不讓他進來,因為這個時候大家都知道佛陀今天晚上要入涅槃了,不讓人去打擾。所以正在他要進,別人擋著他不讓他進的時候,佛陀知道,還是叫阿難尊者說:你放他進來吧,這是我最後一個徒弟,我來這地方涅槃其中一個目的也是為了度化他。

所以這一百多歲的一個老外道見到佛,請問他的問題的時候,佛陀給他一一解答。在解答的過程當中開智慧,證初果須陀洹。這個時候他就求佛陀說:你能不能收我做為你的弟子。佛陀最後還是給他:“善來比丘。”然後再對他講法,這位再證得阿羅漢果。但是作為最後一個弟子,我今天剛拜師父,證阿羅漢果,但是我的師父就要入涅槃。所以他懇求佛陀:世尊啊,您能不能答應讓我在您之前入涅槃。最後這個徒弟不忍心見到佛涅槃,他自己先涅槃。

佛陀因為提前幾個月就向世界宣布了嘛,祂在三個月之後在什麼地方,他的色身將不留在人間,從人間消失掉,祂將留下法身,祂的智慧身在人間。智慧身就要有智慧的人才能看得到,或者有信心的人,追隨的人才會感應得到。所以佛陀真正的身體還是留在這個世間,只不過祂的色身,低級的物理身沒有掉了,高級的智慧身還是在的。正因為這樣子我們才去朝聖,否則的話去朝聖幹嘛。

所以當時佛陀向世界宣布了之後呢,佛的各路的弟子,包括印度八大國的國王都是佛陀的弟子,他們都聚集到了當時的拘尸那羅。拘尸那羅是一個比較小的國家,這個小國王也忙壞了,接待八大國王,接待諸國的貴賓,大家都趕過來要參加佛陀的涅槃會。佛陀在那裡涅槃,在那裡荼毘,佛陀涅槃之後又顯現了很多神通。這證明不是說涅槃就是死了,色身消失不是說佛就不在了,不是這麼回事。

所以當佛陀的母親從忉利天下來,佛母知道佛陀要涅槃了,所以祂也來奔喪,傷心的。當佛母來到棺材面前,這個很奇怪,中國的棺材哪裡來的,中國的棺材跟那個不知道有沒有關係,但是佛陀的那個就是棺材,而且我們現在的棺材跟佛陀的棺材一模一樣,一頭大一頭小。我們就看出土的佛陀舍利好了,你看一層一層一層,最後金棺銀槨,兩三千年前佛陀也是這樣子的。

但是當佛母來的時候,哭的時候,佛陀怎麼樣,又從棺材裡坐起來了,跟媽媽解釋:你不要傷心,世間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但是我要讓大家知道的是什麼,同樣是有生有死,佛陀在生死當中證得了不生不死。我們也有生也有死,那我們有沒有證得不生不死,你如果走這條道,你就叫修道人,你追求大智慧的。如果我們也生也死,但是我們沒有證得不生不死,那是你生命的失敗,對不對嘛。

佛陀被生下來乃至到死,這之間祂已經完成了生命的任務。如果每個人生下來有使命的話,你的使命是什麼?最主要的使命就是了生脫死,完成生命的昇華。如果這個昇華的工作你沒完成,你這個是白生白死,虛度人生,所以佛陀是證明這個給我們看。

祂也不做一個奇怪的人,老是活著活著活到現在還在,那我們覺得那我們不是佛,我們做不到。佛陀給我們示現一模一樣的,也是媽媽這裡投胎,也是生下來學習讀書,學文學武,甚至也結婚。追尋人生真理的時候能夠放下一切障礙,一心一意的去研究,然後再給我們來宣傳,弘揚這個道理,最後也選擇一個色身的死亡。但是祂死了之後祂能坐起來跟媽媽講話,這就證明死不是死,佛陀是證得了不死,用死來警告我們,佛陀說如果我不離開人間,大家認為,哦!祂在的,大家就不會珍惜啊。

正好昨天我在上海,兩個弟子剛從日本回來,他就講他所住的日本京都寺廟很多,但是你去不是寺廟的每個珍貴佛像都讓你看到的,一年當中只開放哪幾天讓你見,平時你見都見不到。我就跟他說:“見不到,讓你見的時候你才會有一種恭敬心,珍惜的心。”像佛牙舍利一樣,你到北京不是說你到那就可以看到的,一年當中就開放那幾天,那個時候你才會覺得珍惜,一年才開放幾天,你才會覺得有意義。

佛陀也是這樣,佛陀說我如果常住在世間的話,大家就不會覺得什麼,所以我選擇一個離開的方法,你們覺得佛陀難遇,佛法也是難遭難遇的,你會珍惜這個佛法。但是釋迦牟尼佛在不在啊,現在在不在?釋迦牟尼佛是在的。你很努力你就會遇到,你會感應到佛陀在。你不努力,你是你,你進入不了高級的境界。就小孩子讀書不努力你進不了高級大學一樣,雖然清華大學有,但是你踏不進那個門,清華門你踏不進。

我們學佛的人也是這樣,世間的人也是這樣,你努力地學佛,很如法,那你就會見到佛陀,這在佛陀經典裡就講到這個,說因緣成熟的人我獨與他見,別人不見不聞。與因緣成熟的人我獨為他說法,我對著他說法,別人聽不到看不到,就是這樣,這個才叫轉凡成聖。佛陀涅槃地也是有很多的故事在裡面,佛陀的棺材大家想抬都抬不動,佛陀的棺材自己飛到天上,繞那個城一圈,四個城門。就天上飛的,棺材飛在天上,自己飛,繞了一圈又落回來。

整個檀香,各大國王、各大弟子供養的檀香堆得像山一樣,佛陀的金棺繞了一圈落在檀香山上,但是大家點火誰也沒有辦法點著。當然一般性的人也沒這個資格來點火,國王啊,大國王點,點不著。點不著怎麼辦,滿丟臉,好不容易上去點火,誒,點不著,你說滿丟臉的走下來,怎麼點點不著,走是走上去了,點不著還蠻難下台的。

那四天王天心裡想,你這人間的王火點不著,我來點,我是天上的王。天上的王,穿得也很漂亮,非常莊嚴地拿著火把去點了,他拿著天的火來點,結果還是點不著,這個場面多尷尬你說看。四天王點不著,玉皇大帝想你四天王天比較低級,我是玉皇大帝我總能點得著吧,結果他一點還是點不著。人間天上沒有任何一個王能夠點得著佛陀的火,你說大家多尷尬。

這個時候怎麼解決尷尬的,是佛陀的大弟子大迦葉來了。大迦葉帶著弟子以走路的方式來到佛陀涅槃地,大迦葉痛哭流涕,跪在佛棺面前。這個時候怎麼樣,佛陀為了安慰他,因為棺材蓋子已經蓋起來了,一般性我們現在習慣也是,棺材蓋子蓋起來不會再打開了嘛,佛陀那個時代也是這樣的。所以迦葉尊者在哭,看不到佛陀最後一面了。

但是佛陀這個時候很奇特,顯現一個神通,把兩個腳竟然從棺材裡面伸出來了,棺材也沒有破,腳也不受傷,腳也不是擠破了擠出來,棺材也沒破,你怎麼想像。我們的這個思維不可能想像的,你說這兩個物理現象,怎麼可能腳也不破棺材也不破,腳竟然從裡面伸出來了。腳伸出棺材腳還放光,佛陀腳上面的所有紋路,千福輪啊、大梵頂啊、寶瓶啊、雙魚啊、劍啊、梵文啊都跟活著時候一樣放著光明。

這時候大迦葉尊者知道佛陀不是說死啊,佛陀證的是不生不滅,佛陀的真身永住的,這是祂的肉身為我們顯現無常啊,這是對我們最後一個教化,教育我們,警醒啊,對我們敲的警鐘啊!

佛都已經看不見了,我們人生你天天還在求什麼,所以玄奘法師到了印度之後說:佛出世時我沉淪,我出世時佛滅度,懺悔此生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我們如果忘掉這個事情,你天天在忙,不知道你人生忙的意義在何處。如果你記住這個了你還可以忙其他的,但是不要忘掉這個。

當迦葉尊者看到佛陀腳的時候,他又恢復了平靜,這個時候才定下來,心定下來。迦葉尊者心定下來的時候不哭了,心定下來的時候,佛陀自身出火,不點而燃。誰都沒有能力拿火燒得掉佛的身體,佛自己的三昧火才能燒得掉,所以頃刻之間檀香山“呼”一下著起火就來了。整個燒起來的時候還有一個奇特,燒起來連煙都沒有的,全部是火,所以佛陀的一生,你看多神奇。

 

釋迦牟尼佛的真實腳印,見者福報不可思議

佛教「加持」是什麼意思?向佛菩薩祈禱有用嗎?

為什麼文殊要提劍殺佛?文殊仗劍逼如來,佛開示罪性本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