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一般人來說,少欲知足這四個字並不意味著不能吃好的,不能穿好的,

而是說不能太奢侈,應該過平常人的正常生活,該有的不能缺少,

但不能慾望太強,以致超過一定的界線。

---慈誠羅珠堪布


法王如意寶:你貪戀的,都值得擁有嗎?

我們對一切人事物,都不應該生起貪心,為什麼呢?因為那些引生貪欲的外境,若去觀察其本體,不過像水泡一樣沒有實義,又有什麼可貪的呢?

外境既然無實有,再往內觀察自己的心,它也同樣不存在。

儘管我們生起的每個心念,看似真真切切、實實在在,但若仔細去剖析,就會發現它是剎那性的,當下生、當下滅,本體猶如虛空,了不可得。

既然所貪的“境”不存在,能貪的“心”也沒有,那又豈能生起貪心!或許有人會問:“既然貪心根本不存在,為什麼我仍在貪執呢?”

這確實令人非常遺憾。因為凡夫被無明所障蔽,把原本不存在的東西,往往當成了真實不虛,進而不斷產生執著、煩惱、痛苦。

說白了,這完全是作繭自縛、自作自受。當然,明白了貪心是空性的,這還遠遠不夠,我們必須還要證悟。

就像一個人只是理論上懂得了怎麼開車,卻從來沒付諸行動的話,那不叫真正會開車。

證悟的方法,在佛教中有很多,我們可以用中觀的方法來推理、觀察,也可以用大手印、大圓滿的竅訣,借助於上師的加持而現見心性。

但不管用哪一種,大家務必要牢記:一切法在究竟上雖然是空性,但對空性也不能執著!


達真堪布:最究竟的知足少欲!

一提到“知足少欲”,很多人都認為應該穿得破破爛爛的,住得破破爛爛的。其實不是。知足就是內心裡知道滿足,少欲就是心裡沒有太多的慾望。

有多大福報就享受多大福報,有這個福報就住別墅,沒有這個福報就住山洞,這叫知足少欲。所謂知足少欲,就是認識到你現在已經相當好了。

如果能知足少欲,無論你現在是什麼身份,什麼條件,當下你就圓滿了。我們現在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缺這個,少那個:“我還要爭取,還要努力。”這就是不知足,不少欲。

所以你的功德、福德不能圓滿。若是你真正知足了、少欲了,功德當下就圓滿,福德也是當下圓滿。

“我現在學佛修行,還要學很多佛理,還要積累很多功德。”其實這也是不知足、不少欲。“那是不是我不能學佛理,不能積累功德啊?”也不是。

你無論是學佛法,還是積累功德,就是為了圓滿。若是你真正知足了、少欲了,真正放下心態了,當下就圓滿了。

所謂“迷時千卷少,悟時一字多”,當你迷惑時,讀一千卷佛經也不能開悟,不能成就。佛法字字句句都在講心態,你心態放下了,心地清淨了,這叫精通。

“一精通、一切精通”,只需要一句話或一個字,你就通達了。其實這一句話、一個字,講的就是心態。知足少欲有很多種解釋,但是最究竟的知足少欲就是放下心態,心地清淨。

若是你現在能放下心態,當下就是圓滿的。我們在講的時候,有很多程序,有很多次第,要一步一步地走;若是你真正看破了、放下了、知足了、少欲了,一下子就圓滿了。


少欲知足真快樂

雖然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對他人仍然要努力地付出,奉獻我們所有的智慧和能力。

文 / 聖嚴法師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有很多快樂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時,別人對我們的稱讚;或是當生活安定,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成人時,也會覺得很滿足、很幸福。無論在家庭、事業或社會環境上,我們都會有許多快樂的想法或感受。生活中這些快樂的感受,的確不容否認,但如果仔細深究,卻不難發現,我們的生命其實是苦樂交錯的,而且苦多樂少。

時常我們所感受到的快樂,其實是忍受痛苦後的結果,而快樂本身,最後也會變成痛苦的原因。所以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樂」是「苦」的開始,通常也是「苦」的結果。例如辛辛苦苦工作、賺錢,努力了好長一段日子之後,再拿賺到的錢去吃喝玩樂,雖然享受到歡樂,時間卻很短暫。而且如果過度地享樂,就像自己沒有錢而向別人借錢一樣,欠了債就要還債,這就是一種苦。這又像是做了犯法或是對不起別人的事,雖然一時之間可以享受一些便利,覺得很快樂,但是到最後卻要連本帶利償還,這時候就苦不堪言了。

佛法認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充滿「苦」的環境,「樂」和「苦」是一體的,人間的歡樂僅是片段、偶爾、短暫地存在,而苦卻如影隨形。所以,當在這個苦的世界之中有一點樂的感受時,千萬不要以為這就是永久的、可靠的。佛法進一步認為,既然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苦的,所以不妨多體認苦、勇於受苦,這樣反而苦的比較少。如果只是享樂、享福,福享盡了之後,受的苦會更多。所以佛教有一種修行方法,就是「觀受是苦」。

在一般人的生活中,如果想要生活得更自在、安樂,就必須做到兩個基本原則:「少欲」、「知足」。唯有少欲知足,我們才不會如飢似渴地追求各式各樣的欲望,也才不會怨天尤人,埋怨外在的環境總是不如人意。

但是少欲知足的意義,並不是要我們放棄現實的生活。雖然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對他人仍然要努力地付出,奉獻我們所有的智慧和能力。為了對別人付出,就要盡量成長自己,不僅要使身體健康、智慧增長,同時也要增強幫助別人的慈悲心。

一個擁有幫助別人慈悲心的人,就不會太過於重視自我欲望的滿足,才能做到少欲知足,而擁有真正的快樂。

摘自:《真正的快樂》


聖嚴法師:分清楚該不該要

問:您常說現代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但是,就是因為想要,才有消費,社會經濟也不斷滾動。想要滿足自己的欲望,也是讓人努力的動力。這樣看來,想要的比需要多,是不是也有刺激經濟、社會成長的效果?

答: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物質文明發達之後,刺激每個人希望擁有更多。 希望在生活上便利,滿足自己的佔有欲,都不是因為需要,而是想要。 以個人立場來看,這樣無窮的欲望,是一種負擔、一種貪求。如果是為了家族、為了社會謀福而追求,不是為滿足自己的私欲而貪求,就會是好事了。

有些人想要,但是能力不足,買不起自己想要的,因而動起歪腦筋,走邪路、走 旁門,用各種不正當的方法滿足欲望。這不是刺激社會經濟的動力。 如果用自己的智慧、勞力,努力工作,滿足自己想要的欲望,雖然自己飯已夠吃,房子已可遮風避雨了,是不是還需要努力再追求更多、更好呢?

我建議的原則是:如果能增進社會大眾的福利,創造時代新的風氣,帶來新的活力,或創造新的資源,這樣的好上求好,是應該的。

像孫運璿先生對台灣的貢獻很大,尤其是經濟建設,由於在他行政院長任內打下高科技產業基礎,使得台灣經濟能躋身亞洲四小龍。這是他有能力要的,這些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國家要的。他付出自己的努力和計畫,得到了好結果,就是他該要的。付出多少,得到多少。

如果人在滿足欲望時,沒有考慮自己有沒有能力要、是不是應該要,就容易犯錯。 甚至有的人在欲望之下,連犯法都不怕了。 如果人只消費而不生產,一味消費社會其他人的資源,就是損害他人、圖利自己。 如此既對社會造成混亂,自己也會受到傷害。

人要能分清楚能要、不能要,以及該要、不該要的;開發自己的智能資源,自己想要、該要,也有能力要的,才能動手去要。 這也是我說的「四要」:需要、想要、能要、該要。

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 不該要的,絕對不可要。 有些我們想要的東西,不一定有能力要得到。比如說,種稻需要技術,一步步照方法做了,卻還不一定可以收成。不幸遇上大水災,明明看到快要收成了,卻泡湯了。所以,該要、能要的,還不一定要得到。

摘自法鼓文化《方外看紅塵》


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

不要因為虛榮讓自己的負擔加重,或連累到家庭,也不要浪費自然資源,這才是正確的消費觀。

在經濟掛帥、強調物質享受的社會,誘惑只會愈來愈多,又有多少人把持得住?聖嚴法師說:「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直陳人性的弱點,只要時時以此提醒自己,不要掉入虛榮的陷阱中,就能過著知足滿足的生活。

文/聖嚴法師

問:近年來,人們的消費觀念改變,許多人信用破產或背負了巨額債務,引發不少社會與家庭問題。這些為了提昇生活水準或個人品味的「需求」,是必要的嗎?

答:現代社會環境、消費觀念與過去不一樣,過去的人只需煩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的最基本需求。現在不同了,開門不僅僅七件事,還可能超過七十件,消費觀念完全改變了。

至於說什麼是需要的、什麼是想要的,確實很難釐清。但是從佛法的角度或是一個有生活智慧的人來看,一定會以「量入為出、量出為入」的觀點做為衡量標準。另外還會思考︰如果沒有某樣東西,是不是就不能生活?還是照樣能夠生活得很方便、快樂、自在?而有了這樣東西,是不是就會讓人看得起,或讓人覺得你很有地位、很神氣?若是如此,就變成了虛榮,表示這件東西並不一定是需要的。

問:現代人受到媒體宣傳的影響,「想要」的東西似乎愈來愈多。若是毫無節制或不自量力地過度消費,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答:現代社會追求時髦,鼓勵大家不斷地消費,甚至鼓勵超出能力的消費。無論消費能力是否足夠,反正先買了再說。

這些流行的宣傳並不一定是對的。確實有些人有資格可以趕時髦,他們的收入高,有能力消費,可是大多數的人並沒有能力趕時髦。如果不顧自己的能力而盲從,那是非常愚蠢的事,打腫臉充胖子不但苦了自己,甚至連累家人。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過清貧的生活,只要有柴、米、油、鹽、醬、醋、茶就行了。畢竟現在的環境不一樣,我們要用新的標準,但不要因為虛榮讓自己的負擔加重,或連累到家庭,也不要浪費自然資源,這才是正確的消費觀。

問:現在十分流行一句話:「要對自己好一點!」似乎顯示花錢有理。法師,您覺得這樣的想法適當嗎?

答:自私自利的人只會想到自我,這種現象可以說和動物的本能是相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並不能說他不對。但是,動物也會為了繁衍而照顧後代。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不只在於延續後代,還在於能否回報社會眾生恩;這樣一想,就不會覺得賺錢應該只供自己使用,只顧犒賞自己,讓自己享受而已。

我們在自然界所取得的資源,是社會共同的資源,也是地球上每一個人的共同財產。既然你運用智慧、技術來使用這些資源,創造了財富,就應該分享給社會、後代子孫,因此要省吃儉用,不應該揮霍。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福報,這包括個人的天資在內。譬如有些人天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模仿能力和創造能力樣樣都很強,這樣的人比較容易得到財富。他不一定是靠節省累積財富,而是很輕易就獲得的,我們稱這種情況是有福報。雖然中國有一句古諺:「人找錢困難,錢找人容易。」但是人不只要有福報,還要會創造財富,才能累積財富。

像我的父母都是窮人,他們沒有想過要發財,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發財。但是他們有這樣的座右銘:「吃不窮,穿不窮,算盤不到一世窮。」也就是說,人若不能「量入為出」,而且沒有節制又沒有計畫,即使財富來了,也沒辦法累積下來。

問:人人都想要擁有財富,而且愈多愈好。難道有了財富之後,就真的沒有煩惱了嗎?

答:我從小就沒有錢,但是我從來不向別人借錢,我的辦法就是不用錢。如果有人向我借錢,我也只能幫他一點點,而且借了之後也不要求對方還。

有一次,我跟我的師父講,我在佛教界裡面是沒有信用的。為什麼呢?因為我沒有向他人借過錢,即使向人借錢也沒有人會借給我,因為他們知道我很窮,借了之後哪有能力償還呢?所以,我乾脆不向人借錢。

大家都希望財富愈多愈好,但是有了財富還要有計畫。如果用法得當,對自己、對他人、對家人、對社會、對全世界都有用;如果用得不當,反而害了自己。不是有這麼一句話:「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如果一個人喜歡追求時髦、揮霍無度,平日沒有養成勤儉的習慣,手頭愈養愈闊氣,一旦經濟狀況變差,生活就難過了。

所以,有錢、沒錢的時候都要節省,還可以多結人緣。若是哪天變窮了,別人也會願意幫助你,扶你一把。如果是不知節省、揮霍無度,又不與人結緣,當你潦倒而流落街頭時,是沒有人會幫你的。

摘自《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少欲」,就是指對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東西,不做非分之想。 如果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經齊備了,就滿足於現狀,不再做過分的貪求,就是「知足」。為了滿足一己私欲的貪求,而過分追求個人的享受,就叫做「欲望」。欲望是自私的,會為我們帶來煩惱。

為了眾人的利益而努力、奉獻,就稱為「願」。願心是為眾人而發的,是清淨的,不會帶來煩惱的。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不努力、不爭取,也不是失去任何希望。行菩薩道與成佛並不是「欲」,而且是許下了很大的悲願。
----------------------------------------------------------
摘錄自《真正的快樂》化自私的欲望為奉獻的願望

文/聖嚴法師

佛教的觀念認為,人生除了生、老、病、死四大基本苦惱之外,還有一種苦叫做「求不得苦」,也就是欲求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痛苦。

人類都有追求溫飽、安全、自尊、自由的本能,而這種本能來自於人性的需要,當這些需要受到嚴重挫折時,人們往往會有求死的傾向。有些人會因為所求不得而尋死,通常這種人無論追求任何東西,都非常熱切、渴望,所以拚了老命去爭取,當所求不得、欲求滿足不了時,就連生命都不要了。例如,有些人殉情、為情自殺,也有些人因為考不上第一志願、進不了某一所大學而覺得萬念俱灰、顏面盡失,就此了結自己的生命。

不過,像這樣為了求不到愛情、名利或地位而自殺的人,畢竟還是少數極端的例子,一般人還不至於如此。可是,如果自己的欲望不能滿足,或是得不到自己想追求的東西時,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受到非常大的衝擊和挫折,甚至一輩子都受到影響,而變得非常消極,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這輩子已與成功絕緣。因此無論在任何場合,都無法與人競爭,再也提不起繼續奮鬥的信心。由此看來,求而不得是非常難以忍受的事。如果自己得不到,而他人(尤其是自己的競爭者、仇敵)卻得到了,那就更難堪、更難以忍受了。

為了化解求而不得所帶來的痛苦,佛教教導我們要少欲知足、清心寡欲,才不會受到本能及欲望的干擾,而走上毀滅之路。所謂「少欲」,就是指對基本生活所需之外的東西,不做非分之想。 如果基本的生活所需已經齊備了,就滿足於現狀,不再做過分的貪求,就是「知足」。

例如,我們本來只要有一棟房子就夠住了,但是有些人為了炫耀財富,就買了好幾棟房子來表現自己非常有錢。而保暖的衣服,只要有兩三套以備換洗就夠穿了,但是有些人卻擁有幾十套,甚至一整個衣帽間,從上到下都塞滿了衣服,這都是因為不懂得知足。

像這樣為了滿足一己私欲的貪求,而過分追求個人的享受,就叫做「欲望」。欲望是自私的,會為我們帶來煩惱,甚至帶來殺身之禍。可是,如果是為了眾人的利益而努力、為了眾人的福利而奉獻,就不叫做「欲」,而稱為「願」。願心是為眾人而發的,是清淨的,不會帶來煩惱的。例如,發願透過自己的努力奉獻,使眾人得到快樂、幸福和便利,就是清淨的願心。

因此,少欲知足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不努力、不爭取,也不是失去任何希望。否則,便會誤以為行菩薩道和成佛也是一種欲望,於是就不行菩薩道、也不想成佛了。這種觀念並不合乎佛法的精神,行菩薩道與成佛並不是「欲」,而是「願」,而且是許下了很大的悲願。

所謂「知足者常樂,少欲者離苦」,我們不但自己要做到少欲知足,以避免「求不得」所帶來的痛苦,還要進一步為眾人設想,把自己的努力奉獻給眾人、為眾人服務,使眾人都能夠遠離痛苦,得到真正的快樂。


暢談六祖壇經(628)少欲知足

六祖所講的「何其自性,本來具足」讓我很感動。每次只要想到我的生命少了什麼,我就馬上思維:「我早就具足了一切,為什麼我的腦袋一直覺得我少了什麼?我真的沒有少。」你要去感動、改變、覺醒。這要符合以下條件:第一,你總是認為生命很匱乏、很貧瘠,你要觀察到這是陷阱;第二,你要察覺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第三,你讀過佛法,所以你才能找到答案,它本來就圓滿、具足了。這些條件少一個都不能解決問題。

佛法在哪裡?我送你一本佛經,但你若沒有察覺你的問題,你看佛經也看不懂。佛法是藥,如果你查不出病因,藥等於沒有用。你要先察覺你的病因,有了佛法的藥,才能藥到病除。很多人學習佛法,只管學習經典講什麼,但看不到自己。如果你讀佛法不得力、不受用,就一定是沒有反觀自己的內在。

「生命缺乏什麼」的問題,不見得每個人都能察覺,人們也察覺不到自己有這樣的潛意識。是人家跟你講開,你才覺得有道理。你覺得有道理得到一分,我跟你講我得到九分,因為這個有道理不是我聽來的,是我自己察覺的,所以我很感動。我給你一分感動,你得到一分的感動。還是要靠你自己,你的問題自己挖掘、解決,這樣效果很快。你們聽課時專心聽課,下課後要好好思維、察覺、修正、改過,這樣進步會很快。

如果我察覺到我生命什麼都不缺,我自然就少欲知足。不明白這種道理的人一定會壓抑,壓抑是痛苦的,內在是瞋恨的。壓抑只會讓你內在更不滿足,而不會讓你得到什麼。真心想修行的人應當少欲。《涅槃經》曰:「少欲知足有何差別?善男子,少欲者不求不取,知足者得少之時心不悔恨。」少欲是指不想怎麼樣,不要想要求什麼或取得什麼。無論你一個月薪水多少,無論你條件是什麼,你不要覺得悔恨,縱使你得的比別人少,悔恨對你沒有好處。《涅槃經》又曰:「少欲者少有所欲。」「少有所欲」即慾望趨於減少。

所謂知足,《涅槃經》曰:「知足者但為法事心不愁惱。」因為出家人一天到晚要做法事、佛事。以一般人而言,你現在做什麼事,或人家叫你做什麼事,或去工作上班亦是事,但不要因為此事而起煩惱,這叫知足。

《涅槃經》的第三種解釋:「不求未來所欲之事是名少欲,得而不著是名知足。」「少欲」是指對未來,「知足」指的是針對現在。對未來的事情,你不要有未來心,這樣自然就是少欲。不管你現在得到什麼或擁有什麼,請你都不要執著,這就是知足。

《涅槃經》的第四種解釋:「不求恭敬是名少欲。得不積聚是名知足。」我們人自尊心最重,一直希望別人尊重我們。不期待別人尊重我們就是「少欲」。「得不積聚」即布施,知足的人才能懂得布施。就像陳素菊奶奶,她賣菜賺不了多少錢,但她有錢就捐,而你是有錢就存,我看你是在存煩惱。

《涅槃經》第五種解釋:「一切聖人雖得道果,不自稱說,不稱說故心不惱恨,是名少欲知足。」成就的人不會說他是個成就者,也不會因為沒有人知道他是成就者而委屈。儒家亦言:「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八大人覺經》亦言:「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你要修行從這邊修。且不談妄念不起,你做得到的,你當先做。你的慾望這麼多,真是生死疲勞。你想得到那些東西,你必然要付出塵勞、痛苦的代價,不管你想得到什麼。你想得到錢、別人的尊重甚至愛人,都要付出代價。你得不償失:「早知不要。」因為無為,心才能靜下來。本來是佛,心靜下來,不要再想怎麼樣,這樣就能身心自在。

《八大人覺經》又曰:「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適中,安貧守道,唯慧是業。」有慾望的人一定造惡業。能知足的人就是有智慧,就是因為智慧,他才不會去求那些東西,因為佛曾講:「有求皆苦。」這是八苦之一,但是你都求不得。


淨空老法師開示:一句彌陀念到底,此知足謂真知足

「云何菩薩知足?得一切種智,是名知足。」一切種智是什麼?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叫一切種智。一切種智是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頭來的。知足,知足就不再求了,到此為止。

我們現在也是第一要知足,知足什麼?我們得到淨土了,我們得到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名知足,你就應該叫知足。你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恭喜你,你決定往生淨土,往生淨土你決定成無上菩提,肯定的。

不知足,我還要學這個、學那個,就把你的功夫破壞,把你的信心擾亂,你往生極樂世界上面打了個問號,可能去也可能你不去,你去不成。如果你是知足,那你決定去,這問號就沒有了,決定去,沒有不去的。一生造作很多業障、罪業,一個字不認識,遇到這個法門他要肯念,這人能成佛,例子很多。

前面跟諸位講的,哈爾濱極樂寺的修無法師,好例子。這個出家人,沒出家之前他做泥水匠,沒念過書,自己曉得自己愚痴,不認識字。出家之後,這人有善根,在寺廟裡頭修苦行,別人不願意幹的事情他全幹,不怕苦,願意幫助人,盡幹這個事情。極樂寺傳戒,他報名去做義工,照顧戒期當中生病的這些出家人,發心做這個事情。在戒壇往生了。這戒壇多殊勝,往生到極樂世界成佛了,他是真往生不是假的。

不生病,好好的一個人,向老和尚告假,我要走了。老和尚有德行、有修養,笑笑,好!當家師比不上老和尚,當家師責備他:你這個出家人怎麼沒有一點長遠心,戒期不過兩個月,你都不能做到圓滿,中途而退。他這才告訴說:老法師,我不是到別的地方去,我要往生到極樂世界。

這兩個老和尚一聽,到極樂世界,你預知時至?是的。幾時走?不出十天。這是大事!要求派幾個人助念,送他往生,這誰都歡喜。到第二天又來找老和尚,告訴老和尚,「我明天就走」,大家趕緊給他預備後事。第二天真走了,真往生了。

諦閑老和尚是戒壇裡面的得戒和尚,看到這樁事情非常讚歎,這是出家人的好榜樣,沒有生病,說走就走了。助念的這些同學們要求他作幾首詩或者作幾首偈子留給我們做紀念,修無法師說:我是個老粗出家,不認識字,我也不會作詩,我也不會作偈。最後說,我有一句話留給大家做紀念,他說出這句話,「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最後留這句話。他是不能說,他真能行,他真幹,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他知足了。

諦閑法師還有個徒弟鍋漏匠,這大家都知道,也是不認識字,四十多歲才出家,什麼都不會。諦閑老和尚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就念這一句,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告訴他準有好處。他也不知道什麼好處,他也不管,反正師父教我念我就念,就真幹,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

三年,預知時至,沒生病,站著往生的,死了以後還站了三天,等老和尚替他辦後事。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都得走路,老和尚在觀宗寺,到他觀宗寺走路要走一天,大概六、七十里路,要走一天,把這個信息去報告。老和尚再收拾一下,趕快趕回來,來回三天,他在那站三天。

不容易!這些人怎麼成就的?沒有別的,就是放下,真正少欲知足,什麼都沒有,知足常樂。出家就知道念佛,除念佛之外什麼都不知道,你無論問他什麼,他給你回答都是阿彌陀佛。

底下是念老給我們說的,「此意不求他境名少欲」,我們自己生活所需夠了,不再想了、不再求了,少欲,「安住自法名知足」。「他境即是色等五欲」,我們講財色名食睡,不求,「自法即是現量之智」。我現前能幹些什麼就真幹,師父教的一句阿彌陀佛,叫你老實念,要真的老實念,我只會念這一句,其他都不會,這叫安住自法。

準義寂師的意思,「則不於心外取法,無一法當情者」,這個當是動的意思,意思就是說,不為一切法所動搖,這叫「少欲」。外面無論是善緣惡緣、順境逆境,他統統都是一句阿彌陀佛,決定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善緣、順境不起貪戀,沒有貪心,逆緣、惡境沒有瞋恚,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心,老實念這句阿彌陀佛,這就是少欲。

底下這四句話意思很深,「體露真常,寂滅為樂,如如不動,為知足」。這個境界很深,這是菩薩才能做得到的,我們只要得這一句阿彌陀佛就知足,這就行了。

「少欲知足一句,具如是妙意,足證佛經語深」,這一句話兩個小時講不完,我們一生受用不盡!真的明白、真的懂得,這一生就成佛去了。換句話說,修行,無論修什麼法門,功夫不得力,毛病就出在這四個字,你不能少欲,你不知足,所以你的障礙、魔難重重,不但有障礙還有魔難;真正做到少欲知足,魔難都沒有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八六集)2011/2/17 檔名:02-039-0286

 

與欲望共存,是修行的開始

不要執著「不執著」--修行人要有執著,才容易成就

學佛人如何解決在婚姻、家庭和性生活之間存在的苦惱和誤區

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誓願與凡夫的「執著」有何區別?

「我」是什麼?其實只是一種感覺

如何看待「執著」「分別心」和「著相」?

佛教並不消極,我們應當進取而不執著

認真不執著,放下不放棄

執著和固執

佛陀對卡拉瑪族人開示勿著十事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不能十全十美!否則物極必反!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