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你越忍讓越被欺負時

社會上還有一種說法:「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這種說法聽起來好像有一些道理,好像惡人沒人敢欺,善人到處受氣。

佛教講三世因果。有一首偈頌:「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天就是指因果規律。

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

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因果規律是客觀存在。

不能看到善人被欺,就認為不能做善人。《金剛經》說,假如受持此經的人罪惡大應墜落惡道,但因今生受人家的輕賤,他的罪業便都消除,而且可以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一方面消除罪業,另一方面種了成佛的因,這個利益非常大。

還有些人說:「忍讓是軟弱,你越忍讓,人就越欺負你。」這種看法也與佛教的觀點相違背。

佛陀在《遺教經》上說,能忍的人是有力量的大人。「大人」是指修菩薩行的人。

忍不是軟弱而是力量。這個力量就是指的能夠感化別人的力量。人格道德可以使別人受到感化。這個人就不是小人而是大人。

社會上常講:「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本來是「無度不丈夫。」被人錯讀成「無毒不丈夫,」讓人誤認為要「狠毒」才是丈夫。

「度」就是度量、氣度。沒有度量的人不能稱為丈夫。「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是培養人們的容量,是很好的格言。

有人認為:「忍就是吃虧,我不願意吃虧。」佛教認為,吃虧是福。我們不能貪圖眼前一點小便宜。貪圖眼前的小便宜,將來就一定要吃大虧。

我們要用佛法來作為人生的指導,作為做人處世的準則。這樣,才能懂得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害人就是惡。害人等於害己。所以學佛的人應該一切事情看得淡,要處處學吃虧,要有還債的想法。我們早一天把債務還清,就有利於在修行中掃除障礙。

弘一大師說:「我不認識什麼人是君子,做事情願吃虧的就是君子;我也不知道什麼人是小人,做事情到處愛佔便宜的就是小人。」這個標準很明確。處處願意吃虧的人是懂得利人的人;處處貪便宜的人就是自私自利的小人。

弘一大師舉了一個例子:古代有一個道德修養很好的人,叫林退齋,這個人福報很好,兒孫很多。他在臨終時,兒子都跪在他面前說:「您要離開我們了,最後留點什麼話讓我們終生奉行吧。」他說:「你們要學會吃虧。」這正是他對兒孫的最大關懷,讓他們懂得吃虧是福

還有人說:「我生來就是這個個性,就是吃不得虧,受不得氣。」好像這個毛病沒有辦法改。這種說法也是非常錯誤的。修行就是要針對我們多生累劫的習氣修。如果不改掉這些習氣,就不能學佛;縱然學佛,也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學佛就是要學舍,我們種種的習氣,應該全部舍掉。保留這些東西就是學佛的障礙。障礙是自己製造的。也有人說:「你欺負我,侮辱我,就是侮辱了我的人格。人 格是最重要的。」從佛法的觀點看,修菩薩行,忍受別人的侮辱,對自己的人格並沒有影響。不但沒有影響,反而顯示了我們人格的高尚。

前面舉的那個禪師,忍受了一般人不能忍受的侮辱,他的人格不但沒有受損失,而且更顯示出他人格的燦爛光輝。

我們平常與別人發生爭執,常常怪罪別人,總認為別人不對,忍不下去。從佛教的觀點看,我們應該檢查自己,不應到別人身上找原因。宣化上人教導我們:「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這個是我們做人做事,修行必須遵守的準則。

我們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錯誤思想和言行,不是去修正別人的錯誤。

一件事即使別人完全錯了,我們也應該檢查、懺悔自己的業障。星雲大師有那麼大的福報,與他待人處世那種寬闊的心胸很有關係。他經常教導弟子,在待人處世上 就四個字-─「你對我錯」。即使他誹謗我們,侮辱我們,他完全沒有道理,也要相信三世因果絕對沒錯,肯定是在過去生中種有惡因,得罪了他,對不起他,今天 應該懺悔。所以,不能割斷三世因果看問題。

還有一種人,明明是自己錯,也不願意認錯。他認為這樣有損自己的威信。這是錯誤的。因為真正有威信,並不怕認錯。

若真正能認錯,威信才會更高,上面說的那位禪師處理那件事並沒有損傷他的臉面,相反,他的形象更偉大,大家對他更加尊敬。因為他的所作所為,是為了保護他人,他做了很大的功德,感動了別人,教化了後人。他的威信並沒有受損失。

以上舉出的這些,是我們這些凡夫都不可避免的習氣。歸納起來,有個根本的東西在作祟,這就是堅固的我執。一切都有個「我」,就會生起憎恨心、我慢心、就種下了惡因,障礙我們學佛,障礙我們從死苦海中解脫出來。

 
李雪的相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