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當中有假觀善、真空善、中道實相善。假觀善,世間上的一 切都是假有,不離相對、無常、生滅、敗壞之相,佛法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真正是如夢、如幻、如泡、如影。世間上的善、惡都在相對中,很難有絕對的標 準。例如在中國子女奉養父母乃是應有的孝道,但是在西方國家卻沒有那麼強的觀念。由於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對於善與惡的認定也不一樣,所以社會上對善、惡 的標準不是絕對的,而是緣起性空,隨著因緣的改變而有不同。
一般人對於「舊惡」──過去曾與自己結惡的人,始終是放不下,牢記在心中,一有機會就想藉機報仇。對於「惡人」──罪大惡極的人,更是嫉惡如仇,有善必賞,有惡必罰,認為做到如此,才是有正義感。然而,世間上所謂的好人、惡人,有時是不容易分辨的?譬如有的人表面上看是個好人,心裡卻充滿了貪瞋癡、嫉妒;有的人外表看去舉止、言辭粗率,不修邊幅,可是心地光明、坦蕩。如此看來,那一個是好人?那一個又是惡人?所以真正修菩薩行,這種嫉惡如仇的觀念就要轉過來。因為菩薩的心境,看到好人,即希望他能早日成佛;遇到惡人,就想辦法教導他,使他變成好人、賢人,乃至聖人。如地藏王菩薩的弘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菩薩的大慈悲心量。
菩薩心量廣大,知道一切善、惡都是無常,所以不念舊惡、不憎惡人。世界沒有一惡人可憎,因為菩薩視眾生如子,世界上的人都像自己的小孩一般,小孩做了壞 事嗎?其實也不是,只是由於他這念心迷惑了,不了解善惡、是非。人人佛性本具,惡人一旦覺悟了,就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透過精進修行,也能成就佛 道。所以對於惡人的迷惑無知,要予以同情;雖然如此,但也不能是非、善惡不分,只是知而不著。了解這些道理,是為了幫助我們放下瞋恨,不念舊惡、不憎惡 人,心量廣大,這念心定下來就有智慧處理種種境界考驗;能怨親平等,自然就能達到諸佛菩薩的平等法界。
- Dec 02 Wed 2009 17:14
念舊惡、不憎惡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