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切,只是為了你安心而已

傳喜法師

01

我們追求修行的成就,需要聽什麼法門嗎?一定要拿黃金供養嗎?佛法的奧妙就在這裡。善知識有種種方便,八萬四千法門只不過為了度心而已。

寺院這麼清淨,你能融入進去嗎?這不是拿錢就能做到的,難道給你鋪個黃金墊你就能入定嗎?

所以六祖大師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是很重要的,他一生就是為了表達這個。佛性是不隔毫釐的,佛性是通極樂世界的,通佛國的,所以你只要找到自性就行了。

那找到自性有什麼方法嗎?沒什麼方法;有什麼竅門嗎?沒什麼竅門。都放下就行了。智慧高的人,叫你放下就放下了。就像洗墊子,你認為的乾淨或不乾淨只不過是眼睛的納受,是心靈的分別。

02

因為大家的心不安,所以我才講法,引領大家的心能安下來,去體驗自己的本來面目。本來面目有什麼好?這是很難說的,本來面目就是本來面目。慧日寺的清淨就在這裡,我教你用什麼方法融進去嗎?有沒有梯子可以走?

再比如,現在我跟大家講要入定,有什麼方法嗎?你說我要定,你自己在喊自己,自己在打擾自己,打擾什麼呢?心本來就是清淨的。

這顆躁動的心,你說我去摁住它,摁不了的,就像水上的皮球一樣。

同樣,你念阿彌陀佛,你是離開清淨的自性念阿彌陀佛嗎?倘若如此便是心外求法,如果心外求法,法都沒有的,哪裡還有法。不認識自己的心就好比砍掉頭一樣,你心外找佛,等於你頭上又安了一個頭,所以古代祖師說,修行「不能頭上安頭」。

03

那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用功的時候,為什麼禪堂很重要?我們一坐下來,實際上就是禪堂一樣的功夫。我一講,就是「教下」,教你怎麼看性;一停,大家一入定,就是「宗門」,各個看性。

所以我們贊嘆師公是「通宗通教」,「宗」的核心義理是什麼?「教」是教什麼?他老人家是完全通達的。「教」不能離「宗」,「宗」也要「教」去顯,就是幫助我們去認這個心。

我師父也常跟我講:「佛一生說法,不過聊心而已。」

心在哪?心還要找哪個心?!

所以師父只是引導我們覺醒,我們覺醒了之後,心能生萬法,能生惡法,也能生善法,迷惑顛倒就造輪回,覺悟就造解脫。我們行持在佛的儀軌里,那我們的身口意就都在佛法中。

04

我師父常說:若能識得心,大地無寸土。過去祖師也講:心外無法,滿目青山。就是要我們佛弟子,每天都處在這種既平凡又透徹、活脫脫的心靈當中。

所以寂然沈寂,寂而能仁,能仁又寂默,寂默又能仁,這就是佛陀祂老人家的名號,就是寂默能仁的意思。寂靜的同時又能生起大悲,能造一切善法。

人的清淨真的能有很多作用的。如果只是肉體在這裡,心是迷惑顛倒的,不清淨的,這是沒有用的。所以要讓自己變成一個有用的人,這是在訓練我們的心。


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

淨界法師

大乘二種根本,根本就像一個樹的根,有了根本才能夠產生枝葉華果。我們修學菩薩戒亦復如是,要依止兩種根本才能夠開展出廣大的菩薩戒法,大乘兩種根本:第一個是菩提心,就是我們心中的願力;第二個是正知見,心中的智慧。

發菩提心是趣入大乘之門。在大乘的法門當中,大方向是顯教跟密教,我們可以隨順我們的根機去選擇我們所要修的法門,這兩個都可以入大乘之門,但是這當中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你一定要依止菩提心,這是我們進入大乘之門的基礎。

換句話說,你不依止菩提心,不管你修止觀修得再好,你咒持得再好,只能夠當作是一種善業,善業的力量不能使令你成佛,它會引導你在三界的一個雜染的安樂果報,如此而已。

假設在我們一期生命當中生起了菩提心,其實我們還沒能夠生起其它戒定慧的功德,這樣子也能夠安立為大乘人,因為你已經成就大乘種性了,雖然你所有的功德沒有具足,就像印光大師說的,王子墜地,尊超群臣。你一個王子剛剛出生,對國家沒有貢獻,但是你畢竟是王種,你遲早要繼承王位的。你什麼時候對無上菩提、對度化眾生不再有好樂之心,縱然你通達空性,你的生命也只能夠趨向於聲聞等地而退失大乘的功德。

這種觀念,我們不依止聖言量,我們從大乘的因緣觀也可以觀察出來:也就是說,你栽培什麼因,你自然成就什麼果。你今天用蘋果的種子,不管你用再好的肥料,它也只能夠成就蘋果,不可能變成葡萄,因為你的種性如此,如是因召感如是果,這是一個等流性。假設我們退失了菩提心,縱然你修天大的善法,你也不可能成佛,因為你的種性,不是成佛的種性。所以菩提心是成佛的根本。

學員問:請問法師我們一心乞求往生西方,但是為何又發願要到娑婆世界度眾生?這個娑婆世界的確很苦。

師父答:那你發願求生淨土,你不回入娑婆,你就沒發菩提心啊!我想是這樣,我告訴諸位一個觀念,你的想法會改變的啦!你現在認為娑婆世界很苦,你不敢再回來。但你到極樂世界,你就不是這樣想了。你那個時候成就聖道了,那個時候痛苦對你來說是如夢如幻的。但是你現在不發願回入娑婆,可能你會有問題,因為你心胸太狹隘了。阿彌陀佛是發菩提心,你沒有發菩提心,你想這兩個心要合在一起,可能品質上會有不太符合。

諸位知道嗎?淨土法門不一定要你馬上產生行動,但是你要發起這個菩提的願。你說這娑婆世界很痛苦,那是你現在的想法嘛!你到極樂世界,你那個時候成就無生法忍,花開見佛悟無生,又跟阿彌陀佛學了種種的方便力,那個時候你可能很想度眾生,跟現在不一樣啦,對不對?我們的心是生滅的,你怎麼用你現在的心態來揣測你未來的心態呢?不能這樣子的,你一定讓你心發下去,我保證你發這個願對你有幫助。不是要你去做,你先把這樣的心理建設好,我願意回入娑婆度有情,我保證對你會有很大的加持。如果你自己心這一關你走不出來,對你會有障礙。你不要怕你以後做不到,你到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就知道這件事情不難。因為我們現在障礙太多,你那個時候的心態會不同,我建議你這個時候要把願發大。

 

沒有平時的正念,絕無臨終的正念,99%的人臨命終都是在一種躁動的環境

關注靈性!每天念經,是保持靈性不失!

 

佛陀的教誨--醒過來

 

學佛後,非做定課不可嗎?在家學佛者如何定早晚課

 

何謂修行?

 

真的不忍心告訴你,這個世界只是一場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