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欲自穩重
達真堪布  

  此處宣講了兩個修法,即兩個道理。第一個是轉欲,主要講的是心態——心裡的轉換。我們曾經都是愛自己的,但是從今天起,從我們發菩提心開始,就要愛他人、愛眾生了。這主要是在心裡,必須放下對自我的執著,然後真心實意地為他人著想。因為我執我愛、自私自利是一切煩惱的根本,也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我們為什麼煩惱痛苦?世人會找很多借口,其實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我們煩惱痛苦,不在於有錢或沒錢,不在於有權或沒權。但我們常常認為這些才是我們煩惱痛苦的根源,其實不然,都是錯覺,都是我們錯誤的觀點。

  我愛——對自我的執著,才是一切煩惱痛苦的根本。當真正把自我放下時,就是沒有對自我的執著,沒有自私之心時,就不會再有煩惱痛苦了。無論有錢沒錢、有權沒權,無論處於何種狀態,都不會煩惱痛苦。

  要從內心深處愛他人,指心裡沒有絲毫自私的成份。雖然我們現在也有愛他人之心,但是有自私、自我的成份,所以還不是真正的菩提心。真正放下了對自我的執著之後,才會真正的愛他人。若是沒有放下對自我的執著,或還懷有私心,就不是菩提心。即使愛他,甚至愛更多的人,都不是菩提心。

  所以我們要轉換心態、轉變心理,之前利益自己,從今天開始,我們要從行為上改變,從發菩提心開始愛他人、利益他人,從內心深處放下對自我的執著。當我們真正去利益他人時,功德才會圓滿。意思是說,當我們真正利益他人的時候,福德才會圓滿。

  自己的利益,心裡的很多慾望,很多想得到的東西,在我們真正去利益他人時,才會圓滿。火點上了,灰自然就有了。若僅僅是單方面地追求這些東西,不一定能成功。即使在表面上成功了,也發財了、陞官了,得到了一些世間的福報,但實際上,還會跟之前一樣,沒有辦法遠離痛苦。這些所謂的福報給我們帶來的是災難,不是真正的功德,也不是真正的福德。當我們真正能利益他人的時候,我們的功德自然就圓滿了,福德自然就圓滿了,這都是自然而然的,也可以說本具的,同時會顯現。這一點很重要。

  然後是自穩重。我們都已經進入佛門,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是求自我解脫,有的想普度眾生。我們要非常認真地對待這種信仰,要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識,如理如法地依止善友。

  如理如法地依止善知識:首先可以觀察,然後再依止。密勒日巴尊者說,弟子不觀察上師,如同喝毒藥;上師不觀察弟子,如同跳懸崖。指互相之間要觀察,首先要依大乘、小乘所宣講的善知識的標準——法相,衡量、觀察。如果認定他是一位合格、具德的上師善知識,還要看與自己的緣份,能不能真正地利益自己、幫助自己。有些上師善知識具足法相,也是位具德善知識,但是不一定能幫助你、利益你,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他的境界再高、能力再大、再有名氣,如果不能幫助你、利益你,即使依止他,也沒有多大意義。看緣分指真正能利益自己、幫助自己。依止和普通親近不一樣,依止是要依靠他。在解脫、菩提的大道上,就要依靠這個人。首先把自己的身口意都交給他。

  不要說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也有這種要求,有這樣的說法,除了繞佛塔、上衛生間、刷牙飲水,這三件事不必請示師父善知識。別的都要請示上師。師父允許你做你可以做,師父禁止你做你就不可以做;師父讓你去你能去,師父不讓你去你就不能去!小乘佛法里有這樣的要求,有這樣的戒律。

  大乘佛法更嚴格,你依止上師以後,身口意都要交給他。從此以後,就要依教奉行,一切聽從安排,讓你學什麼你就學什麼,讓你念什麼你就念什麼。若是還摻雜著自己的分別念,一意孤行,那麼就是不如法的。依教奉行就在於,上師針對你的根基,學修情況給你傳法,對你進行調教。否則,就沒有辦法真正攝受你。

  現在很多人雖然口頭上說依止上師,卻不尊重上師,想去哪就去哪,想學什麼就學什麼,想幹什麼就幹什麼,這樣的做法是不如法的。

  還有人有很多我行我素的想法,凡夫無不如此。尤其是你們的自我意識都特彆強,總是固執的堅持一些自己的主見和古怪的想法。這些都是不如法的。既然依止了上師,就要聽從上師的意旨。

  《華嚴經》曾講,自己為病人想,自己是一個患者;善知識為名醫想,若想治療、痊癒,必須要聽從醫生的,醫生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若是不聽從醫囑,醫生給你開藥你也不吃,醫生給你檢查你也不服從,他沒有辦法治你的病,你也不可能痊癒,這都是同一個道理。必須要依止一位上師善知識。然後聽從他的教導,在他面前你能真正放下自我,能真正依教奉行,才有真正的攝受,這才叫做攝受!

  我們講暇滿難得時,講善知識的攝受,善知識的攝受即指依教奉行。一位真正的善知識,一位具德的上師,是慈悲的,這點沒有問題,若是自己在上師面前依舊不能放下自我,還是自以為是,就不可能得到上師善知識的真正攝受。得到上師的攝受也是雙方面的!若是自己做不到全心投入,放不下自我,很難得到這種殊勝的加持。我們在學佛的道路上,得到善知識的攝受,得到上師的攝受,是非常珍貴的。如果沒有這樣的福報,不可能成就,不可能到達彼岸。現在也有很多人在自學佛法,其實,即使再努力、再精進,都是徒勞無益的。是不可能成功的,不要犯這種錯誤。

  大家一定要依止一位具德的上師善知識,把自我放下,聽從他的安排,接受他的調教。這樣才會有改變,才會有提升,否則不可能成就。

  如果依止了這樣一位上師善知識,一定要長期依止。

  以前的很多大德高僧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時候,至少依止二十年、三十年,甚至四十年。龍欽巴大士講過,如果是我的後學者,依止善知識的時間要長一點,聞思佛法的時間要長一點。這是給我們後學者的教言,也是對我們的要求。

  所以,不要著急去弘法利生,不要著急去接受灌頂、接受口訣,這也是在講穩重,聽從自己的上師或者善知識的教導就可以了。密勒日巴也出現過這種問題,他總想跟其他弟子一樣,想得到灌頂,想得到瑪爾巴上師的口訣。因為實在沒有機會,瑪爾巴的夫人媚達瑪不忍心,他倆合夥偷瑪爾巴的東西,安排他去依止瑪爾巴的大弟子。密勒日巴在瑪爾巴弟子那邊也沒有得到法,沒有得到任何加持。後來還是回到瑪爾巴的身邊。這不是著急的事!該給你口訣的時候,他就會給你口訣。長期地依止上師,上師才能全面地了解你。

  也許很多人想,不必吧?一位具德的上師善知識具有他心通,用他心通一觀察,就知道弟子的相續和修行到哪個層次了。其實這是不可以的。以前,偉大的佛陀具有神通,但是卻沒有使用過神通,而是通過觀察了解,再給弟子們傳授與之相應的法門。比如說一個弟子犯了錯誤,佛明明知道,但卻裝做不知道,叫身邊的人當面詢問他,以這種方式去了解或者制止。他並沒有通過神通去解決這種問題!

  所以一切具德的上師善知識跟佛陀一樣,會慢慢地了解你的學修狀況,會為你安排一切。他隨時都會指點你,因為他最了解你,他知道你修行的層次在哪裡,知道你的習氣。其他人卻不知道,所以要長期依止上師。只有這樣,上師才能真正的攝受你,不斷的給你傳授教言或調教你。他通過觀察,會給你傳法,他教導你的過程都是不一樣的。

  其實,法門都是平等的,但是每位上師善知識,都有自己度化眾生的方便,如果你是他的所化眾生,是他宿世有緣的弟子,他知道你應該選擇何種法門或應該走何種道路。

  通過神通不會攝受你,不會解決這些問題,你依止一位有緣的或具德的上師善知識後,他會給你傳法,這個過程他能掌控,其他人則不能。他有自己攝受弟子的善巧方便,通過這些才能度化你,所以這都是很重要的。

  現在很多人心裡有疑惑:「我該修什麼法門?和我的相續相應的法門是哪個?」社會上有很多的學佛人,今天學這個法,明天又學那個法;今天跑這個道場,明天跑那個道場,沒有好好地依止一位上師善知識,很迷茫。

  若是你真正有幸遇到了自己的上師善知識,就如法的依止他,他會給你安排的,你就不必瞎操心了,也沒有必要想那麼多。還有很多人,也依止了上師善知識,但還是覺得上師善知識不了解自己,然後去學其它的法!其實事實不是這樣的,你的上師善知識最了解你。你需要這個法,你的境界到這個層次時,他一定會給你傳授的。

  上師給每個弟子所傳授的,對每個弟子的調教方法也是不同的。因為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煩惱習氣不一樣,自身的業障也不一樣,所以調教的方法不只是傳法,或只在口頭上講,這樣很多問題無法解決。所以上師可能會用各種方法攝受你,有時候讚歎你,有時候批評你,甚至在大庭廣眾面前挑你的毛病,說你的過錯;有時候很冷漠的不理你,甚至你有問題去請教,也不回答你……這都是上師和弟子之間珍貴的、殊勝的,或傳授,或攝受,或調教的方法。這與普通人或沒有緣分的人來說是不同的。

  有的人可能想不通:為什麼不理我呢?連問題都不回答?這是什麼上師善知識啊?因為你的情況不同,他以這種方式調教你,這是你與他之間有特殊的緣分,也是根據你的心態和修行狀況,根據你的實際情況這樣對待你,給你示現,對你來說是珍貴的、殊勝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