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何世俗的快樂會帶動生死輪迴的痛苦?

凈界法師

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在內心的深處都有一種天生的本能,那就是離苦得樂。為什麼我們會努力地學習,為什麼要辛苦地工作,為什麼我們要很忍耐地去維持一個家庭?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我們希望自己的生命離開痛苦,得到安樂。這種本能不需要學習,乃至於一隻螞蟻牠都知道要去找飲食,找牠的洞穴,為什麼呢?因為牠要離苦得樂。因為這種離苦得樂的動力,使令我們的人類不斷地進步,不斷地發展。直到有一天佛陀出世了,佛陀以大智慧的光明,來觀察我們眾生所追求的快樂原來是有過失的,這個必須佛陀出世以後,我們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

那麼以佛陀的智慧來觀察,我們生命當中所追求的快樂,有兩種過失:第一個,從今生的角度來看,是無常敗壞的。它不是一個穩定的狀態,是變來變去的,它是有得有失的。所以古人說,世間的快樂「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你得到了世間的快樂,你心中是恐怖的,因為你知道隨時會失掉;當你失掉的時候,你心中是傷心憂惱的。所以我們追求世間的快樂,讓我們自己活得非常不寂靜、不安穩,我們老是活在怖畏、活在擔憂中。這是第一個過失,讓你今生不得安穩。

第二個是最嚴重的,就是來生的過失。它會帶動我們無量劫的生死輪迴,因為我們在享受世間快樂的時候,不管這個快樂是來自物質的享受或者是感情的交流,只要是世間的快樂,你一定會產生愛取,你一定會陶醉在這個快樂的感受當中,深生好樂不願舍離。而這種愛取的煩惱,就觸動了生死業力,帶動了煩惱障、報障、業障,就把生死輪迴的開關打開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生生世世在三界輪迴,因為我們想得到快樂。而不幸的是,這個快樂充滿了陷阱,你只要享受世間的快樂,你就要付出輪迴的代價。可以這樣講,你為了短暫的快樂,你必須要生生世世在三界里深受老病死的折磨,但是你不會記取教訓的,你來生還會做同樣的事情。

佛在世的時候,有幾位剛出家的比丘,在做完功課的時候聚在一起聊天。諸位都知道,佛世時候的弟子有外道出家的,比方說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因為外道有禪定,所以他一但接受佛法的正見,很快成就阿羅漢了,善根深厚。但是佛世的弟子也有一些企業家、政治人物出家的,這些都是有大福報,但是他也有善根。跟佛出了家以後,當然平常跟佛做早晚課,那下了殿以後在家裡閑聊。有些企業家談他過去榮耀的事情、輝煌的事情,講完以後大家就哈哈大笑。

佛陀在寮房裡面天耳遙聞,他聽到這件事,就緩慢地走出寮房,到了這個比丘討論的地方,佛陀就明知故問說:你們在幹什麼呢?比丘就如是如是地報告。佛陀就呵責這些比丘,佛陀講一個偈頌,他說:「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樂?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他說你們以前覺得世間的榮耀快樂,其實是有過失的、是有障礙的。「常在燃燒中」,我們看到快樂的假相,沒有看到後面是有火,有煩惱火、有業力的火、有老病死的火,所以這樣的快樂值得你們哈哈大笑,如此的光榮嗎?

那麼怎麼辦呢?這個快樂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這個快樂就會帶動生死輪迴的痛苦呢?因為我們心中在追求快樂的時候,他不是依止智慧,而是一種直覺式的無明——幽暗之所蔽,這個「暗」就是每一個人都有盲點。我們每一個人追求快樂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覺得買到房子就是快樂;有些人對房子不重視,他認為買一輛車是快樂的,各式各樣。但是總而言之,我們總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去追求自己認為的快樂,這個從佛法角度來說,跟著感覺走就是你的愚痴,你無始劫來所熏習的這種習慣性的思考,就是直覺性的思考。我們願意追求快樂,但是在快樂中,我們陷入了生死輪迴的陷阱,這是我們人生的一個很大的悲哀,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喜歡追求快樂,但是在快樂中又陷入了輪迴。

那麼我們到底有沒有其他的選擇呢?

「何不求光明!」其實我們是可以從快樂中跳出來,追求一種沒有過失的快樂,我們是可以做到的,這就是佛陀為什麼要出世,就是說你可以換一種生活方式。我們願意追求快樂這件事可以理解,這是每一個眾生的希求。但是你必須在追求快樂的過程當中,除了你的感受直覺之外,加一道心中的光明,你的快樂的本質就大大提升,你會把生命中有過失的快樂,轉成一種沒有過失的解脫的快樂,我們叫做萬德莊嚴。你可以把有漏的福報,轉成無漏的萬德莊嚴,這是沒有過失的快樂,你是可以做到的!

所以,我們學習佛法,主要是改造我們生命的本質。我們沒有必要生生世世輪迴下去,我們是可以作出選擇。所以「何不求光明」,就是說我們在生命當中,學習佛陀的教法,從教法上去思惟,我們的內心就會從黑暗轉為光明,由這個光明的判斷,我們再去追求快樂,而這個快樂就是一個功德莊嚴的快樂了,那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功德。


世間的快樂為什麼是痛苦呢?

淨界法師

我們應該對輪迴要有所了解,不能一廂情願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中。以佛陀的意思來觀察生死,是沒有快樂的。以佛陀的標準,就是說,第一個,痛苦的本質是苦,這個大家可以理解。你身心在逼迫時感到痛苦,這個可以理解。

第二個,壞苦,這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快樂為什麼是痛苦呢?這個我們一般人也不容易理解,因為它不安穩,它欺騙你。佛陀說,世間的快樂是欺誑性,變來變去。我們每一個人追求的是一個安穩的生活,這是基本的訴求。

這就是你為什麼要買一棟房子?你為什麼不在外面流浪?因為違背人性。每一隻螞蟻,每一隻動物,都想找一個洞穴,這是動物的本能,追求安穩的生活。

但不幸的是,生命沒有一個東西是安穩的。所以大家很緊張,因為不知道你擁有的東西什麼時候會被破壞,你不知道。所以福報越大的人壓力越大,因為你擁有越多,就越怕失去。而關鍵是你一定會失去!所以這個壞苦就是說,快樂的東西其實是不安穩的,它欺騙你。

第三個,行苦,就是生滅遷流的痛苦。

總而言之,「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從經文來看,三界是一文不值。當然從人天乘的角度,我們也讚歎一個人修善,來生創造安樂的果報,規劃美好的快樂人生,這個是人天乘。但是如果你水平再高一點,從往生淨土的角度,從人天乘提陞到菩薩乘時,人生沒有意義,輪迴沒有意義。

你看佛陀講得多好!一個房子燃燒了,你善業強,就是離這個火的地方稍微遠一點,暫時燒不到而已,但是總有一天燒到你,因為這個火燃燒是不能改變的。火已經燃燒了,你能改變嗎?只是燒得近和遠,如此而已,但是燃燒的本質是不能改變的。


世俗觀點認為的快樂,並不是真實的

大家都知道,現代社會中,有很多不真實的事情。譬如一件衣服說是名牌,結果是假的,這個我覺得還好、傷害不大,最可怕的是食物也有假的,藥也有假藥,所以我們經常在新聞中可看到,很多人被假衣服、藥品和食物所欺騙。然而我覺得其中更糟糕的是什麼呢?就是「假的快樂」。

所謂「假的快樂」,也就是我們一般認為的快樂,就是表面上看起來是快樂的,但本質上不是快樂,我們一直被這樣的假的快樂所欺騙,所以我們離真正的快樂是很遠的。因此,要想到佛陀曾說到,對於我們一般以為的快樂,要去觀察和分析,看看是不是真正的快樂。

例如扛東西,當放在左肩時,久了會覺得很痛苦,當移到右肩時,會短暫覺得快樂,但這只是把痛苦短暫紓解一下,我們會以為這樣的紓解,也就是之前的痛苦消失,而之後痛苦還未發生的空隙,就是真實的快樂,但並非如此。因此,我們應當要去尋求真正究竟的快樂,不要被短暫的假的快樂所蒙蔽。

講到噶舉祖師密勒日巴曾在山洞中閉關修行,她的妹妹琵達去見他,剛開始沒有認出來,後來聽到聲音,才認識的,妹妹一見到他非常驚訝,覺得「你妹妹我也是個乞丐,怎麼會比我生活的更慘呢?」因為當時乍看認不出來,綠毛毛的,像是動物一樣。

當時密勒日巴講到:「你看到我吃的東西可能和豬狗沒有兩樣,衣服、樣子也是,即使是仇人看到也會流淚的,但我的心就如同佛陀一般,非常快樂、滿足。」

這個時候琵達就說:「你的這種苦修或許是很好,但是沒有人是像你這樣苦修的,為何自己給自己這樣的痛苦呢?你看看其他那些大師,頭上撐著傘蓋,又有很多功德主供養。」

從這裡可以看到,妹妹琵達當時是以世間快樂的看法來定義,而密勒日巴追求的是究竟的快樂,不在乎短暫的快樂,所以持之以恆地在實修中去追求究竟的快樂。他就是因為具有這樣的信心和勇氣,才能如此修持,如果沒有信心,是承受不了這樣的方式的,就算硬撐著去修,也不會有任何意義的。

從這點我可以看的出來,我們平常以世俗觀點認為的快樂,事實上不是真實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是究竟的快樂,所以當時密勒日巴自己苦修時,具備非常大的勇氣和信心,可以尋求到究竟的快樂。


淨界法師:修行人第一件事就是,務實的面對自己的盲點!

修行人第一件事情,很務實的面對自己,你的盲點在哪裡?

你沒有盲點,你現在不會坐在這個地方,絕對不會!你早就到淨土去了。昨天講到出離心,通過思惟生死的過患,思惟死歿無常,暇滿難得,我們慢慢的告訴自己,三界的果報雖然有短暫的快樂,但是你要付出慘痛的代價。我們付出一次一次的輪回,而每一次的受生都是帶著很多很多的痛苦。我們每一次在三界得一個果報體,從小到大經歷了多少痛苦?就是為了嘗一嘗那種短暫的快樂,如此而已,這就是盲點——盲目的追求,完全跟著感覺走。所以我們前面的出離心是消除盲點。

第二個建立我們的菩提心,菩提心跟空正見這是最重要的。菩提心跟空正見是大乘最重要的善根,你這兩個根沒有建立起來,你就很難成佛了。你所修的加行都叫做善業,一個慈善家跟一個宗教師最大的差別,就是慈善家只造善業,不修善根;修行者是先有善根才有善業,先有根才有枝木。如果你都不修善根你不是修行者,你叫做慈善家。慈善家不用對治盲點反正你繼續輪回。

如果你有志於了生死,有至於求生淨土,你必須要很務實的面對你的盲點,因為盲點有兩種過失:第一個它有主導性,主導你一次一次的輪回。第二個更為可怕,它有相續性,你不對治它,它不斷的增長廣大,勢力越來越大,像滾雪球越滾越大。

菩提心就是說,我們一方面通過出離心的修學消除盲點,不要說消除,起碼你要把盲點降到最低。我們現在一般人是善根跟盲點都具足,最低的標準起碼你善根的勢力要超過盲點。因為唯識學上說強者先牽,如果你的盲點的勢力超過善根,那你今生修行就失敗了,你修再大的善業統統失敗。

所以我們希望自己給自己一個標準,我們一定要讓自己的善根——菩提心、空正見的勢力要強過你心中對三界的貪愛,對自身的一種執著,勢力要超過,善根超過盲點,你臨終就正念分明瞭。


這種愛看上去是樂,實際導致的是苦

如瑞法師

世間人為什麼會有苦惱?因為他們不知道應該把心放在什麼地方,於是就用這顆心去尋找所謂可以依賴,並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人。我們會發現,當世間人對他所摯愛的人產生了愛戀,對方也願意接受的時候,實際彼此就產生了一種依附,隨之而來的就會產生一種痛苦。「你只能對我好,不能對其他人好。」因為愛有了範圍,內心有了希求,所以就會導致種種的痛苦。這種愛看上去是樂,實際上導致的是苦。

我們修學佛法以後就會知道,要把眾生當成自己的父母兄弟來對待、來慈愛。當你沒有一個愛的範圍,當你對眾生產生無私的慈愛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心胸是如此地開闊自在,沒有什麼東西能把你障礙,你的心會自自然然得到自在。

我們在做過種種思惟之後,就應做出明智的選擇。當世間人口渴難耐,沒有淡水喝的時候,趕快喝一口海水,當下似乎解渴,過了以後才知道,嘴巴裡的味道是多麼地難受!我們寧願不去嘗那口海水,也要去尋找那屬於我們自己的真正的快樂,這才稱得上是最有智慧的人。


應該喊苦還是喊快樂呢

曾經看過一則禪學典故,說的是雲照禪師每天都教導弟子要快樂,快樂地參禪悟道,快樂地面對痛苦和挫折。可是有一天,雲照禪師病倒了,每天在病榻上喊苦。無意中被寺院住持聽到了,跑過去詢問他為什麼喊苦?雲照禪師說病痛很苦。住持不解地問他,為什麼你有一次掉落到水裡,快要被淹死的時候沒有喊苦,現在卻喊苦呢?雲照禪師富有禪意地說,我以前很快樂,現在很痛苦,那我應該喊苦還是喊快樂呢?

這則小故事告訴了我們,快樂和痛苦在人生道路上,或者是併駕齊驅,或者是輪番交替。在快樂和痛苦面前,我們該如何抉擇自己的心態呢?在樂和苦的雙面人生裡,應該是苦中有樂,樂中有苦,苦即是樂,樂即是苦罷!

其實,現代經濟飛速發展的日子裡,人們對生活越來越抱怨,人們嘴裡每天講著「要快樂」,臉上卻掛起悲苦的表情。我們每天都在說生活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卻感嘆自己地位不如高官,學識不如作家學者,金錢不如富翁排行版上的名人,名氣不如歌星影帝,內陸不如港澳,國內不如國外。好像只有登上總統寶座才是快樂,只有富可敵國才是快樂,詩情畫意才是快樂。

可快樂到底是什麼呢?有答案說的好:快樂好比一隻蝴蝶,你若伸手去捉它,往往會落空;但如果你靜靜地坐下來,它反而會在你身上停留。

說到這,我不禁想起前面幾日的同學聚會。一個分別大概有一年之久的女同學,一進房門就喋喋不休地向大家倒苦水:老公在公司當普通職員,工資低不說,還經常加夜班、跑工地;自己沒有工作不說,還每天受婆婆白眼;孩子調皮不說,還成績很差;父母年邁不說,還經常和附近居民吵鬧……

據我所知,女同學老公是電力部門的主管,重權在握,每天小車進進出出;女同學每天是麻將館的上客;孩子讀的是貴族學校;父母也是退休後閑賦在家。然而她為什麼那樣不快樂呢?或許她真的有很多煩惱在指引著她朝痛苦狂奔。但細細想想,偶爾出門遇上一個熟知,看到互相都還記得對方;在下雨的日子裡,發現自己打著傘,而很多人在雨中奔跑;在年關將至的時候,很多遊子在趕路,自己卻悠閑地在家安坐;在買衣服的時候,發現一家折扣很低的商場,而且款式新穎;在出門的時候忘記了帶鑰匙,卻猛然想起家裡還有老人在看電視;在出門在外的日子裡,發現手機沒電了,用手摸摸口袋裡還有一張IP通話卡……然道這些都不是快樂??

當然,快樂和痛苦會存在每個人生活裡,關鍵是看你如何去轉換,去領悟,從什麼角度去對待它們。如果你像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去尋找快樂,那麼你一定找不到,因為快樂無所不在,不需要刻意尋找;如果你把快樂當成私有產品,那麼你一定不快樂,因為快樂是需要和人分享;如果你用金錢去買賣快樂,那麼你會痛苦不堪,因為快樂是無價之寶;如果你想坐等快樂上門服務,那你一定等不到快樂,因為快樂從來不會不請自來;如果你把快樂分成等級和人比較,那你一定沒有別人快樂,因為快樂就是快樂,沒有最快樂。

「永遠快樂」是一則神話故事,但「簡單就是快樂」卻是一則身邊故事。畢竟,沒有什麼慾望的人,生活簡單也沒有顯赫地位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傻乎乎的人,他們的快樂無處不在,快樂的時間也比你多一些。


警惕:這「三種感覺」,會讓你的人生過得更辛苦!

濟群法師

我們為什麼會去追求「重要感」「優越感」和「主宰欲」這三種感覺?其實你會發現這三種感覺它對我們的人生,並沒有太大的實際好處,它帶來的麻煩反而是很多的,反而是很辛苦的。

比如說,這三種感覺它也不會給你帶來經濟效益。而且你有這三種感覺,也不會讓別人更加尊重你;相反,如果你沒有這三種感覺,其實人家會更尊重你。但是如果你一個人,在一個團體裡面,你的這三種感覺太強了,別人會很尊重你嗎?其實反而不會。

但是,為什麼人會去追求這三種感覺呢?其實這三種感覺,如果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它的產生、它建立的基礎,其實就是佛教所說的我執。我執,就是對自我的一種執著。而對自我的這種執著,在佛教看來,是人類產生一切煩惱、一切痛苦的根源。

我們可以想一想,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人太在乎這三種感覺,你一定會過的比別人更辛苦、更煩惱、更痛苦。相反,如果你沒有這三種感覺,你的生活會過得很輕鬆。

但明明是這樣,為什麼我們還要拚命去追求這三種感覺呢?其實它就是代表我們人的一種無明。這個無明,就是缺少一種生命的智慧,缺少一種人生的大智慧。

這種缺少人生的大智慧,就是源於我們每一個人都很在乎自己,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會以自我為中心去生活,去做很多事情。但是,究竟什麼代表我的存在?究竟什麼可以代表我?大家有沒有想過個問題。

比如說,我們可能會以身份代表我,會以相貌代表我,會以名稱代表我,其實我們所有認為可以代表我的東西,跟我們都只是暫時的關係。比如說身份、相貌,甚至這個身體,它也只是幾十年的存在。其實這些都不能真正的代表我。

但是我們人,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生命最大的問題,我們也可以說生命最重要的問題在哪裡?我們知道,古希臘的哲學家有一句話叫作「認識你自己」,所以說明認識自己,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佛法的修行,它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幫助我們去如何去認識自己。

比如像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整個社會都在不斷的追逐物質,向外在的世界不斷地追求。我們在向外追求的過程中,我們對自我的迷失會越來越深,我們會越來越找不到自己。

因為我們找不到自己,所以我們會對自己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這種錯誤的認識,其實它是沒有基礎的。那麼我們為了要維護這樣的一種錯誤的認識,要找到這樣一種存在的感覺,所以必須要通過這種重要感、優越感和主宰欲來維護我們對自我的這樣一種錯誤的感覺。所以這三種感覺,是基於對自我的一種錯誤的感覺而出現的。

所以佛教為什麼要講無我呢?無我,並不是說你不存在,無我恰恰就是要幫助我們如何去除對自己的錯誤認識,去除這三種感覺。我們只有去除對自我的這種錯誤認識,最後我們才有可能真正的找到你自己。


不求萬事如意,只求萬事如法

智諭法師

奉勸各位,在社會裡邊,不要熱衷名利。名利好比過眼雲煙,沒有實在的。萬般皆是假,唯有往生真。永遠記住:諸惡莫作,不可造惡業。如果造惡業,就給後世果報留下因緣,生生死死無有出期。

記得小時候,我喜歡到海邊去看海浪。喜歡看哪一個浪起得高,起得愈高,它仆下來的時候,仆得就愈遠。喜歡拿小石子,記著哪個浪仆到什麼地方,看哪個浪仆得遠。一個浪接一個浪,前仆後繼。看著看不完的,有時候甚至把回家的時間忘記了。

長大以後,進入社會,原來海潮、人潮皆一般,名利場中也是如此。誰飛得愈高,跌得愈重。也是一波趕一波。偏偏有些人前仆後繼。

他和我看海浪,有不同的一點點就是了。他光看見飛得高,沒看見跌得重;海浪呢,看得高,看得遠。偏偏世人迷惑,光看見飛得高,沒看見跌得重。所以名利場中也是前仆後繼。

這使我想起來,燕太子丹送荊軻的一首詞。不管前仆後繼怎麼樣,高低千差萬別,總是一個結果。就像燕太子丹所說的一樣,「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唉呀!原來都是這樣。
所以奉勸大家,不要熱衷名利,不造一切惡業,不給後世留因緣。謹慎小心地了此一生,好去見阿彌陀佛。所以,一切惡業不可造。

惡業有多少呢?無量無邊。可是總括起來說,不外是十種——殺、盜、淫、妄語、惡口、綺語、兩舌、貪、嗔、痴,稱為十惡業道。

大家做事的時候,總要檢討:是不是犯貪嗔痴?犯沒犯殺盜淫?犯沒犯妄語惡口綺語兩舌?犯沒犯和這十項惡業有關係的事?

淡於名利,時時刻刻檢討:當做不當做?惡的,不可做;善的,隨緣隨力盡量去做。

所以,時時刻刻檢討自己,當做當不做?千萬不要要求事事如意。不求「萬事如意」只求「萬事如法」。萬事如意是生死流,萬事如法是涅槃流。

所以,謹慎小心,了此一生,莫造惡業,莫為後世業報作因緣,好去見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