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修行到成就的三個階段

淨界法師

我們可以把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回憶我們剛開始學佛的時候,我們緣的是三寶清淨的境界而修學,但是我們的心,是住在一個有相的妄想中,做一些慈善事業、護持三寶、結結緣的事。什麼叫真心?古人說:連夢都沒有夢到,不知道什麼叫真心。所以這個時候就叫做善念——有所得的善念。

第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個地方很重要!開始脫離妄想,脫離外境。你看有些人,他學佛以後很正常,過一段時間變得不正常。不正常就是,他不太喜歡講話,也不太喜歡外出了,他開始從有念而入於無念了。所以從假入空這一段過程,菩薩他會暫時地遠離人群。這個階段是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有時間等待菩薩,因為這是必經的過程。

我講實在話,一個人沒有經過從假入空,你說你學佛的時候很快樂,中間也很快樂,後來也很快樂。不正常!不正常!怎麼會這樣子呢?除非你是再來人!你怎麼沒有經過大死一番的過程?不可能嘛!你都沒有經過脫離妄想的過程,那你是跟妄想在一起。所以大凡是修行當中,有大突破的,一定有一個不正常期,他開始不喜歡跟人家連絡了,也不喜歡講話了。這個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是三年、或者是五年、或者是十年,因為他開始再次面對心中妄想,開始見相離相,開始跟它脫離。  

第三,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他又重新出來面對因緣所生法。這時候又培養一個善念,但是這個善念,跟第一個善念,可不一樣——青山依舊在,夕陽已經不是昨天的夕陽。他來到人世間,利用因緣的假相廣修福德,但是他無住,不會被因緣法所傷害。

這三個階段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安住!先成就正念,你才能夠生起善念,這個善念才能夠跟解脫道相應。我們要先脫離妄想,然後再重新依止自己的妄想來斷惡修善。那你會問:拜佛是誰?當然,也是一種妄念,因為你要緣這個有相的因緣。但是當你成就無念的時候,再生起善念,這個善念也是一種順從真如,是這個意思。

修行,你一定要很清楚地認清路頭,方向是很重要的!諸法因緣生,你掌握一個解脫道的因緣,它一定會有解脫的結果出來。我們可能剛開始走得不是很快,但是你的路頭一定要走對。我要提醒大家:成佛之道你可以走得慢,但是你不能走錯,你走錯,你還要回頭,你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所以,修行寧可千年不悟,絕不可一日著魔!它的方向就是先從假入空,先從有念入無念,然後再從空出假,再從無念當中生起一個善念。先求正念再求善念。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次第!

image


修學佛法的次第

「法無高下,應機者妙」。佛陀說法,善於觀機逗教,應病與藥;佛陀敷設八萬四千法門,然而「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療治眾生身心疾病的良藥,正如百川匯歸大海,原同一味,只因眾生根機有利、有鈍,因此佛陀不得不開設權實之教,乃至有先後次第之別。例如將佛法分為五乘,即是佛陀針對不同根機眾生的需求而依次施設的修行法。

所謂五乘,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陀依序為人乘者說受持五戒法,可脫離三途而生人道;為天乘者說修十善法,可生天界;為聲聞乘者說修四諦法,可脫離三界而成阿羅漢;為緣覺乘者說修十二緣起法,可脫離三界而成辟支佛;為菩薩乘者說行六度法,可越三界二乘的境界,得無上究竟的成佛果位。

換句話說,明因緣果報,輪迴轉生,受持三皈五戒,奉行十善法,這是人天乘者;明白生老病死的纏縛,對人世生起厭離,希求了生脫死,依四諦法修行,這是聲聞乘者;比聲聞乘利根,無須聞法,但觀十二緣起,即可靠自力覺悟,這是緣覺乘者;理解自己與他人同體共生,不但自求解脫,更發大菩提心要救度一切眾生,積極修習六度,願為眾生作馬牛,願拔眾生之苦,施予眾生快樂,這是菩薩乘行者。

人天乘是戀世;聲聞、緣覺乘是出世;菩薩乘是入世而不戀世,出世而不獨善其身。五乘佛法以人天乘為基礎,次第進趣於大乘而直達佛乘,所以人天乘是佛乘的初階,而佛陀出世的真實意趣,主要在化導眾生由人乘直入佛乘。行者若依五乘佛法循序漸進修行,必定可以證得與佛同樣的真如法身。

此外,初學佛者想要進入佛法堂奧,亦可從信、解、行、證四個次第來實踐佛法。

信:就是信仰的意思。《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人生的苦海裡,唯有依靠信仰的大願船,才能安然地從生死大海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信仰的重要,如同樹木的根本一樣,依靠信仰為根,在佛法中修福修慧,不但可奠定人生的根基,更能到達解脫的境界。所以《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發心學佛的第一步必須要皈依三寶,這是信仰的確定。三寶的功德無量無邊,若不皈依三寶,則無緣受用。其次,從發心信仰到究竟證悟,尚有解、行的修學過程。

解:就是慧解。《大毗婆沙論》說:「有智無信,增長邪見;有信無智,增長愚痴。」信心具足之後,接著必須對佛陀所教導的一切義理,生起勝解。唯有明白佛陀所開示的教理,才能使信心更加堅固,才能由信仰產生力量。

行:就是修行。佛經云:「雖有多聞,不制煩惱,不能自利,徒無所用。譬如死人,著金瓔珞。」有了深刻的信解之後,更要力行實踐;一個信解多聞而不能實踐佛法的人,如同死人穿上華麗的衣服,是毫無用處的。因此,學佛要「解行並重」。

證:就是印證涅槃解脫,這是修行的最後目標,也是證悟的最高境界。在佛法中,修證是個人的工夫,他人無法替代分毫。有一分修證,就有一分體驗,如果只在理論上「說食數寶」,或是「人云亦云」,終難證悟,唯有透過實踐力行,才能把握佛法的真義。譬如牽引一匹飢渴的馬到水源處喝水,如果馬不開口,只有飢渴而死;同樣的,佛陀的一切言教,是引導眾生通往真理的羅盤,除了如是信解,更要如是行證,如此才能受用到甘露法水。什麼是不生不滅、遠離顛倒夢想的境界?唯有親自參證,實際修行,才能體悟。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修行實踐的依據。除了上述五乘佛法的修行次第、信解行證的修行次第之外,戒定慧三學的修行次第、聞思修三慧的修行次第、止觀雙修的修行次第、四禪八定的修行次第、境行果的修行次第,以及五停心觀的修行次第等,也都是得度之道。這些修行次第都是為了引導眾生從煩惱的此岸走向覺悟的彼岸,從黑暗的陰谷走向光明的大道,從污穢的世界走向清淨的佛國,從迷執的凡愚走向解脫的聖道,一切眾生能夠如實奉行實踐,最後終能證悟得度。


從「三自性」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三境界

文:寂願

求學時,曾經在佛學課本上看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說話「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當時,老師講解很精彩,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亦銘記於心。隨著歷練漸多、學習佛法的日子久了,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此語出於《指月錄》卷二十八的故事,「吉州青原惟信禪師,上堂:『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箇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箇休歇處,依前見山祗是山,見水祗是水。」這位青原惟信禪師指出了自己經歷過三個境界的轉變,第一層境界的山水雖與第三層境界的山水一樣,然而第三層境界卻是經過久長的修行而得。

此語雖出於禪宗經典,然我認為與唯識宗的「三自性」之說有異曲同工之意,希望與眾同修分享心得。一般人用肉眼看到的、其他感官接觸的事事物物,都認為自己所見的是「實在的甚麼事物」。這個境況實與「遍計所執性」所描述的凡夫的煩惱執著根源相似。根據羅時憲宗師所著的《唯識方隅》,「若法無實體,亦無實作用……如黑夜見繩而執為蛇,於五蘊和合的假體而執為實我等是」,「山」、「水」非獨立存在的實體,猶如「我」亦非一個獨立、自我主宰的個體。然而,凡人都認為眼見到的山,便是真有一座山在眼前,迷戀此山之景色,執意地嘗試不同方法擁有此山。一旦計較此山誰屬、誰占,「分別心」起了,「迷妄心」便令人煩惱起。從出生到進大學、畢業後投入社會,我深刻體會到成長各階段所執著的「山、水」,認為「我」必須去擁有「某項成就」、「某張證書」、「某個起薪點」等等,忽略了過程中的付出與實踐的意義,著眼於最後結果的成敗,不如意便陷於失落之困、成功便強迫自己再追逐。直到再聞習佛法,適才省思過去的強烈妄執,好好體會「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第二層的「山水」境界,乃與「依他起性」之意大同小異。若以世間專業學者考究山河大地、千川萬澤之來源,其形成的論理實不勝枚舉。「山」、「水」呈現於我們眼前,展示了一個整體「假有的色法」(物質)),然山水乃由極多微細的元素所組合而成。按羅公《唯識方隅》,「然依眾緣和合而有相、用顯現,即此相、用之上而假說為某法之自性……此自性由眾緣所決定,無實自體,無實自體,故是幻有。」如果我們明白到各種事物的呈現,乃是眾多條件組合而存在的,「山」、「水」仍有其功用,山水之美景讓俗事繁瑣之人能稍作放輕鬆、達心曠神怡之效。然則,「山」、「水」非永恆不變之存在,亦非實在之獨立個體。影響「山」、「水」存在或變異取決於其他環境、氣候有關條件之變化,一旦眾緣變,此「山水」亦再非彼「山水」。若能以此心態看待萬物,理解世間之事物乃「眾緣和合」而成的「假有之物」,「無我」、「無常」同理,執著與煩惱之心便會減弱。如是,用此理套於上述各成就之追逐,過程乃為重要的一環,因為眾緣不斷的變換與「生滅」,我們學習如何把握當中的好條件與改善不利的限制,即使面對最後的成敗,亦以平常心看待,這才是人生修行的意義。

最後的一層乃「見山祗是山,見水祗是水」,此乃聖者之心境,亦與「圓成實性」相通。此境界雖說都是見「山水」,還是「山水」,但是不再是凡夫所認為的實在之「山水」,而是聖者證得「空性」後而見之「山水」,即是「真如空性」所呈現的「性用」。宇宙的真理──「真如空性」是遍布一切,按《唯識方隅》解為「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故說為實,即是實有」。我們凡夫所見的「山水」,在聖者的眼裏是「真如空性」的呈現,乃是本質的性用,故「見山、見水」也只是見「真如空性」。雖然達至境界需要極高的修行,但是我們願意把第一層的妄執放下,以新的視角看待萬物乃眾緣和合而假有存在,已是學佛的一大進步。

在如此繁囂世間,如何尋找到調伏內心不安、煩惱的良方?佛陀教授我們「戒、定、慧三學」,使世人能夠從「見山」而妄執實在的「山」的迷痴,到「見山」乃是「真如空性」的智慧。雖然聖者境界非常遙遠、艱難,但是只要我們跟隨佛陀的教誨,遵從其教化,也可以慢慢達成「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再成就「見山祗是山,見水祗是水」的聖人境界。


為什麼不能明心見性?

南懷瑾先生

我們為什麼自己不能明心見性?因為無始以來,我們生命中有一個東西在作用,就是攀緣心,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因為我們的思想不能停止,就是睡覺時、睡夢中,還是在思想,這個叫攀緣心。一般人錯把這個攀緣心認為是「心」,等於西洋哲學家笛卡兒所說的:「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在只是普通人的思想觀念,但卻錯了,不是本「心」。要怎麼樣才對呢?

「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佛說的這個心是現象,是本體所起的作用。生命的本心、本能叫菩提,又叫本體,它所發出的現象是分段的,像電波一樣的跳動的。你不要去抓住這種現象,要回轉來認識那個本體。

「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識精元明」包括了唯識的識,精是真精神,原來靈明的這一點,就是你那個能夠知覺,能夠感覺靈靈明明的那個東西。這個東西是什麼呢?能生諸緣,這個東西在裡面一動,我們思想念頭一動,心裡一感覺,外面就起作用了。什麼是緣?我講的話是緣,發出聲來你聽得到是緣,我這樣一句接一句講,你聽的觀念跟著走,就是攀緣。

「緣所遺者」,如禪宗所講「萬緣放下」,外緣都丟開了,所剩下的那一個,就是有個丟不掉的東西。比如大家坐在這裡,感到兩腿、膀子不舒服,這是緣。什麼緣?體緣,身體上的反應作用,同「你」沒有關係。那個知道身體不舒服,腿不舒服,那個既不在腿,也不在膀子,除掉緣以後所剩下來的,緣所遺者--就是這四個字,本來那個東西,外緣都丟掉了以後,剩下的那個東西。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