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為死了的人代辦皈依嗎?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問答選錄
你不要把外道、民間信仰與佛法傳統混淆,否則就不易生起正確的理解。
死人的心識早已離開,我們可為他代為供奉三寶或作布施,也可以為他持咒誦經,但他卻已死亡,並不能再依生前之肉身而得皈依。
死屍、畜牲及不明白法師開示的小孩都不能真正得到皈依,因為其心中不可能生起依止之心,即使參與了儀式也不是真的就皈依了三寶,何況死了的人之心識早已不知去了哪裡,如何能依止三寶呢?
有些僧人為畜牲、小孩或亡者誦念皈依,這是沒有害處的。
即使畜牲及幼齡孩童心中不明白僧人所說的開示,只是聽一聽皈依文也有一定的好處,可是卻不能說畜牲與小孩就此成為依止三寶的佛教徒。
為亡者授皈依類似以上所說的情況,這樣做並無不如法之處,也沒有壞處,但並不能說亡者真正受了皈依。
在家居士能做幽冥界皈依嗎 ?大安法師
問:弟子最近在網上看到,有在家居士做幽冥界皈依,不知道是否如法,是否有經典記載這種儀式?如果不如法,作為我們念佛行人應該怎樣處理與鬼道眾生的關係,或者怎樣做對鬼道眾生有利益,弟子愚痴,請慈悲開示!
大安法師答:在家居士做這種幽冥界皈依,但不知道你是在寺院請法師請出家人做,還是請在家居士做?做三皈依,無論是面對人道眾生,還是對幽冥界眾生,都應該請出家人來做。寺院也有在做幽冥界的這種法事活動,但你作為在家居士念佛行人,處理與鬼道眾生的關係,我想更重要的是你要去念佛,然後給鬼道的眾生迴向,這樣才能得到真正利益。
世間的三皈依最好都要本人現前,如果你的父母年紀很大,走不動,但是很渴望皈依,你要替你的父母在師父面前皈依,那就可以方便一下。但在通常的情況下,本人都要現前,不現前,他本人沒有聽到三皈依的意思,沒有完成三皈依整個羯磨的過程,他是升不起無作戒體的。世間的活人都是這個樣子,更何況是鬼道裡面的眾生呢?除非是一個很有道行的大修行人,透過他的道力,也許能產生作用,一般的,也就是表達你一點心情而已。
大安法師:貪慾越大,機心越深,以後的奇禍就越大
看看我們的飲食:我們每天都追求美味,這些所謂的美味可不就是一切眾生的肉嗎?這就有殺業的責任囉!所吃的是眾生的肉。這種海、陸、空眾生的肉,甚至還要吃活的。
所穿的:所謂的好衣服要絲綢、錦緞、皮革,這些也是殺眾生而得到的。絲綢穿在身上是很輕柔,但是絲綢怎麼來的?都是把那個蠶煮死啊,再抽那個絲。那個蠶就是生命吶!你要穿皮衣服、穿皮革,這不是殺了?牛皮或者豬皮嘛,或者羊皮嘛!喜歡穿那種羊絨衫,那個很軟的絨要多少羊的毛,才能夠織成你一件所謂非常保暖、輕柔的衣服哇?這不是傷害眾生而得嗎?這你可不是就有罪過嗎?
我們每天都在這個罪過裡面,但是我們常常不察覺呀!何況我們身口意三業:我們過度的追求物質上的享受,還不止吃肉,穿絲綢;每天想到賺更多的錢,損害他人。這種損人利己的行為,用盡心機而且巧妙的掩飾。覺得不要被人發現,只要鑽法律的空子,好像都可以去作。達到了目的,他竊竊自喜:「你看我多有能耐,我把對方搞掉了。」這種機心越深,以後的奇禍就越大。
你想想我們在這個世間,真的就是:每天舉心動念、行為造作,可不都是在造業嗎?為什麼我們要反省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你不要以為是說別人吶,這就是說我們自己——每個人。舉心動念都是罪惡啊!行為造作離不開罪惡的本質啊!於是才會導致生死的輪迴。
所以這些,你不思考而已;一思考,真是害怕之極呀!原來我們給自己一個結論:那一定是要到三惡道裡面去的。這才是我們的歸宿哇!因為我們行為的因,就是這個因嘛!你造了三惡道的因,怎麼會得上天堂的果呢?因果不相符哇!
我們再思惟:從年少的童年開始到老年,從出生下來到死亡的時候,我們累積的業力已經越來越多了。這種業力對我們心性的纏綿、障礙,就越來越厚重了。於是我們又學會了一個自欺欺人:巧為掩蓋,裝著是正人君子的樣子。於是你在覆藏自己的過惡,你還不發露。他的過惡就像存在銀行的錢,要加利息的,每一天這個過惡都在增長。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的不同在那裡?
居士能夠說皈依嗎?居士可以講經嗎?居士可以化緣嗎?居士可以主持寺院嗎?居士能為信徒念經拜懺超度嗎?居士能夠參與和干涉出家人的事務嗎?
以上六個問題常有人問起。照理說,那些都是出家僧眾的分內事,非居士所當做,萬一做了,即失去在家學佛的立場;否則應現出家相,不該一方面捨不得離俗出家,另一方面又要模仿出家生活,享受出家人的權利,這不是在家學佛的本意。在家學佛是為了獲得佛法的利益而學佛修行,護持三寶,是三寶的外護,不是三寶的核心。
然而,時代變了,出家人少了,需要佛法和佛事的人數卻增多了。在沒有出家人或很少出家人的地方,也允許在家居士代說三皈。三皈的本意是恭敬皈命佛法僧三寶,其是以僧寶來說三皈,不是在家居士說三皈,皈依僧寶也不是指皈依在家居士。我曾寫過一篇短文〈僧伽未必是僧寶〉,收在《明日的佛教》一書中,其中對三皈對象的僧寶,就有很詳細的說明。
總之,居士雖不可越俎代庖,自稱皈依師,但他們可以在無人說法處及無人說法的時地,代替僧寶中的某一位大德法師說三皈。不過,對一般眾生,如種種動物,其不論死活,任何佛教徒都可隨時為之說三皈,使眾生普種善根,作為未來得度之因。
至於講經說法,在佛世就有居士代佛說法的例子,甚至也有長者居士代佛為僧眾講授法義。如大乘經中,就有維摩詰居士說法,勝鬘夫人也有說法的記載,因此,居士說法應該沒有問題。依古來慣例,居士不得以說法來賺取生活費用,是因為居士有他自己一定的謀生方式,不靠講經說法維生。但是,目前這個時代一切講求專業,弘法也須專業化。如果居士以弘揚佛法為專業,應該酌量收取報酬,作為養家活口的生活之資和交通所需。然而,若以講經說法為歛財手段,大受供養,漫無限制,那就不是學佛的居士應有的心態了。除此之外,今日或明日的居士,若為佛教的文化教育及行政工作做專業性的服務,也應該接受適量的待遇以維持家計。
至於化緣,其本意是讓沒有接觸過佛法的人有接觸佛法的機會,所以比丘要沿門托鉢乞化善緣,原來目的不在飲食,而在種植信佛學法的善根。現代人提到化緣就聯想到向人要錢,這並非佛法的本意。當然,透過乞化而使在家人布施,雙方都得實益,不過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表面給人佛法而目的在於要錢。現今化緣多半是為建築寺院,很少是為了個人生活,也有一些是團體和寺院乃至個人,為了舉辦、促成某一種文化教育慈善事業而產生,比如印經、辦學校、建醫院、孤兒院、老人院等,面對此等活動,出家人應該做,居士們當然也應該做。
中國近代史上有一位乞丐教育家武訓,就是以要飯來辦學,這是值得鼓勵的。因此,居士化緣,但問其目的何在,不是可以或不可以的問題。若為擁護三寶,當然可以;若為社會福利,同樣可以;但若為購買私人住宅而假借佛堂、寺院之名,來營個人私利、圖個人享受,那就是違背因果的。
寺院,《法華經》稱之為塔廟,原本是用來供佛的舍利,後來才作為珍藏佛的法寶。在有佛有法之處,一定有僧人照顧,所以在塔廟的旁邊有僧房,這就完成了住持三寶的形象。俗人親近三寶,若住於寺院,稱為近住,其目的是學習出家的威儀及修行的生活,並且為僧伽大眾服勞役,稱為耕種福田。
佛典中尚無居士主持寺院的成例,但是近世以來,日本的佛教以在家居士為中心,他們住於寺院,生兒育女,代代相傳,是職業的宗教師家族,和一般的在家居士不相同。另外,像民初的楊仁山、歐陽竟無、韓清淨,都是以居士身而主持佛教教育和文化事業的。他們都有道場,但不以寺院稱之,比如祇園精舍、金陵刻經處、支那內學院、三時學會等。
因此,近代不乏名居士主持各類道場的例子,都是用精舍、學會、學院、蓮社、居士林、居士會等等名稱,不曾用過寺院的名目。如果居士一定要主持寺院,那可能是密教在家派的喇嘛,或是神道教的廟祝,而不是住持。因為寺院的住持是代表住持三寶,居士既非三寶之一的僧寶,怎能當住持?名實不符,是違背佛教倫理的。
凡是佛教徒都應該念經拜懺。佛教既然鼓勵生前結社共修,死後也當有同修的助念超度。因此,居士當然可以替人助念,為人超度。不過,問題在於若干在俗之士以為人誦經拜懺超度亡靈為專門職業,如先天、龍華、一貫道等齋教就有這種情形。他們平時不敬僧寶,一旦有人過世需要超度,就出現專為亡靈超度的齋公齋婆,且學僧尼常用的經懺佛事到處趕場。他們既是職業性的誦經團、拜懺隊,當然就不免論工計酬,然這種現象是佛法所不許的。
也有人問,居士能否使用法器敲打唱念?這應該不是問題,只要是用來誦經拜懺、修行佛教儀軌,而不是作為賺錢謀生的途徑,就沒什麼不可。問題是,學會法器的敲打唱念之後,很可能被人東邀西請,忙得不可開交,以至捨棄了自己的本行職業而把經懺佛事當成專業,這是必須防止的事。在家居士的謀生方式有很多,若用修行的方法謀生,雖不會餓死,也不會大富,正信的居士何必要下海去趕經懺?
至於出家人的事務,所謂僧事僧管僧了,居士不得參與,更不可干涉;這就好比你不是某團體的成員而去干涉該團體的事務一樣,參與已屬不可,何況干涉?所謂僧事,是指出家人的生活、威儀、戒律的清淨與否以及僧眾之間的相互摩擦等,居士如果過問,就像自己不是軍人身分而走入軍營去論斷軍紀,或處理軍人的事務。
出家人本為一體,因為是凡夫,所以他們之間可能有矛盾。但是僧無隔宿之怨,更無不共戴天之仇,小小摩擦轉眼即了,所以往往以不了了之的方式來處理僧眾的瑣事。如果居士插足進去,反而使得事情擴大,而且口舌更多。所以居士進入寺院,只需熱心護持,不可幫一個說一個,談論是非,製造糾紛。常言說,不看僧面看佛面,你是為信佛、學佛、護持三寶而親近寺院,故不要因為見到你所不順眼的僧眾現象而生譏嫌,自尋煩惱。
皈依三寶後不該做的事情——妙祥法師開示
我簡單地講一下,在家人首先是三皈依,沒有三皈依一切不能成就的,三皈依一直通到你成佛為止。表面看是我們學佛第一個是三皈依,你不知三皈依的重要,不管你是五戒也好,十戒也好,比丘戒也好,比丘尼戒也好,菩薩戒都離不開三皈依。沒有三皈依,一切戒都不能成就的,所以說三皈依是我們最主要的,持戒的開始,首先我們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比如說我們現在有的人信了,一面信佛皈依以後,又信仙,他認為信仙,也是一種慈悲,和仙和菩薩是一樣的,實際上,你不知道,你剛受的三皈依戒體已經失去了,已經失去了,所以說自動就失去了,是很可怕的。只有在三皈依戒體存在的情況下,我們持戒才能真正地成就。所以說三皈依,包括我們喝一杯水,都要供佛、供法、供僧的,這個水就成了波羅蜜。如果你這杯水不能去供佛、供法、供僧,你這個水,實際上作為我們佛教徒來講,就是有毒的,不乾淨的,不清淨的。所以這個,這是個秘密。
過去佛在世的時候,有些外道供佛的時候,他就用了一些毒藥,去藥佛和這些羅漢。佛一看,知道外道的陰謀,並不是不吃,而是告訴大家,念般若波羅蜜。一念波羅蜜,整個這個飯就變成清涼甘露,反而不但不能毒,反而得益處,所以說我們要三皈依。包括吃飯、睡覺、穿衣、喝水,甚至洗手都要三皈依,包括你的幹活,做飯燒柴火,一切都三皈依,沒有一樣不三皈依的,那你就做什麼事情都順利,都能成就,而都得到轉危為安,而且把毒藥變成甘露,這個應該大家應該知道的。
如果一個佛教徒不能做到三皈依,你這佛教徒的資格還不完整,不完整。所以說我們一定要知道三皈依,這個很重要。三皈依首先就不皈依外道天魔,和一切外道的經典,都不能皈依,所以這個三皈依很重要。
過去有一個大德修行啊,在深山裡,修行得很好,有一天,他回到山洞的時候,發現這個山洞放著光芒,非常亮。上面桌子,擺了一部金光閃閃的書,他進了屋對這本書連瞅也沒有瞅,而是奔到他原先所看的書,又繼續讀他的書去了。這時虛空就有人說話,說這本書是送給你了,它是一個天上來的書,非常寶貴,而它講了很多治病的秘方,如果你有這本書,你就可以成為世間的名醫,富貴啊名義啊全從它出,這是天書啊。這位大德面對著這種的誘惑,他一點兒也沒有放在心裡,還繼續看他的書,連理都沒有理。最後這個虛空的聲音讚歎,啊,這是真正的佛子,只有釋迦牟尼佛的弟子,才會這樣。
所以說我們得到了佛法的利益,三皈依我們千萬不能失去,一定要當作生命一樣來愛護,這是持戒第一個條件。在這個條件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持五戒。
皈依三寶後不該做的事情
一 、拜仙堂,供仙堂甚至道教的地方,包括土地啦,城隍啦等等
我們作為三皈依的佛弟子,如果去拜仙堂,甚至道教的地方,包括土地啦,城隍啦等等,去拜,你的三皈依戒體就破了。你三皈就白皈依了,你已經失去戒體了。失去戒體,也就是說你不能成為佛的真正弟子了。雖然掛個名,但實際上你已經失去它的根本利益,這個很可怕的!這個多寶講寺的智敏上師他講,說能海上師曾經講過,只要你稍稍一恭敬,你的三皈依戒體就破了,很可怕的!所以說我們很多的學佛人,走到那些地方,由於不謹慎,被一些人誤導了,就會失去戒體。
問題:請問師父,皈依後可以禮拜孔子、老子、土地這些.這是否是破戒體?
妙祥法師答: 是破戒體。如果你禮拜了,比如說,今天做了三皈依,你回去禮拜,那你的戒體就破了,因為他們都屬於外道。
供保家仙這個事...實際上是一種錯誤。作為佛教徒來講是不應該供的,因為狐蟒蛇仙屬於畜生道,我們應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是我們正確的皈依處。如果我們供養這個所謂的護法——狐蟒蛇仙,我們會自覺不自覺就皈依了,這樣的話,你會很快地失去你三皈依的戒體 學佛人是不能供養這個所謂的仙道的,因為它屬於外道。在我們三皈依裡就講了,我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不皈依天魔外道。如果我們在家裡再供養所謂的仙堂,狐蟒蛇仙,甚至去禮拜,以為它們能幫我們了脫生死等等。有這種想法,你的三皈依戒體就破掉了就所謂的皈依已經失去了戒體了。
《優婆塞戒經》云:若人信其(神)能救一切怖畏,禮拜外道,是人則失三皈依法。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云:為佛弟子,不得卜問(算卦、測字、看相、算命等):請禁(延請鬼神狐仙之類)、符咒(道教畫符唸咒)、厭怪(外道邪術鎮壓之類)、祠祀(奉事邪鬼、邪神,許願、還願之類)、解奏(以書表奏天帝鬼神之類),亦不得擇良日、良時。
二 、拿著世俗經典和外道的典籍當學佛的基礎
以《弟子規》為基礎。這種說法本身就不是佛教,儒教是世間法,佛教是出世間法,雖然佛教也講世間,在世間修行。但是呢?是以出世間為目的,兼顧了世間法,所以說佛教的基礎是三皈五戒,是它的基礎,如果以《弟子規》為基礎,那三皈五戒就不存在了,所以這種說法看著好像是一種善法,但是對佛教來講是有破壞作用的,所以說我們應該警惕。《弟子規》對沒有學佛人是很好的,比如小孩學習《弟子規》來尊敬父母等等這都是很好的。特別是社會上有些行為不太正當,用《弟子規》糾正一下還是可以的。但是絕不能做為佛教的基礎。我覺得,你要是把它作為佛教的基礎,佛教很快就變成儒教了,就不存在佛教了,所以說不能以《弟子規》為基礎。我也聽說一些人,有的甚至早晚課都要誦《弟子規》,這已經遠離了佛教,佛教過去經歷了幾次法難(三武一宗毀佛)這個法難其中有道家的因素在裡面,還有一個儒家的因素,他們都有毀佛的行為。為什麼那時候有毀佛的行為?因為佛教和它們都有很深的不同的地方,佛教講的是真理,講的是究竟。《弟子規》講的往往都是比如說“人之初 性本善”出發,佛教裡沒有人之初的“性善”和“性惡”之說。佛只講:人人有佛性,眾生之所以投生都是業力所招感的,隨著業力而招感。如果都是按照那麼個說法,這個因為就給否定了 是吧 所以我們還是以佛教的三皈五戒為根本基礎 這才是真正學佛的基礎千萬不要走偏 。
包括還有那個什麼書?道教那叫什麼書?就是宣傳道教,最近挺時興的?叫《太上感應篇》等等的書,這都不適合在佛教裡去弘揚的。這些書雖然是善書,但是那是道教的書。因為它的建立的理論,都是在民間和道教的基礎上。它說的法界都是在那裡說的,不是佛教說的。雖然講了善,但它衝擊了佛教。所以說佛教是不應該流通的,一個寺院流通這都是不適合的。這一點要特別加小心。 (編者註:《太上感應篇》等與蕭平實等外道的書不同,還有勸善的作用,不適合在佛教寺院流通。若此類書送至大悲寺,做法是由發心人士處理,送至民間機構或道教的地方。事先要做調查,在那裡不要被買賣,免費流通。此類書對已經修行佛法的人不適合再學習,裡面所說善法是世間之善,佛教對學佛受三皈依的人有嚴格要求,不允許看涉及外教的書籍,以免誤入歧途。但對世間還未學佛的人,不相信因果的人,還有勸化止惡行善的作用。) 世間有一些善法,儒教還有其它教都行善,表面看和佛法一樣,這個其實有嚴格的區別,因為沒有佛戒所以他不能成佛,所以這是兩回事,受戒不光是一條戒條的問題,還有皈依,第一個就是三皈依,第二個就是受戒是成為無上覺的第一步,如果不受戒不可能成佛。 “外道人”——作了一本兒書,叫什麼書來?叫果卿,我都忘了。作了一本書叫《現代因果實錄》。可能大家有的看過,那就十足一個外道,一個算命先生。他是個居士,風水先生,還不是算命的。足見這些多可怕。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云:“若於世俗外道典籍而不遠離。我則說為斗諍根本是佛法難。”
《生經》云:諸比丘聞,以家之信,離家為道,而返更說世俗經典。多想多求,興發諸事,世俗飲食,無益之義,離聖賢跡,乃復講論世俗之事。”時比丘往啟世尊。佛告比丘:“是非沙門。 《菩薩地持經卷第五》云:若菩薩於佛所說不作方便、棄捨不學。及習外道邪論世俗經典。是名為犯眾多犯
三 、如果不護持三寶,不護持僧人,三皈依戒體就會破掉
從原則上來講,佛、法、僧是我們的家,常上廟是好的,每時每刻都要見三寶——佛、法、僧。我們家裡有佛像、有經書,但是不可能有僧相。因為現在僧相併沒滅掉,僧還住世,我們應該常去見僧、禮拜僧,這樣會消除我們很多的業障,這是恭敬三寶、護持三寶的一個表現。應該常上寺院去護持,看看能做點什麼事情,這是我們作為居士的責任。一個居士如果不護持三寶,不護持僧人,三皈依戒體就會破掉,不能稱為三皈依弟子、稱為居士,這也是很重要的。
當然了,我們長期地留在寺廟,比如說大僧寺廟,女眾如果長期的在那兒管理寺廟、去幫著師父做佛事等等,這都是不如法的,這不能去做。我們去看看寺院有什麼需要我們做的,我們如法去做,如法去禮拜,這是應該的。必須如法地護持,這很重要。不能上寺院有時候想說了算、或者想去幫助僧人管理什麼事情,造成一個居士管廟的狀況,這是不合適的。
不能因為有些人不如法的行為,因為這點小事我們就不上廟了,不上廟會失去大利益。說:“我今生在家修,比上廟修得還好。”這都是下地獄的話,這都是不允許的。僧人再怎麼不好,也比在家強,是不是?
但是對不好的地方,我們也是要迴避的,儘量找一些如法的寺院,這樣對我們修行也有好處。這兩方面都得處理好,但是對佛、法、僧必須得護持。比如說,像今天大家來這裡的行為,就很好。千里之外或百里之外來了僧人,我們居士必須得去迎接、歡迎、護持,這是我們的責任。如果不護持,就失去了我們的福德因緣。我們叫“居士”,居士就是護持位,僧人是修行位。
什麼是修行位?就是僧人打坐、誦經,是他們的修行。建廟、幫助寺院安排一些應該做的事情,僧人不能完成的事情,比如種地、種菜等等的生活問題,這些就由居士來完成。居士必須得護持僧人,而像說法,必須由僧人來說法。你不能說:“僧人去建廟,我來講法。”那就不如法了,這個位置不能顛倒。並不是有個大和小的問題,而是如果位置不顛倒,僧人在這裡能夠修行成功,能夠去成就自己。居士因為在護持位,能準確地找到他的本職,也就像我們在世間所說的崗位,他也會在他的崗位上得到成就。所以事情沒有大小,關鍵是做得如法,這就對了。
三寶是什麼?三寶就是你的自性,就是你成佛的基礎和本錢。外面的三寶就是你內心的三寶,也就是你自性的顯現。你不護持外面,也就是說你不想見到裡面,你護持外面也就是護持裡面,這是一個道理。
因為我們很多人並沒有開悟,所以說我們找不到自性。我們用什麼方法來找到自性呢?首先要護持三寶,這是一條非常便捷的道路,佛給眾生開了一條成佛的道路。所以說佛法僧住世,人就能得到解脫。如果佛法僧不能住世,人就沒有得救的機會了。所以說三寶是什麼?就是我們自己的自性,只不過是外在的表現,通過它能找到我們的自性。
如果一個人不護持三寶,就不能稱為一個佛的弟子。也就是說你不護持三寶,本身也就破壞了三寶。破壞三寶的人就不能稱為居士,也不能稱為三寶弟子。不能稱為三寶弟子,又怎麼能稱為修行人?所以他不可能成佛,這個不用考慮了。
現在有很多人都想以自修為主,而且對三寶並不護持,這其中有兩種原因:一個是為了自修,想自己好好修行。而且以為我有了法——佛已經不在世了,所以我在家供佛,而不必護持僧寶。實際上三寶缺一不可。如果沒有法就不可能有佛,沒有佛就不會講出法,沒有佛就不會產生僧,它是三位一體的,所以說缺一不可。
有的人認為:我自己為了專修,寺院怎麼樣我也不管,我先奔著我自己了脫生死。實際上他吃了一個大虧,因為如果三寶住世,你不護持,本身就產生了牴觸。產生了牴觸本身就是和自性作牴觸。和自性牴觸也就產生了堅固的無明。產生了堅固的無明,你修多少劫都不會得道的。
你看佛不在世,三寶不住世了,他沒有謗三寶的因緣。如果你產生了謗三寶的因緣,不但不會開悟反而還有罪業,所以說這裡要特別注意。我也反覆跟大家講,一定要護持三寶,不要把三寶看成是別人,一定要看成是自己自心的顯現。因為你有這個功德你才能看到三寶,如果你沒有這個功德,連三寶的名字你都不會聽到的。
再一個原因就是在三寶中,僧這一塊確實出現了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說有些搞經懺、搞經濟,甚至有一些供大仙啊等等的事情,很多事情叫人家聽了生不起信心,所以說他不護持。但是應該注意,不是所有的僧人都這樣。他壞,三寶的形象沒壞,他壞是代表他個人。我們恭敬的是三寶這個形象。這個三寶的形象能留下來,就能叫我們了脫生死,這個很重要。
過去有一句話就是說,一個破戒的比丘有時候還可以做人天之師,還能讓人得福。為什麼?就這個僧相就非常重要,非常重要。所以說我們一定不要計較小事,要從大局著眼。他壞是他個人,但是我不能因為他有一點毛病,把佛留下的僧相而給滅掉了,這個很重要。
【妙祥法師】我們應該常去見僧、禮拜僧,這樣會消除我們很多的業障,這是恭敬三寶、護持三寶的一個表現。應該常上寺院去護持,看看能做點什麼事情,這是我們作為居士的責任。一個居士如果不護持三寶,不護持僧人,三皈依戒體就會破掉,不能稱為三皈依弟子、稱為居士.
【妙祥法師】有的人...因為現在有些寺院出現了很多的不正確的一些做法,對這個寺廟也不再護持了...認為我在家修行,自己管自己就好..這種做法還是不正確的。我們...不能因為有點兒差錯或不理解的地方,我們就不護持。因為這個僧人是你的父母形象,也是將來你投生的形象。沒有三寶,你不可能往生的..
【妙祥法師】我們應該常去拜僧。拜僧有幾種方式::一個是禮拜;另外要護持佛法,或是去幫助寺院幹一點活,做一點事情。目的不是寺院有活,需要我們做,而是需要我們護持三寶那個心,使我們時時提起正念,給自己種下了來生出家之因,也就是種下成佛之因,這是正確的。
【妙祥法師】“一定要稱讚僧人,護持三寶”外道他專門破壞三寶,甚至出家進入到僧人裡來。魔王波旬就扮成了這種形象,做了一些不如法的事情,讓居士對三寶有想法,遠離三寶。所以我們一定要識破他的陰謀,不能隨著他的陰謀而去做。不管發生什麼情況,我們一定要稱讚僧人,護持三寶,這是我們居士的責任
【妙祥法師】我們應該恭敬三寶,應該去頂禮僧足。因為僧人本身就具有二十種功德,出家凡夫僧就具備二十種功德。就在家你證到初果了,都得去頂禮僧人,何況我們凡夫。我們應該記住這個世上還有僧住世,應該常去禮拜僧,這就是我們必須做的。如果不能頂禮僧,不能護持寺院,就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居士。
印隆法師:居士是否可以為動物三皈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