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八萬四千法門是什麼?

分享: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從般若中生出智慧,滅卻塵勞煩惱。

在《六祖壇經》的〈般若品〉裡,主要就是要我們從般若自性中生出八萬四千智慧,來滅卻八萬四千的塵勞煩惱,所以惠能大師說:「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在佛教裡,我們常常聽到「八萬四千」這個數字:八萬四千不一定不多不少就是八萬四千,八萬四千的意義,就是表示很多。

隨代慧遠大師曾對八萬四千作了這樣的註解,他說:「諸佛菩薩普度眾生,有三百五十個法門,每一個法門裡面,各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共成二千一百度法門。每一法門當中,皆能降伏眾生的四大(地、水、火、風)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如此就有二萬一千個法門,這二萬一千個法門又對治眾生的欲、有、見、無明等四種毛病,於是二萬一千乘四就是八萬四千法門。」法門有八萬四千,正好對治八萬四千的煩惱。其實,在工商發達、科技文明的現代社會裡,現代人的煩惱應該不只有八萬四千;可以說,時代越進步,增加的煩惱也越多。譬如,現代人出門乘坐汽車,萬一汽車拋錨,真是「汽車者,氣死人也」。有時乘坐公共汽車,左等右等,遲遲不來,等公共汽車也是好氣人。因此,汽車雖然帶來生活上的便利,但也增加了我們的煩惱。現代人利用電話傳達訊息,本來是很方便的,但是用多了,難免也會受到電話的干擾,又增加了電話的煩惱。現代的人住公寓裡面,像鴿子籠一樣,不容易和大自然接觸,公寓裡面也有很多的煩惱。所以,現代人的煩惱,應該不止八萬四千。不過,前面說過,八萬四千的煩惱,我們不一定要從數字上去認定,由於佛教的數字常常只是一種象徵,離開數字之外,我們應該去領略它所要傳達的真正意思。譬如,在佛教裡,常常說我們要一心念佛、一心不二。為甚麼要「一心不二」?就是不要三心二意的意思。上香要上三炷香,拜佛要拜三拜。為甚麼?因為三炷香、三拜就表示對三寶的尊敬,是表示對三學、三慧、三種般若的重視。我們供佛要供四果,「四」是代表四聖諦、四如意足、四阿羅漢果。我們供菜要供六碗菜,「六」是代表六度。念佛連續七天,叫做打佛七,參禪連續七天,叫做打禪七,「七」就是代表一個週期。此外,十迴向表示十大願:禮拜時,有人拜十二拜,這就表示我要效法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願。念佛時,有人手持十八顆的念珠,表示十八羅漢;二十四顆,表示二十四諸天;三十二顆,表示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四十八顆,表示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一百零八顆,表示一百零八大願,度一百零八煩惱等。佛教的數字不但蘊涵特殊意義,尤其學佛者若能藉著法數名相深入佛教義理,不失為一大方便法門。

茲以一到十的數字,舉例說明:
一、一心求法。(一心:指如來藏心,即絕對無二的心性。)
二、二諦圓融。(二諦:第一義諦、世俗諦。)
三、三學增上。(三學:戒學、定學、慧學。)
四、四恩總報。(四恩:國家恩、父母恩、眾生恩、三寶恩。)
五、五戒均持。(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六、六度共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七、七財具足。(七財:信、戒、慚、愧、聞、施、慧、稱為七聖財。)
八、八道並行。(八道:正見、正語、正命、正念、正思惟、正業、正精進、正定,稱八正道。)
九、九品同登。(九品:即九種等級──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
十、十願圓滿。(十願:指普賢十大願──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總之,八萬四千法門度八萬四千煩惱,這只是以數字來象徵、說明,其實心病還需心藥醫,我們的心能製造貪瞋癡煩惱的毛病,同樣也能生出功德、智慧,所謂「披毛因它成,成佛也由它」;學佛就是為了調伏這顆散亂的心,為了淨化這顆染污的心,所以又謂「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如果我們的自心能常生功德智慧,自能滅卻無明煩惱,是則當下即是佛國淨土。


佛說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其實概括起來不過這四類

了解佛教、佛學的人可能知道,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但度化人的佛法,隨緣度化,的確需要因材施教才是。

不過,再怎麼因材施教,所有可實際操作的法門,概括起來不過是下面這四類。

1.戒律

出家人要守清規戒律,這是中國人都知道的常識。其實,不論出家、在家,修行之人都有一定的戒律要守,這不僅是行為規範、身份象徵,其本身也是一種修行法門。漢傳佛教的八宗十派里,便有以持戒嚴苛著稱的律宗,民國時候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便是律宗的代表人物之一。須知,對修行之人來說,遵守戒律,是基礎。

2.禪修

參禪打坐,是很多人對和尚的固有印象。的確,由禪入定,是修行的重要法門。

3.真言

真言,很多地方也會稱之為密咒,這是尤為密宗所重的法門。密宗的修持中,身、口、意三印對應身、口、意三業,為的便是超脫業障、自在解脫。

4.凈土

凈土法門,俗稱「念佛」,像「阿彌陀佛」、「藥師琉璃佛」這些念誦的佛號,都是凈土法門。

佛法細分開來,雖有八萬四千法門,但總不出上面這四類,修習之人也是相互之間相輔相成,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分別,主要也看根基深淺、因緣如何,選擇何主何次地修行。


淨土法門法語:佛法八萬四千法門,處處都是門

1 佛法經典浩如煙海,你要是懂得修學的方法,你就能見到一切法。古大德常說,“一經通一切經通”,一部經通達了,世出世間所有的法門全都通達。

2 佛講八萬四千法門,處處都是門,門門都能入。佛法妙在哪裡?只要“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你就能證得一切法。什麼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沒有言語,言說道斷;心裡不打妄想,不起一念分別執著,心行處滅。

3 沒有言語,不是叫你不說話,你不說話,不就變成啞巴?有言語跟無言語是一,你就入不二法門,你就見性了。譬如我們念經,念了之後心地清清淨淨,一塵不染,到用的時候自然就起來,大乘佛法常講的“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就是這個境界。

4 佛告訴我們,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的,這個真實的境界,不是言語能傳的,不是心思能夠想像得到的,你只要起心動念就錯了,你只要付諸言說也錯了。

5 一般人聽經不能開悟,就是著了相,著了什麼?著了言說相、著了名字相、著了心緣相。你要是著了相,你墮落在第六意識裡頭,你永遠不能見性。

6 著相聽經,聽上三大阿僧祇劫都不會開悟,還是個凡夫;如果離相聽經,給諸位說,聽一次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我們學佛,要求做到什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7 佛說法是意在言外,言說達不到,思惟想象也達不到,真正是“不可思議”!但是有沒有境界?有。那個真實的境界是什麼?自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就是真心,這是真我,也就是禅宗裡面講的明心見性。

8 佛講八萬四千法門,你們想想,哪一個法門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最接近?一句阿彌陀佛。


學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真正在這個裡面找出一條最簡單、最扼要、最直捷、最穩當,一念就得,跟禪的頓悟沒有兩樣。

學佛,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真正在這個裡面找出一條最簡單、最扼要、最直捷、最穩當,一念就得,跟禪的頓悟沒有兩樣。淨宗之妙妙在此地,無論什 麼樣的根性沒有不合適的,統統都可以修。根機劣的,就是煩惱重的,用信願持名,要用多少時間?一般看來大概三年的時間夠了,關鍵是放得下、是看得破。看得 破是什麼?這個世界是假的,不是真的,六道裡面人道的境界,有生一定有死,誰都不能避免。生的時候沒有一樣東西帶來,死了之後沒有一樣東西帶走,這個叫你 瞭解什麼?瞭解一場空。真的一場空之後怎麼?你就不會執著了,不計較得失了。為什麼?全都等於零,好!歸一心,等於零。歸一心,一心就是佛心,一心就是佛 智。

所以這個日本人說,一乘就是弘願。這個弘願,就是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就是佛智,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佛智就是一念,一念生佛智,生無量無邊智 慧;二念就沒有了、就迷了,不能有二念。不但宗門不能有二念,淨土也不能有二念,教下還是不能有二念。有二念不開悟,一念就開悟,所以「一門深入,長時熏 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是真的,好方法,妙極了!修清淨心,在這個世間命運是能改的,它不是真的。雜念多的人改不掉,因為他亂了,如果到一念就能 改。在這個世間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你不想住,隨時可以走,來去自在,一念就做到了,二念做不到。留在這個世間幹什麼?一個提升自己快;第二個,幫助正法 久住,也就是幫助一切苦難眾生,讓他們能夠有機會聞到佛法、有機會學習佛法、有機會修行證果,為這個,不為自己。自己回歸一心,永遠住在一念上。(節錄自 《2014大經科註》第325集)


夢參老和尚:八萬四千法門怎麼來的

在你的生活當中要這樣鍛煉,你的煩惱就會逐漸減輕,待人處事不要嚴格要求別人,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培養自己的大悲心,增長自己的智慧,這樣子才能漸漸地入。

入什麼呢?入佛所教導我們的法,但是我們最初掌握這個方法的時候,他有很多的跑道,八萬四千都算少,我們不是常說佛法有八萬四千種法門嗎?門門都可以通!跑道很多,看你自己適合哪一條道。

如果你初入佛門,感覺到念佛很好,你就念佛吧!念了兩年、三年、八年,你就生起懷疑心,有沒有佛啊?那是你自己心裡起的念頭,你就改變去念經,碰見了喇嘛師父,聽說持咒好,就又去受灌頂持咒了,因為你心有所求,想有所得,所以你不論哪一門弄了幾年,沒有得、沒有求。

從前有位道友問我說:「我信佛的目的,就是想使生意能好一點,能發財,結果我信了佛,比以前更窮。」我說:「你沒有走對路,發財不是這樣求的。」他說:「怎麼樣求啊?」我說:「你要佈施舍呀!」他說:「我是求發財的,怎麼會舍呢?」我說:「你不舍怎麼會發財!」

大家想想看,你不給人家,人家會給你嗎?說我做生意,做生意不是人家給你的,所以任何一件事,你要找它的原理。譬如說做菜,那位夫人做菜做得很好,我說: 「不好吃!」她說:「你為什麼這麼說啊?」我說:「因為你先生是北方人,你做的菜咸一點,你先生吃得好,別人吃得不見得覺得好,有人愛吃甜的,有人愛吃辣的,你很難滿足各人的口味!」

要對了因緣,才能得到利益,一切法都如是,佛所教導的方法也如是,你自己選擇能相應的法門。你要是有福德,過去生修得多,你今生就會遇上大善知識,他有神通,可以知道你過去的因緣,知道你過去是念佛的,或是修念佛三昧的;或是修觀的,他就教你一個方法,你一修很快就能進入。如果你沒有那個福德,沒有那個智慧,你遇不見佛。

佛在世的時候,佛為什麼說那麼多法?他為什麼要說法?就跟大家是一樣的,大家為什麼要來這裡聽?我為什麼又要說?我有我的目的,你們有你們的目的,都是為了自己的願望而來的。你們來聽這位和尚說得怎麼樣,那位和尚說得又如何,都聽一聽,看哪一位和尚跟我最合緣的,有緣了,我就取一點,沒有緣就算了,大家來聽的目的可能是這樣的。

佛當初講經也是這樣!他為什麼要講經?他看這個世界太苦了!眾生在水深火熱之中,他想要利益他們,救他們,給他們說一些方法,可以離開這個苦。這個方法對這位眾生適用,對那位眾生就不一定適用,他就對那位眾生另外說一個方法,八萬四千個法門就是這麼來的。


八萬四千種法門,哪一個才是最靈法門?

《賢劫經》中有言“佛法八萬四千法門,一一皆可成佛”。“八萬四千”在佛經中常表虛數,喻意佛法的廣大無邊,其中有諸多方便善巧的法門,那麼哪一種法門才是最靈的?,哪一種法門能助我們成佛呢?

我們學佛人常常面對種種宗派
種種法門時便有些措手不及
古德雲:“佛事門中,不舍一法
取一法不是佛法
舍一法亦非佛法”
選擇適合自己修行的法門十分重要
然而選擇法門
並不是靠我們自己的分別念來選
而最好是依權威的祖師大德的開示
或聖人名師的指引而作抉擇
選擇契機法門

印光大師《淨土決疑論》雲:“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則妙。在昔之時,人根殊勝,知識如林,隨修一法,則皆可証道。即今之世,人根陋劣,知識稀少,若舍淨土,則莫由解脫。”
印祖這里指出,我們選擇修行法門時,最終要的是考慮兩方面內容。對此我們要先斷疑,再選擇、終抉擇。
首先,我們需要解讀的是“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則妙”。印祖這四句十六個字非常重要,直接指出我們選擇法門的時候,要選擇一個契機的法門。
法門很殊勝,能契理當然很好,但是同時還要契機,這更加重要。如果法門雖然契理,但是不合自己的根基,這也不行。所以法門選擇的第一步就是要契機。

選擇好了契機法門
那我們在難行道、易行道
通途法門、特別法門
聖道門、普通門之間
又該如何選擇呢?
是選擇易行道還是難行道?
選擇易行道

我們當然要選擇易行道。
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根基很難達到祖師大德的根基,既然是普通人,那我們就要選定符合自己根機的法門來修習。特別是在末法時代,我們更不要盲目冒進,這一點很重要。
最初我們學佛選擇法門的時候,要做好兩方面選擇。第一,契理與契機,其中更重要的是契機,在契理的基礎上還要契機。第二,難行道與易行道之間,我們要選擇易行道。

選擇好合適自己的法門
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自修自練可以嗎?
不可盲修瞎練

我們學佛人特別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盲修瞎練。
常犯錯誤一:東跑西顛
很多學佛人都是,今天跑這個道場,明天跑那個寺院。一遇到藏地來的法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求灌頂,也不懂灌頂究竟是怎麼回事。今天學這個法,明天學那個法,沒有具體的、固定的修持方法。
常犯錯誤二:好高騖遠
什麼是真正的出離心?什麼是真正的菩提心?怎樣皈依?怎樣發心?……有的學佛人很是輕視這些基礎的修法,上來就開始觀修,還很傲慢地認為自己很有知識、很有智慧。我們做什麼事都應該是一步一個腳印,學佛也是如此,都是靠一步一步修來的,沒有人能一下子成佛。
常犯錯誤三:自搞一套
沒有老師(法師或聖人)做指點,不看佛經,不親近寺院,自己在家盲修瞎練,自搞一套,這樣的修法很是危險。
我們一定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法門,從而一門深入,這才是我們修學佛法應該踏踏實實走的路。

那麼佛教的八萬四千種法門中
究竟哪一種法門排在第一?
究竟哪一種法門最高最妙?
究竟哪一種法門最是靈驗?
答案是這樣的
適合你的為最好

八萬四千個法門對治的是眾生八萬四千種的煩惱,每一個眾生都有著各自的煩惱。那麼,能夠對治自己煩惱的法門,可稱為第一法門,也可以理解成為是最對治的法門。
猶如我們去醫院里面看病,什麼樣的毛病對應什麼樣的治療藥。我們絕不會眼睛疼,醫生給我們開治療頭痛的藥,而是對症下藥地給我們開藥。
佛法與煩惱的對應方式,正如同我們去醫院看病醫生給我們開藥一般。我們也常常稱佛法為藥,佛陀是給我們治病的醫生。
所以,能把我們的病治好的,就是第一法門。不能治好我們的病,再好的法門也談不上第一。因此八萬四千法門之中,就有八萬四千個第一法門。

不求第一法門
不求最靈法門
只求找到適合自己的法門
並踏踏實實地踐行佛陀的教言
我們才能離“解脫成佛”更進一步

來源:玉佛禪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修行 佛法 念佛 功德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