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索達吉堪布:連佛陀都做不到讓人人說好

做一件事情,要讓人人都說好,這個要求太高了,連佛陀也做不到。

所以,凡事只要問心無愧就好,不管別人怎麼說,只要自己發心清淨,就應該堅持到底。

往昔佛陀在世時,提婆達多、善星比丘、達瑪多匝、外道六大本師等人拼命地與佛陀作對,不管佛陀對他們如何慈悲,他們都不為所動——有人說佛陀戒律不清淨,有人說佛陀見解不究竟,還有些外道見佛陀的莊嚴金身具足九種醜相……佛陀在經中也親口說過:“世間上對我有信心者,其數量如指尖上所沾之微塵,而沒有信心者,如同大地的微塵。

圓滿如佛陀者尚且如此,身為凡夫人的我們,就更不用說了。

曾有個企業老闆,一心一意想利益所有員工,希望每個人都說自己好,但始終無法實現這個願望。不管他怎麼絞盡腦汁,付出再多的財力、物力,仍有一些人跟他唱反調。所以他特別想不開,有一次跟我訴苦,我就告訴他:“佛陀都無法讓所有眾生滿意,我們恐怕更不行了。你的心願雖然不錯,但可能還要再考慮一下。”

要知道,眾生真的難以一一取悅,《伊索寓言》中就有個故事:

有個老人和一個小孩,用一頭驢馱著貨物去趕集。

在回家的路上,小孩騎在驢上,老人趕著驢子走。路人見了,指指點點說:“這孩子真不懂事,讓老人走路,自己享受。”

小孩忙下來讓老人騎上。旁人又說:“這老頭怎麼忍心讓孩子走路,自己騎驢?”

老人聽了,趕緊把孩子抱上來,兩人一同騎。走了一段路,又有人說:“這一老一小太殘忍,把小毛驢都快給累死了。”

兩人只好下來走路,可又有人笑話他們:“有驢不騎,真是大傻瓜!”

最後,實在沒辦法,二人扛著驢子回家了。

可見,不管做什麼事情,要讓眾人全都滿意,這是絕對做不到的。權衡之下,大多數人認可,也就可以了。

我曾讓很多人提意見,看看我講課講得怎麼樣——

有人說:“你嘰里咕嚕講那麼快,誰聽得懂?慢一點!”於是,我就故意放慢語速。

有人又抗議:“你慢吞吞的,誰也不想聽,我都打瞌睡了,講快點好不好?”那不快不慢的速度在哪裡呢?這個確實沒法把握。

如果我講得稍微廣一點,有人就說:“你囉囉唆唆講半天,我還有事情呢,發揮得少一點,不要太囉唆了!”然後我就簡略一點。

結果又有人抱怨:“你講得這麼略,肯定誰都不懂。我除了聽法以外,沒有別的事情,應該講廣一點,多引用教證、理證。”

既然怎麼做都不滿意,後來,我只有憑自己的能力和良心來畫一條線了。

藏地也有個家喻戶曉的故事:

有家人娶了一個新媳婦,媳婦剛進門時,婆婆對她挺不錯,她賢惠能幹,但唯一有個缺點就是不愛說話。後來婆婆非常不滿,說她像啞巴一樣,就因為這個原因,非要把她休掉。

她丈夫也沒辦法,只好聽母親的話,把她送回娘家。

回去的途中有一座岩石山,兩人翻山時,聽見山上一隻鴣鴣鳥“嘰咕嘰咕”叫個不停。她丈夫聽得心煩,就拿出箭來想射死它。

這時,媳婦唱起了一首歌:“世上之人難取悅,少語嫌棄被趕走,多語鴣鳥被射殺,不知彼等需什麼?……”

的確,在生活中,有時候我們這樣做不行,那樣做也不行,有些人建議“適中”一點,但適中的標準也因人而異,每個眾生的根基、意樂不同,判斷的結果也有天壤之別。實際上,要令大家全部滿意,這是根本辦不到的。

所以,凡事只要問心無愧就好,不一定非要得到所有人的贊嘆,只要對得起自己良心,別人不滿意也沒辦法。畢竟佛陀都不能滿足所有眾生,像我們這樣的凡夫俗子,又怎麼可能做到呢?

——摘自索達吉堪布著作《殘酷才是青春》


淨界法師:他就看你不順眼!眾生的業力,你沒法改!

人生是你個人的別業,你個人的業力,這個要改變容易。你學佛以後,開始勤修懺悔,嚴持四重。當然你心態還不夠,心理的素質、理觀這一塊可能還不及格,但是你的業力這一塊,至少罪業比較少、善業增加了。你個人的業力這一塊,你很容易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了,你的行為改變了,你個人的因緣改變了,這是第一個,個人的別業。

但是眾生的業力,你沒辦法改,我們不能。你看佛陀出世,他也沒有改變外道多少人,佛陀說法的時候,外道根本理都不理,掉頭就走,多的去了。佛陀不能改變別人,佛陀只是度有緣人。

...眾生的共業你跑不掉,因為你肯定要跟人互動,最起碼你要跟你的六親互動,除非你住在喜馬拉雅山,你要改變你的行為,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你個人的因緣,但是你一定要跟眾生互動。比方說你要跟子女互動,要跟父母互動,要跟朋友互動,要跟很多的因緣互動,這個眾生緣改不了...眾生的因緣不是你可以改變的,因為他不喜歡你就不喜歡你了,跟你有沒有修行,沒有關係。

所以你人生的改變就是,你個人這一塊可以改變,但是不幸的是,你不可能離開眾生,關鍵在這裡。你跟眾生的互動,他幫不幫助你,他是不是跟你化解業緣,相逢就是有緣,不是你欠他,就是他欠你,跟你的修行沒有絕對關係。

你修得很好,子女看你不順眼,他就看你不順眼...只有一個方法,保持距離,他是一個地雷,你少碰他就好,沒有其他方法。有些因緣是改不了的,因為眾生的因緣不是你可以改的。因緣活在他自己的心中,他不想改就不想改。

我們只能夠改我們內心,自己的內心成就的這一塊別業可以改。但是我們的業力跟眾生會產生相互的交集,這一塊就錯綜複雜了,人跟人之間的因緣就無解了,他不喜歡你就不喜歡你。

你是一個佛陀,他照樣不喜歡你。佛陀有一次度一個外道,外道看到佛陀轉頭就走,理都不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陀...諸法因緣生,是這麼回事。所以眾生的業緣這一塊無解。只有一個情況,如果你跟他結惡緣,保持距離,就這樣,沒有其他方法。

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發脾氣,但是我們還是發脾氣,控制不了。那這個問題是在哪裡呢?我們應該分析分析,一個人為什麼會發脾氣?

我們的內心,古人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內心能夠包容天、包容地、包容宇宙萬物,但是包容不了一點點的委屈。你會發脾氣,你就是有委屈,你覺得這個是不公平的。

你就是認為不公平,你才發脾氣。你認為我的付出跟我的代價不成對比,我不應該得到這個結果。但是諸位要知道:因果它不是講今生的,是過去、現在、未來。

所以,諸位你要永遠記住一個觀念:所有的外境、所有的逆境,都是你內心的罪業變現出來的,跟別人沒有關係。其實我們說穿了,人沒有什麼好委屈的。前生的你創造了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創造了來生的你,你必須要為前生的你負責。難道不需要嗎?

你前生選擇這樣做,那麼你今生必須要無條件地承當。因為前生的你創造了今生的你,所以你今生不僅是為你自己負責,你還得為你前生負責。就是這個道理,重點是你不能糊塗。一個人絕對不能對因緣法作出錯誤的判斷,這樣子是不可以彌補的。


弘一法師說:“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

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


梭巴仁波切 開示:如果你遭人批評與責備

如果你遭人批評與責備,就拿它作為修行吧,它是覺悟之道,這種針對"我"的抱怨責難,是累世業力的顯現。

要修忍辱波羅密,盡可能用轉念來平息怒氣和對他人的惡意:那是菩提心的敵人。


夢參老和尚:人跟人之間的冤業、是非,你說你躲脫了,躲不了!

做夢是很奇怪的,它有預警。你做的夢有預警,告訴你了小心,你要有個感覺,但是不能制止。因為你的果已經成熟了,業也成熟了,躲是躲不了的,非去不可。

例如我進監獄,大概前兩百天就預感到不祥,夢中本來讓我不要往東走,要往西走。我在拉薩,往西走可以到印度去了,不要回大陸。誰相信夢?我們都不相信夢,我的名字叫夢參。我過去很相信夢,有些時候不相信夢。為什麼?業障發現就不相信了。相信了,這個業就躲過去,禍就躲過去,是福不是禍,要是禍,你躲也躲不過。你說躲得了?業障來了,任何人都躲不了。一切人跟人之間的冤業、是非、人我,你說我躲脫了,躲不了。

今生為什麼他見你就煩,今生你沒惹他,你看我們在茶館裡喝茶,或者是到舞廳裡跳舞,毫不相干,誰也不認識誰,在美國這類事很多,同時坐餐廳里吃飯,這個桌子上的人跟那個桌子上的人毫不相干,不認識的,他就看他不順眼了。那邊說話他聽見了,他說:「這小子也不認識我,他怎麼說我。」其實人家說人家事跟他沒相干,他質問去了,質問人家當然就打了,打了就掏出槍來,兩桌子打死四五個人,這種事報紙上經常登的。

你要理解到,這雖然是夢幻泡影,是緣起的,那就一定有因。前世的因,那個因就是心,億劫無量的,永遠的也是無明,但是都是唯心所現。心裡所現的無明,所現的一切法,這一法沒有定體,沒有自性的,由緣起相結合的,緣起的因由,在理上是通的,在緣起上、事上是不通的,這是如幻如夢。人打死人如幻如夢,一殺你,你醒了,這個夢常時有的,還有的夢延續很長。


淨界法師:別人的因緣,不是你今生可改變的

我們的宇宙和生命分成兩塊:一個是人生;一個是宇宙。人生是你個人的別業,你個人的業力,這個要改變容易。你學佛以後,開始勤修懺悔,嚴持四重。當然你心態還不夠,心理的素質、理觀這一塊可能還不及格,但是你的業力這一塊,至少罪業比較少、善業增加了。你個人的業力這一塊,你很容易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了,你的行為改變了,你個人的因緣改變了,這是第一個,個人的別業。

但是眾生的業力,你沒辦法改,我們不能。你看佛陀出世,他也沒有改變外道多少人,佛陀說法的時候,外道根本理都不理,掉頭就走,多的去了。佛陀不能改變別人,佛陀只是度有緣人。好,宇宙不離開人生,人生也不離開宇宙,那麼這個地方就有問題了,眾生的共業你跑不掉,因為你肯定要跟人互動,最起碼你要跟你的六親互動,除非你住在喜馬拉雅山,你要改變你的行為,改變你的思想,改變你個人的因緣,但是你一定要跟眾生互動。比方說你要跟子女互動,要跟父母互動,要跟朋友互動,要跟很多的因緣互動,這個眾生緣改不了。

你看禪宗的公案,就可以發覺很多這種公案。很多開悟的祖師,他師父甚至說你不要出去弘法,你出去弘法也沒有人相信,人家毀謗你,你就在寺廟裡面待一輩子就好。他開悟了,他沒有眾生緣,這個沒有辦法改變。眾生的因緣,不是你今生可以改變的,諸位!所以你看,一般來說,一旦他是求增上生,來生要再來的,他一定要很重視放生,你知道為什麼嗎?為了來生佈局,廣結善緣...

所以你人生的改變就是,你個人這一塊可以改變,但是不幸的是,你不可能離開眾生,關鍵在這裡。你跟眾生的互動,他幫不幫助你,他是不是跟你化解業緣,相逢就是有緣,不是你欠他,就是他欠你,跟你的修行沒有絕對關係。你看釋迦牟尼佛,他成就佛道了,外道照樣毀謗佛陀,照樣侮辱佛陀。你可以說佛陀不圓滿嗎?不可以!因為,人生離不開宇宙,宇宙離不開人生,所以眾生這一塊無解。

平心而論,每一個人的改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他自己要改變。他自己想要改變的因緣不成熟,佛陀都不能讓他改變,不要說凡夫了。就是說,他要改變,一定是他自己要改變。那麼這樣子講,你說,欸,我是做師父的,我收一個徒弟,我不要去改變對方,那我做什麼呢?你要盡心盡力地去教育對方,但是不要刻意去改變對方。這兩句話沒有衝突。你要創造一個讓他反省的因緣,創造一個讓他改變的因緣,但是讓他自己去改變。你看佛陀度化眾生,他講「成熟有情」,讓你的善根慢慢成熟。佛陀說法讓你的善根慢慢成熟,你去自己覺悟。佛陀沒有說「改變有情」。

我想我們這樣子講:你不要去刻意改變對方,然後你又盡心盡力地教育對方。這兩句話你要參透,你就有資格收徒弟了。要不然,你要不能參透,你收徒弟,多一個徒弟多一個怨家,沒有效果,因為你要改變他,他不讓你改變,兩個吵起來。所以,智慧永遠是整個行動的指導,你要懂他的因緣。

我們什麼時候因為別人而改變過?你自己反省自己,你自己是因為別人而改變嗎?你自己都是在自我反省當中改變。別人是告訴你一個道理,你吸收這個道理以後,你自己反省、自己改變。你自己的心創造一種作用,「既從心起,還從心滅」,你自己去反省、自己改變。既然我們自己是這樣,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他也是要自己去反省。他因緣不成熟,你要他改變,他不想改變,那有什麼效果呢?...所以,成熟有情,這句話是很重要!


聖嚴法師:為什麼別人總看我“不順眼”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討厭一個人,不管他吃飯、說話、走路,做什麼都看不慣,這可能也是源于前世的因緣吧。

特別提醒大眾在修行過程中,當自己遭受違緣時,應該轉為道用;當別人遭受違緣時,應該觀悲愍心,千萬不要幸災樂禍,這一念心會給自己將來修行接下新的違緣。

在生活中學佛者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先人後己的慈悲心腸。這樣就會得到眾生良好感情,友好情誼。

佛典有個故事:

一日,佛陀帶了迦葉尊者與阿難尊者兩位侍者一同行腳,近中午時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佛陀見不遠處有塊瓜田,就請阿難尊者去化緣西瓜讓大家解渴。

阿難尊者聽從佛陀的指示來到瓜田,見到田里有位年輕女子在看守西瓜,于是阿難上前和女子商量布施個西瓜,阿難尊者話未說完,那位女子便惱怒地拒絕了阿難的請求,並惡言惡語地要阿難趕快離開瓜田。

尊者失望地回到樹下,佛陀一點不驚訝,且微笑著對迦葉尊者說:「迦葉,換你去化緣!」阿難心想,那女子都已經不肯布施,迦葉尊者又怎能化緣到西瓜呢﹖迦葉尊者聽到阿難尊者化緣不成的消息,自己心里也沒多大把握,但因受了佛陀的囑咐,且心知佛陀的一言一行皆有著甚深意涵,便起身前往瓜田。

沒想到,瓜田中的女子一見到迦葉尊者,就很高興的站起來向尊者頂禮,並頻頻詢問尊者從哪里來,要往哪里去?是否需要食物以供充飢?迦葉尊者還未開口化緣,女子即主動挑了一顆最好最大的西瓜,供養尊者。

阿難見迦葉抱著大西瓜回來,心中正感到納悶的時候,佛陀即為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說明兩人過去生的因緣。

數萬大劫以前,迦葉與阿難同為出家眾時,兩人經常結伴去行腳參訪。一天,阿難走在前,迦葉在後,行經的道路上正好有只死貓,由于時值盛夏,死貓的尸體已出現腐臭的味道,且身上滿是蟲蟻,正在嚙食著死貓身上的腐肉。阿難一見到這只死貓,立刻摀住鼻子,匆忙地離開;爾後,迦葉看到死貓,即慈悲的為它三皈依,並在路旁挖了個坑洞,將貓埋葬,祝願它能早日超生善道。

說完過去生的因緣,佛陀便對兩位尊者開示道:「瓜田中的那位女子就是過去的死貓投胎轉世而來,因為當時迦葉為其皈依祝願的關系,所以得為人身,因此她一見到迦葉就心生歡喜。而阿難因為一念嫌惡的心,所以不但化緣不到瓜,反而還遭受辱罵。」聽完佛陀的開示,兩位尊者更對因緣果報的道理深信不疑。

佛法中常雲:「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要想擁有光明順遂的前途,就要靠平時廣結善緣,具足善因善緣,則作任何事情都容易成就。


明華居士:看眾生不順眼,是我們學佛修行一大障礙

有些人看到街上的流浪人員,就躲得遠遠的,捂著鼻子,皺著眉頭,心理產生厭惡、厭煩的心理,街上遇到乞討人員,也避而遠之,這些人中,學佛人也不占少數。我們無量光素食館供齋,有流浪人員過來就餐,他坐到哪兒,哪張桌子上其他吃飯的人就會捧著碗離開。但我們通過天天供齋,培養大眾的平等心、慈悲心,現在這位流浪人員再也不是孤獨一人坐一台桌子吃飯了。  

人本來是沒有高低貴賤之份,只是我們大家有妄想和執著,根據人的外貌和衣著,根據人的財產和權勢和地位,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其實眾生在自性上,在佛性是沒有區別的。

對於學佛人來說,其實不僅是人類,所有的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都是我們學佛修行的基礎。

首先如果六道輪回的眾生,也就沒有我們一直追求的成佛道路,我們也不存在要學佛修行了。佛是眾生修練而成的。佛和眾生是相對而言的,佛是覺悟者,是開悟的眾生,他們能透徹了解一切境界的真相,對宇宙的真相、對過去現在未來、對十方世界、對此界他方,無不清清楚楚,沒有什麼不明了,沒有什麼不通達的,而六道輪回的眾生是迷者,整日沉醉於貪嗔癡慢疑五毒之中,以苦為樂。但是所有的佛,原先都是眾生,是通過修練而成佛的。

其次,我們依賴眾生修行成佛的。如果沒有佛陀,依止佛陀而修行,我們修行就漫無目標,最終我們是無法從六道輪回中得一解脫的,而如果沒有眾生,我們的修行路上沒有眾生作為我們的依靠,就如同菩提樹沒有根一樣,我們平時所說的廣發菩提心就成了一句空話。《華嚴經》上有這麼一個句子:“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這句話完完整整地解釋就是:六道輪回中的眾生都是痛苦的,我們看到、聽到、想到、感受到眾生的痛苦,從而生起大悲心,就是悲憫眾生痛苦的心,在悲憫眾生痛苦的時候,我們就想到要幫助他們,救助他們解除痛苦,救助他們出六道輪回的心,這個心呢,就是我們所說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成就我們正等正覺的根本,所以因為眾生,我們有有廣發菩提心的可能。失去眾生,修行路上沒有眾生作為依止,首先我們自己都不可能從根本上解除痛苦和煩惱,更不可能脫離六道輪回,直至成佛。

我們無時無刻,都不要忘記眾生的痛苦,其實所有眾生,都有悲心。前幾天晚上比較晚,想讓小兒喂喂小狗,讓小狗好睡覺休息,因為時間有點晚了,小孩的懶勁上來了,於是我就和他說,狗狗是因為貪心,做了不好的事情,所以輪回做畜生,它做了狗,為了生存,不得不整天跟在人身後擺頭擺尾,討好主人。就輕輕的這麼幾句話,小孩子二話沒說,馬上耐心地喂起小狗來,讓小孩子了解畜生的痛苦,讓小孩子產生悲心,然後他認識到小狗的痛苦,再拿食物去喂它,小孩子心理就產生從悲心到菩提心的過程。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應該一樣,要看到眾生的苦,不要嫌棄眾生,因為它們是我們成佛的依靠。

所以,從學佛修行成佛的助緣來說,眾生和佛都是同等重要的。眾生和佛對於我們起行中所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每個眾生我們都要平等地去尊敬,有很多人因為不明,只知道尊重佛陀,卻不知道同樣要尊重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達真堪布:為什麼有些人看家人總是不順眼?

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你要知道這都是自心的顯現、自心的變化,煩惱是自找的。我們能在日常的生活、工作當中,接待人、處理事的時候都把握住自己的心,那樣的話就好了。一切殊勝圓滿、清淨平等都在我們的生活工作當中。我們的生活圓滿了,工作圓滿了,這才是真正的圓滿。如果我們的生活沒有圓滿、工作沒有圓滿,我們另外得到一個圓滿有什麼用?生活工作還是那樣,沒有變化,那有什麼呀?

什麼是圓滿?把自己的生活工作變成修行,生活圓滿、工作圓滿才是大圓滿。那樣,生活那麼美滿,工作那麼順利,身體那麼健康,內心那麼快樂,這才是圓滿。你的生活美滿、工作順利、家庭和睦、身心自在了,才有自在、才有快樂幸福,之前不可能。家庭不和睦,天天吵吵鬧鬧,你還想得到解脫是不可能的;身體不健康,天天有這個病、那個病,那也還是不圓滿;工作不順利,總有事,這也還是不圓滿。你還是沒有修行,修行還是沒有到位,真有修行、真有智慧,你的煩惱習氣會越來越減少。煩惱減少、習氣改變了,才是真正有修行的人。身體、工作、家庭都越來越好了,那個時候才有修行。如果你學佛修行什麼變化都沒有,性格上、家庭上、工作上都沒有變化,那你還是沒有學、還是沒有修,都是學偏了、修偏了。修行是改變這些。

家庭有問題,不那麼和睦,你要去找這個原因,原因是什麼?肯定是自己。你肯定沒有完全地把家人當成佛,把他放在自己的頭頂上。現在我們修慈悲心菩提心,修慈悲心是你一定要把他當作自己的父母,修菩提心是你一定要把他當作佛。家庭不和睦的時候你肯定沒有做好,如果你真正把他放在自己的頭頂上,把他當作自己的父母當作真正的佛,那個時候他對你怎麼都行。現在你肯定沒有做到,所以我們要努力,一定要做,這也有過程,慢慢就做到了,做到了就好了。如果你真正那麼去尊重他、那麼去照顧他,他不可能不感化。如果你把他感化了,那個時候他也會有真心。人嗎,你一定能感化他。如果你能感化他,他就會真心地對你好。

我們是學佛的,天天都說要發慈悲心,家裡這些都是眾生——與自己最有緣分、最需要自己照顧的眾生,你卻不去照顧他,不去關心他,不去尊重他。他成為你的兒女、他成為你的家人,這也是一種緣分,他是最需要你的關心愛護幫助的眾生,你把這個眾生忘了,那你怎麼發慈悲心?都是一樣,都是眾生。但是他不一樣,他是現在最需要你的,別的眾生不是最需要你的——不是最需要你的關心照顧。最需要你的是誰?就是你身邊的這些人,你的家人你的兒女。你得懂得這個道理。

現在很多人都說,我對外面的人行,但是對家人不行。這是什麼原因?你對家人不行你徹底沒有慈悲心了,你對與自己最有緣分、最了解、最能接觸的眾生也沒有度化,你想度別的眾生、做別的事情是不可能的。這都特別重要,但是人都這樣,我學佛修行,家裡也不管了、孩子也都扔了,還繼續天天跟他們吵鬧,認為我學佛了、你不學。你要好好的想一想,這也太過分了吧?現在還執著形式上的東西,總是放不下這些!如果你真能夠放下了,沒有必要天天爭吵。好好的愛護、照顧自己的家人,這些身邊的眾生,慢慢擴大,擴大到一切眾生,這是最實在的修行、最好的修行。別的哪有什麼眾生啊?哪有什麼佛啊?這都是眾生,也可以說是佛啊,你幫助他們、照顧他們,也可以說是幫助眾生、照顧他們;你尊重他們,他們都有佛性,你也是尊重佛了。

我們都是修大乘佛法的人,尤其是修密宗、修大圓滿法的人,一定要有五種圓滿的基礎。五種圓滿的境界,還沒有到大圓滿的境界,還不到生起次第、圓滿次第的境界,這些不是什麼高的境界,連這個境界都沒有,你想修大圓滿法,這是不可能的吧?自己在家裡的時候也是五種圓滿,你自己的家、自己的屋子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自己的家人就是無量光佛阿彌陀佛,自己的親朋好友就是蓮花部的尊眾,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是大乘法、大圓滿法啊!

做會供的時候,我提醒大家,住處圓滿,西方極樂世界;本師圓滿,無量光佛;眷屬圓滿,蓮花部的尊眾(本師就是上師,眷屬就是上師的眷屬);法圓滿,大圓滿法;時間圓滿,本來常有的相續輪。自己在家裡的時候,自己的家要觀想為西方極樂世界;你的先生、太太要觀想為無量光佛阿彌陀佛;眷屬、兒女、親朋好友好要觀想為蓮花部的尊眾、勇士勇母、空行空行母、男女本尊;法圓滿,法是什麼?就是在家裡做飯、干家務,收拾衛生這些,生活工作、你所做的這些事情都是法----大乘法、大圓滿法;時間圓滿,本來常有的相續輪。

要把這些觀想為本來圓滿清淨的,不是把不清淨的東西觀想為清淨、不圓滿的東西觀想為圓滿,而是本來清淨的東西觀想清淨、本來圓滿的東西觀想為圓滿。雖然我們還沒有達到那個次第,但是一定要這樣觀想、要這樣明觀。這都是面對我們這些人說的,本來就是清淨、本來就是圓滿,所以要這樣觀。這麼一說,本來自己的家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本來自己的家人就是無量光佛阿彌陀佛,本來自己的親朋好友就是蓮花部的尊眾,本來自己的生活工作就是大圓滿法,本來自己過的日子就是本來常有的相續輪。一切一切都是圓滿。你還沒有明白這個道理這很正常,但是你要去觀察,要去思考。

你現在還沒有弄明白,但是一定要弄明白,這都是佛講的,這都是道理,都是究竟的道理。你為什麼不去觀察,為什麼不去思考,為什麼搞不清楚呢?一定要弄明白搞清楚,自己實在弄不明白的時候,你要通過其他的方法,要去觀察思考,要去思維,一定要弄明白。除了自己的家以外沒有西方極樂世界,除了自己的先生、太太以外沒有阿彌陀佛,你應該去尊重他,你不是信佛的麼?你不是信阿彌陀佛的嗎?這是佛講的道理啊,不是我瞎說的。


淨空法師:要練習,不順眼的要看順眼

人有跟自己對立的,什麼原因?過去生中有過過節,這一生當中遇到了,一遇到,一看就不順眼。 怎麼辦?要練習,不順眼的要看順眼,問題才能解決。

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無量世之前結的怨,現在要化解,不能加深,這就對了。知道他跟我是一體,我們都是自性裡頭變現出來的,我們同一個自性、同一個本體。同體比同一家的人更親密,一家的人不同身體,整個宇宙跟我同一體,怎麼可以有怨恨? 由此可知,有那種怨恨的心,有對立的心、有排斥的心,永遠不能開悟,可以得定,不能開悟。

這就說明,為什麼有人得定開悟了,有人得定不開悟,問題就在這裡,得定沒有把自他的界限放下,自他界限放下之後就容易開悟。佛法非常重視這個概念。 慈悲,確實這兩個字能化解所有的問題。

難怪古人有說,有人問什麼是佛教?祖師的回答,兩句話,「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就是佛教。 佛教的根本就是慈悲,佛教的入門就是方便,我們要學著,將方便自己擴大到方便一切眾生。方便是最善巧的方式、最容易的方式,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方式,這叫方便。

大智、大力,我們今天講盡心盡力,這也叫做大,全心全力幫助別人。 幫助別人以什麼為中心點?以覺悟為中心點,幫助別人覺悟這叫佛法。因為覺悟了,他什麼都得到了,覺悟是回歸自性,自性裡頭本有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無量相好,能成就世間一切法。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九集) 淨空法師主講


淨空法師:看不慣的事情要能看慣,討厭的事情能不討厭,這就是真功夫

所以修行,諸位一定要曉得,真修行的人不能離開環境,離開環境躲到個深山裡面去修行去了,能不能成就?不能。為什麼?那個環境很好,很清靜,都市裡頭走兩趟又迷了,那哪是真修行!

真修行人在紅塵裡頭、在七情五欲裡頭,真正鍊到什麼功夫?鍊到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個高明!離開了不是辦法。即相離相,那是諸佛菩薩。離一切相說不著相,這個靠不住,當你一接觸又迷了。 而磨鍊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人事環境。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開悟了,就是理上一切明白了。跟著文殊菩薩修學,道理都通了,事上沒有經過磨鍊,真不著相嗎?所以根本智得到了,文殊菩薩就叫他去參學,參學是什麼?去磨鍊,就是到人世間磨鍊。五十三位善知識代表的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你都要去接觸,看看你還動不動心、還起不起念頭。

在一切境緣當中,裡面有善緣有惡緣、有順境有逆境,統統經歷過,在這個裡頭鍊到一塵不染,真功夫,那叫真修行。這種修行才是大乘教裡面說的入不二法門,為什麼?平等心現前了。先修清淨心,不染污,再修平等心,一切法平等,無二無別。這個時候,你睜開眼睛看,全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在面前。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一切萬物是阿彌陀佛,一切工作是佛事,入佛境界,這叫成佛。你在一切人事物裡頭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那就是凡夫。

所謂《般若經》上講的「即相離相」,知道這一切現象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諸佛如來,沒有一樣是真的,佛法也不是真的。佛法能夠幫助我們見到真的,但是你不能執著,你執著、你分別,你對它起心動念,這些佛法全變成世間法。你看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切境界隨著心想在轉變,我們有能力把佛法轉變成世間法,反過來我們也有能力把世間法轉變成佛法。你把世間法轉變成佛法,你就成佛了,你把佛法轉變成世間法,你還是凡夫。

你把《大藏經》背下來,講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還是個凡夫,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清淨要在什麼?在境緣當中不動心,心就清淨了,不分別,心就平等了。清淨平等就是佛心、就是自性,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我們這經題上清清楚楚,「清淨平等覺」,就學的這個。 開頭,看不慣的事情要能看慣,討厭的事情能不討厭,這就是真功夫。訓練,看一切人皆是菩薩,看一切人都是阿彌陀佛。

我們見人這一聲阿彌陀佛不是隨便叫的,不是口頭禪,是什麼?他真的是阿彌陀佛,這個力量就大了。怎麼是真的阿彌陀佛?大乘教裡佛常常告訴我們,「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那他呢?他的心是不是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就是他的心,一點都不假。我們這一聲稱他希望把他喚醒,喚醒我自己,也喚醒對方,我是阿彌陀佛,你也是阿彌陀佛,一切眾生個個都是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阿彌陀佛什麼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我的自性無量覺,你的自性也是無量覺,一切眾生的自性統統是無量覺。無量覺梵語稱阿彌陀佛,無量覺就是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用什麼方法覺?清淨覺了,平等覺了,不平等、不清淨永遠不覺。 所以,我們真正修行,頭一個就是不被染污。怎樣才不被染污?生活在這個世間,生活也好、工作也好,處事待人接物,不受外頭境界干擾。什麼干擾?我喜歡,干擾了;我討厭,被它干擾了。要怎麼樣?如如不動。如如不動不是木頭人,非常親切,就跟對自己一樣,就跟對真佛一樣。

今天阿彌陀佛來了,我們用什麼心態對他,我要用這個心態對所有一切眾生。這個人是善人,阿彌陀佛,這個人是惡人,也是阿彌陀佛。善惡是他的習性,不是他的本性,他的本性是阿彌陀佛。習性是假的,本性是真的,我們要對待真的,不對待假的。假的不善,慢慢我們會把它轉變成善,我們要做好樣子給他看,我們要多把事實真相講給他聽,諸法實相,這就是佛法,諸法實相就是對一切諸法真正覺悟、真正明白。我們的對象包括菩薩摩訶薩,包括九法界一切眾生。這叫真修行,這叫會修行。起心動念全是這些概念,沒有其他妄想,他能不成佛嗎?

恭錄自淨土大經科註  (第八十九集)  2011/12/19 


淨空法師開示:看人不順眼,極樂世界就到不了!

極樂世界是自然成就的,阿彌陀佛沒有規畫、沒有設計,沒有什麼施工建造,沒有。智慧、德能之所成就,用這個來供養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緣眾生。什麼叫有緣?真相信,真想到極­樂世界去,這是有緣眾生。沒有一個不接引,你是菩薩也好,聲聞也好,天人也好,乃至於三途眾生,只要你回頭是岸,統統接引,真正慈悲到極處!平等心,沒有一個嫌棄的,這一­點我們要知道。

我們在道場看這個人不順眼,那個人不順眼,你想到極樂世界去就去不了。為什麼?阿彌陀佛不嫌棄他,你還嫌棄他,你跟阿彌陀佛不是一個心、不是一個願,阿彌陀佛不會來接你。­很重要!不能疏忽。

所以要學阿彌陀佛,平常心對待一切眾生,歡歡喜喜,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做什麼不善的事情,他有他的果報,與我不相干,我們只是一味尊重,一味用平等心去接待,真誠平等­就對了。

如果像現在還有一些成見很深,甚至於還有門戶之見,造的這些業從哪來的?都從名利上來的,嫉妒障礙,名聞利養,這個東西沒有放下,所以產生許許多多的障礙都在造罪業。現前­還造罪業,他怎麼能往生?這就是這個時代為什麼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理由就在此地。

剋實而論,這些念佛人對於西方極樂世界認識不清楚,對於阿彌陀佛了解得不夠透徹,所以許許多多極樂世界不能接受的,他依舊還在幹,還認為他很正確,錯了。

恭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五三集)  2011/6/13


大智度論裡的故事:佛度有緣

《大智度論》中有一個公案:有一次,佛和阿難到捨衛城化緣。阿難見到一個非常貧窮可憐的婦女,便祈請佛陀去度化她。

佛陀說:“她與我沒有因緣,所以對我沒有信心,我沒有辦法度化她。”

阿難不相信,再三地祈求。佛陀也不得不聽阿難的話,親自走到那個婦女面前。

但這個婦女根本不願意看佛陀的相好莊嚴,立即轉身背向佛陀。佛陀於她的四方分別出現,她馬上背過身去,不見佛陀。

後來實在沒辦法,佛陀就示現神變,於她的四方上下同時顯現身相。這個婦女索性閉上眼睛,什麼都不看……

此時阿難才深深意識到:即便是功德圓滿的佛陀,對沒有因緣的眾生也不能度化。

審思

月亮雖然升起來了,但如果地上沒有水器,月影就不可能顯現。佛陀的大悲月亮,也不可能照到沒有緣分、性格惡劣、沒有恭敬心的眾生身上。同樣,如果不能恭敬對待自己的父母師長,是無法從他們身上獲益的。

遇佛得度,必須要與佛有緣,否則即使佛現於眼前,障深垢重的人,仍舊不見不聞。在《大智度論》裡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佛陀在世的時候,他有一位鄰居,叫城東老母,佛陀雖然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但是他從來沒有跟這位城東老母講過法。一次,弟子們就責問佛陀怎麼不去度化您的鄰居呢?佛陀感慨到,不是不慈悲啊,而是自己與她無緣,沒有辦法度化。眾弟子不信,就請佛一試。結果老母見佛陀來了,她就回身背佛,佛轉到老母的前後左右,城東老母皆回避不見。佛又示現無數分身,將老母團團圍住,並且示現無量神通給老母看,老母卻坐在地上,低頭嚎啕大哭,就是不看佛陀一眼。弟子們方才相信佛言不虛,要度化眾生光有真本領還不夠,還要與眾生有善緣才行。

佛陀告訴弟子,從前我沒有跟這位老母結緣,現在想度她,即使用盡所有的方法也難以達到效果。然後佛陀就換阿難尊者去度化她,阿難尊者很驚訝的對佛陀講,世尊啊,您已經是超凡入聖的人了,連您都沒有辦法度化她,我去怎麼行呢?佛陀就對阿難尊者講,你去就知道了,你去她就皈依了。

於是阿難尊者遵照佛陀的指示來到城東老母的家裡,這位老母見到阿難尊者馬上笑逐顏開,並用精美的食物來供養阿難,然後十分恭敬的接受阿難陀的教化,並且當下證得了初果。弟子們都很驚奇,就請教佛陀,為什麼連佛陀都度化不了的人,而阿難尊者竟然能夠輕松度化。佛陀就對眾弟子講,我跟這位老母沒有緣分,而阿難尊者跟她很有緣。

佛陀就講到了,在無量劫以前,釋迦如來與阿難都是修行人,他們兩人一起在路上經行的時候,看到一只死老鼠。釋迦牟尼佛的前身只看了死老鼠三眼就沒有理會,而阿難的前身則生起了一念慈悲心,把那只死老鼠給埋葬了。那時候的死老鼠就是現在的城東老母,釋迦牟尼佛當時的修行只看了它三眼,所以現在這位老太太,她也只看佛三眼就把眼睛閉上了,不願意再看第四眼。而阿難陀當時一念的慈悲心,埋葬了死老鼠,就感得現在這位老母願意接受他的教化。這就是緣的問題,人就處在緣分的關節上。

佛門雖廣,不度無緣之人,眾生希望遇佛得度,必須先與佛結緣,若無因緣,即使身值佛世,也如城東老母一般,難以得度。

審思

我們現在都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要蒙阿彌陀佛來接引我們。我們要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我們就要與阿彌陀佛有緣,如果沒有緣,即使阿彌陀佛慈悲地來救度你,你也沒有辦法跟他走,這就是緣的問題。

我們怎樣才能得到阿彌陀佛的救度呢?就是要天天念阿彌陀佛,天天拜阿彌陀佛,你天天念阿彌陀佛、拜阿彌陀佛,你跟阿彌陀佛的緣就越來越深,這樣才能蒙阿彌陀佛的救度。

南無阿彌陀佛


昌義法師:佛陀遭誹謗的因果故事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一天正坐在法座上給弟子們說法,有一個好像是懷孕的婦女來到了佛說法的地方,她手指著佛就罵:「我找你好久了,到這時你還在此胡說八道,你我私通有了孩子,你現在家庭不管,跑到這裡來欺騙人,你現在說一說如何安排我?」

這個女人這麼一說,正在聽法的佛弟子和聽眾中有很多人疑惑,因為是凡夫這也難免。如來是大覺者,當然聖人是明白的。當時目犍連尊者(佛的上座弟子、神通第一),因為他知道其中的奧妙,婦女的肚子上扣了一個臉盆,用帶子繫著,裝扮成懷孕的婦女來謗佛。

結果目犍連尊者用神通變成耗子鑽到這個婦女的裙子裡,將帶子咬斷,當時臉盆就掉下來了,很多人才恍然大悟。

原來此婦女不懷好意來謗佛,很多未開悟的凡夫弟子當時就開始罵:你這個造孽的種子,我們世尊捨去了一切五欲六塵,是圓滿的大覺者,你怎麼今天造這樣的大罪業,不怕墮地獄嗎?正說時,大地就裂開了,這個女人就掉下去了。

當時有個國王阿闍世王問佛:世尊,您是大圓滿的覺悟者,沒有一點的業障,從前至後無所不知,我先問您一件事情,這個女人就說這麼幾句話,就掉到地底下去了,現在是在什麼地方?

佛說:你不知道,他的罪業第一個是意業,另外是口業,先有壞的意念催動了她的嘴來謗佛,她現在墮到了阿鼻大泥犁中。(大泥犁是阿鼻地獄的另一個名稱。)

阿闍世王又問:世尊,您是大圓滿的覺悟者,是人天導師,您是沒有一點罪過的,您為何今天還要遭謗?世尊說:從前,有兩個出家比丘在一起修行,一個修的比較好,已證了果位,叫常勝法師;另一個修的稍差一些,貪住名利,叫常觀法師。

因為世間的善男信女總有分別的眼光,總是恭敬修行好的人,在任何時候都是這樣,自然這個常勝法師他受的供養比較大,比較多,一是自己的福報,也是世間俗人的眼光。當時有位長者,家裡非常有錢,家裡的夫人是德貌具足,道德第一,相貌第一。

當時對常勝法師的供養是應有盡有,對常觀法師不是不供養,也供養,只是有時慢待一些。但經常這樣下去,這位常觀法師就起來一些不清淨的念頭,長期有這個念頭,這嘴上就出現錯誤了。

後來他就譭謗常勝法師與長者的夫人有不清淨的行為。就此因緣他就墮落到地獄裡多少世,國王,你要知道,當時的常觀法師就是當時的我。因為那時我的修行不如常勝法師,當時以凡夫的心生出錯誤的一念,雖這一世我修行成佛了,可餘業未盡而遭受此果報。

大家一聽因緣果報真正是如影隨形,絲毫不差,一個偉大的覺悟的佛陀在這個時候還受報,所以好多人在當時都發無上菩提之心,永遠不在身口意上造罪了。

佛的一句法說出來真正是度無量眾生,這因緣果報是絲毫不差。我們是凡夫,難免會有貪瞋癡。但是我們要長期覺照,哪一件事該做還是不該做,哪一個念頭該動還是不該動,哪句語言能說還是不能說。凡是幫助我們修道的,我們盡管去做、盡管去說、盡管去動這個念頭;凡是違背道法的一切身口意行為是決定的要止住。我們學佛就是學佛的心量和智慧,因佛所說法是絲毫不差,所以要提起正念,提起正信,我們在修行的道路上才不至於走了下道。


宣化上人:你對人再好,他也還是對你不滿意,為什麼?

結緣眾──他自己覺得和這一切的人沒有什麼法緣,所以就到這法會來結緣。怎麼結緣呢?譬如在美國,講經法會很少的;到中國那地方,講經法會多得很,這兒也講經,那兒也講經。有時候,聽經的人就買一點糖,一個人或者三塊、五塊,這麼分糖給大家吃;有的時候,或者就買點餅乾,先供佛、供法、供僧,最後留下一部分,就分給大家結緣。有的或者買點水果、買點什麼人人歡喜吃的東西,來結緣。

為什麼他要結緣呢?就因為他自己覺得和誰都沒有緣,和親戚也不能相處到一起、和朋友也處不到一起,所有的人都不歡喜他;於是他就要想和人結緣,這麼請人吃一點什麼東西,或者送給人一點什麼物品,也有的供養錢,這叫結緣。在中國聽經,不光是在家人聽經,而多數是出家人在聽經;在家人就或者買一點布、或者買一點什麼物品,供養出家人。

總而言之,買點日常所用的東西來供養出家人,或者買點什麼和法會這一切的人結緣,這叫結眾緣。

現在再講一講「結緣」,結緣是非常重要的;你若不結緣,即使你對任何人,心再好,他也還是對你不滿意。為什麼?就因為沒有緣。

以前有這麼一個法師,他非常聰明,所有的經典,他看一遍就記得;不像我這麼笨,我要看三遍才記得。他講經,什麼經都會,講得辯才無礙,甚至於天人都來聽他講經。

可是怎麼樣呢?天上的人來聽講經,人間的人卻沒有人聽。為什麼天上人來聽呢?因為他講得太妙了;為什麼人間的人沒有人來聽呢?因為他和人太沒有緣了。

他既然是有智慧的人,也就明白這個因緣、這個因果;所以他特地買了很多米,然後到山裡去,幹什麼呢?喂小鳥去;一天到晚,他念〈大悲咒〉、〈楞嚴咒〉,加持這個米。他觀想:所有的小鳥吃了這個米,就舍離飛禽的身,托生做人去;他就一天到晚,喂這滿山的小鳥。你看這小鳥,它知道這地方有吃的,也是一個介紹一個、一個介紹一個的,都到他這地方,來吃他的米。在山裡頭,一喂餵了二十年;二十年後,他又出去講經了。

這一回,一講經,和以前大不相同了!這一切的年輕人,統統都來聽他講經;不但聽他講經,而且對他那種恭敬,是五體投地的;又非常的聽教,法師說什麼,他們聽什麼,簡直信到極點。這一般年輕人的來歷是什麼?就是他所喂的那些個小鳥,都生去做人了。因為得到他的法食,得到他對它們的好處;所以它們做人之後,還不忘這法師的恩德,就來擁護這個法師。

我們這兒有三個和尚,連我是四個;我講經,有人聽、沒人聽,我不管。你們要是將來講經沒人聽,就去喂鳥去;喂完了,也會人多得很。這也是因為對一些鳥都結了緣,所以小鳥變成人,就來聽聞佛法。

你們應當注意這一點,和一切的人都應該結緣,不應該發脾氣;你要是同人發火,就是沒有緣。沒有緣,你就變成一個孤獨的法師,沒有人相信你;你走到什麼地方,也沒有人供養,將來或者餓死都不一定。

【編注】恭錄自《大乘妙法蓮華經淺釋》


星雲大師:如何面對毀謗

1963年,我初次走訪東南亞各國,到達最後一站時,一位同道建議:“沿途收到的贈品太多,搭船比較方便。”我說:“還是坐飛機比較妥當。”沒想到回去之後,原先提議坐船的人卻在佛教雜志上撰文,謂星雲某人為了做生意,一路買了許多貨品,所以主張坐船雲雲。另一位同行者得知此事,安慰我說:“你不要難過,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間上的人,只要他認同的,就覺得是真、善、美;不認同的,就斥責為丑陋、惡魔。毀謗有時也是一種肥料啊!”我聞言釋然。多少年來,每遇譏毀,想起佛陀慈忍的精神,不禁鼓起信心,勇往直前。如今,我也常敘述自己的經歷,告訴徒眾:“佛陀也會被人毀謗。”希望他們也能忍辱負重。

我一生當中不知受過多少人毀謗中傷,年輕時雖然極力隱忍,但不免難過。因為我一直盡心盡力為人為眾,希望有一個完美的人生,而別人卻如此糟蹋我的好意,總覺得心裡無法平衡。

自從1954年來到宜蘭之後,我為雷音寺肝腦塗地,奉獻心力,當地信眾也對我極為護持;但每當有人提議將寺院交由我管理時,總有另一批信徒以我是外省人為由,持反對意見。我並不以此為意,自覺出家人應以雲游弘法為己志,所以除照常處理寺務,更在余暇充實自己,發願要做一個擁抱眾生的地球人。毀謗正好給我一個反省檢討的機會,讓我更堅定自己的目標方向。

佛陀在《四十二章經》中說,欲以毀謗損人,就如同“仰天而唾,唾不污天,還污己身;逆風坋人,塵不污彼,還坋於身”。誠乃不虛之言也。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我們的心地只要像太陽一樣光明磊落,惡言毀謗必如霜露般消失無蹤。

記得30年前,我開辟佛光山、初建大雄寶殿時,曾有人不屑地說:“值此末法時代,佛教衰微,還要建那麼宏偉的殿堂!”不久,佛殿落成,莊嚴的外觀吸引許多信徒前來上香朝拜;圓山大飯店初建時,也向我們索取藍圖以為參考。後來,我在客堂、講堂、會議室等地裝設冷氣、地毯,又遭人批評;而中部一所別院在三夾板桌面貼了一道金邊作為裝飾,也被議為“豪華”。

其實佛經裡哪一方淨土不是黃金鋪地,七寶樓閣,微風吹動,眾鳥說法?美觀舒適的環境不但是應眾生的需要,更是現代機構必備的條件。如今不僅市井小民頻來聽經聞法,政要首長也喜歡在寺院召開會議。所以,我們要正視毀謗,以此作為信心道念的試金石。

40年前,我經常帶青年男女下鄉布教,當時一些好事者經常在背後說一些難聽的話,但畢竟大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久而久之,我們莊嚴有序的弘法隊伍獲得大家的肯定,一些家長甚至都命子女跟隨我學佛。當時目睹比丘尼不受人尊重,我努力在教界為女眾爭一席之地,為此曾被一些教界同道說成是“女性工作大隊的隊長”,甚至有些人以輕蔑的口吻將比丘尼說成是“寄佛偷生”。幸好她們都很爭氣,目前佛光山許多學有專精的比丘尼,甚至有人在大學任教。而在台灣首先發行的《佛光大辭典》,也是由一群比丘尼一手編輯而成,她們斐然的成績不但贏得世人的贊許,更粉碎了惡毒不實的毀謗。

早年在台灣,人們最怕被人戴上兩頂帽子----黃帽子(社會問題)和紅帽子(思想問題)。於今,台灣還是有帽子的問題存在,例如給你一頂經濟帽子說你是企業和尚,給你一頂政治帽子則又變成了政治和尚。傳播媒體也爭相炒作新聞,以收驚世駭俗之效。例如前幾年報章為佛教界評估財產,盡管佛光山早已退居殿後,但媒體記者仍窮追猛打,大做文章,說大樹鄉土地一坪新台幣10萬元,佛光山占地五十甲,價值150億新台幣。我和當時的住持心平說:“佛光山這麼值錢,我一點也不知道,只要有人出價1/10的價錢15億,我們就賣了,建築物全部奉送。但誰來買呢?我們能賣嗎?”

謠言止於智者。《堅意經》雲:“慈心正意,罪滅福生;邪不入正,萬惡消爛。”這是佛陀對治毀謗的良方。佛陀也會遭人毀謗,所以毀謗可能是由於我們表現得太好,我們應該感謝別人對我們的毀謗,因為如此一來,正好給自己一個反觀自照、消災解怨的機會,讓我們得以在菩提道上步步提升。

佛光菜根譚

毀謗打倒不了一個有志氣的人,除非自己本身不健全、沒有實力;面對毀謗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辯白,對是非默然擯之。為人不爭一時之氣,要爭的是千秋萬世。

 

前世留下的殘痕:一見鍾情、似曾相識、情有獨鍾都是有原因的

世間學問跟佛法的區別,不要對立,對立越來越重,那你走錯方向了

天道忌滿,人道忌全,不能十全十美!否則物極必反!

身為一個菩薩,你沒有資格愛憎分明!

佛不度無緣人

“佛渡有緣人“是什麼意思?

總有些你幫不到的人

有很多人持名不出聲非常不吉祥

在家人千萬不要說僧眾過!僧人縱然是破戒,你去毀謗他,罪業在無間地獄!

惡言惡願,妖魔鬼怪會成全你;善言善願,佛菩薩護法會成全你!

對上輩子做過你不知道的事要負責嗎?誰該為前世善惡負責?

避免造口業!為什麼命苦,因說話太強硬了,強硬態度決定命苦程度!

為什麼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

要跟這種磁場不和的人保持距離

三界輪迴的三大業因!輪回不是指一個地方,而是心的狀態!

你要是得了宿命通,看到前生受的這種苦,你要哭三天

【 累世不佈施,轉身無貴人 】55歲席曼寧「中年危機」人生重大挫折,「佛」救了她!(太值得學習了)

內心不想改變,佛菩薩來也是沒用!

你還是認為別人在傷害你,你完蛋了!

“佛渡有緣人“是什麼意思?

念佛不改心,等於說空話,佛號只是工具,你的心決定你的去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