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撿拾零碎時間修行

如果明天就要躺下來,面對死亡,想想你要去哪裡?想想你現在還忙些什麼?你還在向外攀緣些什麼?生死的事,隨時都會來到,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眼前,趁還有時間,請及早修行吧!

修行可以很簡單的,在行住坐臥中,與生活融成一片,沒有負擔。首先,先找到一張和自己相應的佛菩薩像,把他看得很熟。

1.早上拜佛十分鐘,萬緣放下,邊想佛邊拜佛,拜得很慢、很慢的,愈慢愈攝心。

2.晚上拜佛十分鐘。有多餘的時間便多拜,愈多愈殊勝。

3.工作空檔或休息時間,至誠懇切念佛菩薩名號十聲,邊唸邊想。記得一定要想,才心口如一。這樣練習愈多愈好,愈練愈熟,功德不可思議。

4.飯前的修行,如果所進食物是無葷的清淨食,可以先供佛菩薩才吃。可簡單在心中念: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供養一切眾生。能常供佛,心中存念三寶,福報將累積很快。

5.飯後,睡前,醒後練習一次。忙裡偷閒練,每天愈多次愈好。

6.撿拾零碎時間想佛菩薩,零碎時間我們都在胡思亂想而不自覺,常常練習:
隨時隨地打斷妄想,離開現前心念,用來想佛菩薩。(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這是行住坐臥中的隨時攝心修。隨時觀照心念,隨時離開妄想,隨時身心齊放下,隨時想佛菩薩。常常這樣練,力量很大。久了自己堅固的執著心、妄想心便容易破,攝心專注易入一心,功德受用就在其中。常常拜佛、想佛,日復一日,長年累月,能積集廣大福報資糧,與佛打成一片。

修行可以很簡單,真的沒有負擔。簡單到只是心念的放下與提起而已。隨時,放下心中的掛礙與執著;隨時,提起佛的清淨與莊嚴。修行可以不拘時空與形式,只是憶想佛,念茲在茲,繫念不忘。靜中養成,動中磨練,隨時隨地,不離想佛念佛。


傳喜法師:莫將時光遮面目

每個社會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職業使命:交通警察是維持交通秩序、確保道路通暢的,出家人是指導大眾修行的。寺廟是給大家做示範的、是大家修行的一個模板。但佛法不離世間覺,修行不限於寺院,生活之中處處是道場,「出言吐氣皆合道妙」,「豎拂橫拳,揚眉豎目」皆是佛法。

不懂佛法的時候每天渾渾噩噩,茫茫然然,百年三萬六千日,日曆每撕一頁,生命便減少一天,你過的不是時光,是自己的生命,所謂“寸金難買寸光陰”,所以在佛教寺廟齋堂門口有一幅對聯警示大家:「粥來飯去,莫將時光遮面目」。

佛是我們生命的榜樣,佛是福慧兩足尊、福慧圓滿的,學佛就是找回​​自己,我們的生命也可以像八月十五的月亮一樣圓滿,生命一旦覺醒,一切都會變成美好的事情。所以布袋和尚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他聽到的不是讚美也不是詆毀,只是聲音而已。在覺悟者的耳朵裡,所有的聲音都是清淨的,有了智慧,面對境界完全展現出和凡夫不同的受用。

這位布袋和尚相傳是彌勒菩薩的化身,於唐末五代化現於寧波,笑口常開,體胖腹大,話出無定,寢臥隨處。每到冬天常臥雪中,雪不沾身。假如有人向他請問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若來人未解他的意思繼續追問,他就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離去。眾人都不解其意,以為和尚語言行動瘋顛,其實提起、放下,放下、提起的自在中,處處富含禪機,彰顯佛法深意:放下能觀自在,提起能無掛礙。和尚手裡有個乾坤袋,我們心裡也有一個乾坤袋,福大量大,量大福大,心量放寬了,福報就自然增長了。

菩薩化現為布袋和尚那一世,還碰到比罵更嚴重的,「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要打我,你還沒碰到我,我自己先躺下來。這是布袋和尚心態好——「你不用打,我自己躺下來」。「有人唾老拙」,唾沫吐到臉上,「隨它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少煩惱」。菩薩多慈悲,不與人為敵,他說「我也省心、你也沒煩惱」。

做人確實要以彌勒菩薩這樣的大胸怀大心量,來豐富我們人生的內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