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佛法觀點看「情」與「欲」

釋昭慧

一、前言:淫欲非罪,但能障道

談到情欲,大多數人對佛教的印象就是:佛教對情欲極端排斥,態度極端保守,甚至以「罪惡」視之。從佛教文獻以觀,世人會有這樣的印象,並不意外。禁絕任何形式的性行為(非梵行),這是比丘戒法的第一條。如律中說:「世尊無數方便說淫欲是障道法,若犯淫欲即是障道法。」

《雜阿含經》用生動而強烈的對比方式,提醒比丘們要遠離五欲:

「愚癡無聞凡夫,比丘,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所以者何?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故,墮惡趣中,如沈鐵丸。愚癡無聞凡夫,寧燒鐵錐以鑽其耳,不以耳識取其聲相,取隨聲好,所以者何?耳識取聲相,取隨聲好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愚癡無聞凡夫,寧以利刀斷截其鼻,不以鼻識取於香相,取隨香好。所以者何?以取香相,取隨香好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愚癡無聞凡夫,寧以利刀斷截其舌,不以舌識取於味相,取隨味好。所以者何?以取味相,隨味好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愚癡無聞凡夫,寧以剛鐵利槍,以刺其身,不以身識取於觸相及隨觸好。所以者何?以取觸相及隨觸好故,身壞命終,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廣受中國佛教重視與喜愛的《楞嚴經》也把「淫欲是障道法」的觀念,發揮得淋漓盡致: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既然「淫心不除,塵不可出」,顯然在塵與出塵(流轉與還滅),關鍵就在淫欲。於是「淫欲是生死根本」的觀念,在中國佛教界長久以來深植人心,成為顛撲不破的真理。

然而《雜阿含經》的五欲,並非專指情欲,而是泛指所有妙色、聲、香、味、觸;站在修道的立場,對於感官耽著於任何一種享受,都要生大警惕心,這是佛陀對比丘們的殷殷叮囑。而《楞嚴經》是否真從印度傳出,學界已有爭議; 即使拋開這些爭議,前述《楞嚴經》文的主旨依然與廣律所說有其一致性,即指向「行淫欲是障道法」的要旨。「障道法」,即障礙修道的事物。淫欲不出,則無法出離三界,既流轉於三界之內,等於依然為「魔」所執。

依前述《雜阿含經》的「熱銅籌」喻以觀,對任何一種五欲(而不祇是情欲)的耽著,其實都會構成嚴重的障道法。「障道法」是否就等同於「罪惡」?即可再作斟酌。嚴格而言,如果情欲即是罪惡,為何佛陀並未主張所有人都行獨身主義,反而為在家信眾作了情欲尺度的規範(不邪淫)?

當代佛學泰斗印順導師在其《佛法概論》中,就作出了顛覆傳統佛教見地的一番分析:

「人類生而有男女根,淫欲不是生死根本。」

「有人說:人類的一切愛,都是以男女間的性愛為根本。愛兒女、父母,愛朋友等,不過是性愛的另一姿態。然以佛法說,這是不盡然的。有情是可以沒有性欲的,如欲界以上;即如一類下等動物,也僅依自體的分裂而繁殖。所以論到情愛的根本,應為『自體愛』。自體愛,是對於色心和合的有情自體,自覺或不自覺的愛著他,即深潛的生存意欲。」

此中的「有人說」,應是指精神分析學派鼻祖佛洛伊德的「力比多」(Libido)理論。佛洛伊德觀察到性欲深層的本能力量。他早期認為人類有兩大基本本能:一、性(欲)本能。二、自體生存本能,包括飲食本能、避險求安本能等,但後者仍是為了繁殖後代而存在的。所以從生物學種族生存的長鏈來看,性本能始終居於核心環節。這不免失之「泛性論」,忽略了諸多無性欲卻依然具足自體生存本能的眾生(如單性生殖動物,如色、無色界的禪境)。但佛洛伊德也覺察到:性欲的後面有一種更為潛在的力量,促使人去尋求一種不受約束的快樂或快感,他稱之為「力比多」,這是一種不受理智指揮的動物本能。

就佛法以觀,佛洛伊德所稱「力比多」,正是一種強烈的我愛,由此而展現出強烈的「自體愛」;性欲其實是「自體愛」的一種展現。因此,自體生存本能的我愛較諸性本能,才是更為核心的環節。

顯見「修道必須遠離情欲」,以免產生障道因緣,這是佛家情欲觀的其中一種向度。但要明瞭佛家完整的情欲觀,除了作多方的文獻蒐集與詮釋之外,還要從佛教的基礎理論,涵蓋全體有情與全體人類的廣度,多面向地加以探討。故本文運用於文獻解讀與理論分析之方法,以「緣起、護生、中道」的佛教倫理學觀點,論究「情」與「欲」之定義與內涵;並循此一思考脈絡,以回應當前極端保守及極端激進的兩極情欲觀點。

在此要特別表達對恩師印順導師的無限感恩!民國七十二年間,筆者對於導師在《佛法概論》中所述「淫欲不是生死根本」,頗感驚訝而難以理解,因此曾致函請益,並抒己見。導師不棄後學,於長達十二頁的回函之中,作了非常詳細而精闢絕倫的回答。

他在覆函中針對「淫欲不是生死根本」,進一步作了仔細的說明:

「淫欲不是生死根本,但在現實人間,淫欲『是障道法』,這是我從佛法得來的見解。」

「生在人間,維持個體生命的,是飲食;延續種族生命的,是淫欲。古人說:『食色性也』,性是出於本能的。一般人的飲食或行淫,是不離煩惱的。如恰當——適合個體的正常需要,適合當時社會的正常制度,這不能說是罪惡,不會因此而升天、墮地獄,也不會因此而流轉生死(不感總報)。」

「凡屬本能的,不能說是善是惡。如食草的牛、羊等,不能說有『不殺生』的美德;蜘蛛結網捕蟲而食等,也不能說是專造『殺生』的惡業。如煩惱依本能而起,率性而動,無記所攝。所以在世間法中,飲食男女是正常的,否則人類都要下地獄了。」

准上所說,情欲是率性而動的動物本能,屬於「有覆無記」,而非不善法。所謂「無記」就是不善不惡的中性,「有覆」是指此中性法,會形成修道的覆障。

「淫欲不是生死根本」,這並非指情欲完全不構成問題,而是說:讓眾生流轉生死的根源並非情欲,情欲只是從更根源的「我愛」、「自體愛」所浮現的表象而已。這封信函的內容,讓筆者完全擺脫了「淫欲為罪」的傳統觀念,確立了「淫欲障道」與「我愛為生死根本」的正見。

本文可說是在導師既有的論述基礎上,所作的進一步研究,而且一併解答世人所好奇的相關問題:就生理本能而言,獨身主義是否可行?僧侶是否必須採用「壓抑本能」的方式,來解決情欲的生理本能?如何看待異性戀機制下非主流的種種情欲形態?凡此率依「緣起、護生、中道」的主軸論述,給予適切的回應。

至於以「欲」與「情」為題,取代「性」與「愛」的現代語彙,是想以更精準的語彙來陳述其中內涵。原來,「欲」與「性」,「情」與「愛」,看似是同義詞,其實內涵有其差異:
「情」更精準地反應著兩種形式:一、「愛」——從自我膠著而到對他者的膠著。二、「慈悲」——由「愛」而轉向與昇華的情感。

「欲」,涵蓋了性欲在內的一切渴求(五欲),「性」只是各種五欲中較為劇烈的一種身心反應。「欲」與「情」可涵蓋「性」與「愛」,宏觀地探索「情」與「欲」的本質與內容,讓人得以更為周延地瞭解「性」與「愛」的來龍去脈與問題癥結。

二、「情」與「欲」的佛法觀點

(一)「情」與「欲」的分別

一般對男女(乃至男男、女女等)之間的「情」與「欲」,往往不加以區分,有人認為因為「情不自禁」,因此情愛必然會轉化而成性欲。可是恆諸現實狀況,吾人會發現:某些「情愛」當然可能發展成為「性欲」的需求與滿足,但是「性欲」的需求與滿足,卻不一定會產生「情愛」;有許多人(如嫖客與娼妓)確乎能夠在性的滿足方式上不帶情感。另一方面,人與人間的其他許多種「情」確乎存在,例如友情、親情、民胞物與之情,這些情感並不等同於性欲,也未必轉化成為性欲。由此可見,「情」與「欲」的屬性,確實可作某種程度的切割。

然則究竟「情」為何物?原來,眾生亦名「有情」(sattva),這是依每個生命都有情感而立名的。情感是怎麼形成的?原來每個生命都有一股強烈的愛己之心(我愛),本能地希望自己安全、舒適、喜樂,希望自己免於受傷,這種愛己之心,一方面讓生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以自己為重心,但另一方面,也讓生命得以外射而生出「愛他之心」,這又可區分為將愛己之心予以擴大的「我所愛」,以及推己及人而將愛己之心予以轉向、昇華的「慈」(與眾生樂)與「悲」(拔眾生苦)。男女之情,是基於「我愛」與「我所愛」而呈現的其中一個情感面向。
至於「欲」,則是在「我愛」與「我所愛」的基礎上,為了滿足追求舒適的感官需求,而執取可愛境界的心理狀態,亦即:由自體愛所呈現出來的境界愛。而男女之欲,則屬於其中一種追求感官舒適乃至亢奮的「自體愛」與「境界愛」。

因此男女情欲,只是在「我愛」與「我所愛」基礎之上,為了滿足「自體愛」與「境界愛」而生起;「前言」所述,「情欲非生死根本」,道理即在於此。

(二)「情」的根源——我愛與我所愛

我愛與我所愛,就是「情」的根源。

不經反思的「愛己之心」會本能地牢牢抓住自我,這是根源於理性錯亂之「無明」(梵avidyā,Lack of Wisdom)、情感膠著之「我愛」(梵ātma-sneha,Ego Desire),不能體會一切現象隨著因緣生滅而無恆常性、無獨立性的緣起(pratītya-samupāda) 法則,由此而煩惱(梵klesa,Vexation)、業行(梵karma,Deed)、苦果(梵duhkha,Suffering)、層層相生,流轉無已。

以自我為中心的「我愛」,又將「我所屬」或「我所有」的一切,都納為關切乃至執取的對象,是為「我所愛」(梵mama-kāra-sneha,Love What Belong to Me or What I Belong to)。產生「我所愛」之後,情的外射就侷限在自我所認定的「我所」上。這不但是對「我所擁有」的身體、眷屬、資財之愛,即使擴大了我所愛的範圍,對「我所歸屬」的團體、族群、國家、宗教,形成了「大我」之愛,甚至不惜為大我而殞命、殉國(此即所謂「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這已非常難能可貴。但這份情感的外射光芒,終將僅及於所畫限的「大我」範圍,而無法對「非我所」——非屬「大我」範圍之內——的其他生命,產生同情共感,有時甚至為了「完成大我」,而不惜犧牲大我之外的其他生命,因此這種由我愛擴而為我所愛的「情」,終究是有侷限的。

然而我愛不但可以外射,也可以轉向、昇華。因為一個懂得如何愛「己」的人,才有愛「彼」的能力;必然是先知道什麼是「我」的需要,才有可能感知到他人也有這種需要。是為「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佛家則名為「自通之法」。木石等非有情類無有情識,沒有能力用同理心來感知他人的處境與需要,有情(特別是知情意發達的人)卻具足此一能力。將這份關懷自己需求的心,轉向乃至昇華而為關懷他者的需求,對眾生施與快樂、拔除痛苦的「慈悲」。「慈悲」與「我所愛」不同,它並非來自「我愛」的擴大,而是來自以「我愛」為基礎的轉向與昇華。

(三)「欲」的根源——自體愛與境界愛

如前所述,欲,是在「我愛」與「我所愛」的基礎上,為了滿足追求舒適的感官需求,而執取可愛境界的心理狀態,亦即:由自體愛所呈現出來的境界愛。依五種感官之類別(眼、耳、鼻、舌、身),而區分感官所接觸的境界為五塵(色、聲、香、味、觸),於此五種境界生起欲貪,是為「五欲」。本文所談「欲」的重點,則在「性欲」。性欲是綜合五欲而追求感官舒適乃至亢奮的其中一種「自體愛」與「境界愛」。針對性欲,本文將在兩方面分析其特質:一、習以成性;二、心理牽動生理。

1、性——習以成性的特質,而非無可改變的天性

「性欲」表現為強烈的生理渴求,這是大多數欲界眾生(但並非所有眾生)的生命特質。以佛法的「緣起」觀點,「特質」(Characteristic)不等同於「本質」 (Essence),「特質」是指異於其他眾物的性質,心理學上亦可指個人任何持久性的特殊行為方式或心理特徵。「本質」則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屬性。

若將任何身心狀態或性格視為「本質」,即表示無法作任何人為改變,進德修業亦屬徒勞無功,但這並不符合「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的「緣起」(pratītya-samupāda)法則。以佛法的觀點而言,每一生命呈現出來性格、脾氣,或是對某件事情的慣性反應等,只能將其視為「不易改變」的「習性」——特質,而非「完全不可改變」的「天性」——本質。
印順導師於《成佛之道》偈頌云:「初以習成性,次依性成習。」 非常精準地表達了這個要旨。一般所謂的「本質」、「天性」,以佛法的角度,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薰習,仍不離「因緣生法」。第一次發生不必然會成為慣性,但若缺少轉變的因緣,以致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終將積重難返,至制約反應地一再發生時,便可名之為「性」——「特質」。何以世人會將其誤作「本質」?乃因「以習成性」之後,接著還會「依性成習」——依於此諸穩定的特質,不斷強化、深化,卒形成頑固而難以撼動的慣性。因此整個過程就是:從慣性反應形成某種生命特質,再從此一生命特質,不由自主地重複出現慣性反應,如此循環不已,終致不知「何者為雞?何者為蛋?」

性欲是欲界眾生習以成性的特質,但絕非無可改變的天性,此即本文看待「性欲」的基本觀點。依此可以理解:何以修道者竟可超越性欲的束縛?二來這也可說明:何以同為欲界眾生,但是對性欲的需求依然有重、輕不等的差異。

2、性欲——心理需求所引發的生理變化

世間對「性欲」的見解,大都以為先有生理需求,這才牽動心理而產生心理需求;生理的感覺愈強烈,心理就愈是無法遏止它。欲求的感覺係由生理所支配,因此「情」與「欲」是不可分割的。如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老子《道德經》「寵辱章」:「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都是以為:人沒有能力支配自己的身體,欲求也不是心理單方面能夠掌控的。

但若細微分析下去,會發現「情」與「欲」其實是可以拆解但又互為影響的兩個範疇。如《法句經》「愛欲品」:

「欲我知汝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依此經義可知:「欲」的來源是「思」與「想」。在佛教的術語中,「思」(abhyūhita)即意志的推動,「想」(sam!jñā)即心理的構象。接觸境界之後,立即會有「受」(vedana)——相應於境界而產生的苦、樂、不可不樂等覺受,並由構象以認知境界(想),依意志而對境界產生欲求(思)。受、想、思三者,即是有情心理的情感、理智與意志作用。
常人每將性欲的問題癥結指向生理或是外境。指向生理者,則形成「生物決定論」,有的修道者甚至因此而自殘性根以杜絕性欲。指向外境者,則傾向「唯物論」或「文化決定論」,有的男性修道人因此而將其性欲的困擾,歸咎於女性的誘惑,而形成極端憎惡女性的心理現象。

實則依「緣起」論,性欲是感官(根)會遇境界(塵)時,加以識別(識),感官、境界、心識三者和合而形成接觸(觸),由接觸而產生苦、樂覺受(受),覺受又激發了心理的構象(想)與意志的推動(思)。故此性欲是根、境、識接觸過程中,受、想、思綜合作用下的欲貪,欲貪這種心理需求,會相應於男女色誘的境界而產生生理上的變化。

相應於「眼、耳、鼻、舌、身」等五根的生理特質,五根所緣對的境界,名為「色、聲、香、味、觸」,是為五塵。依於欲貪的心理渴求,而將五根與五境牢牢繫縛,是為「五欲」;而「性欲」即是綜合五欲的一種強烈的心理渴求。當禪者能依深厚的專注力,對生、心理的變化作如實觀照之時,即能察覺到「欲」的實相:那是一種心理上對於生理滿足感的渴求,亦即一種對於生理處於舒服或亢奮狀態的心理期待。例如:想聽到美好的音樂,想觀賞美麗的景色,想品嘗甜美的食物等等。

若心理能將生理狀態置之度外(亦即:欲貪不生),雖然無法阻絕來自身體或外境所發出的訊號(如飢餓感,如冷熱、痛癢),但相對而言,由於身心交感互動,因此倘若欲貪不生,則心理不會激盪生理而作相應變化,這時連生理狀態的變化,也都會趨於平緩。是以佛說:「我不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性欲這種格外強烈的欲求亦復如是。乍看好似「身的需求支配著心」,實則與「心的欲求」有關。心對男女性欲之欲求一旦生起,便能「貪欲熾燃」,此即所謂「欲火焚身」,這會影響生理而產生變化;性生理的變化,又使心的欲求更加強烈。這就又形成如同「初以習成性,後依性成習」,讓人不知是雞先出現還是蛋先出現的循環現象。這種現象會依其不斷循環而持續強化,卒致難以尋索問題的根源。而心理的念頭迅速飄忽,生理的訊號則較為穩定清晰。由於世人未有禪觀訓練,心念過於粗糙,無法覺察念頭的起落,只能發現生理的強烈變化,因此會錯覺性欲是一種「生理牽動著心理」的現象。

生理需求之於色等境界,到底是哪個在牽動著哪個?在《雜阿含經》中,有一段摩訶拘絺羅與舍利弗之間的精彩對話。摩訶拘絺羅問舍利弗:五根的感官面對五塵的境界,到底是哪個在綁住哪個?是「眼繫色」還是「色繫眼」?是「耳繫聲」還是「聲繫耳」?乃至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到底是「意繫法」還時「法繫意」?舍利弗的回答是:「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尊者摩訶拘絺羅,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

他並作了一個生動的譬喻:「尊者摩訶拘絺羅,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軛、鞅縛繫。人問言:『為黑牛繫白牛,為白牛繫黑牛?』為等問不?」

摩訶拘絺羅答道:「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繫鞅者,是彼繫縛。」

於是舍利弗「以喻合法」而作解析:

「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中間欲貪,是其繫也。尊者摩訶拘絺羅,若眼繫色,若色繫眼,乃至若意繫法,若法繫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以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尊者摩訶拘絺羅。世尊眼見色,若好,若惡,不起欲貪。其餘眾生眼若見色,若好,若惡,則起欲貪。是故世尊說:『當斷欲貪,則心解脫。』」

「若眼繫色,若色繫眼,乃至若意繫法,若法繫意,世尊不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以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故世尊教人建立梵行,得盡苦邊。」

這就是本文何以要特別強調,性欲是「心理需求引發生理變化」的原因。原來,「若眼繫色」,即是「生物決定論」,那麼性欲顯然會完全受制於生理,人生就只能隨著大自然的規律循環,直到生理需求消失的老邁之年,才有可能停止性欲。「若色繫眼」,即是「唯物論」或「文化決定論」,那麼性欲將完全受制於美色當前或其他類聲色誘惑,只要境界現前,人就必然要被誘惑套牢,完全無法自主。而境界是否現前,這又非吾人之主觀意願所可決定,因此欲尋求解脫之道,較諸「若眼繫色」的「生物決定論」更為悲觀。

無論是「生物決定論」還是「唯物論」或「文化決定論」(若眼繫色,若色繫眼,乃至若意繫法,若法繫意),佛法都將沒有著力的空間,佛陀也就無從教人修行解脫。

正因為性欲是「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而以「中間欲貪」為其繫縛力量,亦即:是欲貪的心理,讓生理隨境界而被牽動,這才有修行解脫的下手處:「當斷欲貪,則心解脫」。

但是心理的念頭是如此隱微,而且心識與內身、外境已經打成一片,心識如何可能不隨內身、外境而轉?一旦心隨境轉,又如何可能避免生理需求的渴切呢?這是功夫論的範疇,下文將說明「當斷欲貪,則心解脫」的修道原理。

(四)「戀情」與「性欲」皆為障道法

「欲」較諸「情」,有更多自體愛的成分,希望滿足自體舒服的感覺;而「情」則無論是由我愛而擴大為我所愛,還是轉化與昇華而為慈悲,都會以希求自我滿足的心,轉向而為希求滿足對方的心。

但男女(或男男、女女)之戀情(以下簡稱「戀情」)則較為特殊,它所投射出來的愛,有一個專注的對象,因此無法擴大,也無法轉化與昇華;這種專注使令繫著更深,無論是異性戀或同性戀都是如此。許多人若心心念念都在所繫著的情愛對象,常會坐不穩、站不牢,「求之不得,輾轉反側」,嚴重的甚至哭泣、沮喪,完全無法自拔,情感繫著的強烈程度近乎病態。看似情有所鍾而忘卻自己(殉情者乃至可以毀滅自己),但源頭依然是由「我愛」轉向的「我所愛」。這種情愛由於膠著過深,多半在付出情感的同時,也希望掌控對方的情感,因而容易產生強烈的佔有欲。倘若獨佔不成,亦往往轉化成強烈的恨意或妒意。這種情感的互動,猶如一根繩子把兩個人牢牢拴住,其牽扯力量之強大,非一般情感所可比擬。

戀情」的產生過程中,心理上有了套牢對方的欲貪,生理上也有滿足自體愛與境界愛的性欲,這是雙重的強烈繫著,讓生命不得解脫,因此會構成障道法。如果性欲如同其他五欲(如食欲),僅祇是心理需求所引起生理變化(饑餓),那麼性欲所產生的心理困擾,就像饑餓所產生的心理困擾一樣,讓它滿足即可,問題還是較為容易解決的。然而人的性欲與戀情是很難切割的,即使主觀意願是「只要性欲,不要戀情」,但由於涉及的對象是有情眾生,而非無情事物,因此必須照顧對方的心情,而不能訴諸單方面的主觀意願,這使得問題經常變得非常棘手。

在清華大學女研究生命案發生時, 何春蕤教授為文表達看法,主張「不但需要性解放,也需要愛的解放」,要積極的鬆動愛情的強制,鬆動投注太多但是回報不足時的怨忿。以更寬廣的情欲空間和交往機會來克服妒恨,推動更明確的愛情分眾管道,來培養一套「來去自如的愛情分合技巧」與「更自在的進出分合哲學」。

問題就在於,愛情分合很難「來去自如」,這不僅是社會上的婚姻與愛情文化出現了問題,而是戀情本身膠著、繫縛的特質。戀情發生的兩造,只要有其中一人(如洪曉慧),不能對愛情分合「來去自如」,就很難做到單方面的「愛解放」。肚子餓了,個人可以單方面決定要忍耐饑餓還是要多吃兩碗,然而性欲的互動卻涉及雙方,不可能任由單方面宣稱「只要性欲而不帶情感」,即使透過某種愛情分眾管道,兩造最初有其「只要性欲而不帶情感」的共識與承諾,也無法保證爾後的發展過程中,會不會有一方面「假戲真做」。只要是雙方的任何一方,從性欲開始轉化為戀情,而生命境界又不夠無私、超越,就必然會產生無法「來去自如」的問題。

這也就是為什麼佛陀會特別強調「淫欲」是障道法,而要求僧侶全面摒絕「行淫欲」的原因。佛說一切「欲貪」所繫的眼、色乃至意、法,只要「取於色相,取隨形好」,皆能妨礙解脫,並且容易導致煩惱叢生,墮於惡趣,但最麻煩的欲貪所繫,還是伴隨戀情而來的性欲,或是伴隨性欲而起的戀情。因此其他滋生物,僧侶只要少欲知足以取用之,唯獨禁行淫欲,卻是列為一點都不打折扣的首要戒法。

即使真能抽開戀情而純粹滿足性欲,性欲依然還是障道法。原因是:由於「心理需求引起生理變化」,但欲貪是無止盡的,為了尋求生理變化的滿足,自體愛會使人不斷尋求讓身體滿足的亢奮與刺激;但是毫無節制的感官追逐,將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因為「初以習成性,次依性成習」,這將會加深個人對性的依賴習性。

再者,性解放運動者認為,情欲只要不伴隨情感的羈絆,就會在性欲滿足的過程中獲得生理的解放。然而生理的滿足不但會形成慣性,而且久了還會麻木。事實上,所有五欲追求都有這樣的傾向,如前言所引經云:「寧以火燒熱銅籌,以燒其目,令其熾然,不以眼識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所以者何?取於色相,取隨形好故,墮惡趣中,如沈鐵丸。……」 老子也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五欲,令人心發狂。」 一個人如果沒有自省能力,當生理的滿足感麻痺時,為了重新得到刺激亢奮的感覺,心理將會不斷探索新的花樣,不是加重刺激,就是轉變對象。表象上看,似因放任感官的滿足,而獲得了渴求的紓解,實則已使自己逐步形成身體的奴隸,完全無法自拔。由於欲貪轉增,生、心理上對性的依賴慣性亦已養成,這時不但不得自在,反而繫縛轉增深重。

既然帶著獨佔特質的戀情是障道法,帶著戀情的性欲是障道法,不帶戀情的性欲也是障道法,那麼應當如何加以分別對治,以獲取身心的自在解脫?本文將於下一節作進一步的解析

(五)對治障道法的關鍵

1、情的轉化與昇華——慈悲

如前所說,「情」與「欲」兩者應切割來處理。解決「情」的問題,關鍵在於「轉化、昇華」。既然「情」的原理是「將愛己之心外射」,表示「情」是有可能轉化的;菩薩名為「覺有情」(Bodhisattva),即菩薩也是有情,只是菩薩不會任由情感專注到緊黏著某個對象不放,而是對自己情感的發展,有一種清明的覺知,因而得以提昇生命境界。若能在意識型態上跳脫「我所愛」的框架,那麼便可透過理性的省視,把從我愛自然外射出來的情感,轉化成為對他者的同情共感,乃至昇華而為對眾生的大慈大悲,而不致將情感侷限在特定對象,形成「要求對方必須作對等回饋」、「必須有忠貞關係之相互承諾」的戀情。

所謂的「慈」與「悲」,分別是「自己喜愛舒服,也樂意讓對方感覺舒服;自己害怕受傷,也不忍心別人受到傷害。」亦即是「與樂、拔苦」之意。情感並非可任由理性支配的心理狀態,但情感依然有它導引理性的正面功效。例如:見到眾生正處於某種痛苦情境時,若無法感知該情境之「痛苦」,即使理性如何想要對眾生「與樂拔苦」,但在情感上對眾生仍然是會無動於衷的。「自通之法」是從「愛我」之心轉向而為「不忍他人痛苦」之情。持戒若只是為了害怕感得惡報,雖依然有持戒功德,但卻無法轉凡成聖。轉凡成聖的關鍵在於持「聖戒」,亦即持守的每一條戒律,都來自於情感上對他人的不忍之心。因此「情」若能將之轉化、提昇,則「發乎情,止乎禮」的持戒,正是轉凡成聖的資糧。

2、欲的節制與超越——戒行與止觀

「欲」不像「情」可以轉化,而必須要以戒行來加以節制,以止觀來加以超越。首先要在理性上認知到「心為形役,身是苦本」,倘若不加節制,終究會成為性欲的奴隸,求解脫不啻是緣木求魚,因此對於「欲」的第一個處理方式,就是「節制」。

性欲不像飲食、衣服、臥具等無情物,後者固然也會牽動人們對於微妙五欲的戀著,總還是較為單純;而對飲食資具之不知節制,通常也還只是自我傷害。性欲的滿足則大都牽涉到他者,唯有自我節制,才能讓他者(如配偶、子女、第三者)免於受到傷害,這是一種「因為我不喜歡自己被傷害,所以也不去傷害他人」的道德感,亦即依「自通之法」(同情共感)的持戒態度。

性欲的節制要從兩個面向來思考:一者、欲望不加節制的危險,即所謂「馳騁五欲,令人心發狂」。二者、「性欲」的滿足關涉他者,基於對他者的尊重與疼惜,必須加以節制。或許是基於這兩個理由,因此,「性欲必須加以節制」,這在人類社會大都有著高度的共識,也因此而建立了性伴侶穩定的婚姻制度。節制性欲,接受婚姻的形式規範,能達成維繫家庭、撫育幼兒等良好的社會功能。

性行為之自我節制,已可解決部分問題,但還是會面臨身、心、環境等諸種挑戰。而心理需求所引發的生理變化,也有落差極大的個別差異。欲貪熾盛者,很難透過理性的自我要求,就順服於性伴侶穩定的社會規範。此所以情色圖像、戲曲、小說、影視等聲色誘惑,或網路上的種種色情資訊,永遠無法斷絕,娼妓是歷久彌新的古老行業,而婚外情的糾紛也層出不窮。因此循著制度來加以管理,固然能夠使人在行為上對性欲加以節制,卻無法杜絕受到誘惑的一切外緣,也更無法禁制人在想像空間裡馳騁其心。

隨著避孕術的普及,「性」不再必然與「生兒、撫幼」的義務作一連結,因此將「性」與婚姻、家庭共構的需求銳減,性觀念日趨開放。又復隨著網路時代的到臨,多元的性欲滿足方式,提供了多元的分眾管道,當事人可各取所需,他人無從置喙。因此「節制性欲」之言,宛若呶呶不休的衛道陳腐之論。

有人或許會認為:既然聲色誘惑在所不免,馳心情色之想像未嘗不是紓解之道,只要形式上忠於配偶,或是根本不接受婚姻的繫縛,就無所謂傷害配偶的問題。然而即令只是其心馳騁於情色之想像,則由於身心交感的因緣牽動,生理上亦會因心之欲貪而增其熱惱,生理的欲望增強之後,對自心的控制力就會益形削弱,卒至無法有效地節制行為。

因此對「欲」不只是節制而已,還必須要學習超越。超越之道有止、觀二途:

一、修習禪定:奢摩他(śamatha),中譯為「止」,是一種專注其心的有效訓練,攝心而不被外境所動,遠離並止息一切之散亂,使心寂靜。止成就時,即可達於三摩地(samādhi),即平等持心,專注一境。由此而有淺深不等的禪定階次,這時會引發身心的重大變化,讓人身心輕安,自然離欲。但禪定有進有退,久不習定,將會退失定力;而耽著在禪定中的清涼喜樂,依然是一種微妙牢軔的繫著。因此禪定在佛家而言,只是當作進一步修習慧觀的準備工夫:住三摩地,觀想凝照,智慧明朗,即能斷除一切煩惱而證得解脫。

二、修習慧觀:毘缽舍那(vipaśyana),中譯為「觀」,依於禪定的基礎,讓人得以用強大的專注與透視力,對身與心的狀況作微細、清明的觀照,清楚覺知它的生滅變化,也清楚的看到「身體的變化牽動心、心念又牽動生理變化」的因緣。由此智慧的洞觀力,也能讓人自然離欲,而且無有退失。

總之,「欲」能障道,但對治此一障道法,與對治「情」的方式不同,它不是靠轉化與昇華,而是靠節制與超越。欲的節制依於戒學,欲的超越則依於定、慧二學。

(六)對「情」與「欲」的自處之道

前面依研究對象——「情」與「欲」,分別解析其為障道法的原因,並分別說明兩者的對治之道。此下則依行為主體——在家與出家——來說明面對「戀情」與「性欲」的自處之道。

1、在家眾:忠於配偶並節制欲望的「不邪淫戒」

由於「情」與「欲」難以切割,一旦雙方締結婚約,互為配偶之後,兩造間就不祇於「欲」的滿足,而包括了「情」的牽繫。因此無論是自我期許,或是配偶相互間的期許,都必須具足「忠誠」的要件。這帶有強烈的相互繫屬特質,與手足或好友間的交情不同。而且「忠誠」不僅是一種默契,甚至要填具於婚姻契約中,形成白紙黑字的證據。這在後現代,似乎已是一種過時的道德觀,但人性的需求不會過時,倘若不堅持要「對配偶忠誠」,除了傷害對方,自己也會因為不知節制欲念而陷入險境之中,甚至傷及其他第三者。因此婚姻關係中,情的忠誠與欲的節制是必須貫徹的。佛陀要求在家眾必須持守「不邪淫戒」,原因在此。

可是堅持「忠誠」並不容易,或許在欲求不得滿足時,專注力容易繫著在對方身上,因此情有獨鍾。然而一旦欲求已得滿足,與配偶長期共處,就不容易生起「得來不易」的珍惜之情。

其次,宿世因緣的深淺不同,很有可能因為與某位第三者的情緣深厚,而出現無法自拔的婚外情。情愛牽繫的力量如此強大,身處其中,宛如生了一場大病。這時不妨順著因緣生法的無常性,先不在行為方面助長情愛牽繫的力量(例如:與對方頻繁見面,甚至發乎情而行諸欲地產生性關係),那麼順乎「無常」法則,心理的翻騰攪動,勢將從最高峰逐漸往下平息。原因是:心理攪動也是因緣生法,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密切接觸作為助緣,加上時間、空間的距離,心念還是會由翻騰而逐漸止息。但倘若跨越而為身體的親密接觸,則勢將助長情愛的牽繫,要止息就更不容易了。

這時,婚姻關係中相互「忠誠」的承諾,是一種重要的自我提醒,如此便不至於有意勾牽其他情緣。即使婚外情緣在無意間到來,依因待緣而生者,還是可以依因待緣而滅。依於以上這三道防線的因緣:不與對方做生理的接觸、不在同一空間共處、分離的時間拉長,將可讓婚外情緣漸形淡化。這是指婚外「戀情」的自處之道。至於性欲,則依然是要循著如前所述的節制與超越之途,否則縱欲而使欲貪熾盛,終將熱惱自苦,也在婚姻關係中損惱他人。這也是自利而利他的修行,防止自己在性欲的滿足中,逐漸「習以成性」,過度依賴感官滿足與感官亢奮,卒至不得自在解脫。

2、出家者超越情欲的三種力量

(1)別解脫律儀:言語與行為「防非止惡」的機能

別解脫律儀(梵 prātimoks)a-sam!vara),即是對於言行諸惡分別棄捨所奉持的規範,亦即「戒律」。規範的力量來自何處?除了自尊自重與憫念他人的道德感情之外,佛家的因緣論中,也不排除透過外在力量以加強制約的可行性。因此,在家眾以一紙婚姻契約,或是教堂、法院中的鄭重宣告,來保證對配偶的忠誠;同理,出家眾也需要透過莊嚴的儀式與他人的認證,慎重地自我承諾:「我將要持守某種戒法。」這種莊嚴隆重的外在情境,會加深個人持守戒法的殷重心,於是便形成所謂的「戒體」——一道防非止惡的堅固堤防。

世人無此殷切的自我承諾,因此心理上並不設防,甚至還期待出現白馬王子、俊美情人,即使沒有這種對象出現在真實生活之中,在心不設防的情況下,也可馳騁想像,以致因於心理需求而加深生理欲貪。但是對出家者而言,有了「別解脫律儀」,心念不繫乎情緣的追逐,眉宇之間也不會散發出情欲的暗示,這就宛如架設了一道防止病毒入侵的防火牆,比較不致在有意無意間招惹情緣,這即是「戒德莊嚴」。  當然,即使出家,也有可能遇到強烈牽繫其心的情緣,例如過去世親愛的夫妻於此世會面,心理很有可能會像磁石吸鐵一般作不得主。雖然「天雷勾動地火」之類的形容詞,不免讓人感覺隱晦,但卻乎形容了這種情緣的猛烈熾盛,難以招架。這種彼此之間自然產生的情愛牽動,是無關乎「罪」的因緣生法,但依然會因心有所繫而形成障道法。

因此如防火牆般的「別解脫律儀」,同樣形成了如上所述的三道防線:個人不願為障道法所繫的道心,是第一道防線;空間上有僧團生活的隔絕,是第二道防線;時間上拉長以後,隨著無常法則,翻騰的心理將逐漸歸於平息,則是第三道防線。在遵循戒律的僧團生活中,有大眾威德的助緣,讓眼、耳、鼻、舌、身、意所緣對的都是清淨的色、聲、香、味、觸、法,這也就減少了欲貪湧動的助緣。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都將逐漸平息。這是透過僧團生活而持守別解脫律儀,對障道法的防護功能。

(2)禪定:透過心念專注的定學訓練而自然離欲

禪定本身的特質,就是離欲,而且是自然離欲,毋須勉為防範。一般而言,到達「離(欲)生喜樂」的初禪境界時,身心輕安就已使得生理欲念自然消減,禪定漸深時,不但不再出現性欲的熱惱,連呼吸都漸形微細,身、心的輕安更為殊勝。至第四禪,甚至能超越身心的所有輕安覺受,呼吸也完全中止。因此,出家者倘若修習禪定,將不會有生理之「欲」的困擾。
至於讓人難以自拔的「情」,在修習禪定中,由於心念強力地專注於所緣境上,因此透過持續的禪定修學,專注一境的心念,就不會為情所繫。

所以無論是「性欲」還是「戀情」,都可依禪定而得到階段性的對治。何以說是「階段性對治」?原來,禪定成就時,專注力很強,身心體質都有重大變化,但這依然是因緣生法,久不修習禪定,難免還是會退失定力。因此即使有了禪定成就的經驗,倘若不能持續修習定法,並不保證爾後完全杜絕情與欲的困擾。

曾有人在深山中修習禪定,受到信徒的崇拜、供養,後來竟然犯了淫戒,甚至有性侵犯或性騷擾的破格行為,令信眾或道友難以理解。其實原理很簡單,由於供養豐厚,人容易迷失其中,放逸於感官滿足的生活方式,而且崇拜群眾圍繞,人事因緣繁重,也會讓人無法專念禪修,於是定力退失,身心麤重,面對戀情的繫著與性欲的渴求,自與尋常凡夫無異。

生命畢竟是無限長遠的,修習禪定的片刻清靜,相對於無限的生命,「曾不能以一瞬」,那麼修習禪定又有什麼意義呢?仍然有其意義。曾經修習過禪定,要再得禪定成就,較諸一般未習定者來得容易。就像會騎腳踏車的人,雖然長時未騎,但只要再度騎車,一開始或許會晃動,但卻不會像完全不曾騎車的人那般頻頻摔跤,因為他可以很快就抓到平衡感。

禪定修學亦復如是:曾有禪定經驗者,即使久未習定,重新習定時,又容易回復到平穩的狀態,縱使離欲清淨是一小段一小段的禪定時段與定後餘勢(出定後依然殘留的力量),但相對而言,生命中的情欲波瀾還是可以有效減少,因此離欲清淨也就不僅是無限生命中的一小時段,而會在無限小段的連結中,形成一種清心寡欲的生、心理慣性。

(3)智慧:透過四念處的身心觀照而以智化情

以現在出家者忙碌的生活狀況而言,許多人並沒有太多時間修習禪定,但原本修習禪定所產生的身心輕安,也不會在出定之後剎那終止,仍然會有定後餘勢。更重要的是,要透過修習禪定所得的專注力,來開發覺照身心情境的深度智慧。專注力不夠的智慧,就是一般所說的「理智」,它很難駕馭非理性的情欲本能,因為心念的力道不強,所以常常會向頑強的情欲習性、生心理慣性投降。以禪定為基礎,依「四念處」——身、受、心、法的次第來觀照身心情境,這時便能清楚覺知身心快速的生滅變化,而對情之所牽或欲之所繫的對象,因覺知其瞬息變化而生滅無已,也就無從牽繫,自然獲致心解脫與慧解脫。

縱使因為忙碌,對自己身心的變化狀況,沒有那麼清楚的覺知,但是由於別解脫律儀的殷重持守,因此不為遇境逢緣而就想入非非,至少在面對情欲誘惑時,比較容易生警惕心。這種警惕除了來自「別解脫律儀」的心理防火牆,還可來自因緣生法的覺察與觀照:從現在的身心狀況,就能預知它發展下去的後果,因此不容情欲束縛而讓未來生大苦惱,從而於情轉化、昇華,於欲則止息想像而不助長。這是出家者雖不見得終年累月都在禪定之中,卻依然可以過著離欲生活而身心平穩的原因。

三、漢傳佛教與僧侶獨身主義

如前所述,情欲既然障道,那麼僧侶必須獨身,就是理所當然的基本規範。然而歷史演變的過程中,也有些僧侶徒具剃髮染衣的身形,而將「不得非梵行」的根本戒律擱置一邊,如藏傳佛教的部分教派,以及日本佛教因政治力介入,而產生的「寺子制度」——寺院住持的承襲者來自婚生子嗣。於是,堅持佛教僧侶的獨身主義,就成了漢傳佛教(除了日本以外的中、越、韓等佛教化區)以及南傳佛教的特色。

除了「『性』與『欲』是障道法」的基本佛法觀點外,對情欲嚴加戒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來自儒家文化的禮教觀念。在儒家主流的禮教文化中,「發乎情而止乎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即可,因此原本只是要求節制情欲,並沒有全面禁止情欲。但是「嫂溺而援之以手」是否可行?竟也會被納入討論。 由此可知:對於情欲的萌動力量,儒者也是有所覺察,所以處理相關問題,也就顯得小心翼翼。

宋明以後,儒者從佛家得到啟發,重視內心的觀照,於是益發感受到「情欲」的隱微與危險。正因為其過於隱微,因此鮮見有人能有孟子的能耐:「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於是便從原本著重內在觀照的心性之學,配合原本戒慎恐懼的禮教觀念,發展而成外相森嚴的禮教約束。一旦禮教森嚴以後,只要跨越禮數,就是「不倫」,形同「罪孽」。因此,雖然藏傳佛教的「雙身修習」之法,很早就傳來中國,甚至用巧妙的語言來說明其為修行法門,但中國人深受「禮教」影響,總覺得雙身修習逾乎僧侶本份,即使在家修學,也難逃「不倫」之咎。因此密教雖大傳於西藏,卻無法在漢土普遍宏揚。

禮教森嚴的氛圍,使得漢傳佛教在獨身禁欲方面,更加強化了「萬惡淫為首」的觀念,於是逐漸將它從「障道法」而提升到「生死根本」的地位,甚至視同「罪孽」。但在漢傳佛教的現實社會中,並非所有僧侶都能嚴持淨戒,許多職業經懺僧,早已公然婚配而無所避忌(如廣東客莊的所謂「香花和尚」),有些行非梵行的僧侶,只要不將問題曝光,佛教界大都採取「睜一眼、閉一眼」的姑息態度。於是社會對那些縱情恣欲之僧侶的鄙視,往往見諸戲曲小說,筆法往往戲謔猥褻,滿足意淫的想像。

又因為儒家的宗脈觀念強固,認為「人死為鬼」,必須受到後代的供奉祭饗,因此斷絕子嗣就是斷絕祖宗香火,所以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這又使得漢傳佛教的僧侶在社會中飽受「不孝」的汙名。

這禮教與宗嗣的兩重觀念交織,於是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氛圍:既對出家看不順眼,又對還俗極其鄙視。社會氛圍如此,教內同樣以「卑鄙可恥」的態度來看待還俗,無法如同南傳佛教,坦然面對他人的還俗。例如泰國,任何男子都曾在青少年時出過家,「還俗」就像服完兵役退伍一般的自然。

在漢傳佛教社會中,一個出家人選擇還俗,往往要面臨很大的壓力。因為習慣了僧團中修道人互動的生活,久而退失了與社會人士互動的能力,除了要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與陌生感,還要面對還俗的羞恥感,以及他人質疑、歧視的眼光。於是漢傳佛教就出現了這樣的怪現象:由於將還俗看得太過嚴重,因此有些早已行非梵行的僧侶,竟還穿著僧服,讓僧團不得清淨,並承受著社會的異樣眼光。

然而,出家倘若無心超越情欲,又何妨轉換為在家身份,坦然過著有節制卻非全面禁絕的情欲生活呢?因為情欲若不能循著前述戒、定、慧三學的正常管道來超越它,又不能依於戒學而劃地自限地加以節制,那麼往往會讓人在「高標準不能,低標準不得」情況下的自我放棄,一旦自我放棄,就失去了自我節制的動機,這使得某些破戒僧侶,較諸一般在家眾更加情欲熾盛。

因此漢傳佛教雖已有良好的「僧侶獨身」共識,但還是要回歸到「欲為本能,情欲非罪」但「情欲繫著,情欲障道」的佛法正見,才不會過猶不及。離欲,這是在戒定慧三學之中自然產生的過程,而不是在極度罪惡感的身心張力之中,勉強壓制的結果。

(刊於弘誓雙月刊第119期)

(接續第119期)
四、「貞潔教育」與「身體自主權」
          ——兼論「通姦除罪化」與「人工流產」

(一)中國傳統「貞潔教育」與「通姦除罪化」的時代意義
中國傳統一向要求女性守貞,到了宋明禮教森嚴以後,這種單方面對女性的道德要求,甚至提升而為「生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諄諄叮囑,並為堅不改嫁的婦人樹立「貞節牌坊」以立典範。相較於印度,中國傳統的貞潔教育還不算是最壞的,印度傳統文化對婦女的壓制更加殘酷,男性對女性的獨佔欲無限發展,極不人道的為夫殉葬,竟被視為聖女盛德。

中國傳統對男性節制情欲的忠告,往往出於男性自身的利益考量,因此而有諸如縱欲傷身,敗精氣神的說法。但是貞潔教育則完全針對女性而來,極度要求女性忠誠於其配偶。不但婚後如此,連婚前都不例外。在漢民族社會中,女性不守貞所要付出的代價,遠遠高於男性;社會多半要求女性容忍其配偶的不忠,卻不能容忍女性對配偶不忠。這使得男性更理直氣壯的認定:配偶是隸屬於他的,有為他守貞的義務。一旦發現對方不貞,那種男性醋意、妒意與受傷害的感覺,往往較諸女性更為熾烈。這不純粹是生、心理的自然反應,其實已加入了社會文化力量的成份。

即使現代法律保障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這種婚姻要求的是夫妻雙方相互忠貞的明確承諾。但現實社會中依然還是對不忠貞的女性,施以更多的精神懲罰。因為婚外情男性的元配,通常選擇原諒丈夫,卻大都不肯放過介入婚姻的第三者。於是同樣是通姦行為,男性經常逍遙法外,受懲罰的卻是女性,女性成為法律中的弱勢,處理婚外情經常意味著「兩個女人的戰爭」。這也是女權團體之所以主張「通姦除罪化」的原因。

有些女權論者以「愛情無罪」論而主張「通姦除罪化」。確乎如前所言,性欲本能,愛情無罪,但是婚姻制度的建立,原本就是要為飄忽的情感,規範一股令其穩定的力量。當兩人締結婚盟而符合法律要件時,即已構成了契約關係。契約關係中一方未能信守承諾,履行忠誠的約定,便是違反契約,因此當事人依其違約而訴諸法律,這也是合理的。至於隨時享受飄忽情感的人,應自忖不宜進入婚姻體制,以免屆時毀諾、違約,而不能一方面與人締結婚盟,另一方面又將情欲相關諸事,悉數納入私領域中,抗拒公領域的介入。

另一方面,在飄忽的情欲世界裡面,女性經常淪為弱者,因為「色衰愛離」的受害一方,通常正是女性。因此即使在男權社會,自古都還是強調「糟糠之妻不下堂」,對於失寵的配偶,懷抱著悲憫之心,仍然給予她元配身份的保障;對於元配以外的女性,即使允許娶入家門,依然以諸如:出嫁不能坐轎,不能逕行正門,生的孩子非「嫡」而稱「庶」等方式,算是聊施薄懲。只是懲罰的對象,仍是另一女性,而不是丈夫。

因此一旦通姦除罪化,那麼保護婚姻的屏障徹除,任令飄忽情欲在「愛情無罪」的藉口之中滋長,不再以殷重心自我節制,則情況將容易「每下愈況」。況且即使在法律上「通姦除罪化」,也不能改變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女性單面貞潔要求如影隨形的事實,因此大多數獲利的人,依然還是堂皇要求「糟糠下堂」的男性。

(二)天主教會與女權團體的思想對峙

「貞潔教育」(Abstinence Education) 在西方近年來頗受重視,這是來自天主教會(如:美國貞潔教育機構組織Leslee Unruh (President and The Founder of Abstinence Clearinghouse)) 為主的積極倡導。天主教會對於婚姻看法是:婚姻是天主對受造者賜予祝福的「聖事」,也因此天主教基本上反對性泛濫與離婚。教會有感於世俗化力量的鉅大,使得穩定的婚姻與家庭關係受到嚴重的挑戰。而「性解放」的意識高漲,學校教導孩子們的不是如何節制欲望,而是如何正確使用保險套與避孕術。有鑑於此,教會強調「貞潔教育」,教導孩子在婚前保護自己的貞潔。

以美國政府為例,長期推動使用保險套來避孕的「安全性行為」(Safe Sex Education) 性教育課程,使得未婚媽媽、墮胎、性病傳染、色情文化不減反增。美國教會組織與機構認為,這是因為「安全性行為」的性教育課程,已把「性行為」與「性道德」完全分開,缺乏讓青少年學習分辨性與婚姻、家庭密不可分的重要關係。因此於1993年開始,教會以「貞潔與節制」的性教育課程,教導青少年在兩性的交往上,尊重自己與對方的尊嚴,釐清「真愛」的意義,具體協助青少年培育成熟與負責的態度,分辨沒有婚前性行為對其人生良好的影響,認清發生婚前性行為對其人生不良的影響,並肯定婚姻與守貞的價值,引導青少年學習選擇與負責,以許諾善度幸福的人生。目前在美國已經超過數百萬計的年輕人願意在結婚之前,許諾貞潔與節制的品德。

雖然現代西方社會的貞潔教育,要求兩性都要為配偶守貞,然而「守貞」一詞在東方文化脈絡中,令人不免立即聯想到——對女性單面的道德要求,乃至牢不可破的處女膜迷思。
更且「守貞」一詞,在此已意味著對未來配偶的承諾,屬於婚姻之前的道德約束,但問題在於,對男性無從檢驗其是否守貞,而對女性卻立即陷入處女膜的迷思。因此即使「貞潔教育」的動機正確,但最終受到傷害的依然會是女性,在「貞操情結」中,形成對未婚女性的鉗制與威嚇。於是「貞潔教育」的觀念思維,依然會回到對女性極度不利的原點,女權團體必然已看到了此中隱微但亦深重的危機,因此與天主教會產生了「反對貞潔教育」的思想對峙。

(三)「身體自主權」的深化論述

佛法強調因緣生法,不能只看動機,還必須要檢視行為所產生的後果。「貞潔教育」的名詞,在西方的走勢不得而知,但在東方最起碼會形成對女性的潛在傷害。於是,「身體自主權」(Body Autonomy)這個觀念,就值得加以重視並作深化的論述。

無論是性教育或貞潔教育,由於受教育者大都是未婚青少年,因此重視的是婚前教育。事實上,守貞原本應該是在情愛的專注與牽繫之中自然發生的。沒有特定對象的「守貞」,守持的往往是讓人害怕「不守貞會有妳承受不起的損失」這樣的觀念,而不是情有所鍾的對象。這是意識形態的守持,而未必見得是與他者之間,發乎情而止乎禮的真情對待。

進入婚姻關係之中,也就進入了法律層面,這時「守貞」已是彼此在婚姻契約上的共同承諾,不容輕毀。而且婚配以後,要面對共同的生活、事業、養兒育女等等,這自然會將彼此更為牽繫在一起。

所以守貞應是有了具體的情愛對象乃至婚姻關係之後,彼此你情我願的承諾。至於未婚配以前,沒有特定牽繫的對象,實不知為何而守,為誰而守?因此較妥當的觀念,應是強調「身體自主權」,不讓他人輕易碰觸自己的身體,也不讓情欲輕易征服自己的身心,而不是空洞地強調「為未來的配偶忠貞」。兩者看似同樣在節制情欲的發展,但原動力卻天差地遠,前者是來自對自己身心得以自在的自我期許與自我保護,後者卻源自處女膜情結的恐懼感與罪惡感。

「身體自主權」強調對情欲自主,這不是指縱情恣欲,而是培養敏銳的察覺力,保持與他人身體之間的安全距離,拒絕任何性騷擾或性侵犯,也不願意任由情欲支配自己,宛如飛蛾撲火。因此它的深化論述,未始不能達成與「貞潔教育」相同的效果,卻不容易蹈入「重男輕女」的陷阱(最起碼在東方是如此,特別是在中國文化圈內)。

在「守貞」的觀念下,某些在學習過程中處理情欲失敗的女性,無論是來自情不自禁,還是被惡意侵犯,都將會自視「不潔」,尊嚴感低落,並且懷有「是否會被未來配偶鄙視、唾棄」的恐懼感,因此容易受到更大的二度傷害。我們的社會其實可以容忍孩子在許多事情上摔跤與失敗,為何獨獨對那些在「身體自主控制」上曾經失敗的女性,採取如此嚴苛而鄙視的態度呢?因此,「貞潔教育」有其顧名思義所引起的思維侷限,也有其對「性」建立一套「聖潔」與「不潔」的標準,即使動機良善,但在東方社會之中,很可能更加合理化了男性對女性的掌控欲,這是不能不審慎處理的。所以「身體自主權」教育較諸「貞潔教育」,可能更適合於婚前的情欲教育。

(四)「身體自主權」的思維侷限——「人工流產」的爭議

但是任何一種意識形態無限上綱,都容易出現思維盲點,「身體自主權」觀念也不例外。身體自主權觀念發揮到極致之時,會將身體內的一切,都歸屬於自己的管轄範圍,認定他人無權聞問。然而有一樣身體內的東西,處理起來卻變得相當棘手,是即「子宮裡的胎兒」。原來任何一種器官組織,一旦離開身體,未作適當處置,就會萎縮、臭爛、失去作用,但是唯獨子宮裡的胎兒,卻需要在一定時日之後離開原體,而且在離開之後,還能繼續成長茁壯。因此處理胎兒的倫理議題,似乎不能純粹使用「身體自主權」的觀念。

然而發揮到極致的「身體自主權」思想,卻認定胎兒是女性身體的一部分,如何處置胎兒,這是女性可以完全自主的事,國家公權力不應介入。矛盾的是,子宮中的胎兒,也會形成對身體自主的生命渴求,因此在「身體自主權」的觀念下,一旦選擇墮胎,就會形成「母體」與「胎兒」兩種自主權的相互衝擊,亦即「身體自主權」與「胎兒生命權」之間的觀念對峙與社運角力。

無論如何,每一個生命都有強烈而本能的我愛,延展而為渴求身體平安舒適的自體愛,所以關涉到子宮內的胚胎乃至胎兒,應該要慎重地妥善面對,而不宜在意識形態的對峙中,流為意氣之爭。故此在「身體自主權」與「胎兒生命權」二者之間,不應玩法律上的零和遊戲。

使令任何一個無辜的生命無法存活而被迫死亡,當然都不具足正當性。但是從佛法的因緣觀來作多面審慎的考量時,還是會照顧到行為主體所能承擔道德義務的極限。若一位母親明知生下胎兒可能會造成母體死亡,依然願意犧牲自己,這是偉大的情操,卻也是超義務行為,不可能成為常態。所以對於某些極不得已,在母體與胎兒之間只能二選一的狀況下,為了自己的存活而選擇放棄胎兒的母親,與其讓她身心陷入罪惡的恐懼之中,不如讓她學習著擺脫心理上的「殺兒」陰影。

但是,倘若是在基因檢測中得知胎兒在某些方面具足缺憾,而將其予以人工流產,這就未免過分擴張自我,而缺少對另一個生命主體存活本能的尊重。因此人工流產並非全無國家公權力介入或制止的空間,但應將婦女與胎兒兩造的權利,都加以對等考量,才不會失之偏頗。

五、「性解放運動」的時代意義與思維侷限

(一)「性解放運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起到的作用

「性解放運動」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誠如前文所言,中國傳統文化的貞潔教育,完全是針對女性而來;男性三妻四妾、尋花問柳,還可以美其名為「風流」,許多詩詞戲曲,都是在花街柳巷中與紅粉知己杯觥交錯所得來的靈感。既然男性可以縱情恣欲,為什麼唯獨對女性要加以道德禁制?性解放運動者見到了傳統對女性在「性欲」方面的嚴格桎梏,於是主張讓女性從「性」的罪感之中解放出來。其次,這也使得女性免於前述「因身體處理情欲失控而不見容於社會」的恐懼。因此這樣的訴求,是有其正面意義與價值的。

(二)從佛法觀點看「性解放運動」觀念思維侷限

但是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性解放運動」的思維隱含著兩個問題。第一,它無法教導吾人真正做到「情欲自主」,因為社會上「女性守貞」的禮教框架仍然存在,性解放的履行者依然要面對受到歧視與鄙棄的代價,他們未必有足夠的承擔能力,來面對這些變數。過往父母會要求女兒守貞,不是基於對未來女婿之愛,而是基於愛女心切,保護女兒避免受到傷害。所以當

性解放運動者無形中讓先行的女性置於險境,成為性社會問題治療過程中的人體實驗對象。第二、更根源的問題,是前述「初以習成性,後依性成習」的麻煩。亦即:心理需求引發生理變化,生理變化又加強了心理需求,兩者輾轉套牢、加深加重,卒至被過度追逐感官亢奮的習性之所桎梏,完全不由自主,與「解放」初衷背道而馳。以「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為例,唐伯虎遇到了美麗的秋香,不但是「天雷勾動地火」,甚至可以為了一親芳澤而賣身為奴。唐伯虎在秋香之前已數度陷入熱戀,秋香也不是最後一個。這種見美麗異性即「情不自禁」的身心狀態,實已宛若病態,一次發病就夠受了,為什麼還要讓自己一再發病呢?風流倜儻的唐伯虎與坐懷不亂的柳下惠,正好可形成歷史人物情欲考察的「對照組」,到底哪個人面對情欲,會更為自在、解脫?不言可喻。

六、異性戀與同性戀

一般將「欲」分為正常與不正常的二類。依佛法以觀,正不正常不從多數或少數,主流或非主流來判斷,而是依於「護生」的判準——凡其欲之發展已經傷及他者,就是不正常,例如:對他人的性侵犯、性騷擾、戀童症、戀物癖、暴露狂等等。性病態的形成,有的或許與過往惡業所形成的報體有關,有的則是欲貪熾盛,而心理需求所引起生理變化,協調性不足,還有一些人,可能在既往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經驗中,產生了創傷症候群,未能循著健康方式加以化除,卻透過壓抑、狂想等方式,導致造成心靈的嚴重扭曲與行為的變態發展。當病態的需求致使他人感覺受到侵犯,這時就不能再以「欲為本能」作為藉口而輕輕帶過,因為這已涉及傷害他人的「罪」(Evil)。

但是將異性戀視為正常,同性戀(以下簡稱「同志」)為不正常,則屬於不周延的歸類,因為這是異性戀主流機制下,視多數人的現狀等同於「正常」的看法。同志並不算是「少數族群」。依《金賽性學報告》在1948首次發表的數字顯示:全世界有百分之十的同性戀者。 依此類推,台灣應有兩百萬以上的隱性同志人口。但他們很少願意出櫃(公開其同志身份),原因無他,同志在社會上,依然飽受汙名化之苦。同志似乎是恥辱(乃至罪惡)的標誌,出櫃不但讓自己遭來異樣眼光,甚至會讓家人感到抬不起頭來。於是,有人為了確保自己免受歧視,自是不願出櫃;有人為了不捨親人傷心痛苦,更是不忍出櫃。

同志不願出櫃,並不代表他們就可平安無恙地潛隱在異性戀機制的社會裡。原因是,屬於個人的性傾向與同性戀情,或許還可以在私領域裡,保持個人絕對的隱私權;然而一份不受親友與社會祝福的感情,卻很難在因緣變動不居的社會裡,持久經營而不墜;即使倖得持久,由於沒有婚姻名份,因此也無法擁有正常夫妻在資源分配與財產繼承方面的法定權利。這使得同志人口雖然龐大,依然無法改變「弱勢族群」的處境。

同志的情欲容易被放大特寫,而讓「同性戀開轟趴」或「勤換性伴侶」之類的個案,被錯覺為通案。再者,容或有同性戀者性侵犯、性騷擾、戀童症、戀物癖、暴露狂等性病態之事例發生,但是異性戀者於此可說是無分軒輊。因此在沒有社會學精確的調查、統計數據,足以證實同性戀者性病態的比例高於異性戀之前,不能因此武斷地做出「同性戀一定比較具有『罪』的傾向」之結論。

依佛法以觀,異性戀與同性戀,同樣都是情欲,因此擁有情欲的共同特質——兩者都是動物本能,並沒有神聖與罪惡的分野,也沒有蒙受祝福與承受詛咒的殊遇。兩者的情欲,同樣構成繫縛身心的猛烈力道;同樣會因縱情恣欲或獨佔心態,而導致傷己傷人的罪行;同樣可予以節制(如忠於配偶)或予以戒絕(如獨身修行);同樣可予以轉化或予以昇華(如廣慈博愛)。因此,以異性戀的立場來指摘、歧視或質疑同志,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也因為佛法對情欲有如上見地,因此在佛教中,同志較未受到宗教性的壓迫與詛咒,也並未被視作需要「矯治」的病患;同志的情感生活,並未受到眾多的注目與討論。至多是「不習慣」旁觀同志戀人的親密動作,但話說回來,吾人又何嘗「習慣」旁觀異性戀人大剌剌的親密動作呢?

夫物不得其平則鳴。既然在佛教中,鮮見類似其他宗教對同志不利的神學論述,不曾出現「到底是要接納同志,還是要改變同志(的性傾向)」的兩造辯論,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同志們強烈的不平之鳴。大家似乎很有默契地將同志的性取向,劃歸個人生活慣性,禮貌地保持著緘默態度,而不會就著道友或信眾的性傾向,作出主動的調查或訪談。

然而,難免還是有些負面的聲音,出現在佛教圈裡。此中最常聽到的就是業障論,聲稱同志的性取向,來自惡業的招感。然而我們要問:

一、同志較諸異性戀者,真有較為深重的罪業嗎?是殺、盜、淫、妄的哪一樁,足以與同志產生必然的因果關聯?要知道,同志的身心狀態,大都良好;同志本身,並不因其性傾向而受生理或心理之苦;只要對他們不施以歧視、壓迫,他們是可以自得其樂的。同志之所以受苦,更多時候並非來自其罪業,而是來自異性戀主流文化的社會壓力。

二、同樣的荒謬邏輯,出現在對待女性、殘障、病患、災民、奴隸與動物的身上。好像她(他、牠)們屈居弱勢而承受苦迫,是活該報應似的。這種濃厚宿命論氣息的「像似佛法」,廣泛流傳於佛教界,以紫奪朱。持此論者,不但無心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而且經常對受苦眾生「傷口抹鹽」,讓她(他、牠)們倍增二度傷害。
三、退一步言,即使同志的性取向,真有來自惡業招感的成分,但試問無始生死以來,誰能保證自己沒有惡業?各種不同的惡業,招感不同的苦異熟果。面對眾生的苦異熟果,佛弟子理應學習佛陀的「護生」精神,悲憫、拔濟、協助其離苦得樂,斷無視其苦為「惡業招感」而予以壓迫與詛咒之理。

四、惡業有種種,歧視、壓迫以惱害眾生,正是惡業之一。準此,同志未必會製造干犯眾生的惡業,反倒是對同志的歧視、壓迫與惱害,肯定就是惡業;社會中如果存在這種共同偏見,那就是惡法「共業」。因此歧視同志的異性戀者,應該斷除如是惡業,並以「平等對待一切眾生」的清淨共願,來改變歧視同志的惡法共業。

異性戀主流文化對同志所施加的惡業,只要一日不改,那麼,同志將自己的性傾向當作是一種深邃的秘密,就成為無可避免的心理自衛機轉。這或許也導致許多同性戀情,因於當事人的焦慮感、不安全感,以及欠缺社會性支持,而無法免於悲劇性的結局,乃至造成了部分畸形發展的性泛濫現象。世人面對此諸同志悲情,不但無法體會「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的道理,反倒有意無意地將這些戀情失敗的悲劇與性氾濫的現象,拿來證明同志在品格與生、心理方面,確乎較為卑劣,這當然更激發了同志的憤懣之情與不平之鳴。這種惡性循環的互動模式,於是攪拌出了更多的惡業與苦迫。

為了改善前述惡業與苦迫循環無已的不良現況,同志運動實有其必要。作為一個「眾生平等論」的服膺者,佛弟子應大力支持同志爭取平等對待的權益,如同支持性別平等、階級平等與物種平等一般,而不祇是保持高度禮貌的緘默而已。

回到根源的「情欲」問題來看,同性戀或異性戀同樣都面臨著「心理需求引發生理變化,生理變化又加重心理渴求,重度的心渴需求又更強化了生理需要」,這種週而復始的輪迴之中。二者都存在「情」與「欲」的問題,因此異性戀歧視同性戀,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同性戀之所以被關注、質疑,主要在於同性戀者的性接觸,被認為是不正確的接觸。然而人類為了尋求生理的滿足,原本就存在多樣方式,除了異性的性接觸之外,也包括自慰行為,以此而論,同性戀的性接觸,不過是其中一種滿足生理渴求的途徑。倘若以此而將同性戀視同「罪惡」,那麼所有尋求性欲滿足的方式,可能同當都不登大雅之堂。

那些因傷害他人而帶有「罪」性的性行為,例如性侵犯、性騷擾、戀童症、暴體狂、戀物癖等,可以說是最値得悲憫的一群人,因為這已不只是道德上的罪,甚至形成法律上的罪,往往身陷囹圄,害己害人。

要讓這些人不對他者產生傷害,是不是只有囚禁以隔絕於社會之一途?既然習性並非不可改易的天性,那麼,性病態有沒有可能療癒呢?原則上,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永不改變,只要因緣具足就會改變。因此性病態亦有可能在戒、定、慧的專注習學之中,獲得療癒。只是習以成性未必易改,習性的頑強,會讓人在遇境逢緣時,容易重蹈覆轍。因此,也無須過度樂觀地以為,只要此人在念佛、禱告中,痛哭流涕地認罪悔改,就一定可以斬絕不堪的習性。但也不必認為他們的痛哭流涕與認罪悔改是在演戲與欺騙,因為那也很有可能是在清淨法的因緣際會中,自然出現的真情流露。

七、結語

綜上所言,本文可歸納出如下重點:

一、情欲是生理與心理的綜合反應,生理的訊息固然會擾動心理,但心理的欲念也會導致生理的渴求。而且追根溯源,是心理的欲求在牽動著生理,這才輾轉加深、加重,而形成牢不可破的習性。但這只是習以成性,而不是不可改易的天性,因此亦可以反向操作,以培養轉化或昇華情愛,節制或超越欲念的習性。

二、戀情是我愛所拓展出來的我所愛,性欲是自體愛所延伸出來的境界愛。五欲都是障道因緣,但在諸種欲望之中,情欲繫縛眾生的力量最為猛烈法。

三、情欲無罪,戀情與性欲都能覆障解脫,但並不等同於罪惡,因此被歸類為「有覆無記」。但若聽任其發展成縱情恣欲或獨佔心態,亦將導致傷己、傷人的罪行。

四、因此,修道者必須戒絕情欲,專修梵行,以獲致心靈的超脫;世俗人雖不必戒絕情欲,卻必須節制情欲(不邪淫),一來身心較為清涼,減少情欲糾結的熱惱,二來亦可保障家庭的和諧,配偶與後代的福樂。

五、眾生名為「有情」,因此情欲是大多數眾生的自然反應。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情與欲可依戒學以節制之,依定學以遠離之,依慧學以超脫之——透過戒律的規範,可以讓人節制情欲的發展。透過禪定的修習,可以讓身心輕安,自然離欲。透過智慧的觀照,可以將情感轉化,並昇華為疼惜眾生的大慈悲心,讓欲念冰消,徹底獲證身心的解脫。

六、「貞潔教育」的立意雖好,施行於東方社會,卻很有可能加劇性別歧視,因此以推展「身體自主權」教育為宜。但「身體自主權」亦不宜無限上綱,面對胎兒生命權時,宜多憫念眾生,而作審慎處置。

七、性解放運動有其時代意義,但勇於先行者很有可能被社會成見之所犧牲,形同人體實驗的工具。而性解放過程中,對感官亢奮的過度依賴,很有可能讓人更增束縛而不得解放。
八、同樣是具足情欲的凡夫眾生,同樣得面對情欲的紛擾,因此異性戀不宜視同性戀為病態,否則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佛家的情欲觀,可依「緣起、護生、中道」論整體綜觀。佛家的「緣起」論,重視情與欲的個別差異,而將性病態視為可憐憫者,不會視其為「無藥可救」。並進以解明個別差異的緣由,期吾人能培養良好的性道德觀,避免養成性依賴與性病態的頑強習性。由「緣起」論而建構「護生」論,在「情欲無罪」的前提之下,依然要鑒別傷己傷人的性病態,要求強力矯治。
以此性與性別正義的基礎理論,來看建構兩性乃至多性平等的性政治學與性法律學,還有許多可以著墨的地方,但是限於時間與篇幅,本文就此打住。

──原載於《中華性/別:年齡機器》,台北:圓桌文化出版社,2011年12月。

參考書目(略)

(刊於弘誓雙月刊第122期)


《警世鐘》

情愛重縛

堪布益西彭措仁波切 開示

一、情欲現狀

1、文藝作品中的迷幻情愛

如果說死亡是這個世界人們最恐懼的事,那麼愛情則被人們認為是世界上最悅意的事情,愛情作為文藝影視作品「永不衰落」的話題而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人們用各種各樣的語言、詩篇來讚美它,用音樂、戲劇來表現它。缺少了它,人生好像暗淡無光;而有了它,再艱苦再沉悶的生活似乎也變得絢麗多姿、生氣勃勃。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將人生的幸福寄託於它,有些人甚至將它視為人生唯一的幸福,缺少了它,便覺得是此生最大的遺憾。

文藝作品中所描寫的愛情,成了人們生活追求的模式,對此人們心中充滿了種種幻想和憧憬。由於文藝作品潛移默化的作用,人們總覺得只有像文藝作品中那跌宕起伏的情節、纏綿悱惻的心靈波瀾下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生活。人們渴望能過著如書卷中所描寫的那樣多姿多彩的生活,渴望過上「不平凡」的生活,認為這樣生活才不枉度一生。

在影視中,聲光色彩的渲染、曲折的情節、戲劇化的場面,撩撥著人們本來就浮躁不安的內心,這些浪漫的情節使人如癡如醉,禁不住希望自己也能身處其境。深受這些欺誑性描寫和假相的影響,人們認為在日益枯燥的生活中,只有愛情的出現,生活才會有亮點,人們渴望著這種奇緣巧遇。

2、現實中的真相

和想像中的浪漫愛情相比,現實中的婚姻大多數是男女雙方家庭背景、社會地位、經濟實力的一種利益均衡,婚姻的組合多數是按照俗話中的門當戶對來進行。在現代愛情與婚姻中,人們往往棄對方的道德、修養於不顧,虛榮而短淺地盯著對方的家產、權勢、容貌等外在包裝,這些外在包裝本身即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假如一方的經濟和社會地位增值或者貶值,那麼以功利為基礎的婚姻關係便隨之動搖起來,男女雙方的感情裂縫也開始出現。

這是一個巨變的時代,一方面,經濟的高速發展,致使短時間內改變了許多人的政治、經濟地位,也相應改變了許多男女婚戀中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激烈的社會競爭給人的心理帶來沉重的生存壓力,使得人心躁動不安,缺乏穩定的生活信念,價值觀和情感波動性極大,因此以往倍加珍惜的情感在新的外界環境下容易產生動搖,人們在家庭組合方面日益缺乏長久性觀念,家庭危機日益深重。

隨著西方生活方式的輸入和經濟浪潮的推波助瀾,這個幾千年來家庭觀念至上的文明古國,在家庭觀念上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種種「現代」因素的影響下,現代家庭有如狂風駭浪中的孤舟,漂搖不定,隨時都有傾覆的可能。

3、當今時代情欲的迷亂狀態

伴隨全球化進程的日益深入,西方的性解放思潮已經在世界各地蔓延。西方社會自近代以來一直提倡和強調個人欲望的滿足,他們認為人的欲望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不應受到外界和自身理念的抑制,人的欲望能否得到滿足以及滿足到何種程度,是衡量人的生存價值和人生成功的重要標準。

興起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性解放思潮認為: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所愛的人的自由,只要雙方情願,彼此就可以一起生活,個人的生活方式不應受到干涉,以往的傳統道德觀念是這種自由的束縛。人本應該享受情欲,通過性的自由和開放,就能消除當今社會沉重的壓力和人生的痛苦。實際上這只是有些人為了無所顧忌地滿足情欲的刺激,而套上「自由」這件現代人認為神聖不可冒犯的外衣,以自由和人權的旗號,為情欲的濫行在言論上找到合理的依據,進而取代傳統的倫理道德。

情欲被幾近瘋狂地美化、鼓吹,由於輿論傳媒的大肆渲染,人們浸染其中,在潛移默化下,兩性之間的倫理道德觀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傳統家庭觀念日益淡薄。從人們日常語言的變化中也可以略見一斑,以前邪淫、通姦這類詞彙,現代人聽起來覺得太嚴重、太刺耳,代之以外遇、婚外戀、同居、試婚等等近乎中性的詞彙,以往對破壞家庭、破壞傳統倫理道德的不良行為的譴責,現在轉為同情甚至羨慕,罪惡感在人們心中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逐漸認同。許多人對於兩性之間的惡行不但沒有羞恥感,反而認為是一種時尚追求,是現代文明進步的體現。許多人奉行男女好則聚、不好則散的觀念,想無拘無束地在情欲世界中瀟灑走一回。

今天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打造了一個日益豐富的物質世界,在這個社會,持續使用陳舊物品被認為是和時代發展不相稱的落伍行為,頻繁的更新換代則被視為能促進經濟發展和消費而倍受鼓勵。這種對待商品的觀念,被一些人用來對待他人,當對對方的新鮮感消失之後,就把對方視如舊物件一般拋棄不顧,重新去尋找新的刺激,此時人心的冷酷和自私表露無遺,人之為人的尊嚴也因此喪失殆盡了。

一夜情正是當今時代部分人情欲放縱的反映,所謂一夜情,就是兩個彼此陌生的人為了滿足情欲的空虛而作短暫的一夜風流,彼此無須了解,也不必負社會責任,甚至連對方的名字都可以不知道。這種以往只有在西方幻想般的情愛影片中才出現的情景,如今在大都市的酒吧、歌舞廳、娛樂場所中卻時有發生。在人們盡情享受現代化物質生活、衣食住行都充分展示出現代物質文明的同時,部分人的這種一夜苟合、露水夫妻的生活狀況,卻墮落到禽獸的級別,雙方連感情都可以不要了,成為純動物的宣洩。可怕的是這種生活竟然成為都市中部分現代文明人所追求的時尚、前衛生活方式,在媒體和人們交談中成了時髦的話題。

然而事實告訴我們:這種將婚姻家庭、人間道德倫理視為兒戲,如飛禽走獸般的生活,這種顛倒妄為的瘋狂行徑,只會使人類墮落到動物的層次,終將釀成難言的悲劇。

情欲的氾濫加深了燈紅酒綠、糜爛腐化的生活,且看今天都市裡夜總會、歌舞廳、按摩房、桑拿浴室比比皆是,黃色書刊、影碟屢禁不止,互聯網也成為色情氾濫的溫室,大量的淫穢文字和圖片在網上傳播,網路上,成人話題總是人氣最旺。在這種肆意宣染、煽動情欲的環境中,情欲的吸引力、粘染力會有多強?況且這本是人最容易被吸引甚至拋棄一切而投注的地方,也是人性中最為脆弱最容易迷惑的地方,在這樣迷離混濁的環境中,有多少人能保持清醒的頭腦而不為所動呢?

在商品經濟的浪潮的推動之下,大量年輕女性湧向經濟發達地區從事各種色情行業,即使在偏僻的城鎮也能見到星星點點的髮廊、洗足屋、按摩房,人們把自身轉化為商品進行交易,出賣自己的靈魂和肉體以換取金錢、身份,有些女人的口號是拿著青春賭明天。在競爭日益激烈、工作機會難以尋找、勞動強度加大的社會背景之下,有的人拿自己的肉體和青春換取生存的資源,有人則把它當作獲得物質生活享受的捷徑。由於內心沒有了道德倫理觀念,人們並不為這種賺錢方式產生道德的羞恥感。

色情成了權錢交易中的有效資本,據報導,大量受經濟犯罪指控的官員身陷其中,因為抵制不住美色的誘惑而被捲入罪惡的漩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人性的弱點,把色情作為打通關節擺平障礙,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目的的一種工具,在有些人的手腕裡,則成為一張腐蝕他人的王牌。這裡人們夢寐以求戀戀不捨的青春美貌,並沒有人們心中幻想的那樣潔淨美麗,相反變成了可悲的罪惡點綴,這些外表豔麗的儀容成了墮落、骯髒、頹廢的生活載體。

以廈門運華集團特大走私案主要策劃者操縱者賴昌星為例,據《北京晨報》2001年8月22日報導,賴昌星為了拉攏腐蝕當地官員,不惜花費1.4億元建造了一棟七層紅色小樓,人稱「紅樓」。這座紅樓像個大染缸一樣,但凡進去的人大都是「紅」著進去,「黑」著出來。

以前經常光顧紅樓的原廈門市委副書記劉豐曾說:「他這棟紅樓,說是搞接待,接待客戶,實際是為了猖狂走私活動開闢道路,搞這些場所有吃有喝有玩,設施比較齊全,他還搞了一些小姐,實際上是人家俗話說的拉攏腐蝕幹部的一個染缸。」

今天人們為了談好一單生意,為了聯絡感情,為以後的利益著想,色情賄賂成了屢試不爽的手段,這大概是種種夜總會、舞廳、洗足屋、按摩房興旺的一個原因吧!

二、情欲享受的宣傳

利用色情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這是商人達到自身目的獲取利益的法寶。除去專門的黃色影視之外,一般的影視也總是以男女之間的情愛為主題,一個人打開電視觀看這些劇情,就會被其中迷離的情欲所薰染。在金錢利潤的驅動之下,有些網站為了追求點擊率,專門設有情愛方面的論壇以吸引人氣,加上網路傳播快捷,影響範圍極廣。

據《鳳凰圖刊》2004年第27期報導:在中國九千萬網民中,許多青少年常常光顧色情網站,許多人運用半色情圖片作為自己電腦和手機的待機屏幕。2000年的一次調查顯示,中國三十歲以下的男性有70%遊覽過色情網站。2004年春天,廣東省十六個嫌疑人試圖向全國散布四百四十萬張色情光碟。政府官員估計,中國大陸有超過五百個的色情網站,而民間統計的數字可能是該數字的二十倍。

2005年初,安徽省公安機關成功破獲了中國淫穢色情網站第一大案──「九九情色論壇」案。安徽警方一舉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十二人,摧毀該色情網站在境內的組織體系,使該網站被迫自行關閉。至2004年四月份,初步統計其點擊率有四億次之多,在線人數每十分鐘達一萬五千人。「九九情色論壇」在收購另一色情網站後,註冊用戶超過三十萬。該網站擁有淫穢色情視頻文件六千多件、圖片十萬多張、淫穢色情文章兩萬多篇。

據安徽省公安廳網路安全監察處處長田揚暢說,由於該網站部分內容免費,因此三十萬註冊會員中大多數是青少年。在抓獲的十二名色情網路骨幹分子中,有兩人是在職教育工作者,一人竟然是某省一所中學的副校長。為吸引青少年登錄該網站,該網站模仿校園體系構建組織體系,如初級會員的網上名稱為「小學一年級、二年級」等,網路管理維護人員也冠以「班主任、教導主任、校長」等名稱。

當今時代,有些人對於個人隱私已經沒有什麼顧忌了,有時暴露自身不光彩的經歷和隱私,竟然成了使自己成名獲利的一種快捷手段,有的作家甚至號稱用身體來寫作,這些作家不去反映現實生活中人們所面臨的深重困境,不去反映人類內心的良知,反而以渲染粗重糜爛的肉欲引以為豪,在網路和一些出版物上將自己的淫亂史公諸於眾。什麼時候人們引以為恥的東西驟然變成可以毫無羞愧的公諸於眾?難道人們的道德觀念和羞恥真的不需要嗎?

下面看一段一篇文章的原文摘錄:

「面對著上百個新新人類女孩──她們有的耳朵上打了七八個孔,有的抹著藍嘴唇──女記者(隱去姓名)有一種惋惜,甚至退縮和痛悔。她曾經被當作反傳統的美女作家,她也很高興自己『女性新潮生活方式的展示者』的身份。但她漸漸發現其中的極大弊病,這種社會時尚在迷惑著一些人,像坐著迷人裝飾的花車駛向山澗。

這位女記者迄今已經採訪了四千個中國人,她『絕對隱私』的旗幟亮出後,那些『新新人類女孩』像潮水一樣湧向她。她們認為在這裡把自己赤裸起來也是都市時尚的一部分。

一位十九歲的女孩來找女記者,原因是懷孕了,她向女記者借了三百元錢,這位女孩做墮胎手術滿不在乎……當時女記者還為這個女孩的勇氣為『這個社會進一步開放和對個性的寬容而高聲喝彩』。

但是伴隨著四年來採訪對象的增加和採訪的深入,這個『反叛傳統和禁忌的的鼓吹手』開始思考和醒悟,『這難道就是我們所期待的社會變革和進步嗎?』她們沒有敬畏,沒有恐懼。比如人工流產的女孩子,她們不認為那是個生命,而認為是身體裡的一個垃圾。

『這些女孩子太沒禁忌,她們認為什麼都可以用錢買。她們很直接很「酷」,有的上來就問,我的經歷很豐富,採訪一次給多少錢?有的上來就抓我手機,要我送給她……她們與男人分手了或是生氣的時候就讓我請吃飯,她們認為人生就是吃飯、與男人在一起……。』

當記者採訪一位十九歲就得了愛滋病的女孩,這位女孩自帶杯子,不想傳染別人。女孩說『我付出這麼多代價,才懂得了自尊。』」

這位以寫他人私生活隱私而聞名一時的女記者,面對放縱無羈的「新新人類」開始醒悟了,女記者有了惋惜和痛悔,這也許是這位女記者內心的一種良心發現吧。

目前,講述婚外戀和一夜情的記述、採訪成為一種文化消費時尚,這方面的書籍甚至成為暢銷書。許多書報雜誌和影視文學作品都以描寫顛覆倫理道德的叛逆行為為時尚,追求新奇刺激,為了滿足作者自身的名利,滿足部分人畸形的心理,而營造一種號稱前衛高雅實則庸俗無聊的污濁氣氛,不知道這些作者們何日才能良心發現!

印光大師在《勸毀淫書說》中說:「但以聰明子弟,靈敏婦女,一睹此書,悉為所惑。初則豔其詞章,以為佳妙。繼則情隨文轉,不能自持。遂致竟以希聖希賢宜家宜國之身,甘作鑽穴踰牆偷香竊玉之事,而絕無顧惜者,皆此等邪書之所蠱惑也。」

年輕的少男少女未經人事,看了淫穢的文字圖像之後,往往神魂顛倒把握不住,沒有理性分析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何況這本是人性中最脆弱的地方,有的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荒廢學業,損害身心,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一個人以內在的貪欲為因,以外境的聲色為緣,一旦情緒上產生宣洩欲望的念頭,就會想到現在這麼多人都是這樣放縱情欲的,而且專家學者都講了這是追求自由追求人性的解放,滿足欲望是美好的事情,不是道德禁忌,也不是什麼惡業,為什麼不去試試呢?於是自我控制的閘門打開了,極容易致使其人行持邪淫方面的惡業。

三、情欲的痛苦

愛情真的如人們所想像的那樣,能給人真實、永恆的安樂嗎?事實上,從最初的求愛、中間的結合,直到最終的分離,人們品嘗的只有酸苦的情愛之果。

1、最初求愛之苦

首先在求愛的過程中,要博取對方的歡心,不付出沉重的代價是很困難的。不必說平民百姓,即使帝王將相也不例外,這樣的例子古今中外可謂舉不勝舉,遠的不說,當代美國總統克林頓就是一個典型例子,一個超級大國的總統為了一個女人,不得不在世人面前檢討自己的過失,以致名譽掃地,臉面丟盡,這恐怕是他本人在放縱得意時萬萬想不到的吧。

《入行論》云:「復次女垢身,無酬不可得,今生逐塵勞,彼世遭獄難。」藏地根霍仁波切說:「上等女人要花費金銀財寶才能得到,中等女人要以犛牛和馬匹來換取,下等女人也要以錦緞來換取,沒有財物是得不到的。」看看今天的實際情況何其相似,今天博取美貌女子的歡顏,需要豪華氣派的樓房、名貴的跑車和華美高檔的衣飾,只有沉浸在這些閃爍著虛榮和名利光彩的泡沫中,美貌女子的芳心才可能被打動。就一般人而言,至少也需要有一套住房和穩定的收入,這對於城市人或農村人來說,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些也是促使青年人拼命勞作的原因之一,為了博取女子的歡心,足以讓一個人在世間辛勞。

在情欲追逐的過程中,男人的資源是財富地位,女人的資源是青春美貌,在剛剛步入社會的青年當中,身為富家子弟的畢竟不多,大多數還需要白手起家,沒有錢財,憑什麼去博取女子的歡心呢?一場愛情的起步,看似會有好的展開,然而最終不歡而散,推究起來大多還是經濟原因所致。

為了滿足女人各方面的欲求,人們不得不勞碌造作種種惡業,來世還要飽受三惡趣的痛苦。許多腐敗官員為了包養情婦,滿足女人虛榮奢華的生活要求,不得不鋌而走險,走上經濟犯罪的道路,最後鋃鐺入獄。

前河北省國稅局局長李真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為了滿足其情人享受奢華生活的欲望,他一步步落入貪污腐化的泥坑難以自拔,最後命喪黃泉。

在《地獄門前──與李真刑前對話實錄》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獄中,李真對記者說:「送我上斷頭台的也是她(指其情婦),她若不穿上千元一件的服裝,不用數百元的化妝品,不為掙不到錢發牢騷,我也不會犯這麼大的事。」

這位鋃鐺入獄者在臨刑前對記者這樣悔恨:「刀不架到脖子上,就沒有切膚之痛。說實在的,我是從被判死刑後,才知道古人那些警示是多麼精闢,多麼重要。前段時間看書,還看到了一句話,也是警示好色之徒的,讓人毛骨悚然:『羅襪一彎,金蓮三寸,是砌墳時破土的鐵鋤。』想一想這幾年來,我與她的交往,還真是這麼一回事。我每滿足她一分心願,就等於讓她給我掘了一鍬墳土。我好像看到了,她一鍬一鍬的鏟起,漫天飛揚……她是誰,她為什麼這麼心狠?她笑著,但手裡的鏟子沒停過。現在我看清了,她就是秋蓉,那個送我下墓穴的女人呀……唉!過去的山盟海誓哪兒去了?過去的似水柔情哪兒去了?……過去的一切,難道過去的一切都是假的?……」

以上是一位死刑犯臨刑前的幡然悔悟,李真為了博取情婦的歡顏,逐漸使欲望膨脹到無法控制的地步,為追逐情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直至喪身,有理智的人難道不應該從這個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劣性事例中吸取其中的教訓嗎?

再者,情人雙方的心態變化無常,晴雨不定,時而歡喜時而憂,為情欲繫縛的人們總是飽受著情欲貪求的折磨。米滂仁波切著名的教言《老密咒士和月亮童子》中生動地講述了一位被情欲花箭擊中的老密咒士的痛苦,這位老密咒士白天茶飯不思,無精打彩,夜間輾轉反側,難以成寐。正如聖天菩薩所說:「若意常外馳,彼樂為何等」,內心處於這種心猿意馬的狀態,有什麼快樂可言呢?

在情欲被挑動起來而內心又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人的身心便脫離了正常狀態。沉醉於情愛的貪戀中時,分別念產生的幻相使人變得如同一頭沉迷的醉象。如果貪戀的對象最後沒有追逐到,內心會產生強烈持久的失落感,以為人生快要走到盡頭,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意義,許多人甚至為情感而輕生,這些都是人間八苦中的「求不得苦」。

在情欲的追逐中,人們實際也是在滿足自我的占有欲和控制欲。比如,認為對方是「我的」,這時對方和「我」的房子、「我」的家電、「我」的車子一樣,是我所占有。這正是一種堅固的我所執的表現,實際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恆時占有對方。人在追逐情欲時,往往以自我為中心,帶有強烈的自私性,彼此都希望對方的所作所為按照自己的意願而行,能聽自己的話,稍不合自己的心意即產生煩惱,然而每個人都有自身的人格、自己的想法,一個人又如何去主宰另一個人呢?

2、結合之後的痛苦

涉世不深而又充滿幻想的青年人,總是把愛情看成如鮮花一般絢麗,幻想組建一個充滿情趣的家庭,然而一旦步入婚姻的圈子時,就會發現家庭生活不外乎柴米油鹽,不得不奔忙於各種雞毛蒜皮的瑣碎雜務。尤其是當代社會人們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壓力,人就像馬匹被套上馬鞍、馬刺,開始馱起沉重的生存負擔,尤其是周而復始地重複著單調乏味的生活,更使人深深地失望。

《入行論》中說:「多欲卑下人,白日勞力竭,夜歸精氣散,身如死屍眠。」對照當前人們現實生活的圖景,便會發現這是極其恰當的描述。以公司企業的職員為例,他們每天都像釘子一樣釘在固定的崗位上單調持續地工作,加上競爭激烈、對失業的恐懼,導致身心極度疲憊。在城市裡工作的人,下班以後,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從單位回到家裡,吃過晚飯,渾身疲軟乏力,坐在電視機旁已是睏意難支,這樣的生活哪來什麼精彩之處?人們幻想中的情愛樂趣早已不見了,有的只是沉悶的日子,從青年到壯年再到老年,就這樣走過一生的歲月。

鮮花盛開時,確實炫人眼目,但最終必然枯萎,同樣,人們心中的美好幻覺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殘酷的現實擊得粉碎。這時人們往往會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其實這是從虛幻想像走入真實生活的必然痛苦。因為人們心中美好的幻想僅是一種非理作意,所以它不可能長久,像肥皂泡一樣終究會破滅。一切都將歸於平淡,歸於人生本有的痛苦煩惱。雖然現代人不願意去正視它,但人生的痛苦並不因為虛幻的憧憬而轉變消失,為什麼偏偏不尊重事實而喜好徒勞的幻想呢?人們沒有體察到情欲是痛苦之本,反而以為追求情愛所帶來的短暫感官歡樂能代替人生的痛苦,這只是一種本末倒置、不明智的想法而已。

人心就像秋天的雲朵一樣變幻無常,尤其在浮躁異常的現代社會中更是如此。男女雙方組成家庭,時間一旦長久,先前的新鮮感和美好的感受隨著時間的遷移而蕩然無存。戀愛的時候,人們總是展示出自身亮麗光彩的一面,而將弱點隱藏,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一旦兩人步入真實生活,各自的積習、弱點都顯露出來,雖然現代人口頭上愛講民主博愛,然而落實到距離最近的兩個人身上,卻依然不能容忍對方的缺陷,對對方失望的情緒由此滋生。許多人的生活開始變得枯燥乏味,兩個人生活在一起甚至無話可談,兩眼相對都覺得是多餘的,許多家庭的冷戰由此開始,以前的濃情蜜意變成了冷若冰霜,歡聲笑語被彼此的沉默代替,城市中多少家庭沒有情感交流,彼此同床異夢,家庭名存實亡,僅僅是因為住房、財產、子女撫養和名譽等原因才維繫著。於是男人就去追求另外的女人,去尋找新的刺激,或者女人去尋找另外的男人,當今時代流行的婚外戀基本上就是這種情形。這是人間八苦中的「怨憎會苦」。

實際上這都是人的分別念在作祟,同樣的兩個人,前後之間的心態竟有這樣大的差別,如果愛情的本性真實存在的話,那對同一個人的認識和態度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差異?人們一旦對身邊的人對身邊的生活感到失望,就會想當然地認為新的伴侶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生機活力,但是如果不具備應有的忍讓和寬容,和另一個人生活久了,仍然是缺陷一大堆,彼此之間照樣矛盾重重,煩惱不斷,只不過是先前生活經歷的一次重演而已。

仔細觀察當代人的內心世界,變幻莫測的分別念尤為明顯、強烈,而且生活的享受方式花樣翻新,時時都在變化,在這樣一個消費至上的時代,人們不得不為內心分別念滋生的情感所累。

人們任性放縱,隨意結合,朝秦暮楚,毫無克制,認為放縱而為即是自由,即是人生的快樂幸福。之所以會有如此荒唐的見解、瘋狂的行為,只因為自身的理智被非理作意所控制,陷於虛幻境中不能自拔,看不到迷亂所帶來的痛苦,反而癡迷地認為通過異性能帶來人生的歡樂,實際上帶來的只有今生來世的難言苦水,這實為深重的煩惱業障。

3、最後分離之苦

現代人在情感方面表現得似乎很放得開,很隨意,實際上男女雙方一旦真的分手,仍然深受情感的傷害。由於人們對情感的執著非常深重,因此對情感的喪失也倍感傷心失落,假如心靈還沒有徹底麻木,人們還是會反覆咀嚼失戀的痛苦,吞下失落的眼淚,進而藉煙酒麻醉自己,為自己尋找開脫。現代人除了言行放縱的一面,內心是多麼脆弱,被情愛控制的人真是可憐憫者。

對於離異者來說,尤其是離婚的中年女子,青春和容貌流失殆盡,顧影自憐,那種被生活拋棄的感受刻骨銘心。向前展望只有孤寂衰退的老年,感覺人間再也沒有溫暖,內心極為痛苦自卑,家的破碎也致使許多孩子過早地失去了雙親的關愛、失去了家庭的溫暖,在這些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籠罩著巨大的陰影。

世人嚮往恩恩愛愛、如膠似漆的生活,然而即使生活在一起,也只是因緣湊泊暫時相聚,一旦因緣盡時,必然隨各自的業力而漂泊。今世為夫妻,來世或許成為互不相識的陌生人甚至怨敵。「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到來各自飛」,「人有悲歡離合」,未來聚散不定,這又豈是耽著情欲的凡夫所能作得了主的?印度的帕單巴尊者曾說:夫妻無常猶如集市上的遊人一樣。因此,對於人間聚散應當以放下隨緣的態度來看待。

四、縱欲的本質

縱欲真的能給人帶來快樂嗎?下面看看真實的情況:

根據2004年4月18日新快報《廣州性放縱隱私群體》報導,接受記者採訪的女士說:「我曾經選擇了放縱自己,但我並沒有獲得快樂。」一位二十九歲的導遊小姐對記者說:「在很孤獨和空虛的時候,我常常放縱自己的身體,但是過後,我得到的是更多的空虛,還有對人性的懷疑──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對誰產生真情。」

記者在採訪調查時注意到,幾乎所有參與這一活動者都存在著心理問題──他們緊張、冷漠、空虛……,他們中絕大部分都不容易在這種出軌生活中得到快樂,甚至更加無助和空虛。

《中觀四百論》中說:「貪蔽如搔癩,不見欲過失,離欲者則見,貪苦如癩者。」可以現量觀察到,縱欲者內心欲望的竄動如飢渴者一般,由於貪欲不斷串習,已經增長到極強的程度,因此一旦稍遇外境的挑逗刺激,內心的欲望就會難以抑止地湧現。這種欲望發洩的過程,如同麻瘋病人渾身痛癢難止,要用手搔撓一樣。在搔撓過程中,伴隨癢痛的緩解,麻瘋病人往往感覺舒適快樂,實際上在此期間,皮膚傷口被越抓越大,而且日趨腐爛,但病人已經在所不惜,為了求得短暫的快意,其他則全然不顧。對照縱欲者來說,在其欲火焚燒之時(其實這正是被分別念逼迫之苦),為了短暫一刻的歡娛,也是不顧理智和倫理道德,將這些拋在腦後。

然而,誰會把麻瘋病人的搔癢看作是一種快樂呢?這種搔癢正是疾病侵擾的痛苦體現。同樣的道理,深染貪欲之毒的縱欲者在貪欲煩惱的逼迫下,在短暫時刻中欲望得到滿足,也不是真實的快樂,而是煩惱痛苦的體現。其欲望宣洩之後,給人帶來的只有空虛無奈,而且欲望被越挑越大,對欲望的貪著更加嚴重了。從離欲者的視角來看,縱欲者和麻瘋病人很相似,都是痛苦的病人。以大乘修行者來看,今世這些縱欲者在貪欲毒癮的推動,掀起一浪又一浪的欲望狂瀾,就如同失去自控能力的病人發作一樣,真是可悲憫者。

現在有些人將縱欲的後果看得過於簡單,他們認為這有如喝水,喝完水就完了,縱欲者沒有因果的概念,只想到縱欲過程的短時快樂,卻不知欲望如同烏雲,會把自身籠罩在輪迴之中,千生萬劫難以解脫。

五、邪淫危害

起源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性解放運動曾席捲了美國和歐洲,數十年之後,人們發現由此帶來的許多社會問題,諸如男女關係混亂,傳統家庭解體,婚姻關係脆弱和隨意,單親家庭背景下青少年的犯罪問題,這些導致人類倫理道德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

今天這股西風也已經在中國慢慢興起,人們在行為道德上越來越喜歡模仿西方人的觀念,特別是年輕一代,不但在物質生活的享受上向西方看齊,而且行為道德和兩性關係上深受西方影響。

對於邪淫的危害,以下講當今最嚴重的兩種:墮胎和愛滋病。

1、墮胎

目前中國每年的人工流產為一千萬例,有一半是未婚女性,據報導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統計分析了1991年至2000年近十年來人工流產的情況,未婚青年人工流產數占全部人工流產的55.33%,其中年齡小於二十歲的未婚青少年人工流產數占16.5%。

2002年7月18日,廣州市海珠區某中學一名高中女生在自己家中產下一名男嬰,因害怕父母的責怪,居然用剪刀插男嬰的喉嚨和心臟,後見男嬰未死,便將男嬰扔下五樓。基於現實原因,現代人把墮胎看成很隨便的事情,但從因果方面來看卻是殺生行為。

2、愛滋病

邪淫帶來的另一惡果,就是愛滋病。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2004年愛滋病流行報告》,目前全世界的愛滋病感染人數已突破三千九百萬人,有三百萬患者在這一年死去。至今已有兩千五百萬患者死於愛滋病,在未來十年中,愛滋病患者可能超過一億。愛滋病成為當今世界最嚴重的疾病。

2002年6月27日,聯合國愛滋病中國專題組在北京發布了有關2001年中國愛滋病形勢的報告,該報告稱,中國目前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數可能已超出一百萬。報告特別提出,中國雲南省等七個省份目前已出現愛滋病的局部流行。在雲南瑞麗,普通人群中的愛滋病病毒陽性檢出率竟然高達1.4%。

衛生部愛滋病預防與控制中心首席科學家曾毅院士指出,根據預測,如果中國愛滋病病毒感染人數每年以30% 的速度遞增,2010年全國愛滋病病毒感染人數將達到一千萬人。曾毅院士說:「類似大規模的輸血感染今後不會再有,吸毒感染的情況雖然還會發展,但今後更重要的是性途徑。」

世界銀行報告認為,愛滋病對經濟發展造成嚴重的後果,除非採取措施,許多國家將會瀕臨崩潰的邊緣。患愛滋病死亡的人往往是青壯年,他們留下的子女無人照顧,隨著疾病的擴散,孤兒的撫養和教育將是沉重的社會負擔。南非這個非洲最繁榮和安全的國家,現在由於愛滋病的纏繞,致使經濟大幅衰退。基於社會行為生活方式和特點,最容易感染愛滋病的人往往是青壯年,在非洲一些地方,很少能見到有勞動能力的人,只剩下兒童和老人,人的平均壽命從六十歲下降到三十歲,造成整個社會年輕人短缺、社會心理恐慌甚至絕望。

這種世界上最可怕的疾病,今天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並非事出偶然,這本身就是因果報應,這是人類放縱不羈、顛倒人倫、漠視因果法則所帶來的沉重苦果。因此,在世人想方設法阻止這種惡疾蔓延擴散的同時,還應讓每個人心中明白:如果不依因果規律荒唐妄為,就必然要在今生來世遭受苦果。

六、情欲的對治

在這個世界,是否人人都將欲樂執為人生的最大快樂而緊執不捨呢?並非如此,在修習不淨觀的行者眼裡,人間欲樂如同糞堆、火坑和毒蛇,避之唯恐不及,而脫離愛欲染縛的成就者則見欲樂猶如空花,了不可得。這是由於他們在各自不同的層次上照見了事物的真實本相,從而遠離了普通人的非理作意。如果我們按照佛菩薩的教言來觀修,同樣可以化煩惱為清涼,使情欲之火當下止息。

以下就所貪對象一生的無常遷變、不淨幻化本質和慈悲觀作相應的分析,以期息滅情欲煩惱。

1、所貪對象一生的無常遷變

為方便起見,以下均以女性為例說明,對於男性應作同類觀察。

我們的目光不應只停留在女子一生中短暫的光耀時刻,應該觀察她一生的走向。比如從出處開始觀察,她是從父母精血腥臊交媾而來,從污穢之處降生,又從一個意識混沌、不明世事的幼童逐漸成長。雖然在她容顏光耀、青春豔麗的數年中,人們最願意去留意她、關注她,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將走下坡路,女子青春易逝,誰也無法挽留,即使花樣年華再如何光豔照人,也無法抵禦歲月的侵蝕,一旦容顏衰敗,便會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

如果她結婚生育,操勞家務,日常生活的煩惱和痛苦將接踵而至,在歲月風霜的侵襲之後,形容枯槁有如一株焦木,病魔和精力衰竭將籠罩著晚年,老眼昏花,感到事事都無能為力,一旦被死魔抓住就再難逃脫,最後在茫然無助中死去,往日的身姿此時蹤影全無。試問:曾經容顏俏麗的美女和夢幻泡影又有何差別呢?

再思維這個曾經嬌媚俏麗的身體死時會是多麼令人生畏:膚色逐漸變成青淤,身體膨脹腐爛,一塊塊化為膿水,然後蛆蟲從腐血中爬出,時間長了便成一堆白骨,再經長年風化,一切都將蕩然無存。一個生命不論她生前多麼風光,外表多麼迷人,最後的結局都是如此。

所以,眼光不能只停留在現前的絢麗一刻而為之迷惑,應當把時間拉長,把一個人一生的整個過程連起來觀察思考,這樣再熾熱的欲念也會止息。如果再多多思維一個女人一生飽嘗的痛苦艱辛,則同情心悲憫心也會油然而生。

可歎的是,縱欲者往往被眼前眩人的一刻所迷倒,情緒不能自控,而深陷其中,由於以往耳聞目睹的都是對欲樂的鼓吹,從未對眼前的現象和情欲的實質作過冷靜深入的觀察,因此才會做出種種顛倒妄行。所以我們不應被世間的愚癡粉飾所蒙騙,如果順應世間的矯揉粉飾,永遠也不會見到真實面目,理智的人們不應躲避,而應面對真實的本相。

2、觀察所貪愛對象的不淨本質

比如星級賓館的廁所燈光輝煌,裡面灑有高級香水,點上濃香,擺放著各種鮮花,並有侍應生站著服務,然而不論如何修飾美化,都改變不了其藏污納垢的本質。同樣,一個女人無論以什麼飾物、化妝品打扮自己,無論表面如何花枝招展,也都改變不了其為活動廁所的本質,在身體裡頭所包裹的仍然是五臟六腑、腥血屎尿,更何況其內心深處還有無量的五毒煩惱,這裡裡外外有何可貪之處?

有關人體的常識告訴我們:不論男女,都是由三十六種不淨物堆聚而成,三十六種不淨物是:毛、髮、爪、齒、薄皮、厚皮、筋、骨、骨髓、脾、腎、心、肝、肺、小腸、大腸、胃、胞、屎、尿、垢、汗、涕、淚、唾、膿、血、黃、白、痰、陰、肪、脂、腦、膜。所謂的美妙身軀就是由這些不淨物組合而來,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其餘可稱為身體的了。

我們再略述有關不淨觀的教言:

首先歷歷明觀貪執難捨的有情身體,以文殊菩薩的智慧寶劍從右眼處剖開表皮,將它撕下。隨著表皮的撕裂,汩汩鮮血奔溢而出,染紅了面部及身體,皮扒光後,剩下一具血肉模糊的身形。接著自上而下割剔身肉,逐漸露出頸骨、鎖骨、胸骨、手臂骨、胯骨、腿骨、腳骨,此時血肉狼籍,四處撒落,面前站立一副青白色的骨架,而且五臟六腑、胃液、濃痰、膽汁、屎、尿一併湧出,臭氣薰天,流布滿地。

這樣清晰觀想之後,就能清楚地了知人體實際為一堆不淨物。這個軀體不用等到死後,活著的時候就是活動廁所。

《入行論》中說:「不明他不淨,猶非希奇事,不知自不淨,此則太希奇。」每個人都應當以自身為例一一對照觀察,這副皮囊到底是何模樣,自己的心應該一目了然,再比較他人之身,自然也別無二樣,縱使國色天香的女子也不過是一付加以粉飾的臭皮囊而已。了知此理,如何會生起擁抱親近之心?如何會與之如膠如漆、纏綿不捨呢?然而就是這樣一堆不淨物,經過分別念非理作意的加工之後,反而變成悅意清淨的相。相反,通過細緻全面的觀察,也能使我們看清楚它的本來面目。

以上道理對於冷靜思考的人來說,並沒有多少艱深難懂的理論,關鍵是人們沒有這樣冷靜地思考過。

3、觀察身體的幻化本質

進一步深入觀察下去,這三十六種不淨物,每一種又歸於地水火風空五大,五大可分析至微塵,最後析為空幻,這樣經過分析觀察,所得到的是誰也無法否定的事實──人體如同空花水月。

然而,人們以非理作意卻將此泡影般的身軀見為美妙的軀體,認為與此「美妙」身軀相處是人生的快樂所在。由於心識被蒙蔽,人們以非理作意再三猛烈串習,不加抑止反而火上添油,致使相續中的欲念像森林中的大火遇上狂風一樣愈演愈烈,深陷迷亂不能自撥的人們對這層妄念死死抓牢,不肯放鬆,在長劫生死中,多少辛酸淚,都付癡情中。

4、慈悲觀

佛在《四十二章經》中教導我們:「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姐,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脫心,息滅惡念。」當情欲熾盛之時,應當想到自己這個猛烈的占有欲望和禽獸相差幾何?自己作為一個人,就要有人的賢善之心,要想老者同自己的母親無異,年長者如同自己的姐姐,年少者如同自己的妹妹,年幼者如同自己的子女。世間的眾生無論男女老少,都是深陷於輪迴痛苦之域,未曾解脫,不得自在,何況他們無始劫以來曾經做過自己的親生父母,如果自己不加克制,非禮妄為,實在是太下劣卑鄙了。如此反覆思維,就能息滅貪欲惡念,由衷生起深厚的慈悲之心,進而生起救度眾生的菩提心。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清醒地認識到所謂性解放是多麼荒誕不經的學說,所謂縱欲是多麼荒唐的行為,再看看當下這個世界如飛蛾撲火一般的縱欲者,又如何不令人發出一聲深深的歎息!

總有一些專家學者為情欲放縱鼓掌,認為這是社會多元化和寬鬆社會氛圍的體現,即使口中沒有高呼縱欲,內心也是默認欣賞,而對潔身自好的規勸,反而抨擊為對人性的禁錮,這些人對縱欲享樂將給社會和個人帶來何種負面影響,卻隻字不提。相比於諸佛菩薩的教言,這些專家學者鼓吹情欲的言論是何等淺陋、誤人。

5、勵力對治情欲的貪戀

為什麼人們會感到男女之間的貪欲如此難以戒除呢?原因之一就是身處的環境之中只能聽到宣傳情欲快樂美妙的聲音,極少有機會去了知情欲帶來的苦果,對情欲的本質沒有冷靜清晰的認識,這樣浸泡在情愛至上的氛圍之中,怎麼談得上對治呢?

鼓吹享受情愛是現時代的一個特徵,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果不通過學習佛菩薩的教言,對情愛的產生、情愛帶來的痛苦和危害,產生一種深入透徹的理解,要對治情欲的誘惑還是很困難的,即使是世間的智者要在這一關突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明朝時,士子王大契曾問蓮池大師:「弟子自從看了大師的戒殺文,即持長齋素食,惟有色欲之心熾盛,不能滅除。請求大師方便教誨,使弟子觀欲樂如同殺生之慘害。」

大師回答:「殺生是件苦事,所以說慘烈容易。情欲是樂事,所以說慘烈難。現在打一個比喻,在明處將毒藥放在惡食之中,這是殺生的慘害,暗地裡將毒藥放在美食中,這是情欲的慘害,智者應當再三思考。」

正是由於貪戀情色能帶來短時間的感官欣悅,使得人們難以深入觀察思考,好比毒藥下在美食中,大家吃得歡暢開懷,卻不知已有喪身之害。佛在《四十二章經》中說:「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美色誘人,留戀忘返,如小兒貪戀刀刃上的蜜,卻不知其有割舌之痛。

其次的原因,就是沒有真實下功夫去對治,情欲這個敵人經過多生累劫的串習培養,力量如此強大,又如此隱蔽狡猾,如果不依對治力,就如同赤手空拳的人面對龐大的勁敵一樣,只能落得屢屢被其擊敗,成為情欲俘虜的結局,但如果依照教言對治,情欲這股看似無法克制的狂風,也會日漸消減微弱,以至最終消失。

對於修行者來說,必須真實認識到情欲的危害,要有克服誘惑的決心,否則即使修持白骨觀,也可能變成「縱使白骨也風流」。修持的時候,要落實到自身的生活經歷上來,例如修不淨觀就把貪戀的真實對象拿來觀修,而不僅僅是觀想一個概念化的形象。

日常起心動念之時就應勵力呵斥,平時內心被外境的身色光影所擾亂時,自己應覺察到,及時修持對治。今時所面臨的環境確實比較惡劣,平時口中不要去談論挑動情欲的話題,要遠離那些煽動情欲的文字和影像。只要真實花上功夫,對治就一定會取得成效。

6、情欲導致生死流轉

欲樂如美食中難以覺察的毒藥,初嘗使人愉悅歡喜、趨之若鶩,然而就是這情欲將人死死繫於六道輪迴之中,如春蠶吐絲一般,一絲絲、一層層自身作繭,還將自縛。正因為歡愉,所以極難醒覺,於此之中沉迷最深。古往今來,聖者千呼萬喚也不肯清醒,世間無有第二者比此沉迷更深,也難有第二者較此更難看破。從古至今,帝王將相、英雄豪傑、名流才士、普通百姓、少年老者,在這一關都難以跨越。

而此情欲之縛極深極細,深是指多生累劫屢屢在此處失誤,為之纏縛流轉卻難以覺醒,細是指乃至一念一思都如同游絲,不絕如縷,難以根除。雖然有短暫的愉悅,然而可誤何過於此,苦患何過於此。古人云:「愛不重不入娑婆。」《楞嚴經》云:「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由於情欲的重縛,導致我們在漫漫生死之中,難以解脫,如果不以文殊菩薩的智慧寶劍,如何能斷絕這藕斷絲還連的癡情呢?


好色縱欲就是自殺,不但害己也害人

影響人壽命長短的因素很多。刀槍水火,天災人禍,這些看得到的、人們容易理解的就不去討論了。這裡主要討論人的性-欲與人的壽命之間的關係。

貪色縱欲是人最容易犯的、最難改正的耗命的行為。

佛教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曾教導:「吾常謂世間人民,十分之中,由色慾直接而死者,有其四分。間接而死者亦有四分。以由色慾虧損,受別種感觸而死。此諸死者,無不推之於命。豈知貪色者之死,皆非其命。本乎命者,乃居心清貞,不貪慾事之人。彼貪色者,皆自戕其生,何可謂之為命乎?至若依命而生,命盡而死者,不過一二分耳。由是知天下多半皆枉死之人。」

由這段開示我們清楚的了解到:貪色縱欲不能盡天命,是慢性自殺。

祖國中醫認為腎為生命之本,稟受先天父母的元氣即藏於腎。腎氣足則五臟六腑功能協調,容面光澤紅潤,精力充沛,抵抗力強,不易生病,腎氣虛則反之。為了便於理解,舉個例子說明。古人認為天人合一,現代醫學也證明了人的生理結構、活動規律和大自然極其相似。例如,由於人們濫砍濫伐,造成森林覆蓋面越來越小,森林失去了調節的能力。因此這些年不是旱就是澇,水土流失嚴重,土地沙漠化,部分地區發生泥石流,長江、黃河的河道兩邊出現塌方,尤其是近幾年,一些城市出現沙塵暴,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極大的危害。因此,只有植樹造林,固沙防風,才能避免這些危害。與此相似,人由於貪色縱欲,造成精氣外泄,腎氣不足,導致精神不振,腰酸腿軟,體虛乏力,頭昏耳鳴,口渴盜汗,睡眠質量不高,抵抗力減弱,從而百病滋生,壽命減短。

因此,人應該節欲,固本培元,使自己精力旺盛,抵抗力增強,從而百病不侵,壽命綿長。做任何事情都要符合客觀規律,違背客觀規律就要受到懲罰。

現代人經常說「十人九虛」,因此市場上出現各種各樣的補腎的藥,這些補腎的藥治表不治本。因為腎虛的根本原因是縱欲,因此補腎的最好辦法就是節欲,藥物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聲稱「能治療各種性功能障礙(陽-痿、早-泄之類),快速恢復男人雄風」的藥品和保健品,這些東西價格昂貴,可是買的人卻很多。人們不知道這些東西實際上就是性-藥、春-藥,是讓人速死的藥。為什麼呢?因為所謂的性功能障礙,是由於人貪色縱欲、邪淫造成的生理上、心理上的疾病,已不僅僅是腎虛的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不去了解造成性功能障礙的根本原因,節欲養腎,慢慢恢復,卻想借助藥物繼續去縱欲,這無疑是涸澤而漁。得到的須臾快感是以透支體力、精氣為代價的。精氣於人,如油養燈。最後身體被掏空了,油盡燈滅,不死也得殘。中醫對腎虛總的治療原則是「培其不足,不可伐其有餘。」借助藥物縱欲與此原則正好相反。「雄風」未振,精氣全無,離死不遠。由此可知,貪色縱欲能讓人速死,不能盡天命,因此每個人都要節欲。

那麼如何節欲呢?

人的行為包括身、口、意三個方面,因此節欲也要從這三個方面下手。

首先就是要潔身自好。夫妻之間的性生活要節制,除此以外不能有其他的性關係。現在性病氾濫,愛滋病的病毒攜帶者和死亡率成大幅度上升的趨勢,截止到目前為止,共有1880萬人死於愛滋病,僅去年就死亡300多萬人。現在每天有16000人感染上愛滋病病毒,非洲有10個國家的感染率超過10%,僅南非一個國家,就有500萬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每年有25萬人死於愛滋病,全國有10%以上的人口是愛滋病病毒的攜帶者,愛滋病已成為該國最重要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國計民生,以至於南非總統不得不親自出來號召大家使用安全-套,預防愛滋病。尤其是烏幹達,全國有40%的人是愛滋病病毒的攜帶者,真可謂是滅頂亡-國之災。性關係混亂是造成這場災難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要注意語言表達方式。不講黃色笑話,不講葷段子,不講能讓自己和別人起淫念的話。有些人就是聽這些低級、下流的話而起心動念,逐漸走上犯錯誤甚至是犯罪的道路。

最難消除的就是人的意淫。意淫是由紮根於人的意識中的淫念產生的(前面的兩種行為也是由淫念產生的)。意淫時有時無,隨境而生,隨境而滅。產生時人們往往沉湎於其中而不能自拔,不能自警;消除時了無可得,無人知道,因此心安理得,意誌薄弱的人常常會沉湎於此。有的人可能產生過羞恥心和恐懼感,但轉瞬即逝。同時有的人認為我只是想一想而已,又沒有做什麼事,也沒有危害到別人,有什麼關係。這就會很容易讓人自我放縱,意識不到意淫的危害性。

其實意淫對人的危害非常大。如果經常放縱自己,產生意淫時不去抵制它、消除它,長此以往淫念在意識中紮根越來越深,在一些場合就會用淫穢的語言表達出來,逐漸的認為實際做做也無妨,潛移默化,慢慢的就會走上犯錯誤甚至犯罪的道路,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其實很多人也知道意淫是不好的,但都自信自己會控制好,不會犯錯誤,沒有意識到意淫對人的意志的腐蝕性是巨大的。

意淫對人的身體也有很大的危害。中醫名著《景岳全書》中說:「心為君火,腎為相火,心有所動,腎必應之。」《太上感應篇直講》中說:「因人身的精,散在三焦(指心肺、脾胃、肝腎、大小腸、膀胱),榮華百脈,及慾火一動,合聚流通,都從命門(附於腎上)出來,極是可怕。」意淫則精氣外泄,長此以往也會腎虛,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有些沒結婚或沒有性生活的年輕人也腎虛的原因。

明代保陽子曾說:「大凡見美色而起貪愛,使身體奔逐於聲色之中叫做外感之欲。夜深睡在床上,念念想得到美女的陪伴,因此淫慾之念如火焚心,叫做內心之欲。凡貪愛於美色,身心二欲就纏綿不斷,最是損精傷氣,因而容易感染疾病。

如果能遠離色慾,那麼精氣不露泄,腎水自然滋生,並可上交於心。不思美色,心中常清朗,即能使心火不上炎,而可以下交於腎。水火能獲調劑,身心的一切疾病,即可消滅。這就叫善調身心,不用藥而可使疾病霍然痊癒。」

「淫念一生,惡意纏綿,若見女色,遂不能自持而身犯淫行。為了制止淫念的生起,平時即應謹慎,不要親近整日荒於嬉,追逐聲色的邪友。更不可隨人進入酒家、茶館、舞廳、妓女戶等引人思淫的邪地。┅┅因為一近邪友,那端身守正的益友,就會日益被疏遠。而常與邪友接近,自然會漸漸被染引誘,終致心為所動而隨邪友之行。至於引人思淫的邪地,若常進入,耳濡目染,心念難以克制,終致把持不定,而身犯邪淫,及至醒悟已追悔莫及。」

由此可知,我們貪色縱欲、各種淫亂行為產生的根源就是存在於意識之中的淫念。淫念一旦產生,會時時刻刻存在於意識深處,遇到不同的境緣,就以身、口、意三種形式表現出來。因此根除意識中的淫念是最重要的。

《壽康寶鑒》中汪舟次云:「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莫過於此。……夫一動淫心,未必實有其事,已積惡造業如此,況顯蹈明行,罔知顧忌者乎?世有忠厚善人,而身後不昌;才士文人,而終身潦倒者,其病皆由於此。今欲斷除此病,當自起念時,截斷病根。太上不言私美色(把美色佔為己有),而言‘見她色美,起心私之’,蓋止一起心,而罪已不可逃矣。」

淫念產生時,如何克制和根除?

印光大師教給我們一些根除淫念的辦法:

「欲絕此禍,莫如見一切女人,皆作親想、怨想、不淨想。親想者,見老者作母想,長者作姐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縱盛,斷不敢於母姐妹女邊起不正念。視一切女人,總是吾之母姐妹女,則理制於欲,欲無由發矣。怨想者,凡見美女,便起愛心。由此愛心,便墮惡道。長劫受苦,不能出離。如是則★所謂美麗嬌媚者,比劫賊虎狼,毒蛇惡蠍,砒霜鴆毒,烈百千倍。於此極大怨家,尚猶戀戀著念,豈非迷中倍人。不淨者,美貌動人,只外面一層薄皮耳。若揭去此皮,則不忍見矣。骨肉膿血,屎尿毛髮,淋漓狼藉,了無一物可令人愛。但以薄皮所蒙,則妄生愛戀。華瓶盛糞,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異華瓶。皮內所容,比糞更穢。何得愛其外皮,而忘其皮裡之種種穢物,漫起妄想乎哉。」

「又當淫慾熾盛,不能自制之時,但將女陰作毒蛇口,以已陽納蛇口中想,則心神驚悸,毛骨悚然,無邊熱惱。當下清涼矣,此又窒慾之簡便法也。」「(此法妙極,若是女人,當想毒蛇入己女根。)」

現在很多媒體宣傳手-淫對人體是無害的,這是一個錯誤的、危害極大的宣傳。手-淫對人的身體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危害。

手淫時人們處於性幻想之中,靠不斷調動以往建立的淫念和編造新的淫念來提高性刺激,以得到片刻的快感。這樣會使淫念在人的意識中越紮越深,種下禍根。同時長時間這麼做,會引起遺精、陽-痿等性功能障礙,個別人甚至會產生性心理扭曲,對正常的夫妻生活不感興趣,作出其他過格的行為。

現在的青少年由於飲食、遺傳等原因生理上成熟早,同時身處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那些被人們盲目追捧的輕浮的流行時尚,到處可見的淫穢製品,很容易讓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產生性衝動,媒體的不負責任的宣傳更是成為導火索。

手淫對青少年的危害尤其大。青少年心理發育不成熟,對事物還沒有一個正確的、堅定的認識,媒體錯誤的引導使他們建立了錯誤的認識,這種錯誤的認識將使他們做了錯誤的行為而不知錯,這是最可怕的。現在早戀、未婚同居、未婚先孕(有十幾歲就做母親的)的現象越來越多,媒體難道不應該反省一下嗎?同時青少年的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手淫對他們身體的危害尤其嚴重,在一些公開的病歷中,那些因手-淫致病的青少年大多數面黃肌瘦、體弱多病、無精打采、頭昏耳鳴、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有的甚至出現滑精不止的嚴重後果(這是因為手-淫過頻,導致精關閉不牢,嚴重者可滑精脫陽而死)。這些孩子為了片刻的快感,卻荒廢了學業,浪費了大好時光,成為一個病簍子。本可以頂天立地,才華橫溢,創造輝煌偉業,為國為民造福的人卻成了家裡和社會的負擔,豈不是很可憐、很可惜?!有的人說,我手淫了很多次了,為什麼身體還是很好的?請不要高興的太早,沒有得病是因為你先天的身體素質比別人稍強一點或手淫的次數相對少一些,現在雖然沒有疾病發作,但已種下病根,如果不馬上停止,將來疾病一定會找上門來的,到那時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論語》曰:「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聖人之於色,無時而不戒也。」

《壽康寶鑒》中周思敏云:「色,少年第一關,此關打不過,任他高才絕學,都無受用,蓋萬事以身為本。血肉之軀,所以能長有者,曰精曰氣曰血。血為陰,氣為陽,陰陽之凝結者為精,精合乎骨髓,上通髓海,下貫尾閭,人身之至寶也。故天一之水不竭,則耳目聰明肢體強健,如水之潤物,而百物皆毓(養育);又如油之養燈,油不竭則燈不滅。故先儒以心腎相交為既濟。蓋心,君火也。火性上炎,常乘未定之血氣,熾為淫思。君火一動,則肝腎之相火皆動,腎水遭鑠(消損),泄於外而竭於內矣。男子十六而精通,古者必三十而後娶,蓋以堅其筋骨,保其元氣。且氣血稍定,亦不至如少年之自耗也。近世子弟,婚期過早,筋骨未堅,元神耗散,未娶而先拔其本根,既婚而益(更加)伐其萌蘖(原指植物長出新芽,此指少年初成的精氣),不數年而精血消亡,奄奄不振,雖具人形,旋登鬼錄。此固子弟之不才,亦由父兄之失教。今為立三大則:曰勤職業以勞其心;別男女以杜其漸;慎交遊以絕其誘。如此則內外交修,德定日進,而父兄之道盡矣。」

同時,還要不寫、不讀淫穢書籍,不製作、不看、不聽淫穢的音像製品,看見淫穢的東西不但不傳播,還要把它銷毀,以免危害到其他人。經常向其他人宣講邪淫的害處,廣泛流通各種戒淫的善書。

現在黃色書刊及淫穢的音像製品氾濫,率禁不絕,說明有很多人在製作、購買,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制止,熟視無睹,必將導致人類的墮落,也必將影響國家的興旺和人民的身體健康,後患無窮。從古至今,國家因民風敗壞、道德淪喪而導致滅亡的例子很多。古羅馬從強盛到衰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追根溯源,性氾濫是最大的罪魁禍首。

貪色縱欲不但對人的身體有極大的害處,而且由於貪色縱欲和其他罪惡是相伴相生的,因此更能使人快速的喪節、喪命。

古人云「萬惡淫為首」。淫是萬惡之首,是萬惡之源。好色縱欲就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各種罪惡隨之而來。研究一下現在的現象就會發現,貪腐分子幾乎都有包二奶、養情人、找小姐等等的淫亂行為。這些人圖一時的快樂,卻削盡了自己的功名利祿和福德,葬送了大好的前程和美好的家庭,甚至是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的祖宗和家人蒙受恥辱。

現在世風日下,人慾橫流,各種低級下流的娛樂場所和娛樂節目觸目皆是,公開和半公開的妓女、三陪小姐到處都是,最可怕的是有些人把包二奶、養情人、找小姐等等的淫亂行為視作生活情趣,不以之為恥,反以之為榮,而且還有一些愚蠢的人羨慕這種生活,正在躍躍欲試準備往糞坑裡跳。豈不知這些淫亂行為天怒人怨,人天路上沒你份,富貴簿上除你名。你淫別人的妻女,你的妻女也將被別人所淫。因果報應,如影隨形,任何人都逃脫不了。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報應到時,悔之晚矣。如果你真正珍愛自己的妻女,不想讓她們無辜的蒙受恥辱;如果你真正的愛惜自己,不想讓自己戴綠帽子,不想讓自己有捶胸頓足、痛不欲生、懊悔萬分的那一天,就不要再做令人不齒的淫亂行為了。同時要深刻的反省自己的錯誤,發自內心的懺悔自己的罪過,以減輕自己罪惡的報應。

既然貪色縱欲有這麼多害處,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要用心檢點自己的行為,徹底去掉這個惡習。荀子曰:「君子博學而日參(三)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我們即使做不到每天反省三次,也要經常反省一下,從身、口、意三個方面檢查自己,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如此堅持不懈,淫念越來越淡,直至消除。淫念消除了,各種淫亂行為也就不再產生,其他的惡習也將隨之慢慢地改掉,最終回歸到做人的正路上。「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印光大師語),任何事情都從善的一邊做,自然心地清淨,思緒清朗,身體會越來越好,漸漸的身上長養一團浩然正氣,福德在不知不覺中積累起來,必將是家庭和睦親善、事業一帆風順。有如此不需要花氣力、花金錢卻可以得到巨大利益,而且是天人稱頌的事,有智慧的人一定會積極努力地把它做成功的!

常常有人為自己的縱欲找藉口:孔聖人曾說過「食色性也」,好色是人的本性,這難道還有錯?要想明白「食色性也」這句話的真正的含義,知道人的本性到底是什麼,首先要了解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什麼。

孔子創建的儒教有2部重要的著作:《大學》、《中庸》(子思著,秉承孔子思想)。《大學》開篇即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是指人的性德,即人本性所具有的仁、義、禮、智、信等等完美的品格。「明德」前面的「明」是指人的修德,即要通過不斷的對治習氣,兢兢業業的修持來達到人的完美的境界,恢復人的明德,也即性德。對於「中庸」程子是這樣解釋的:「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對於這段話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中庸》中所講的中庸之道是指人間的正道,是永遠不變的真理。這些正道、真理包含人在世間為人處事應遵循的標準。因此,孔子學說的核心是:告訴人們仁、義、禮、信、智等等完美的品格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按照正道、定理去為人處事、努力修持才能達到完美的人生境界,恢復人的本性。「食」、「色」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它們當然要符合人間正道,遵循人間定理。

好色縱欲就是對異性的侮辱,就是無「禮」;維持這份貪慾需要錢財,沒有錢財就不擇手段奪取不義之財,就是無「義」;做了壞事不想讓人知道,在單位欺上瞞下,辜負了領導和群眾的信任,在家裡哄騙家人,違背了從前對家人的承諾,失去了責任心,就是無「信」;作了這麼多可恥的事,無論敗露與否,都讓祖宗蒙恥,讓家人害羞,同時讓對方失去貞節。辜負了國家、社會、親友對自己的培養和期望,忠、孝都無從談起。一旦敗露,不管家人是如何的悲傷、困苦,自己只顧享樂,就是無「仁」;把親友苦口婆心的勸阻當作耳旁風,不知悔悟,走火入魔,一意孤行,身在錯中卻不知錯,就是無「智」。仁、義、禮、智、信全無,已經偏離了做人的正道,背離了人的本性,福分被削盡,必招奇禍。文帝曰:「天道禍淫(給淫亂的人降禍),其報甚速。」知道了這些,你還能認為好色是人的本性嗎?還能認為縱欲是人間的正道,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嗎?

另外,節欲時要戒酒。俗話說酒是色媒,酒壯色膽。酒可以亂性,可以激發人的性欲。飲酒過多可使人失去自控能力,容易作出傷天害理的事情;少量飲酒也會讓人邪念頻生,浮想聯翩,性欲勃發。有些所謂有「浪漫情調」的人大概是受國外影視作品的影響,提倡過性-生活之前喝點酒,一方面「有點情調」,另一方面可延長性生活的時間。這個提倡無疑是在刮骨的色刀上再塗一層毒藥,害人不淺。酒在這裡的毒害和性藥、春藥是一樣的。這些人真應該清醒清醒,不要自誤誤他。

總之,好色縱欲就是自殺,它使人不能盡天命。它不但危害自己,也危害了別人。因此要節欲,潔身自好。身處紅塵之中,未免有七情六慾,適當的、符合道德規範的性-生活是可以進行的,但是要了解這方面的禁忌,以免身體受到傷害。


佛教如何看待情欲和愛情

對於情欲和愛情,佛教是如何看待的呢?

佛教修行不要求放棄愛情,而是以“智慧”正視愛情

對於愛情,佛法沒有加以否定,事實上佛教不否定任何東西,而是教你認清一切事物的實相;當你真正體悟到一切事物屬於緣起性空的本來面目,你就知道怎樣看待一切事物了;這是佛法上所講的“智慧”。

因此佛教的修行沒有要我們放棄愛情,而是以智慧正視愛情,而放下愛情的執著,也就是說以健康的態度享受愛情,不癡迷於愛情,當失去愛情或是愛的對象時,也能以健康的態度面對,不致失去理性,傷心得死去活來。一般人可能會說愛情是盲目的,哪能保持健康的愛情;以健康的態度面對失去的愛情,不是很冷淡無情,不像愛情了嗎?正因佛法教我們健康的愛情觀,可避免盲目的愛情所帶來的傷害,所以說佛教對於愛情,看似無情卻有情。

佛家所說的禁欲,戒色,不只是外在的形式

出家的修行人,要斷絕情欲,在環境上與外界隔離,這是不用討論的。然而佛教在禁欲上,不是采取單純禁止的手法,而是講根本道理給你聽:“四聖谛:苦集滅道;八正道”,“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等。

佛法告訴我們諸法緣起性空,色無常、苦、空、無我,受、想、行、識也都是如此,所以對這些色受想行識等身心的現象,要認識其因緣,不要執著,這也就是“智慧”;從心性上徹底明了之後,自然從根本上斷絕情欲;否則光用壓抑的作法,是很痛苦很難消受的,而且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佛教的修行不是直接抑制情欲的,而是從根源阻斷情欲的,好比不用一味的砍枝葉,而是從大樹的根砍斷,枝葉自然不再長出來。大乘佛教的修行課程與目標是,心中有愛有情,但沒有情執,而把愛與情擴大為大愛,也就是“慈悲”,“慈”就是予人快樂,“悲”就是拔人痛苦;而且是不限對象的,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也就是說我與有情眾生是一體的,不管有緣無緣,我對待一切眾生平等、慈悲。

每個人的修行程度參差不齊,要達到這個最高目標,首先要由修“智慧”下手,逐漸去掉我執,達到無我的果位,這就是小乘的阿羅漢果位;而大乘則更由“無我”的“智慧”進一步體悟我與眾生一體,而往廣渡眾生的目標邁進;所以有人說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慈悲”與“智慧”,而慈悲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位之後,才能廣渡眾生;只要發心行菩薩道,學習菩薩救苦救難,廣渡有情眾生的精神與作法,就是發心菩薩,可以渡眾生。行菩薩道,一切以利人為出發點,利人而利己,自渡而渡人,這是大乘佛教廣渡眾生的最佳寫照。總而言之,智慧與慈悲的佛教,對於愛情,看似無情卻有情。

出家修行是佛教的傳統,從印度到中國,出家修行有兩大任務:

一是自度,為求得自己的解脫,為證得阿羅漢果而出家修行;

二是協助他人和護持眾生修學佛法,幫助眾生得度和覺悟。

佛教對出家僧人的要求和禁忌更為嚴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是對外到內對人境界和修為的要求,而不僅僅是“禁止”!


淨空法師開示:純情恩愛不是好事

情執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恩愛,它不是好事,可是世間人都以為這是好事,這是美事。佛告訴我們這樁事究竟是什麼事?是輪迴的根。你真能把這樁事情搞清楚、搞明白,真放下了,那恭喜你,你永遠脫離輪迴了。

思想,思是思念,『思想恩好』,「世人所珍」,世間人所珍惜的,「究其根源,實由情欲。而不知欲為苦本,純情即墮」。純情是什麼?一絲毫理智都沒有了。純情墮在哪裡?純情墮阿鼻地獄,所以這不是好事情。

「若不能於此深思熟計,一心修道,以求解脫。」假若不能,對於這樁事情你要深思,你要熟計,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於世間法,小乘是出離,所以一般人講小乘是出世法,大乘是入世法。大乘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為什麼?大乘要幫助一切迷惑的眾生令他覺悟、令他回頭,不捨眾生。小乘不然,自己擺脫了,不想再回來。諸佛尊重大乘,喝斥小乘,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大乘比小乘難,小乘把這個境界完全捨掉,清淨心容易獲得。大乘沒有把這些境界捨掉,還在這裡面幫助這些情執很深的人,幫助他回頭。這個裡頭最重要的,不被他的情執所感染,那是什麼?大乘菩薩有很深的定功,有智慧,你的情執很深,我可以跟你在一起,你的情執不會感染我。如果在一起還會受感染,你趕快離開,為什麼?你不離開,又被拉下去繼續搞六道。

一般人不知道利害,學佛的人知道,這一搞六道,哪一年才會有機會再遇到佛法?這個機緣,古人說得好,「百千萬劫難遭遇」。中國諺語有一句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百千萬劫是多少個千古?算不過來了。


宣化上人:色慾而生,色慾而死,寡慾自清涼!

人,就是由色慾而生,由色慾而死。

講到這兒,我想有人一定會有疑問,為什麼沒有貪嗔痴的人就是證果的人。現在我把貪嗔痴的重點,以最通俗而易明白的事相說給大家聽。

所謂貪心,就是慾念,淫慾之心。沒有了貪心,就是斷了慾念;沒有了慾念,就是沒有淫慾的心。男女兩方見面接觸,互不生此妄想,不僅此念不生,就連生理上都不生一點反應,男女根也不動了,這才是真的斷了慾念,息了貪心。

諸位!你們不要驚奇我說得這樣坦白徹底,因為千經萬論,三藏十二部,到究竟處經典都是講這個問題。要是沒有這個「欲」的問題,什麼經典都不必要了,一切法皆「空」,一切法皆「如」了。

就因為有這個問題,所以我們才要修行,倘若你不能斷欲去愛,你就是出家了八萬個大劫,也只是在佛教里混光陰、吃造業飯。若能斷欲去愛、除淫心,才真是沒有貪心,沒有貪就沒有煩惱。

要甚麼時候才能把貪心斷滅呢?必須要破無明,才能斷除貪心。菩薩修行所以勇猛精進的緣故,就是為了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達到等覺果位時,才把塵沙無明斷盡,證得佛果。

貪心在三毒中是最毒最難斷盡的。我們初發心修行,最障礙我們用功的,就是男貪女、女貪男的淫慾心,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如想不除淫心而能成道,就像蒸沙欲想它成飯一樣,是不可能的事。

無明火究竟是什麼?很簡單很乾脆的說,就是男貪女愛的淫慾心。這種心念一動,連自己都莫名其妙,無法阻止。所以許多人常在這種糊裡糊塗之下,做出糊塗事,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無法挽救。

當異性相愛的時候,你如去問他們,你為什麼要愛她呢?她為什麼要愛你呢?他們一定回答你說:我不知道。這就是無明。希望每個出家人都能斷欲去愛,在修持上多用功,共勉之!

假如你能夠徹底放下一切色慾,那麼,就一了一切了。天下英雄好漢,乃至老修行,不知多少都被美色這一關迷住了。

世間上所有的問題和煩惱,也源於此。想要斷煩惱,先要斷欲。如果要隨逐煩惱,大可以恣情縱慾,為所欲為……人,就是由色慾而生,由色慾而死。


宣化上人:情慾心太重會墮落畜生道

我們人為什麼色慾心,這個淫慾心那麼重?情愛的心那麼重?就因為業障重。你若業障輕,就不會有這種心了。這個業障重,它贅著你,就叫你一天到晚都想這個事情,沒有停止的時候。在業障重的時候,你就應該生出一種覺悟心:「啊,業障這麼重!」就應該要減低這業障。如果你跟著你業障跑,越造越深,越墮落越深,將來一定變牛、變馬、變豬、變狗去,也不停止。

為什麼?你情慾心太重了,一定會墮落的!墮落什麼畜生裡邊去,這沒有一定的,所以這很危險的。

我們無論任何人,如果情慾心重,趕快要把它放下來;情慾心重的人,將來一定做畜生的,這一點疑問都沒有!

什麼叫頓教?我今天對你們講一點真話;天天我講經,都沒有講真話給你們聽,今天講少少的。為什麼呢?真話不能講多;講多了你就不信。講少你都不信,講多了,更不信了!

因為人不歡喜聽真的話,不歡喜聽真的道理,也不歡喜真真實實去修行,所以我沒有法子給你們講真法。我要等著,等機會,今天好像機會到了,因為講到這個偈頌上,這個道理應該把它揭穿了。

怎麼叫頓法?頓,就教你斷。斷什麼?斷淫慾心。

做得到做不到?說:「這叫什麼?這有什麼用啊?」你不相信吧!不相信,我就不講了,講多,你更不相信。

就是這麼多:你頓斷無明,無明也就是淫慾心。斷得了?斷不了?斷不了,那你就不想聽真的法。你若能斷,那你就得著頓教法門。

漸,漸是什麼?說:「慢慢的,斷不了喔,我要慢慢來,這怎麼放得下啊?不可以的。」這就變成漸了。就是這一點點,明白了嗎?你聰明的人,我給你一點,你就斷了;愚痴的人,還捨不得,放不下,說:「這,我不相信這是真法,我不相信這是頓教。」

所以我從來就不講嘛!你若相信,你早就成佛了;就因為你不相信,所以到現在還拖泥帶水,在六道輪迴里轉!你願意轉,你就轉去吧!誰也不勉強你一定不要轉的。

無盡藏比丘尼,認真用功,一天到晚,都是念經、研究佛法,總也不懈怠,是這樣一位比丘尼。所以她現在還是真身,她的肉身並沒有壞。臨終的時候,也是坐著往生;往生後,過了幾年,身體還一點都不壞,也沒有臭,也沒有爛。為什麼呢?

就因為她有修行。她盡用功修行,沒有淫慾心;沒有淫慾心,雖然是肉身,就變成金剛不壞身,所以坐著就往生了。到現在,無盡藏比丘尼的真身,還在曲江一廟上,廟的名字我忘了;不過我見過無盡藏比丘尼的肉身,非常莊嚴,非常之好。

人有一種淫慾心,但不要怕,你看楞嚴經的火頭金剛,他本來淫慾心很重,但以後他能用鍛鍊的功失將淫慾的火變成智慧火,而作火首金剛,所以說淫慾本是淨性因。

你若存一正念,這就是淨性的因,你若存一邪念,那就不清淨。

所以,淫慾的性不是將其斷了,而是將其變成淨性。

本來淫性是不清淨,但要將它變成淨性——正知正見。這就對了。所以說除淫即是淨性身,除淫,就得清淨的法身。


【情慾的可怕】修行人一觸到女人,神通盡失!

《毗婆沙論》中說:佛陀未出世時,帝釋常常到提波延那仙人那裡聽聞法要,夫人舍脂心裡懷疑,帝釋是不是捨棄我,去找別的女人。她就暗中藏在車上,到了仙人的處所。帝釋見了,對她說:“仙人不喜歡見女人,你可以回去。”舍脂不肯,帝釋就以荷花莖打她,舍脂撒嬌,以含情的語言謝別帝釋。仙人們聽到女人的聲音,當時就起了愛欲,髻螺落地,失去神通。

又比如當年印度的雪山上有五百位仙人修道,甄迦羅女在雪山沐浴歌唱,仙人們聽到女人的歌聲,就失去禪定,心裡迷醉狂亂,無法自主。

公案中的仙人具足神通、禪定,為什麼聽到女人的聲音就失去呢?說明凡夫以淫欲煩惱最為深重,在無量生中,每一生都是以淫欲而入胎,所以淫欲是生死根本,習氣最為堅固,始終纏綿在心相續裡,一遇異性因緣,就會勃然發起。仙人聽到女人的聲音,以這個聲塵為緣,以淫欲習氣為因,一經過非理作意,神通就立即失去,可見淫心的力量有多強大。

以公案為鑒,修行人應當儘量遠離引發淫欲的染污因緣,譬如應當少入都市,不能看電視、錄相、影碟、電影、報刊,不能上網,不能入歌廳、舞廳、酒吧等娛樂場所,在這些當中潛藏著種種引發淫欲的因素。當今時代禮法衰微,在廣告畫面上,在所謂的人體寫真畫冊上,在描述情愛的小說、書刊、影視上,處處都存在性誘惑,很容易引發凡夫的情欲。看一次淫穢畫面,聽一次挑逗的聲音,就可能喪失正念,墮在邪念當中,難以自拔,如果不嚴密防護,道業很容易被淫念摧毀。

愛欲不是要發展、要解放,而是要呵斥、要遮止。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像這位沙彌,寧可不成道,也要擁有龍女。大恩上師曾說:“一個女人讓她選擇不淨行和成佛,她更會選擇不淨行。”世尊也說:“如果這個世界恒河沙數的男子,和一個女人作不淨行,這個女人也不會滿足。”可見淫欲是個無底洞,永無滿足之時,只有欲海回狂,才能了脫生死。

過去有位劫撥仙人,成就了五神通。國王敬重他,他飛行往來的時候,國王都是手捧仙足,吃飯時,國王親手供奉,這樣做了很多年。

有一次國王有事遠行,交待一位美麗的宮女說:“我奉事仙人,向來很小心,現在我要遠行,你供養時也要如我一樣。”這樣仙人飛來,宮女以雙手接足,仙人觸到女人柔軟的手,愛欲就萌發、增上,神通很快喪失,再也不能飛行,只能步行走出王宮。

以上的仙人們都是以淫欲心而墮落的。“世上無如人欲險,幾人到此誤平生。”所以,應當首先對邪淫的意樂嚴密地防範。《大寶積經》說:“大王當知,丈夫親近女人時,即是親近惡道之法,此是丈夫第一過患。”《四十二章經》上說:“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小心,不要與異性接觸,接觸即會引生過患。《大智度論》上說:“淫欲為諸結之本。佛言,寧以利刃割截身體,不與女人共會。刀截雖苦,不墮惡趣,淫欲因緣,於無量劫數,受地獄苦。人受五欲,尚不生梵世,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就算失去人身,也要得到美女(情慾的可怕)

《大論》中講,往昔有一位羅漢,到龍宮裡去應供。他的缽中還有剩餘的米粒,小沙彌洗缽時,嘗了剩飯,覺得味道特別香。後來沙彌潛入師父所坐的龍床之下,手握床腳,隨著師父一起進入龍宮。

龍王說:“怎麼把未得道的人也帶來了?”

羅漢說:“我不知道。”

當時沙彌見龍女長得美妙無比,就猛生貪戀,而且發願要奪取龍宮。出龍宮後,他一心精修布施、持戒,發願早成龍王。

一天在他右繞寺院的時候,忽然腳底下出水,他知道轉生作龍的因緣已經成熟了,就以袈裟蓋頭,入於水池死去,竟然轉成一條大龍。

在他生前,師長道友曾經呵斥他,但他說:“我的心意已決。”沙彌貪戀女色,甘願作龍王,可見女色誘人之深。


邪淫中有一條是教他邪淫

邪淫中有一條是教他邪淫。當今時代,這是流行性的業,為什麼呢?因為當今是鼓吹性解放的濁惡時代,充斥著大量的色情小說、色情影視等,出版、傳播淫穢物,實際是教人邪淫,使人沉溺在欲海之中自我毀滅,所以罪業無量無邊。影視報刊網絡的傳播面極大,由此造業極重,譬如將一種色情資料傳播給一萬人,這一萬人都會深受其害,這些罪過統統歸在傳播者身上,所以極其可怕。

這裡講一則現代公案:有位謝君,台北縣人,性格內向乖巧,孝順父母,是這樣一個好孩子。平時他很傳統,工作努力,省吃儉用,節省的錢都供養父母,就連當兵時也很節儉,節約的錢都寄給家裡。後來受惡友影響,迷上了釣蝦和色情小說、淫穢畫刊等,他看這些色情小說、黃色畫刊,覺得不過癮,又去租色情錄相帶,看有線電視的特別節目,最後發展到去妓院嫖妓。

他才二十多歲,平常在家不愛說話,做什麼事父母也不知道,直到有一次,開車時左手臂忽然斷掉,經診斷才知道病情不輕。因為他平時手淫頻繁,只要看到色情的描述,就會陷入男女淫事的邪想非非當中,由於縱欲過度,導致腎水匱乏,抵抗力差,而且因嫖妓染上了血液病變,肝膽俱衰。

二十八歲,本來是精力充沛的青年,可是他卻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墊著尿布,因為大小便不能自理了,雖然頭腦清醒,四肢卻不聽使喚,動彈不得,只有眼睛看著鼓脹的腹部,看著從胸腔裡抽出綠色液體,非常痛苦。即使醫生也無法決定,這種全身插管子忍受腹脹、抽胸腔液體的日子究竟要到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謝君之所以淫業一發不可收拾,最後葬送了自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外緣的引誘。本來,性欲是凡夫最嚴重的煩惱,一發作就足以使人毀滅,如果不能以戒律攝持而防護,將會引起現生來世的無量過患。所以佛菩薩把邪淫判定為黑業。

我們看到這個社會的問題非常嚴重,許多青少年在大、中學求學時期,就已經對行淫趨之若鶩,色情行業的客人中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是這樣的可怕。我們知道,欲火焚燒將會使精髓枯竭、百病叢生,不用幾年,有用的人就會廢為無用,所以淫欲是戕生的利劍,不知不覺中就把生命的精華完全銷盡。

今天的世界特別污濁,青少年尚未成人時,很多都已敗節喪身。導致青少年迅速墮落的外緣就是宣揚性解放、鼓吹愛欲這一類的邪說,青少年看到描繪色情的書刊、影視,神魂顛倒,膽小的不敢輕易嘗試,可是意業上發起了煩惱,無形之中身心已受虧損和染污;膽大妄為的不能持身,一失足,學業全都荒廢,損耗精神,乃至傾家蕩產,後世墮落惡趣。今天大都市當中,這股邪惡的淫風正在大肆地漫延,色情場所比比皆是,在各種酒吧、洗腳屋、按摩室、桑拿浴室等中,處處都有藏污納垢的陷井。本來自重之人,在耳濡目染之下,一受惡友鼓動,就可能失足喪身。所以傳播邪淫的書畫影視,確實是殺人的利劍,製作者造下了滔天罪業。

以上多則貼文,節錄自慧光集32集

 

怎樣消除淫欲?

情執是修行最大障礙

阿難出家因緣--母猴怎堪與我美妻比

觀身不淨--白骨觀與不淨觀

從佛法觀點看「情」與「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