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院做義工有什麼福報呢?

1,莊嚴「佛淨土」。莊嚴自己的佛淨土。每人都有自己的「佛國」。

2,培植福報,祖師講過,「在三寶之地,掃地,得五種功德」。

3,打掃三寶之地的衛生間,戒律裡面講,消「五逆十惡重罪」。假如有人,居士,或者出家人,犯了重戒,殺盜淫妄酒等重戒,為常住(也就是寺院)清理茅坑(衛生間),可懺罪清靜。

4,親近善知識,遠離惡友。可以向大家學習。

5,法華經講,若人入塔廟,恭敬心,一詹一禮佛像,都是成佛種子,當來下生必定成佛。

6,在寺院,肯定會參加,佛教早晚課訟,裡面經咒,都是精華之中的精華,消災,祛病,祈福,開智慧,降魔,破魔,結善緣,消違緣障礙,發願,懺悔,等等,好處多多。

7,在寺院這個大環境,條件有限,不可能想在家裡那樣舒服,有的寺院,條件可以說,是相當艱苦,好幾十人住一個屋子,吃得不好,用的不方便,但是,可以使我們「惜福」,珍惜福報。

8,自古就有「佛門之地,來者不拒,去之不留」的古訓。寺院裡面,就算再亂,也要比家裡面強,在家,喝完酒,就打麻將,唱歌。。。做一些五欲六塵的事,但是,來到寺院,肯定會有所收斂。一個惡人,在世間,會做很多惡事,但是,到了佛門,儘管「惡習難改」也會有所制約,所以,在一般人眼裡面,會很奇怪,為什麼,這個人這麼壞,寺院還要留他?「留在寺院裡面,是為了防止他,在外面,照更多的惡事」。即使惡習難改,能跟著,念一聲佛,磕個頭,也是成佛種子。


千萬不要欠下三寶的債!

作者:妙音返璞歸真

今天我為什麼要寫出來,我是怕我們學佛的人欠下三寶的債!

今生沒有還(huan) ,到時我們修行好成就了卻走不了,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聊聊:

有些人知道寺廟裡可以去掛單;也可以什麼事都不做,在寺廟裡吃住然後走了也不留下點錢給寺廟裡,當然了你走時一分錢也不交就可以走人師父也不會讓你交錢的!

你現在你人是走了,可寺廟裡管帳的伽藍菩薩不會答應,現在起他就把你這筆帳給你記下了,你想欠這點錢也沒有關係啊! 

你錯了!你今天欠一張紙時間到了伽藍菩薩會來慢慢給你算清,不管你往生到地獄還是到天堂極樂世界菩薩會在你要去的門口來找你來收帳,伽藍菩薩他可是金算盤,今天你欠寺廟一張紙,到時你至少是還一匹布的錢,伽藍菩薩可是什麼都分得清!每座寺廟裡有一位管帳的伽藍菩薩。   

如果當時你不知道你欠了這座寺廟的錢,你想我今天把錢還給了我附近的寺廟這也一樣啊!如果你這樣想也錯了!  

以前我也是這樣想的,我想天下寺廟應該是一家是一樣的啊?師父告訴我:這樣做是不對的!

就算是這個寺廟的住持想把錢拿來幫助小廟也不行!

師父給我說了一個故事;以前有位當家師父他的這座廟裡香火很旺,他有位徒弟接了座小廟香火不是很好!

因為剛接的寺廟需要整理裝修也沒有什麼錢,當時這位當家師父就想幫助他的徒弟,就把他這座廟裡的錢拿去支持他徒弟的小廟,我說這沒有什麼不對啊!

師父接著說:在每個人看來這當家師父這樣做是對的,過了很久後來在這廟裡發生了一件事,寺廟附近有一人家,家裡喂養了一頭牛因為這牛它老了沒有什麼用了,主 人就想把它賣了,當這頭牛走到寺廟門外就不走了,主人不管用什麼方法打它,它就是不走,這聲音引起了寺廟裡的師父們的注意,師父們出來看,當這頭牛看見師父們就馬上起來跪下拜師父,師父們看到這情景就問這牛的主人?主人告訴了師父當時的情況,師父們知道這牛不是一般的牛就出錢買下了這頭老牛,寺廟裡有位師父修行很好已開了天眼通!  

師父一看才知道這頭牛是這寺廟裡以前的住持當家師父,師父卻得很奇怪以前的當家師父他當時的修行很好!怎麼會是這樣子?

當時這牛它說話了,他告訴師父:當年他不知因果把寺廟裡的錢拿去幫助了他的徒弟欠下了寺廟裡的債,今生才會輪回做牛,要還了這寺廟裡的債才會往生極樂!

他請師父幫幫他,師父想當時寺廟也在修建當中,他就讓這頭牛每天踩泥馱磚;不久寺廟裡的活做完了,老牛欠的債也還了,他也往生到了極樂世界。

還有個佛教故事,是師父告訴我的:很久以前一座廟裡的當家住持大和尚他為人很好修行也很好!知道因果的可怕做什麼事都很謹慎!

今生他定會往生極樂,可是有天伽藍菩薩卻找到了這大和尚,明白的告訴他你的道行好修行好,但是今天我來找你收筆帳!

這和尚糊涂了!問伽藍菩薩?菩薩我知道因果的可怕但我從來沒有欠過寺廟什麼啊?

伽藍菩薩告訴大和尚:我當然會讓你明白,某年某月某日你的母親來看你,她走時拿走了寺廟的一張紙包東西,你問問你的母親? 

這大和尚就去問她的母親:她的母親說是啊有這回事,伽藍菩薩就讓這位大和尚把這帳了了,你們知道這師父他當時還了多少?師父他當時還了一匹布;

伽藍菩薩告訴大和尚你的修行好今生不能因為這點事這點帳阻礙了你往生極樂。

我們想想這因果多可怕啊!

絲毫不差,寺廟裡的任何物件都是十方供養,十方善心人的供養啊!

就連出家人都受不起,我們又有多大的福報白吃白住寺廟裡的?!當年佛陀告誡出家的僧人們,你們出家修行受十方供養,今生不得道來生披毛戴角還,披毛戴角是什麼?畜生啊!

地獄門前僧侶多,也就是說有些人剃度出家了不好好修行,卻想著怎樣利用出家人的身份怎樣的能賺更多的錢。

我很幸運第一次去寺廟裡就偶遇到了這麼好的一位師父!

我也不敢欠寺廟裡的錢,不管多少走時我都要給寺廟裡留下吃飯住宿的費用。  

師父說:我們發心來寺廟做義工培福報當然是好事!但不能想著我是來幫寺廟裡裡做事,我來這做事又沒有要工資走了為什麼還要我交錢出來?  

你千萬不要這樣子想,你是來做義工培福報是你為你自己培福,但你吃住可是十方供養啊!如果有些東西是師父給我們的就不一樣,因為師父的東西是善心人供養給師父的,師父給你是可以的。

寺廟裡的任何東西如果沒有人給你千萬不能拿走,哪怕是一針一絲,到時可是千倍萬倍的還。

我是親身經歷了一件事:08年我去了拉薩朝拜布達拉宮出來,在布達拉 宮出口有一顆樹,樹上涂上了很多的松油,樹上沾滿了硬幣看了就感覺是搖錢樹,以前我還沒有入佛門,也不知道有什麼因果的事啊!

當時我就想帶點財運回家就拿走了一個硬幣,誰知道!我回來以為就做什麼事都不順利!做生意生意不順,家裡也不順心裡煩死了,後來我就去了寺廟燒香拜佛,聽朋友說我也可以皈依佛門,當時我以為是出家了才是皈依佛門!就這樣我是迷糊的入了佛門!

幸好當時我皈依了佛門做了佛門弟子,知道了很好因果方面的事情,現在我做什麼事都要謹慎而行。


夢參長老:到寺院若生這麼一個心,所有功德全沒了

佛所有的道場,特別是末法道場,末法道場,千萬可不要起壞心思,非常注意。咱們說是佛門,進入佛門,不錯了,是福田之地,種福田;善根之地,培育善根。

但是造業也很大呀,知道嗎?為什麼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和尚、老道,下地獄的很多,就這個話。這話也是警惕的話,告訴你們注意呀,應當注意,不要隨便地造惡。說你在佛門想求智慧,想求福德,福德還沒求到,因為沒有智慧,愚痴,煩惱重,到佛門當中造了很多的業。

我們這四眾弟子,現在在這兒都是信佛的啊,當然對諸佛沒嫌恨心了。這句話呀,也包括我們在內。當你煩惱的時候,業障來的時候,你就抱怨了,有嫌恨心生了,「佛沒加持我,我出家這麼多年了。」

或者到你那個在廟裡頭住著,或者道友之間哪,或者老師之間,管理的人員哪,對你生了煩惱了,你就是對佛生有嫌恨心了,抱怨心。

對一切眾生有嫌恨心,這是我們都存在的了。對一切諸佛不要起嫌恨心,這個包括很廣啊。不論你是出家二眾,說在這個廟裡住;或者在家二眾到寺廟裡來,你到寺廟裡來,或者知客師,或者管理人員對你,稍微不隨你的意了,你馬上生嫌恨心,因此而譏佛,嫌恨這個管理照顧你不周到,你就想,「唉呀,佛廟裡頭還有這些事!」我聽見可多了,這都叫嫌恨心,這嫌恨心就是瞋恨心的一部分。

你如果生這麼一個心,你到這裡來所有功德全沒有了!「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你那些個業障,無量劫來的煩惱習氣乘虛而入。不但你得不到好處,那壞處可就遠大遠大了。經常為了一念的瞋恨心,所以把你過去的福德全消失了。因此,特別慎重!


你到寺廟裡幹什麼來了?

宏海法師 

現在有好多居士都願意到廟裡面住一住。他們來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樣。有的是想親近師父,傚彷前人遊方參學來的。也有的是為了受菩薩戒,想提前住進廟裡,體驗嘗試一下。這兩種想法大體上還是為了親近三寶,是為法而來的。但是住進來的居士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比如有的人剛來的時候,覺得硬軟件條件不錯,也能感受到師父同修給他的溫暖,有所謂到家一樣的感覺。但是如果他沒有感受到這些,或者日子久了,這種感受消失了,再或者是出現了種種不如意的事情,他可能就受不了了,也就把一開始的參學、體驗的想法都退失掉了。

所以從這方面來看,我們也就知道,古人的遊方行腳多不容易。這需要你在叢林道場裡慢慢的守規矩,長見識,讓自己的智慧也慢慢圓融起來,培養足夠的忍辱力,才不辜負自己的初心。

另外還有一類人,他們到廟裡來,不是為了修行學法,而是為了省錢。因為在外邊住宿、吃飯花費比較高,住到廟裡可以節省很多。帶著這種心態來的,也有兩種人。一種是還有些慚愧心,來的時候說好,我可以在廟裡做義工來抵償我的花費。還有一種大概是還沒入門的,就只想著蹭吃蹭住,佔個便宜。

所以說,要到廟裡來之前,你最好先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的發心是什麼。如果你是為法而來,不管你做不做義工,廟裡也通常願意給你提供這個方便。但如果你單純是為了佔便宜來的,就要自己掂量一下了。有句俗話說,寧往廟裡拿金,不往廟外拿針。意思是說,三寶道場的便宜不是那麼好佔的,會讓我們的福報消損得很快。你能否承受呢?

當然,後邊這一類人雖然發心如此,但是也能因此跟三寶結個緣,這對他們自己也是個很大的利益,所以也不應該把他們拒之門外,還是要歡迎他們來。


為什麼要到寺院去做義工呢?做義工有什麼福報嗎?

做義工培福報的開始每次共修,看到大悲殿的觀音菩薩,莊嚴面相,兩耳垂肩,目光慈悲,下巴飽滿。我就想,這就是福報相啊。什麼時候能修到如此圓滿,也就成功了。

福報很關鍵。學佛要培養福報先,沒有福報,一切都免談啊。有的人,問學佛從哪裡學。佛法是高層建築,福報是基礎。如果沒福報的,就不要高談闊論佛法了,先培養福報先。

有的人看不起天人的果位,要升到天上,那需要多大的福報加上德行才可以的,不是學佛了就一定可以到天上的。天的意思,是清淨,自在,莊嚴,殊勝,光明。你看,我們能具足這五種功德嗎?需要大福報才行。學佛後一定不要偷懶,世間人為了吃好穿暖,都要努力上班,何況我們自稱佛弟子。不要覺得學佛的人都有福報啊,不努力培福報,結善緣,就想自己躲起來修,一樣越來越沒福報。

身體會隨著福報增損而改變。我見過許多大和尚照片,聖輝和尚、則悟和尚,還有許多。他們年輕時很瘦小,下巴狹長,隨著修行的增加。後來面相越來越圓滿了。只有福報增加了,相貌才能轉化。當然,也有的人,會越來越沒福報,在身體上就可以看出。

我們這個身,叫做業障身,缺少福德的業障身。所以會生病,會發脾氣,少智慧,多煩惱。要轉化這個業障身,要修福報和智慧才可以。福報越大,色身才能跟著轉化。有的人三天兩頭就生病,這就是沒有福報的表現

比如說小孩子,有的經常生病,父母就覺得孩子營養不良,其實不是的,是孩子福報太小了。才天天跟醫院打交道。年輕是修福的最好機會,腿腳好,精力旺盛,才好做善事。不要等到老了想到做善事,想到修行,那已經太晚了。不行可以去老人院看看,老也是人生的大苦啊。腿不靈,眼昏花。如果年輕時,造了殺業太多,業障太重,越來果報越糟糕。年輕是培養福報的好機會。老了,就難了。

剛入佛門的人,我建議不是從誦經開始,而是從義工開始,從奉獻自己開始。學佛是學佛的心量,心量要擴大,要奉獻自己,做義工才是最關鍵的。無始劫來,常常為自己想,這個習氣已經根深蒂固了,正是因為常為自己想,福報才那麼小。

現在要改變一下自己。說到福報,我常常想起思斌師兄講過的一句話,千算萬算,最後都是算到自己。常常千算萬算的人,都是沒有福報的。最後把自己的福報都算小了。

沒有學佛的人,知道要吃飯,要努力上班,上班也是培養福報方式。不要羨慕不上班的人,不上班又不做事,這就是消耗福報,有什麼好羨慕呢。福報就像銀行的存款,大福報的存款多一些,怎麼浪費就是多,但是總有浪費完的一天。培養福報,莫過於珍惜福報,多做義工。

**************************

青春勵志修身養性

義工,積累福報!

很多人說到學佛,說到義工,總是說沒有時間。常常說,我要上班,要賺錢,哪有時間去寺院做義工,花時間做義工了,沒錢養活自己怎麼辦?所以,他們在世俗中很賣力的工作,也很少想到,為三寶做一些事情。或者覺得,等到有錢了再佈施,或者覺得心存好心就好了,在社會上好好做事也是一種修行。

一個人的財富,來自於他的福報。他命中有多少福報,就擁有多少財富。很多人覺得財富是來自努力,努力只是一個輔助的因素,而主要的因素,是來自福報,而福報的來源,是來自佈施。那些真正有錢的人,並不是每天都忙的累死累活的人,反而越沒錢的人,越是累死累活的。因為福報的問題。

為什麼三寶門中可以消除苦,因為在三寶門中,受苦時,就是培養大福報的時候,而在世俗中,受一份苦,只能培一份福報,在佛門中,受一份苦,可以培十分福報。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捨得萬文收。這個一文和萬文,不是錢,而是福報的大小問題。所以說常來寺廟做些義工給自己培養些福報,並不會耽誤你自己。

同時也感謝那些常做義工的菩薩們,你們不僅為自己培養了自身的福報,同時也是為自己的後人積累功德。阿彌陀佛,同時再次感恩那些無私奉獻的義工群體。

**************************

參禪悟性

有的,至於什麼福報我就不知道了,最根本的福報就是你增長了你的福德和消除了你的宿業,你的生活中或者修行都會有幫助,至於福德的大小是關於你自己了,如果帶有一定的目的的話,相對比一些發至於奉獻心,無私無我心,真誠恭敬的人,會小一些,功德也相對沒用麼圓滿。所以要以奉獻心,無私無我和真誠恭敬去待,相信福報更大,功德也相對圓滿。


仁清法師:三寶之處福好求

記住,佛像你不管它有灰沒有灰,髒還是不髒,你打掃衛生擦佛像的時候,就像給這個佛像塑金身一樣,這個功德是這樣的。所以有一句話“三寶之處福好求”。三寶之處就是寺院,因為這些地方很多因緣都能讓我們去種福田。比如說我們唸佛,你口唸佛,這個手不能唸對不對?但這個手能幹活啊,當你念佛的時候,在寺院、在佛堂裡打掃衛生,唸佛的功德有了,打掃衛生是莊嚴佛淨土,這種功德也有了。

有些信眾都是願意自己在家修,如果有因緣去寺院護持的話還是去護持。為什麼呢?寺院有很多因緣都能成就功德。我給他們開了個玩笑說:“如果你到寺院幫忙看家,比如說一個寺院正在建設期間,僧人很少,居士也很少,你去幫忙看家,只是晚上去看家。好了,我說了一句話,‘這天晚上你打呼嚕都是一種功德。’”信不?你在寺院幫忙看家啊,哼哈哼哈地在那打呼嚕,哎,這是給寺院看家來。要在家呢,打呼嚕就是打呼嚕,差別很大吧?所以三寶之處福好求。


去寺廟做義工做事的一些規矩,你一定要了解

寺廟裡的任何物件都是十方供養,十方善心人的供養啊!就連一些出家人都受不起,我們又有多大的福報白吃白住寺廟裡的?出家修行受十方供養,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對出家人尚且如此,何況在家居士?

我們發心來寺廟做義工培福報當然是好事!但不能想著我是來幫寺廟裡里做事,我來這做事又沒有要工資,走了為什麼還要我交錢出來? 千萬不要這樣想,來做義工培福報是你為你自己培福,但你吃住可是十方供養!寺廟裡的任何東西不與取,哪怕是一針一絲,到時可是千倍萬倍的還。大部分如法的出家師也尚處在修行培福的資糧道期間,只會盡力布施不會問你要,更不會說什麼,但這些事情自己要清楚。師父布施給你可以要,但吃住寺院走時儘量將足夠的錢放到功德箱中。

什麼樣的人可以享用信財?

佛在經中講:第一、戒律清淨;第二、每天不停地聞思修行。佛在經中講:雖然戒律清淨,但若不聞思修行而享用信財,將來要用自己的血肉償還。

信眾拿來供養三寶的財物叫信財,眾生發心給亡人超度用的財物叫亡財。能不能接受供養不是你說了算的。你想接受供養,你不一定有這個能力,不一定有這個權利,佛也沒有給你這個權利。若是你接受了,將來就要感受果報。你說你不能受供養,那也不一定,看看你戒律是否清淨,在這個基礎上是否不斷地聞思修行。若是你戒律清淨,有聞思、有修行的話,你就是佛在經中所說的福田,即使享用三界的財富也不會有罪過的。若是戒律不清淨,享用信財或亡財的話,將來要下地獄,尤其是在無間地獄裡感受痛苦。

一些出家人和居士不懂因果,隨便享用信財,能占點便宜或好處時就趕緊占。若是人家可憐你,給你做布施,那不叫信財,而叫布施。以信心給你的供養與以同情或慈悲給你做的布施是不一樣的。一個是上供,一個是下施:上供是以恭敬心、信心進行的,下施是以悲心、施捨心進行的。發心、動機不同,行為和結果也不一樣。

大家應該多發心,最好上供,最起碼也要下施。是不是布施,這要看你的發心。若是以悲心,即使是給兒女、給父母財物也是布施;若不是以悲心,即使是給窮人、給殘疾人財物也不是布施。現在很多人都做慈善、做義工,但都是表面上的,根本沒有發慈悲心,甚至連同情心都沒有,只是借著做慈善的機會謀取一些暫時的利益,這不是布施。

我們可以以同情心或悲心幫助、施捨他人。人家施捨你的時候,不要貢高傲慢,認為自己了不起,是不是已經有功德了。人與人之間,尤其是同修道友之間,有困難可以幫助,但這是布施,供養是不允許的。

三寶之物能不能隨便享用?

《佛說因緣僧護經》中言:「有九種人常處阿鼻大地獄中:一者食眾僧物。二者食供佛物……」

《正法念處經》中言:「若何等人取佛財物而自食用,不還不償,不信彼業而復更取,復叫他取……墮阿鼻大地獄黑肚小地獄……」

《大般涅盤經》中言:「若佛滅後,一切信心所施佛物,應用造佛形像,及造佛衣、七寶幡蓋,買諸香油、寶花以供養佛。除供養佛,余不得用!用者,即犯盜佛物罪。」

《優婆塞戒經》中言:「若自造作衣服缽器,先奉上佛,並令父母師長和尚先一受用,然後自服。若上佛者,以華香贖。凡所食啖要先施於沙門梵志,然後自食也。」

寺院之物(含供佛物)來自十方信心檀越所施捨,俗人不可以無償拿取!《大方等大集經》中言:他信施物,或餅、或果、或菜、或華,但是眾僧所食之物,不得輒與一切俗人。亦不得雲此是我物,別眾而食。又亦不得以眾僧物貯積興生,種種販賣,雲有利益,招世譏嫌。又亦不得出貴收賤與世爭利。又亦不得為於飲食及僧因緣,使諸眾生墮三惡道……

開許的情況

對於三寶物,出於私心擅相授受,則雙方皆有罪。若寺僧見落難人,行將倒斃,大發慈悲,而取飲食以活之,被救難民原非貪心,活命要緊而接受,則雙方皆不應有罪。受恩之人日後也應湧泉相報,護持三寶,做增上因緣。故不可一概而論。

非常之時事,做非常之處理,未可厚非,但不能做常態化理解。若今人有困難自有政府救助,若非與寺院或僧眾物品牽扯不清不可,那就純屬自作之孽。因果務必要清楚,寺院的東西,僧人的物品,給我我也不要,白給且不要,「不與取」就更不能要。這也是信眾在處理自己與寺院及僧人的關係時,所不能犯糊塗的一個原則。

一般情況下,寺院的東西、僧人的東西,以私人關係拿來送人情固然是不可以的。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歷史時期,非以佛門物不能救濟黎民百姓,要說一定不行,完全不行,也不是佛法,——佛無定法。譬如歲逢饑饉,或值軍閥混戰,人民有難,賴托僧寺派齋施粥接濟,僧人以佛食布施若反哺,無須割肉以飼民,佛心無外乎大慈大悲,誰說此舉與佛心違背?!抗戰時期,國難當頭,虛雲大師即曾大權示現,以濟難民。

《虛雲和尚年譜》記載:民國十五年丙寅八十七歲 近年滇中多事。兵住民房。已不相安。秋收稻熟。民不敢收。畏兵也。予往軍部商。得其允許。如有僧人領導農民收谷者。兵不許阻。因是數千鄉人共來寺住。始則同食乾飯。繼則粥。粥盡則食糠。飲水。鄉民見僧伽同甘苦如是。為之下淚。及軍事略定。農民乃得返居。此後共同維護寺廟。皆出至誠。

數千鄉人共來寺住,寺僧與民同食同飲,所供飲食都是信施於佛法僧三寶之物,若拘泥經文,則僧俗豈不都在造罪?若怕造罪而忍視蒼生受難而不顧,則又何謂佛家之大慈大悲心懷?

滄州有一位遊方尼,常到人們家中去化緣。小門小戶為她提供一些粗茶淡飯,她也很滿意。她不勸人們布施,只引導她們存善心,作善事。有一次,一位婦女對她施捨了一匹布。尼姑合掌拜謝,過了一會兒,她拿起布來說:您的善心義舉,佛已心領神會,既蒙您施捨,布就是屬於我的東西了。現在已經陰曆九月了,我見尊婆母仍身穿單衫。現我把這布奉送給您,請為您婆母縫製一身棉衣穿,您看好嗎?這位婦人聽了,面紅汗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姚安公說:這位尼姑真是深得佛心。

其二曰「供品濟貧菩薩心」,文如下:

滄州插花廟有位尼姑,為觀音菩薩的誕辰置辦供品,事後稍感疲倦,便倚案休息。恍惚中夢見菩薩對她說:你不給我上供,我也不會挨餓,你上供了,我也不覺得更飽。廟門外有好幾個逃難的乞丐討不到吃的,快要餓死了,你把這些供品給他們吃,你的功德比給我上供勝過十倍。尼姑驚醒,開門一看,果然有幾個逃難的乞丐餓得有氣無力。從此,她每年供奉完畢,把供品都施捨給窮人們,並說這是菩薩的意思。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仍須還宿債!

罪從哪裡來,罪由心生,心有貪嗔痴三毒就是罪,就會造各種罪。罪不是他人強加給你的,是基於意有三毒所造。貪占寺院的便宜,白送(如寺院僧人、淨人、義工等為私交、私情故將三寶物贈送給俗人)、白拿(俗人從寺院或從僧人手中隨意索取或接受三寶物品,而無相應補償)、白吃寺院的東西,不論是否不予取都是造罪。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白占三寶的便宜,正是貪小便宜吃大虧!寺院淘汰的供果往家拿也可以,但務必如佛所教依法贖請!——按照市價付錢,一絲一毫不能白要。


去寺廟做義工有哪些要注意的方面?

首先是發心。為什麼把這個放在首位。學佛時間長的同學應該知道,做事最重要的就是發心。就好像當年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我建了這麼多的寺院,我的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答,沒有功德,只有福德。這個其實就是發心的問題。我們去寺院做義工,最初的發心就是放下自己,服務大家,為三寶做事。

但是現在發現,好多人的發心其實都是變了,去寺院做義工,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只是去湊熱鬧,趕廟會,說是非。重點不是在做事。

如果發心是對的,那麼很多事情就會迎刃而解,也不會衍生出諸多的煩惱。

其次是組織性。一般的寺廟裡都會有自己固定的義工團隊,我們去做義工,就是需要服從團隊的管理。因為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服務三寶,服務大家,希望把事情做好,所以我們要服從組織的管理,服從出家人的管理。不要因為個人情緒而影響了整個團隊。

第三個是義工團隊的領導者組織者。現在有一些義工團隊的領導者慢慢慢慢發生了變化,就是想做所謂的居士頭,擁有較強的佔有慾控制慾。甚至不把出家人放在眼裡,吆五喝六。這些其實都是不可取的。這個不多說了,以後有機會再分享。

第四個是量力而行。畢竟我們是在家人,不是出家人,我們有自己的生活,我們有自己的工作,切不可因為那所謂的寺院活動而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工作也是為了服務大家,為社會做貢獻。在家人學佛首先是先做好先過好自己的生活,孝養父母養育子女,過好生活。然後再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切不可本末倒置。

最後要說的就是莫忘初心。在寺院幹活幹多了,接觸的人見的人多了,見到什麼不開心的不高興的,那也沒有沒有關係,害群之馬總是有的。我們一定要保持對佛法僧三寶的恭敬心。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我們深信三寶,至於別人如何,那是別人的事,我們最多也只是善意地提醒。我們只需要做好自己做好自己應當做的事,好好生活,好好學佛。切不可因為別人而動搖了自己的初心。

以上。有點囉嗦,但都是自己所想說的。希望大家吉祥如意,阿彌陀佛

**********************

去寺院做義工是大功德的事情。所以首先隨喜讚歎。不過在寺院修行福報很快,造作業障更快。避免造業的方法就是一定要把自己放到最低。一定要認知到在這裡我是最微小最該向大家學習的人,不要參與任何有關於團結、僧團、居士團等等之間的事情。單單做好自己就好。不要在寺院做了一段時間就認為自己已經瞭解了佛法。接著就是逢人便以居士身份自居,然後就好像老師一樣指導別人如何修行,要知道我們自身還有很多不足又如何去指導別人呢?在寺院不要爭高低,不要爭厚薄。一切要隨緣。這些如果能夠做到就會培福無量,否則雖然有福報,也會造業障。

到寺院做義工,有以下四點比較重要:

1應該學習掌握基本佛門禮儀,學習在寺院飲食起居的一些規矩。視頻網站有佛教常識,和佛門儀軌,比如過堂、早課晚課、如何穿海青、等等,搜來看一下。

2.遵守五戒,到寺院做義工,無論是否受過五戒,都應該遵守,因為寺院是清淨道場,我們絕對不能在裡面做殺盜淫妄酒這些事情。

3.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在寺院不能擅自動用法器,不能擅自動用出家師父的用具,不能擅自拿寺院的任何東西回家,這是很重的罪過。

4.在寺院,還有一個要特別注意的,就是不能談論出家師父的任何過錯,這一點許多居士不注意。在寺院常常能接觸師父們,容易發現師父的過失。有些居士不懂,而隨便談論傳播出家師父的過失。這也是極重的罪業,請慎重!

**********************

去寺院做義工,很好。做義工,要聽從寺院的統一安排。但是,更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貪功德。

寺院,是清淨之地,在寺院裡面做義工,心態要“向清淨”,要“持清淨”。任何對法相, 對功德相的妄想和貪著 ,都是要盡力避免和摒除的。


寺院方丈送給義工的一句話:不見世間過

寺院裡新來了一位義工,一開始安排她在花圃裡幫忙。做了幾天,她一會兒嫌花工安排她的活多,一會兒又嫌一起工作的義工偷懶,要求換工作。

後來安排她到圖書館裡幫忙,她做了沒幾天,又開始嫌一起做事的阿姨太慢,或是嫌來借書的人沒有素質,總是亂放圖書。

於是又安排她到偏殿門口負責衛生,沒想到,她的抱怨更多了,嫌遊客亂扔菸頭,嫌孩子亂丟食品袋……最後,她帶著一腔怨氣找到方丈,要求重換工作。

方丈聽完了她的一番抱怨之後,問她:“你為什麼要到寺院來做義工?”

她答:“我想學習佛法。”

方丈又問:“學習佛法為了什麼?”

她想了一想,答:“學習佛法是為了做一個佛那樣的人。”

方丈微微一笑,然後寫了幾個字送給她,讓她悟了之後再來。

方丈寫的字,義工拿給朋友看,原來是一句偈語:“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義工請教偈語的意思,於是朋友告訴她這是六祖惠能《壇經》裡的句子,其大意是說一個真心想學佛修道的人,心地是清淨的,看不到世間的是非人我。

義工辯解說:“我的心很清淨啊,所以才會看到他們的很多不對。”

朋友只好又解釋說:“這個‘不見世間過’是讓你不要執著於別人的過失,不要把那些放在自己的心裡、口裡,不起怨惱,不四處傳播,而是先要自己做個好樣子,然後再以悲憫的心和智慧善巧的方便來幫助別人改過。”

聽到此,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一則民間故事:

有一個染布的師傅,同時收了兩位學徒。不過他為學徒立下了一個奇特的規矩:每個月底,學徒都要對他說兩個字。

第一個月的月底,師傅問這兩個學徒:“你們心裡最想說什麼?”學徒甲說:“飯香。”學徒乙說:“食劣。”

第二個月的月底,師傅依然問這兩個學徒:“你們心裡最想說什麼?”學徒甲說:“覺穩。”學徒乙說:“床硬。”

第三個月月底,師傅又問這兩個學徒:“你們心裡最想說什麼?”學徒甲說:“活輕。”學徒乙說:“事多。”

第四個月月底,當師傅再問同樣的問題時,學徒甲回答:“想學。”學徒乙卻說:“告辭。”

看著學徒乙揚長而去的身影,師傅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心中有魔,難成正果。”

結果,不出師傅所料,學徒乙此後又學過不同的技藝,但都未成功。而學徒甲卻繼承了師傅的染技,最終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染布人。

顯而易見,學徒乙心中之魔就是“世間過”。由於這個心的作用,他的所行所見所感,都是生活中那些消極和不良的方面,所以,他就只能收穫那些怨懟,最終不得不辭別而去。

而學徒甲則是個樂觀的人,在他眼裡,世間是沒有什麼欠缺的,飯食粗糙一些沒關係,只要吃得香;床硬一些也沒關係,只要睡得安穩;活計再多再忙,只要想學習都不會成為負累。

“不見世間過”,這裡的“不見”,不是看不見,也不是聽不見,而是看到、聽見,但是由於心是清淨的,所以不執著、不計較、不放在心上。“世間”,不單單是指人世間,還包括動植物、社會、物理世界等。

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有種種不淨,即是所謂的世間過,而佛視此世界如淨土,所以佛不見世間過。可以說,不是大路不夠寬廣,而是你的思想不夠包容;不是鮮花不夠鮮豔,而是你的眼睛只看到了黯然;不是陽光不夠明媚,而是你的心靈太陰霾。

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就是指見或不見世間過,其根源都是我們的這顆心。如果心清淨,是善的,那麼我們的所見就都是好的;如果心不淨,是惡的,那麼我們的所見就都是醜的。

所以一切人、一切物的是非差別都緣於心的意識,而非外在的境緣。《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其中的“觀”,就是強調要向內察看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向外去看他人的過失。

檢視我們自己的心,檢點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看到別人的不善處,我們也要回過來反省—下,自己有沒有?

在生活中,“不見世間過”其實就是要我們學會以寬容和大度來包容一切,對於不如法、不如意的人和事,以慈悲之心,放下恩怨,放下計較,放下取捨。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既是惠能大師悲心切願的真實教誨,也是引導我們契入佛菩薩境界的真知灼見。期待大家都能如實觀照,如實受用。

*******************************

【視角】義工感悟:從做事中覺察不良習氣

離靜修營開營只有一週了,三寶樓住宿區要用的被子和床墊,由於連日陰雨,全部堆在倉庫無法曬。靜修營籌備組辦公室的工作,還有很多很多沒有準備好。平常來的師兄都在上班還未放假,義工尤其是男義工非常稀缺,而辦公室經常在的師兄只有兩位女眾師兄。任務繁重和瑣碎得難以想象。

三寶加持,善西在這個時候來到了西園。每天,他住在外面的賓館,早上8點左右到來,常常幹到晚上9點。“善西師兄,你有沒有空?”“找善西去幫幫忙……”善西不僅體力好,耐力也好,短短的幾天裡,不知跑了西園多少地方。搬、運、抬、扛,各種各樣的體力活、各種各樣細小和繁雜的事情,他不僅主動做,師兄找他時,他更是樂意做,任勞任怨。

法師開示,做義工,其實就是在檢驗和促進修學。做義工,不是說我們就是完美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義工行可能會留下遺憾,但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每一位義工可能都是這樣成長的。我們的義工行,有過煩惱,有過挫折,有過困頓,有過遺憾,但發心不變,心行一直在成長。感恩靜修營和所有的義工平臺,感恩所有營員和一切的眾生,為我們義工提供了服務大眾、成就自己的機會。感恩!

由於殊勝的因緣,我懷著無比快樂的心情加入2014年第九屆靜修營義工的行列。

今天是我來西園寺的第十天,雖然做了大量的事情,但也在做事的過程中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一些不良串習在一點點地暴露,如我執、我慢、自我優越感等等。

我是9月24日提前來到西園寺的,由於當時是靜修營前,男眾義工人手緊缺,我被分配到靜修營的後勤辦公室,協助接待組做接待工作,具體任務是搬運、發放法寶和營員衫等。

其間,由於我執心的原因,有時會看不慣別的義工師兄做事的方式,甚至會指指點點,用命令的口吻讓義工師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看到有位引領組的師兄站在路邊,就上前說,你應該站在那邊比較好。該師兄就對我說,他只能聽他們組長的。但我還是沒能意識到該師兄的為難之處。最後,該師兄說:“求你了,不要再指揮我了好嗎?我已經被別的師兄用相同的話說了好多遍了,也移了好多次了。”我突然感覺自己太自以為是了,沒能覺察到師兄在太陽底下站著手舉指示牌的辛苦,以自我為中心,想讓別的師兄按我的想法去做,卻忘了要專注於做好自己的事情,忘了每個人都是義工團隊中的一顆螺絲釘。

由於對書院義工制度理解不夠,在靜修營開營前,有社會人員強烈要求參加做義工時,我就擅自做主安排他們參與接待工作,違背了書院做事模式歷事煉心、以身表法的初衷,也給接待組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

後來,我被調配到安全巡防組。有一次行堂時,想著自己是“安巡”義工,就在用餐後,提前私自離開,影響到整個行堂過程的出入秩序,給營員們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出來後,在放碗筷的時候,看見有一個大盆放在路中間,就順手拿到路邊去了。洗碗組有位師兄馬上過來說:“請不要亂放筷子盆。”我才知道,原來中間放筷子盆,兩邊走人是洗碗組師兄們的合理安排。

在宿舍區,由於沒將兩層床鋪固定牢,營員在上下床的過程中,發現有搖擺的情況。辦公室收到通知後,讓我前往處理。當時,在未向室內營員作出相關說明的前提下,就直接做事,用布條把相鄰的兩張床捆綁在一起以減小擺動。床的事情雖然得到了解決,但只為了做事而做事,未能調整好心態熱情主動地與營員溝通,而是只專注於事情本身,忽略了室內營員們的感受,使得一些營員產生了不必要的煩惱。

反觀這段時間的心行,自己每件事情太專注於結果,每個決定、處理每件事,都或多或少地帶有我執、我慢的不良串習,而在其間又未能及時覺察到,等到事情結束了,問題反映出來後才去反省、懺悔。通過幾天靜修營義工的生活,讓我學會了更多的尊重、包容和放下。要觀察當下自己每時每刻的起心動念,不停地重複正確強化正見,用一顆無我利他、無所得的心去待人處事。感恩三寶加持!感恩導師慈悲!感恩師兄們的幫助和包容!

 

犯五逆十惡罪佛能救,盜十方常住財物佛不能救

毀謗三寶,這個罪非常之重!

在家人千萬不要評論僧眾過!出家人縱然是破戒,你要去毀謗他,罪業在阿鼻地獄!

供養三寶的錢,最好別指定用途

真的不見世間過,那你是個白癡!

學佛要慎重,千萬別「愛」上出家師父!

做義工病災不斷是何因?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