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重的人為何會墮落
夢參老和尚
【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純想,想的單一,一點不複雜,單一就說純。他死時候心裡很亂,想不純,死不下去,生不到天。純想,想飛,一定上生天。但是他的想裡頭有福、有慧,有他惡業、有他善業。如果他福慧很具足的,淨願、清淨的願力很強,自然心得開朗,可以生到十方佛界去。這種很少,能夠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他意願,皆能往生。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游於四天。所去無礙。】
若相反的呢?相反的就是想法不對頭,想得很多,情感很少,輕舉非遠。情少,想得多,就是他想得不純。如果是想飛升的,但是出不到輪迴,想飛升的是生天。有九種想一種情,九想一情能可以當飛仙,他死後變成仙人;大力鬼王,八想二情,如山嶽諸神,山神、土地那些;飛行夜叉,七想三情。這種都是佛說的,一般人沒有這種智慧。鬼神一類,鬼神分大力鬼神、飛行夜叉,或地行羅剎,這種鬼神。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假使這裡頭他發的是善願、善心,護持三寶,護持佛法,護持禁戒,臨死的時候能念神咒,隨時念這個神咒,是持它咒的力量能得生、得到法忍,那生下就不同了,生到諸佛世界去了。在臨命終時候,修行的功力非常重要,看他心在臨死時候念頭是什麼。
如淨念多,上升,生三善道。惡念多,一定墮三途。善惡,臨終時候一念間。為什麼我們平常用功,用幾十年就為最後一遭、臨終時那一念?修行的目的,就是這樣意思。不要動於感情,人要超脫感情、情想,靜下心來,很有定力。
如果能到臨命終時候,念三寶,念佛、念法、念戒、念僧,凡是三寶的聖事,這都是上生,生淨土。智升情降,有智慧一定上升。咱們經常說感情用事,一定下降。情感是下墮的,情感愛流眼淚,眼淚都是往下滴的;思想觀照都是由火力,火力都上升,智慧火力是上升的。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想的跟他情感平等,那就不飛不墜,還來人間。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五情五想平等平等,不飛不墜。因為有五情不能飛升,生不了天當仙人,也當不了鬼神。由於五想他不能墮於地獄,也不會墮三途。
「想明斯聰,情幽斯鈍」,就是既不往下墮、也不往上升,情想均等的意思。情跟想均等,在這個時候他不升不降,可能還來人間。他來到人間時候,他過去所做的,他佈施,施舍多,他就變成財富多;非常貪吝的,他就墮落貧窮。這隨各人的業報。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者變為毛群,輕者為羽族。情愛多,一定墮畜生。如果想得少,情感特別多,六情,想少一分,四想,墮入橫生。橫生有二類,毛群走獸,這是地行之類;身輕者,飛了,鳥類。空行的飛禽、地行的一切走獸,都因為他臨終時候的想、因想而生。十方一切眾生因想而成、因想而生。
【七情三想。沉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七情三想」,墮到水輪去了。若是氣力很猛大,「受氣猛火」,由於氣分的關係,生於火際,這類東西就墮餓鬼,經常焚燒。水輪害自己無食,沒有飲食吃,經百千劫。這裡頭分七情三想,沉於水輪之下。火輪中,猛火就是火力大變成餓鬼,沒有東西吃,拿到東西想吃就變成火了,是餓鬼之類的。
佛說七情六慾,就看你想得多、想得少。但是是情感多,完全重於情感。咱們經常說人跟人之間,做什麼事情不要太用情感了,咱們經常聽到這話。不用情感用什麼?用智慧。用智慧判斷一切事物,不要用情感處理事物。這是七情三想。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這說我們一切眾生在受生的過程當中,比如我們現在的肉身命盡了,死了之後隨你的情想,想重情輕,上升;情重想輕,下墮。前頭講佛、菩薩、聲聞、緣覺,完了講三界,就講到我們的升降。這個輕重由什麼來分?就說我們造的業,上升二十八重天,下降三途、六道、地獄。這個專指下降地獄說的。
情重,情感特別重,下地獄。情感愈重,下地獄墮得愈深。九情一想,就是情感太重了。下洞火輪,火輪是透過火而墮落地獄。這時幻想的這個身體,你也沒有身形了,但是思想上有身形。這個身體,就是你所想像這個肉體。這時沒有肉體了,但是思想上認為有。
身入風火,二交過地,風輪跟火輪兩個交過的地方。身是墮地獄的身,已經下地獄了。這個身入於火輪,火輪跟風輪交界的地方,這是九情一想的眾生所墮落的地方。二交過地,就是風輪跟火輪兩個交叉的地方。如果是業障重的生到無間,輕的生到有間,有間地獄跟無間地獄。
九情一想,情感太重了,感情用事,墮的地獄就深;咱們經常說阿鼻地獄,墮到阿鼻地獄。唯有情感,咱們認為情感重,在人生當中情感重是好的,在佛教講是罪業。
情是向下墮,凡是一動了感情流眼淚,眼淚是往下墮的,眼淚都沒往上飛的。冒火了,火是向上升的。這是兩種地獄:風地獄,火地獄。風輪跟火輪之間的,我們一般說的阿鼻地獄。但是九情一想,還有一想比較還算輕的,這一想也沒有了,全是情感了,他墮得更深了。
【純情即沉。入阿鼻地獄。若沉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純情,純是情感,沒有想,唯墮不升。只是向下墮,不能向上升。純情,咱們經常講的阿鼻地獄,純情就沉入阿鼻地獄。咱們經常說鴛鴦鳥,男女相戀死了之後墮鴛鴦。這個墮鴛鴦得在地獄出來,在地獄出來不墮到人類,轉為鴛鴦。
你得先下地獄,這個過程很長很長的。到地獄不是人間的年歲算,千年、百年、萬年,不是的,講多少劫。那個劫的壽命是無法算的,劫的時間不是咱們人類數字所能算得到的,時間非常長。
怎麼算一劫?人從十歲開始,過一百年增加一歲、過一百年增加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再從八萬四千歲過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的壽命十歲;一增一減算一個小劫,叫劫波,時間是這麼算的。
你想,十歲,過一百年增一歲,增到八萬四千歲,這個數字要算多少多少年?再從八萬四千歲過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的壽命十歲,一增一減算一小劫。集小劫一千,算一中劫。集中劫一千,算一大劫。大劫經過一千到阿鼻,無量數了,這個數字簡直很難算。
人純粹感情用事,咱們經常講感情用事,純情,沒有想;思想是向上升,純情就往下墮。墮到什麼地方?阿鼻地獄。阿鼻是印度話,翻我們中國話叫無間。什麼無間?受苦一點間斷時間沒有,一直在苦中。此雲無間,就是不間斷的意思。受苦無間、時間無間,那個時間非常長。
乃至從地獄出來墮有情界,墮了鴛鴦,或是一些鳥類、蟲類,還不得變人,這個過程可就長了。純情就墮到阿鼻地獄,就是無間地獄,就是罪大惡極,這是他所住的處所。
《楞嚴經》
摘錄自宣公上人《春日蓮華》
業是一種最公平的懲罰,墮落不墮落,乃由感情來分別。只知有情,不知有智這種人,將來一定墮落在三惡道中,這是毫無疑問的。你存什麼心,就到什麼道中去。
凡是看不破,放不下,就是業障。障礙你不能上昇,乃至障礙你出不了三界。凡是對著境界而生出一種執著,就是情感。見到境界,便生執著,這皆是情感的作用。
什麼是無明?簡而言之,就是黑暗,什麼都不明白。因為不明白真理,把心鎖上了,所以不能開悟。
因為眾生有分別心,有善惡,有美醜,有是非,有黑白種種的問題,所以佛順眾生的心,而示現種種身,令眾生見到佛的身。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佛是隨類而化身。
什麼是正法住世?你老老實實去修行,不好虛名假利,不貪供養,就是正法住世。
什麼是菩提心?我有一個很簡單的比喻;未發菩提心前,好像麵粉未下發粉一旦發菩提心之後,好像放下麵種。久而久之,麵便會長大。
若問菩提心像個什麼樣子 ?本來它是無形無相,只是個覺道。覺者,覺悟也。即是明白,明白道理。
不單是明白,還要修這條道。也可以用寶塔來比喻菩提心:這一座寶塔,無論它多高多大,必要從地上修起。
地,就是我們的心地。要從地上建這座寶塔,使它一層 比一層高。菩提心,也是從心地上建起,愈發愈大,愈發愈高。本來只是一點點,很小的,但逐漸膨脹,發大。功德圓滿了,最後可以成佛。
所謂「自在」,就是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的境界。那麼,「自在」在什麼地方?在什麼地方自在?在什麼地方不自在?在聖人的地位就能自在。在凡夫的地位,就不自在。
愚癡的人,不知因果的厲害,隨便錯因果,甚至不相信因果,撥無因果。
有智慧的人,知道因果報應的厲害,就怕錯因果。無論做什麼事情,三思而後行。
古人云﹕「君子之過,如日月蝕,人皆見之。即時更之,人皆仰之。」君子有了過錯,好像日蝕和月蝕一樣,人人皆能看見,若能及時改之,人人皆尊敬而仰慕。
聰明人,有過必改;愚癡人,才有過不改。
三災有大小之分,大三災就是火災,水災,風災,小三災就是刀兵災,飢饉災,瘟疫災。也就是災劫。三大災劫發生的原因:因為人有貪心,就發生火災;人有瞋 心,就發生水災,人有癡心,就發生風災。
所以三災是由三毒而生起的。我們人人都具足貪瞋癡三毒之心,此心一天比一天擴大,到了一定限度,就形成大災劫來臨!
世間法就好像一個大羅網,把所有人都綑住了。
愛名的便被名網所綑,
貪財的便被財網所纏,
迷色的便被色網所縛。
總而言之,被財、色、名、食、睡五欲之網,支配得顛顛倒倒,
纏縛得透不過氣來。
只可憐一般未明白的人,雖被網所綑還不知不覺。
明白的人雖然知道,卻沒有法子脫離,只是徒增感歎而已。
透視愛情的無常
佛陀早就講過,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無常才是這個世界永恆的真相。
佛教的一個基本理論就是「諸行無常」,這是佛教「三法印」中的第一印。天地萬物,有成必有敗,有盛必有衰,有合必有離,有生必有死。從花開花謝,到滄海桑田,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這個世界沒有永恆。房屋老了,就破舊不堪,瘡痍滿目。車子老了,就開也開不動了。電腦老了,變成了一堆難以處理的垃圾……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是不變的?就連我們認為的亙古堅固的大地,也在地震的那一剎那顯示出它的微脆。而愛情,也會老去。老去的愛情,慢慢也就成為了灰色的冷漠。
愛情讓你享受了年輕、美麗、浪漫、激情,也一定要讓你面對年老、色衰、平淡、冷漠。
在《佛說未生冤經》中佛說:「恩愛猶若眾鳥會棲於樹,晨各離散,隨其殃福。」
《長阿含經》卷三中佛說:「恩愛無常,合會有離。」
在佛教看起來,愛情是一種因緣所生的有為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是有為法,就都是依賴一定的因緣條件而產生的。當因緣條件變化時,它也就會發生變化。無常壞滅則免不了帶來痛苦。
佛教認為,愛情源於我們心中(阿賴耶識)中所儲存的種子,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業報。「夫妻本是前緣」。雙方之所以相互愛戀、最後結婚,最根本的原因是由於我們的業報。所以,種子遇緣而生愛情,也必將隨著緣盡而消逝。
愛情的短命是眾所周知的,近年來不斷高漲的離婚率更加說明了這一點。
當代的科學也同樣展開了對於愛情的研究,科學家們認為愛情是由於苯乙胺醇(PEA)在體內作怪,這種化學成分會刺激腦袋和中樞神經,使人心情愉快、心跳加速、瞳孔放大、散發吸引異性的體味。同時腎上腺素上升又會增加腦部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當苯乙胺醇和多巴胺在神經系統氾濫時,我們便有了類似於吸食毒品時的飄飄欲仙與興奮幸福的感覺,這就是愛情。
此時的我們,一會兒沒有看見對方,就會急躁不安。《詩經》中說「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就是這種感覺。此時,對方任何不可思議的山盟海誓,甜言蜜語,絕對都是真心實意的。浪漫的愛情至此會進入第二階段的化學反應,兩性受到睾丸素的刺激,將會追求性滿足。這時,腦部會增加催產素(oxytocin)分泌,這種被稱為自然鎮定劑的化學物,不但會把男女雙方的性慾冷卻下來,也可能使愛情由濃轉淡。這樣一個亢奮過程,通常會持續一年半到三年。
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辛蒂?哈讚和臨床心理學家羅瑟勞調查了37種不同文化層次的5000對夫妻,並進行了醫學測試,得出的結論是:大多數人真正的愛情最多隻能保持18至30個月。此時,我們怎樣努力,也不能再如從前一樣了,此時的冷淡、爭吵也是真心實意的。
如果女性擁有了讓自己甜蜜的愛情,一定要牢記愛情多巴胺規律,也要對方牢記:愛情多巴胺的大量分泌是有時間限制的,當平淡來臨之際,才是愛情成熟之際。
而男性的愛情尤其不穩定。不要因此責怪男人,這不是男人的錯。不是男人的愛情都很短暫,而是天底下的愛情根本都很短暫。只是,愛情的短暫對男人來說不是什麼問題。男人的特性是——當談戀愛的時候,他就徹底地投入,女人就是他的一切。可是,當獲得愛情以後,事業、交往、朋友等等又會是他的中心,他不可能永遠以女人為中心。女人不同,女人喜歡在愛情中追求永恆,想他最好是至死不渝的羅密歐,或是化為蝴蝶的梁山伯。很多女人將自己的生命寄託在愛情裡,希望自己永遠是男人的中心,希望男人能夠永遠的以戀愛時的方式來愛自己,以為沒有了愛情,就沒有一切。
佛陀為什麼把親人之愛叫餓鬼愛?
問:佛陀為什麼把親人之間的愛,叫“餓鬼愛”,有沒有說得太誇大?
答:在《未曾有說因緣經》中, 佛說:“母子恩愛,歡樂須臾,死墮地獄,母之與子,各不相知,窈窈冥冥,永相離別,受苦萬端,後悔無及”。
《楞嚴經》中也說,父母子女夫妻的關係,本質上就是“汝負我命,我還汝債”,是生生世世的糾纏,沒完沒了。尤其是自以為有恩於親人時的那種索求,真是一付討債鬼的模樣。
討債鬼的模樣,就是餓鬼相,餓鬼永遠要吃、要喝,卻永遠吃不飽,永遠在飢渴之中。那種永遠滿足不了的貪慾,就叫 “餓鬼愛”。
攀緣不捨餓鬼愛,使我們百劫千生輪迴六道。譬如今世互為母女,來世不一定還是母女,下輩子或互為主僕、互為人畜,彼此奴役驅使,彼此都不相知。就如同現在,一點也想不起我們與親人前世的關係。
但有一事可以確定,那就是——若前世不造惡業,今世不會糾纏得這麼悲慘;今世不造惡業,彼此也不會有這麼多的惡性互動;而今世所造,有的還要轉到來世才報,這是最基本的“六道輪迴”造業受報的觀念。
餓鬼愛的另一個大麻煩和過患,就是它會把好事變壞事。
例如:父母對兒女的養育之恩及種種付出,都是一個佛子對眾生所作的善業,本是很大的法財、資糧和福報,若能把這經驗提升擴大,把善意佈施回向出去的話,是了不起的事情,是極大的善業。但是我們若攀緣餓鬼愛不捨,就一定要去貪功受福德。這一貪功受福德,便成了餓鬼討債時的賬本,立刻把施受的關係變成了債權人和債務人,把好事變成了壞事。
學習大乘佛法,就是要學諸佛菩薩如何“轉法輪”。轉法輪就是把最苦、最壞、最惡的事,轉成最樂、最好、最善的事。而不是“倒轉法輪”,把自己和親人,變成餓鬼、討債鬼、冤屈鬼;把原本美好善良的事,變成“汝負我命,我還汝債”的醜陋邪惡的事。所以,佛陀把親人之間的愛叫餓鬼愛,一點兒也不誇張,實在是最慈悲的提醒,讓我們不得不小心警惕餓鬼愛的過患啊!
問:佛陀要我們出離餓鬼愛,但在《盂蘭盆經》中,又說要孝順“七世父母”,這裡不是很矛盾嗎?
答:佛教講孝順“七世父母”,七世不是指祖宗七代,而是指今世加過去生的六世在六道輪迴時,各道的父母,故是“一切眾生”的代名詞。
我們輪迴地獄、畜生、餓鬼、人、天、阿修羅道六道,每一道受生都各有父母,這就說明了我們對父母的孝順,一定要擴大提升;對子女的慈愛,也一定要擴大提升。
因為“一切眾生”都曾經作過我們的父母、子女、夫妻眷屬,如果我們現在不能正確地去愛今生的父母、子女以外的人,則下輩子也不能夠認識並像今生一樣的去愛自己的父母、子女,所以,只有愛“一切眾生”,才能愛到一切過去的父母、子女。
這就是大乘菩薩道要發願度盡一切眾生的原因及宗趣。也是《盂蘭盆經》的宗旨精神——要我們孝順自己的父母如六道眾生,視六道眾生如自己的父母。也就是佛陀對我們的告誡——愛羅睺羅如六道眾生,愛六道眾生如羅睺羅。
看經時,千萬不能看窄、看偏了,一看窄、看偏,就陷在餓鬼愛的糾纏中,則把好事變成壞事了。
問:既然餓鬼愛不好,但我們已經都是親人了,該怎麼辦呢?
答:去擴大提升對父母兒女的餓鬼愛!
問:如何擴大提升呢?
答:佛在《大乘大般涅槃經》中說,要“愛羅睺羅(佛的親生兒子)如六道眾生,愛六道眾生如羅睺羅。”兒女就是我們的“羅睺羅”。我們既然能夠對自己的兒女作出善良的佈施,就表示也能夠對一切眾生作出同樣的佈施;既然能夠對自己的兒女發出善良的意願,就表示也能夠對一切眾生發出同樣的善意。剩下的,只是我們願不願意的問題了!
問:在《未曾有說因緣經》中,有一段關於耶輸陀羅和羅睺羅之間的母子之情糾纏難捨的描述:佛叫耶輸陀羅放舍羅睺羅,讓他出家跟佛學法修道,佛陀的理由是:“母子恩愛,歡樂須臾,死墮地獄”,為什麼母子恩愛,死後會墮入地獄?
答:“母子恩愛”並不一定是直接的地獄因。但是若因“母子恩愛”而不出家修道,則定作地獄因。
何以故?不修道者,不能免生死,亦不能究竟止惡行善。而生死是輪迴因;作惡是地獄因。
再說,“男女恩愛”、“母子恩情”的糾纏,於不見佛、不聞法、不識僧等未皈依三寶者而言,常作敗壞事業、學業、名利、道德、法律之因,雖屬惡因,尚非甚惡。
但若於佛弟子而言,作敗壞修道、成道之因,則是大惡,以其“惡”故,亦能直接作地獄因。
出家修道成道是天上天下至善之行,所以者何?此行能令自身及一切眾生終究永斷八苦,永離生死,入於究竟安隱快樂之處,故名至善。
而母子恩情、男女恩愛,若能直接傷毀、敗壞此至善之行者,則為至惡之因,亦即地獄直接之惡因也。
親情的本質是什麼?如何看待眾生的「情」?
聖嚴法師
眾生皆有情,最重的是親情,其次是愛情,再來是友情,這是眾生的三種情。
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都有親子關係,這是與生俱來的感情。「親」的意思,一種是指「血親」,另一種則是「親近」的意思。「血親」就是血濃於水,有血緣的關係,而小鳥、小狗等動物都有親子感情,何況是人!孩子就像是自己肚子里的一塊肉,要懷胎十個月才能生出來,但即便是將領養的孩子扶養長大,也是親情。
至於「親近」的意思,是指雙方經常在一起,時間相當長,互動關係非常密切,彼此之間成為一種生命共同體,此時親情便產生了。這種親情,就像師生、師徒關係,或是人和寵物之間的關係,彼此會有倚賴和依戀。
眾生皆有情,最重的是親情,其次是愛情,再來是友情,這是眾生的三種情。親情是最基本的,是生命的基礎;愛情是兩個生命結合的一種關係;友情則是互動的,可以互相幫助、互相支持,你需要我、我需要你,就產生了友情。此外,對佛教徒來說,還有一種情叫做道情。道情就是彼此在修行的道路上相互鼓勵、相互扶持,稱為道侶或道友。
在這四種情裡面,除了道情之外,還有親情是沒有條件的,不會要求什麼回饋。雖然中國有「養兒防老,積谷防飢」的說法,但這只是一種較為功利的概念,通常父母對兒女的養育很少會真的這麼想,把養孩子視為投資、保本,有這種想法的人並不多。因此,我們也可以流水來比喻親情,水是順流而下,就像是父母對孩子的感情是沒有條件、不求回饋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