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佛法不可有偷心、機心

修學佛法在根本上要弄清楚「解」、「行」的關係,要肯決自己修行的方向,是從「理」入?抑是從「行」入?而且要死掉偷心。

什麼叫偷心?

以惡小而為之,自我原諒,還說是小事、不要緊。

孟子說:有個人每天偷鄰家一隻雞,有人勸他說這不是一件好事,他說好吧,我今年照偷,明年再停止……這就是偷心。你認為不對,就應該立刻不為,不要「以待來年而後已」,不可以這樣。

學佛法偷心不死,自己原諒自己,自己姑息自己,這叫因循,把大好時光都浪費掉。我時常講:最會原諒自己的人最得不到別人的原諒,和佛天的寬恕;最肯責備自己的人,最容易免受人群的責難和惡果的懲罰。

人要責備自己,不要習於原諒自己,原諒和無視自己的小過訧叫偷心,有一點偷心便會產生通向解脫的「電阻」,便與佛法不相應。

其次,不要有機心,機心就是用心機──逞一些狡獪,用一點手段,修學佛法是不可以這樣的。學佛法要具有詩人的氣質,讓人生充滿詩情畫意,揚棄庸俗的見解,假如學佛法連文學家、藝術家的氣質都沒有,會有兩個不好的結果:

第 一,流為功利主義、市儈主義。不少人認為印一部經有一部經的福報,念一句佛有一句佛的功德,這樣不好。先聖先賢留下來的榜樣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不怕入地獄、不惜入地獄,他只是以真理為生命,地獄如果沒有真理,真理就不具普遍性,實際上真理遍一切處,所以不要怕入地獄,不要讓自己變成市儈,變成個人功利主義者。

第二,枯燥、寂寞。假如修行而不以寂寞、淡泊為享受,就會感到枯燥、無聊、活得無奈而無法修行。

決心修行,一定要先把解與行弄清楚,是從解入?抑或從行入?

這是兩條路。我告訴各位,從解入極難,憑我們中、下根器的智商,窮一生之精力,也沒有辦法窮溯到理與事的源頭,所以,不如從「行」起步比較容易而可靠。也即是把師父傳給你的心態,視為自己法的生命,珍視供奉,保任不失,以「暫時不在,如同死人」,時時警惕,不可須臾離,久之「功到自然成」。

人們常以「蠅營狗苟」這句輕蔑的言語來形容那些素質低劣、失去生活尊嚴的人,而我們人的生活,自以為高雅、高尚、有理想、有秩序,但是比人高一層的天界來看人類,人活得既骯髒、又窩囊,生活對人像似一種懲罰、蠅營狗苟,活得很苦、很累、很無奈。


希阿榮博堪布:觀想不能代替磕頭!

曾有一位居士對我說: “你們修加行磕十萬個大頭,花幾個月的時間,膝蓋腦門都磕破了,實在太笨!為什麼不觀想一下有十萬個自己同時在磕頭呢?這樣只需要磕一個頭就行了。”

我聽了這位居士的話,很為他難過,他學佛有十幾二十年了,到現在還是不肯放下這一念投機取巧的心。

過去、現在、未來,藏地、漢地那麼多修行者以磕頭的方式禮敬三寶所依,經年累月,風雨無阻。

他們不是笨,觀想的方法他們應該也懂,我相信其中很多人每磕一個頭都觀想自己化身無數禮敬諸佛,但是他們仍然不輟禮拜,

因為他們知道,通過觀想能夠迅速積累福德資糧、清淨業障,這是殊勝的方便法門,但是卻不可因此而偷懶、耍小聰明。

如果以現在這顆被煩惱障蔽的心僅僅觀想一下就可以完全替代積資淨障的勤苦修行,那麼觀想自己成佛豈不是意味著自己現在就真的成佛了?當然不是。

聰明人肯不耍聰明,肯用最老實的辦法做事,才叫了不起。當下這一念,全然恭敬坦白,心口如一,心裡恭敬,行為也恭敬。

否則嘴上說“直心是道場”,行動上在佛前做禮拜也要跟佛菩薩討價還價,磕一個頭抵十萬個,或者想方設法省力氣,一心敷衍了事。心思這樣曲折虛浮,早已偏離了修行之道。


佛弟子應該以佛言為標準

若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而以人言為定,便是偷心,便不濟事。(增廣上‧複永嘉某居士書一)

有人念佛,學淨土法門,他自己心中沒有佛法定見,沒有主張,總是問人家效果證驗如何,以此作為信心的標準,不是以佛的話為標準。印光大師就講:「如果問他人效驗,便是信佛言未極。」信佛講的話,沒有信到位。

佛弟子應該以佛言為標準,不是信老王、老李、張三、李四,不是信凡夫。佛說念佛一定往生,就一定往生。佛為標準──「聖言量」。如果說沒有往生,那就斷定他沒有信願,沒有專修。很簡單,以佛言為標準。

結果我們不是以佛言為標準,釋迦牟尼佛、十方恆河沙數諸佛都說「稱念彌陀名號,必然往生」。我們信不過,反而去向凡夫討效驗。這是以人言為標準,不是以佛言為標準,這個不就錯了嗎?

念佛往生,以佛言為標準。如果能有這樣一個概念,你內心就不會動搖,因為這是釋迦牟尼佛金口所說,十方恆河沙如來廣長舌相所證明,歷代祖師菩薩異口同音所宣傳,阿彌陀佛親自所發的誓願,無可懷疑。就是以佛言為定。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說:不要說一般人,即使是阿羅漢,乃至有菩薩,地前菩薩、地上菩薩,乃至有報佛、化佛,這些聖位的菩薩、報佛、化佛,都輝光吐舌,說:「某某人哪!你罪業這麼深重,累劫以來造了無量罪,罪業沒有消,你單單唸佛修福,這麼簡單的修行,怎麼能往生啊?這個肯定不對,虛假的。」不要說是一般人這樣講,就是有佛菩薩來現身跟你這樣講,你都不要相信。你唯信釋迦牟尼佛經中的教言。

為什麼?如果真是菩薩,不可能違背佛的教導;如果真是佛,也不可能跟釋迦牟尼佛講的矛盾,因為「佛佛道同」,講的都是一致的。

而有人不這樣,把祖師的話搬出來,把佛經搬出來,他不能夠完全相信。張三李四這麼一講,他就退了。所以這裡說要信佛言。

如果以人言為定,大師就說:便是偷心。

什麼叫偷心呢?「偷心」就是做賊的心。這個東西不是我的,但是我想要,又怕被別人發現了,就心裡邊想偷。如果偷到了,就感覺到在自己懷裡了,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的,又怕被別人奪掉了。如果是自己的東西,你會偷嗎?這個電視機很漂亮,本來在你家的客廳裡面,你偷到臥室裡面,有什麼意思?

念佛往生,如果信佛言,瞭解阿彌陀佛是要救度十方眾生,平等賜予,心中就安穩,他就知道這是他本該得的,是本當屬於自己的東西,就不會有偷心。他不信佛言,以為別人才有分,我沒有分,但又想要,所以就想偷,美其名曰:努力爭取。要知道「我回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回我本家,念佛往生是我本來所得,我就正大光明的,理所當然的,來得到這一份往生的果」。

很多人不是這樣的,雖然念佛,卻懷著一顆偷心,「我能往生嗎?」好像被自己偶然碰到了,「哎呀!我能往生就好了!」不知道這是你的本有東西。像個做賊的,沒有把握、生怕別人把他拿掉了。一旦被別人發現,說:「大膽!這不是你的。」馬上嚇得丟下就跑。有人念佛,聽人家說:「大膽!你罪這麼重,還想往生!」他馬上嚇得丟下往生就跑:「對不起,對不起,我說大話了,我不該想往生,不敢奢望,我雖念佛,但是往生沒分。」他不知道他念的這一句名號裡面就有往生,這是佛給他的,他應該理直氣壯地拿著,但他不信佛言,信人言,結果就像賊一樣,多可憐。

你自己的東西,人家說不是你的,你會膽虛嗎?很多人念佛,一聽人家說你這樣不能往生,馬上膽虛起來,這都是偷心。

如果有偷心,「便不濟事」:這樣就沒有效果,就不能往生。雖然說是被人家破壞了,實際上還是自己信佛言未及。

(來源:《印光大師精要法語講記》)


佛弟子的迷信,都因為偷心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要修道很注重弟子相,先要學會做個好弟子。怎麼樣才算好弟子?這就是一門功夫。我看現在搞迷信的特別多。比如,現在很多照片,有的對著天空拍,拍出來像個蓮花,就說是菩薩顯靈。或者法會時,對著黑暗拍,拍出黑點,就說是法輪。但這其實是數碼的功能。你對著廁所拍,也能拍出黑點來。

這個是第一重的迷信。其實佛菩薩,護法神,乃至法輪有沒有呢。一定有的。但只是好的境界,不能執著。就見到一點光,就這麼執著。豈不是迷信。

還有的人,總喜歡把上師萬能化,好像不宣傳一下上師的神通,都無法證明上師是偉大的。這其實是一種宗教情節。要知道,修道不以神通來證明本事。因為神通抵不過業力。他有神通又怎麼樣。楞嚴經講,佛神通廣大,都無法讓阿難成佛,還要阿難自己好好修才能成佛。因為身心不能相待。更何況上師。一般宣傳上師神通化的人,都是不合格的弟子。哪怕真有神通,也不可以講的。

還有些人,專門喜歡搞些奇怪的名頭。比如有個人講他去參加一活動,修專門不吃飯,就喝紅糖的。我說,不吃飯就算厲害,有本事紅糖也不喝?所以不要被搞的很奇怪。這些都是心外求法。我也見過一個印度的人,他不僅能不吃飯,而且連續六十天不喝水的。英國的報紙都有報導。這也只是身體的境界而已,不是佛的無上正等正覺。

如果要講神通,阿羅漢可以做到,甚至普通的道士都可以。包括移山填海,還有縮地術。法華經講的,把大地弄到梵天上,或者把乾草放在火裡,讓草卻燒不著。這些都是術,道士就有這個本事。但這些跟解脫都沒有關係。

所以楞嚴經講,邪師說法如恒河沙。你想看,這麼多東西,奇怪的氣功,神通,你怎麼去辨別真假。你就以為他搞個不一樣的名堂就是高明了。禪宗講,平常心是道。道就在平常中,你不要忽略了。一會兒神來了,一會兒鬼來了。又能如何。

馬祖道一門下有一弟子,到了吃飯期間,就躲在房間裡不出來。馬祖問,你為什麼不出來,他說,天人來應供。馬祖說,你下次再天人應供,就馬上給我下山。你看,這個弟子已經很厲害了,不用吃人間的飯,跟道宣律師一樣,天人來供養他,他吃天上的飯就好了。但馬祖更厲害,說你再搞這些名堂,就給我下山。馬祖自然知道有天人應供,但應供又如何?道在平常中,不要搞怪,不是天人來應供,就代表你解脫了。

出家人要做人天法眼,禪堂裡掛著正法久住。你看歷朝歷代,各種奇怪的教派,什麼白蓮教,齋教,各種門路都多。禪門如何做標杆,正法久住。靠的就是平常心是道。否則,鬼神論,神通論,大師論,萬能論,通通都來了。佛法的標杆在哪裡?

有神通,也是正常,只是善境界。不可以執著。所以真的禪和子,是很普通的,不搞呼風喚雨。像虛雲老和尚一樣,他也有很多護法,龍王,山神,土地,都做他的護法。但你看,他一百多歲,被打的時候還是被打的七竅流血,這些護法跑哪裡去了?其實不是跑沒了,而是虛老有這個業力,要承擔。神通抵不過業力。你承擔了,就了業了。修行就是這麼簡單。

現在人修道,最容易被偷心迷惑,才會遇到邪師。入道的人,先斷偷心,不要想著馬上成佛,馬上消除煩惱。總喜歡找佛門中便宜,走捷徑。這就是偷心。然後就有很多迷信的事情發生了。


貪小便宜很損福報,小便宜指的是哪些呢……

關於這個偷盜業。其實講起來範圍就很廣,很細微。歷代祖師講殺業和邪淫業的危害說的比較多,但偷盜業說的比較少。

有個人說,她以前改過年齡和姓名,因為年齡改大了以後,就可以少交許多社保,而且早些年領到退休金。

她改了以後,發現運氣就越來越不好了。問我為什麼?

我說,其實天道是公平的,你雖然少交了很多錢,甚至幾萬塊,但這個錢是哪裡產生的,其實你命中的其他福報,比如健康,兒女的福報就少掉了。

這就是人太聰明瞭,想找法律的便宜,結果反而損了福報。

還有個人,當官的,他孩子得了癲癇後,他就去給孩子辦個殘疾證。

他知道,有殘疾證可以享受許多優惠。其實他孩子也不是殘疾,但因為他一念的自私,反而他孩子也越來越不好了。

這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像有些地方,本來不是貧窮,卻申請貧窮救助,以為能得到便宜,結果反而越來越貧窮。

為什麼會如此呢?人一旦想要貪小便宜時,他就是餓鬼的磁場,就無法富貴起來。你哪怕給他多少錢,他都無法富貴。

古人說,救急不救窮,又說給你一升米是恩,一斗米是仇。

窮是因為他命中福報本來不足,你佈施過多了,反而增加他的貪小便宜念頭,又損他福報。所以不救窮,要救急。但也不要救太多。

所以諸位,做善事也要有智慧。沒有智慧只會害他。

歷史上有個富人,真正有智慧的做善事的。有次發生災荒,很多人都沒得吃。他想要賑災,不是直接拿錢給老百姓,而是發起了修水利工程。

你只要肯勞動,都會給你吃的。因為你發錢給他,救急可以,但救窮卻不行了。要讓他去勞動,他就有福報。這個是一等的智慧的人。

還有個故事,有個乞丐來乞討,他母親就讓乞丐把東牆的磚頭幫到西牆,然後拿錢給他,再來一個乞丐,就讓他把西牆的磚頭幫到東牆。

他母親這麼做,就是讓乞丐能發現勞動的價值,這個是救他的心。如果你只會給,他只有接受,不懂的奉獻,反而害了他,生生世世做乞丐去了。

有個笑話講,兩個人死了到閻羅王那裡,閻羅問,有兩種人給你選擇,一種是大家都給他吃的用的,一種是努力為人做事的。

一個人選擇了第一種,閻羅王說,好的。一投胎,就做乞丐去了。總喜歡別人給便宜,就容易感召乞丐命。

現在最大的災難,是對老天爺沒有信心。

很多人抱怨社會不公平,其實天道以他最公平的方式在運作中,沒有不公平。你看到不公平,是因為不夠有智慧。

就簡單從錢財上,為什麼有人能發財,有人貧窮。其實發財的人,自然有他的福報。但如果錢財來路不正,他暫時來了,過不久,生一場大病,財就沒了。

你要長遠的看,起碼看三十年,三十年後是個輪回。你放大了看,就發現一切是公平的。

古人講,謀名利當謀萬世名。賺錢要能賺萬世,那才是真功夫。

如果錢財不正,你留給兒子,兒子守不住,也敗壞了。所以現在人很急躁,這是時代的通病。我希望大家能沈下心來。


【你的福報在不知不覺地打折扣!為什麼?】

希望少繳一點稅,多賺一點錢。這個心是什麼?盜心。你相不相信?盜心是折福。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可是現在是個亂世,我們就應當想一想,如果這個政府很賢明,確確實實給人民做了很多好事,這個納稅我們應當很痛快、很快樂。像新加坡的政府,我們不應該偷稅。

為什麼?這個政府真的為人民服務。你看公共設施做得這麼好,這些設施要錢,錢從哪裡來?稅收。如果這個地區政治不是很清明的,貪污非常嚴重,稅收都落到這些人口袋裏去了,他們私人去享受,這個要是偷一點稅,也許還情有可原。

偷一點稅,使自己多賺一點錢、多享受一點,這是錯誤的,這個心理是不正常的。少繳一點稅,怎麼辦?多做一點功德,替政府修福。對!這好事情,你是菩薩發心。

過去我們淨宗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大師,他就是偷國家的稅收。他那個時候的職位,就像現在的稅務機構的出納,管錢的。他盜國家的公款,他去放生,替國家修福。這是好事情,這是菩薩發心,這不是凡夫。

所以他的果報也非常殊勝,不但沒有犯罪,國王還護他的法。所以完全看我們用的是什麼心。佛教我們佈施,佈施的意義在哪裡?這個政府為人民服務,我們把錢交給它,也是佈施,也是做好事。

你把它想通了、想明白了,你就非常高興、非常歡喜了,心安理得。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心就安了,無論幹什麼事情都歡喜。

— 淨空法師慈悲開示

摘錄自:大乘無量壽經(第108集)2000/12/16


可怕!人一旦有了這種心,就無法富貴起來!

興國寺

關於這個偷盜業。其實講起來範圍就很廣,也很細微。歷代祖師講殺業和邪淫業的危害比較多,但偷盜業比較少。

有個人說她以前改過年齡和姓名,因為年齡改大了以後,就可以少交許多社保,而且早些年領到退休金。

她改了以後,發現運氣就越來越不好了。問我為什麼?

其實天道是公平的,你雖然少交了很多錢,甚至幾萬塊,但這個錢是哪裡產生的,其實你命中的其他福報,比如健康、兒女的福報就少掉了。

這就是人太聰明瞭,想找法律的便宜,結果反而損了福報,虧了天道。

還有個人是幹部身份,他孩子得了癲癇後,他就去給孩子辦個殘疾證。他知道,有殘疾證可以享受許多優惠。其實他孩子也不是殘疾,但因為他一念的自私,反而他孩子也越來越不好了。

這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像有些地方,本來不是貧窮,卻申請貧窮救助,以為能得到便宜,結果反而越來越貧窮。

為什麼會如此呢?

人一旦想要貪小便宜時,他就是餓鬼的磁場,就無法富貴起來。

你哪怕給他多少錢,他都無法富貴。古人說,救急不救窮,又說給你一升米是恩,一斗米是仇。

窮是因為他命中福報本來不足,你給的過多了,反而增加他的貪小便宜念頭,又損他福報。

所以不救窮,要救急。

所以做善事也要有智慧,沒有智慧只會害他。

歷史上有個富人,真正有智慧的做善事的。有次發生災荒,很多人都沒得吃。

他想要賑災,不是直接拿錢給老百姓,而是發起了修水利工程。

你只要肯勞動,都會給你吃的。因為你發錢給他,救急可以,但救窮卻不行了。要讓他去勞動,他就有福報。這個是一等的智慧的人。

還有個故事,有個乞丐來乞討,他母親就讓乞丐把東牆的磚頭搬到西牆,然後拿錢給他,再來一個乞丐,就讓他把西牆的磚頭搬到東牆。

他母親這麼做,就是讓乞丐能發現勞動的價值,這個是救他的心。如果你只會給,他只有接受,不懂得奉獻,反而害了他,生生世世做乞丐去了。

有個笑話講,兩個人死了到閻羅王那裡,閻羅問,有兩種人給你選擇,一種是大家都給他吃的用的,一種是努力為人做事的。

一個人選擇了第一種,閻羅王說,好的。一投胎,就做乞丐去了。總喜歡別人給便宜,就容易感召乞丐命。

有個故事,講到一個人被車撞了,死了。他的親屬來了以後,就說你也不是故意的,我們不用你賠償。就把親人掩埋了,這個事情就結束了。

這個是高度信仰的社會團體人中,才會有的境界。一般很難,你對信仰,對生死沒有信心就很難。

很多人抱怨社會不公平,其實天道以他最公平的方式在運作中,沒有不公平。

你看到不公平,是因為不夠有智慧。就簡單從錢財上,為什麼有人能發財,有人貧窮。

其實發財的人,自然有他的福報。但如果錢財來路不正,他暫時來了,過不久,生一場大病,財就沒了。

你要長遠的看,起碼看三十年,三十年後是個輪回。你放大了看,就發現一切是公平的。

古人講,謀名利當謀萬世名。賺錢要能賺萬世,那才是真功夫。如果錢財不正,你留給兒子,兒子守不住,也敗壞了。


偷心是大業障

修行一定要戒除偷心。偷心就是偷小便宜的心。這個小便宜不僅是錢財的,更多的是法的。有的人念地藏經念了很久,一聽別人說,別的法一聽聞就能解脫,他就趕緊去了。他就要找速度最快的,最省力的。這就是偷心。

修行不是那麼容易的。偷心重的人,就會導致兩種結果,因為怕付出,所以做世間事業他也無法成就,然後就來學佛,想從佛門中找到佛的廣大加持,但心不跟佛在同一個頻率上,佛是無私的付出。那偷心重的人,他不想多付出,就像找便宜。結果世間事業不圓滿,出世間的事業自然也不圓滿。

偷心是修行的一大障礙。功德二字,是用來贊歎別人的,而不是來贊美自己的。有個人,我跟他說,你去做義工培些福報,他說我不做義工,我把義工時間來念經,功德更大。這就是被功德所迷惑了。真正的功德,是來自一個人發起真正利益別人的心時,他才有功德。不是說,念念經,做做善事,就覺得自己有功德。

有時候,執著功德後,反而染污心很重了。沒有功德時,隨緣歡喜的去做,一有功德後,就有了對比,這個功德大,那個功德小。這個對比,也是私心在增長。所以很多人越學佛,越貧窮,因為心量沒有打開,就為了積累自己的功德,布施了錢,念了經,也是自私的為自己想,一自私呢,頻率就跟餓鬼道感應。所以他越學佛越貧窮,因為偷心不死。

佛法的尊貴在於不僅在於勸人能行善積德,勸人能升天,到極樂世界,而是讓每個人都能挖掘出自己的富貴。佛門有富貴的華嚴經,講的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我們心的境界,告訴你每個人都是富貴。

有的人來學佛,覺得自己不夠圓滿,不夠有錢,不夠漂亮,不夠有智慧,總之對自己不滿意。所以,我們來學佛,希望菩薩保佑我更加有錢,更加有智慧。是這樣子嗎?這是錯誤的。你一直覺得自己很貧窮,很沒有錢,這個心態就是貧窮的心態,那怎麼能感召到富貴的磁場呢。

佛法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富貴的覺性。為什麼有的人貧窮,就是業力的問題。佛經講的,佛法不可思議,眾生業力也一樣不可思議。貧窮是因為有貧窮的心態,常覺得自己缺乏,自己有所缺少,總想要通過佛法,讓我擁有的更多,這就是貧窮的心態。

佛法要培養富貴的心態,就是盡我所能去付出,這時我們能感召到宇宙間佛菩薩的磁場。你越少為自己想時,離大道就近了一步。物質上你可以缺乏,但內心的道上不能貧窮。先要承認每個人自性的圓滿和具足。這時你才能大膽的去付出。

祖師所以為祖師,就是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甚至自己的命都可以捨掉,這時他的業障也就容易消。虛雲和尚曾經燃指供佛,在阿育王寺,他為了報答父母的恩,他一出生母親就去世,父親希望他繼承父業,他違背父命去出家,父親因此而促壽。他內心一直有愧疚,所以就燃指供佛。在供佛前,生大病一場,眾人都勸他,你不要去燃指了。雲公說,想到父母給予這個肉身,但恩沒有報,為了一點挫折,就退失信心,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他就一心要供佛,這時有個剛出家的,也哭了,要跟著一起燃指供佛。在八十八佛的唱誦聲中,虛雲和尚燃指完畢,病竟然也全部好了。大家都歎為奇跡。

講到業障問題,很多人要先消業障,就拼命念經。念經磕頭都是一種方式。什麼是業障,為自己想的多,這就是業障。什麼時候少為自己想時,業障就小了。我們做了一點功德善事,不要想要求世間福報,還想要求出世間福報,你想看,才付出一點點,就想要很便宜的成佛,這個心就是業障。

在雲門寺,佛源老和尚紀念堂,掛著對聯,寫了老和尚一生,保護六祖真身,解除雲門困境,最後導致自己坐牢21年,一輩子的成就都來自心酸苦辛。感覺禅宗祖師,能成就肉身的,甚至留下捨利的,都是辛苦過來的。像虛雲老和尚,也是再來人,他還是受盡九磨十難才成就的。所以修行要成,沒有便宜事。只有本分的去修,沒有捷徑可以走。祖師在前頭給我們做榜樣,修行要有成就,付出的是平常人的好幾倍都不止。

有的人來求菩薩,念了幾部經,也做了些功德,但沒有感應,就退心了。這個心態還不算入道的心態,有的在考驗佛菩薩到底有沒有靈。這也是偷心。如果沒有靈驗,我趕緊不要浪費錢財和精力了。你看,我們都很怕自己吃虧,都喜歡得到好處,這還是沒有入道。

很多人學佛很多年,還是一樣迷迷糊糊,沒有入道,在道上徘徊著。這只能說,還活在肉體生命中,為了滿足世間的物質欲望中。真正提升到靈性生命,就是發起利益他人的心時,那時才算入道。而且如果真的發起利益他人之心,命運就一定會改變。如果學了很久的佛,命運都沒有改變,說明心還在道外。


學佛後,不要去講碰運氣,或者去算命。想算一算什麼時候更好。這個心,都是偷心。

尤其是在生活中,小錢靠努力,大錢靠福報。

福報承載著一切,包括你能遇到什麼樣的人,事情。這都是福德因緣感召。

福德因緣所產生的力量,要遠遠大過人的思維選擇。


定弘法師:修行上的大障礙:這個『偷心』,很多人往往沒有去覺察

我們娑婆世界的六道眾生,如果心能夠不偷盜,就是沒有偷心,則不隨其生死相續,這樣的人,才能夠脫離生死的輪迴,不會再流轉於生死。這裡講到“其心不偷,”也就是不僅身不犯偷盜之業,連心也不能有偷盜,就是偷心。

這個偷心,很多人往往沒有去覺察,那麼在修行上,就會導致很大的障礙,修到最後就會入邪道,像這樣的人,實在講太多太多了,這個偷心,實際上就是一種佔便宜的心,不老實的心,投機取巧的心,這些心理都是很大的煩惱。

譬如說第一個:佔便宜的心。我們如果有便宜可佔,往往都希望佔便宜。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僧團當中,我們能夠盡量少做勞務,就少做勞務,這個心就屬於佔便宜的心,偷心;或者是盡量多鉆一些空子,可以偷偷懶,這個偷懶也是偷心;如果只有心,那就叫偷心。

如果真的造了這個業了,偷懶的業,那就是身業,那就更加嚴重, 又好比佛教我們要好好的持戒,於是我們學戒,不是為了認真的去持守戒律,而是看看這戒律當中,有什麼空子可鉆,找一找哪些戒有開緣,看能不能開到最大的限度,我就能夠偷偷摸摸的,滿足自己的欲望,那實在找不到開緣了,在這個持戒道場,當然還是不敢公然的犯戒,於是就偷偷摸摸的犯戒了。

譬如說定弘法師剛講沙彌戒,【不非時食】這是沒有開緣的。

怎麼樣? 就瞞著,偷偷摸摸的去找東西吃,希望別人都不知道,

這個就是偷。假如是偷常住飲食,這就是盜常住物,這個罪業是非常深重。

在方等經上講,華聚菩薩曰:“五逆十惡罪的人,我都能救,但是盜僧物者我不能救。“所以偷盜常住物,乃至一分一毫,一針一草,這個業都是無比的重,將來都是要在地獄中償還。

那麼如果不是盜常住物?晚上吃東西,那一定也是盜施主物,因為我們這裡法師都沒有錢,沒有金錢供養,不能自己買東西吃,那肯定是施主供養你。

但是施主供養的,是一個真正的出家人,是一個持戒的出家人。不持戒,那就不能接受檀越供養。

《梵網菩薩戒》裡面講得很清楚,“若佛子信心出家,受佛正戒”,你已信心出家了,這是你有善根,我相信你們都是信心出家,沒有信心,你出家了那很可怕,那你來這幹什麼?不是來毀壞道場的,那就是偽作沙門,我相信大家都不是這種人。還是都是以信心,以好心出家。

受了佛的正戒,你受了沙彌戒或者是比丘戒,但是故意起心毀犯聖戒者,你明知戒法是不允許你犯戒的,你知道這個戒,也都學了,但是還要起心去毀犯這條戒,不得受一切檀越供養,不得在國王地上行,不得飲國王水,五千大鬼常遮其前,鬼言大賊,賊是什麼?賊就是偷盜,換句話說,犯戒之人就是賊,這種人不能接受一切檀越的供養。

假如檀越供養了,你也不能受,受了就是犯盜。好了,我們沒錢買食物吃,檀越給我們食物了,我們一口吃下去就是犯盜,因為經上講得很清楚,不得接受檀越供養,你還接受,還吃,那麼就是犯盜。

縱然檀越是願意給你,你也不能吃的!你也是一樣犯盜,那更何況如果檀越還沒供養,你就自己去拿,那就十足的犯盜了,滿五錢就結重,就失戒體。

我們說,那我沒有持這個不捉金的戒?我還能捉金,那檀越供養我的錢,我能捉,拿了我自己的錢去買,買東西來吃。

對不起,還是犯盜,因為檀越供養我們的錢,也是讓我們如法如律的來受用,不是讓我們拿來犯戒的,所以只要起心毀犯正戒,那就是不得接受一切檀越供養,不管是以金錢的方式,還是以四事供養的方式。不得在國王地上行,也就是這片土地沒你站腳的地方,也不得飲國王水,連水都不能喝,喝水都犯盜,一切大鬼常遮其前,就五千大鬼,這五千其實不一定只五千,眾多,那些鬼神嘲弄你,你這個犯戒人,他就不尊敬你了,就遮著你的眼睛,讓你怎麼樣? 誤入邪途。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這個必就是必定,沒有商量處,肯定的,鬼言大賊,所有的鬼神都知道你是個大賊,犯佛的正戒,就是大賊,不僅盜這個財,還盜法。

什麼叫盜法?我們不是這個真正的出家人的資格了,已經失去這個資格了,仍然冒充做個出家人,那就是盜法。

盜財盜法,那果報可想而知。所以犯戒本身就是偷盜,律上還講得特別的嚴肅,說你如果受了戒之後,五年之內你不好好的學戒,這是佛制定五夏以內,必須專精戒律,你不好好的學戒,而就會犯戒,這樣的人,受檀越的信施就是犯盜,所以這些懂得之後,我們出家人一定要生起慚愧心,要安住自己的出家人的本分,先要將戒律學好、學通。

(恭錄晚課開示)


大安法師:用機心修行永遠得不到利益

我們這個世間眾生修行的一個普遍的現象,不真誠,虛偽。虛偽是凡夫眾生都具有的。所以修行一定要有真實心。

《觀經》講發三種心,就能往生,首先就講至誠心的問題。善導大師對至誠心有一個很詳細的诠釋:就是一切眾生修行,一定要身、口、意三業所修的,無論是讀誦經典的知見,還是一門深入的行持,都要從真實心裡面去做。厭離娑婆,一定要身也表示厭離,口也表示厭離,意也表示厭離,真實地去厭離。不得外顯賢善精進之相,外面表現他很善,很有德能,很精進修行的樣子。但裡面是懷著虛假、欺騙的心理,充滿著貪欲,充滿著瞋恨,充滿著邪偽,奸詐百端,充滿著奸詐。修行人直心是道場,而他整個的就是用機心,用機心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得他多麼厲害,多麼會玩手段,奸詐百端啊!這種貪瞋邪偽的惡心,你還很難去化解他。剛愎自用。所表現的就是雖能修點善法,但裡面卻夾雜著貪瞋邪偽的毒,這就叫“雜毒之善”。

雜毒之善是不能有效果的,甚至會產生很負面的作用。就好像這一杯飲料,本來是很好,但摻雜著一些敵敵畏在裡面,你還敢喝嗎?所以這雜毒之善又叫虛假之心,跟真實之心就離得很遠了,不真實。如果他不真實,他用這雜毒之善的心去修行,縱然他修行非常精進,日夜十二個時辰都如救頭燃的修行,他能不能生到淨土呢?“此必不可也”。善導大師給他一個絕對不可能。為什麼?因為我們念的這個名號,以及要求生的西方極樂世界,全體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當中行菩薩行的時候,從他真實心裡面所流現出來的。法藏菩薩在他無量劫的修行當中,他身、口、意三業所修的行持,乃至一念一剎那之間,都是從真實心裡面出來的。所以他所施設的淨土、建立的名號、給予的功德利益都是真實的。我們講感應,你真實才能感應真實,虛假不能跟真實感通啊!所以為什麼我們這個願往生的心一定要真實,因為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生淨土的大願是真實的,我們也一定要用真實願往生的心跟阿彌陀佛真實攝受的願來呼應。你不能用求人天福報的心去感通的。所以一定要真實。這一點確實也是我們的病根,我們修行佛法得不到利益,就是因為我們內心充滿了機心、奸詐。這也是娑婆世界眾生的常態。

《法華經》裡面剖析娑婆世界眾生,有幾句話:“人多弊惡”,這個世界眾生大部分都很弊惡,心性陋劣,不持戒,具有惡的傾向,懷增上慢,貢高我慢,功德淺薄,自己的福德智慧都很淺薄,但是還認為自己了不起。“瞋濁谄曲”,充滿著瞋恨的心,對一些事情非常谄媚,內心非常彎曲,見到自己的上司什麼的就像巴兒狗一樣的,見到下屬就非常盛氣凌人,懷著谄曲的心。再就是“心不實故”,內心不真實。所以為什麼現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相處得那麼辛苦,那麼矛盾無常。你看一個個都戴著虛假的人格面具,有幾個能夠真心交流的呢?十句話都很難相信他其中的一兩句話,你看人就活在這種自欺欺人的顛倒裡面。所以我們中國文化現在才體會到孔子為什麼特別強調“誠”,就是對我們的虛假而施設的一個藥方啊。一定要真誠,你有真誠才有智慧。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遙想當年菩薩戒在開始的時候,昙無谶尊者過來,他是一位戒律非常通達的大德。當時有一位道進比丘想向昙無谶尊者求菩薩戒,昙無谶尊者就說了句話:你們這個地方的人,心多谄曲,又無剛節,難道還有求菩薩戒的人嗎?就這樣說。道進比丘聽到這話當下生起大慚愧心,他自己就忏悔,向彌勒菩薩求忏悔,最後他真的感得了菩薩戒戒體。一感得之後他就去找昙無谶尊者,昙無谶尊者一看到他,馬上起身去迎候他了,說:你不簡單啊,你已經得菩薩戒戒體了。由此可以看到,這樣的毛病是很深重的,以至於真谛三藏想把菩薩戒的律藏傳到中國都傳不過來,律藏一上船,船就往下沉。所以如果我們修行人不能扭轉這種虛偽的心,修行就永遠得不到利益。


大安法師:死盡偷心保此一行當生往生

如果我們不能深知五濁惡世很難出離,就會在心裡打妄想:是否還有其他的奇妙之法可以離開五濁惡世?如此一來,就對念佛一法信不及,也就不會把念佛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

於是便在這個三界火宅中貪染五欲,被邪知邪見所籠罩,還時常去爭論法門的高低,戲論紛然。因此,唯有深知五濁惡世靠其他法門甚難出離,唯有靠念佛方能度脫,才能夠死盡偷心。

死盡偷心,就是死盡“還可能有比淨土法門更好的法門”這個偷心,從而才能夠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視作至寶,寶此一行。

釋迦牟尼佛之所以要說“在這裡成佛難,為眾生說淨土法門難——是為甚難”這兩種難,是深刻地囑託我們要深知五濁難以出離,非念佛必不能度。佛是向我們傳達這么一個理念。

如果我們信解、領納這個理念,那自然就能升華出並確然不拔地建立一個目標:要“當生”往生淨土。並將此作為我們修行的唯一目標,不再去打其他的妄想。

“當生”,就是不要再去求來生,比如來生還要在這個世間行菩薩道,要生生世世地積功累德,最後在這裡成佛;或者下輩子童真出家,一聞千悟,轉大法輪;或者下輩子作大國王來護持正法等等。

不要去發這些與淨土法門不相應、與釋迦牟尼佛的派遣和阿彌陀佛的攝受都不相應的願,兩土世尊就是讓我們“當生”往生的——不隔異生。


你很難觀察到自己的偷心

很多人學佛後,仍然很迷茫,學很多法門,禪宗,密宗,有念經,也持咒。總感覺效果不大。這個是為什麼?我想講,道和術的問題。

所有的法門,都是術的問題,包括念經,持咒,還是你修密法等。這其實都是術,術就是五花八門,什麼法都有。但道只有一個,現在人不缺術,但缺乏道。沒有道,你光有術也沒有用。道教為什麼衰落,因為道教傳到最後,就變成術的比較多了。什麼驅鬼,符籙,五鬼運財。都是搞這些外道去了。現在佛門也有人搞這些,修一些奇怪的密法,就希望保佑發財,消災。念一些咒語來招財,這都屬於術的範圍。天天弄這些術,往往容易敗壞道德。那就危險了。

現在人對老天爺的敬畏心少了。不信老天爺,也不信鬼神了。像近代很多感應,都屬於鬼神類的感應,沒有天人的感應。相信鬼神也好,起碼能有敬畏之心。但不相信老天爺也很麻煩。因為很多人相信鬼神,所以就會去賄賂鬼神。燒紙錢,火供煙供,天天搞這些,處理和鬼神的關係。但記得不要變成貪心。否則反而危險。

有些人做煙供,拿大批的食物去燒,或者買大批的元寶來燒給鬼神。這樣子來賄賂鬼神發財。這類其實屬於術,哪怕是發財了,還是術的範疇,不是道的範疇。古人講,天道酬勤,如果都靠這樣子就能發財。那些勤勞的人怎麼辦?所以說,這類小聰明,天道是很忌諱。道首先是無私的奉獻,而這裡頭最主要的是對人類的貢獻。你只要對人類有貢獻,就有陰德。記得哦,陰德的概念是對人類有貢獻,不是拿一些東西去給鬼神吃。你對人類有貢獻,鬼神自然敬重你。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

有些人到處去求灌頂,咒語,以為一灌頂就成就了。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修道,道是福德嘛。你沒有道在,你修什麼法都不靈。有時候你以為是佛菩薩,其實不知道是鬼神在你身上。像北方很多供其他護法,不是佛教的護法,然後也有神通,甚至可以幫你完成事情。但這往往是危險的,你如果心有貪心,這些鬼神比你更貪。你就淪為他的眷屬了。所以只要有偷心,想著付出很少得到很多,你就沒有道,沒有道自然就沒有法。

如果要學佛,其實很簡單,先念念培養陰德,很容易開智慧的。沒有陰德,你學一些佛法理論,就以為自己開智慧。那是連門都沒有啊。道是何等尊貴,哪裡那麼輕易給人。憑人的小聰明就能獲得的,都不是真的佛法。

現在人研究義理的太多,搞各種奇怪修法的也很多,什麼採氣,辟穀,或者傳什麼咒語啊。古人說「道者盜也。」這句話把假修道人罵得嚴重了。人在世間,吃的,用的,都是地球給的。自己又想享受,又想吸收日月精華,盤盤腿,念念咒,就想著消業障成佛。這本來就是偷盜。偷盜的心,怎麼能成佛呢。

我看這世界上,無人不偷。看風水,算命,找個風水寶地來發財,這也是偷。現在搞金融,出各種奇招,自己不去做農業工業,就想著別人那裡得到財富。這也是偷。自己沒有多少資糧,想著念念咒,灌頂求個法,就能去極樂世界享受。這也是偷。所以現在成就的人少了,只要是偷心未除。偷心是修道的一大障礙,可很多人卻不知道。

多少人傳個法,都說保佑你世俗,或者找個上師,希望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能給你消災免難。以這種偷心而成就的,確實很難。所以一等的聰明人,偷心比普通人要強。像普通老百姓,靠天吃飯,就僅此而已。但現在有些技術的,卻不一樣。你看西醫的發明,就是人類的偷心。佛也講了,人的智慧是本來就有的。根本不用你去搞外面的。但為什麼開發不了,因為偷心。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要修道,就要損,把這些妄想都損掉。慢慢智慧就開發了。所以要開發智慧很簡單,不要偷心,加上你念任何一部經典。都能開悟。有個人的開悟,是在心很清凈的情況下,他去觀察漢字,突然明白了漢字的五行。他也開悟了。你看單單觀察漢字都能開悟。因為心清凈的緣故。為什麼不清凈,因為偷心。總想著搞一些便宜,求又快又方便,又不用持戒的法來成佛。如此污染的心,怎麼能開悟。


修行有沒有竅門和捷徑

在打七當中,有不少的人問怎麼做功夫,問自己究竟應該修什麼法門。在我印象中,有幾位居士從開始見面的那幾年一直到現在,幾乎每一次都是問這樣的問題:究竟自己與哪個法門相應?是參禪、念佛,還是數呼吸?總是這個問題,像這樣的好像有六七位。這是個什麼問題呢?我想這個問題很簡單,古人說要死盡偷心,偷心就是佔便宜、僥倖的心理。

做功夫、用功、修行是一件實實在在的事,固然有時會有一條捷徑可走,但要走這條捷徑不等於不費功夫。走捷徑的功夫可能比平平常常做功夫難度更大,要有很大的決心才能找到這條捷徑,而且走這條捷徑危險性很大,所以更加要有毅力、有決心,要死盡偷心。

修行要說有竅門也就有竅門,要說沒有竅門也就沒有竅門,唯一就是要信得真切,然後死盡偷心,在方法上是不知疲倦地用功夫。除此之外,沒有捷徑可走,沒有便宜可佔,用的方法就是訓練我們的心。

我們這個心是處在分裂、分別的一個狀態、境界裡,我們的世界就是在分別當中過日子,所以我們有種種痛苦、煩惱。我們之所以要在方法上下功夫,就是讓這顆分別的心盡量地收攏,把東想西想的心專門來想一件事,即制心一處,想一件事而不在乎想什麼。

沒有哪個方法好,哪個方法不好,好不好都是我們自己在分別。我們要把經常分別的心、計較的心用在方法上,把分別心集中在一念、一點上。這一點可以是數呼吸、念阿彌陀佛,也可以是觀心、觀空。只要把握這個方法,好好地訓練,這個心就會慢慢地收攏起來,將妄念集中到一念,最後連一念都沒有,那就是整個功夫打成了一片。這時我們就從這分裂、分別的世界進入到另外一個時空狀態,即所謂空的世界、無分別的世界,這是一個精神狀態,是一個超越一切對立面的時空狀態,我們平常把此叫做境界。

境界就是我們生活的空間、時間,我們每個人在每時每刻都有自己的時空狀態,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每個人的精神世界各不相同,而且每個人精神世界的前一念和後一念也是不會絕對相同的,這就叫生滅,剎那生滅。

在這個生滅的狀態當中,只有用無分別的智慧才能把握不生不滅的諸法自性、諸法實相。無分別的智慧是能、智,諸法的實相是所、境。一旦智和境能完全融為一體,能和所完全融為一體,這時候就叫能所雙亡、智境一如,這就進入到一個空的時空狀態。

這個空的時空狀態是沒有分別心、執著心,連空這樣一種意念都不存在,二元對立的東西徹底在這裡消失了。所以說我們要死盡偷心,在功夫、方法上鍥而不舍,如雞孵卵、如老鼠啃棺材。老鼠鑽到棺材裡要想出來,只有把棺材啃出洞才能出來,老鼠想更快地出那個棺材找一條活路,決不可以東啃一口西啃一口,只能認準一個地方,朝如是夕如是,才會很快啃出一個洞。

我們人生也是如是,我們在這三界牢獄中,想要把三界打破,只有從一點開始,打破一點,我們就能出離牢獄。在你沒有得救的情況下,你想把三界整個銅牆鐵壁徹底地推翻,那不太可能。一定要找到一個方法、一個點,把它捅破了,我們就得救了。

找這個方法不容易,但是歷代祖師、諸佛菩薩已經給我們提供了很多的方法,應該說每一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因為歷代以來的修行人,不論是參禪、觀心,還是數呼吸、念佛,都得到了受用與解脫。

我們應相信,古人這樣做了能夠有效果,我們今人能這樣做也會有效果,而且今人修行獲得解脫受用的大有人在,我們一定要信得及、信得真切,不要有懷疑、不要朝三暮四、見異思遷。要用方法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事,定要抱住一個宗旨,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那不是一朝一夕三年兩載能夠見到效果的。如能朝如是夕如是,不計時間,精進勇猛地發心一直往前走,自然有一天走到山窮水盡,到那時就有柳暗花明現前的時刻。

所以,用功夫用方法,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成語叫鍥而不舍,鍥是鑽石頭的工具,要把一個石頭鑽一個洞或弄開,就必須要掌握這個工具,認準一點,不計時間、不怕困難,就在這一點上去突破它。


去除偷心 贏得安心

偷心是有偷盜的心,沒有偷盜的心就不會有偷盜。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時每刻都不要有偷心。堅信一分付出一分收穫。不是自己的,千萬不要拿。想得到,要先舍,努力奉獻,踏實付出,廣行布施,我們才能贏得安心。

一、偷心的表現

工作上,遇事圖省事,該做的不做,該付出的嫌麻煩、不想付出,這就是偷心。付出的少,下的功夫小,但是想得到很多獎勵、榮譽、先進,這就是有偷心。開假髮票報銷,多開發票報銷。上班經常無故遲到,故意早退。總想著把重擔子推給別人,自己挑輕的。甚至把單位的東西占為己有,把公家的東西往家裡拿等等情況。這些都屬於有偷心,屬於偷盜。

生意上,缺斤少兩,以次充好,虛假宣傳,誇大其詞,這就是有偷心。利潤過大,貪得無厭,囤積居奇,哄抬物價,害人利己,這就是偷心。

與人相處,自己做的少,遇事推給願意做的人去做,自己不願付出,坐享其成,這就是偷心。與人合作,算計對方,讓合伙人賺少一點,自己想方設法賺多一點,這就是偷心。

作為學生,平時不下工夫學習,考試作弊,也是一種偷心。不獨立完成作業,學習上不願意下工夫,抄別人作業,抄別人的論文或研究成果,也是偷心。

掌握權力的人,一旦有偷心,很容易走上貪污受賄的路子。自然會搞很多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在偷心驅使下,不做腳踏實地、利國利民的事情,很少做為人民服務的事情。因為這樣做太費事,太麻煩。

總之,一切想占公家或他人的便宜,一切自己付出少得到多的想法,都是偷心。

二、偷心的危害

偷心使人犯下偷盜。心裡有偷心,想不勞而獲,想付出少點得到多點。在這種偷心引導下,容易犯偷盜行為。犯下偷盜,自然要承受偷盜的果報。

偷心使人心胸狹窄。偷心強烈的人,總是認為自己付出的少,而別人得到的多。這樣的人心裡容不得別人,看到別人的收穫會眼紅。

偷心使人內心不安。一個人所得到的,沒有經過腳踏實地的付出,而是通過偷盜、欺騙、伎倆僥倖獲得,他的內心一定是不安的。這和一個人腳踏實地付出,埋頭苦幹、日積月累而獲得,有天壤之別。

偷心使人見其厭煩。沒有任何人想和不願付出的人交朋友,沒有任何人願意和工作中總是想把輕擔子留給自己的人共事。因為有偷心,因為想圖省事,因為想幹得少,其他人自然不願與這樣的人合作、共事。

偷心使人日漸貧窮。偷盜的果報是貧窮。越偷盜,越不想付出,這個人越是貧窮。越注重修布施,越願意為眾生付出,這個人得到的越多,越來越富有。

偷心使人身陷牢獄。掌握公權力的人,有偷心,往往會走上貪污受賄的路子。總是盤算著,如何利用手中的權力攫取更大的利益。結果越陷越深,利慾薰心,身陷牢獄,身敗名裂。

三、廣行布施,贏得安心

一個人盡到本分,把該做的事情做完做好,他就會得到安心。一個人不偷盜,去除偷心,廣行布施,樂於奉獻,幫助他人,他就會安心。

工作上,以為人民服務的心,把自己的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做好。不因自己職位高低,不因能否被提拔,不因自己懷才不遇,推脫應該承擔的責任。不屬於自己本職工作範圍內的,只要屬於為人民服務的範疇,但凡有時間,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只要為國家、社會、他人有好處,就堅決去做。長此以往,我們的心就會安下來。

生產一件產品,兢兢業業,認認真真,唯恐產品質量不過關,一定要把好的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中。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以布施之心去做,自己就會安心。

經濟條件充裕,不是把錢用於自己享受,不是把錢用於滿足私慾。而是孝敬父母,修橋鋪路,助學助醫,行善布施,造福大眾,供養三寶,弘揚正法。日復一日,堅持不懈,我們就會安心。

最後,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捨棄偷心,遠離偷心,清除偷心。努力付出,服務大眾,利益眾生,孝敬父母,行善積德,供養三寶,弘揚正法,我們就會得到喜悅,贏得安心。


邪淫和偷心
興國寺

這個偷,在以前,講一個人出軌,叫偷人。女人找男人還是男找女,都叫偷人。這個偷用的非常好,其實出軌就是一種偷心,偷偷摸摸的。偷就是想不付出就得到,這叫偷。

所以我想起,一般邪淫意淫手淫的人,容易精氣神被非人和鬼吸走。這種其實也是被偷。有些非人就靠吸人的精氣神活著。邪淫、非分淫慾時,最容易讓人想入非非,然後耗精氣神,就等於被偷走了。

修道要斷偷心,不是自己的對象,不要動淫慾的心。動了就是偷,不管是身體,還是感情的,都是偷。所以叫偷情,就是這麼來的。

不管男女,都要有正氣,不要打扮得很妖媚,故意顯現自己很有魅力來吸引異性。為什麼想到吸引,這裡頭肯定也有偷的成分。或者自己明知道配不上,但就是要通過化妝讓自己更好看一些。其實化妝,在某個程度上,也屬於欺騙。不過比起化妝的欺騙,有些整容,欺騙性更大了。這就是偷的部分。

一般人的色身,就是業力,你長什麼樣,都是業。業改了,你色身就改了。相貌就莊嚴了。業沒有改,通過整容化妝,都是欺騙,然後反而提前加劇你的衰老。你老了,就老了,接受了,反而老得慢。現在你不接受,拚命化妝,反而老得更快。化妝多的人,卸妝後,都是慘不忍睹的。這就是業。

所以邪淫和偷心,確實有很大的關聯。比如夫妻之事,乃至感情,只有在夫妻之間才可以。現在不是夫妻也產生了,這就是偷了。偷來的東西,都是要還的,要懺悔的。

再一個,邪淫身邊就跟著一些狐媚的動物的精氣神。總喜歡通過體態來吸引異性,這個很容易墮落為狐狸類。所以現在很多人動不動談性感,常常用體態吸引異性,就得不到別人的尊重。這也是跟自己邪淫的業有關。

所以男女之間相處,有許多的原則,這需要慢慢開發智慧去體悟才可以。就像化妝一樣,很多人業障沒消,天天就搞這些,執著色身。尤其女人情執重,對色身執著更重,所以常發些自己的生活照片,來引起別人關注,這也是一種不自信的業。


不要處處留情,這是偷心,同樣犯邪淫和偷盜

到處留情的人,看似有情,實則無情。

人心本是一潭清水,卻因為一個人隨意的留情而攪擾得動盪不堪。有的人聰慧,一眼就識別了這樣的伎倆,有的人單純,就容易被騙。騙人心的人,比盜人錢財還要嚴重。

處處留情,是情執比較重的表現。愛跟別人談戀愛,索取情感,貪念多。人要活的快樂輕鬆,需要維持一個基本的平衡。向外界過度索取,就有了虧欠。福報體現在方方面面,情感上享受太多,就會影響婚姻的檔次和質量。可能本來能找一個條件很好的人,卻因為自己過分的透支而只能退而求其次。

到處留情,容易起是非爭端,人心不可測,也不可隨意毀傷。你動了別人的心,打亂了別人本來平靜的生活,這是因。果報就是你也會時不時陷入紛爭與兩難之中。心受著不安寧的煎熬。

「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在面對出家人時,更要注意距離和分寸。

在俗世的生活中,免不了要處理感情、關係,需謹慎對待。留情帶來的滿足感是很虛無的。時間久了,別人自會有判斷,也會鄙視這個人的人品。

如有邪緣湊臨,堅定拒絕是一種明智的態度。曖昧不清、舉棋不定,勢必會傷人傷己。


這些人是佛門中的戲精!
釋本幻

學佛的人,一定要掂量自己是什麼分量?千萬不要動不動,就以上根利智自居。就拿邪淫這一條吧,有不少的學佛人就根本做不好。雖然學了佛,卻還要跟別人行邪淫。縱然有些不直接有邪淫行為,也時不時看到漂亮的女人就多看一眼,看到帥氣的男人就多留意一下。甚至到寺廟去看到那些帥氣的僧人,就要多去親近親近,美其名曰親近僧人學習佛法,但實際內心不過是為了滿足意淫而已。

有的學佛人,雖然不會和別人直接行邪淫,但也有自淫的情形存在,或有看色情影片圖片的情況。雖然學佛好多年,卻根本就斷不了,包括有出家僧人,這方面也是斷不了,甚至有到老都斷不了。但若是能夠生慚愧心,那倒還有希望斷。要是沒有慚愧,還要裝修行,那真是可怕之極。

我曾經認識這麼一個所謂的僧人,因為發心不正來出家的,後面去了佛學院讀書,讀混了幾年,美其名曰研究生畢業,但不過就是混日子罷了,更多的時間是待在房間裡面看看電視劇,喝喝茶聊聊天。

有沒有吃肉我不清楚,有沒有直接和別人行淫我不知道。但是自淫的行為,卻是他親口告訴我的,說的時候一點都無所謂,沒有絲毫慚愧。但這種僧人卻要在人前擺弄出通宗通教,上根利智的樣子,告訴別人看天台宗的書如何能夠讓功夫得力,看天台宗的書如何讓人在現實中受益。在居士們面前講述一套又一套的,所謂的他自己琢磨出來的理論,講出一番又一番所謂的他自己修行如何得力的那種感受。

以致於我們好幾個佛學院中的僧人,在一起的時候,不得不感慨,咋這些個出家的僧人那麼愛忽悠呢?甚至那麼愛不知羞恥的忽悠!至於忽悠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得到名利嗎!

所以,有僧人不得已對一些居士善意的勸告,真正有修行的僧人往往是不會那麼愛講話的,那麼愛講話愛滔滔不絕的僧人,往往不是真正的好僧人。所以我就不得不深深相信,印光大師所說的:“今之為僧者,多皆鄙敗無賴之徒。”

因此,一個學佛的人,如果真的知道自己身上種種缺點,是如此的強大。你還敢以上根利智自居嗎?所以,現在的學佛人,總要老老實實從因果報應上下手,再老老實實唸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千萬不要搞一套什麼談玄說妙通宗通教,卻說一套又做一套表裡不一,這是最可怕的!


心機太重鬼神忌

紀昌幼小的時候就喜歡讀書,嫻熟於文學藝術,字也寫得很工整。此人最有心計,一輩子沒有哪件事不佔便宜。到了晚年,他得了一種怪病,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著,嘴裡說不出,四肢不能動,全身痿縮麻痹,整天躺在床上像個木雕泥塑,只有那鼻子還在呼吸,可以斷定他還沒有死。每天按時給他餵飯,他還能咀嚼下嚥而已。醫生為他診斷,卻發現他六脈平和,並不覺得有什麼病狀,所以許多名醫都感到很棘手。就這樣拖了幾年才死去。

據一位名叫果成的老僧說:「這種病屬於身死而心活,自古以來,醫學典籍上沒有這方面的記載。這大概是他的報應吧?」但紀昌平生並沒有什麼大罪惡,他不過是務求自己多貪些財利,在算計上從沒有落空而已。哪知道一個人過分的機巧卻是造物主所忌諱的。這一點,很值得人們引以為戒啊!(出《紀文達公筆記摘要》)


不要偷心,老實培養福報

作者:福安古觀音閣

最近我的一位師兄迷戀大法,求灌頂加持,這麼一求,就入了魔障,迷戀著某法師能給她消業障。就是貪魔,貪小便宜的魔。印祖很明白末法時代眾生的根器,常常說一句話,要老實念佛。很多人不老實,就想著神通,或者想著一朝馬上開悟,這就是偷心啊。偷心不死,這個是印祖大師說的。印祖的悲心,建議初學佛的人,都看看印光大師文鈔,尤其是在家居士。

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恒河沙。要如何辨別真偽。要看他講的法老實與否。有的人一講法,就叫人不要家庭,不要事業,這就是魔在講法。是法住法位,在家人的位置就是護持好家庭,家庭是道場。社會是家庭的聚合體啊。

還有的人,一說法就講自己種種神通境界。那些貪求境界,貪求大法的人也著魔。 只有老實一點。要記得,修行是要有基礎的,這個基礎,就是福德資糧。沒有福德,你修什麼法,都會遇到魔障。沒有福德,連出家都有魔障,都何況想修了脫生死的大法。

如果出家在家,先要培養福德資糧,福德不具足,不要貪求什麼明心見性,不貪求開悟。古人說,開悟的聖人,要有九朝天子命,七代狀元才。要有這麼大的福報才可以。所以開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觀音寺有個負責供燈的老義工,每天都在觀音寺負責。她兒子得了業障病,就到東嶽大帝那裡去。那裡的人告訴她兒子說,還好你媽媽在南方的寺院裡做義工,功德給了你,否則你早就沒有命了。這個老人家,在觀音寺堅持了兩年的義工。她雖然不誦經少念佛,常常笑說,以後不下地獄就好。她老實,老實的培養福報。所以她越活越健康。

觀音寺還有個中年婦女,每天早上都會騎車來觀音寺給觀音菩薩換水,然後掃地搽桌子,每天都如此。她跟我是她想誦經,但是不會念,我說沒有關係。你念觀音菩薩聖號也一樣。她就虔誠的念,然後虔誠做義工。有一次煮了很多湯圓,給觀音寺的每一尊菩薩都供上一碗。她很真誠,很真心,活的很自在。這是一種很好的表法。沒有偷心,就不會折騰。

很多人越學佛越折騰,是因為自己不老實,貪小便宜。總覺得某個大法比較好。一落入貪,就著魔。著魔了,誰都沒有辦法救你。老實一點,培養福報。古來大德,都是老實修行,為眾生做牛做馬來而成就的。不是得了什麼大法而成就的。


求何功德?

普賢菩薩曾發願:「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菩薩求功德無有疲厭,我們也應當效學。但是關鍵點是:如何去「求」,「求何功德」,「如何對待功德」,搞錯了就會走到誤區。

誦經禮佛有誦經禮佛的價值,吃素有吃素的意義。所行善事,若心有執著,求人天福報,則成福德,不成「功德」。

無論念佛的聖號,還是菩薩的聖號,真正的「功德」都是指我們內心的悲智成長。猶如不管跟隨這個老師還是那個老師學習,其目的都是幫助我們自己的成長。

至心為他人的善業歡喜,就有功德。佛法是心法,「功德」是在心上計的,不能以世間有形有相的物質來理解。發心承擔、供養的人,其功德也是產生在內心的,不在於外在物質的多寡,而且要發願與一切眾生分享自己的功德,這樣「功德」才真正大。不能以世間的交換概念來理解佛法。

「功德」是內心的,不能以世俗的物質來類比。心越寬廣,功德越大,無有限量。

認認真真、一心專注誦經,身語意都是在造與佛法相應的業,這些善淨的種子熏入內心,就是在增長功德,「惡盡言功,善滿曰德。」

「見己不是,萬善之門。見人不是,諸惡之根。」總是看別人的過失,怨天尤人,就是把垃圾都裝到自己心裡去;反過來,多看別人的長處、優點,自己心裡面就會慢慢累積功德。

信心源於對三寶功德的了解,恭敬源於對三寶恩德的憶念。這些與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對佛法的體會息息相關,是一種實際證量。

一切罪中,疑罪為最。一切功德,信為其首。信則不疑,不疑則直下承擔。直下承擔,則不自暴棄。不自暴棄,則不敢暴棄人。此常不輕所以通禮四眾,速淨六根者也。

佛法告訴我們,人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生,身體只是五分之一,人真正的生命在於心識,快樂與痛苦的根源也是在我們內心,心若平靜、純淨、安定,才會有發自內心的深層的快樂;對人生看得越遠、越寬廣,內心也才會越清明、堅定。對於修行人來說,「成功」就是「成就慈悲與智慧的功德」。

求功德,不是向外在去求,而是向自己內心去開發;不是求有形有相的成就及人天的福樂,而是求成佛的福智資糧;不能執著於自己有功而沾沾自喜或生起其他煩惱。應當如法了解「功德」的本意及為何要求功德,勇猛精進地勤求功德、修諸歡喜。

佛是一個慈悲智慧具足、福德智慧圓滿、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眾生的人。要常常這樣去憶念佛陀,並發願也成為這樣的人。遇到境界,想一想佛陀會怎麼做,他是怎麼做到的。要去學習佛陀的功德。


你不求,會得到更多、更莊嚴

淨界法師

你該造善還是造善,你該斷惡還是斷惡,但是你不要想去得到什麼東西。該是你的就一定是你的,你不必多事。因果法則絕對不會錯亂。

不是說:哦,你求,它才會有。就是你求,結果把因緣搞砸了。佛法是這個意思。你不求,你得到的是更多、更莊嚴。

你要去求,那對不起,你啓動了第七意識。第七意識的可怕,是它擾亂了因果。第一個,因地它擾亂第六意識,讓你所有的資糧變成卑劣。第二個,更可怕的是第七意識它向內跟第八識結合,把你所有的業力變成生死輪回。

所以第七意識的可怕,內外都干擾。向外,干擾第六,讓你所造的善業是有漏;向內,它干擾第八,把你的業力串成生死輪回。所以它的可怕是不得了,它的影響是不得了,內外干擾!第六意識跟第八識都是依他起性,本來都是無辜的,就是第七意識,自我意識在那邊作祟。

所以,你看整個唯識學第一個下手,就是除了一開始斷惡修善,資糧位的菩薩,一到加行位,就開始面對你的根本問題——就是自我意識了。所以這塊很關鍵。

 

什麼叫隨喜?隨喜就能獲得他們的功德!

《加倍咒》的大功德、大利益

意幻供養三寶

向佛菩薩祈禱,為什麼有時靈驗有時不靈驗?

為何要修地藏法門?不只是消業培福得利益!

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

修行法門換來換去?沒有生命體驗的信仰,是不堅固的

業與錢:千萬不要用兇財供養父母!不義之財可以佈施供養嗎?

古人為何把吸收日月精華的修法稱為「盜」?這種修法是好是壞?

如何慶生才有意義?學佛人該不該過生日?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恭逢月光菩薩聖誕

寧肯己身墮地獄,不以佛法做人情

千萬不要把佛友當朋友

佛教徒如何看待「聖誕節」?大師們如是說

慈悲生禍害,方便出下流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