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活貧窮困頓,如何求財理財?佛經中能找到答案

《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人有二十難。其中一難就是「貧窮佈施難」。事實上,越是貧窮,我們越要佈施,財富正是從佈施中來的。

佛弟子是否應該求財?《四十二章經》中佛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舔之,則有割舌之患」。常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尤其世間人對於財富、名利的渴求往往十分強烈。
但就像印光大師所開示:佛唯欲眾生超凡入聖,了生脫死。然眾生根機不一,心願各別。或有眾生求福求壽求財求子等,只要心誠求之,有求必應。此雖是世間法,然接引下根,漸種善根,故亦滿願。若論佛之本意,唯欲眾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仗佛慈力,臨終接引往生西方。(《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下).淨業社開示法語》)
弘一法師也稱:「吾人修淨業者,倘能於現在環境之苦樂順逆一切放下,無所罣礙。依苦境而消除身見,以逆緣而堅固淨願,則誠甚善。但如是者,千萬人中罕有一二。因吾人處於凡夫地位,雖知隨分隨力修習淨業,而於身心世界猶未能徹底看破,衣食住等不能不有所需求,水火刀兵飢饉等天災人禍亦不能不有所顧慮。倘生活困難,災患頻起,即於修行作大障礙也。今若能歸信地藏菩薩者,則無此慮。依《地藏經》中所載,能令吾人衣食豐足,疾疫不臨,家宅永安,所求遂意,壽命增加,虛耗辟除,出入神護,離諸災難等。古德雲:身安而後道隆。即是之謂。此為普勸修淨業者,應歸信地藏之要旨也。」
因眾生根機不同,為接引下根,漸種善根,只要心誠求之,有求必應。求財自然也是如此。除此之外,佛教其實把財富的真相說得十分清楚。從另一面說,把財富應用得當,修福修慧,如把財富來佈施行善等,錢財這個「毒蛇」也能轉化為得生淨土的福德資糧。

為何貧窮?
《地藏經》云:若遇盜竊者,說貧窮苦楚報。
《大方廣佛華嚴經》雲:「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
《乾隆大藏經·第七百三十五卷·佛說業報差別經》 也具體闡釋了導致貧窮的十種業: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少資生報。何等為十。
一者自行偷盜。
二者勸他偷盜。
三者贊嘆偷盜。
四者見盜歡喜。
五者於父母所。減撤生業。
六者於賢聖所。侵奪資財。
七者見他得利。心不歡喜。
八者障他得利。為作留難。
九者見他行施。無隨喜心。
十者見世飢饉。心不憐愍而生歡喜。
以是十業。得少資生報。
《雜寶藏經‧卷一》中就記載了佛陀五百世的母親因慳貪而落得貧賤的果報。
過去釋迦牟尼佛托鉢游化,行經居荷羅國,與眾比丘在路旁樹下稍作休息,適巧有一位年老的婦人正在附近的井邊取水,這位婦人名叫迦旦遮羅,是某戶人家的奴婢。佛陀告訴阿難:「你去向這位老婦人化緣一些水來。」阿難遵承佛陀的指示,前去向迦旦遮羅化緣。

迦旦遮羅聽到阿難來化緣水,要給佛陀和眾比丘飲用,便親自拿著水瓶前來見佛。見到佛陀之後,迦旦遮羅立刻把水瓶放在地上,想要向前去擁抱佛陀。阿難急忙阻止她,但佛陀卻告訴阿難:「不要阻止她!這位老婦人在過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親,對我有深厚的親情,所以她一見到我,就想要擁抱我。如果你阻止她,她的血就會猶如沸騰的水一般,從臉部的毛孔中流出,馬上就會喪失性命。」迦旦遮羅如願擁抱了佛陀後,便站在佛陀的身旁。
佛陀告訴阿難:「你去把這位老婦人的主人找來。」迦旦遮羅的主人來到佛陀面前,頂禮佛陀後,便恭敬地合掌站立在佛陀的面前。佛陀告訴迦旦遮羅的主人:「如果你能夠讓這位老婦人得到自由、出家修行,她一定能成就阿羅漢的果位。」迦旦遮羅的主人聽了佛陀的話,便解除與迦旦遮羅的契約,恢復她的自由。
佛陀又告訴阿難:「你將迦旦遮羅帶到比丘尼的僧團,讓波闍波提比丘尼為她剃度。」迦旦遮羅出家不久之後,便證得阿羅漢果,並且在眾比丘尼中,善解經義,最為第一。
諸比丘心中感到疑惑,便請示佛陀:「世尊!迦旦遮羅比丘尼,是因為什麼樣的因緣,出身卑賤作他人的奴婢?又是什麼樣的因緣,使其出家不久,便能證得阿羅漢的果位?」
佛陀向諸比丘開示:「過去迦葉佛時,迦旦遮羅比丘尼曾經出家修行,由於過去出家聞法的因緣,所以此生出家後,很快就證得阿羅漢的果位。然而,也因為過去生出家時是眾比丘尼的上首,時常辱罵證得聖果的比丘尼是卑賤的奴婢。由於毀辱賢聖的緣故,所以生生世世都受為人奴婢的果報。且迦旦遮羅比丘尼在過去五百世中都是我的母親,生性慳貪,易生嫉妒,時常阻止我行佈施,因此,生生世世生於貧賤之家。由於此一因緣,我並不只在這一世除去迦旦遮羅比丘尼的貧賤苦果。」……

如何求財?
《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言:人有二十難。其中一難就是「貧窮佈施難」。事實上,越是貧窮,我們越要佈施,財富正是從佈施中來的。
範蠡是春秋末期的大政治家,有文財神、商聖之稱。他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同時也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據史書記載,在他從商的十九年中,幾次積攢了數以千計的黃金。「天下言富者,皆稱陶朱公」,達到了富可敵國的程度,為當時天下首富。他曾經「三致千金」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重新發家。司馬遷曾評論他是「富好行德」。他富裕之後,將自己的全部家產佈施給民眾,但散財之後不到幾年光景,又再次積累起萬貫家產。因善於致富而又樂於施財濟眾的範蠡被世人奉為財神。為了表示對他人格的仰慕,後來做生意的人就把他的像貼掛起來,以他為榜樣。但隨著時代的推移,大家逐漸不知道陶朱公是誰了,禮拜財神想從他這裡求發財,卻不知道學習他的佈施之舉。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卷一:「慳貪之事為貧匱門,佈施之義為大富門」。
佈施分為三大部分: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其中財佈施,又分為內財和外財。以體力幫助別人,乃至以身體、生命進行奉獻,都是內財佈施。外財佈施,是以錢財去幫助他人。財佈施可以讓我們捨棄貪欲,同時得到大福報。

《雜寶藏經》中也講述一個關於佈施得福的故事:
過去乾陀衛國有一位畫師名叫罽(jì)那,三年的時間為別人作傭工,得到了三十兩黃金,想要回家。路上看到其它地方在辦無遮大會,便問維那師:「作一天的法會,大約用多少錢?」維那師回答說:「用三十兩黃金可以作一天的法會。」罽那自己心想:「因為我過去世沒有種福業[積福]才受到這樣貧窮的果報,只能為別人出力干活養活自己。現在遇這樣的福田,為什麼不做呢?」隨即對維那師說:「請您為弟子我鳴鐘召集僧眾,我想要設法會供養。」法會供養完成後,非常高興,歡喜雀躍,隨後立即動身回家。
回到家後,他的夫人問他:「為人作傭工三年,掙的錢財在哪裡?」她的丈夫回答說:「我所掙的錢,現在已經全部放在堅固的倉庫里。」他的夫人馬上問:「那個堅固的倉庫現在在哪裡?」丈夫回答說:「就是在僧眾中。」他的夫人當時就非常不滿而加責備,立即召集親屬鄰里們,把她丈夫捆起來,送到斷事人那裡,並這樣說到:「我們母子非常貧窮,艱難困苦,沒有衣服沒有飲食,可我的丈夫掙得錢卻作了別的用處,不拿回家,請您責問他為什麼。」當時這位斷事的人問她的丈夫說:「為什麼會這樣?」
罽那回答說:「我的身體像閃電照耀一樣不會長久,又像早晨的露水一樣很快就消失,因此恐懼,自己心中深深地思維:‘因為我過去世沒有積福德,今生遭受貧窮困苦,吃穿都非常缺乏。’所以見到那座佛迦羅城裡辦無遮大會,僧眾清淨,心中生起歡喜,恭敬信仰之心從心底發出。便問維那師:得用多少錢財能供養一天的食物呢?維那師回答說,‘需要三十兩黃金可以供養一天的飲食。’我三年時間里作事所得到的全部)財物,都馬上給了維那師,請他給僧眾置辦一天的飲食。」那位斷事人當時聽到這些話後,心中生起了歡喜,可憐同情這個人,便脫下自己的衣服、瓔珞以及所騎馬匹連同種種騎馬的用具都送給了罽那,隨即還分給了他一個村莊作為封賞。花報已經是這樣,而他真正的果報還在後世呢!

如何理財?
你怎樣來處理你的財富呢?在《雜阿含經》裡面有一首偈語說:「一份自食用,二份營生業,余一分藏密,以撫於貧乏。」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四:一分財寶以充隨日,供給所需;一分財寶惠施孤獨,以修當福;一分財寶拯濟宗親,往來賓旅。
在《大寶積經·善順菩薩會》以波斯匿王為例,說明財富的處理方法是把它分作三分。
一、一分奉如來世尊及比丘眾。
二、一分施與捨衛城中貧窮苦惱,無依怙者。
三、一分財物留資國用。
應當注意的是,印祖開示我們對於財富的態度應只求不飢不寒,何必想發巨萬之財?富貴者則應為「天地之子女之心,以行救濟」。
但求不飢不寒,何思財發巨萬。遺子黃金滿籯,不如教子一經。
祖德若虧,便當愧死。祖業縱虧,有何所傷。(《印光法師嘉言錄》卷一·書一·復高邵麟居士書一)

君子樂天知命,上不怨天,下不尤人,隨遇而安,無往而不自在逍遙也。所以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者現在也,行者優游自得之意,富則周濟貧窮,貴則致君澤民,盡其富貴之分,是之謂素富貴行乎富貴也),素貧賤行乎貧賤(若家無余財,身未出仕,則守乎貧賤之節,不敢妄為)。《增廣印光法師文鈔 與衛錦州居士書》
若張黃等彼固生於富貴,不知貧窮之苦。倘肯發悉為天地之子女之心,以行救濟。則固無家門不幸,喪子折孫,及子孫敗壞家聲,令祖父含恨九泉之事矣。(《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卷三書三》)
事實上,作為佛子的我們與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相應,又何需為這些而煩惱憂愁呢?
《法華經》里有個窮子喻:「有一位大富長者(諸佛)的孩子(眾生)因年幼無知,離父遠游,四方求食。其父巨富,尋子不得,遷居他城,而思子倍切。數十年後,窮子輾轉經過父宅,然並不識父,見其家財多勢大,畏懼而走。父見其子喜甚,自念家財得以委付,遣僕追執而回,窮子轉加惶怖。父知子迷,暫不相認,雇彼除糞。父又換垢衣,與窮子一起除糞,教彼識字。逾年,情好日篤,儼然一家。父更令窮子管理家財,窮子漸除下劣之心。父臨終,當眾與子相認,悉付家財,皆大歡喜。」

如《法華經》所說:「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無量珍寶,不求自得。而今乃知,真是佛子!」若是到了清淨莊嚴的極樂國土,四面八方都是珍寶圍繞,其無漏法「妙寶」非娑婆世界的金銀等寶能夠相提並論。
《西方確指》記載,覺明妙行菩薩說:「我昔於晉明帝時,受貧子身,為貧苦故,乃發大願云:‘我以夙業,受此苦報。若我今日不得見阿彌陀佛,生極樂國,成就一切功德者,縱令喪身,終不退息。’誓已,七日七夜,專精憶念,便得心開。見阿彌陀佛相好光明,遍十方世界。我於佛前,親蒙授記。後至七十五而坐脫,竟生極樂。後以度生願重,再來此土,隨方顯化。或為比丘,或為居士,或為國王,或為臣宰,或為女人,或為屠丐,或隱或顯,或順或逆,皆隨順說法,導諸群品。」
覺明妙行菩薩,在東晉明帝的時候,出身在貧苦人家。因為貧窮困苦的原因,於是發出大願說:我由於往昔的業債,受到了這樣痛苦的果報。如果我今天,不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往生到西方極樂國土,成就一切功德的話,縱然捨棄我的生命,也終究不會退縮停息。發完這一誓願,菩薩在七日七夜中,一心一意憶念阿彌陀佛,於是心得開解,見到了阿彌陀佛,佛的相好光明,遍滿十方世界。在阿彌陀佛的面前,親身得到了授記。後來,活到了七十五歲坐化,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而後,因為度化眾生的悲願很重,就秉承願力再次來到娑婆世界,在各地顯化。
佛子當謹記:「若論佛之本意,唯欲眾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仗佛慈力,臨終接引往生西方。(《印光法師文鈔三編(下)·淨業社開示法語》)」

文章來源:南京棲霞禪寺


道證法師:願生極樂的人,不會在乎娑婆的名利

生活考題:要面子?要極樂?

我們如果希望把境界轉變成如意,只有自己願力忠懇堅強,我們平常是在佛堂念佛、拜佛的時候唱念「願往生極樂」,但是一出了佛堂碰到生活考題,馬上就會浪費在生命去在乎、去計較,浪費生命就枉死娑婆。

比如說:您的兒子大專聯考名落孫山,您心中如果很在乎,覺得沒面子,不敢去見蓮友,怕人家問起「您兒子考得如何呢?」。

有這種心,就要好好檢討自己願生極樂的願,當然,希望兒子考上大學,這一種希求是正常的,可是這一種願一旦有了面子問題,患得患失,就變成了追求娑婆名利的願,和自己往生極樂的願,是相違背的。

一個願生極樂的人,不會在乎娑婆的名,不會去希求孩子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他會幫助孩子同生極樂國,讓孩子真心快樂,會培養孩子的信心願力和慈悲心,讓他樂意助人而幫助他永遠究竟快樂。

他會認為,孩子是不是考上大學不是很重要,因為在這個世界上,能夠普利眾生的人,未必要去讀大學啊!

說實在,自己能不能通過極樂大學的信願考試才重要,自己要是枉死娑婆輪迴六道,比考不上大學嚴重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