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為佛弟子,你是否也經歷過這樣的「道德綁架」?

導讀
作為佛弟子,我們應當充滿智慧地去做自己,不要被別人影響自己的信念,活成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也希望大眾能夠正信正行,對佛教多一些了解和理解,社會才會更和諧!

在日常生活中
作為佛弟子
你是否總能聽到這樣的話:
這點小忙都不願意幫,
你們學的什麼佛?
一點小事還斤斤計較,
你們佛弟子不都是應該忍辱嗎?
……

似乎因為你是佛弟子
就應該是有求必應的大善人
是忍氣吞聲,沒脾氣的老好人
……
其實這些都是對佛弟子的誤讀
那真正的佛弟子
應該是怎樣的形象呢?

■ 樂善好施≠有求必應
小張剛剛學了佛,
身邊的朋友同事總讓他請客吃飯,
還總找他借錢。
次數多了以後,
小張看著日漸癟下來的錢包,
生活上犯了難,
於是就找朋友同事們商量,
能不能先把借了的錢還給他。
同事們卻先不滿起來,
紛紛朝他抱怨:
「你們佛教不都講布施嘛,
聽說學佛的人都樂善好施,
借你點錢,吃幾頓飯怎麼了。」
……
佛教講布施,布施就是以福利施與他人,使他人得到利益。無論我們是用智慧、知識,還是財力、體力,或者是用語言鼓勵人、幫助人,只要能讓他人從困難中得到利益與幫助,都可稱為布施。在《地藏經》、《布施經》、《業報差別經》、《大智度論》等多部佛經中,都講到布施的種種不可思議之功德。

作為佛弟子,我們在生活中要修布施,比如積極參與利益大眾的善事,遇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上前幫一把;在街邊遇到乞丐,施捨點錢財或者飯菜等等,這些都是布施。

佛弟子應該要樹立“樂善好施”的形象,但並不是有求必應,滿足別人的種種需求,甚至是一些無理的要求。樂善好施也是要有智慧的,不能太隨意,要量力而行,布施值得布施的人,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 慈悲寬容≠忍氣吞聲
老王是公司的一個小領導,
一次把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安排給下屬去做。
結果下屬馬虎不上心,
把事情辦砸了,
害得公司損失了一筆錢。
老王忍不住批評了幾句,
後來下屬逢人就吐槽老王:
「一點也懂得不慈悲寬容,
脾氣那麼大,不知道學的是什麼佛。」
……
佛教的確提倡寬容,佛陀在世時曾多次在各種場合通過言傳身教,向弟子開示寬容的法門,要求弟子以慈悲寬容的心對待眾生。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當別人做了錯事,或者有損自己的利益的時候,我們可以按照佛教的方法修持安忍,用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別人,但這種安忍和寬容也是有智慧的,並不是一味地忍氣吞聲,把對方所有的錯誤,甚至是對自己的加害、冤枉、侮辱等全部接受,否則就是縱容,應該通過制約、教化等方式方法,去改變他們。

■ 少欲知足≠一味苦行
小白是個出家人,
有一天他的手機壞了,
為了不耽誤跟信眾們聯繫,
去店裡買了個新手機。
走在路上使用的時候,
就听到有人在議論:
「出家人不都應該過得又窮又苦嗎?
居然還用這麼好的手機,
寺院也不管一管。」
小白只能無奈地苦笑。
……
在佛教經典中,確實有提倡佛弟子應少欲知足,勤儉節約,但並沒有要求人人都去苦行。佛陀在成道前,曾苦行六年之久,每日只食一麻一麥,最終導致他的身體變得極度消瘦,有若枯木。他忽然覺悟到:過度享受固然不易達到解脫大道,但是一味苦行,也是沒有辦法進趨大徹大悟的法門,於是接受了牧羊女供養的乳粥後,於菩提樹下證悟成道。

在現代社會,物質的發展日新月異,對於佛弟子來說,只要沒有對慾望的貪著,在物質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正常合理的物質需求和享受也是允許的。

■ 身心清淨≠放棄感情
小李剛交了一個女朋友,
於是帶出來給朋友看,
朋友們得知他信佛,
疑惑地問他:
“你們佛教不是追求身心清淨的嗎,
怎麼也能談戀愛啊?”
小李不知道怎麼回答。
……
很多人受到影視作品的誤解,認為佛教是排斥感情生活的,尤其是男女之間的情愛,比如《白蛇傳》中的僧人法海,被塑造為一個不講情義、拆散別人家庭的形象。

事實上,佛教並不是要我們放棄感情生活。所謂感情,是指男女之間、親子之間和朋友之間的關係,亦即愛情、親情、友情。我們雖然作為佛弟子,但仍是凡夫,也會有父母、兄弟姐妹、親朋好友等等。而除了出家人之外,在家信眾都可以有配偶。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愛護兄弟姐妹,真誠對待配偶,這也是佛教徒應有的態度和責任。佛法並非反對感情生活,而是提供經營感情的智慧和方法,指導我們如何過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作為佛弟子
我們應當充滿智慧地去做自己
不要被別人影響自己的信念
活成自己希望成為的樣子
也希望大眾能夠正信正行
對佛教多一些了解和理解
社會才會更和諧
來源:上海玉佛禪寺

bud-21.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