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師心要建言》:待在能讓你的修行成長的地方
有著低劣業力的眾生,將目標投注在世間的顯赫與虛榮上,行一切事時,完全不會想到業力會成熟。未來的苦難會比現在的苦難持續的更久,因此要對三界有情眾生心懷慈母般的愛與悲憫。要與菩提正覺心穩定地長相為伴。要遠離十不善,常行十善。
莫將任何眾生視為敵人,這麼做只是你自心的迷惘困惑罷了。不要透過謊言與狡詐手段來尋求食糧,雖然這一世你的肚子會飽滿,然而來世你將會背負沉重難受的重擔。
不要忙於生意以及賺取利潤,一般來說,這只會使你自身和他人散亂分心。要淡泊於財富,因為他有害於禪修及佛法修持。
只看重財物是造成散亂的原因,因此只要修行上的供品足夠養活自己即可。不要住在會引發貪愛與嗔怒的村落或地區﹔當身體處在僻靜之處時,心也會安居靜處。要舍棄無益的閑聊並少說話,如果傷害到他人的感受,雙方都會造作出惡業。
普遍說來,一切有情眾生毫無例外地都曾是你的父母,因此莫要允許自己感到愛執或是懷抱敵意﹔要將心維持在平和的狀態。要舍棄憤怒和粗暴刺耳的話語,而是要帶著微笑的面容來說話。
即使犧牲自己的性命,也報答不了父母的恩情,因此無論是思想、語言以及行為,都要保持尊敬。善德與邪惡的產生,皆來自於所感知的對境以及同伴,因此,不要和邪惡者為伴。不要在人們對你抱有敵意、或者會助長憤怒和貪愛的地方逗留﹔如果你這麼做,只會增加自身以及他人的煩惱罷了。
要待在心境感到自在的地方,如此,你的佛法修持自然會有所進展。逗留在自己極度戀執以及厭惡的地方,只會讓你散亂分心。待在會讓你的佛法修行成長發展的地方吧!
如果你變得自負,善德便會退失,因此要戒除妄自尊大、輕蔑他人。如果你變得灰心喪志,要安慰自己、做自己的忠告者,於道上再次啟程。
蓮花生大士:只有孔雀能夠以毒為食!
無論如何,只要你的見地與修行尚未達到穩定,你就應該像隻受傷的鹿一般逃到隱居靜僻處,要像碰到毒蛇一樣,逃離煩惱。
益西措嘉空行母問道:“行者不是應該將一切煩惱都以為道用嗎?”
上師答說:
當然要將煩惱以為道用!然而,只有孔雀能夠以毒為食。能夠將煩惱以為道用而無須捨棄煩惱的人,比優曇缽羅花還要稀罕。
對於最高根器的行者來說,煩惱會展現為幫手﹔然而,對於較低根器的人來說,煩惱卻會變成毒藥。對於較低根器的人而言,斷捨煩惱是比較好的!”
益西措嘉空行母問道:要斷捨多少或多久之後,行者才會變成熟練的能手呢?
當你不執著煩惱與感官歡愉,並且能將之視為幻相,如此,即使煩惱真的生起時,你也不需要厭抑煩惱,因為他們不會再有所危害了。而當煩惱未生起的時候,你也不會有造作煩惱或歡愉的欲望,因為你已遠離了期待。當你可以這麼做時,煩惱便是被以為道用了。試圖以煩惱為道用,然而卻仍執著於實有,就像蒼蠅困陷蜂蜜中一樣。
紅塵中你被什麼緾住了
宏海法師
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但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佛性顯現不出來?就是因為有纏縛。所以我們跟已經成就佛道的果地有一個差別叫什麼?我們的佛性真如叫「在纏佛性」,被纏縛住了,自在不起來。
依著教法裡面,我們每個人的心地裡面都有八種或十種纏縛,就是這些不好的心念,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把我們纏住了,不得解脫。
有首偈頌說:纏八無慚愧,嫉慳並悔睡,掉舉並昏沉,或十加忿覆。就是說的這八種或十種「纏」,十種就再加一個「忿」和「覆」。
無慚 無愧
首先就是無慚、無愧。無慚是說這個人不知恥,做錯了事,反而洋洋自得認為是對的,恬不知恥,這叫無慚。無愧就是說人家知道了你的丑事噁心,還不在意,就不知羞。第一個不知恥,第二個不知羞,合起來叫無慚無愧。
嫉妒 慳吝
嫉妒是見人家比自己強,就生煩惱心,嫉賢妒能,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慳吝就是緊抓著自己那點兒財物,讓舍一點,舍不得,像割肉一樣,不肯佈施。
惡作(悔)
還有一個悔恨,又叫「惡作」。悔恨這種心念,就是我們犯了什麼過失以後不生慚愧心,不會後悔,反而做了功德,做了善事會後悔。有些人跟著善友做了點善事,修了點功德,佈施或者供養完了,卻生了後悔心,又礙不下面子,結果心裡非常難受,就退了心了。
睡眠
我有時候問大家,人一輩子跟什麼最有緣?我說一輩子跟床最有緣,活一百歲,有五十年就在床上睡覺,試問哪個東西能佔據我們這麼多時間?所以睡眠,每天大量的睡覺也是一個纏。
掉舉 昏沉
掉舉就是心動搖,散亂,不能夠攝伏。昏沉就是心暗鈍,總是昏昏欲睡。不管你的心高舉或者暗鈍,都障礙我們「止定」,通向解脫。
忿恨 覆藏
最後是「忿」和「覆」,忿恨和覆藏。「忿恨」就是對人對事心中懷恨糾纏,不能平復。覆藏是做錯了事情,把過失掩蓋起來,不讓人知道。
佛法裡面的「十纏」,我們每個人,只要是凡夫,都逃脫不了這十種「纏」,障礙我們法身慧命,纏縛在輪迴中不得解脫的罪魁禍首,我們要深自檢點,如臨大敵的對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