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什麼是「佛法」? 什麼是「佛教」?

什麼是「佛法」?

「佛法」這兩個字連起來用,就是對於一切法都能明瞭,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不通達,這就叫做「佛法」。所以「佛」這個字是能覺,大智大覺是能覺,「法」是所覺。也就是「智、覺」的對象。雖然講一個能、一個所,但是在佛法裡面,能所是一不是二,這是比較上難懂的地方,不容易體會。如果把能所分開,能則不是所,所則不是能,我們容易懂,但是實在講,佛法確實是說人生宇宙能覺、所覺是一體,絕對不是分開的,這是佛法不同於世間的學術,也是與哲學不相同的根本所在。

由此可知,佛法不是宗教,佛法不是學術、不是哲學,佛法講的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就是我們的自性、覺性,所以佛法不講別人,佛法講自己。佛法講到高級的時候,萬法一如,性相不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都是講能所不二,這是我們現代哲學裡面所沒有的。所以它不是哲學,它可以包括哲學,它在哲學之上。這是從名詞定義當中,我們就能夠明白了解,這是佛法兩個字簡單的解釋。也就是說我們對於一切萬事萬法,有智慧,能夠正確的認識,能夠徹底的、究竟的、圓滿的明瞭,這叫做佛法。

http://www.hwadzan.com/edu/knowbuddhism/what/2537.html

什麼是「佛教」?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中國人自古喜歡簡略,佛陀教育就稱為佛教,把陀、育省掉。佛陀是大智大覺,前面說過了,所以佛陀教育就是智覺宇宙人生的教育,大智大覺,對於宇宙人生徹底明瞭,這是佛教育的內容。而宇宙就是我們生活的環境,現在也所謂是生活的空間,說空間當然包含著時間,而人生正是我們自己本人。由此可知,佛陀教育的內容說明我們自己與自己生活環境的真相。它的內容講到過去、現在、未來,這從時間上講。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它是教育,它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的教育。像中國孔老夫子的教育是講一世,講我們人的一生,從生到死,一世的教育;佛法的教育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

在現代整個世界上,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佛教有幾種不同的形態存在著,第一種是「傳統的佛教」,也就是釋迦牟尼佛對於九法界眾生的教育,我們要學的、我們所期望得到的,是釋迦牟尼佛對我們的教育。

第二種是「學術的佛教」,也就是佛學。佛教變成學術,變成哲學了。現在一般學者,大概他們學佛都是用這種態度,都是把佛教當作哲學來研究。

第三種是「宗教的佛教」,可以說是現在最普遍、最廣大的。佛教本來不是宗教,現在變成宗教,這個實在講很不幸,不過變成宗教也還好,為什麼?不太害人。諸位要知道,凡是宗教統統是迷信,佛教裡面沒有迷信。宗教都是迷信的,宗教都是感情的,所謂宗教熱誠,它講求這些,佛法裡不講這個。佛法講理智,佛法講智慧不講感情,佛法不迷,決定不是迷信。所以諸位一定要知道佛教本來不是宗教,現在變成宗教。我們想要學佛,你是學佛陀教育還是學佛教的宗教?這是我們一定要辨別清楚的。

第四種是最不幸的,是在最近幾十年才出現的,佛教變成邪教,變成外道,很多不如法的,用佛教的名義欺騙一切眾生,這個我想諸位同修也時有所聞,我們在報章雜誌上常常看到,在佛門為非作歹,這變成邪教。

這是我們在今天社會上看到四種不同的型態,一定要清楚明瞭。

http://www.hwadzan.com/edu/knowbuddhism/what/2535.html


佛、佛法、佛教、佛學的區別

我們做一位學佛者,對佛、佛法、佛教、佛學的區別必須要了解清楚,不然的話學佛也只是一種崇拜或者只是信佛而已,算不上真正學佛。但對於這個問題,自古以來,有無數的佛學家、學術界、讀者等人探討研究,可謂眾說紛纭,各抒己見。在這裡把本人對此類問題的理解,與大家分享,下面我們從六個角度展開論述:

第一,從覺悟的角度來講。依大乘佛法的觀點,佛是覺悟;佛法是達到覺悟的方法;佛教是讓別人達到覺悟的教育;佛學是覺悟的知識。但佛法中沒有佛學的說法,是後來有人把佛法當成一種理論去研究才出現的。學佛修行的最終目的是達到覺悟。舉個例子:佛如寶藏,佛法如打開寶藏的方法,佛教如打開寶藏的過程,佛學如打開寶藏的知識,目的就是最終獲得覺悟的寶藏。

第二,從人的角度來講。依印度小乘佛教的觀點,佛是一個人,是一個覺悟者,他就是釋迦牟尼;佛法是釋迦牟尼所傳的正法;教法是釋迦牟尼所傳的宗教;佛學是釋迦牟尼佛教育的知識。從此來看,學佛的最終目的就是獲得釋迦牟尼佛同樣的智慧。舉例說明:佛如老師,佛法如老師講的法,佛教如老師的教育,佛學如老師的知識,最終目的是把自己變成老師一樣的人。

第三,從涅槃的角度來講。依大小乘共同的觀點,佛是究竟的涅槃;佛法是達到涅槃的方法;佛教是達到涅槃的方法流傳世間,最後變成宗派形式,成為和其他宗派區分的一個信仰;佛學是達到涅槃的知識。照此分析,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究竟涅槃。舉個例子:佛如彼岸,佛法如船,佛教如劃船,佛學如劃船的知識,最終的目的就是達到智慧的彼岸。

第四,從智慧的角度來講。依般若經的觀點,佛是覺悟,是智慧;佛法是獲得智慧的方法;佛教是佛陀的教育。用於區別其他形式的教育;佛學是依照佛陀的教育次第學習(理論和實修),包括聞思修、信願行、戒定慧等。這種觀點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獲得般若的大智慧。舉個例子,佛如火光,佛法如生活的方法,活叫如生火的教誨,佛學如生火的知識,最終目的是升起智慧的火光。

第五,從有相的角度來講。以世俗的觀點,佛是如來,是佛陀,有相的佛猶如心幸饒彌沃如來、大日如來等;佛法是如來佛所講的道理、理論(經、律、論三藏);佛教是如來佛的教育,故稱如來教;佛學是如來佛的知識。這種觀點學佛的最終目的,是獲得如來佛一樣的智慧圓滿。舉個例子,佛如唐卡,佛法如畫唐卡的方法,佛教是畫唐卡的課程,佛學如畫唐卡的知識,最終的目的是看到唐卡一般的如來。 第六,從勝利的角度來講。依本叫大圓滿的觀點,佛是真谛,是不生不滅即不二的境界;佛法是真理,是諸佛所傳授的覺醒、開悟及證悟不二的方法,佛教是達到不生不滅境界的過程、是佛陀傳授的覺醒教育;佛學是人們對佛陀所說的法有了點理解以後進行研究,被後人稱為佛學。這種觀點學佛的最終目的,是證悟真谛。舉個例子,佛如天空,佛法如自由飛翔的方法,佛教如空中飛翔的過程,佛學如空中飛來飛去的知識,最終目的是天空一般的空性之中安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蓮心 的頭像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菩提蓮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