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赴宴說法

摩竭陀國位於古代印度的南方,國王阿闍世王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在處理朝政之余,他總是潛心學佛,並且做了大量善事,積了許多功德,全國上下處處呈現出國泰民安的景象。

阿闍世王成為佛教徒還有一段曲折的來歷。他尚未出世時,有一 天王宮里來了位相師。當相師見到懷著身孕的王后時,臉上頓時顯出驚恐之色。在頻婆娑羅王的威逼下,相師膽戰心驚地說出了一個可怕的預言——這個尚未出世的王子將來會犯下弒父之罪!

王后驚得目瞪口呆,頻婆娑羅王面色凝重,一言不發。

第二天,國王低沈著聲音對王后說:「這個將要出生的孩子就叫<阿闍世>吧,意思是<未生怨>。一切就聽天由命吧!」

儘管阿闍世王始終不懈地修學佛法,終因悟性有限,許多疑難問題雖經苦苦思冥想,卻總是找不到滿意的答案。

有一位大臣向阿闍世王獻計道:「聽說文殊菩薩具有無限智慧,他說法時能把深奧的佛理說得通俗易懂、明明白白,我們不妨請他來說法。」

阿闍世連連點頭,為了表示誠意和對文殊的尊重,他特地準備了一個相當豐盛的宴會。

阿闍世王親自出馬邀請文殊赴宴說法。文殊聽後沈默半晌,才微蹙雙眉說道:「弘揚佛法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定會前來宣講,可是設宴則大可不必。學習佛法主要是靠自己深入鑽研,細心領會精妙之處。遇到疑難問題不可心存疑慮,更不可有畏難情緒。只要心誠,任何人都可以學習佛法,並且能受到感悟。」

阿闍世王聽了,認為文殊是在婉轉地推辭自己的邀請,心頭掠過一絲不快。

然而阿闍世王還是心猶不甘地繼續說:「您方才的教誨,我在佛經上都看到過,可是我所遇到的疑難問題,佛經上根本找不到答案。因此,我想懇請您來說法。」

文殊望著阿闍世王充滿渴望的雙眸,被他一心學佛的精神所打動,答應他一旦取得釋迦牟尼的同意,即刻動身前去說法。

阿闍世王見文殊答應了他的請求,高興得差點手舞足蹈起來。他馬上追問道:「那您準備帶領多少人前來赴宴說法呢?」

未待文殊回答,侍立一旁的舍利弗早已按捺不住,脫口而出:「總有五百來人吧。」

阿闍世王連忙說:「那我得趕加去好好準備一下。」說完,就急急忙忙告辭回宮去了。

回到宮中,阿闍世王立刻下令各路人馬都投入到宴席的準備工作中去。全國上下、裡裡外外全都忙開了:餐桌上擺滿了色澤誘人、香味撲鼻的食,宮殿里到處是五彩繽紛、奇香四溢的的瓊花瑤草,其間散落著裝鉓一新的五百張坐床以供客人垂坐,就連宮外的街市上也打掃得乾乾淨淨,布滿了鮮花。

第二天一清早,全城的百姓就擠滿了街道兩旁,人人都想第一個見到文殊菩薩。阿闍世王也率領群臣,早早地恭候著文殊的駕到。

「來了,來了!」恭候的人群騷動了起來,興奮的浪潮由遠而近,一浪高過一浪,很快就吞沒了全城。

文殊高高端坐在蓮花台上,騎著雄獅緩緩而行,面容安詳莊嚴,光彩照人。隨行的大約有二萬二千五百多人,其中比丘就有五百人之多。

阿闍世王一看到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心中暗暗叫苦:「昨天我明明清清楚楚地聽到來的只有五百人,可現在卻增加了四十多倍,這一時半會兒,我到哪兒弄這麼多的食物呢?」

阿闍世王急得火燒眉毛,不知所措。

忽然,他的身邊悄無聲息地來了一位天王。天王彷彿洞穿了他的心思,寬慰道:「大王請放心,文殊菩薩不但有超人的智慧,而且功德無比廣大。即使只有一份飯食,他也可以運用他那深不可測的法力,讓千千萬萬的人都能吃飽。而今天您準備了五百份飯食,來的只不過二萬多人,您根本用不著發愁。」

一席話說得阿闍世王立刻轉憂為喜,滿面笑容地率領滿朝文武將文殊一行迎入宮內。

然而,原先只準備接待五百人的宮殿又怎能一下子湧入二萬多人呢?愁雲又飛上了阿闍世王的眉頭。

此時,普視悉見菩薩奉文殊菩薩之命維持秩序。只見他張開雙目,緩緩環顧四周,眾人立刻便依次列好了隊。接著,法來則得菩薩將雙手高高舉向天空,像是取物一般,隨著他的雙手揮向宮內,二萬多只坐床整整齊齊地擺了出來。

阿闍世王和群臣看得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他們還從未見過這等召喚萬物的本事呢!

文殊菩薩率天人、比丘就席後,阿闍世王上前致歡迎詞。他說:「眾位菩薩和天人大駕光臨,令敝國蓬蓽生輝,萬民歡顏,鄙人實在是榮幸之至。不過有一件事還得請各位菩薩和天人原諒,我原先只準備了五百人用的飯食,現在已經派人去補辦了,請各位稍候片刻。」

文殊菩薩卻說:「不用了,你該辦的都已辦好,用不著再費心了。」

話剛落音,毗沙門王率家眷、僕從恭恭敬敬地來拜見文殊菩薩。緊接著,釋提桓因及其夫人帶領眾多天女飄然而至,他們將手中捧的名貴香料和鮮花撒在端坐的文殊和各位菩薩、比丘身上,而大梵天王轉眼變成了一個美少年婆羅門,手執長扇為文殊菩薩扇涼,其他天神也都執扇為菩薩和比丘扇涼。

讓阿闍世王和大臣們瞠目結舌的,是隱身於空中的阿耨達龍王那一手「貫珠供水」的傑作——只見空中突然垂下千千萬萬條晶瑩剔透的貫珠,不但圍成一扇扇帷幡,還不斷地噴出八味香霧,而每位菩薩和比丘恰好坐在由垂珠香霧隔成的帷幡中。

在群臣如雷般的掌聲中,阿闍世王又憂心忡忡了:「不知兩手空空的賓客又如何盛飯喝湯呢?」

文殊菩薩彷彿知道他心中所想似的,不問自答道:「一旦修行菩薩的果位,根本不用持鉢化緣,吃飯時鉢也會自來!」

宴會開始後,隨著各位菩薩念道:「鉢來,鉢來!」無數只金鉢、銀鉢、銅鉢排著整齊的隊伍從天而降,龍宮中的宮女在阿耨達龍王的率領下,把一隻只洗淨的鉢盛滿香水,送到菩薩和比丘手中。

用過香水,即可上飯。令人稱奇的是,每盛出一鉢飯後,鍋中的飯立刻又滿滿的,像根本未盛過似的。即使所有的賓客都盛完了,那一鍋飯彷彿從未動過似的。

更奇的是,宴會結束時,菩薩和比丘都把鉢擲向空中,那二萬多只鉢閃著銀光自動排成一列,眨眼間就消失了。真可謂「來無影,去無蹤。」

親眼目睹了這一系列奇異的景象後,阿闍世王和大臣們對文殊菩薩無邊的法力萬分敬佩,因此當文殊菩薩開始講經說法、解疑釋惑時,他們個個洗耳恭聽,生怕有一絲遺漏。

文殊菩薩對阿闍世王的每個疑問都作了詳盡的解答,他那妙語連珠、充滿睿智的說法就連在座的菩薩、比丘都心悅誠服,而阿闍世王更是如同撥開雲霧見太陽,心頭頓覺豁然開朗。

文殊菩薩-3.jpg


文殊菩薩降伏魔王

一日,阿難尊者告訴舍利弗尊者,說自己曾見過文殊師利顯現神通變化。阿難尊者說道:昔日,佛在舍衛國祇陀林中的給孤獨精舍,與八百位大比丘僧,及一萬二千位菩薩同俱一處。當時,連續下了七日七夜的滂沱大雨,無法外出乞食。其中,已得禪定及解脫的聲聞聖者,入禪定中,能七日不進飲食,而尚處凡夫位的諸學道人無法不吃不喝,經過五日未進飲食,饑餓羸瘦,虛弱地無法前往覲見佛,供養禮拜。

阿難尊者心想:「這些比丘們實在是太苦了,應當將此事秉白佛。」於是阿難尊者前往佛所,頂禮佛後,說道:「有眾多比丘已經五日未進飲食,極為羸瘦、虛弱。」

佛告訴阿難尊者:「你可以將此事告訴文殊師利,他能讓比丘們有充足的飲食。」

阿難尊者於是前往文殊師利的住所,詳細說明此事。當時,文殊師利正在為帝釋、梵王說法,故對阿難尊者說:「請先敷座在旁稍後,到了用齋時間,你便可擊楗槌集眾,請眾僧來用齋。」

阿難尊者便敷座在一旁靜候。當時文殊師利正在為帝釋、梵王開示「分別一切身三昧」之妙法,一直未離開住所。見此景,阿難尊者心想:「文殊師利真的能讓比丘們有充足的飲食嗎?」阿難尊者並不知道,文殊師利為帝釋、梵王開示「分別一切身三昧」之時,同時也入「分別一切身三昧」,以分身入舍衛城乞食。

這時,魔王波旬心想:「文殊師利已演說妙法,現在正入舍衛城乞食,我應設法阻擋舍衛城中所有的婆羅門、長者與居士們,讓他們不能出入房舍,不令其供養文殊師利。」因此,文殊師利所到之處,家家門戶緊閉,路上也無行人。

文殊師利知是魔王波旬用幻術障蔽了城中的人,當下至誠發願:「我生生世世所積累的福德與智慧,即使只取一毛孔許,恆河沙世界魔王的福報總和也無法超越。若我說的真實不虛,魔王障蔽人民的幻術將失效,且魔王將化作居士的形像,在街道巷弄中稱揚讚頌:『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若能布施供養文殊師利,將獲殊勝果報。若布施給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眾生,經百千億年,所得的福報,尚不如布施給文殊師利一爪許所得之福來得殊勝。』」

當文殊師利說此誓言後,天人們立即將城中所有的門戶開啟,使大家皆能前往供養文殊師利。此時,魔王波旬果真化作居士的形像,在街道巷弄中稱揚讚頌:「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應當布施供養文殊師利!若能布施供養文殊師利,將獲殊勝果報。若布施給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的眾生,經百千億年,所得的福報,尚不如布施給文殊師利一爪許所得之福來得殊勝。』」

當時,文殊師利以神通力,令所持的缽能容受大家所供養的上妙飲食與餅果,且如同用不同容器盛裝,食物不相混雜。八百位比丘僧和一萬二千位菩薩所需之飲食皆在此缽中,但不見缽中的食物滿溢出來。

文殊師利乞食畢,離開舍衛城時,將缽置於地上,對魔王波旬說:「你現在是淨人,可以捧著這個缽在前行。」然而,魔王波旬卻舉不起缽,頓時心生慚愧,對文殊師利說:「我無法舉起地上這個缽。」

文殊師利說道:「你具有大威神力,為何無法舉起地上這個小缽?」魔王波旬盡使神力,依舊無法讓缽離地分毫,驚怪從未曾發生過這樣的事,乃向文殊師利說道:「我的神力能舉起伊沙陀山,將其放在手掌中,甚至投擲到空中,但卻無法將這個缽舉起分毫。」

文殊師利說道:「具大願、大行、大力的菩薩所持之缽,並不是波旬你所舉得動的。」接著用一根手指舉起地上的缽,放到魔王波旬的手上,並說道:「你現在是淨人,可以捧著這個缽走在前。」魔王波旬便使盡全力,捧著缽在前而行。

當時,自在天子與一萬二千位天子,前來頂禮文殊師利,然後問魔王波旬:「你不是文殊師利的侍者,為何捧著他的缽走在前面?」魔王回答:「天子!我無法和真正具有大力的菩薩相比。」天子說道:「波旬!你也具有大威神力啊!」

此時,魔王波旬被文殊師利的神力所攝持,答道:「愚癡之力是魔力,智慧明達之力是菩薩力;憍慢之力是魔力,大智慧力是菩薩力;諸邪見力是魔力,空、無相、無作力是菩薩力;諸顛倒力是魔力,正真諦力是菩薩力;分別我、我所之力是魔力,大慈悲力是菩薩力;貪瞋癡力是魔力,三解脫力是菩薩力;生死之力是魔力,無生、無滅、無有諸行、無生忍力是菩薩力。」當魔王波旬宣說此法時,在場有五百位天子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千二百位菩薩成就無生法忍。

文殊師利和魔王波旬帶回這一缽食,讓所有的比丘僧皆得飽食,而缽中的食物並未減少。

典故摘自:《大方廣寶篋經.卷第二》

文殊菩薩-6.jpg


 

【「文殊菩薩」度化屠夫】

『終有一天,你會為吃下的每一口肉哭得死去活來』

有一次,「文殊菩薩」示現人身,路過一個屠夫家門,看見有好幾個人正在試圖擒住一頭豬,準備將它宰殺了。那頭豬四處狂奔,無法將其被捆綁住。

「文殊菩薩」於是對屠夫們說:『何必用那麼多人?我殺豬,一人就足夠了。』

屠夫聽後,為了省人工錢,立即雇用了他,並讓他第二天過來。

第二天,「文殊菩薩」仍然示現為昨天的人身,來到屠夫家。在殺豬前,「文殊菩薩」以人名來喊那頭即將被殺的豬。這頭豬立即就答應了,並且馴服地馬上跑過來,傍在「文殊菩薩」身旁。

屠夫很驚駭,說:【不殺這頭豬!】 又讓「文殊菩薩」殺另一頭豬。

「文殊菩薩」又以另一人名來喊那頭豬,誰知那頭豬也馴服的跑了過來,傍在「文殊菩薩」的身旁。

屠夫又驚駭地說:【不殺這頭豬!】

原來,「文殊菩薩」先後所喊的名字,就是屠夫父母的名字,所以屠夫都不讓殺。

屠夫的父母生前也以殺豬為業,由殺業所感,死後都變成了豬,屠夫凡胎肉眼,不識此豬是此生父母死後所轉之世。

屠夫自此放下了屠刀,改了行,再也不敢做殺生之事了。

 

【為何這隻豬要跳車?】
http://goo.gl/DjZgnJ

【您知道您每天吃的東西,是從哪邊來的嗎?】
http://goo.gl/N6OnCQ

【卡通動畫】愛護生命的故事
http://goo.gl/XzB3Q4

【牛逃出牛圈所做的第一件事】
http://goo.gl/0v4cZN

【一杯牛奶的代價】
http://goo.gl/H2J7um

【海濤法師:救牛感應真實故事】
http://goo.gl/ZIeT4T

【卡通動畫】祖父殺業重子孫多逆子
http://goo.gl/gHQS5O

【我們是這樣把『福報』吃完的】
http://goo.gl/VjHzTy

【你,如何看待這60秒的事實】
http://goo.gl/lDoAlI

【葡萄牙男童懇求別吃動物!媽媽哭了】
http://goo.gl/UdXhWZ

【愛護生命的故事】殘酷無情的灌水牛
http://goo.gl/bv3Fwb

【愛護生命的故事】屠夫的懺悔
http://goo.gl/8RCbhr

【愛護生命的故事】烹羊遭報
http://goo.gl/noH28X

【釣魚的可怕果報(喜歡釣魚的朋友請您看看)】
http://goo.gl/y48ZPC

【珍惜生命 請勿殺生吃肉】
http://goo.gl/kCRgau

 

 

文殊八字大威德心真言咒輪(息災、增福)

 

 

arrow
arrow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