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慧律法師:佛法是心法,是否就不能求佛加被了呢?

問: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但是我們祈求佛菩薩加被,不是外求了嗎?

慧律法師答:你還是眾生,求沒有關係。佛法是心法,不能外求,那是對開悟究竟義講的話,當你求到最後,無所求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你也是佛。剛開始這樣做沒有關係,給自己一個依靠。我們有親因緣,有增上緣。親因緣是自己的本心,增上緣是外在的因緣,佛菩薩加被我們是增上緣,自己開悟是親因緣。有親因緣,有增上緣,加起來力道就大了。所以你這樣求也沒關係。


佛法是心法,這一句話是一切法的重點

看一個人著相,就知道這個人不懂佛法,看一個人跟大家斤斤計較,著相而求,就曉得這個根本不是佛道。

一天到晚只談感應,不談心性,心外求法,那就是外道。

佛法是斷煩惱的解脫法,這個叫做正念。

念佛、打坐、拜懺那個叫做方便法,不要把方便誤為究竟。

念佛見到佛不一定了生死,那是感應,這與了生死是兩碼事。

了生死是連佛都不執著的,了生死是斷煩惱,二六時中都保持解脫自在的心性,那才是正法。


傳印法師:佛法是心法

釋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發現了人生規律—緣起性空而因果相續。他自己遵循這一規律而成佛,又向世人揭示出這一人生規律,勸喻世人遵循這一規律,皆可成佛。

佛教的根本是佛法,佛教大乘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若就凡夫來說,佛法太高,眾生法太廣,唯此心法每人本自現成。所謂心法,即吾人現前一念心性(精神活動),所以佛法實為心法。吾人信仰佛教、皈依佛教,理應明白、明瞭此理,並且要以明瞭此理為前提、為根本。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說:吾人現前一念心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而能生萬法。所謂法,即事物。萬法雖多,可以「十法界」統括無遺。所謂「法界」,即是事物的界限或範疇。六祖大師所說心性本自清淨等,即是真如。真故,不虛假;如故,常不變。心性即是真如,若能覺悟,那十法界的萬法即是 「一真法界」。

吾人現前一念心性能生「十法界」萬法,究竟如何生起?這現前一念心性(精神活動)的道理,究竟為何?這便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及一切諸佛之所覺悟者。梵語「佛陀」,華譯「覺者」,覺,即覺悟,如睡夢覺醒。對凡夫來說,便是不覺,凡夫雖然不覺,而心性(精神)與諸佛未嘗稍異。佛與眾生之覺性,喻如水的濕性與波浪,實非二物。故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那麼,佛陀覺悟了什麼?若以通俗語言來說,便是覺悟亙古以來乃至盡未來際永恆不可改易的眾生現前一念心性(精神活動)的客觀規律。這一永恆不可改變的客觀規律,便是我們所說的「緣起性空而因果相續」之鐵律。

吾人於日常生活中,一念心生起(精神活動),則必定為「十法界」的萬法之因,是即「緣起」,緣起即是因,因如種子,必定感果。俗語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相招,法爾必然,這一規律不以任何主觀力量為轉移,故曰「性空」,或名「無我」。所謂「性空」,所謂「無我」,皆言「法無自性,唯念所宗」。無我、無自性,譬如一張白紙;唯念所宗,譬如你在白紙上寫字作畫,寫個什麼就是什麼,畫個什麼就是什麼。

如《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 夜摩宮中偈讚品· 覺林菩薩偈》)

又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夜摩宮中偈讚品·覺林菩薩偈》)

如是心性法則,為諸佛所覺,以之教化眾生,使之駕馭這一法則,返妄歸真,轉染成淨,斷除三惑(見思、塵沙、無明),成就三德(般若、解脫、法身),圓證三身(法、報、化)。本師釋迦牟尼佛及一切諸佛,正是遵循這一法則,實踐這一法則,而成就佛道。

這一法則(梵稱曰「達磨」)不是諸佛所創造,更不是上帝、梵天等所能創造,這一法爾如是、不可改易的法則—「緣起性空而因果相續」,一切諸佛亦不能改易,不過是為諸佛所發現、所覺悟、所遵行,所以能夠「轉凡成聖」而已。所以,佛陀經常向弟子們說「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又說「四十九年未曾說一字」等。佛所說法及諸祖立宗,無非是為了令沉湎在煩惱惑業苦海當中的眾生,用此方法有效地駕馭「緣起性空而因果相續」規律,而達到出染還淨、超凡入聖直至成就無上佛道而已!

由此可見,吾人信佛,不過是信仰佛陀因其覺悟而發現的真理(亦稱真諦)而已,此真理亦即亙三際(過去、現在、未來)、歷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卻顛撲不破、不可改易的客觀規律。這個客觀規律(法則、諦理) 被佛陀發現了、覺悟了,並親身躬行實踐證明了,然後為我們揭示出來。你接受不接受,相信不相信,完全由你,佛陀亦不能強迫你。因此,佛教主張智信,即理智的信仰,明白其中道理的信仰,反對盲從的迷信。

一念心性,人人具足,緣起性空(無我)而因果相續,這是法爾如是的客觀規律(法則),它不被吾人的意志所左右,不會因為你信或不信這個道理而改變其存在的事實。明白了這個意義,信仰佛教其實是信仰自心、信仰自己,不過是以佛陀為模範、為導師而已。正如有知識者謂「佛教是無神論者」,其實是有根據、有道理的。

緣起性空(無我)而因果相續,是即本文開頭提到的一心能生萬法。萬法雖多,歸納為「十法界」,即十個範疇。人道眾生僅為其中之一,即「人法界」,尚有「九法界」的事理,吾人可從佛經中得知其詳。「十法界」為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人法界、阿修羅法界以及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

前四(佛、菩薩、緣覺、聲聞)為四聖法界,後六為六凡法界。以修學戒、定、慧的力量,斷除見思惑(煩惱),超脫六道輪迴的分段生死,是謂超凡入聖,須證得聲聞法界最高位的第四果(阿羅漢)。分段生死,即輪迴中的眾生,其一期期生命由生至死,不能自主,因業受報,輪迴於六道,如果不遇佛法,不肯遵循「緣起性空而因果相續」的法則,努力勤修「戒、定、慧」三無漏學,則久經長劫,莫由出離。

吾人屬「人法界」有情(眾生),對於「人法界」以外事物,不堪(即無力,即使會用科技手段,終亦有限)涉及,因緣果報,法爾如是。所以,除非信從佛經所說,否則便難承認或相信「人法界」範疇以外的「法界」事物了;哪裡會知道「人法界」以外,尚有「九法界」的事物存在呢?這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上一般人(芸芸眾生)的識見了,甚至誤解佛為某種神靈,或認為佛教是迷信了。

一心為因,十法界為果。十法界唯一心所造,所造者即吾人日常行為(行為名之曰業,是根據梵文「羯磨」翻譯的)。發端(造作)於一心,表現於身、口,心念即意;所以每一個人的行為造作,不外乎身口意三業。身的行為造作有三種業:曰殺、曰盜、曰淫;口的行為造作有四種業:曰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妄言即欺騙、虛假的語言;綺語即低級趣味、黃色歌曲等;惡口即粗暴罵詈;兩舌即挑唆是非、離間人際關係);意的行為造作有三種業:曰貪慾、瞋恚、愚癡(貪,主要為貪色、財、名等;瞋恚,於人或事,輕則不悅,乃至忿恨;愚癡並非指沒有文化、沒有學問,而是指不明善惡,不信過去、未來、現在之三世因果,不信佛、法、僧三寶等)。

應注意,所謂善惡的區分,就在於這身三業、口四業和意三業,犯之曰十惡業,守之曰十善業。吾人心念複雜多端,造作行為千差萬別,幾乎無一相同,如同天下人之貌相無一全同者,即使是雙胞胎,亦不全同。將人們造作行為統括分之,善業方面分作上中下之三品,惡業方面亦分作上中下之三品。上品十善為因,報感「天道」—「天法界」為果;中品十善為因,報感「人道」—「人法界」為果;下品十善為因,報感「阿修羅道」—「阿修羅法界」為果。梵語阿修羅,亦音譯為阿素羅,此雲無端正(男貌丑、女貌美),亦云無酒,此道眾生,具有一定福報而瞋恨心重,好鬥爭,散在天、人、畜、鬼道中,所以有些佛教典籍中,亦有不另立此道而言五道眾生者。以上為三善道。惡業方面,違犯程度較輕者,為下品十惡業,以此為因,報感「畜生道」—「畜生法界」為果;違犯十惡業程度嚴重者,為中品十惡業,以此為因,報感「餓鬼道」—「餓鬼法界」為果;違犯十惡業極其嚴重者,為上品十惡業,以此為因,報感「地獄道」—「地獄法界」 為果。是為三惡道。

淨土宗第十二祖徹悟夢東禪師(公元1741~1810年)說:「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三乘即聲聞、緣覺為小乘,菩薩為大乘,佛為無上乘—印注),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畜、鬼、獄)。不念鬼畜,便念地獄。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念心體,唯佛獨證。自等覺(等覺去佛一等,為僅次於佛的大菩薩)已還,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無外故。

「(吾人)每起一念,為一受生之緣。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若此心能與平等大慈大悲,依正(此處的依,即淨土;正,即佛陀)功德,以及萬德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相應,即念佛法界也。能與菩提心、六度(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萬行相應,即念菩薩法界也。以無我心,與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相應,即念緣覺法界也。以無我心,觀察四諦(苦、集、滅、道),即念聲聞法界也。或與四禪(初禪離生喜樂、二禪定生喜樂、三禪離喜妙樂、四禪舍念清淨)八定(四禪定與四空定總曰八定;四禪如上說,四空即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以及上品十善相應,即念天法界也。若與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相應,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懷瞋慢勝負之心,即落修羅法界。若以緩軟心,念下品十惡,即墮畜生法界。或以緩急相半心,與中品十惡相應,便墮餓鬼法界。若以猛熾心,與上品十惡相應,即墮地獄法界也。

「十惡者,即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瞋、邪見(愚癡)是,反此,則為十善。」

「當密自檢點日用所起之念,與何界相應者多,與何界相應者猛,則他日安身立命之處,不勞更問人矣。」

徹悟禪師之所以揭示「心性隨緣」的人生狀態,其目的是為了要讓我們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當中,都能以此為龜鑒來檢點自己:終天竟日所起的念頭應操之在己,要「為心之師」,而「勿師於心」。這樣,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締造;自己的命運,由自己來操縱。趨吉避凶,行善積福,消除夙業,改造命運,都不在話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做自己命運的主人。所以,佛教徒一向對問卜占卦之類的事情,雖然不予否認,卻是不屑一顧。

佛在《大般涅經》中云:「長者!心為城主。長者!若不護心,則不護身、口;若護心者,則護身、口。以不善護是身、口故,令諸眾生到三惡趣。護身、口者,則令眾生得人天、涅,得名真實。」(《大般涅經》卷十七《梵行品》第八之四)古德訓云:「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意謂吾人日常之中,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之六塵相交涉,要防止發生邪惡行為,乃至夜晚亦須保持清醒狀態);將軍主帥能行令(‘主帥’喻自心,為心之師),不動干戈定太平 (是即如佛所言‘得名真實’)。」

《大般涅經》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大般涅經》卷十四《梵行品》第八之一)淨土宗第十三祖印光法師(1861~1940)垂示曰:「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人生的最佳選擇,便是一切時中將自己的念頭(精神活動)與「佛法界」相應。《觀無量壽佛經》云:「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如是,則自然而然地遵循了「緣起性空而因果相續」的規律,便可水到渠成地成就淨業,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佛教律典中云:「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嗚呼!可不慎乎!每個人的行為,無論別人見或不見,無論任何時處,只要你個人神智清楚,都是要絕對地由你個人自己負責的。這是淺談佛法的忠告。

佛教認為「人法界」的人道眾生,無論貴賤貧富,皆不免人生過程中的種種痛苦。世上一般人或許覺得人生也有快樂,佛教認為,人生的快樂乃是相對而言的。也就是說,那不是究竟的快樂,而是建立在痛苦基礎上的快樂,是短暫的,是靠不住的。原因是,人人皆以「自己」為「我」,與他人、與環境對立。其實,一般人所執的「我」,佛教認為乃是一種錯覺,是「自欺」的。佛教認為「我」應具有「 自在」 和「 主宰」 二義。能夠自由自在、能夠主宰事物(修持至破除「我執」與「法執」,境智圓融),方可符合「我」義。可是,世人於此二者(自在、主宰)皆不能做到,而執著自己為「我」,所以,佛教認為是錯誤的。何以言之?人們對於人生的種種痛苦,不由自主,不能抵禦,這就是明顯的證明。

佛教認為,人生痛苦雖多,可以概括為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和五陰熾盛苦)。佛典中述說甚詳,今簡要說明如下:

一、生苦:誕生時,經十月處胎,嬰兒在母腹內,名曰胎獄。臨產,甚至有剖腹者,母與嬰俱甚痛苦。

二、老苦:隨逐時光流逝,由少至壯,以漸暮年,齒髮脫落,面容憔悴,筋骨衰弱,視聽減退。

三、病苦:種種輕重疾病,煩擾人生,每至醫院病房,觸目驚心。近世又出現「艾滋病」「埃博拉」,尤為嚴重,令人談之色變。

四、死苦: 神識謝體, 四大(地水火風)分離,如生龜剝殼,螃蟹落湯,臨死苦痛,不可盡言。此苦人人皆畏,縱秦皇、漢武,欲求長生,終不可得。

五、愛別離苦:撇所遺財物,拋所近親人,這是臨死的愛別離;生平中,往往因為不得已而離別,也是常有的事情。

六、怨憎會苦:終日怨恨、憎惡對方,卻又偏偏必須相聚在一起,不得離開。夫婦、親子、朋友、職場以及社會關係,皆有此種情形。

七、求不得苦:要想得到的事物,往往不能實現。生平中,往往不能遂心如意,如考試落榜、求職落空等。古語云:「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八、五陰熾盛苦:這是眾苦的根源,也是眾苦的結果。五陰的陰,為蔭覆義,使吾人真性不能顯現。陰,亦作蘊,會聚義,此五者各會為一聚,曰五蘊。

五陰(蘊)即色、受、想、行、識。色義為具有形狀、顏色的物質。五陰的色,即吾人的身形體貌。受、想、行、識四陰為心性(精神)。受,即對事物的領納。想,即領納以後的取像(留有印象記憶)。行,即因想像而念慮不停。識,即眼、耳、鼻、舌、身等感官了別外界事物。熾盛,即此五者(色受想行識)互為助成而造作種種行為,如火益薪,倍加旺盛,造種種業,以致形成種種痛苦。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云:「五蘊皆空。」此須以「般若」智慧觀照,如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般若,即了知「性空」「無我」的智慧,非同世間聰明。

《金剛經》偈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夢、幻、泡、影、露、電,是「一切有為法」的六種譬喻,此偈曰「六如偈」。

「六如」與「五陰」直接相關。因為「六如」說的是「一切有為法」,而「五陰」正是有為法的一切。所以,若以佛眼觀之,一般世人沾沾津津,沉迷於六道輪迴之中,其狀態如夢幻、如泡影、如露電,正如宋朝姑蘇景德寺法雲普潤大師詩曰:

世界變成如幻化,受想行起似漚泡;

法塵緣慮同觀影,身似露珠垂樹梢;

翻思過去事如夢,現前若電耀荒郊;

須知畢竟元空寂,只是無端與物交。

世界,即時間與空間。時間為世,空間為界。佛經言「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這與當今天文科學界的說法是脗合的。天文學界說:縱然望遠鏡發達,所觀測得知的宇宙空間也是極為有限,不過如同滄海一粟而已!又說:宇宙空間無有邊際,沒有中心點。「佛法界」時間與空間的情況則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微塵剎土,自他不隔於毫端」(蕅益大師著《大佛頂首楞嚴經文句》)。所以,以「得大自在」「常、樂、我、淨」來形容「佛法界」的功德。然而,在「人法界」的人,由於妄想執著卻產生不同的時空觀。時間有過去時、現在時、未來時,然而過去已過去,未來尚未來,現在不停留,三時皆了不可得。空間即四維、東西南北、上下。在無限的時空之中,其實有無邊無際、形形色色的星球星系,在演變不停,生生滅滅,故曰如幻如化。

受陰領納,想陰取相,行陰遷流,如同天降大雨落在地上形成的浮泡一般,剎那不停地前者變滅、後者繼續。

感官接受事物為「法塵緣慮」,如同觀看電影(宋時無電影,原詩觀影,指人、物等所映現的影子)一般,譬喻識陰的虛妄。

色陰即由四大(四種主要元素—地、水、火、風。地大為骨肉筋爪等;水大為血汗、尿液等;火大指體溫;風大指呼吸動轉作用)合成的身體,危脆難保,如同朝露。

人的一生中,過去的事,回憶起來,如同夢境一般,正說明人世無常,不可停留。而現在的事,亦難把握,才說現在,已成過去。故喻「如閃電耀荒郊」,一晃即過。

末二句「 須知畢竟元空寂,只是無端與物交」,正是凡夫生活狀態的真實寫照,由於「我執」「法執」,不悟「自他同體」「心境一如」之真理,起惑造業,輪迴無期。

嗚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釋迦牟尼佛為古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國境內)之太子,名悉達多,因感人生之苦而棄舍王位毅然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至三十歲時,成就佛道。嘆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但離妄執,則如來的一切智慧現前。

《大佛頂首楞嚴經》云:「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淨圓真心,妄為色空及與聞見,如第二月,誰為是月?又誰非月?……當知如是精覺妙明,非因非緣,亦非自然非不自然;無非不非,無是非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

百丈禪師云:「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

蕅益大師示「覷破現前一念」曰:「前際不可窮,後際不可及;現前介爾心,邊際渺難測。明明法界宗,妙觀胡墨墨;奮起金剛拳,打破無生國。」

由上可知,若能破執離妄、斷盡煩惑,則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然靠自力斷惑證真、出離生死,非末世眾生所能為者,此所謂龍樹菩薩所言之難行道也。唯有仰靠阿彌陀佛大悲願力的救度,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則能俯謝娑婆、徑登極樂,從而直趨無上菩提之覺岸,真解如來意。暢佛本懷,報佛深恩。


圖滇悲桑格西:培養強大的心力

心力靠養成

如何才能成就佛果位?就像人的身體若要充分發揮作用,必須五根俱足才行;同樣地,要成辦佛果位,內在也要俱足五根,這五根是信、進、念、定、慧。雖然把目標放在成佛,但有些人只想修定,有些人只重視培養信心,這種作法就像五根不俱足的人一樣。

若真的把佛果位描述清楚,也把成佛必須具備的條件,包括必須經過五道十地等過程都赤裸裸地攤開來說清楚,有些人聽完就失去心力,覺得既然自己沒有能力成佛,不如只求解脫就好,於是轉向小乘道;有些人覺得照著這條成佛之道走很累,應該走簡單一點的路才對,然後又聽到有人說實修密乘很容易成佛,對密咒乘產生誤解,認為密乘和顯乘是兩條不同的路,便拋棄顯乘,只學密乘。

把話講得太清楚可能會有以上兩種後遺症,難道應該避開不談,讓它繼續模糊下去嗎?避開不談,把成佛的道路講得很模糊,雖然聽者沒有被嚇跑,有生起想要上路的心,但當他們真正要開始走,就會發現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前進。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知道該知道的,並設法生起心力。

清楚路該怎麼走,就好比有可以看的眼睛,應該算是稍微具備了五根中的慧根;想到路太遠就覺得自己走不了,表示五根中的精進不足、心力不夠,既然少了這一根,就要設法補齊,因為所謂學習佛法其實就是設法讓五根俱足,缺的補起來,已有的要繼續進步。不知真相可以透過學習認識真相,就像不懂無我可以透過學習而懂得無我,同樣地,一個缺乏心力的人,可以透過訓練而成為一個心力很強的人。

有時會聽人說:「我就是生不起信心!」或「我就是生不起心力!」如果沒有就沒有,不必設法努力改變,我們又何必學佛?知道現在沒有,也知道若有了會帶來莫大的好處,於是設法擁有這些功德,這就是學佛。
 

培養心力的方法


一、明白所要獲得的功德有多大

從某種角度來說,成佛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我數學不好,無法清楚說明它到底是多長的時間。而剛才為大家介紹的佛功德,只是佛功德中的幾十萬分之一而已。若只從獲得剛才說的功德、成為那樣的佛來說,假設需要花一百萬年,聽到這個數字,恐怕我們馬上就會失去心力。但是,為了獲得飲食、名利等,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辛苦多少年?不只這輩子,上輩子我們也為此辛苦過,再上輩子也是如此。這樣算起來,我們為了飲食名利等不是只辛苦了幾億年,而是辛苦了根本無法計算的長時間。為了這些暫時的小小利益,我們都可以努力那麼久,卻不能為了成佛而辛苦一百萬年,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若能仔細把這件事情權衡清楚,你的反應就會變成「只要一百萬年啊?那很容易啊!」

二、明白過程中要經歷的並不是辛苦

再者,長與短也是觀待的結果。快樂地活一年,一年的時間很短;辛苦工作一小時,一小時的時間好漫長。因此,若可以在非常快樂的狀況下成佛,則無論再長的時間都不算久。如何快樂地成佛?現在我們因為還沒有生起慈悲心,所以才會覺得辛苦,或者說,因為還沒有進入資糧道,所以才會覺得辛苦。一旦強烈地生起慈悲菩提心,此後你只會快樂,像是完全沒有任何困苦的人。因為從那時開始,由於累積了極大的福德資糧,又不再造惡業,身體就不會有苦,也由於非常善於思惟,內心也不會有任何不快樂。這就是《入行論》精進品裡說的:「福德引身適,智巧令心安,為眾處生死,菩薩豈疲厭?…故應除疲厭,駕馭覺心駒,從樂趨勝樂,智者寧退怯?」

我看過印度某個歌唱比賽的節目,有個小孩子得了第一名,他的爸爸受訪時說:「今天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天。」他為何快樂?因為他愛自己的孩子,只要看到孩子好,他就會開心得不得了。生起菩提心,便會對一切有情生起如同對自己孩子般的慈愛,在那種狀態下,你每看到一位有情獲得好處、受到幫助,你就會非常快樂。菩薩被這樣的快樂深深吸引,解脫的安樂相形之下就變得很小而不值一顧。

然而,為什麼我們仍會說菩薩在做的是苦行?一般來說,聽到要對傷害自己的敵人心懷恭敬、要喜愛他們,我們會覺得那是非常困難又辛苦的事,但修學菩薩行就是要做到這些事。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真是大苦行;但對於生起慈悲心的人,在他眼中,敵人不是敵人而是自己的孩子,喜愛他們哪裡是難事呢?在我們看來,要花幾十年去修布施、持戒、忍辱等法行,是非常辛苦的事;但對生起慈悲菩提心的人來說,這些一點也不難,而且他會非常快樂地去做這些修行。

再舉個例子,現在馬來西亞天氣蠻熱的,如果有人要你從吉隆坡走路到怡保(開車要兩、三個小時),我們應該沒有人願意,因為天氣又熱、路途又遠,就算出價幾千塊錢應該都沒人肯去。如果給十萬元呢?在場有同學舉手說願意去了,有些人說還要再想想;如果給你一百萬元呢?全班都願意去了。如果我繼續加碼,加到相當於馬來西亞所有銀行的錢都給你,應該是一定都會去了;若我再說,只要你肯走路去怡保,就會成為世界首富,你應該就不是肯走而已,而是會想盡辦法爭取這個機會,不只如此,而且你知道,世界首富這個身份就在怡保等你,愈接近怡保一步,就離它愈近一步,雖然很熱、汗流浹背,但你會非常開心地往怡保走去。

三、明白若不成功的後果

同樣的道理,聽到要辛苦一百萬年才能獲得佛果位時,你心裡雖然會有「這樣的話,我做不到」的想法,但再仔細分析看看吧!若我說辛苦一百萬年可以投生成為世界首富,你恐怕會覺得努力與收穫不成正比而不願考慮;但若說辛苦一百萬年可以獲得解脫,就值得你好好考慮了。因為只要尚未解脫,就會無盡地受苦;辛苦受累一百萬年,可以換得永遠不必受苦。一百萬年與無止盡的永遠相較,短得就像一剎那而已。然而,若只追求自己解脫,很多有情的利益就會無法成辦。我們現在對有情沒有悲心,所以對這句話沒有什麼感受,但事實上現在有無邊有情正在地獄受苦,還有無邊有情正在承受餓鬼苦、畜牲苦,不僅我們這個世間,在無量世間中有無量的有情都在受苦,只要還沒有解脫,就會繼續承受無邊無盡的痛苦。一旦對有情生起強大的悲心,並明白只要自己成佛就能救度這些有情,離佛果位靠近一天,就離利益有情靠近一天、離救度無邊有情離苦靠近一天,即使要付出辛苦,你也會很願意。

只要受過訓練,上述這些想法就能成為我們的想法,菩薩就是擁有這些想法的人。他們看到只要自己靠近佛果位一天,就離救度有情又近了一天,在這種心情下做種種努力,雖然對於初業菩薩來說,身體依舊會感到辛苦,但心完全不覺得累。這種思惟方式與心力強弱有關。一個心力強大的人,或說只要我們成為心力強大的人,聽到必須努力十萬年,會覺得這根本是一件小事;沒有心力的人,即便告訴他只要努力一個月就行,他依舊會覺得自己做不到。

四、明白自己所要達成目標的價值

所以,很重要的事情是:好好去思考到底該不該生起悲心?該不該成辦有情的義利?我到底能不能成佛?成佛有什麼好處?弄清楚這些事情後,接著就要設法增強心力。假設成佛要花十年的時間,要在心裡堅定地想「那當然!我做!」再加到一百年,心裡再堅定地想「那當然!我做!」如此不斷地增加到十萬年、十億年等,設法讓自己的心依舊堅定地說「那當然!我做!」同樣地,為了成佛,只要能獲得修行的機會,就算變成一無所有的乞丐也行,生病也可以,死掉也可以,不只如此,就算要在幾億年中被猛火燒灼、必須領受這樣的苦也可以!一旦鍛練出這樣的心力,覺得要辛苦幾億年都不算什麼時,再聽人說成佛要辛苦一百萬年時,你馬上會說:「只要這樣就好啊?」然而,在做鍛練心力之前,你必須先弄清楚,這件事做下去是否能帶來大好處?它是我有能力做到的事嗎?

成佛是如此,世間一般的事情不也是這樣嗎?例如生了病,只有一位醫生能治好你,為了能被他治療必須等待五、六個小時,要等這麼久是辛苦的事情。在等待時,若心裡很清楚:「我想要康復,沒有別的醫生可以幫我,我也沒辦法插隊,所以,要等三小時也得等,要等十小時也得等,那就等吧!」若能先這樣做好決定,則兩、三小時對你而言根本不算什麼。但若你一開始就一直想:「要等三小時啊?好久喔!」這種想法會帶來什麼結果呢?其實不管你怎麼想,都無法改變要等五、六小時的事實,可是若沒有先調整內心的想法,就算只等五分鐘,對你而言都很難熬,你會不停地看鐘,懷疑它是不是壞了,怎麼走得這麼慢。用這種心情等待,會非常辛苦。反正就是要等幾小時,這段期間的感受就由你的想法決定。若一開始就覺得五、六個小時好長,每隔五分鐘就看一次錶,應該會覺得度日如年。

同樣地,不論實修佛法或學習經論,在還沒開始做之前要先想清楚:它是一定要學懂的嗎?如果懂了它就能完全離苦,不懂就要繼續受無邊大苦,那麼就算要花十年、十五年、五十年,當然都要學下去!若能在一開始就下定這樣的決心,當你真正開始做下去,就算過了一年你還沒學懂,也不會失去心力。
 

擐甲精進

請看到《廣論》第306頁擐甲精進。這個段落各位應該都可以看得懂。我們直接看到解釋完擐甲精進後,宗大師作的總結:「總之,若能引發少分如此意樂,速能圓滿無邊資糧,淨無量障而成最勝不退轉因,如於長劫能生喜樂,如是亦能速當成佛。若於無邊妙行及於極長時等,全無勇悍,唯樂短時速當成佛,反於成佛極為遙遠,以能障礙諸菩薩眾發最殊勝大志力故。」

為了成辦佛果位,所以必須生起強大的心力,在廣泛說明鍛煉心力的方法後,宗大師接著做了總結。「總之,若能引發少分如此意樂」意思是,強大的心力是可以鍛煉的,一旦生起強大的心力,則「速能圓滿無邊資糧,淨無量障而成最勝不退轉因」,不但能快速集資淨罪,而且對於要成佛一事,永遠不會走回頭路。

接著這句話是很重要的關鍵。「如於長劫能生喜樂,如是亦能速當成佛」,當我們的心力變得愈強,想著「若能利益眾生該多好,只要成佛就能利益眾生,若這件事情可以成真,要花一百年,就花一百年!」這種想法會讓你離佛果位近一點;「要花一千年,就花一千年!」這想法會讓你離佛果位再近一點;「要花一萬年,就花一萬年!」這想法會讓你再靠得更近。你的心量愈擴大,離佛果位就愈靠近。「若於無邊妙行及於極長時等,全無勇悍,唯樂短時速當成佛,反於成佛極為遙遠,以能障礙諸菩薩眾發最殊勝大志力故。」若沒有生起強大的心力,聽到要成佛必須學行非常多的法行,包括布施、持戒等六度萬行,便會覺得自己做不到,或失去歡喜的心,因而產生「我沒辦法花這麼長的時間努力,得想辦法用最短的時間成佛」這種想法,但這種想法會讓你離佛果位非常遠,因為你的心力衰退,成佛需要的五根壞了一根。大乘最重要的修心,就是鍛煉心力。

若問你:「從這裡走到緬甸,遠不遠?」若只從數字來計算,假設距離是一千公 里,一千公里的路是近還是遠?從佛教的見地來看,它本身並沒有遠近,同樣的一條路,若只能靠步行就很遠,若能騎腳踏車就近一點,能開車就更近一點,而車子有又好壞的差別。所以在評判遠近時不能光看距離,必須把交通工具、道路的好壞都考慮進去,例如同樣是開車,在印度開車與在吉隆坡開車就有很大的差別。同樣地,在描述數字時,會說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但只要生起了強大的心力,成佛的速度就會愈來愈快。所以,到底成佛需要多長時間,不能只從時間單位來計算,就像距離遠近不能只從公里數來看一樣。

說這些,是希望各位一方面要清楚成佛必須做哪些事情;二方面要知道心力可以透過訓練而產生。想要成佛的人,一定要設法培養強大的心力。其實,就算只是一般的工作,若它是需要花長時間、付出很大努力才能完成的事,在正式開始前若沒有先鍛煉好心力,用很疲累的心情做,你應該無法完成這個工作。

這裡談的心力,不是用到錯誤事情上的心力,而是與慈愛眾生有關的心力。「只要能利益一切有情,只要能讓一切有情都獲得解脫,無論要付出多少我都願意!無論要做什麼我都願意!」這種心力生起得愈強,離佛果位就愈靠近。

彌勒菩薩發起菩提心、成為菩薩四十劫後,釋迦牟尼佛才生起菩提心;但釋迦牟尼佛卻先成佛,彌勒菩薩則是釋迦牟尼佛這一生中最優秀的弟子。彌勒菩薩的頭頂上有一尊本師釋迦牟尼佛,表示他時時刻刻憶念著他的上師釋迦牟尼佛。為何釋迦牟尼佛明明比較晚發心,卻比較快成佛?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到了某個地方,指著某一處說:「靠著一次布施身體的因緣,使得我比早我四十劫發心的彌勒菩薩先成佛。那一次我布施身體的地方,就是這裡!」佛陀說的那次布施身體的事,就是眾所周知的捨身餵虎的法行。

故事講起來很簡單,但真正要做卻很不容易。當時釋迦牟尼佛雖然也有對母老虎和五隻小老虎生起悲心,但若只是這樣,這種悲心其實很小;當時他發起的悲心,主要是緣著一切有情,希望能救拔一切有情脫離輪迴,是這個繫念一切有情的悲心,讓他能夠努力付出到這種程度。當時佛陀心裡緣念的對象也包括了你我,所以他是為了我們而把身體布施給老虎。每生起一次這樣強大的心力,每生起一次捨自愛他的強大心力,就會離佛果位愈來愈近。

這類的公案其實非常多,例如當年還在資糧道的常啼菩薩。通常我們在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的計算方式是,從資糧道到初地是第一大阿僧祇劫,初地到八地是第二大阿僧祇劫,八地到成佛是第三大阿僧祇劫,這樣算起來,成佛似乎需要經過好長的時間。但由於常啼菩薩的心力非常強大,他只用一輩子就從資糧道到了八地。所以,雖然一般而言會說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但若有強大的心力再加上證空慧,就可以大大加快成佛的速度。

※ 摘要:

就像人的身體若要充分發揮作用,必須五根俱足才行;同樣地,要成辦佛果位,內在也要俱足五根,這五根是信、進、念、定、慧。

所謂學習佛法其實就是設法讓五根俱足,缺的補起來,已有的要繼續進步。

如果沒有就沒有,不必設法努力改變,我們又何必學佛?知道現在沒有,也知道若有了會帶來莫大的好處,於是設法擁有這些功德,這就是學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菩提煉心 的頭像
    菩提煉心

    菩提煉心曼陀羅

    菩提煉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