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咒不要再湊數量:以散亂心持咒念聖號,不得甚深廣大的功德利益
誦經、持咒、念誦諸佛菩薩的名號,是佛門常見的修行法門。八萬四千法,各個宗派,傳承雖不同,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止觀。一切諸佛菩薩、諸位大成就者的修證,都離不開止觀,你想證果,也必須如是修。
持咒不要再湊數量:以散亂心持咒念聖號,不得甚深廣大的功德利益
誦經、持咒、念誦諸佛菩薩的名號,是佛門常見的修行法門。八萬四千法,各個宗派,傳承雖不同,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核心——止觀。一切諸佛菩薩、諸位大成就者的修證,都離不開止觀,你想證果,也必須如是修。
智隨法師:為何印光大師說:“凡夫不可盲目地效仿菩薩”?
請法身大士是可以修苦行的。我們一般凡夫眾生,有些人為了效仿菩薩,也修苦行,嚴持淨戒,精修苦行,日中一食,夜不倒單,三步一拜,很多人會很贊嘆這種苦行精神。但是印光大師告訴我們:「凡夫不可盲目地效仿菩薩。」
達真堪布:盲修瞎練的七種情況
明理也很重要,如果不懂佛理還學佛修行,就叫盲修瞎煉。信心是從哪里來的?信心是從明理中來的,明理了才能有信心。學佛修行一定要明理,要如理如法,不要盲修瞎煉。現在有幾種盲修瞎煉的情況,我們都要警惕。
濟群法師:學佛發心兩大誤區請佛子應當盡力避免
普通人因為從凡夫心出發,所以成就了凡夫心。那麼學佛者的發心是否就正確呢?其實也不盡然。很多學佛者的發心,並沒有擺脫原有的心行習慣,也不屬於正確的發心。
你理解錯了:佛系人生!
看到很多人都在討論佛系人生,可真正的佛系人生卻被很多人誤解,帶上了有色眼鏡。不要認為帶上幾串佛珠,說幾句佛經里的話就是佛系人生,重要的是:你對佛法有信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