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達吉堪布:現代人面臨的感情問題
在座各位都是年輕人,對世間的愛情應該說比較執著。我去過不少學校,發現許多老師和學生都是如此,他們把愛情看作人生的根本大事。為什麼如此重視呢?原因有許多,最主要是受環境影響。各位都清楚,在如今這個時代,網路、電影、電視所播放的內容中,許多都和愛情密切相關,在這些渲染的影響下,許多人就對愛情特別耽著。
在此,我希望大家用智慧觀察:人們經常讚美、追求的所謂愛情,真的有那麼美好,讓人如此沉迷嗎?你們都是大學生,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希望好好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如果沒有思考清楚,在以後的人生旅途中,很可能遇到這方面的痛苦。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並非所有人都執著愛情。拿藏地來講,許多在家人雖然對感情比較執著,但並不像西方人和漢族人那樣,把不少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感情上。按藏地的傳統,人們不認為愛情是人生的支柱;在古代的漢地,也沒有將愛情視為人生的全部,德行、才華、藝術才是人們最青睞的。
錄自 〈問佛陀情為何物——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演講〉
人以愛慾交錯,故心不見道
衍慈法師
「佛言:人懷愛慾,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慾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汝等沙門,當舍愛慾。愛慾垢盡,道可見矣!」
上章有沙門問佛,什麼力量最大,什麼是最明,佛陀都一一解釋清楚,並說明忍辱的重要性。
此時佛知眾意,還有未明,所以繼續開示,說我等凡夫,不能見道的原因,在於「人懷愛慾,不見道者」。愛慾,這兩個字,細分很廣,包括見思、塵沙及無明三種迷惑,使人產生煩惱。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於第一章已略談,能令眾生迷惑之事甚多,如塵如沙,只要心生一念無明,馬上成為一惑。說的是眾人之慾望,對財色名食睡,人人各有其貪愛,這個東西我喜歡,這個人與我有緣,總要愛,乃至投胎做人,皆因有愛之緣故。其實愛的反面,就是嗔,例如對不喜歡看見某樣東西、某個人,或不喜歡聽某句說話,便產生瞋心、討厭心,使自己常發脾氣,懷有此等無明,就是被迷惑了,不能見真諦之道。
「譬如澄水,致手攪之。」修道好比澄水,若有人用手去攪它,水變得混濁,因為內裡有無數微塵沙泥,比喻無量無邊的愛慾,只要一動念頭,猶如攪水,心水立刻混濁不清。這時,「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任何人來到水邊,都看不到自己的倒影,因為水被攪濁了,影響所及,令你自己與所有大眾,都見不到本來面目。「人以愛慾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從早到晚,不停地追求污穢的慾望,被愛慾糾纏著,產生見思諸惑,身心不得安寧,不能見道,不能入聖流。
因此雖經無量劫的修道,也無法證果。大家可稍微觀察一下,自己每天花多少時間,多少精神,去追求愛慾,人只要有愛慾糾纏不清,便垢濁興起,等於失去內功,沒有智慧了。因為心亂如麻,頭腦不清醒,只顧胡思亂想,記憶力都要下降,那有見道之可能。
要想解脫一定要看破財色
夢參老和尚
只要皈依三寶,能念三寶,都是修行;能這樣的思想,這樣的用心,不貪財,不戀色,這就叫修行。常時觀身體是無常的,是不乾淨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這樣觀,你的煩惱就清了,這就叫修行。以後,逐漸的你再不墮三惡道。惡業既然消失,善業自然就增長,這兩個是相對的;那邊消失了,這邊自然就增長了。你這樣來修行,我想大家都會吧。
我們的智慧怎麼產生?凡是你能夠天天念佛、念法、念僧,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沒有智慧是做不到的。沒有智慧的人,他會裡頭夾著很多的想法,他認為他很聰明,這就要被聰明耽誤了。這種聰明叫世智辨聰,這就是障礙,障道因緣,最厲害了,八難當中的一難。
要是這個人很老實,他聽見了就以此為真。他相信《法華經》給我授記了,我認為一定能成佛;連佛都成了,何況生極樂世界呢?生不到?絕對能生,你也絕對能成佛。就是看你信的力量堅不堅、純不純。要是信了,一定要發菩提心。修解脫道到最後階段,就要發心,就要發究竟的解脫心。
現在講的這個法,現在我們所犯的錯誤,我們必須認識我們哪點沒對。知道了哪點沒對,把不對的糾正過來就對了,對了我們決定就去了。決定幹什麼呢?決定走到菩提道上去了。你最初的時候,一定要堅定信心,一定要皈依佛、皈依法,之後,別再懷疑,一定堅定去做、去修行,就是念、誦、持。當你念的時候、持的時候,你心裡的憶念就緣念,就是絕對的,不緣念你念不出來。
一起意,一作意,起意就是你心裡一起意,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貪、瞋、癡、慢、疑,你感覺你哪一樣最重?你對財特別重,財特別重的人有什麼相表現呢?不但他自己的東西,人家的東西,他甚至於把他的媽媽、把他的太太,都可以賣了換了錢。
我這樣說,大家可能不信。我住在四川監獄裡頭,有一個刑期判二十年的人,他的案情是什麼呢?他把他媽媽、他的太太騙到河南,把她們都賣了。賣了,又回到四川,他是四川人。他又騙他弟弟,因為沒有什麼可賣了,又賣他弟弟,他弟弟就說:「你不是領媽媽到什麼地方?」他說:「我就是領你去找媽媽去啊!」他弟弟就懷疑了,說:「你領媽媽出去,你一個人回來了,讓我到哪兒去找媽媽,我外頭也沒親戚。」他弟弟跟他去了。結果他弟弟一看,就跑到大陸的公安局去告了。大陸的公安局把他弟弟、把他都抓住了,一了解他是騙他的弟弟,他就是人犯。他除了賣別人之外,沒得可賣了,這才把他媽媽、他的愛人都騙去賣了。
他當然不是為了色,他是為了財。你說拿這些錢做什麼?他賣人所賺的錢,自己一點也沒享受,也沒存在銀行。起出贓物的時候,在一個過橋底下,橋底有石洞,他把他所有賣人的錢都存到石洞裡,他犯案了,這一起,才起出來。是十幾萬,在七幾年的大陸,十幾萬,不得了。這個人得槍斃才對,他只判了二十年。像這樣的人,這麼愛錢,這是具體的表現,我只是說這麼個例子。當然,這個社會上,恐怕像他這樣的人還是不少。像販毒的販子,明知道這是害人,他拿這些去掙錢,你說這個人愛錢愛到什麼程度?
所以,如果你對於財的觀念特重,你要修對治財的觀想,你可以修很多的觀想。怎麼觀想呢?知道財是假的。就像我說這個例子,大家想想看,把錢擱到洞裡,你也沒有享受,反而造出這麼多的罪。把自己親人,媽媽、妻子是最親近的人了,都騙去賣了,賣了換錢,錢擱在洞裡頭,你說這是不是迷?大家想想,這是不是迷?迷什麼呢?迷錢。把錢擱在洞裡頭還能起什麼作用呢?這叫迷,這叫業,我們所說的業障,這就是作業障住你的思想,就是沒有智慧,一點智慧都沒有。
我們再說色。好多人在情上自殺的,大家想想划得來嗎?那時候,我住在廈門大學附近,這期間廈門大學發生幾件事情,有一位男生跳海,一位女生跳樓。他們愛情怎麼樣,當然不管了,反正是為了情。兩個人,一個是讀外語的,一個是讀科技的,畢業了得受國家分配,你要找工作,國家給你找。一個分配到雲南,一個飛到河北,這兩個人就不能結婚了。這一離離很遠,大學畢業了,想不開,一個就跳海,一個就跳樓。有些人還表示讚成,說他們為了情死,是演《紅樓夢》。他不曉得《紅樓夢》是一部道書,林黛玉最後變成草,賈寶玉還變成石頭,只是頑石而已。那是假的、虛幻,最初就告訴你虛幻、假的,你認識不到,當成真的,這樣就死了。
有些學生問我:「他們為情而死,死了之後該會很好吧?」我說:「他們都下地獄,下地獄像射箭那麼快,比他殺快得多。」密宗的中陰身也講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不詳細講。這就是迷色。
大家想一想,這兩種都叫迷,一個迷財,一個迷色,大家要看破。看破了之後,你才能夠解脫。財色是生死根本,你要想解脫,一定要看破財色。
上篇:《雜寶藏經》白話
你執著什麼,什麼就束縛你
達真堪布
我們被束縛在六道裡,不得自在。到底是誰在束縛我們?是不是這些名聞利養在束縛我們?是不是這些清淨和不清淨的顯現在束縛我們?不是。是貪著和執著在束縛我們。我們現在要放下貪著,放下執著。當你不執著的時候,顯現就不會束縛你,不會傷害你;你若執著了,顯現就會傷害你。
我們根本用不著逃避,也是逃避不了的,關鍵是自己能放下。什麼叫放下?不執著叫放下。不執著,慢慢就不分別了。那什麼時候才能放下呢?看破才能放下。我們很多時候特意去做一些事情,或特意不去做一些事情,這都是沒有放下。真正放下的時候是自然而然的。你看破了,自然就放下了。
比如,你去接觸或不去接觸一個人,你去做或不去做一件事,真正放下了,自然而然就不影響你了,接觸不接觸都一樣,做不做都一樣,這種心態一直是平靜的。我們有時候是在抉擇:「我不接觸;我要接觸」,這是一種特意的心態。
因果也是一樣。無論是外在的因果,還是內在的因果,都是自然規律,是改變不了的。春夏秋冬,生老病死,成住壞空,都是自然規律。不去執著因和果,不特意取舍因果,這叫超越因果。
解脫不是要解脫生死,而是要解脫生死之苦,就是對生死沒有執著。你真正做到了,這叫放下。放下了,你就可以不生死,也可以生死。在顯現上有生死,但是你不受它的影響,對你來說和沒有一樣,這叫了脫生死。
當特意放下的時候,內心的空虛與患得患失仍然存在,這說明還是沒有放下。真正放下了,就像看電影一樣。這個人你是否接觸,這件事你是否去做,這是因緣的事。這個人,你有因緣接觸就去接觸,沒有因緣接觸就不接觸;這件事,你有因緣就去做,沒有因緣就不去做。不是特意而為,是靠因緣所致,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我們經常說「隨緣」,這叫隨緣,讓它自自然然的發生。你不動心,就不會受它的影響。任何時候都是心平氣和,來、去,聚、散都一樣,不是假裝,而是發自內心地放下。
一切顯現不會束縛我們,是執著在束縛我們。所以當時帝洛巴勸告那諾巴:「孩兒啊!不是顯現在束縛你,而是執著在束縛你,所以放下執著吧!」意思是,你執著什麼,什麼就束縛你,你就不會得到自在和解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