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為想的太多
如瑞法師
一位搞研究的學者問:整天在緊張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課題,心很浮躁。該如何靜下心來?
浮躁的原因是你想得到一個什麼,想研究出來一個什麼。為什麼會急躁?因為我們有得失之心。
得失之心處事難,不得不失自坦然。回歸無求心自在,原來心安一切安。
這是我修行中的體會,我會努力地去做,因為佛說:你要負責任!如果我今天在學者的位,如果我一定要完成這個,那我就盡我的力量去完成它。至於職稱評上評不上,我不管它。我只要因地努力,果上就隨緣了。
今天,即使評不上職稱,起碼我還有飯吃,還不用去討吃要飯,也是應該很慶幸的,很有福報的。所以,當你拋開這些的時候,你才會走得越來越輕鬆。其實你不求名的時候,名就來了。當你有求,就會很苦、很累。
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我一來五台山,他們說:「你看看你辛辛苦苦地培養了這些學生,到時候很多走了,你是咋想的?」我說:
飄去的是雲,留下的是天,天還是那麼湛藍。
流來的是水,流去的還是水,一切順其自然。
沒有得就沒有失去的痛苦,要求自己的只是奉獻。
我就是這樣想的,所以這就是修行。你是學者,還是佛學者;我是反過來,我是學佛者。學佛者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你今天給我個普壽寺,我敢領導;如果你不給我,我就會像儒家說的,獨善其身。當有機會我們就好好地給國家和人民做貢獻,這就是佛教裡說的菩薩的精神。
做一位菩提行者,就是努力地在完成自己的當下去利益別人,從利益別人當中不斷地完善自己。所以,我們很自在。
能知天下本來無事,便是萬事如意
聖嚴法師
由於現代資訊傳播迅速,帶給人們焦慮的夢魘也相當多,只要社會中、世界上、國際間,有一些風吹草動,不論直接或間接,不論是為自己、為家族、為社會、為國家、為政治、為經濟生活、為宗教信仰,凡是牽連到自身安危、利害、得失、成敗的狀況,都令人無法高枕無憂。
多餘的焦慮
昨天有位居士來見我,他的焦慮很多,起先只是因為夫妻感情不和睦,為了他的太太而焦慮,後來太太帶著孩子不告而別,他又為孩子的平安焦慮,弄得每天整夜失眠,白天心神恍惚,情緒陷於失控,於是又擔心如果連工作都做不好,那該怎麼辦?我只能勸他:「以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
前天我也接到一封信,有一位太太,她先生過世才不久,獨生的女兒又被不良少年誘拐跑了,在此同時,自己身上又長了惡性腫瘤,必須及時開刀,可是她上班的公司老闆卻希望她馬上回去復職,否則飯碗就不保;但是醫生告訴她,如果不趕快開刀,病情會愈來愈嚴重;她若開刀又無醫療費可付,雖然手上還有些股票,可是現在正是股票下跌到了最谷底的當口,她又舍不得把僅有的股票賣掉,況且醫生告訴她,開刀也只有一半痊癒的機會……凡此種種讓她非常地焦慮,於是寫了一封信來向我求救。
我常常遇到一些好像正被困在火海之中的人,來向我求救。通常我會傾聽他們的問題,知道他們所焦慮的是什麼,但不會將他們的焦慮,變成我自己的夢魘。
我給他們的建議有一個原則:對感情的問題,宜用理智來處理;對家族的問題,宜用倫理來處理;即使發生了不得了的大事,也應用時間來化解、淡化;如果真是無法避免的倒楣事,那只有面對它、接受它;能夠面對它、接受它,就等於是在處理它,既然已經處理了,也就不必再為它擔心,應該放下它了,不要老是想著:「我怎麼辦?」而是睡覺時照樣睡覺,吃飯時照樣吃飯,該怎麼生活就怎樣生活。
天下本無事
如果用情緒來處理感情的事,用理論來處理家族的事,如同以剛克剛,以火救火,事情會愈弄愈糟。尤其在處理人際問題之時,必須要有慈悲心,多為對方設想,否則不但會得罪對方,連自己都可能無路可走。
處理事物問題之時,要有智慧,將問題客觀化;問題客觀化了之後,便能看清如何處理才是最好的。如果魚與熊掌只能選其一,應先把輕重緩急弄清楚了,應舍即舍,能取即取。
佛法告訴我們:諸法虛幻,無自性故;舍除我執,無常故空。禪法即是佛法,以禪修的方法觀照,便能超越自我的執著,超越「空」、「有」的對立,也才能覺察到,天下本來沒有什麼事可讓你憂慮的;能知天下本來無事,便是萬事如意!
有這五心,何來心累的羈絆
養生的方法,可謂多如牛毛。其實,真正的養生是養「心」。常聽到人們說的一句口頭禪:「活得好累!」是啊,當今社會是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競爭激烈的信息時代,人人的腳步像上了發條似的,不停地向前飛跑。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長期處於過度的精神緊張狀態,日積月累,難免有朝一日心理防線不被壓垮,常會使人陷入尷尬的困境之中,產生過度緊張、焦慮、煩躁、惱怒、抑鬱等不良情緒,導致心理障礙,極易引發高血壓、心臟病、消化性潰瘍、糖尿病、神經癥、婦科病、甚至癌癥,影響健康和生命。
要想活得自由自在,卻病延年,注重養「心」為第一要務。
一是靜心。心有兩種,一是真心,一是妄心。真心是水,妄心是波,波因風動,風止波息,而水不動。寂然無念,是無心心也。要心靜就要時時觀照自己,學會放下,去自我,除雜念,息妄想。做普通人,持平常心,恬淡度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物我兩忘、靜如止水。這樣,就會正確面對生活,面對人生,遠離顛倒夢想,獲大自在。
二是清心。面對萬丈紅塵的擾攘,人有時候難免會有妄想,有煩惱,有是非,有差別。如何去除妄念雜染的心呢?佛家主張「萬念歸一,清心滌慮。」所以我們要有菩提正覺,用正念去清心,用禪定來養心,用念佛來淨心。做到心清如水,視榮辱升降為過眼煙雲,可將外界一切干擾拒之門外,自得其樂,樂而心身康泰。
三是善心。善,是修心養性的根本。佛經上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感恩。因此,要「去惡從善」,首先要淨化自己的心靈。不起小小的惡念,不做損人利已的惡事;要有讓眾生離苦得樂的思想言行,要做一切維護眾生利益,造福眾生的善事。從行善中體驗什麼是幸福,什麼是真正的人生,不枉到人世間走一回。
四是忍心。憨山大師《醒世歌》:「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百事忍為上,能忍亦豪傑。有了容忍的大度,心胸像虛空宇宙,就能容納世界萬有。既可排除自己種種敗壞的心境,又有良好的家庭和人際關係,人也就自然樂在其中。
五是用心。人生在世,如果自己不會用心,就會被心所用,成為心的俘虜,所謂心為形役。心常被財、色、名、食、睡和色、聲、香、味、觸、法等五欲六塵所左右,致使愚癡無明、貪愛染著。所以我們要懂得用心,時時返觀自省,明白心物既俱虛幻而不可得,打破妄知妄見,狂心息處,身心消殞時,才能夠明心見性。這樣,心身了無牽掛,活得瀟灑過得自由。
有了這五心,何來「心」累的羈絆呢!
有慾望就能快樂,這個觀念是錯誤的
淨界法師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時候經常很沉悶,有時候很煩惱、苦惱。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中很多的慾望。我們過去會產生錯覺,總是覺得有慾望是快樂,因為有慾望就會得到滿足,有滿足就會有快樂。
當然,這個觀念是錯誤的。這種情況就好像佛陀在經典當中講一個譬喻,說我們對慾望的滿足產生了快樂,這個叫作「有漏」。就像身體的皮膚長一個瘡疤,這個瘡疤流膿、流血,會產生癢的感覺,你去搔癢的時候會有暫時快樂的感受,但是這個瘡疤更加嚴重,它給你帶來的痛苦感受更強烈。
所以,我們依止慾望去追求快樂,就像在瘡疤上去搔癢一樣,你付出更多的痛苦。
這個初地菩薩的空觀,「思諸法如夢,觀心性無生」,他先空掉對「外境的真實」的執取。外境是心所變現,如夢如幻的,所謂的生死涅槃、所謂的對錯,這種概念都是每一個人心中自己安立的,我們不一定要隨別人的標準而轉。
破除外境的法執,這個時候你又能夠「觀心性無生」:我這一念心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只是一念的菩提心跟空正見兩種力量在那裡安住而已。這個時候菩薩就把心中的妄想消滅了,煩惱也消滅了,這個時候菩薩才真實感覺到,原來心中沒有慾望是太快樂了。
所以這個歡喜地就是菩薩把心中的烏雲妄想完全消滅,他心中感到輕鬆快樂。這是佛陀在描述初地菩薩的相貌,叫作歡喜地,因為他沒有妄想。
留言列表